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终身体育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许晨[1](2021)在《上海市6所高中百年名校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当今时代的“校园体育文化”除了可以强身健体,娱乐身体之外,还具有传播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向学生传播科学先进的体育技能方法、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在运动的过程中养成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等社会性功能。《上海市学校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深入实施“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大学个性化”体育课程改革,构建循序渐进、科学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研发符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因此,在当今社会的新形势下,建设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建设有巨大的影响,有利于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协调发展,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本文以体育特色项目为切入点,对上海市6所高中百年名校体育特色项目进行调查,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文化四个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的影响。针对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现状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结果分析,总结出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发现学校体育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为其他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借鉴。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特色项目在上海市6所高中百年名校中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都曾为国家输送过高水平体育人才;6所学校体育管理类型多以体教融合管理为主,学生参与特色项目整体程度较高。2)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促进了各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特色项目发展资金充裕,对学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起到支撑作用。3)体育特色项目的精神内涵同6所高中百年名校自身学校的校训、校风相吻合,对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健全的体育观念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参加特色项目后的积极幸福感提高,对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的方向起到引领作用。4)体育特色项目的推进可以提高学生每周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帮助学生养成定期运动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体育道德意识,拥有健康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学校体育行为文化具有推动作用。5)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让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竞赛活动更加的制度化,形成了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促进了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带动了区域体育特色项目的发展,同时完善了学校自身的体育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健全。针对以上的结论,提出以下的建议:1、学校在开展体育特色项目时要根据年级的差异性合理地安排上课内容,调动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2、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设备建设,定期开展有关体育教师的培训课程。3、丰富体育特色项目的上课内容形式,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来宣传本校体育特色项目。4、注重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教授技能知识的同时在学生道德方面应该有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观;引导男女生拥有正确的体育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5、学校应继续发扬宣传本校的体育传统文化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制度,应当设立有关体育竞赛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体育特色项目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开展与特色项目有关的社团活动比赛等,促进师生进一步对特色项目的交流了解。
李天戈[2](2020)在《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徐州市本科及专科院校的足球选项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学生学习状况、教学模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制约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的因素,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教师队伍表现为学历水平以研究生为主,职称结构以讲师和副教授为主,运动等级以二级运动员为主,科研能力属于中等,缺乏高学历教师人才且存在较大数量的教师尚无运动等级。(2)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学生学习认知状况表现为,学生对足球运动存在一定兴趣,足球运动的技术和战术成为学生的主要兴趣点;学生对本校足球课程的课时安排和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较高,但是学生前期对足球运动的认知水平有限,较大数量的学生对足球尚无了解。此外,学生对足球运动场场地的满意度较低。(3)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模式是,以三段型为主,较多高校采取并列型、三段型与三基型相结合的模式,少数学校采取俱乐部模式。教学指导层面,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足球基本技能成为教学主要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足球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结构层面以“讲解——练习——指导——评价”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关注运动技能教学,且教师更加关注对运动技能的教学和学生平时的课上表现,同时是否开设理论课程对教学程序的设定并无显着性影响;教学方法体系层面,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均按照学生选课结果进行编班,教学方式主要为示范、练习、指导、纠错,即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课堂练习的方式存在显着性差异,但以分组练习最为普遍,最终的课程考核采取教师评价和学校统一评价的实分制。(4)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领导重视度、运动场地、师资队伍以及学生认知水平,其重要程度依次为领导重视度、足球运动场地、学生对足球的认知水平、师资队伍。本文共计图12幅,表19个,参考文献160篇。
张莉[3](2020)在《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党中央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的执行培育了国内宽阔的学术环境,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迈向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发展时期。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了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我国今后的兴衰成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鉴于一定的时间和社会背景条件下,参考学校体育实践经验,通过直接与间接的形式所产生的对学校体育的看法与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校体育的理论和实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归纳分析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对我国学校体育有较大影响的增强体质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全面发展体育思想以及“健康第一”体育思想这5个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这5种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贯彻执行中产生影响、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以及问题的改革路径。并根据整理研究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主流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大背景对未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1.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3.着重协调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家庭体育,发展终身体育。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张佳佳[5](2019)在《高校健美操课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快乐体育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体育教育的改革开拓了新的视野,带来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为促进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提供了实践依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高校健美操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发现健美操课程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方面的设置与学生需求不相适应,这是造成学生在课上被动学习、缺少快乐体验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构建了高校健美操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从构建原则、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计进行了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结果如下:1.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在身体素质方面无显着差异,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有小幅度提高,表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虽然没有设定专门的身体素质练习,但由于游戏、比赛以及探究合作等环节使学生在体验乐趣中身体素质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2.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在专项技能成绩无显着差异,实验后学生专项技能成绩有小幅度的提高,表明新旧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专项技能的提高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3.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运动实践能力存在显着的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健美操创编成绩远远超过对照组学生成绩,表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创编能力方面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健美操课教学。4.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学习愉悦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方面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表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健美操的认同度,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健美操学习兴趣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健美操课教学。
杨梓诚[6](2019)在《江西省高校三人制篮球及其社会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人制篮球运动在社会上发展较快,在高校中由于经济、制度、场地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三人制篮球运动在高校开展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进程较慢。目前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三人制篮球的现状和对策,研究社会价值方面的论文较少。研究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江西省高校发展三人制篮球的可行性、现状、趋势、社会价值,以及江西省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发展对策。研究提出了如下结论和建议:1.结论(1)江西省高校篮球场地基础设施能满足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基本需要。高校有大量三人制篮球运动和篮球运动爱好者,但由于赛事、制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三人制篮球普及度和实际参加人数不多。未来江西省高校三人制篮球发展空间相对较大。(2)江西省高校发展三人制篮球的社会价值,包括:促进大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塑造大学生平等意识、增强大学生公平竞争意识、提高大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促进大学生终身运动观念形成。(3)三人制篮球是嘻哈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文化核心内容为个性自由、勇于拼搏,具有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意志品质的作用,体现了促进大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的价值。(4)三人制篮球规则构建了一种公平、规范的竞争模式,它赋予参与者平等的资格和机会,具有提高大学生维权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体现了塑造大学生平等意识的价值。(5)规则是三人制篮球公平竞争的约束条件,具有加快高校大学生们理解遵守社会规范的意义和必要性,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法治社会建设,体现了增强大学生公平竞争意识的价值。(6)三人制篮球是一项队友之间相互配合的运动,相互合作是共赢的基础,具有提高大学生组织交流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的作用,体现了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的价值。(7)三人制篮球的观赏性、趣味性等特性,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运动的良好途径,具有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大众体育蓬勃发展的作用,体现了促进大学生终身运动观念形成的价值。2.建议(1)江西省高校开展三人制篮球课程、宣传三人制篮球运动等,进一步提高三人制篮球普及率和同学参加三人制篮球运动的热情,更好的促进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终身运动观念的形成,实现三人制篮球在高校中开展的健身价值。(2)江西省高校积极举办三人制篮球赛事,打造有影响力的竞赛品牌。同时创新三人制篮球赛制,提高赛事组织者的创新能力。提高江西省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水平,促进大众体育蓬勃发展。(3)江西省高校积极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规则培训,加深大学生对三人制篮球运动规则的理解,在促进江西省高校三人制篮球发展的同时,帮助大学生塑造平等意识与公平意识。(4)江西省积极举办三人制篮球技战术培训,加强大学生对三人制篮球战术理解和运用,促进大学生团结合作意识成长。(5)江西省高校三人制篮球进一步“软式化”发展。发挥创新能力,创新比赛形式,适应女生的健身需求,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大学生平等意识。
刘雨婷[7](2018)在《南昌市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开展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健美操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全民健身发展,而全民健身的发展战略也促进了健美操的推广和革新。健美操作为一项深受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热爱的体育运动,伴随快节奏的健美操音乐,配合规定套路动作和自编套路动作因而特别适合青年人参与。随着健美操队伍的壮大和项目的推广,女大学生作为高校健美操运动发展的重要载体,深入调查研究目前南昌市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情况对于促进健美操项目在南昌地区、江西省乃至全国高校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了解和调查南昌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情况,了解健美操课程的内容和考试评价制度,了解目前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议,为提高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教学水平和实现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而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南昌地区普通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健美操课程开展的情况为研究对象;以南昌地区8所高职院校参与健美操的老师和女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对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展开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的性别分布为女多男少且整体年龄分布普遍较年轻化,教龄相对也较短主修专业与上课内容大部分接近,健美操教师在科研论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较为落后。2、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健美操起步晚且发展缓慢;教学目标与大学生体育课课程目标相差无异,健美操有自己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教师能认真对待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3、在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上,南昌地区高职院校的教师对普通选修健美操的学生以大众等级健美操套路为主与健美操基本步伐为主要教学内容;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健美操的教室设备设施简单不齐全。4、校园健美操文化宣传不够到位,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修满学分居多而并非自己主观喜爱,对健美操的审美与内涵认识不清,主要停留在表面认识居多。5、学生参与健美操的行为主要受到学校硬件设备不足的影响、校园健美操环境与文化宣传不到位、个人兴趣和认识不足的多方面影响。针对以上结论,本论文结合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的发展特点,提出如下建议:1、提高健美操教学目标的综合化。2、加强健美操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3、拓展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4、优化健美操授课过程的手段和方法。5、重视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6、加强校园健美操文化建设和宣传力度。
常泽军[8](2018)在《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学界对于课程的研究方兴未艾。体育课程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同学者从多个研究视角出发,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定义、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体育课程体系、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推动了体育课程研究不断深入和全面,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教学甚至是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良性发展,为体育教学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用篇名以“体育”并含“课程”或含“体育课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1996年至2016年体育课程领域研究文献2361篇,采用文献资料、共现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理论及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了解体育课程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及以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并对未来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进行探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课程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体育教学、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理念、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主体和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改革是推动体育课程发展的直接因素;体育课程理念不断拓宽,“人的全面发展”在体育课程理念中的作用得以体现;体育课程目标从“理想化设计”向“可操作性”转变,但对于学生道德、情感、兴趣的评价操作上仍有难度。体育课程目标评价仍存在争议,体质评价应该在体育课程评价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仍然存疑,虽然体质评价在课程评价中占重要位置,但是对“改善青少年体质”作用不足。2.相关科研机构及学者合作研究较少,研究较为分散、协同效应发挥不明显,相关科研机构和学者应加强合作,聚焦研究视角对体育课程进行深入持续研究。3.体育课程研究范畴基本涵盖了课程论研究范畴,其研究与体育课程改革实践联系密切,初步形成了研究者群体规模。4.体育课程学术研究的规范性仍不足,体育课程的研究范畴还待进一步明确,大部分研究成果停留于重复性研究,缺乏理论创新和群体合作。5.影响体育课程研究的外部动力主要包括母学科课程发展、社会环境及相关政策导向作用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三个方便因素。6.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包括亟需厘清体育课程研究范畴,加强学术规范性,在研究中注重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高校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进行合作式研究;体育课程研究方法更趋于多元。
方旭[9](2015)在《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角色研究》文中提出教育的真谛是使受教育者改变其行为方式,以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所需。仅仅灌输知识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更需同时陶冶人格和强健身体。学校体育是最适宜用于身心整体的教育,且对人本性的培养具有巨大的益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角色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结论如下:1.学校体育角色的历史解读:(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角色主要表现为:A.训练军事技能和体能;B.除了形而下的身体训练之外,更加注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的教化,为社会造益、促进道德教育;C.养生保健和娱乐休闲。(2)追求现代化和民族富强的国家生存心态成为我国近代学校体育角色发展的历史动因。表现在:A.“强国强种”的历史使命;B.体现着现代化道路上的民族诉求;C.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助力“体育强国”的国家战略。(3)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学校体育角色正在回归其内在教育价值诉求。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的教育性角色属性凸显。2.角色期待:因“教育之功能不仅在于灌输智识,而须同时陶冶品格与发达身体”,学校体育已经成为德、智、体全面教育不可或缺的方面,在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承担重要的角色作用。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重点,是培养体育权利意识的沃土,是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基础;通过“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制度安排,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助力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学校体育是体育文化传承的“社会遗传”机制。3.实然角色呈现:首先,学校体育直接的角色呈现是“紧张学习生活的调节剂”。其次,学校体育表现出以增强学生健康体质为核心的角色。最后,本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边缘化地位未得到明显的改观。4角色偏差根源:首先,教育系统的层级化、等级化和选拔性考试制度造成人才培养中“重试轻体”、“功利主义”的偏失,构成了角色偏差的教育结构根源,而其背后体现的是偏向国家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其次,我国体育文化中对参与者主体价值的压抑构成了角色偏差的文化根源。5.角色调适思路与对策:首先,树立学校体育新视野,回归生活世界;重视其在健全人格中的教育价值。其次,确立文化自觉的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和辨析的能力,形成一种在多元价值间保持平衡的价值取向。最后,重视校长作用,转变理念、文化治体、互动对话、彼此修正,激励体育教师工作投入。
练志宁[10](2013)在《高校体育对终生体育意识的干预》文中提出运用文献法与分析法,阐述了终身体育与体育意识的内涵,剖析了现有高校体育有悖于终生体育的现象,提出重视理论课程的讲授、拓展选项课的范围与实际效应、开展多样化的校园体育活动、突出体育竞赛的创新、运动队与体育社团有机结合、营造校园体育氛围与环境等5个方面的干预策略。
二、浅论终身体育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终身体育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6所高中百年名校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百年名校 |
2.1.2 体育特色项目 |
2.1.3 校园体育文化 |
2.1.4 主观锻炼体验量表 |
2.1.5 体育生活方式量表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相关研究 |
2.2.2 校园体育文化相关研究 |
2.2.3 体育和德育教育互动关系相关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讨论 |
4.1 上海市6 所高中百年名校体育特色项目基本情况 |
4.1.1 上海市6 所高中百年名校体育特色项目发展概况 |
4.1.2 上海市6 所高中百年名校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现状 |
4.2 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层面的影响 |
4.2.1 适应体育特色项目发展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4.2.2 适应体育特色项目发展的体育器材完善及体育馆建设 |
4.2.3 适应体育特色项目发展的体育物质消费 |
4.3 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层面的影响 |
4.3.1 体育特色项目与中学校园校训、校风的关系 |
4.3.2 体育特色项目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影响 |
4.3.3 体育特色项目对学生体育观念的影响 |
4.3.4 体育特色项目对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上的影响 |
4.4 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层面的影响 |
4.4.1 体育特色项目对中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
4.4.2 体育特色项目对学生体育道德的影响 |
4.4.3 体育特色项目对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 |
4.5 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层面的影响 |
4.5.1 体育特色项目竞赛的制度化 |
4.5.2 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管理制度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上海市6所高中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问卷 |
附件二 上海市6所高中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问卷 |
附件三 上海市6所高中百年名校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问卷效度检验 |
(2)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模式的研究 |
2.2 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
2.3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新时代的界定 |
4.2 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师建设现状分析 |
4.3 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学生学习认知状况分析 |
4.4 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
4.5 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 |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 |
二、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组成体系 |
三、执行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执行问题致因 |
五、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改革路径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思想 |
二、体育思想 |
三、学校体育思想 |
四、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
第二章 增强体质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教学目标专注增强学生的体质 |
二、教学方法突出运动密度和质量 |
三、教学评价凭籍生理指标变化度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目标单一缺乏层次性 |
二、教学内容脱离于运动技术 |
三、教学方法偏向于刻板枯燥 |
四、教学评价热衷于死板量化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教学目标定向单一 |
二、教学大纲限定偏死 |
三、体育场地设施局限 |
第五节 增强体质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
二、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
三、发挥课外体育锻炼作用 |
四、结合全面教育增强体质 |
第三章 “快乐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教学目标融合心理愉悦感悟 |
二、教学实践关注学生快乐体验 |
三、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实际需要 |
四、教学方法突显学生内在感受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偏离乃至误解了“快乐”的内涵 |
二、“快乐”教学徒具其形而无其实 |
三、教师主导地位缺失“水课”成灾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抱有“病急乱投医”之侥幸心理 |
二、“快乐”内涵与外延局限于字面 |
三、快乐体育生态系统要素尚欠完备 |
第五节 “快乐体育”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辩证理解“苦”“乐”内涵 |
二、把控学练过程感悟快乐体验 |
三、丰富教学方法助推快乐体验 |
第四章 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教学目标体现教育的延续性 |
二、教学实践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
三、教学内容倾向基础知识铺垫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方法运用较为死板 |
二、教学指导未能及时充分 |
三、教学效果无法及时评价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教学模式构建有误 |
二、教学目标认知偏差 |
三、教学内容设置不当 |
第五节 终身体育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二、正确规划课程内容 |
三、丰富体育教学方法 |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
第五章 “全面发展”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为素质教育指出发展空间 |
二、体育观发展为三维体育观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价值“荒漠化” |
二、教学目标“过大化” |
三、教育实践“片面化”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价值取向偏向“竞技主义” |
二、教学内容轻视“软文化” |
三、教学实践偏离教育目标 |
第五节 “全面发展”体育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转变“片面化”的教育方式 |
二、结合社会发展建立体育目标 |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
第六章 “健康第一”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体育教学注重传授健康知识 |
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理念理解错误 |
二、教学内容产生混乱 |
三、教学评价制定错误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体育教育理念困乏 |
二、课程目标设置过大 |
三、健康与体质关系混淆 |
第五节 “健康第一”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端正学校体育的作用价值 |
二、厘清每个时代指导思想的涵义 |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 |
第七章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结论及其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发展趋势 |
一、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
二、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
三、着重协调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家庭体育,发展终身体育 |
第二节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高校健美操课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
(二)教学方面的原因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 |
1.1 概念界定 |
1.1.1 快乐体育 |
1.1.2 教学模式 |
1.1.3 教学方法 |
1.1.4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
1.2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
1.2.1 健美操传统教学模式 |
1.2.2 健美操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
1.2.3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
第二章 高校健美操课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构建 |
2.1 高校健美操课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
2.1.1 以快乐体育思想为中心 |
2.1.2 以体验乐趣的教学过程结构为基础 |
2.1.3 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为导向 |
2.2 高校健美操课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2.1 目标管理理论 |
2.2.2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
2.3 高校健美操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设计 |
2.3.1 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
2.3.2 教学方法设计 |
2.3.3 教学评价设计 |
第三章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实验对比 |
3.1 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
3.2 实验前后学生专项技能的对比分析 |
3.3 实验前后学生实践能力的对比分析 |
3.4 实验前后学生对健美操认可度的对比分析 |
3.5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继承健美操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 |
4.2.2 发挥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
4.2.3 健美操课程要使学生身心均衡发展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1 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2 健美操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身体能力、健美操技能测试表格 |
致谢 |
(6)江西省高校三人制篮球及其社会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三人制篮球运动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
1.3.1 运动负荷中等 |
1.3.2 技战术要求不高 |
1.3.3 趣味性和观赏性强 |
1.3.4 参与度高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2.1.1 国内研究状况 |
2.1.2 国外研究状况 |
2.2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比较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江西省高校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的现状分析 |
4.1.1 江西省高校篮球场地设施 |
4.1.2 三人制篮球和篮球运动在高校中的受欢迎程度分析 |
4.1.3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参加三人制篮球运动的状况分析 |
4.2 江西省高校发展三人制篮球运动的社会价值分析 |
4.2.1 促进大学生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
4.2.2 塑造大学生平等意识 |
4.2.3 增强大学生公平竞争意识 |
4.2.4 提高大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
4.2.5 促进大学生终身运动观念的形成 |
4.3 江西省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对策探讨 |
4.3.1 江西省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
4.3.2 江西省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发展对策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南昌市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开展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落实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 |
1.1.2 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需要 |
1.1.3 推进高职学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 |
1.1.4 健美操运动活力四射,颇受女大学生喜爱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理论及概念 |
2.1.1 健美操的概念及发展史 |
2.1.2 高职院校的概念 |
2.1.3 高职院校课程开展的概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国内健美操文献概况 |
2.2.2 健美操的发展及其功能介绍的研究 |
2.2.3 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情况研究 |
2.2.4 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研究 |
2.2.5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研究 |
2.2.6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参与行为与态度研究 |
2.3 国外研究 |
2.4 研究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归纳总结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南昌地区健美操课程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
4.1.1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年龄、教龄结构分析 |
4.1.2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
4.1.3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性别、专业分析 |
4.1.4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的科研情况分析 |
4.2 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开设健美操课程及教学现状的基本情况 |
4.2.1 高职院校健美操开设年限情况 |
4.2.2 高职院校健美操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
4.2.3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材选择分析 |
4.2.4 高职院校健美操实践教学内容的分析 |
4.2.5 高职院校健美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状 |
4.2.6 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场地和器材现状的分析 |
4.3 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课程认知分析 |
4.3.1 对健美操课程价值的认识 |
4.3.2 对健美操课程了解情况 |
4.3.3 对健美操课程练习目的的认知 |
4.3.4 对健美操课程类型的了解与认知 |
4.3.5 对健美操课程艺术审美的认知 |
4.4 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活动分析 |
4.4.1 女大学生了解健美操练习方法的渠道 |
4.4.2 女大学生健美操练习的时间与频数 |
4.4.3 女大学生健美操参与行为与意识的分析 |
4.4.4 女大学生课余时间参与健美操练习的场地特征 |
4.5 影响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程的因素 |
4.5.1 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审美教育 |
4.5.2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 |
4.5.3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
4.5.4 高职女大学生对健美操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 |
4.5.5 高职院校体育主管领导对健美操课程的重视程度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
(8)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 |
2.1.2 体育课程 |
2.2 体育课程研究综述 |
2.2.1 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
2.2.3 关于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
2.2.4 关于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2.2.5 关于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 |
2.2.6 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 |
2.2.7 关于体育课程管理的研究 |
2.2.8 关于知识图谱软件在体育研究应用中的研究 |
3.研究对象、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共现分析法 |
3.2.3 可视化分析法 |
3.2.4 内容分析法 |
3.2.5 访谈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分析 |
4.2 体育课程研究关键词特征分析 |
4.2.1 体育课程研究关键词特征描述 |
4.2.2 体育课程研究的内容分析 |
4.3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分析 |
4.3.1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描述 |
4.3.2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分析 |
4.4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描述与分析 |
4.4.1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描述 |
4.4.2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分析 |
4.5 对体育课程期刊论文研究的思考 |
4.5.1 体育课程研究呈现的总体特征 |
4.5.2 影响体育课程研究的外部动力 |
4.5.3 对体育课程研究的反思 |
4.5.4 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 |
5.结论与研究不足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角色理论 |
2.2 关于基础教育 |
2.3 关于学校体育本质 |
2.4 关于学校体育功能 |
2.5 关于学校体育目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分析 |
3.2.2 田野工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角色的历史解读 |
4.1.1 古代中国教育中的体育角色 |
4.1.2 清末“保种图强”的学校体育角色 |
4.1.2.1 洋务、维新运动中的学校体育角色 |
4.1.2.2 壬寅、癸卯学制时期的学校体育角色 |
4.1.3 民国时期的学校体育角色 |
4.1.3.1 壬子学制时期学校体育角色特点 |
4.1.3.2 壬戌学制时期学校体育角色特点 |
4.1.3.3 戊辰学制时期学校体育角色特点 |
4.1.4 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学校体育角色 |
4.1.4.1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学校体育角色 |
4.1.4.2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学校体育角色 |
4.1.5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体育角色 |
4.1.5.1 建国初期的学校体育角色(1949-1956) |
4.1.5.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学校体育角色(1956-1966) |
4.1.5.3 “文革”时期的学校体育角色(1966-1976) |
4.1.5.4 历史性转变时期的学校体育角色(1977-1983) |
4.1.5.5 改革开放初期的学校体育角色(1984-1992) |
4.1.5.6 推进素质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角色(1993-2000) |
4.1.5.7 课程改革至今的学校体育角色(2001-至今) |
4.1.6 学校体育角色的几点认识 |
4.1.6.1 学校体育角色的历史形态 |
4.1.6.2 学校体育角色发展的历史动因 |
4.2 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角色的社会期待 |
4.2.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期待 |
4.2.1.1 身体活动被纳入教育范畴 |
4.2.1.2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
4.2.1.3 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
4.2.2 国民体质基础——国家群众体育事业的期待 |
4.2.3 体育后备人才——竞技体育强国战略的期待 |
4.2.3.1 “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 |
4.2.3.2 参加国内国际运动竞赛 |
4.2.4 体育文化传承——文化的期待 |
4.2.4.1 学校体育与体育文化不可分割 |
4.2.4.2 学校体育是体育文化的“社会遗传”机制 |
4.3 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角色呈现——来自基层学校的调查 |
4.3.1 紧张学习的调节剂——学校体育直接的角色呈现 |
4.3.2 健康体质为核心——体育教师体验的迷惘与调适 |
4.3.2.1 体育课教学 |
4.3.2.2 体育加试和体质监测 |
4.3.2.3 课外体育活动及训练与竞赛 |
4.3.3 学校体育的边缘化——以“绩效工资”事件为例 |
4.3.4 反思 |
4.4 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角色偏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
4.4.1 偏向国家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 角色偏差的教育根源 |
4.4.1.1 重试轻体: 教育结构性根源造成的偏失 |
4.4.1.2 功利主义: 国家生存心态和教育价值取向 |
4.4.2 体育参与者主体价值被压抑:角色偏差的文化根源 |
4.4.2.1 人文主义是现代体育文化的思想基础 |
4.4.2.2 人的主体价值被压抑的中国体育文化 |
4.5 学校体育角色调适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
4.5.1 学校体育新视野: 面向生活、育人为本、健全人格 |
4.5.1.1 面向生活: 生活立场下的学校体育 |
4.5.1.2 回归教育: 认识学校体育的特殊贡献 |
4.5.1.3 健全人格: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
4.5.2 再谈文化自觉: 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策略 |
4.5.2.1 文化自觉策略的内涵 |
4.5.2.2 学校体育文化自觉的必要性 |
4.5.2.3 学校体育文化自觉的原则 |
4.5.3 校长领导: 学校体育实施之关键 |
4.5.3.1 领导转型: 转变学校体育教育理念,提升领导力 |
4.5.3.2 文化治体: 发挥学校体育文化的优势作用 |
4.5.3.3 互动对话: 激励体育教师工作投入 |
5 结论 |
6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高校体育对终生体育意识的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 终身体育与体育意识 |
2 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
3 高校体育工作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干预策略 |
3.1 重视理论课程的讲授 |
3.2 拓展选项课的范围与实际效应 |
3.3 开展多样化的校园体育活动, 突出体育竞赛的创新 |
3.4 运动队与体育社团有机结合 |
3.5 营造校园体育氛围与环境 |
四、浅论终身体育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6所高中百年名校体育特色项目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D]. 许晨.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新时代徐州市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研究[D]. 李天戈.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D]. 张莉.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高校健美操课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D]. 张佳佳.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6]江西省高校三人制篮球及其社会价值研究[D]. 杨梓诚.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7]南昌市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开展的调查研究[D]. 刘雨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D]. 常泽军.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9]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角色研究[D]. 方旭. 北京体育大学, 2015(12)
- [10]高校体育对终生体育意识的干预[J]. 练志宁. 运动,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