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职教之星——记重庆市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体艺函[202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继续推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学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经专家遴选与公示,教育部综合认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95所学校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现将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予以公布。
赵光磊[2](2018)在《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文中研究表明学校宣传是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典型载体,它真实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观念,也对学校的教育观念做出建构,这种建构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有主观内在的也有客观外在的。以往对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注不多,更多关注的是国家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等个体的教育观念。与后二者分别以哲学、心理学研究为主不同,研究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宣传中的教育观念,更需要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传播学、文艺学等学科的介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观念。研究聚焦的核心问题是要探究学校宣传是如何反映和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反思教育理论、教育研究在学校的教育观念的表达与建构中有何作用。基于《中国教育报》五年219篇长篇宣传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学校宣传呈现出的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办学理念体系、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德育观、育人观、管理观、科研观、文化观等方面。对学校的教育观念的梳理、归纳、呈现揭示出,学校有着不同于国家教育观念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观念,体现出突出的学校本位特征。学校共性的教育观念可以成为学校的一般教育观念,代表着学校教育观念的平均水平。这种平均教育观念和理想教育观念的区别是它一般都会根据现实做出折中。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化学分析”中还发现,体制化的学校教育过于内卷化,它在许多方面丧失了其公共性、社会性。学校宣传完成了学校教育观念的又一次建构。学校受到现实的刺激与体制的影响,利用一切流通中的观念,遵循话语生产的特性来建构其教育观念。学校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各种影响汇聚杂合的产物。学校宣传通过有意识的征引和有意识的叙述来,一方面再一次建构了学校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再现了学校发展中教育观念的实际建构过程。宣传的创作者与媒体守门人协同完成了宣传文本,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读者需要应用相似的知识与资源来对宣传及其中的教育观念进行解码。在解码中可能会遗失一些意义,也会创生新的意义。通过文本的结构化分析、社会文本分析、文学分析的方式,可以探查到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是如何被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学校以为在言说,有些时候只是被言说。学校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是完全自主的。在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中,观念的持有者也在无形地被建构着,展现着这种被动性。对学校而言,不仅文本的生产是被动的,文本的消费也使其陷入被动。宣传文本一旦发表,就意味着可以被任意解读。教育观念事实上是被第三次建构。最后是对理论对于教育观念建构的作用的讨论。前面所揭示的教育观念体现出的学校教育公共性的缺失,使学校丧失对于教育理论的兴趣。如何将理论转产为教育观念的建设性力量?基于经验的连续,使教育理论完美地融合在行动之中,成为学校的行动中理论是一种理想。对于学院的研究者来说,或许有一种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区别于学院体制内部自循环的文献思辨研究与经验式研究,能够走进学校生活,变革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教育观念。
王伟[3](2012)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模式进行展望。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农村以“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丰收计划”为依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广泛关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其中,西部农村的教育综合改革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研究者对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其研究工作也有所深入。也就是说,自原国家教委提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之后,我国学术界对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经历了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转变。但是,学术界对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一个县域内的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还缺乏相关研究,对整个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也缺乏整体的思考。因此,本文试图对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总结,使人们对县域内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有一整体认识,并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进行展望。全文除绪论外,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等,并对相关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学术界关于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所进行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国外农村教育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综述。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对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沿革的回顾和梳理。文中以农村教育改革的变化为线索,以重大事件为断点,将重庆市石柱县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历程按照历史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加以介绍和分析: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1987年——1992年);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实施阶段(1993年——1996年);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1997年——2007年);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统筹城乡阶段(2008年至今)。正文的第二部分是对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模式的总结。本部分主要从改革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式、运行机制和理论挖掘对其县域教育综合主要模式进行阐述。首先,树立“协调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前提;其次,坚持“统筹结合”的改革方式是关键;第三,建立“高效科学”的运行机制是支撑;最后,推动教育科研的良性发展是基础。正文第三部分是对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模式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石柱县在改革的过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改革作为一项革新工作,在变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对石柱县的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发现并总结出在改革与发展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正文第四部分是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的展望。对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模式的总结与归纳是为在更广层面上寻求能够适应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具体来说:要努力转变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观念;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教育改革运行的体制机制;强化贫困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的统筹协作;推进贫困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督导与创新。
夏倩倩[4](2012)在《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个案研究 ——以石柱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后的高层次基础教育,担负着为高一级学府输送合格人才和为社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然而,长期以来,普通高中盛行以升学为目标的单一办学模式。这种单一、僵化的办学模式,不仅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而且也阻碍了普通高中教育自身的发展。为了有助于普通高中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从普通高中的性质及任务出发,着力推动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改革。实施和推动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也是调动普通高中办学积极性的必然举措。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贫困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个案研究比较薄弱。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研究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一所百年老校——石柱中学自创办以来办学模式的变迁历程,并着重分析了该校现行的办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思考了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有关问题。论文除引言外,正文分为四部分。论文在引言中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正文第一部分,在全面收集和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石柱中学办学模式的变革历程。正文第二部分,在阐述“和谐教育”办学模式的内涵、理论依据和框架的基础上,从管理、德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校园文化五个方面分析了“和谐教育”办学模式的具体实践。正文第三部分,分析了石柱中学办学模式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境以及出现这些困境的原因。其成效体现在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条件改善,办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特色突显、办学水平提高三个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办学资金短缺;住宿生管理面临挑战,教师负担偏重;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有待进一步明确。办学模式面临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内部条件的限制两个方面。正文第四部分,进一步论述了办学模式改革的本质是办学方式的系统创新,理论基础为学习型组织理论,并指出办学模式改革应遵循实事求是、富有弹性、自我调控、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四个原则的指导下,为贫困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改革提供对策。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准确定位,构建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改革的灵魂;完善筹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改革的保障;提高教师待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革的前提;打造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改革的关键。
王孔敬[5](2009)在《重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重庆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正确分析其职业教育现状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是其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重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刊编辑部[6](2005)在《向“百杰”致敬——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结果揭晓》文中提出日前,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的"首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工作结束。经过各地推荐、评委会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75名中等职业学校校长、25名高等职业院校校长光荣当选,他们将被授予"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称号。在8月21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期间,将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开展职业院校长"百杰"评选表彰活动,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本次活动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职教学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职教学会专门成立了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前者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把握评选表彰工作的方向与工作原则,制定评选标准和程序,批准并公布评选结果;后者负责审查各地呈报的推荐候选人材料,经评审提出审定名单。评审委员会由中、高等职业院校,职教研究机构,行政管理部门,学会分支机构,有关媒体等领导和专家组成。评选采取自下而上、民主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各地根据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推荐候选人名额分配表",按照2∶1的比例确定本地区推荐候选人。据悉,本届"百杰"是在全国各地推荐的198名候选人中产生的。评选条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办学思想先进,开拓创新精神强;2"管理水平高,院校育人环境好;3#学校建设发展快,办学业绩突出;4$服务经济贡献社会,社会影响大;5%至2004年底任中等职业学校校长5年以上和任高等职业院校长3年以上(可含副职任期)。本期"聚焦"我们特别推出中国首届职教"百杰"校长介绍,藉此,向获奖者致以衷心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藉此,向所有奋斗在职教战线上的校长、管理者们以及所有为职教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何明成[7](2005)在《石柱县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教育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更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更加直接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一种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作用更是其它任何教育包括基础教育都不可取代的。 本文以少数民族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市石柱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状况为研究对象。全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职业教育进行理论概述,陈述了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涵义、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石柱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教育基本情况。石柱县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恶劣,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教育十分落后。 第三部分主要研究石柱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方面,石柱县职业教育较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石柱县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存在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规模偏小、职业学校基础薄弱等问题。就其原因,从外在来看,主要是生源不足、经费不足、认识不足;从内在来看,主要在于办学模式单一、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制度不健全等几个方面。 第四部分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石柱县职业教育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了关于促进石柱县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一是转变观念,重视职业教育;二是扩大办学规模,树特色品牌;三是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
执中[8](2001)在《璀璨的职教之星》文中研究表明
谭祥芬[9](2001)在《民族职教之星——记重庆市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文中研究说明
二、民族职教之星——记重庆市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职教之星——记重庆市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1 |
附件2 |
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基本要求 |
一、深化改革发展,保障教学效果 |
二、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
三、纳入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措施 |
四、建立报告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
五、完善质量监测,加强建设管理 |
(2)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真实吗 |
(二)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系研究及其意义 |
二、相关研究之综述 |
(一)关于学校宣传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二)关于学校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关于《中国教育报》的相关研究综述 |
(四)实践教育学相关的研究综述 |
(五)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整体结构 |
(一)概念文本研究:研究内容方面的悬置与锚定 |
(二)显在的教育观念、隐在的建构形式与无意识的被建构 |
第一章 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研究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教育观念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
(二)集合、集体与个体: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三)宣传与作为教育观念载体的学校宣传 |
二、相关的理论基础 |
(一)思想史、观念史研究 |
(二)文化研究、教育文化研究 |
(三)语言学、文艺学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
三、研究数据与方法 |
(一)对《中国教育报》学校宣传报道的抽样过程 |
(二)对《中国教育报》长篇报道数据的基本处理 |
(三)研究的方法工具、研究过程、信效度以及伦理问题 |
第二章 共性及个性:学校宣传对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
一、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内容分析方法 |
二、学校宣传中理念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学校办学理念中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学校校训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三风”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学校目标陈述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学校办学宗旨/思想/思路所含的教育观念其初步分析 |
(六)理念板块对“教育”自身的理解及其初步分析 |
(七)理念板块基于特色教育给出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八)理念板块对教育现实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九)理念板块对若干教育范畴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十)理念板块对素质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宣传中其他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课程与教学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德育与育人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教师与管理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文化与环境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特色与研究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小结:作为平均值的一般教育观念 |
第三章 编码与解码: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一、通过有意识地征引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教育学话语 |
(二)《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文化学术话语 |
(三)《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国家话语 |
(四)《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媒体话语 |
(五)《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中的人物征引 |
二、通过有意识地叙事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有意识的案例呈现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二)有意识的主体叙说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三)有意识地再现形成过程直言教育观念的建构过程 |
三、学校一般教育观念的演变聚成:建构的历时性 |
(一)“教育要促进生命发展”的观念 |
(二)“教育要促进师生幸福”的观念 |
(三)“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的观念 |
(四)“素质教育可以兼顾升学”的观念 |
(五)“一切教育经验都是课程”的观念 |
(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观念 |
(七)“情感德育、立体德育”的观念 |
(八)“什么老师教出什么学生”的观念 |
(九)“文化育人、科研兴校”的观念 |
(十)思想史、观念史视角下的一般教育观念 |
四、一般教育观念之间的错位纷争:建构的社会性 |
小结:学校的教育观念的编码与解码 |
第四章 被建构、被言说:社会结构下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宣传报道的结构化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学校之间的空间结构与报道之间的时间结构:意识形态建构 |
(二)版块的结构、次序和篇章比例关系:自相矛盾及其根源 |
(三)学校各版块呈现项目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混乱与同构 |
二、宣传报道的话语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校际差异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 |
(二)以严为荣:弱势学校的管理策略陈述 |
三、宣传报道的文学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表演性呈现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再建构 |
(二)形式即意义:不同的写作范式下的教育观念建构 |
小结:教育观念主体“被言说”之困境 |
第五章 讨论:在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与建构中理论何为 |
一、公共性缺失的学校教育及其对教育理论的需求 |
(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缺失及其表现 |
(二)学校教育的内卷及其对理论的兴趣 |
二、观念的连续性与情境化:学校的行动中理论 |
(一)学校的理论与行动中理论 |
(二)情境中观念的连续性与行动理论的塑成 |
三、让理论更为观念所接受:教育文化研究的设想 |
(一)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的教育文化研究 |
(二)关于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省思: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长篇报道名录 |
附录2 中小学校长篇宣传报道作者职业背景介绍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主要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目的和内容 |
(三)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四) 文献综述 |
(五) 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 研究重点、难点和拟突破点 |
一、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沿革 |
(一)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初步建设阶段(1987年——1992年) |
(二)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实施阶段(1993年——1996年) |
(三)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1997年——2007年) |
(四)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统筹城乡阶段(2008年至今) |
二、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模式 |
(一) 树立“协调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前提 |
(二) 坚持“统筹结合”的改革方式是关键 |
(三) 建立“高效科学”的运行机制是支撑 |
(四) 推动教育科研的良性发展是基础 |
三、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现行模式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现行模式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
1. 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存在的困境 |
2. 确立“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后出现的新问题 |
3. 统筹协调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
4. 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 |
(二)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现行模式中尚需解决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管理机制亟待完善是重要原因 |
2. 城乡二元制度设计是主要原因 |
3. 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是根本原因 |
四、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的展望 |
(一) 进一步转变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观念 |
(二) 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教育改革运行的体制机制 |
(三) 进一步强化贫困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的统筹协作 |
(四) 进一步推进贫困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督导与创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
(4)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个案研究 ——以石柱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三) 选题缘由 |
(四) 文献综述 |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重庆市石柱中学办学模式的变革历程 |
(一) 石柱中学概况 |
(二) 石柱中学办学模式的历史沿革 |
二、重庆市石柱中学“和谐教育”办学模式 |
(一) “和谐教育”办学模式概述 |
(二) “和谐教育”办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
三、重庆市石柱中学“和谐教育”办学模式评析 |
(一) “和谐教育”办学模式的成效 |
(二) “和谐教育”办学模式面临的困境 |
(三) “和谐教育”办学模式困境的原因分析 |
四、贫困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分析及对策 |
(一) 办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分析 |
(二) 办学模式改革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5)重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 民族地重庆区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
1. 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 |
2. 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3. 重点学校逐步形成并出现了先进示范学校。 |
4. 增加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办学质量 |
(二) 重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
2. 观念陈旧, 认识错位 |
3. 职业教育基础差, 底子薄 |
4. 经费短缺, 师资不足 |
5. 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机制和办学规模严重滞后 |
6. 生源危机, 招生困难, 不仅生源数量少而且生源质量差 |
二、重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一) 要通过三大转变, 为重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 |
1. 观念转变 |
2. 结构改革 |
3. 教学与课程改革 |
(二) 在重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应该注重四个并重 |
1. 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并重 |
2. 职业教育与普通文化教育并重 |
3. 理论与实践并重 |
4. 外界信息与内部管理并重 |
(三) 为了更好的促进加快重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应该加大两方面的投入 |
1. 资金投入 |
2. 师资投入 |
(6)向“百杰”致敬——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结果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马必学 |
文立创 |
王岩 |
王毅 |
王永生 |
王志电 |
王国庆 |
王贤刚 |
王亮伟 |
王晋文 |
王殿英 |
王福利 |
卢西宁 |
卢仁华 |
史亮 |
田和平 |
史忠健 |
刘晓 |
刘中慧 |
刘春佳 |
吕光军 |
华康清 |
孙伟宏 |
孙俊台 |
江村 |
江瑜彦 |
汤玉清 |
邬宪伟 |
阳欢 |
余丽明 |
吴现才 |
张亢 |
张大好 |
张云生 |
张文兵 |
张方明 |
张念蒙 |
张香永 |
李华 |
李五聚 |
李认清 |
李少鹏 |
李兴旺 |
李灿佳 |
李怀柱 |
李群先 |
肖仁政 |
杨一木 |
杨乐文 |
汪义成 |
汪秀丽 |
陆建平 |
陈文华 |
陈华兵 |
陈明非 |
陈林德 |
陈金国 |
陈晓军 |
陈锡畴 |
周启垠 |
孟保和 |
林虎 |
林瑞振 |
苗秀方 |
范文明 |
范利仁 |
单津辉 |
金笃孝 |
金喜福 |
侯文廷 |
俞仲文 |
俞守能 |
律国辉 |
胡润奎 |
荣标 |
贲志宇 |
贺士榕 |
贺健强 |
赵明 |
赵宗能 |
徐定军 |
徐新生 |
徐恒亮 |
聂鹏 |
夏昌祥 |
郭辉 |
高军民 |
阎图强 |
黄若凡 |
崔效杰 |
蒋培福 |
温景文 |
谢君立 |
雷志辉 |
翟轰 |
缪立德 |
魏崴 |
滕秀芝 |
(7)石柱县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概述 |
(一) 职业教育的涵义 |
(二) 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
二、石柱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及教育基本情况 |
(一) 石柱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二) 石柱县教育基本情况 |
三、石柱县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状况 |
(一) 石柱县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 石柱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状况 |
(三) 石柱县职业教育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上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
四、关于促进石柱县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
(一) 转变观念,重视职业教育 |
(二) 扩大办学规模,树特色品牌 |
(三) 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
(四)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五) 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
(六) 改革教学模式,探索多种办学层次 |
(七) 扩大实验基地,改革实验基地管理办法 |
(八) 多渠道筹措资金,依法增加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 |
(九) 经科教结合,走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 |
(十) 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拓宽就业渠道 |
五、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民族职教之星——记重庆市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12)
- [2]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D]. 赵光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3]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 王伟. 西南大学, 2012(08)
- [4]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个案研究 ——以石柱中学为例[D]. 夏倩倩. 西南大学, 2012(09)
- [5]重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 王孔敬. 贵州民族研究, 2009(02)
- [6]向“百杰”致敬——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结果揭晓[J]. 本刊编辑部. 职业技术教育, 2005(21)
- [7]石柱县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调查研究[D]. 何明成. 西南师范大学, 2005(06)
- [8]璀璨的职教之星[J]. 执中. 中国民族, 2001(02)
- [9]民族职教之星——记重庆市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J]. 谭祥芬. 教育与职业,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