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目标国土经济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岳文泽,吴燕,唐燕,黄玫,张磊,许景权,徐勤政,何子张,丁奇,谭迎辉,刘合林,车乐,邵华,林永新,纪立虎,席广亮,陈鸿,相欣奕,牛强,罗亚,史文正,郭健,刘芳,伍灵晶,陈宏胜,张杨[1](2021)在《到中流击水——国土空间规划青年笔谈》文中认为"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本轮规划改革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使其面临更多挑战。若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容易只见危机和变局,不见新机和新局,难免陷入迷茫、悲观之中而无所作为;若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就会发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危机孕育着新机,变局预示着新局。因此,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目标,迫切需要一套"连续、稳定、转换、创新"的规划知识供给体系和工作支撑体系,而这套体系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开放、协同,不断发展演进的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和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为此,组织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学科、不同地域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议题从不同维度、视角和切入点聚焦规划工作的价值观念、主要原则和理论技术等核心问题,展开观点性讨论交流,以期助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共识的凝聚和任务的推进。
陈娅玲,秦国华,余正军[2](2021)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西藏生态安全建设:逻辑、体系与优化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当前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国际格局复杂多变的关键期,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化基础上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的重要战略。作为地处青藏高原,自然、人文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边疆民族地区,西藏的生态安全建设成效不仅事关自身区域生态安全,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课题。新时代,只有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立足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时间、空间、功能、内容、文化和保障6个维度不断优化西藏生态安全建设体系,加快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西藏社会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莫素芬[3](2021)在《山江海过渡性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分区研究 ——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地区为例》文中认为
陈玮[4](2021)在《基于生态足迹的韶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吴殿廷,张文新,王彬[5](2021)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文中认为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从地理学视角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国土空间规划是发展性与管控性相结合的规划,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方法,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注重以人为本,通过自上而下为主、上下结合以及"五协"的过程实现"五赢",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空间治理要求;应先编制大地理单元的战略性规划确保宏观管控科学合理,再编制行政区域的翔实性规划实现具体管控任务。
张璟垚[6](2021)在《基于熵权TOPSIS的上海大都市圈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与社会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强度越来越高,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多次发文强调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因为,本文结合时事,选择2019新规划的上海大都市圈的9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选择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作为一级指标,并运用熵值法测量各指标的权重,并算出了生态城市评价指数。笔者利用TOPSIS综合评价对上述9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作为对于上述指数的检验。研究的结果显示:影响生态城市建设水平最主要的因素是环境生态与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次之。大都市圈中生态城市建设总体水平较高,SH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水平最高,JX市次之。
吕海波,单梦婷,孙晓舒[7](2021)在《景观生境共同体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将进一步优化调整,如何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前提下进行高质量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的课题。随着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与拓展,景观生境共同体这一理念应运而生。文章总结不同层面的实践,系统解析景观生境共同体的特点、原则及目标,探讨构建方法,通过行业的顶层规划设计助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中国梦建设。
董祚继[8](2020)在《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浙江省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与前瞻》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浙江日报》2018年7月16日刊发陈铁雄同志的《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关于我省农村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系统阐述了浙江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果、
柳忠勤,党立倩[9](2020)在《空间规划治理与土地改革——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土地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董祚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土空间规划,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对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图"的总体布局,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空间规划改革的重大举措。近日,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土地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董祚继,就"国土空间规划全周期管理、更新国土空间治理模式、《土地管理法》修订、土地改革"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
王策[10](2020)在《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山区耕地产能评价研究 ——以涞源县为例》文中认为耕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公众对耕地资源的需求不断深化,现有的产能内涵与评价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我国山区耕地数量有限、质量较差且生态环境脆弱,保护山区耕地资源迫在眉睫。基于高产高效、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等需求对山区耕地产能进行评价满足新时代要求,是保护山区耕地资源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科学界定山区耕地产能内涵,构建山区耕地产能评价体系,并制定三种需求层次下的山区产能评价方法,采用限制系数逐级修正等方法核算耕地产能指数。并以河北省的山区县涞源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涞源县的耕地产能水平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评价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通过系统梳理耕地产能、耕地质量、耕地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等理论,将需求同山区耕地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匹配,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山区耕地产能新内涵,并将其界定为土壤质量、空间地理质量、管理质量、环境质量、生态质量五个维度的综合集成反映,是影响耕地生产力的耕地产能内在因素及其组合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2)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土壤质量、空间地理质量、管理质量、环境质量、生态质量5个维度27个评价指标的山区耕地产能评价体系,确定基于高产高效、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三个需求层次的山区耕地产能评价方法和产能指数核算方法。(3)以涞源县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五重质量维度评价结果可得:涞源县耕地的土壤质量、空间地理质量、环境质量、生态质量、管理质量水平不一。土壤质量系数主要集中在2级,空间地理质量系数主要集中在1级,环境质量系数主要集中在2级,生态质量系数主要集中在2级,管理质量系数主要集中在3级。由此可知,涞源县耕地整体的空间地理质量水平较高,土壤、环境和生态质量水平一般,管理质量水平较低。(4)以涞源县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基于三种需求层次的产能评价结果可得:高产高效需求和绿色健康需求下,涞源县主要以良等地为主,分别占该县耕地总面积的64.34%和52.93%;可持续发展需求下,涞源县主要以良等地为主,占该县耕地总面积的49.71%。从空间分布上看,涞源县三种耕地产能等别交叉分布,整体表现为中部高、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将不同需求层次的产能评价结果对比可知,山区耕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态质量已成为影响山区耕地产能的重要因素。对涞源县耕地产能进行综合评价,可为涞源县提升耕地生产能力和耕地保护水平、加强耕地产能建设提供服务。本文所构建的山区耕地产能评价体系综合全面的考虑了气候、土壤、社会、生态、环境等影响要素,为山区耕地产能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对山区耕地资源保护、实现国家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有重要意义。
二、多目标国土经济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目标国土经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到中流击水——国土空间规划青年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贯通顶层设计与底层逻辑是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成功要义 |
从“九龙治水”到“五指成拳”—国土空间治理转型 |
规划被降位了吗?—谈谈面向“两统一”职责的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新任务 |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顶层设计与实践保障 |
1 边界重构 |
2 地域重组 |
3角色再造 |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空间治理最重要的目标,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是空间治理最重要的手段 |
创新政策工具,实施多维目标的国土空间规划 |
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必须解决好规划体系的空间协同问题 |
以社会治理牵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 |
从开发许可到规划统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关键 |
兼容并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
整体性治理:规划要促进而非决定资源优化配置 |
1“双评价”与“双评估”工作重在“数字治理的起点”而非“扩张发展的举证” |
2“多规合一”工作重在“协同治理的融合”而非“部门职责的并集” |
3“三线”划定工作重在“治理体系的梁柱”而非“指标博弈的主场” |
4指标管理工作重在“治理机制的密钥”而非“数字游戏的红线” |
5整治修复与更新工作重在“系统治理的抓手”而非“工程项目的清单” |
6政策配套与机制工作重在“治理实施的路径”而非“强制约束的条文” |
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属性的四点思考 |
和谐成长视角下的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 |
1依循空间和谐成长规律,差别化考虑不同的城市发展类型,划定“三线”与确定发展指标 |
2区域联动许可和谐调配,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刚性定位,基于战略留白地进行调配管制 |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两个层次能否分开编制? |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应体现规划的底线思维和科学弹性 |
国土空间规划应体现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 |
1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需要重视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要求 |
2 国土空间规划应体现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 |
3国土空间规划应尊重城镇化发展规律 |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创新探索生态空间专项规划技术 |
引入公共卫生新盟友,以人民健康为导向规划国土空间 |
多源时空大数据助力国土空间系统治理 |
“一张图”数字赋能国土空间整体智治、善治 |
1整体统筹—实现“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三位一体 |
2业务层面—聚焦“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绩效考核”关键环节 |
3 管理层面—体现“建好、用好、管好”工作目标 |
4 技术层面—打造“数化、连接、赋能”关键能力 |
规划后治理制度—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的思考 |
“刚柔并济”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落地与实施 |
1“底数”尽细,规划“留白” |
2刚性强管,弹性释能 |
3集聚高效,分类施策 |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实现要素更快、更准、更活的配置 |
规划教育是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系统的重要基础 |
以法典化推进国土空间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2)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西藏生态安全建设:逻辑、体系与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与西藏生态安全的内在逻辑 |
(一)西藏的生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也强化了对西藏生态安全的认识和实现形式 |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下西藏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
(一)空间格局体系 |
(二)功能体系 |
(三)内容体系 |
(四)保障体系 |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下西藏生态安全体系优化路径 |
(一)通过系统化、一体化、持续化的思路,对西藏生态安全时空、功能体系进行优化 |
(二)通过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构建多主体、多 |
(三)通过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塑造,对以人为核心的生态安全文化体系进行优化 |
(四)通过全方位考量,对生态系统的综合支撑保障体系进行优化 |
(5)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困境1:目标目的——到底是发展性规划还是管控性规划? |
1.1 发展性规划和管控性规划 |
1.2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是发展性与管控性相结合的规划 |
1.3 用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好国土空间规划 |
2 困境2:价值权衡——“以人为本”与“生态优先”的关系怎么摆? |
2.1 国土空间规划要坚持“五赢” |
2.1.1 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实现“以人为本” |
2.1.2 国土空间治理中的“五赢”诉求 |
2.2 国土空间治理中“五赢模型”的实现 |
2.2.1 通过科学的规划过程协调各方矛盾 |
2.2.2 完善协商—协议机制,确保“五赢” |
3 困境3:编制过程——到底是自上而下还是上下互动? |
3.1 现实中的尴尬 |
3.2 唯上下互动才能做到科学合理 |
3.3 不同层级诉求的重点不同 |
4 困境4:规划对象——以行政区域为主还是以地理区域为主编制国土空间规划? |
4.1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 |
4.2 左右逢源——编制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 |
5 结论与讨论 |
(6)基于熵权TOPSIS的上海大都市圈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2 指标构建 |
2.1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的综述 |
2.2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
2.3 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意义和原则 |
2.4 环境生态层面构建生态城市指标 |
2.5 经济生态层面构建生态城市指标 |
2.6 社会生态层面构建生态城市指标 |
3 熵权TOPSIS分析 |
3.1 数据预处理 |
3.2 熵值法测算权重 |
3.3 评价结果 |
3.4 对评价结果的检验 |
4 实证分析 |
4.1 上海大都市圈生态城市评价指数的单因素分析 |
4.2 长三角示范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分析 |
5 结论 |
(7)景观生境共同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构建特点 |
1.1 综合化 |
1.2 复杂化 |
1.3 智慧化 |
1.4 质量化 |
2 构建原则 |
2.1 系统性 |
2.2 可持续性 |
2.3 地域性 |
2.4 经济性 |
3 构建目标 |
3.1 国土经济 |
3.2 区域文化 |
3.3 本体功能 |
4 构建方法 |
4.1 规划引领 |
4.2 景观导向 |
4.3 专业协同 |
5 结束语 |
(8)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浙江省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浙江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领跑全国 |
(一)坚持全域规划,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
(二)坚持全要素整治,以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
(三)坚持全产业链发展,以创新“土地整治+”模式释放乡村振兴潜能。 |
二、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向纵深发展 |
(一)把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国际大势。 |
(二)找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时代方位。 |
(三)坚持以系统思想指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9)空间规划治理与土地改革——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土地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董祚继(论文提纲范文)
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的关系 |
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的关系 |
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关系 |
要重塑国土空间 |
要自然赋值 |
要资源节约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山区耕地产能评价研究 ——以涞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地质量研究进展 |
1.2.2 耕地产能研究进展 |
1.2.3 耕地健康研究进展 |
1.2.4 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
1.2.5 研究进展综述 |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山区耕地产能概念界定与评价体系构建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理论 |
2.1.2 生产要素理论 |
2.1.3 土壤学理论 |
2.1.4 耕地健康理论 |
2.1.5 山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2.1.6 土地生产潜力理论 |
2.1.7 耕地质量评价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耕地质量与耕地产能 |
2.2.2 山区耕地产能影响因素 |
2.2.3 对耕地产能的需求 |
2.2.4 需求与影响因素匹配 |
2.2.5 山区耕地产能内涵 |
2.3 耕地产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3.1 构建原则 |
2.3.2 指标选取 |
2.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3.4 指标的分级量化方法 |
2.3.5 产能指数计算 |
3 涞源县耕地产能评价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耕地资源概况 |
3.2 评价单元划分 |
3.3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 |
3.3.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确定指标权重 |
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数据处理 |
3.5 涞源县评价指标赋值与空间分布 |
3.5.1 评价指标赋值 |
3.5.2 指标因素空间分布 |
4 涞源县产能评价结果分析 |
4.1 五重维度评价结果及分析 |
4.1.1 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
4.1.2 空间地理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
4.1.3 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
4.1.4 生态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
4.1.5 管理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
4.2 基于不同需求层次的耕地产能评价结果及分析 |
4.2.1 基于高产高效需求的耕地产能评价结果 |
4.2.2 基于绿色健康需求的耕地产能评价结果 |
4.2.3 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耕地产能评价结果 |
4.2.4 基于不同需求层次的耕地产能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多目标国土经济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到中流击水——国土空间规划青年笔谈[J]. 王伟,岳文泽,吴燕,唐燕,黄玫,张磊,许景权,徐勤政,何子张,丁奇,谭迎辉,刘合林,车乐,邵华,林永新,纪立虎,席广亮,陈鸿,相欣奕,牛强,罗亚,史文正,郭健,刘芳,伍灵晶,陈宏胜,张杨. 城乡规划, 2021(06)
- [2]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西藏生态安全建设:逻辑、体系与优化路径[J]. 陈娅玲,秦国华,余正军.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3]山江海过渡性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分区研究 ——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地区为例[D]. 莫素芬.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生态足迹的韶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D]. 陈玮.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 吴殿廷,张文新,王彬. 地球科学进展, 2021(03)
- [6]基于熵权TOPSIS的上海大都市圈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 张璟垚. 四川建材, 2021(02)
- [7]景观生境共同体的构建[J]. 吕海波,单梦婷,孙晓舒. 工程技术研究, 2021(02)
- [8]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浙江省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与前瞻[J]. 董祚继. 今日国土, 2020(12)
- [9]空间规划治理与土地改革——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土地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董祚继[J]. 柳忠勤,党立倩. 今日国土, 2020(07)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山区耕地产能评价研究 ——以涞源县为例[D]. 王策.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