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论文文献综述)
赵宏宇[1](2021)在《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广府古城是我国目前城市格局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经历了隋唐时期重大的改变,于明清时期达到城市巅峰,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城市体系。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府古城,综合建筑学、景观规划和城市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对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广府古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历史人文城市风貌三要素进行系统梳理。然后在列举广府古城风貌要素特征基础上,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概括出广府古城风貌总体特征并探究风貌要素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古城自然环境、空间格局、建筑、构筑物与景观和历史人文等风貌要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古城风貌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探索出广府古城风貌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自然人工历史人文整体性、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和古城传统生活的延续性原则;根据广府古城风貌现状条件,对广府古城进行风貌定位并设定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目标;从面、线、点三个层面提出风貌分区、风貌廊道和风貌节点的保护结构框架;并从建筑高度与屋顶形式、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宣传标识系统和公共服务设施具体方面进行风貌控制补充;提出广府古城风貌保护的分类保护与分级保护的方法;得出广府古城活化利用模式和活化利用保障措施。
冯雅颂,佟少强[2](2020)在《辽宁雨桐玉文化博物馆对玉文化、长城文化的价值发掘及融合体现》文中提出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习近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思想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域,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爱国情怀,已成为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重要象征,保护传承长城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融合绵延八千年玉文化、万里长城这两大中华文明传统元素,突出民族文化精神,代表了当代中国玉雕工艺技术最高水准,也是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玉文化与长城文化相融发展的最佳体现,是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成功举措,对进一步传承、弘扬岫岩玉根国脉文化,推动长城和玉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及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岳翃[3](2020)在《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基于东西方文化融合视域下,对中文黑体字视觉识别因素、方法、规律进行的探讨、归纳和总结,亦是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历史与应用性研究。论文首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形成的历史条件。以对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构型源起与演化过程的相关研究作为起点,着重分析了近代工业社会产生无衬线体外形特征的历史原因和它为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发生形成的基础铺垫,同时论证了清末民初是我国中文黑体字构型探索与构建的开启时代。梳理分析了中文黑体字由日本哥特体设计风格移植到汉字的金属活字印刷中,并逐步从标题字体发展成为正文阅读字体的演化过程。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发轫之初的时代背景、技术条件与审美观念,揭示了我国印刷字体构型滞后的原因和亟待解决的历史问题。同时,提出了在不同中文字体技术与传播媒介的背景下,中文黑体字的设计实践在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下的新思考。文章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构型在演变过程中并存的两条线索——即显性线索与隐形线索。显性线索是指科学技术变革为字体设计及整个字体行业变化,而隐形线索是指汉字中审美意趣、艺术流派等内在导向性对字体设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本土化因素对字体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微调与修正,以及对多种黑体字衍生样式产生的助推,进一步强调了我国传统书法意趣中的人文情怀。文章继而深入讨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通过对黑体字的量化参考,以时间为序,将中文黑体字四个时期的代表性构型:金属铅活字、印刷字体、屏显字体、参数化字体作为分析对象,采取图像学研究方法,从字面率、字体灰度、中宫位置、重心位置、阅读速度等方面的具体数值入手进行量化计算与对比分析,通过客观量化总结出黑体字构型的主要特点和构形法则。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前几章所论述的中文黑体字产的必要条件、技术沿革和文本阅读审美范式的嬗变,以及对量化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从中提炼出中文黑体字对于我国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等。目的是通过对中文黑体字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希望能借助中文黑体字这一具有典型新的设计案例,形成有利于指导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经验和建议。
汪德华,邹杰,毛中根[4](2019)在《“扶教育之贫”的增智和增收效应——对20世纪90年代“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评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2013年CHIP数据,运用截面数据双差法,评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二片地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政策效果,对此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通过新建或改扩建小学与初中校舍、购置教学设备等措施,该工程较好地实现了"增智"的目标:受益儿童成年后的受教育年限显着提高0.7年左右;但工程的"增收"效果却十分有限,受益儿童成年后收入并未显着提高。计量分析发现,工程虽能提高受益儿童成年后外出务工收入水平,但未能提升其外出务工概率;可能受限于本地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成年后留在本地的受益群体从事非农职业的概率反而显着降低。这说明,中国的"扶教育之贫"政策,能够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但要达到教育扶贫"增收"的根本目标,还需要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发展本地第二、第三产业等政策与之配套。
穆惠涛[5](2019)在《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国家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性目标。脱贫攻坚战役已经彻底打响并进入关键性决胜阶段,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着更为严峻和紧迫的形势与任务。如何直面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准问题解决的着力点,使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同志认为,必须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一番大功夫,要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方面的大问题。他以问题研究为出发点,提出要有效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其中包括通过“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五个方面。教育扶贫成为我国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体系中教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在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前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教育反贫困的理论中汲取了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与他们的教育反贫困思想一脉相承的承继性的重要特征。同时,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是在当今国际社会减贫,尤其是高度关注教育减贫的大形势下,在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大发展以及包括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不断完善和成熟起来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的丰富发展和创新。习近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思维方法深入研究分析并确定了教育扶贫在中国扶贫开发事业中的根本战略地位,提出“治贫先治愚”的科学论断;明确了教育扶贫的重要使命是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构了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扶志”和“扶智”双扶相结合;强调教育扶贫应该以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作为重要基点;阐明要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主要抓手;揭示实现教育信息化以推动教育扶贫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中,突出呈现着对求真务实精神的坚持;凸显着对知行合一的求索;彰显着对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追求。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延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反贫困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理论的新成果新发展,并且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同时,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为中国脱贫攻坚提供了具体现实指南,促进了教育扶贫实践工作的生动开展,推进了中国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实现,为世界反贫困提供了“中国式”教育扶贫范式与经验借鉴。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本篇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交代了论文选题缘由、研究基础等,而后从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思想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思想彰显出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以及思想具有哪些现实和理论价值等几个方面展开对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一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本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形成,包括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的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的反贫困理论中蕴含的教育反贫困思想一脉相承,并且结合世界和中国新时期反贫困的现实状况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第二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本部分主要分析归纳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饱含的丰富内容,包括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扶贫的战略地位、教育扶贫的重要使命、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教育扶贫的重要基点、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及教育扶贫的助推力量等六个部分的思想内容。第三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基本理念。本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中所蕴含的求真务实、知行合一和以人民为中心等基本理念。第四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本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该思想对中国教育扶贫实践活动开展,中国实现脱贫攻坚和世界范围减贫的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许传德[6](2019)在《以习总书记指示精神为指导扎实做好新时代国土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文中提出"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清明节前后,习近平总书记都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并连续7年对国土绿化和义务植树作出了重要指示。这些重要指示,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理论与实践几个层面,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国土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的时代传承,取得的显着成效,面临的形势问题,坚持的基本理念,采取的具体举措等;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土绿化及全民义务植树的基本内涵、战略目标、根本任务、发展动力、
梁霞[7](2018)在《从体育口号的演变管窥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反思》文中提出由于我国历史发展、文化传承、语言结构、思维模式等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造就了我国从古至今一直盛产口号。回顾历史,浩瀚云烟的口号一直激励着我们这个国家乃至民族发展的动力。它像一面镜子,影射了千年中国的繁荣与凋敝、荣耀与耻辱,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是历代兴衰的见证。口号是一种语言文化的有机建构,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特有的文化符号。口号的提出离不开执政者的执政追求、社会的文化环境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状态。体育口号是一项以激励人心、鼓动情绪、振奋精神的体育文化形式,体育口号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体育产业的改革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体育口号形式的多样化;内核的“正能量”也时常引发和感染其他领域。纵观新中国69年来体育发展史,体育口号在不同时期下呈现出的时代特点从侧面见证了新中国69年体育发展轨迹。通过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69年以来,体育口号发展可分为6个阶段:1949—1957初级发展阶段,1958—1966年体育口号强化阶段,1966—1979年相对停滞及复苏时期,1980—1992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年普及应用时期,2001—至今普及推广阶段。通过对不同时期体育口号研究发现,不同时期的体育口号所传达的时代诉求各有不同,而且在演变的每个阶段都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建国初期的“增强国民体质,发展建设我们的新中国,对新中国的国防巩固”为目标的体育口号,体现了体育能为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出力服务这一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以发展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口号,体育口号更加的多元和新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1世纪以来以“全民健身”为目标的体育口号,这个时期体育事业都离不开体育口号的推动作用,与时俱进的体育口号在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各大进程中发挥着不可预计的指向作用。不同时期的体育口号呈现出极强的时代特点。也反应出与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关系。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逻辑学等理论知识,基于新中国体育发展69来的体育口号演变史,对不同时期的具有时代特点的体育口号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体育口号产生的时代背景,产生的主要原因、体育口号的时代特征,探讨特定环境和语境下体育口号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民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又给体育事业带来了哪些帮助,以体育口号演变的时代背景分析我国体育发展的过程,解析体育口号的演变过程中对我国体育事业及至整个民族的影响。体育口号是展现体育事业当时的时代背景、原因及偏重点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窥探出我国体育事业的走向。从建国初期的加强国防建设到后期的“小球带动地球”、再到后来的全面健身,无不呈现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口号的产生也对体育事业的推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指向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体育口号的演变也不断的发生这变化,现在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节奏,带来了一些问题和反思。本文中也阐述了一些应对的策略,希望为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薛勇民,曹满玉[8](2018)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崭新生态哲学思想。它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生态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生命价值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态整体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正义观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审美观。它对于牢固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保障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明道琴[9](2018)在《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研究 ——基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xx镇xx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些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等问题。近年来,城镇的环境保护日益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而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却日益突出而受到了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在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中,农村初中生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既处于“三观”的形成期,也处于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目前,农村初中生是农村中的“精英”且所占比重较大。他们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主体和生力军,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观念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关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影响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面对和解决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农村初中生的环境保护教育问题从四个部分展开予以论述。首先,文章主要论述了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等的提出、内容、意义、农村环境保护对建设美丽乡村(中国)的作用;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概念界定、课程内容、主要特点、内容、目标以及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系。其次,文章主要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即通过网络资源、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形式,从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层面了解在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再次,文章主要基于调查数据和资料从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层面分析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文章主要基于上述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胡楠[10](2018)在《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关注绿色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绿色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绿色发展”,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以及如何推进“绿色发展”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是完整的思想体系。针对全球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顺应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的国际形势,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成为我国破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更是我国顺应人民群众期待良好环境的现实选择。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根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文化土壤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合理汲取,国外启示是对西方生态思想的科学借鉴,直接来源是对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萌芽起步阶段、丰富发展阶段、成熟完善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正式提出,标志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基本形成。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基本内容,包括实质与核心、基本要求、基本目标、制度保障等理论内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本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是其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推动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是其基本要求;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是其基本目标;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是推进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补偿制度,建立完善生态政绩考核和生态责任追究制度。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上升国家战略地位高度重视、以系统思维方式整体谋划、突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智慧、体现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通过“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两山论”思想体现辩证思维方法、“环境治理系统观”彰显整体性思维方式、“生态红线”观念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阐释;通过“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改善环境就是改善民生”思想彰显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其进行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实践上,它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实践方向,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第二,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第三,完善生态制度体系;第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第五,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第六,实施环境综合治理。
二、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论文提纲范文)
(1)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广府古城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广府古城 |
1.3.2 风貌与城市风貌 |
1.3.3 保护 |
1.3.4 活化利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广府古城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广府古城概况与历史风貌要素 |
2.1 广府古城概况 |
2.1.1 古城区位与交通 |
2.1.2 古城地理环境 |
2.1.3 古城自然气候 |
2.1.4 古城历史沿革 |
2.2 广府古城历史自然环境风貌要素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湿地景观 |
2.2.3 河流景观 |
2.2.4 田园景观 |
2.3 广府古城历史人工环境风貌要素 |
2.3.1 空间格局 |
2.3.2 建筑 |
2.3.3 构筑物 |
2.3.4 景观 |
2.4 广府古城历史人文风貌要素 |
2.4.1 太极文化 |
2.4.2 文化信仰 |
2.4.3 民俗节庆与艺术 |
2.4.4 名人传说典故 |
2.4.5 地方特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府古城历史风貌特征及要素关系分析 |
3.1 广府古城历史自然环境风貌特征 |
3.1.1 旱地水城 |
3.1.2 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 |
3.2 广府古城历史人工环境风貌特征 |
3.2.1 双水环城的方形防御性城池 |
3.2.2 府县合一功能综合的明清古城 |
3.2.3 街巷布局疏密有致主次有序 |
3.2.4 讲究风水的空间布局 |
3.2.5 中轴明确主次分明的空间布局 |
3.2.6 商住混合装饰精美的商业建筑 |
3.2.7 布局灵活“两甩袖”合院民居建筑 |
3.2.8 对街设置类型数量众多的地方信仰建筑 |
3.2.9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 |
3.3 广府古城历史人文风貌特征 |
3.3.1 阴阳相生的太极文化 |
3.3.2 浓郁的商业文化 |
3.3.3 儒家文化下的礼制秩序 |
3.3.4 丰富多彩的信仰文化与民间艺术 |
3.3.5 忧国忧民的士人文化 |
3.4 广府古城总体风貌特征 |
3.5 广府古城风貌要素之间的关系 |
3.5.1 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 |
3.5.2 人工环境要素与历史人文要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府古城风貌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自然环境风貌现状 |
4.1.1 地形地貌现状 |
4.1.2 湿地现状 |
4.1.3 河流现状 |
4.1.4 周边用地现状 |
4.2 人工环境风貌现状 |
4.2.1 空间格局现状 |
4.2.2 建筑风貌现状 |
4.2.3 构筑物与景观现状 |
4.3 历史人文要素现状 |
4.3.1 太极文化现状 |
4.3.2 文化信仰现状 |
4.3.3 民俗节庆与艺术现状 |
4.3.4 地方特产现状 |
4.4 广府古城风貌现状问题归纳总结 |
4.4.1 自然环境的破坏 |
4.4.2 空间格局的破坏 |
4.4.3 建筑的损坏 |
4.4.4 历史人文的缺失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 |
5.1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原则 |
5.1.1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原则 |
5.1.2 广府古城风貌活化利用原则 |
5.2 广府古城风貌定位与保护目标 |
5.2.1 广府古城风貌定位 |
5.2.2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目标 |
5.3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结构框架 |
5.3.1 基于古城空间结构稳定性下的风貌分区 |
5.3.2 基于古城空间结构稳定性下的风貌廊道 |
5.3.3 基于古城空间结构稳定性下的风貌节点 |
5.4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具体措施 |
5.4.1 建筑高度和屋顶控制 |
5.4.2 建筑材料控制 |
5.4.3 建筑色彩控制 |
5.4.4 宣传及标识系统 |
5.4.5 公共服务设施 |
5.5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方法 |
5.5.1 分类保护 |
5.5.2 分级保护 |
5.6 广府古城风貌活化利用模式 |
5.6.1 空间格局稳定性下的活化利用 |
5.6.2 历史建筑原功能延续模式 |
5.6.3 商住混合模式 |
5.6.4 博物馆纪念馆模式 |
5.6.5 遗址公园模式 |
5.6.6 文化性活动场所 |
5.7 广府古城风貌活化利用运作方式与保障措施 |
5.7.1 运作方式 |
5.7.2 建立健全法规 |
5.7.3 加大媒体宣传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2)辽宁雨桐玉文化博物馆对玉文化、长城文化的价值发掘及融合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岫岩玉:八千年玉文化的物质载体 |
二、长城: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 |
三、《玉雕长城》:两种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融合 |
(3)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六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源起与演变 |
第一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源起 |
一、石碑文学说 |
二、哥特体学说 |
第二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发展 |
一、机械化生产与卡斯隆的设计 |
二、德国铸字公司与怪诞体 |
三、拜尔与通用字体 |
四、包豪斯与模块化字体 |
第三节 日本哥特体的起源 |
一、美华书馆和中文字模的开发 |
二、东京筑地文字制造研究所与日本哥特体的开发 |
三、修文书局与商务印书馆 |
四、金港堂印刷所与商务印书馆 |
第二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沿革 |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过渡时期(1912-1949) |
一、西式铅字活版印刷技术与黑体字的开发 |
二、中文黑体字设计的萌芽期 |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革新时期(1949-1978) |
一、印刷字体审美范式的形成 |
二、上海活字字体研究室的成立 |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繁荣时期(1978-今) |
一、计算机时代的黑体字 |
二、互联网时代的黑体字 |
第三章 影响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因素 |
第一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外部因素 |
一、图案文字和日本装饰风格 |
二、装饰艺术风格 |
三、风格派、包豪斯和构成主义 |
四、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
第二节 影响黑体字的内部因素 |
一、传统书法的审美意趣 |
二、碑学与黑体字设计的民族性构建 |
三、传统装饰图案 |
第三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技术沿革 |
一、 中文印刷字体的初期探索——铅字印刷 |
二、中文排印技术的更迭——照相排版 |
三、数字字体的设计开端——点阵字体 |
四、数字字体的设计拓展——屏显字体技术 |
五、数字字体的设计展望——参数化字体 |
第四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 |
第一节 黑体字的字样来源及具体文字 |
一、字样的来源 |
二、字体的选择标准及具体文字 |
第二节 黑体字样的测试与分析 |
一、字面率测试 |
二、字体灰度测试 |
三、横竖比 |
四、重心位置 |
五、中宫位置 |
六、阅读速度分析 |
七、黑体字测试小结 |
第五章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历史积淀——人文与技术的交融 |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实用与审美 |
一、兼具信息阅读和图形审美的综合载体 |
二、联结西方文化和东方传统的视觉符号 |
三、代表工业文明和本土设计的中国制造 |
四、象征灵感活力和广阔空间的未来字体 |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
一、无衬线字体的中西交互融合 |
二、可变量字体的应用范围扩大 |
三、中文黑体字的技术根基——从技术在场转向文脉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扶教育之贫”的增智和增收效应——对20世纪90年代“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研究背景与理论假说 |
三、 数据与评估策略 |
四、 “义教工程”的增智效应 |
1.基本结果 |
2.稳健性检验 |
五、 “义教工程”的增收效应及计量分解 |
(一)基本结果 |
(二)分解分析 |
六、 结论与政策含义 |
(5)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六、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 |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反贫困思想 |
(二)列宁的教育反贫困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往届领导人的教育反贫困思想 |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现实依据 |
(一)持续减贫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时代课题 |
(二)脱贫攻坚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
(三)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 |
第二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教育扶贫的战略地位: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 |
(一)基于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深刻认识 |
(二)明确发展教育与摆脱贫困的内在关联性 |
(三)提出“治贫先治愚”的科学论断 |
(四)强调发展教育是扶贫的根本大计 |
二、教育扶贫的重要使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一)穷二代、贫二代的现实存在 |
(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价值 |
(三)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
三、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
(一)双富与双扶 |
(二)扶贫先扶志 |
(三)扶贫先扶智 |
四、教育扶贫的重要基点:乡村基础教育 |
(一)解决乡村基础教育之“贫”是教育扶贫的基本任务 |
(二)发展乡村基础教育是依靠教育扶贫的奠基工程 |
(三)乡村教师是教育扶贫的先行者 |
五、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 |
(一)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定位 |
(二)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责任 |
(三)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发展重点 |
(四)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显着成效 |
六、教育扶贫的助推力量:教育信息化 |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扶贫的耦合性 |
(二)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扶贫中的重要地位 |
(三)利用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扶贫的新路径 |
(四)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扶贫的速度与质量 |
第三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基本理念 |
一、坚持求真务实 |
(一)“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
(二)“脱贫贵在立志” |
二、坚持知行合一 |
(一)“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
(二)“实践是理论之源” |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一)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党和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力量 |
(三)以人民标准与人民共享原则进行成果评价 |
第四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反贫困思想的理论延展和创新 |
(二)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理论的新成果新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指明脱贫攻坚的实践方向 |
(二)促进教育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
(三)推进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实现 |
(四)提供“中国式”教育扶贫范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以习总书记指示精神为指导扎实做好新时代国土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植树造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为人类作出重要贡献 |
——缺林少绿依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
——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
——深入持久地开展国土绿化、全民义务植树 |
——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 |
——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
——创新和丰富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 |
(7)从体育口号的演变管窥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状况 |
2.1.1 国外体育发展渊源 |
2.1.2 国外体育口号的发展 |
2.2 国内研究状况 |
2.2.1 体育口号发展渊源 |
2.2.2 国内体育口号的发展 |
2.2.3 国内体育口号的理论及应用 |
2.2.4 国内体育口号的应用研究 |
2.3 小结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口号的含义 |
3.2 体育口号的来源 |
3.2.1 国家领导人 |
3.2.2 党政机关组织 |
3.2.3 重要会议 |
3.2.4 民间创作 |
3.2.5 商业广告语 |
3.3 我国体育口号的演变历程与体育事业的发展 |
3.3.1 1949—1957初级发展阶段与体育事业发展 |
3.3.2 1958—1966年体育口号强化阶段与体育事业发展 |
3.3.3 1966—1979年相对停滞及复苏时期与体育事业发展 |
3.3.4 1980—1992年快速发展阶段与体育事业发展 |
3.3.5 1992—2001年普及应用时期与体育事业发展 |
3.3.6 2001—至今普及推广阶段与体育事业发展 |
4 体育口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反思 |
4.1 体育口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1 体育口号的内容失当 |
4.1.2 体育口号语言文字不符合规范 |
4.1.3 攻击性体育口号 |
4.1.4 体育口号的形式化问题 |
4.1.5 体育口号的制度管理问题 |
4.2 完善体育口号反思 |
4.2.1 应重视体育口号的宣传 |
4.2.2 体育口号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 |
4.2.3 政府发布实施口号管理办法 |
4.2.4 加强立法监督与执法力度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生态观 |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
三、“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生命价值观 |
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态整体观 |
五、“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生态正义观 |
六、“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审美观 |
(9)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研究 ——基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xx镇x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设美丽中国与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 |
第一节 建设美丽中国 |
一、美丽中国的提出 |
二、美丽中国的基本内容 |
三、美丽中国提出的重要意义 |
四、农村环境保护对建设美丽中国的作用 |
第二节 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 |
一、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概念界定 |
二、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课程内容 |
三、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特点 |
四、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目标 |
第三节 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系 |
一、加强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
二、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加强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 |
三、加强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与建设美丽中国相互促进 |
第二章 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现状调查的样本容量 |
三、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国家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重视相对滞后 |
二、学校迫于升学压力削弱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力度 |
三、社会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
四、家庭和个人对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与知识较为欠缺 |
第三章 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对农村环境保护及教育重视滞后 |
一、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环境保护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
二、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农村发展及环境保护滞后于城市 |
三、国家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资金等投入不足 |
四、城乡师资分配不均导致农村环境保护教育师资不足 |
第二节 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重视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不足 |
一、相关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课程内容落实欠佳 |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对环境保护教育课程开展不足 |
三、学校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实践活动组织较少 |
第三节 社会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宣传不到位 |
一、社会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宣传职责不清 |
二、社会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宣传途径单一 |
三、社会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机制不健全 |
第四节 家庭和个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和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 |
一、家庭和初中生受教育水平有限且环境保护知识缺乏 |
二、农民对环境问题缺乏足够认识且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
三、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落后和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影响 |
第四章 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保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
第一节 国家应加大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支持与投入 |
一、国家应加强对农村初中生进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宣传 |
二、国家应对农村初中生加大环境保护教育资金的投入 |
三、国家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
四、国家要加强对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的考核 |
第二节 学校重视思品课程教学渗透农村环境保护教育 |
一、在农村初中生的思品等教材中丰富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 |
二、挖掘环境保护素材运用到思品课堂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
三、利用思品课外实践活动来强化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 |
四、利用研究性学习和专题讨论等加强农村初中生环保教育 |
五、结合农村环境保护现状来拓展环境保护教育形式和手段 |
第三节 社会扩大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
一、利用社会网络媒体加大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力度 |
二、落实宣传职责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
三、利用讲座、研讨会等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
四、播放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宣传片来加强警示教育 |
第四节 提高农村家庭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自我教育 |
一、要提高家庭父辈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并树立良好榜样 |
二、引导农村初中生自觉加入环境保护队伍并做好宣传 |
三、教育农村初中生和农民群体共同行动守护美丽家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 |
2.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2.1.1 全球性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
2.1.2 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
2.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2.2.1 破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
2.2.2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
2.2.3 顺应人民群众期待良好环境的现实选择 |
2.3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3.1 理论根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 |
2.3.2 文化土壤: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合理汲取 |
2.3.3 国外启示: 西方生态思想的科学借鉴 |
2.3.4 直接来源: 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 |
2.4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及相关概念界定 |
2.4.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
2.4.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
2.4.3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内涵阐释 |
第3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绿色发展的实质与核心 |
3.1.1 绿色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1.2 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
3.2 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
3.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3.2.2 发展循环低碳经济 |
3.2.3 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
3.2.4 推动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
3.3 绿色发展的基本目标 |
3.3.1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
3.3.2 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
3.4 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 |
3.4.1 推进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
3.4.2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补偿制度 |
3.4.3 建立完善生态政绩考核和生态责任追究制度 |
第4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哲学意蕴 |
4.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1 上升国家战略地位高度重视 |
4.1.2 以系统思维方式整体谋划 |
4.1.3 突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4.1.4 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智慧 |
4.1.5 体现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 |
4.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阐释 |
4.2.1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 |
4.2.2 “两山论”思想体现辩证思维方法 |
4.2.3 “环境治理系统观”彰显整体性思维方式 |
4.2.4 “生态红线”观念体现对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 |
4.3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
4.3.1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 |
4.3.2 “环境就是民生”思想彰显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第5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及实践路径 |
5.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 |
5.1.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
5.1.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实践意义 |
5.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 |
5.2.1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
5.2.2 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
5.2.3 完善生态制度体系 |
5.2.4 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
5.2.5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
5.2.6 实施环境综合治理 |
第6章 结论 |
6.1 对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阐释 |
6.2 对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的研究阐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四、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研究[D]. 赵宏宇.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辽宁雨桐玉文化博物馆对玉文化、长城文化的价值发掘及融合体现[J]. 冯雅颂,佟少强. 丝绸之路, 2020(02)
- [3]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D]. 岳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4]“扶教育之贫”的增智和增收效应——对20世纪90年代“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评估[J]. 汪德华,邹杰,毛中根. 经济研究, 2019(09)
- [5]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D]. 穆惠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以习总书记指示精神为指导扎实做好新时代国土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工作[J]. 许传德. 国土绿化, 2019(05)
- [7]从体育口号的演变管窥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反思[D]. 梁霞. 苏州大学, 2018(04)
-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哲学思想[J]. 薛勇民,曹满玉. 理论视野, 2018(07)
- [9]建设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初中生环境保护教育研究 ——基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xx镇xx中学为例[D]. 明道琴.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9)
- [10]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D]. 胡楠. 东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