一、漫话家庭影院的音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琳娜[1](2020)在《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当代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数字电影从创作到放映的数字一体化模式拓展和电影语言的变化都预示着电影再一次突破了技术的藩篱,开启了数字电影艺术的新时代。从美学角度来说,数字电影因其影像生成属性的颠覆消解了传统电影美学关于电影本体的一些理论要义和重要观念,数字电影的生成原理、视听环境和媒介属性的变革和进步深刻影响着电影艺术创作和观众审美方式。数字复制和再生可以逼真地模拟现实和超越现实去建构电影中的故事世界,形成更高层次的审美构成和美学观念,电影媒介的创新和数字电影机器的变革使观众可以超近距离或无距离地展开具身体验从而陷入“此在的沉浸”和“可玩的故事”,观众的审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数字拟像的电影现象经验、多媒体声像的沉浸观影模式完美实现了数字电影审美体验的自由与超越,成为了推动电影美学发展与演进的重要力量。如何在新的数字技术条件之下探寻数字电影技术发展和电影美学话语之间的关系,梳理数字电影的美学蕴含和审美特征,阐释数字时代的电影观念和审美问题,尝试完成当代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系统建构,是本论文写作的初衷。本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内容划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数字电影美学研究的缘起、文献综述、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以及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从传统镜头到数字拟像的流变入手,探讨数字电影美学的生成语境,简要说明当代电影工业在“数字一体化”发展中的电影现状,包括数字电影从创作到放映的技术合力以及数字影院、新媒体互动播映模式上的发展与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数字电影对传统电影美学的消解和突破,并阐明数字技术电影美学亟待重建的落脚点。第二章详细分析数字电影在虚拟影像、时空观念、叙事模式、声画关系、运动特性、互动方式等方面与传统电影美学不同的美学新特征:一是从虚拟影像的丰富性、数字情境的构想性、拟像风格的多变性、体感触动的体验性来探讨虚拟影像的拟真性;二是从数字时空的拓展与超越来讨论虚拟时空复合现实的主导性和艺术张力;三是从非线性碎片的谜题叙事、同时性阵列的散乱叙事、海量数据的可视化叙事和导览式漫游的游戏性叙事来讨论数字时代的奇观叙事表现;四是从数字环绕声介入后形成的精准的空间声像定位和立体性探讨数字声画关系的延展表呈和美学追求;五是从各类数字式运动平滑流畅的运动表现中探讨其形意相生的意境营造和过度运动的极限效应;六是论述因互动与叙事的融合在电影、观众、媒介和主创层面全面提升的主体性,着重探讨数字电影与审美主体的主体间性。第三章立足于数字电影的美学新特征,从数字拟像的真实观念、数字奇观的复合修辞、虚拟现实主义的美学主张、互动叙事的主体体验等四个方面来完成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建构:一是从数字拟像的多样性、数字再现的超越性和感知真实的丰富性阐述数字电影的真实观念;二是从合成与建模生成的数字事件对数字奇观的打造中探讨数字复合修辞的奇观表现力,进而论述经由数字事件复合串联的奇观化叙事的美学功能以及奇观类型电影打破程式的美学表达;三是从当代新现实审美性的丰富意象出发探讨数字拟像走出幻觉说的意义生成,阐述数字电影创造真实的虚拟现实性逻辑,利用可能世界叙事逻辑建构虚拟现实主义的艺术表达和美学追求的可行路径。四是从互动性与叙事性融合的角度探讨在各种媒介现身作为数字电影机器之后数字电影在互动叙事中的美学蕴含以及电影与观众的主体间性的发展。第四章从受众接受角度论述受众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的变迁,审美体验的自由和超越以及在数字电影审美中产生的认同问题。首先分析审美主体的视觉心理从“静观凝视”到“临场沉浸”、深层心理从“白日释梦”到“意向建构”、接受心理从“定向期待”到“创新视野”的审美变迁,然后详细论述观众对数字拟像的审美体验,即从体验数字真实的具象化满足、数字奇观的在场式沉浸、互动叙事的参与式体验、虚拟现实的移情式认同中获取的审美自由和超越,最后探讨数字审美的认同问题,即从数字电影的虚拟真实、奇观滥觞和沉浸悖论中反映出的虚无主义、理性钝化和视觉偏向的认同迷途。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论述方式看,本研究致力于在当代电影技术语境中通过对数字电影实践的个案分析进行新美学特征的凝练和梳理,在与传统电影美学的比较中去寻求数字电影美学的突破和递进,根据实证分析进行大胆的预测和推论,诉诸多种美学理论和艺术批评来观审电影新技术发展和媒介创新背景下数字电影的美学原理和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完成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建构,并从审美主体的角度阐述观众在数字电影自由的审美体验中所获取的审美意义。
耿蕾[2](2010)在《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潮(以下简称后现代音乐思潮)也随之形成,先是对西方音乐领域继而对我国音乐领域的各方面均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对当代大学生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研究。本文以音乐艺术为对象,结合后现代社会学理论和音乐学等的相关视角,从对后现代音乐思潮产生的背景及理论渊源的考证出发,对后现代音乐思潮进行多维度分析,全面梳理后现代音乐思潮在音乐的观念、创作手法、表演方式及欣赏心态等各方面对音乐所产生的冲击和重大影响,总结其艺术特点与总体特征,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在中国,后现音乐思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领域“百花齐放”政策的贯彻传入并不断冲击着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的中国艺术领域,虽然后现代音乐思潮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各方面还有待成熟与完善,但其对中国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因此,本文进一步论述了后现代音乐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分析了后现代音乐思潮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矛盾,特别论述了后现代音乐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关思路与对策。面对当今后现代音乐思潮迅速传播蔓延之际,我们对此首先应有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其次在分析思考后现代音乐文化时,要有独立的文化策略与对策;再次应把当代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本能爱好深化为符合社会进步与发展潮流的认同和对有悖于社会进步与发胀潮流的唾弃。这样才有利于我们以理性的、科学的眼光分析评判后现代音乐思潮,有利于我们批判地吸收借鉴异质文化来为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服务,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祖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黄亮[3](2010)在《论柏辽兹音乐中的“悲剧性”》文中研究说明柏辽兹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作曲家、评论家和指挥家。他的一生坎坷曲折,没有固定职业,只能靠撰写音乐评论、创作音乐作品及举办音乐会来维持始终清贫的生活。而在他去世前,几乎所有的亲人都先他而去,只剩他一人孤苦伶仃。为了使自己的音乐作品能够得到世人的理解与欣赏,他进行了毕生艰难的抗争。然而,不管是他在世的时候还是死后,甚至直至今日,人们对他音乐的评价始终大相径庭。本文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他作品的深刻内涵缺乏统一的认识。在他所创作的主要音乐作品中,其蕴涵的最终结局都是以悲剧收束或是突出“悲情”主题,主要特征人物不是堕入地狱,就是彻底沉沦,甚至是以死亡而告终。因此本文拟从柏辽兹“悲剧性”内涵的音乐作品入手,透过其表象,剖析其中蕴含的“悲剧”思索;并进一步探求这种“悲剧性”特征产生的缘由——作曲家坎坷凄凉的人生经历、“悲剧”观念与“悲剧”美学的影响以及法国19世纪上半叶音乐的人文氛围与艺术气质之感染,以期达到对作曲家及其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
张慧[4](2006)在《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及其反思》文中研究表明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与文学艺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特别借助于技术的革新。纵观电影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起着先导的作用。上世纪末以来,一系列数字化技术如计算机图形技术、数字影像合成技术、三维技术、数字处理技术、电子数码信息技术、三维动画、虚拟技术、非线性剪辑、蓝屏跟踪技术、宽带网络传输及全数字电影拍摄、下载、播映等新技术既给全球观众带来了匪夷所思的惊喜和焕然一新的视听体验,使电影制作、电影发行、电影存储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使电影艺术的范围、性质、电影的表现力及电影美学理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引发了人们对电影本质、电影美学的重新思考。数字化技术极大地扩展了电影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创造了人们前所未闻的视听奇观。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全面应用是继电影史上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第三次革命。这次革命对电影业的冲击是天翻地覆、前所未有的,其深度和广度与前两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数字技术裹挟着超凡的力量,将电影带入到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中国电影已走过百年历程,百年风雨兼程的历史正好搭上了数字技术的列车。数字技术在给电影业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本文立足科技哲学的视角,先从界定数字技术和电影的内涵入手,接下来阐述数字技术给电影及其产业带来的深刻影响:促使新的电影样式、电影类型的出现;丰富了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方式;改变了电影的传播方式;引发了人们对电影本质的重新探求,改变了传统电影的审美观念;带来了更高的票房收入等。同时本文也清楚的指出如果过分炫耀技术,也会事与愿违,带来种种负面影响。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影业在数字技术
欧阳友权[5](2004)在《网络文学本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文学是以计算机及其互联网为媒介载体而存在和传播的文学。这一伴随现代数字化技术而迅速崛起的崭新文学形态能否在人类艺术审美的表意链中以自己的迹化形式镶嵌出文学史的一个历史节点,以媒介转型在文学审美场域中实现范式转换,是21世纪文学格局中一个意义重大的命题,一个期待合法性体认的文学母题。本文即尝试采用本体论哲学方法来探讨这一新的课题。 本体论(Ontology)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所探讨的是事物(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本原和本性的存在方式、生成运演及其本质意义的终极存在问题。本文运用本体论哲学思维探究网络文学时,借鉴“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追问模式,聚焦网络文学“如何存在”又“为何存在”的提问方式,选择从“存在方式”进入“存在本质”的思维路径,从现象学探索其存在方式,从价值论探索其存在本质,即由现象本体探询其价值本体,解答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问题。本文把它们分别称之为网络文学本体的“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最后再反思其“何以存在”的问题,以图从理论逻辑的“正题”与“反题”走向“合题”——将网络文学的本体论分析从“形态”与“价值”层面,延伸至艺术可能性层面,思考其本体的审美建构与艺术导向,完成网络之于这种文学的艺术哲学命名,以求探讨构建一种网络文学学理范式的可能性。这亦是本文的总体思路和创新点。 上篇对网络文学存在方式的描述,旨在阐明其本体存在的显性结构,这一结构包含几个相互依存的逻辑层面: (1) 媒介赋型:数字化载体的技术螺旋。网络文学的第一存在是它的技术媒介,即以数字化技术为媒介载体,由“网络”存在进入“文学”存在。由互联网技术引发的“第四媒体”转型,使文学从传播革命的技术螺旋中打造出电子化生态空间,从而生成网络符号话语的文学美学与技术电美的诗学。 (2)比特叙事:链接文本的语言向度。网络的“比特化”语言叙事构成文学独特的表达手段,基于电子化机器语言的编码与解码的指涉方式,造成了日常经验的中断,而交互链接的技术手段却为网络电子文本创造了多媒体、超文本叙事的自由空间。 (3)欲望修辞:间性主体的孤独狂欢。网络写作的基本动因通常是间性主体的交互式欲望表达。市井社群以“粗口秀”(vulgarity show)策略在电子牧场中的孤独狂欢,解除了生存世界的“面具焦虑”,创造了自由、平等、真实、感性的“大话”模式和躯体的“欲望修辞学”。 (4)在线漫游:赛博空间的虚拟真实。网络文学的“接口”在于只有“在线”才能“在场”,只有“在场”才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漫游”。赛博空间(cyberspace)的“虚拟真实”成为在线书写的艺术资源,拟像的符号代码构成网络书写的技术美学,共时场域的交互与分延约束着网络文学艺术的边界。 (5)存在形态:电子文本的艺术临照。网络文学以数字化技术强化了文学对现代电子传媒的依赖,既“改造”了昔日的文学形式,又“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形成了迥异于纸介印刷作品的电子化文字文本、文学超文本和多媒体文本,创造了新的文学范式,使得电子镜像中的文学存在日渐呈现出“文学的艺术化今艺术的仿像化今仿像的生活化”的层级蜕变。 在这里,媒介赋型是载体,比特语言是文本叙事的工具,间性主体的欲望修辞是网络写作的人本前提,在线性的虚拟真实构成赛博空间的书写内容,而电子化作品的存在范式则完成了从纸介书写向数字化文本的艺术转换。这些要素间的有机融合与脉理渗透,就构成网络文学本体存在的基本内容。 下篇对网络文学本体价值的描述,旨在揭集其隐性存在的意义生成问题。网络文学由“文学”存在进入“文学性”的存在,需要从价值论上探索其存在本质。为此,把握网络文学的隐性存在需经由现象学走进阐释学和历史哲学,反思重建精神价值深度的必要与可能。这一隐性价值结构包括:文学体制转换、民间话语寻根、文学性擅变、文化逻辑依凭、人文性的意义酿造等问题。 (1)体制重建一一原点解构的谱系转换。网络文学在消解传统文学惯例的同时,也在知识谱系和文学体制两个层面上重建新的文学“原点”,以自己的方式回答诸如“文学是什么”、“文学写什么”、“文学怎么写”、“文学干什么”等文学逻各斯本题。 (2)民间立场一一在线民主的母语回归。自由、兼容、民主、共享的网络空间,用“在线民主”的现代神话构筑文学的民间立场,以话语平权的“新民间文学”和“人人都能当作家”的抚慰性幻想,让文学在消解中心话语和权级模式中实现文学话语权向民间回归,展演消费母语“脱口秀”的符号权力。 (3)电子诗意一一文学性的祛魅与返魅。文学的网络栖居更换了人们对文本诗性的认知与体验方式,用图文并陈模式重塑“祛魅”(disenchantment)的文学审美观;而网络文学在对传统的文学性予以技术祛魅的同时,也在实施电子诗意性对传统文学性的置换,打造网络世界新的艺术灵境。 (4)文化表征一一后现代语境的“图一底”关系。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底色构成了网络文学与社会文化语境间在理论逻辑上的内在关联,这
杨士毅[6](2001)在《漫话家庭影院的音响》文中研究表明 究竟何谓家庭影院?虽然最近颁发的两个国家标准已明确规定了家庭影院乃是“由环绕声放大器(或环绕声解码器与多声道声频功率放大器组合)、多个(4个以上)扬声器系统、大屏幕电视(或投影电视)及高质量A/V节目源构成的具有环绕声影院视听效果的家用视听系统”(引自《家庭影院用环绕声放大器通用规范》)。但是,
叶新海[7](1999)在《读友信箱》文中研究说明 关于上网与出光碟 当我如饥似渴地读完第六期《视听技术》后,我惊喜地发现你们的通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我很高兴,我终于可以在网站上见到我所喜爱的杂志了!这说明杂志在一群有活力的编辑的创办下,会越办越好,会更加适应未来信息化的潮流。同时,我作为读者,我想我也有责任,为你们提供好的建议。既然,杂志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那么,再接再励推出一光盘,我想这会使杂志更上一层楼的。
阿靓[8](1994)在《漫话环绕声》文中指出漫话环绕声阿靓为了追求声音真实地再现,多声道扩声无论是在电影还是在民用系统中早在几十年前已经流行,1935年就出现了双声道立体声电影,50年代初出现了7~9声道的立体声电影,扬声器分布在银幕后,左、右、后和顶部。目前国内流行的则是35mm的道尔贝(D...
赵子龙[9](2013)在《扬声器定心支片的形状设计》文中指出定心支片是电动式扬声器振动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部件,通常是一块用纺织材料制成的圆环状波纹板。在其受力产生振动时往往会产生非线性形变,这会使扬声器产生非线性失真,影响扬声器的质量档次。本文借助美国ANSYS公司开发的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定心支片进行了建模和结构静力分析,获得了不同载荷下的位移曲线。随后,借助美国NI公司的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套定心支片位移载荷曲线测量系统,对实际的定心支片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定心支片在不同载荷下的位移真实值。最后将模拟值与实际测量值进行了对比,证实了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来模拟定心支片位移载荷曲线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验证模拟有效性的基础上,本文又对定心支片非线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设计出了一种改进的定心支片模型。将它和几种常见形状的定心支片的位移载荷曲线的模拟值进行比较,证明了改进后的定心支片能够提高位移载荷曲线的线性程度。
杨澜[10](2010)在《跨界天后 月光女神 ——莎拉·布莱曼的跨界演唱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莎拉·布莱曼的跨界演唱风格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相关的论文、论着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文献整理、举例、音像资料归纳总结等方法对莎拉·布莱曼的跨界演唱风格进行分析和研究。论文分为三个部分:一、莎拉·布莱曼的艺术成就。介绍她传奇的从艺经历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二、莎拉·布莱曼的跨界演唱风格。这一章是全文的重点。从古典与流行的融合、新世纪音乐风格和宗教情结的艺术显现、国际化的审美定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三、莎拉·布莱曼跨界演唱风格的形成原因。这一章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分为价值观的影响、商业利益的推动、世界文化的融合、审美标准及需求的多元化几个方面。本文的创新之处:一.通过深入地研究莎拉·布莱曼的演艺生涯和她的跨界演唱风格的形成,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并对这一风格的形成查找了原因,没有停留在一般的写人物的固定模式上。二.莎拉·布莱曼的跨界演唱给我们一些启示:跨界音乐形式日益增多;对当代声乐教学的借鉴意义。
二、漫话家庭影院的音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话家庭影院的音响(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当代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同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章 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数字电影的技术演进与媒介创新 |
一、影像生成:从传统镜头到数字拟像 |
二、媒介创新:电影工业的“数字一体化”发展 |
第二节 技术变革引发电影美学的突破与重构 |
一、颠覆与扬弃:数字电影对传统电影美学的突破 |
二、融合与递进:数字技术电影美学重构的落脚点 |
第二章 数字电影的新美学特征 |
第一节 拟仿之形:数字虚拟影像的拟真性 |
一、形象之维的拟仿:数字“影像身体”的丰富性 |
二、奇妙视觉的想象:数字情境的构想性 |
三、拟像的数字表现:数字风格的多变性 |
四、虚拟现实的拟真:体感触动的体验性 |
第二节 时空之变:复合现实的主导性 |
一、空间超越:虚拟空间的扩展 |
二、时间同一:“现时——潜在”的实时跃迁 |
三、镜头改造:时空连续体的创设 |
四、复合现实:数字时空的主导性 |
第三节 叙事延展:奇观与叙事的平衡 |
一、非线性碎片的谜题叙事:深度叙事的奇观 |
二、同时性阵列的散乱叙事:奇观的诗意节奏 |
三、海量数据的可视化叙事:跨媒介的“引文” |
四、导览式漫游的游戏叙事:穿梭在叙事地图中 |
第四节 数字声景:数字环绕声的立体性 |
一、混杂合成:复杂多元的多轨声效 |
二、声像定位:精准移位的空间环绕 |
三、动态对比:“超级响度”和“深层寂静” |
四、声画匹配:数字音景的空间立体感 |
第五节 运动新态:过度的运动 |
一、虚拟摄影:高速变化的模拟运动 |
二、运动合成:虚实相生的多样复合 |
三、数字建模:动态拟像的运动控制 |
四、高清造影:高帧率的流畅性极限 |
第六节 主体互动:全面的主体性 |
一、主动介入:被动观影沉浸的打破 |
二、移动界面:小屏交互的主体间性 |
三、虚拟化身:扮假作真的交感互动 |
四、数字思维:创作主体的协同内显 |
第三章 数字电影的美学建构:数字技术电影美学 |
第一节 拟像之真:“超真实”的真实感 |
一、三种拟像形式:还原、幻象与交互 |
二、真实性的延伸:再现的超越 |
三、虚拟真实:感知真实的丰富性 |
第二节 数字奇观:数字仿真的复合之美 |
一、数字事件:机器视觉的复合修辞 |
二、拟像诱惑:虚拟时空的形意虚实 |
三、奇观叙事:类型电影的诗性表达 |
第三节 虚拟现实主义:新现实审美性的依归 |
一、新现实的审美性:虚拟现实的数字意蕴 |
二、能指秩序:幻觉的消失与意义的重构 |
三、拟像现实:“现实性”的虚拟逻辑 |
第四节 数字“体验力”:“互动性”与“叙事性”的融合 |
一、拟像运动:“看见”情绪与“看见”空间 |
二、界面宇宙:“阿莱夫”的超文本神话 |
三、超距作用:“他者的消失”与“戏剧式互动” |
第四章 数字电影的审美体验 |
第一节 审美主体的理念重构 |
一、视觉心理:从“静观凝观”到“临场沉浸” |
二、深层心理:从“白日释梦”到“意向建构” |
三、接受心理:从“定向期待”到“创新视野” |
第二节 审美体验的自由与超越 |
一、具象化满足:被体验的数字式真实 |
二、临场式沉浸:多媒体形态的奇观审美 |
三、游戏性参与:互动叙事的审美愉悦 |
四、移情式认同:跨越幻象的情感升华 |
第三节 数字审美的认同迷途 |
一、朝向虚无:现实存在与虚拟生存 |
二、奇观滥觞:感性知觉与理性钝化 |
三、沉浸悖论:观看范式与审美体验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概念阐释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 |
1.5 研究的意义 |
2 后现代音乐思潮产生的背景、理论渊源与流变 |
2.1 后现代音乐思潮产生的背景 |
2.1.1 客观的社会基础 |
2.1.2 公众心理的变化 |
2.2 后现代音乐思潮的理论渊源 |
2.3 后现代音乐思潮的流变 |
3 后现代音乐思潮的多维度分析 |
3.1 后现代音乐思潮的内涵 |
3.1.1 音乐文化语境中的"后现代主义" |
3.1.2 后现代音乐思潮的内涵 |
3.2 后现代音乐思潮的表现 |
3.3 后现代音乐思潮的类型 |
3.3.1 专业音乐领域中的后现代音乐 |
3.3.2 大众通俗领域与综合领域中的后现代音乐 |
3.4 后现代音乐的艺术特点与总体特征 |
3.4.1 后现代音乐的艺术特点 |
3.4.2 后现代音乐的总体特征 |
4 后现代音乐思潮评价 |
4.1 对后现代音乐思潮的整体反思 |
4.1.1 后现代音乐思潮的积极意义 |
4.1.2 后现代音乐思潮的消极意义 |
4.2 后现代音乐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 |
4.2.1 专业领域 |
4.2.2 非专业领域(通俗音乐) |
4.3 后现代音乐思潮与中国文化的矛盾 |
4.3.1 后现代音乐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 |
4.3.2 后现代音乐思潮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矛盾 |
4.4 后现代音乐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 |
4.4.1 后现代音乐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
4.4.2 后现代音乐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
4.4.3 加强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引导的思路与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论柏辽兹音乐中的“悲剧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柏辽兹的生平创作及相关历史评述 |
第一节 柏辽兹的生平创作简介 |
一、乡村时期,1803—1821 年 |
二、巴黎学习和创作盛期,1822—1847 年 |
三、“平静”时期,1848—1869 年 |
第二节 “褒贬不一”的评价 |
一、对柏辽兹赞同与批评的评述 |
二、关于柏辽兹音乐风格中德国性和法国性的争议 |
第二章 “悲剧性”元素在柏辽兹主要音乐作品中的呈现 |
第一节 《幻想交响曲》 |
一、第一乐章:梦境、热情 |
二、第二乐章:舞会 |
三、第三乐章:在乡村 |
四、第四乐章:步向断头台 |
五、第五乐章:妖魔夜之梦 |
第二节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
一、第一乐章:在山中 |
二、第二乐章:朝圣者的行进 |
三、第三乐章:阿布鲁齐山民的小夜曲 |
四、第四乐章:强盗们的狂欢 |
第三节 柏辽兹其它重要音乐作品 |
一、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
二、《凯旋与葬礼进行曲》 |
三、戏剧传奇《浮士德的沉沦》 |
四、歌剧《特洛伊人》 |
五、其它音乐作品 |
第三章 “柏辽兹悲剧”与柏辽兹音乐中的“悲剧性”之思索 |
第一节 “悲剧”与“悲剧性” |
一、“悲剧”及其艺术特征 |
二、“悲剧性”及其内涵 |
第二节 柏辽兹主要音乐作品中的“悲剧性”思索 |
一、《幻想交响曲》中的“悲剧性”思索 |
二、《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悲剧性”思索 |
三、柏辽兹其它重要音乐作品中的“悲剧性”思索 |
第三节 解析柏辽兹音乐作品中“悲剧性”之形成原因 |
一、柏辽兹人生经历的“悲剧” |
二、“悲剧”观念与“悲剧”美学的影响 |
三、法国19 世纪上半叶音乐的人文氛围与艺术气质之感染 |
结语 |
全文尾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及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数字技术与电影及相关概念概述 |
一、数字技术及相关概念概述 |
(一) 数字技术 |
(二) 电影制作中常用的若千具体数字技术概念 |
二、电影及相关概念概述 |
(一) 电影 |
(二) 电影的特征 |
(三) 电影的美学功能、分类和元素 |
(四) 电影美学 |
第二章 数字技术对电影的积极影响 |
一、电影史上的三次革命 |
(一) 第一次革命:有声电影的产生 |
(二) 第二次革命:彩色电影的出现 |
(三) 第三次革命:数字电影的兴起 |
二、数字技术对电影的积极影响 |
(一) 数字技术促使新的电影样式、电影类型的出现 |
(二) 数字技术丰富了电影的创作、发行、剪辑手段 |
(三) 数字技术丰富了电影的传播方式,改变了观众的观影习惯 |
(四) 数字技术引发了对电影本质、电影美学的重新探讨 |
(五) 数字技术为电影业带来了高票房收入 |
第三章 反思误用数字技术对电影产生的负面影响 |
一、数字技术的误用弱化了电影艺术的人文内涵 |
(一) 电影创作中技术淹没了人文 |
(二) 电影道德功能的弱化 |
(三) 观众成为单向度的人 |
二、数字技术的误区及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袭 |
(一) 陷入数字化的误区 |
(二) 警惕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袭 |
三、商品拜物教支配下的电影观念 |
四、反思有关电影的两种错误言论 |
(一) “数字演员将会取代真人的表演” |
(二) “电影艺术终结论” |
第四章 数字化时代中国电影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
一、中国电影数字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 中国电影数字化的现状 |
(二) 中国电影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加快中国电影数字化发展的对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网络文学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网络语境的文学本体方法论 |
一、本体论与文学本体论 |
1. 哲学本体论与本体方法论 |
2. 文学本体论的现象学维度 |
二、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与本体价值 |
1. 合法性的“在场”追问 |
2. 本体表征的显性与隐性 |
上篇: 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 |
第一章 媒介赋型:数字化载体的技术螺旋 |
一、“E媒”延伸的艺术狐步 |
1. 口头文学阶段 |
2. 书写文学阶段 |
3. 网络文学阶段 |
二、数字化载体的符号话语 |
1. 文字式微而“读图”转向 |
2. 调整人对世界的审美聚焦 |
3. 拟象与复制的“真实”置换 |
第二章 比特叙事:链接文本的语言向度 |
一、电子语符的本体形态 |
1. 比特,一种“信息DNA” |
2. 比特语符的双重形态 |
二、比特叙事的指涉方式 |
1. 作品向文本的变化,使话语指称成为“漂浮的能指” |
2. 文本向超文本的转化,使隐含的语言指涉成为“滑动的所指” |
3. 文字文本向多媒文本的延伸,改写了能指与所指的语言约定 |
第三章 欲望修辞:间性主体的孤独狂欢 |
一、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 |
1.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
2. 网络主体间性的生成方式 |
二、在场的欲望修辞学 |
1. 身体的铭写 |
2. 欲望的消费 |
3. 孤独者的对话与狂欢 |
第四章 在线漫游:赛博空间的虚拟真实 |
一、虚拟真实的技术美学 |
1. 虚拟与虚拟真实 |
2. 虚拟真实的美学 |
二、赛博空间的艺术边界 |
1. 生活真实、艺术真实、虚拟真实 |
2. 电子牧场的艺术边界 |
第五章 存在形态:电子文本的艺术临照 |
一 网络文学的文本范式 |
1. 电子化的文字文本 |
2. 文学超文本 |
3. 多媒体文本 |
二、电子镜像的艺术蜕变 |
1. 网络文学的艺术化 |
2. 网络艺术的仿像化 |
3. 仿像艺术的生活化 |
下篇: 网络文学的本体价值 |
第六章 体制重建:原点解构的谱系转换 |
一、技术“格式化”对文学惯例的消解 |
1. 文学存在方式的易位 |
2. 文学创作模式的变异 |
3. 文学传播形式的革命 |
二、谱系置换的“原点”重建 |
1. “文学是什么”——网络世界的自由女神 |
2. “文学写什么”——数字化生存的本真叙事 |
3. “文学怎么写”——电子代码的形上学 |
4. “文学干什么”——虚拟世界的“波普”情结 |
第七章 民间立场:在线民主的母语回归 |
一、话语平权的“新民间文学” |
1. 民间本位:网络作者秉持的立场 |
2. 平庸崇拜:网络写作的认同范式 |
3. 感觉撒播:网络文本的生成视界 |
二、消费母语的“脱口秀” |
1. 消费意识形态的文化表达 |
2. 民间母语表达的价值限度 |
第八章 电子诗意:文学性的祛魅与返魅 |
一、图文语像的艺术祛魅 |
1. 电子文本的祛魅方式 |
2. 虚拟世界的审美关系 |
3. 艺术经典性的消解 |
二、艺术灵境中的诗性返魅 |
1. 重铸科学诗意化境界 |
2. 虚拟世界的行为诗学 |
3. 数码叙事对文学审美形态的置换 |
第九章 文化表征:后现代语境的“图-底”关系 |
一、网络表征的文化语境 |
1. 网络与后现代主义文化 |
2. 后现代文化语境的观念裂变 |
二、后现代隐喻的解构逻辑 |
1. 网络在线用平面空间模式解构文学的深度时间模式 |
2. 网络主体间性使本原性自我建构转向非中心化主体零散 |
3. 网络功能方式用自娱娱人的消费逻辑置换了承担性审美观念 |
4. 网络欣赏以交互式运动审美解构对整一性作品风格的诗意品味 |
第十章 人文蕴含:技术原道的意义承载 |
一、数字化的精神现象学 |
1. 数字化的哲学局限 |
2. 数字化的美学悖论 |
二、技术原道的人文隐含 |
1. 高技术隐含高人文 |
2. 网络文学的人文底色 |
结语: 网络文学本体的审美建构 |
一、审美技术主义批判:坚守文学的本体论承诺 |
二、网络凡俗化写作:重视新民间文学的审美提升 |
三、重建文学范式:探寻电子文本的艺术创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9)扬声器定心支片的形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扬声器及定心支片的发明与发展 |
1.1 扬声器的发明与发展 |
1.2 扬声器的分类 |
1.2.1 电动式扬声器 |
1.2.2 电磁式、静电式和压电式扬声器 |
1.3 扬声器的发声原理 |
1.4 定心支片的发展历史 |
1.5 定心支片的特性和对它的要求 |
1.6 制造定心支片的材料 |
1.6.1 定心支片基布材料 |
1.6.2 用于浸渍的树脂溶液 |
1.7 定心支片的工艺要求和流程 |
1.7.1 定心支片的工艺要求 |
1.7.2 定性支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
1.8 有限元分析软件在扬声器设计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定心支片材料参数的获取 |
2.1 虚拟仪器技术及 LabVIEW 介绍 |
2.1.1 虚拟仪器技术介绍 |
2.1.2 LabVIEW 介绍 |
2.2 定心支片材料杨氏模量的获取 |
2.2.1 杨氏模量的测量方法 |
2.2.2 杨氏模量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
2.2.3 杨氏模量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2.2.4 材料固有频率及杨氏模量测量结果 |
2.3 材料密度的测量 |
2.4 材料的泊松比 |
第三章 定心支片模型的建立以及基于有限元法的静力分析 |
3.1 定心支片模型的建立 |
3.2 材料参数的输入 |
3.3 网格划分 |
3.4 分析设置、施加边界条件以及求解 |
3.4.1 分析设置 |
3.4.2 边界条件的施加 |
3.4.3 求解和结果 |
第四章 定心支片位移载荷曲线的实验验证 |
4.1 位移-载荷曲线测量系统硬件部分 |
4.1.1 激光位移传感器 |
4.1.2 数据采集卡及机箱 |
4.1.3 机架及施加载荷 |
4.2 位移载荷曲线测量系统软件部分 |
4.2.1 测试系统软件功能概述 |
4.2.2 采集卡设置 |
4.2.3 校零 |
4.2.4 正式测量 |
4.2.5 数据保存和读取 |
4.2.6 程序源代码 |
4.3 位移的实际测量值和模拟值的比较 |
第五章 定心支片形状的设计 |
5.1 非线性产生的原因 |
5.2 改进建议 |
5.3 不同截面形状定心支片的位移载荷曲线的模拟和比较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论文所取得的成果 |
6.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跨界天后 月光女神 ——莎拉·布莱曼的跨界演唱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跨界演唱的名词解释 |
一、莎拉·布莱曼的艺术成就 |
(一) 传奇的从艺经历 |
(二) 辉煌的艺术成就 |
二、莎拉·布莱曼的跨界演唱风格 |
(一) 古典与流行的融合 |
1. 莎拉歌曲融合技法的具体表现 |
2. 通俗美声唱法的特点 |
(二) 新世纪音乐风格和宗教情结的艺术显现 |
1. 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风格的艺术显现 |
2. 宗教情结的艺术显现 |
(三) 国际化的审美定位 |
三、莎拉·布莱曼跨界演唱风格的形成原因 |
(一) 价值观的影响 |
1. 当时社会的价值观 |
2. 莎拉自己的价值观 |
(二) 商业利益的推动 |
(三) 世界文化的融合 |
(四) 审美标准及需求的多元化 |
1. 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
2. 雅俗共赏 |
结论 |
一、跨界演唱形式日益增多,成为新的潮流 |
二、对当代声乐教学的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漫话家庭影院的音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当代建构[D]. 陈琳娜.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 耿蕾.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5)
- [3]论柏辽兹音乐中的“悲剧性”[D]. 黄亮. 武汉音乐学院, 2010(04)
- [4]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及其反思[D]. 张慧. 广西大学, 2006(12)
- [5]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 欧阳友权. 四川大学, 2004(02)
- [6]漫话家庭影院的音响[J]. 杨士毅. 家庭影院技术, 2001(01)
- [7]读友信箱[J]. 叶新海. 视听技术, 1999(07)
- [8]漫话环绕声[J]. 阿靓. 艺术科技, 1994(02)
- [9]扬声器定心支片的形状设计[D]. 赵子龙. 苏州大学, 2013(11)
- [10]跨界天后 月光女神 ——莎拉·布莱曼的跨界演唱风格研究[D]. 杨澜. 河南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