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药学专业民族学生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婧[1](2019)在《新形势下药学专业认知实习新要求和新模式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顺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在制药企业的认知实习的效果,从而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新形势喜下,提高药学专业的认知实习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及培养目标进行分析,进而对药学专业认知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引入信息化、通过科研基地和科研合作联系相关药企、探索建立稳定长效机制来带动认知实习的新教学模式,并进行了相关教学实践。通过药学专业的不断认识实习,积累经验,为今后的药学专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刘旭敏[2](2018)在《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民族地区大多分布于我国的西部、北部、东北部,多位于边陲,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因此少数民族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更为迫切。通过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对接研究,以此达到发展当地产业、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富裕民族地区人民的目的。新疆和田作为我国扶贫攻坚的工作重点,是“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通过对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等理论,还能为其他民族地区解决“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哺育产业,带动经济”等脱贫扶贫问题提供路径借鉴,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作为主要调研对象,作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梳理了已有研究的价值和研究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调查法,实地考察了新疆和田地区的维吾尔医院、维吾尔药业企业和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并对企业领导、学校教师、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从课程设置、任课教师、教学过程、实习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了解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的对接情况,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高校培养人才的能力不足、产业持续发展动力缺乏和政府和市场扶持力度有待提升。基于现状和存在问题,采用了协同论来分析高校培养能力缺陷,产业组织理论用于阐明产业发展制约,制度理论用于厘清社会组织扶持桎梏,深入挖掘了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根据协同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制度理论提出了加强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中维医、维药专业与维医药产业加强对接的路径,紧密对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多措并举提升维医药发展实力,哺育扶持社会组织助力对接。
闫慧茜[3](2017)在《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医药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是一种学术总称和工作定义。经过世世代代的薪火相传,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医药延续至今,不断成长、强大,已形成一门学科,即民族医学。我国民族医学的传承方式大都经历了口耳相传、以师带徒、寺院教育、现代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等模式培养本民族医药人才,其中师承最为广泛。目前,我国民族医学的教育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并存,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的培养途径。截止到2016年底,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壮医、瑶医、苗医、彝医、朝鲜医、哈萨克医、土家医跨入高等院校教育。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至今经历近60年的曲折发展,部分已形成了自身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民族医学的高等人才,梳理其发展脉络,追溯其源流,研究其教育之体制、思想、改革、成果、政策影响及发展之现状、阻碍、特色、趋势等,融合10余个民族,以期丰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民族医学现代传承的影响因素,对少数民族传统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发展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民族医学教育史涉及史学、民族学、医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以文献法和实地调研为主。通过搜集相关论文、论着、档案资料、地方志和网络信息等方法,获取相关研究资料。同时,实地调研了西藏、甘肃、四川、青海、云南、广西、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高校、医院、研究所、学位办、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制药厂,获取其政策法规、文献整理、科研状况、教育基地、临床教学、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学科专业、教学改革、交流派遣、招生就业等方面的资料;采用访谈法对学科带头人、档案管理员、教师、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等进行访问以获取评价、期望、建议等资料。以历史发展为轴,运用文献学和比较学的方法,根据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特点,将其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时期(1958-1976年)、成长时期(1977-1997年)和崛起时期(1998-2016年)三个阶段。在研究中,对每一阶段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各自的特点,总结整体发展的态势。同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对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有23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与民族医学专业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958年,蒙医率先开展本科教育,藏医、维医、傣医、壮医、朝医、瑶医、苗医、彝医、回医、哈萨克医等紧随其后,共11种民族医学开展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1980年蒙医首批招生硕士研究生1名,虽然最后未能获得学位,但毕竟开启了民族医学研究生教育之先河。目前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壮医、朝医、瑶医、土家医、苗医、彝医、回医、哈萨克医共12个民族医学开展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其中的壮医、瑶医、土家医、回医更是以研究生教育这样的高起点跨入高等教育体系。此外,藏医、蒙医和傣医开展了博士研究生教育。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层次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大专教育为辅,研究生教育领跑的民族医和民族药教育共同发展的高等教育格局,逐渐形成了教研紧密结合、注重互相交流借鉴、重视传统教育等自身的特色,并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医学教育与医学的互助关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医学高等教育,鼓励民办教育、重视借鉴交流等建议。
杨颖[4](2016)在《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的个案研究 ——以铜仁职院药学专业为例》文中认为教材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教材质量的好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然而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铜仁职院在探索这场时代所推进的教学改革中,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结合地方特色,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主导产业开发了一系列校本教材。铜仁职院的校本教材以其独特的地方资源和区域文化,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力求与学科的发展相始终,受到师生与社会的好评;同时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以满足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时代需要。本研究以铜仁职院苗药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为个案,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分析、案例分析,较为细致地对铜仁职院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过程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开发过程存在的利与弊,为进一步完善和形成具有一定可借鉴的职业教育教材开发模式。全文包括绪言共六部分。第一章阐述了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缘起,包括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缘由与优势;第二章分析了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以最具代表性的《苗药资源开发与应用》校本教材开发为例,具体对铜仁职院苗药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前准备、开发目标、开发原则、主教材的开发、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进行重点梳理,分析和探讨职业教育如何依托地方特色资源来适应学生与社会的需要,从而推动地方职业院校的发展;第四章分析开发过程中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第五章从五个方面总结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的对策,既丰富了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的成果,同时也为职业教育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提供可借鉴经验。
曹乌吉斯古楞,桂香,王月洪[5](2015)在《蒙药专业“药学英语”的教学体会》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蒙医药学专业及学生特点,总结了药学英语在蒙医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基本特点与重要性以及现存在的问题,并就当下存在的问题从药学英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总结了几点思考,为提高蒙药专业药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孙运刚[6](2015)在《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提升策略 ——以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学生为例》文中指出本论文以自我认同的理论为基础,对药学专业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展开研究,试图找到药学专业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药学专业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提升策略,以达到提高医药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目的。本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的学生以及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药学专业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并非普遍偏低,但多数药学专业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尚处于形成期间,为提升其自我认同感提供了可行性。(2)药学专业高职学生对高职身份并不十分抵触,在心态上较为积极上进,渴望被帮助和被肯定,为提升其自我认同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国家政策在提高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上的作用不可缺少,需承担基础性的支持作用。(4)高职院校应承担提升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主要责任,并应重点从课程与教学两方面加强建设。(5)教师、专业、同学是在高职院校中,最可以利用的提升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三大要素。结合调查结论,本论文从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提出提升药学专业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相应策略,并侧重于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相关策略,力求所提的策略有所创新并切实可行。
张丽平,程远征,石玮玮,阎芳[7](2014)在《强化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 提升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强调了强化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是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然后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心理专题讲座、完善培养环节"四个方面分析了怎样通过加强素质教育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赵立子,钟国平,王雪丁,黄民[8](2006)在《关于培养药学创新型人才的几点思考》文中提出胡锦涛主席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讲话中,号召“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在最近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与会代表和委员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则是重中之重。作为高校药学专业教师中的一员,也应深刻理解其现实意义,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作出努力。如何进行教育创新,实现高水平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们药学教育工作的重点。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培养药学创新型人才的几点思考。
开丽曼·达吾提,哈及尼沙·吾甫尔[9](2003)在《关于药学专业民族学生培养的几点思考》文中提出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而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强有力的人才和知识支撑,民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全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
王治平,索绪斌,曾爱华,王成蹊,袁芳,杨帆[10](2022)在《用中药创新成果丰富药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药学概论为非传统药学专业学生的必选课程之一,在医药产业大发展及"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药学概论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与建设健康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现实意义和重大价值。因此,用中药创新成果完善非药学专业药学概论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关于药学专业民族学生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药学专业民族学生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势下药学专业认知实习新要求和新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代背景下药学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 |
2 药学专业复合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
3 药学专业认知实习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 药学专业学生认知实习的尝试与探索 |
4.1 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加强老师与企业的联系 |
4.2 积极探索合适的实习基地 |
4.3 建立与重点制药企业长期合作共赢的机制和途径 |
4.4 引入网络教学模式,弥补现有实习环节的缺陷 |
4.5 鼓励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参与药品研发过程 |
5 结语 |
(2)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的现状 |
(一)课程设置的对接 |
(二)任课教师的对接 |
(三)教学过程的对接 |
(四)实习实训的对接 |
(五)就业创业的对接 |
二、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对接——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
(二)产业对接——产业持续发展动力缺乏 |
(三)社会组织——政府和市场扶持力度有待提升 |
三、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出现问题的原因 |
(一)协同论分析高校培养能力缺陷 |
(二)产业组织理论阐明产业发展制约 |
(三)制度理论厘清社会组织扶持桎梏 |
四、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的路径选择 |
(一)紧密对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 |
(二)多措并举提升维医药发展实力 |
(三)哺育扶持社会组织助力对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3)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科学意义 |
1.1.3 资政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分期及其依据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 |
1.3.2 实地调研 |
1.4 创新点 |
2 萌芽时期(1958-1976年) |
2.1 蒙医的高等教育 |
2.1.1 中蒙医系的设立 |
2.1.2 学制及培养目标 |
2.1.3 课程设置 |
2.1.4 教研室 |
2.1.5 教材编写 |
2.1.6 师资建设 |
2.1.7 蒙医高等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
2.2 藏医的现代学校教育 |
2.3 小结 |
3 成长时期(1977-1997年) |
3.1 民族医药的恢复与发展 |
3.1.1 民族医药机构的崛起 |
3.1.2 蒙医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
3.2 五省藏医的高等教育 |
3.2.1 藏医在五省的分布和概况 |
3.2.2 高等教育前的藏医士教育 |
3.2.3 五省藏区的藏医高等教育 |
3.3 新疆和田维吾尔医专科学校 |
3.4 朝医学的专科教育 |
3.5 教材编写 |
3.5.1 藏医教材的编写 |
3.5.2 第1版蒙医高等教材的编写 |
3.5.3 维吾尔医大专教材的编写 |
3.6 师资培养 |
3.6.1 在职提高 |
3.6.2 机构代培 |
3.6.3 外出进修 |
3.7 先行的研究生教育 |
3.7.1 蒙医的研究生教育 |
3.7.2 壮医的研究生教育 |
3.8 留学生教育的尝试 |
3.9 小结 |
4 崛起时期(1998-2016年) |
4.1 专科与本科教育 |
4.1.1 教育机构的发展 |
4.1.2 傣医的本科教育 |
4.1.3 壮医的本科教育 |
4.1.4 瑶医药教育 |
4.1.5 苗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6 彝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7 哈萨克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8 回医的本科教育 |
4.2 研究生教育 |
4.2.1 研究生教育概况 |
4.2.2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点 |
4.3 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专业的分科发展 |
4.3.1 民族医专业 |
4.3.2 民族药专业 |
4.3.3 民族医学相关专业(方向) |
4.4 教材建设 |
4.4.1 本科教材 |
4.4.2 研究生教材 |
4.5 教学方面 |
4.5.1 双语教学模式 |
4.5.2 实验室教学——经验教学向科学教学的转换 |
4.5.3 临床教学的重视 |
4.5.4 医德教育 |
4.6 执业医师考试 |
4.7 “引进来”与“走出去” |
4.7.1 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
4.7.2 民族医学教育走出国门 |
4.8 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特色渐成 |
4.8.1 突出的教研结合模式 |
4.8.2 传统教育的回归与重视 |
4.8.3 民族医药特色内容的强调1 |
4.8.4 民族医高等教育出现交流 |
4.9 小结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医学教育与医学的思考 |
5.2 发展因素——政策、地方政府、人、文化 |
5.3 发展民族医高等教育之建议 |
附录1: 文中图片出处说明 |
附录2: 民族医学相关专业招生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的个案研究 ——以铜仁职院药学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五、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铜仁职院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缘起 |
第一节 铜仁职院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 |
一、铜仁职院地处苗疆地区 |
二、铜仁职院药学专业教学概况 |
三、铜仁职院药学专业教材使用情况 |
第二节 铜仁职院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缘由 |
一、统编教材存在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
二、办好药学专业的需求 |
三、培养本土人才的需求 |
第三节 铜仁职院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优势 |
一、本土资源优势 |
二、药学专业自身发展优势 |
第二章 铜仁职院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节 职业教育教材设计的三维理论 |
第三章 铜仁职院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以《苗药资源应用与开发》为例 |
第一节 开发前准备 |
一、成立校本教材开发小组 |
二、提出开发申请 |
三、拟定开发目标 |
第二节 确立开发原则 |
一、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相结合原则 |
二、多方主体参与原则 |
三、本土化与通用性相结合原则 |
四、科学性与时效性相结合原则 |
第三节《苗药资源应用与开发》的开发 |
一、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制定开发方案 |
二、以苗药为基础挖掘教材资源 |
三、以任务为主线组织教材内容 |
四、使用评价与修订完善 |
第四节 开发辅助教学资源 |
一、开发网络配套教学资源 |
二、开发苗药资源图谱及实体标本 |
三、配备苗药资源分布沙盘 |
第四章 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经验、不足及主要原因 |
第一节 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经验 |
一、学校搭建开发平台 |
二、整合专业优势力量成立开发团队 |
三、开发过程紧紧围绕地方特色资源 |
第二节 苗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不足 |
一、本土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深入 |
二、社会与企业力量参与不够 |
三、教材开发缺乏后期跟踪 |
四、教师教材开发能力有限 |
第三节 主要原因分析 |
一、相关人员缺乏利益保障 |
二、缺乏利益共赢机制 |
三、缺乏质量保障机制 |
四、教师相关理论及开发经历欠缺 |
第五章 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的几点建议 |
第一节 进一步明确校本教材开发目标 |
第二节 紧贴地方特色资源,确立教材体系 |
第三节 以培训研修为依托,提升教师教材开发能力 |
第四节 制定相关保障措施,提高教材开发质量 |
第五节 鼓励多方参与,共建合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着作 |
致谢 |
(5)蒙药专业“药学英语”的教学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学英语课程特点 |
2 现存在的问题 |
2.1 对课程的认识不够深 |
2.2 学生的学习兴趣低 |
2.3 师资力量薄弱 |
3 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
3.1 充分展示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
3.2 教学内容的改革 |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 |
3.4 加强师资培养 |
(6)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提升策略 ——以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
1.2 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分析 |
1.3 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分析 |
1.4 高职学生的特征分析 |
1.5 医药类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二章 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相关文献研究 |
2.1 自我认同感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1 自我认同感的相关概念 |
2.1.2 研究自我认同的普遍意义 |
2.2 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1 自我认同感对高职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
2.2.2 高职学生自我认同的危机或存在的问题 |
2.2.3 影响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因素 |
2.2.4 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培育或提升 |
第三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案 |
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3.1.1 研究假设 |
3.1.2 研究意义 |
3.1.3 研究内容 |
3.1.4 研究重点 |
3.2 研究方案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路线 |
第四章 药学专业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访谈研究 |
4.1 访谈方案设计 |
4.1.1 研究方法说明 |
4.1.2 研究目的 |
4.1.3 研究方案 |
4.2 学生访谈 |
4.2.1 访谈对象 |
4.2.2 访谈问题的拟定及说明 |
4.2.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4.3 教师访谈 |
4.3.1 访谈对象 |
4.3.2 访谈问题的拟定及说明 |
4.3.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4.4 学生访谈与教师访谈结果对比分析 |
第五章 药学专业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调查问卷研究 |
5.1 调查方案设计 |
5.1.1 研究方法说明 |
5.1.2 研究目的 |
5.1.3 研究方案 |
5.2 调查对象 |
5.3 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
5.3.1 问卷一数据统计及分析 |
5.3.2 问卷二数据统计及分析 |
5.4 调查结论 |
第六章 提升药学专业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相关策略 |
6.1 国家社会层面 |
6.1.1 从小学开始的“职业”体验课程 |
6.1.2 完善高职学生学历提升的通道 |
6.1.3 利用新媒体引导社会舆论 |
6.2 学校层面 |
6.2.1 建立课堂内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
6.2.2 重视与就业相关的教学因素 |
6.2.3 大学氛围与职业特色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 |
6.2.4 更严格的校规校纪管理 |
6.3 教师层面 |
6.3.1 人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
6.3.2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改进教学细节 |
6.4 学生层面 |
6.4.1 结合实际完成心理调整 |
6.4.2 树立榜样和目标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成果总结 |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药学专业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学生访谈问卷 |
附录二 药学专业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教师访谈问卷 |
附录三 药学专业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学生访谈结果汇总 |
附录四 药学专业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教师访谈结果汇总 |
附录五 药学专业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测量调查问卷 |
问卷一 |
问卷二 |
附录六 调查问卷数据汇总 |
一、问卷一分数汇总 |
二、问卷二原始数据汇总 |
后记 |
(7)强化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 提升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实践中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
三、开展心理学专题讲座, 加强药学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药学专业学生以健康强壮的体魄和心理迎接各种挑战 |
四、改革完善药学专业学生培养环节, 激发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 促进药学专业学生在外因的推动下充分发挥创新潜质 |
(10)用中药创新成果丰富药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客观需要 |
二、完善现代药学理论体系的客观需要 |
三、学生对中药学创新成果融入课程思政的渴求 |
四、创新成果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示例 |
(一)融入新冠肺炎疫情及“三药三方” |
(二)融入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品种调整 |
四、关于药学专业民族学生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势下药学专业认知实习新要求和新模式探索[J]. 王天婧. 产业科技创新, 2019(25)
- [2]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研究[D]. 刘旭敏. 西南大学, 2018(01)
- [3]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D]. 闫慧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2)
- [4]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的个案研究 ——以铜仁职院药学专业为例[D]. 杨颖.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5]蒙药专业“药学英语”的教学体会[J]. 曹乌吉斯古楞,桂香,王月洪.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5(S2)
- [6]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提升策略 ——以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学生为例[D]. 孙运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4)
- [7]强化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 提升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 张丽平,程远征,石玮玮,阎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8)
- [8]关于培养药学创新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 赵立子,钟国平,王雪丁,黄民. 中国基层医药, 2006(11)
- [9]关于药学专业民族学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 开丽曼·达吾提,哈及尼沙·吾甫尔.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3(06)
- [10]用中药创新成果丰富药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几点思考[J]. 王治平,索绪斌,曾爱华,王成蹊,袁芳,杨帆. 高教学刊,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