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年出售人参果苗(论文文献综述)
袁亚丽[1](2019)在《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学界对近代以来青海历史,多数仍侧重于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民族贸易等历史问题的宏观研究,对于农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微观的实证分析。青海所处区位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生态的多样性,人文环境的复杂性,但是已有成果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的地理、人文、空间等特殊因素,忽视了近代制度变迁及国家经济政策对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民国青海经济研究来说显得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青海农牧兼营的经济特点,使得农村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农村市场等许多问题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论文以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从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入手,对青海农村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近代以来青海在行政区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实施的背景下,为青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进入缓慢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民国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政策出台,随着青海行政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牧业区开始了有效的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二,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口进入近代以来最快增长时期,这是人口增长有别于同期其他省份的一个显着特征。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其他省份。并且人口和耕地增长的速度呈正态分布,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学术界流行的“近代以来人地关系紧张”的观点并不适合当时的青海地区;第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的迅速增加,为农业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20世纪四十年代新式农贷的出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在畜牧经济的补充下也得到相应提高。与学术界观点“近代以来农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的观点不相一致,表现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第四,畜牧业经济也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导下开始了畜牧管理、繁殖、兽疫防疫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开启了畜牧事业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畜牧贷款的发放,对于逐渐衰落的青海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振兴作用;第五,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是青海农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牧业区以寺院为中心建立起了农牧交易的中心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固定市集和城镇,对广大牧业区经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成为牧业区商品交易和民间贸易的主要场所,这也是青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又一个显着特征;第六,以畜牧产品为主的手工业和市场交易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农牧经济的互补性特点,畜牧业对农业经济的超强依赖性和强劲的需求,成为手工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官营商号,对传统的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有所冲击,使得货币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的多元化成为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陈艾[2](2017)在《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文中认为习近平提出“治国必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凸显了藏区治理的重要性。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国家治理的一般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必要更为深入地寻求区域治理的规律性。藏区独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致其治理应不同于整个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笔者以甘孜藏区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法,探讨藏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治理理论主张“政府退、社会进”,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或“没有政府的治理”。考察甘孜藏区,这一主张应转化为“政府进”、“社会进”,而且更强调政府的强作为,因为甘孜藏区有其特定的治理背景和要素结构。“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试图揭示藏区治理的内在意涵,即历史与区位形塑独有的治理情境,治理的主客体因素的特殊性促成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甘孜藏区治理的背景、要素、行动的探寻,可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松散治理等不可复制以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共同组合成今天甘孜藏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强作为的背景。对甘孜藏区治理背景的刻画,可以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描述治理背景,内含着对治理历史的反思及区域地位的重新认知。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康藏的松散型统治不可复制,“以夷制夷”致使土司甚至有能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在新时期,藏区治理需要多级政府合力强作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形塑了现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凸显甘孜藏区治理的重要性,更需要政府的合力强作为。甘孜藏区是交通孔道,联结川滇青藏;它作为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它亦是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它更是多民族与多元交汇地。目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矛盾性强造就了甘孜藏区治理难度大的总体情境,其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与较发达地区相比,甘孜藏区呈现出脆弱性交织的特征,自然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并展现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脆弱性来源于各种风险,既有农牧民的生计风险,也有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认同;分裂势力的渗透使得维稳任重道远。多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使得区域的矛盾性很强:矛盾突发多发,即内地没有的矛盾藏区有,内地有的矛盾藏区更突出;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并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这些共同造成了难度极大的藏区治理。“政府+民众”是藏区治理独特的二元主体结构。多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认知,内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的三元主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藏区理想的治理主体结构的建构,需要引入“外地主体”的概念,即藏区治理应是三个体系的合力,包括政府主导体系、本地社会支持体系、区域外社会支持体系。现实治理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缺位,企业极少,藏区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当地民众,政府包括中央、省政府等上级政府以及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对口支援政府。政府成为藏区治理最为重要的主体,较之于较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更为多重,职责更重。民众的参与更多地存在于村庄的自组织治理中,力量有限。内容复杂是藏区治理客体结构的重要特征。宏观地看,在藏区的文化-社会-生态结构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的调适以及民众的心理、信念和行为的调适等,都需要政府“掌舵”,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中观层面,甘孜藏区存在着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等,而环境治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都呈现出非政府强作为而难以有作为的特征。在村庄层面,社区资源匮乏,导致发展的“内应力不足”,村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供给公共产品,增量社区资源。调研发现,甘孜藏区政府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切合其治理情境。总体上,政府关注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改善社会关系。具体说来,政府大量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寓服务于管理,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工作制度与工作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尊重和引导农牧民,增进诉求表达。这些治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之,我们强调,区域治理的规律性探索是治理研究的深化,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应不断延伸的领域。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考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察中。既需要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突破,也需要在现实的研究与批判中逐渐升华;既需要在宏观场域下发现关联,也需要在相对微观环境中剖析机理。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强调治理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藏族地区治理需与其特殊的治理背景、治理情境、治理结构相契合。
蔡英明[3](2011)在《农民合作社如何发展壮大》文中研究指明(上接2011年第9期62页)种植业选项与农产品营销一、种植业选项的意义农民搞生产最需要的是什么?有人说农民最需要钱,农民说那叫瞎扯,谁不需要钱?!有人说农民最需要机械化,农民说那不是大问题。有人说农民最需要良种,农民说那是必需的,但不是最需的。有人说农民最需要技术,农民说先要良种后要技术。有人
周晶[4](2005)在《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前半叶,是西藏历史上经历的最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西藏社会在和平解放之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之后,原有的社会生活形态,从物质到精神,已经彻底改变。描述和记录在这场颠覆性的社会变革之前,西藏社会各阶层的社会生活状态,其意义不仅在于记录和保存西藏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典型特征和社会生活风貌,还在于探究这些典型特征对变革前后的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按照社会学分层原则,作者将西藏各社会群体按照各自典型的生产或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以及该群体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程度,以农民、牧民、市民、贵族、僧侣和部落民进行了分层。为了突出社会各阶层典型社会生活中特有或独有的生活状态或生活方式,全方位展现西藏社会的生活全貌,本文在把物质生产方式作为研究背景处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1)以人身依附制度为特征的农民群体的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差巴”家庭共妻婚姻;(2)以半迁徙、半定居为特点的牧民群体的生存方式和由此产生的核心家庭形式;(3)城市手工业者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地位;(4)世俗贵族的社会影响力,以及为维持世俗权力的延续而派生出的“玛巴”婚姻制度。(5)僧侣在浓重的宗教氛围中所享受的世俗化生活。(6)少数民族群体区别于西藏社会主流文化的氏族公社制度和原生态文化。 为达到立体或定量描述西藏社会生活的目的,笔者更多地运用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作为基础,以社会调查数据为主要资料来源,辅以民族志和其它平面材料,搭建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社会生活系统。笔者认为,20世纪上半叶,处于腐朽没落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的西藏各阶层,基本在17世纪以来逐步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生活,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社会阶层流动性不大,社会形态呆滞,缺乏社会进步和革新动力。西方物质文明的影响只限于贵族及上层人士的日常生活,并未触及广大农民及牧民阶层的固有社会生活系统。
李军乔[5](2004)在《野生资源植物—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植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植物不仅关系着人类的衣食住行,而且维系着生态环境的稳定、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增长。20 世纪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对自然资源盲目无序的开发利用虽然使人类社会更加文明富裕,但是,这一切却以失衡的生态和满目疮痍的环境为代价,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蒙上了阴影。资源植物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才能使人类的文明得以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世界对农作物研究的日趋深入以及我国加入 WTO 的形势要求,资源植物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蕨麻是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膨大的块根,属蔷薇科(Rosacrae),委陵菜属(Potentilla),是一种典型的具匍匐茎的多年生克隆草本植物。鹅绒委陵菜在世界上分布广泛,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区,常生长于河岸、路边、山坡草地,海拔 500~4300 米。在温暖地区,其根系不膨大,常作为饲料来使用。只在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区,其根系才膨大发育(即蕨麻),尤以青海省分布的区域最广,储量最高,品质最好。在民间,蕨麻常作为藏药和保健品来使用。由于受其特殊地理区域的限制,有关蕨麻的研究极少,且仅限于蕨麻的常规成分测定及蕨麻产品开发利用的设想。 青海省属于典型的青藏高原气候区,气候寒冷,海拔高,土层薄,植 被覆盖率低,生态脆弱。蕨麻在青海省主要分布于玉树、果洛等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而这些区域正是我国三大水系――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蕨麻至今为止仍然处于野生生长状态。由于青海省经济不发达,再加之生长于此的蕨麻品质好、个体大、经济价值高,此地的农牧民便以采挖蕨麻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2003 年春季以及 2004 年初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非典”和“禽流感”,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增强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蕨麻这种绿色食品的价格更是高居不下,从而造成了对该野生资源的疯狂采挖,其结果是造成了大面积的草场破坏,使许多曾经出产优良蕨麻的地区已成为寸草不生的秃滩,土壤沙化日益严重。同时,盲目的采挖也造成了市场上蕨麻品质的日益下降。 鉴于上述原因,笔者首次对蕨麻的自然资源概况、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营养及活性成份、栽培技术、经济价值等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试验研究,并得到了以下的新结论及新观点: 一、自然资源概况 <WP=6>蕨麻常生长于草甸、山坡、湿润草地、河漫滩、水沟边、畜圈旁;气候条件主要为:气温低,寒冷,日温差大,辐射强,降水虽不太丰富但较为集中;土壤类型有黑土、栗钙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等;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和甘肃的部分地区,但青海的资源最为丰富,品质最好;蕨麻在青海有 3 个变种,即蕨麻原变种(Potentilla anserina L. var.anserina)、无毛蕨麻变种(Potentilla anserina L.var.nuda.Gaud)和灰叶蕨麻变种(Potentilla anserina L.var.serina Hayne)。蕨麻的文献记载常见于地方藏药志等古代药典;民间普遍作为藏药及保健品来使用。 二、植物学特性 1. 形态学特征 蕨麻的根纤细,秋冬季节中部或末端膨大形成圆球形、纺锤形或线结状块根,根皮棕褐色或红褐色,肉质白色。匍匐茎纤细,紫红色,长达一米,甚至更长;间隔子长 5~10cm,节上生根形成新株;叶基生,不整齐奇数羽状复叶,长 5~30cm;小叶对间杂生,13~19 个,边缘具缺刻状锐锯齿,深绿色,下面被绢毛状白色绒毛,故称鹅绒委陵菜;花瓣 5 片,黄色,倒卵形或近圆形,全缘;雄蕊为 20,花药黄色,花柱侧生;果实为瘦果,卵圆形,褐色,不具萌发能力,花果期 5~10 月。 2. 解剖学特点 蕨麻的块根肥厚,有利于储存水分及营养成分;蕨麻的匍匐茎具有较发达的髓部及皮层厚角组织,维管组织排列紧密,成为一圈似圆筒状,维管组织与基本组织(皮层和髓)的比率较小;蕨麻叶为背腹型叶,栅栏组织为两层,排列紧密,从而说明蕨麻属于一种典型的旱生植物。 三、生物学特性 1. 光对蕨麻的影响 蕨麻的自然分布地区通常在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每天的日照时间为 10~16h,紫外线辐射强烈,蕨麻的生长和膨大状况良好;在遮光条件下,蕨麻的生长也未受到较大的影响,说明蕨麻属于喜光耐荫型植物。 2. 温度对蕨麻的影响 蕨麻的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 10~25℃,当温度达到 40℃时10%蕨麻的地上部分死亡,不耐高温,蕨麻块根能够耐受-30℃以上的低温,充分说明蕨麻属于低温耐冷型的植物种类。 3. 水分对蕨麻的影响 土壤水分、解剖结构及干旱胁迫试验充分证实:蕨麻属于典型的旱生植物。但在完全浸水状态下,其正常生长基本不受影响。 4. 肥料对蕨麻的影响 氮、磷、钾肥
贺延功[6](2000)在《实用科技》文中提出 甘薯既可粮饲兼用,又是工业原料。薯蔓营养价值相当于豆科牧草,适合多种家畜饲用。甘薯耐瘠薄,旱涝有收,适应性强,不仅国内市场有潜力,而且可以出口。 全国常年甘薯种植面积1亿亩左右,年产量1.1亿吨,人均占有量90公斤。河北省自1990年以来年均种植470万亩,总产590万吨,人均占有相当于全国水平,主要种植在沙、旱、坡地。 河北省发展甘薯有条件、有优势。一是国内省内市场缺口较大,产品有销路;二是适宜种植甘薯的地区广泛,除坝上外,各个农区都能种植,特别是冀东和冀中南旱、沙、坡地;三是农民有种植甘薯习惯,积累了一定经验;四是城乡居民有消费甘薯及制成品的习惯。
马玉玺[7](2000)在《昔日“香艳梨”是怎样被炒作为“人参果”的》文中提出近一个时期以来,关于人参果的文章屡见报刊。本刊也曾刊登过相关文稿,引起较多争议。"人参果"究竟是什么?河南省一位专门从事果树冬熟品种研究的高级工程师给本刊来稿,列举了大量实例,力图揭开"人参果"之谜,经编辑后刊发,供读者参考。
王宇[8](2019)在《明清笺纸研究》文中指出笺纸是供书写与绘画的纸质艺术品,也是传统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笺纸,不仅能够满足作为书画载体的功能,还能够充当艺术文化传播的媒介,即笺纸、笺谱中所呈现的图像,既反映了文人阶层的书写礼仪和审美情趣,又兼具了画谱、金石图谱的作用。因此,笺纸本身不但是艺术文献的载体,亦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献形式。晚明的制笺活动,继承了千百年以来潢纸中染色、砑光等技巧,并开创性地运用了饾版套印和拱花等印刷方法,最终以金陵《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宣告了笺纸图像时代的全面开启。这两部笺谱与同时代的其它墨谱、画谱和小说戏曲的插图相比,不仅尽情地展现了多彩的图像,还包括了浅浮雕式立体的花纹。大约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明清制笺史中的分界点,此后各地笺肆林立,而热衷于金石考据学问的清代文儒和城市自由职业书画家,纷纷投入到制笺活动中来,用笺纸以一化千的优势,广泛对外展示和交流艺术语言。逐渐北方京津地区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南方苏松地区以上海豫园为代表,出现了数百家南纸店与笺扇庄,此时笺肆、制笺主人、书画家、刻工和印工们,常常以笺肆为中心,不断笼络聚集、联谊造势,笺肆除了刻印各种画笺、代乞时人书画,甚至还设立画会、出版刊物,成为清末南、北画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本文旨在从明清笺纸这一看似寻常、微观的视角,去探究同时期艺术史中尚未被整合的文献材料,或可互为补征、以答阙疑。
陈磊[9](2018)在《玉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探析》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与互联网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形成了一系列的新产业、新业态,其中又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代表。近年来,玉门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常抓不懈。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查阅官方资料、调取统计数据、研究近年来的发展措施和成果等方法,对玉门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环境条件、自身发展优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近年来,玉门市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逐年增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逐步建立,物流仓储、网络覆盖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市电子商务市场健康发展。研究同时也发现,玉门市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中还存在着发展思路不新、电商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对电子商务认知度不高、网货电商标准化水平较低、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完善、专业人才匮乏、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缺乏主导产品等问题。研究同时发现,网络、物流、道路等硬件设施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了基础性的作用,但农民的电商意识、知识技能结构是制约玉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先发展起来的网商相对新发展起来的网商拥有低交易成本、高知名度、高信用度的优势,对于新成立的网店有着巨大的比较优势,使新成立的网店很难从老的网店里获得客源,进而发展缓慢或成为“死店”。本文通过总结农村电子商务发达地区发展经验,结合玉门实际,针对上述问题从加强政府宏观规划体系建设、加强特色农产品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物流体系建设、加强电商服务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玉门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娜目来[10](2016)在《阿佤辣的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文中研究指明阿佤辣栽培种植历史悠久,西盟县中课镇常年播种面积在57.06 hm2,占蔬菜面积的54.17%。阐述阿佤辣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措施,分析阿佤辣发展前景,以期推动阿佤辣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培植农村经济支柱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二、常年出售人参果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年出售人参果苗(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及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
四、资料的运用 |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复杂的人文环境 |
三、政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演变 |
四、道路交通的新变化 |
第二章 耕地及农业技术 |
一、农业经济的地理基础 |
二、耕地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
三、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
四、农作物种植及单位产量的变化 |
五、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
第三章 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 |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关系 |
二、赋税的种类及特点 |
三、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
四、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 |
五、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 |
六、农村借贷关系的新变化 |
第四章 畜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
一、畜牧地的优势条件 |
二、驻牧地及牧民分布 |
三、牲畜种类及数量 |
四、草场占有权及租佃关系 |
五、牧业经营方式及改良技术 |
六、畜产品加工及交易 |
七、牧民收支与生活 |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
一、藏传佛教寺院概况 |
二、寺院经济及基本类型 |
三、寺院经济的经营方式 |
四、寺院的收入与支出 |
五、寺院经济的特点 |
第六章 农村市场 |
一、寺院与市集的形成 |
二、民间贸易与市场 |
二、皮毛贸易与市场 |
三、庙会、花儿会与市场 |
五、市场盛衰及其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康藏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 |
二、历史上的羁縻统治与土司制度的研究 |
三、目前民族地区及藏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 |
四、简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研究对象(个案简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治理理论:理论渊源及基本范式 |
一、治理:发展的共同话语 |
二、公民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
第二节 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反思 |
一、真的可以“没有政府的治理”? |
二、“进”与“退”:简要的国家-社会关系之思考 |
三、“进”与“退”:藏区社会组织条件缺失 |
第三节 “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 |
第三章 治理反思及多边联结带:历史与区位 |
第一节 松散:历史上治理政策之弊 |
一、王朝的松散管理不可复制 |
二、“以夷制夷”:政治二元性,土司等足以与中央王朝抗衡 |
三、强硬统治反而不利,需张弛有度 |
四、强作为:维护主权、地区稳定 |
五、强作为:发展之基 |
第二节 多重边缘形塑多边联结带 |
一、“中心—边缘”说到“多边联结带”的学理解说 |
二、交通孔道:连接川滇青藏 |
三、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 |
四、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 |
五、民族交汇地:文化结点连结多元文化 |
第四章 难度大:甘孜藏区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
第一节 多重脆弱性交织:治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风险大:脆弱性的源头 |
一、生计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 |
二、社会稳定方面极具风险:维稳任重道远 |
第三节 治理难度大,需要政府主导 |
一、治理难度大的具体表现: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及其转变 |
二、治理中的矛盾性强,需要政府创造性地利用冲突 |
第五章 二元结构:治理主体结构的特殊性 |
第一节 参与是“治理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核心 |
一、治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关联 |
二、各学科关于治理中“参与”的解说 |
第二节 治理主体二元结构:政府不得已而强作为 |
一、应然:“外地主体”也应该参与其中 |
二、实然:谁在参与社会治理,藏区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
三、谁以什么样的地位和方式参与治理 |
第六章 内容复杂: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各种调适,政府“掌舵” |
第二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交织 |
第三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 |
一、大面积慢性贫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 |
二、村庄贫困治理“契合”村庄社区治理 |
三、资源有限,导致“内应力不足” |
第七章 政府作用力凸显:努力改善社会关系 |
第一节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
一、公共产品供给关照农牧民生产生活 |
二、努力托底:关照最贫弱的群体 |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寓服务于管理 |
一、融为一体:异地迁入人口管理与服务 |
二、双法共用:大调解中心及其服务 |
三、深入仔细:网格化管理 |
第三节 工作制度设置及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 |
一、群众工作全覆盖:七项任务 |
二、干部找群众:挂帮包、干部驻村包村 |
三、门好进、脸好看:便民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
四、倾听民声:诉求表达与反复协商 |
第四节 尊重、引导农牧民 |
一、尊重农牧民意愿 |
二、将政府的工作嵌入村庄自组织之中 |
三、努力整合农牧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农民合作社如何发展壮大(论文提纲范文)
种植业选项与农产品营销 |
一、种植业选项的意义 |
二、种植业获利的两个因素 |
1、种植业获利的两个因素 |
2、掌握技术只是初级境界 |
3、把握市场才是更高境界 |
三、四个选项误区 |
1、包回收一定可靠吗? |
2、规模化一定有市场吗? |
3、不试种一定不能发展吗? |
4、物稀一定为贵吗? |
四、三种市场选项 |
1、小市场选项 |
2、大市场选项 |
3、特市场选项:特市场在哪里?当政策、军事、外交和天象发生变化之时, 顺藤摸瓜。 |
(4)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凝滞的时间——西藏农业庄园(谿卡)中农民的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谿卡里的生存方式 |
一、“谿卡”农民的分层 |
二、谿卡农民的劳作 |
三、谿卡农民的经济负担 |
第二节 谿卡里的生活节奏 |
一、凸显封闭与等级观念的谿卡建筑格局 |
二、趋同而朴素的谿卡生活 |
三、凝重而欢愉的谿卡礼俗 |
第三节 谿卡里的家庭 |
一、谿卡中的婚姻形式 |
二、黔卡中的婚俗 |
三、谿卡里的家庭 |
第二章 迁徙的脚步——西藏游牧部落牧民的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部落里的生存方式 |
一、部落牧民的分层 |
二、部落牧民的劳作 |
第二节 牧场上的生活节奏 |
一、代表自由天性的帐房 |
二、张显财富的华丽服饰 |
三、单调的饮食结构 |
四、古朴的草原礼俗 |
第三节 部落的婚姻与家庭 |
一、“骨系”制度与亲属确认 |
二、一夫一妻为主的部落婚姻 |
三、古朴的部落婚恋习俗 |
第三章 喧闹的街市——西藏城市平民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初级的城市面貌 |
一、拉萨概况 |
二、日渐西化的社会生活风尚 |
第二节 商人的营生 |
一、喧闹的市肆 |
二、精明的商家 |
第三节 处境尴尬的手艺人 |
一、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手艺人 |
二、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者 |
第四节 游离于社会边缘的游民 |
一、飞鸟般自由的乞丐 |
二、奔波于生存路途上的藏戏艺人 |
三、身份暖昧的城市娱乐业者 |
第五节 功利的宗教与世俗庆典 |
一、喜好娱乐的民族 |
二、俗人的赎罪日 |
第四章 飘逝的记忆——西藏世俗贵族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作为社会栋梁的世俗贵族 |
一、世俗贵族承担的社会责任 |
二、世俗贵族享有的特权 |
三、贵族的沉浮与社会贡献 |
第二节 代表另类生活方式的贵族 |
一、区别于平民的“高贵”气质 |
二、曾经的繁荣与陈腐的奢华 |
三、西风渐入贵族家 |
四、奢华的虔诚 |
第三节 被异化的贵族婚姻与家庭 |
一、维护家族名号的婚姻类型——“玛巴” |
二、维持家族财力的婚姻类型——“共妻” |
三、隐藏危机的贵族家庭生活 |
第五章 法螺声萦绕的殿堂——西藏僧侣的世俗化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把持世俗权利的僧侣 |
一、选择宗教生涯的世俗理由 |
二、宗教群体的世俗影响力 |
三、神圣法王的世俗权力 |
第二节 追求世俗利益的僧侣 |
一、僧侣追逐世俗利益的手段 |
二、享受世俗生活的方式 |
第三节 享有世俗文化的僧侣 |
一、寺院里的诵咏 |
二、法号声中的娱乐 |
第四节 投身宗教的妇女 |
一、藏传佛教出家尼僧的社会构成 |
二、尼僧宗教生活模式 |
三、尼僧的日常生活状态 |
四、尼僧的感情生活 |
第六章 雪山阴影下的聚落——西藏南部边疆少数民族部落的社会生活状态 |
第一节 地域丰饶的“鬼地方”——门巴人社会生活状态 |
一、扼守商道的东南边疆门户 |
二、原始而淳朴的门巴生活 |
三、远古婚俗的遗存 |
四、远古的信仰遗迹 |
第二节 白马岗的猎手——珞巴族社会生活状态 |
一、神秘的白马岗 |
二、原始的氏族部落生活 |
三、氏族的古老信仰 |
四、以血缘为纽带的古老家庭 |
第三节 雪山下的未定民族——僜人和夏尔巴人的社会生活状态 |
一、沿民族走廊迁徙而来的外乡人 |
二、攀登雪山的东方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野生资源植物—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立题依据 |
1.1.1 题目释义 |
1.1.2 立题依据 |
1.1.3 目的和意义 |
1.2 立题的背景分析 |
1.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 |
1.2.2 环境恶化 |
1.2.3 社会经济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2 青海省研究动态 |
1.3.3 效益评价 |
1.4 基本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蕨麻的概况及植物学特征 |
2.1 蕨麻的分类特性 |
2.2 蕨麻的形态以及与鹅绒委陵菜的区别 |
2.2.1 蕨麻的形态 |
2.2.2 蕨麻与鹅绒委陵菜的区别 |
2.3 自然资源状况 |
2.3.1 生长环境 |
2.3.2 气候条件 |
2.3.3 地理分布规律及土壤类型 |
2.3.4 物候期特点 |
2.3.5 生境群落特征 |
2.3.6 文献记载及民间使用情况 |
2.4 植物学形态 |
2.4.1 根 |
2.4.2 匍匐茎 |
2.4.3 叶 |
2.4.4 花和种子 |
2.5 解剖学特征 |
2.5.1 材料与方法 |
2.5.2 观察结果 |
2.5.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蕨麻生长的影响因素 |
3.1 蕨麻的生理指标 |
3.1.1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
3.1.2 酶类 |
3.1.3 光合速率 |
3.2 蕨麻的引种试验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试验结果 |
3.2.3 结论与讨论 |
3.3 光对蕨麻的影响 |
3.4 温度对蕨麻的影响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分析 |
3.4.3 结论与讨论 |
3.5 水分对蕨麻的影响 |
3.5.1 材料与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3.5.3 结论与讨论 |
3.6 土壤养分对蕨麻的影响 |
3.6.1 氮 |
3.6.2 磷 |
3.6.3 钾 |
第四章 蕨麻的生态价值 |
4.1 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4.1.1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
4.1.2 西部大开发和山川秀美工程 |
4.1.3 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建设 |
4.2 中国高寒地区种植蕨麻的特殊意义 |
4.2.1 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植被建设的历史回顾 |
4.2.2 蕨麻在高寒地区生态治理中的特殊地位 |
4.2.3 蕨麻对高寒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4.3 蕨麻的生态学特性 |
4.3.1 萌发特性 |
4.3.2 低温胁迫 |
4.3.3 干旱胁迫 |
4.3.4 盐分胁迫 |
4.3.5 干旱胁迫对蕨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4 蕨麻的生长特性 |
4.5 生态价值 |
4.5.1 植被恢复 |
4.5.2 草坪业的建设 |
第五章 蕨麻的经济价值及其产品开发 |
5.1 蕨麻的经济价值分析 |
5.1.1 蕨麻的主要化学成分 |
5.1.2 活性成分的主要功能 |
5.2 蕨麻的医疗保健价值及其产品开发 |
5.2.1 蕨麻医疗保健发展概述 |
5.2.2 蕨麻的医疗保健价值 |
5.2.3 蕨麻医疗保健品的开发 |
5.3 蕨麻食品饮料营养价值及其产品开发 |
5.3.1 蕨麻的食品饮料发展概述 |
5.3.2 蕨麻的食品饮料营养价值 |
5.3.3 蕨麻食品饮料产品的开发 |
5.4 其他经济价值 |
5.4.1 饲料价值 |
5.4.2 其他价值 |
第六章 蕨麻的产量成因及栽培技术研究 |
6.1 蕨麻块根膨大的解剖学规律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2 观察结果 |
6.1.3 结论与讨论 |
6.2 产量成因构成 |
6.2.1 作物产量 |
6.2.2 蕨麻产量的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 |
6.2.3 蕨麻增产潜力及提高产量的途径 |
6.3 经济性状与优良蕨麻的品质标准 |
6.3.1 经济性状 |
6.3.2 蕨麻的品质标准 |
6.4 生物量增长特点 |
6.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4.2 生物量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6.5 栽培技术 |
6.5.1 生育期的划分 |
6.5.2 栽培技术 |
6.5.3 钾元素对蕨麻块根膨大的作用 |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
7.1 结论 |
7.1.1 全面总结了蕨麻的自然资源概况 |
7.1.2 系统研究了蕨麻的植物学特性 |
7.1.3 明晰了蕨麻的生物学特性 |
7.1.4 探讨了蕨麻的生态适应性 |
7.1.5 测定了蕨麻的化学物质 |
7.1.6 确定了蕨麻的产量成因及栽培技术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明清笺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清笺纸图像的文献叙事结构 |
二、明清笺纸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三、明清笺纸的研究价值及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明清制笺史发展概略 |
第一节 明代砑光笺的转变 |
一、宋元砑光笺至晚明的转变 |
二、传自宣德宫笺的松江谈笺 |
第二节 晚明江南制笺业的繁荣 |
一、苏笺与吴门张氏 |
二、金陵萝轩变古与十竹斋穷工极变 |
第三节 清代笺纸的适时性与多样化 |
一、李渔的芥子园名笺 |
二、清宗室怡亲王府制角花笺 |
三、嘉兴“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
第四节 清末南、北两大制笺中心的形成 |
一、京津地区的南纸店 |
二、苏松地区的笺扇庄 |
三、其它地区的制笺业发展 |
第二章 明清制笺主体及笺纸的谱系 |
第一节 制笺主人及其制笺室名、堂号 |
一、制笺主人的创作意图 |
二、笺纸的行市和价格 |
三、明清制笺的室名、堂号 |
第二节 笺纸的类目及其图像系统 |
一、制笺的选题与分类 |
二、制笺选题的图像来源 |
三、屠隆《笺纸铭》与方于鲁《方氏墨谱》 |
第三节 画稿、刻印技艺对笺纸图像的表达 |
一、画稿优劣决定了笺纸的品第高下 |
二、刻印的巧拙关系着制笺的成败 |
第四节 传教士与明末丘比特之笺 |
一、西方图像的传播与融入 |
二、笺纸传播天主图像的契机 |
第五节 文人士大夫私家制笺的流行 |
一、文士私家笺纸别于笺肆 |
二、闺阁、女史、侍婢制笺 |
第三章 明清文士用笺的审美趣味 |
第一节 明清文士书仪注重用笺 |
一、明代拜帖盛行副启为要 |
二、明末徽州人创制的题头画 |
三、文人用笺的审美要求 |
第二节 金石博古笺的赏玩与考据 |
一、朴学影响下的清代金石考据学 |
二、名物训诂、博而好古的金石派制笺 |
三、清代金石博古笺题材的多样性 |
四、金石博古笺与金石学研究 |
第三节 从笺纸风尚看明清文士的经世思想 |
一、晚明笺纸图像中呈现的“道德经世” |
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想下制笺的发展 |
第四节 明清名人用笺与尺牍、手札的鉴定 |
一、笺纸的翻版与仿造 |
二、笺纸的署年与纪年 |
三、笺纸与名人尺牍、手札的鉴定 |
第四章 明清画笺与绘画艺术 |
第一节 明清画笺与笺谱、画谱 |
一、画谱出类者可以入笺 |
二、辑笺成谱亦可视作画谱 |
第二节 苏杭嘉地区“诗画笺”的兴起 |
一、源于笺谱画诗的诗画笺 |
二、诗画谱对诗画笺的影响 |
三、画笺比画谱更加广为流传 |
第三节 技艺相交的拱花与?画 |
第四节 画笺促进文人画的传播与发展 |
一、制笺主人临写的名家笔意 |
二、从历代画作中寻找制笺选题 |
三、嘱托当世名家为制笺画稿 |
第五章 制笺中心与南、北方画坛 |
第一节 清末京津地区南纸店与京津画派 |
一、秉承传统、兼通海西的京津南纸店 |
二、北方南纸店与京津画派的发展 |
第二节 清末苏松地区的笺扇庄与海上画派 |
一、开埠后商业文化中的笺扇庄 |
二、南方笺扇庄与海上画派的崛起 |
第三节 南纸店、笺扇庄与早期美术社团 |
一、以笺肆为中心的书画家群体 |
二、由笺肆向现代商业画会的转变 |
结语 |
附表:明清(民国)时期制笺之室名、堂号一览表及图录刊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玉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 |
1.3.3 研究的方法 |
1.4 国内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1.4.1 国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1.4.2 国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1.5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1.2 电子商务的模式 |
2.1.3 电子商务的特点 |
2.2 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 |
2.2.1 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 |
2.2.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熟的几种模式 |
第三章 玉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1 玉门市基本概况 |
3.2 玉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效 |
3.3 玉门市政府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做法 |
3.3.1 政府主导推动电商发展 |
3.3.2 建设电商服务中心带动辐射发展 |
3.3.3 强化电商宣传打造地方品牌 |
3.3.4 强化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 |
3.3.5 完善电子商务服务支撑 |
3.3.6 打造较为完善的冷链仓储物流体系 |
3.3.7 积极搭建线上线下电商网络营销体系 |
3.3.8 培育电商产业孵化机制 |
3.3.9 积极培养电商技能人才 |
第四章 玉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查 |
4.1 网店经营情况调查 |
4.2 玉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情况调查 |
4.2.1 农民电子商务认知情况调查 |
4.2.2 农民网民中青年人占比情况调查 |
4.2.3 农村互联网普及情况调查 |
4.2.4 从事农村电商的人员学历情况调查 |
4.2.5 农产品种类及效益调查 |
第五章 玉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 对农村电子商务认同度不高 |
5.2 网货电商标准化水平较低 |
5.3 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
5.4 电子商务发展专业人才匮乏 |
5.5 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不大 |
5.6 品牌知名度不高 |
5.7 网店数量较少、交易额不高 |
5.8 缺乏主导优势产品 |
5.9 电商发展思路缺乏特色 |
第六章 玉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
6.1 加强政府宏观规划体系建设 |
6.1.1 制定电子商务发展长期规划 |
6.1.2 加强金融服务扶持力度 |
6.1.3 制定电商扶持政策 |
6.1.4 营造电商发展浓厚氛围 |
6.2 加强特色农产品体系建设 |
6.2.1 建全农产品溯源体系 |
6.2.2 整理完善本地特色产品库 |
6.2.3 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 |
6.2.4 规范农产品生产和检测分级标准 |
6.2.5 加快农产品规模化经营 |
6.3 加强城乡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
6.3.1 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流通问题 |
6.3.2 健全完善冷链物流仓储体系 |
6.3.3 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 |
6.4 加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 |
6.4.1 加强电商服务平台建设 |
6.4.2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
6.4.3 构建电商培训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阿佤辣的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特色和价值 |
2 生物学特性 |
3 栽培技术 |
3.1 育苗 |
3.2 苗床管理 |
3.3 播种 |
3.4 苗期管理 |
3.5 定植 |
3.6 田间管理 |
3.7 病虫害防治 |
3.8 采收 |
4 发展前景 |
5 建议 |
四、常年出售人参果苗(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D]. 袁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D]. 陈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3]农民合作社如何发展壮大[J]. 蔡英明. 中国果菜, 2011(11)
- [4]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D]. 周晶. 西北大学, 2005(03)
- [5]野生资源植物—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 李军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6]实用科技[J]. 贺延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0(11)
- [7]昔日“香艳梨”是怎样被炒作为“人参果”的[J]. 马玉玺. 河北林业, 2000(04)
- [8]明清笺纸研究[D]. 王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玉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探析[D]. 陈磊.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1)
- [10]阿佤辣的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J]. 娜目来. 云南农业,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