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历史文化名域资源提高广州文化品格(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利[1](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孟方圆[2](2021)在《美国“七姐妹”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大学文化性格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七姐妹”学院是指美国19世纪成立的历史上专门招收女性学生的七所女子高校联盟,它们坚持为女性提供平等、卓越和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出众多杰出女性精英及女性领袖,被誉为美国女子学院的“七朵金花”。现如今,“七姐妹”学院因瓦萨学院于1969年改为男女同校,拉德克利夫学院于1999年并入哈佛大学,只剩下“五姐妹”学院。尽管它们在男女同校发展历程中采取不同办学模式,但都根据学校特点与优势打造出属于自身的文化特色,屹立于美国高等教育之林。“七姐妹”学院不仅丰富了美国高校类型,还为美国高等教育文化增添了一抹靓丽色彩。运用社会学中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分析方法,以其办学模式为依据,将五姐妹学院、瓦萨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抽象概括为传统型、融合型和依附型三种类型的女子学院。从大学文化性格视角出发,分别从大学物质文化性格、大学制度文化性格和大学精神文化性格三个层次分析不同类型女子学院的个性及特色所在,以期对当前世界及我国女子高校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大学是具有类生命体特征的学术组织,具有与个体相似的文化性格。从大学文化性格视角分析,五姐妹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其一以贯之的女性主义文化品格,通过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个性的培育彰显了女校文化符号,形成女子学院独特的文化与特色。瓦萨学院在男女合校后,女子学院时期形成的女性主义文化性格被逐渐弱化,精英博雅教育文化性格日渐鲜明,实现了由女子文理学院向综合文理学院的成功转型。目前,瓦萨作为美国顶尖的综合性文理学院在本科教育前沿发挥着卓越作用。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前身是1879年成立的专收女生的“哈佛附校”,此期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对哈佛大学师资和课程的依附。拉德克利夫学院时期,通过女子学院的独立身份构建以及形象塑造,彰显了学校的女性主义文化性格,最终实现了由一所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的教学机构到闻名遐迩的七姐妹学院的跨越。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学院时期,跨学科研究文化性格占据主导,但附属性和女性主义文化性格依然有所保留。大学文化性格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是大学文化个性与特色的生动表达。尽管传统型、融合型及依附型女子学院的文化性格不尽相同,但都各有特色,都有值得借鉴学习之处。从社会发展与进步角度看,融合型女子学院与依附型女子学院无疑是未来女子学院发展的理想模式,但传统型女子学院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一类特殊群体,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杰出女性人才,它的存在必有其价值和合理之处,因此值得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馗[3](2020)在《粤剧艺术遗产的十年保护经验》文中研究表明粤剧是中国第二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汉族戏曲剧种,在十年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粤、桂、港、澳的岭南各界对粤剧进行了频繁的观念讨论和具体的艺术实践。粤剧通过重新检讨"遗产",展现了传统艺术的体系结构,张扬了剧种的文化品格;通过重新整理"遗产",夯实了艺术传承谱系,深掘了剧种专业化保护的方法;通过创作优秀剧目,提升了剧种现代发展能力,诠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保护"的内涵界定,包括通过制度建设来推进遗产保护成果的扩容与推广。粤剧在十年中的遗产保护与发展,以独特的剧种实践,为中国戏曲乃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可兹借鉴的宝贵经验。
张家雯[4](2020)在《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都纷纷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民族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都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将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文化传统教育立足于民族国家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其目的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觉的形成,使文化传统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文化修养,培育由文化传统凝聚的国民素养。作为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是国民共享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根植于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围绕两国通过文化传统教育来培育有着文化传统底蕴的国民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探究,力求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从历史演变、课程与教科书、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具体表现。历史演变部分是对日本战后和新加坡独立后的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展开历史溯源。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文化转向,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逐步发展,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四个阶段。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生存驱动、效率导向、能力导向、价值导向四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课程与教科书部分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小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两国均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教科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元素;内容编制上统一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有效契合课标中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学研究部分探究两国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并辅以具体案例介绍。两国学校均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教学途径。教学特色上,日本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开发地域文化素材,重视体验教学的作用,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教师课程研制组织的力量;新加坡方面强化国家认同,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并以此为参考,借鉴和探索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教育已被嵌入到国民教育中。两国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共性,总结为: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日本旨在培育传承和创新传统与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热爱之心,且具有丰富人性的日本人;新加坡旨在培育能够认同母族文化传统,且有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中,政府是主导,进行顶层规划,指导文化传统教育的有序开展。面对多重文化价值关系,两国都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同时凸显本土文化,面向世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推进课程的具体落实中,重视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教学活动采取知行结合、显隐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各自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又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和施教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因此,在以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经验参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求,探索适合我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路径。在厘清我国文化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围绕此目标,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创设有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教学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贺丽霞[5](2020)在《彝族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策略研究 ——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如今在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少数民族文化做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保护和传承也不断得到重视。各个少数民族在其实践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文化,为“多元一体”的形成贡献了各自的力量,因此现阶段少数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是一种趋势。另外,少先队活动课程也面临着改革,如果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无论是对于少先队活动课程,还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将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而且少先队活动课程也会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获取丰富的文化内容与多样化的载体,既有利于少先队活动课程目标的达成,培养少年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又有利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终实现民族团结的目标。彝族做为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本研究将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文化为例,在探讨将彝族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可能性、可行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地区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试提出将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策略。本研究由以下四大部分构成:第一大部分指第一章。该章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少数民族文化、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等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大部分即第二章和第三章,阐述了对于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基础性认识以及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做了相关概念的界定,对楚雄彝族文化概况、少先队活动课程概述进行说明。第三章深入分析彝族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研究基础,包括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政策文件依据,二者的共通性及融合的价值,旨在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彝族文化与少先队活动课程之间的契合点。第三大部分即第四章,是发现问题部分。介绍本研究的调查设计,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现状进行调研,并结合调研的情况和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大部分即最后一章,是本文解决问题的部分。首先强调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应坚持的价值取向,提出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接着对可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彝族文化内容进行分类阐述,提出灌输式、渗透式、随境式的融入方式。最后,结合实证调查与前几章内容,试提出实现彝族优秀文化有效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对策。
李丽[6](2020)在《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治要良好运行,健全完备的制度体系和公民深厚的法治观念是其必要条件,法治观念是推动法治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农村法治社会有效建立的根本所在,也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然而与国家法治化进程相比,农民的法治观念还明显不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农民法治观念培育也愈显无力和低效。现实抵牾催促着我们对农民法治观念培育进行反思和检视,以实现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良性质变。缺乏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明晰基本理论问题,才能进一步把握培育农民法治观念的精髓和理想进路。法治是一种成熟、多元而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制度框架,作为上层建筑,根植于社会现实土壤的中国法治必然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内涵。法治观念是法治的个体观念表达,是个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象与法治规律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把握,是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能动反映和内在自觉。法治观念包含法治认知、法治情感、法治意志三个相互关联又逐层递进的结构要素。新时代中国农民的法治观念是指农民个体所具备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相适应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内在自觉。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是培育者与农民的双向互动,既包括培育者的法治教育引领过程,又包括农民自主建构过程,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应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法、培育环境四要素,遵循法治知识的传授与教育、法治实践的体悟与认同,法治环境的联动与耦合的培育机理。我们对农民法治观念的内在结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和运行机理的理论解答,搭建起了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架构和模型。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指向的“农民”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整体意义上群体,拥有广义的外延范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判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规划,新时代背景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了新际遇。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农民法治观念的提升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造了条件。理论概括是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重要方式,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农民教育思想作为其理论成长点和根基,并提取绵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借鉴西方的成熟学说。这些理论成果为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依托。历史是真理之母。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应链接历史,感悟历史经验对现实的启迪与昭示。改革开放是我国法治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起点。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经历了准备阶段(1978年——1985年)、起步阶段(1986年——1996年)、展开阶段(1997年——2011年)和新时期(2012年——至今)。脉络的梳理使得培育经验愈加清晰,四十多年来,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遵循;采取“送法下乡”模式,将农村纳入现代法治建设的轨道;紧抓依法治村,建立村民自治制度,为农民践行民主法治观念提供制度平台;坚持德、法共治,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助推作用;开展农村立法、司法、执法建设,注重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透过历史之境,总结培育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历史参照与借鉴。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实践的指引,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最优良的方法论传统和最鲜明的方法论特征。新时代农民的法治观念既有积极表现,也确实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不断丰富,但法治认知模糊;法治期待产生,但司法认同度不高;守法观念形成,但依法办事观念欠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在新时代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农民主体性的缺场,“唯培育者为主体”倾向;培育内容多以法律知识为中心,忽视法治的价值内涵;培育多采用单向度灌输式方式,忽视法治实践与交往互动;各培育主体未形成有效合理,农村普法机制运行不畅;农村法治建设不完善,培育微观环境不佳等多维度困境和挑战。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全面、深入、辩证地挖掘问题根源,能深化我们对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研究当前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抵牾,有利于定位化解矛盾的着力点,为构建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理路提供现实指引。在这样一个革故鼎新的伟大时代,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新要求,呼唤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回归和彰显,探究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路向。理论、历史、现实像是三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必须坚持培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主体间性原则和本土化原则,以完善农村法治建设、促进农民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农民法治认知、强化法治情感体验、增强法治信任、培养法治思维为具体目标,构建多层次培育目标体系。根据农民心理发展特点,农村培育环境与资源,结合农民法治需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取向,培育应采用“唤起民众”式培育法、法治实践体验法、生活化培育法,重点培育农民的法律至上观念、权利保障观念、依法办事观念、权力制约观念。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可遵循以下路径开展:发挥党政的主导作用,扩大社会主体的参与范围,凸出重点农民群体的培育工作,明晰各培育主体责任,共同构建“党政、社会、农民”协同联动的培育大格局;通过完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机构设置、加紧队伍建设、强化经费保障、健全评估体系完善农村普法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让农民在各类法治活动中,在依法治村的实践中,在纠纷处理解决中深化民主法治实践,提升农民法治体验;通过完善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一核三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等途径优化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乡土环境。
陈英琦[7](2020)在《文化类微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形式的变迁和经济步伐的加快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日益丰富的文化形式也为记录片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使得微纪录片以一种更加自由的形式呈现出来。中央政府大力倡导的“文化自信”的口号激发了越来越多具有现代文化特质的优秀微纪录片的诞生。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产业门类,以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向受众传播。伴随着越来越多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微记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多元化的媒介载体为微记录片的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微纪录片质量的提升以及价值内涵的深化需求愈发迫切;另一方面,制作技术的革新以及创作理念的突破也为微记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帮扶,推动着微纪录片的发展朝着高品质、优水准的方向迈进。本文选取文化类微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以其创作和传播的研究作为研究内容,在充分界定微纪录片以及文化类微纪录片概念内涵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文化类微纪录片的创作特点以及文化传播价值。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作品,对文化类微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以期通过自身的实践来总结相关理论,从而提供实现微纪录片创作与传播优化的可行性参考建议。
郑梦萍[8](2020)在《基于主题单元教学的国际理解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化强烈呼唤具有国际理解素养的人才,培育国际理解素养是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也是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向。单元作为课程的基本单位,主题单元的教学是培育国际理解素养的可靠路径。本研究致力于探索如何通过主题单元教学培育国际理解素养,具体回应四个子问题:国际理解素养是什么?单元教学是什么?主题单元教学何以培育国际理解素养?主题单元教学怎样培育国际理解素养?经过文献研究,本文发现,国际理解教育大致经历了从关注和平与人权,到强调公民身份,再到追求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公正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对澳、美、日、韩等国关于国际理解素养课程目标的国际比较,结合我国普通高中6门外语课程标准,本文建构了国际理解素养的概念框架,将国际理解素养划分为四个维度:多元视角、尊重差异、跨文化交流与行动参与;本文阐明了主题单元教学的本质,说明了主题单元培育国际理解素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建构了培育国际理解素养的单元教学操作流程。基于国际理解素养的内涵与主题单元教学的特定程序,研究者与高中西班牙语教师合作开展案例研究,围绕中拉文化中的生死观,设计并实施了五个课时的单元教学,综合运用访谈、课堂视频实录、研讨以及实物资料等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全面记录和分析了单元教学的各个环节及4名研究参与者的国际理解素养。结果发现,单元目标、评价任务和学习过程的设计能够一致性地指向国际理解素养的目标。学生学习结果部分地体现了国际理解素养的一些表征。
洪诗莹[9](2020)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英语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完成。本次修订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强调立德树人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作用,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无论是课程方面对培养目标的调整,还是落实在学科课程标准方面的具体改变,都强调了核心素养在素质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重要作用。由此可看,我国教育目标已将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相结合以应对新世纪的人才需求。而教材是价值取向、知识、技能的载体,是呈现课程知识内容的重要文本。将教材落实到各学科实际教学成果中,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亦是当前教育的诉求。自古以来,语言与文化便是相互依存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文化的学习密不可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加强了学生语言文化的学习要求,与核心素养价值理念相交融。在英语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学科的核心素养逐渐衍生以适应新课标下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的课程建设指导。而现有的实际问题是教材本身的学科素养在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对学生文化意识教育薄弱性的问题,教育者亦未能将核心素养与课程有效结合。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问题,以文化品格素养为切入点,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1-5册)中每单元的第一篇阅读篇章为研究对象,围绕“新课程标准下文化品格素养是何种内涵?阅读篇章中内容的文化品格表征?现阶段下如何改革完善阅读教学策略方能迎合新课程标准英语学科文化品格素养下的培养目的?”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出教材中所体现的文化品格要素的特点、现存问题及原因等价值取向,进而对高中英语教材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形成的实现机制给予多层面的可行性途径。关于第一部分“新课程标准下文化品格素养的何种内涵”,主要以文献法为辅助媒介,兼顾新课程标准理念与文化视角,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从培养世界公民的立场出发,对本文中教材研究下的文化品格素养的要义给予划分。在此相关的文化品格表征研究基础上,对人教版高中英语阅读教材分别从整体与主题两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较清晰完整地揭示所研究教材主语篇阅读中的文化品格的表征现状与问题,对于积极呼应此次新课程标准颁发实行,指导英语教材的课程理念与学科素养相适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作为一项基阅读于教材与学科素养下文化品格素养维度的质的研究,本论文主要采取了文献法与文本分析法。在研究中,此两种方法之间成为互证工具,使本研究更有意义。本论文包括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问题的起源、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并对本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正文部分主要由四大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品格素养价值加以论述;第二章在第一章对文化品格素养划分维度的基础上,详细的从整体和主题两个部分对教材阅读文本的文化品格表征进行内容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与英语课程培养目标探析教材中现存的文化品格素养的特点与问题;第三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分别从教材本身建设、教学机制的适应性调整以及阅读教学学业评价三个方面,对所研究的英语阅读教材提出如何使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贯穿于整个英语课程学习的完善机制。第四章主要是此项研究的一些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的内容基本涵盖文化品格的表征;第二,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对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形成不够全面,呈现向目的语文化方向倾斜的趋势;第三,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对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呈现方式上略显单一。针对研究结论二和三,本论文建议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为根本出发点,依托高中英语阅读教材文本内容,改善教学过程,完善课后学生学业评价机制以此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警惕性,贯彻新课程标准下英语学科的文化品格素养培养,提出相应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张楚乔[10](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影响因素及培育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重大改革和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正处于一个重建和提升的时期。今天的大学生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文化自信程度将会影响到民族复兴的文化底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方向。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将有利于引领社会从文化自卑、文化自负回归到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新要求和新动能。研究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逻辑与历史分析相结合和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培育路径进行探索。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对于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就是要求大学生主体在多元文化中坚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理解、高度认同和坚定信念。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巨大变革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积极的现代理念和思想意识,同时也冲击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政治和社会领域的不断变化与思潮汹涌激发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奋斗豪情,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偏颇;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大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和博采众长的开放心态,同时也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心理。以上现象和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生文化定力不足,文化自信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内涵着大学生从知识上领悟、情感上认同、理性上坚信等多个方面,要培育坚定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就要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这个文化自信的核心。在实践中,要在国家层面调控经济环境、把控意识形态、营造文化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通过思政课堂引领政治方向、通过社会实践增添文化底蕴、通过同辈教育增强文化担当,从而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担当者和主力军。
二、保护历史文化名域资源提高广州文化品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历史文化名域资源提高广州文化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2)美国“七姐妹”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大学文化性格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缘由一:早期研究与女性教育“结缘”——选择七姐妹学院之因 |
2.缘由二:七姐妹学院的特殊意义和价值——选择七姐妹学院之由 |
3.缘由三:女子高等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价值——研究的必要性 |
4.缘由四:我国女子高校缺乏个性特色——研究的迫切性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关于美国七姐妹学院的研究 |
2.关于大学文化性格的研究 |
3.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比较研究法 |
3.理想类型分析法 |
(五)概念界定 |
1.“七姐妹”学院 |
2.大学文化性格 |
3.大学核心竞争力 |
一、一种解释大学核心竞争力来源的新架构:大学文化性格 |
(一)大学文化性格的影响因素 |
1.社会挑战 |
2.文化传统 |
3.文化冲突 |
4.大学人的文化性格 |
(二)大学文化性格的表现形式 |
1.大学物质文化性格 |
2.大学制度文化性格 |
3.大学精神文化性格 |
(三)基于文化性格基础观的大学核心竞争力 |
二、传统型女子学院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大学文化性格视角 |
(一)五姐妹学院文化性格的形成及内涵 |
1.女性主义文化性格的养成 |
2.女性主义文化性格的坚守 |
(二)大学物质文化性格下五姐妹学院核心竞争力 |
1.风景优美的校园环境 |
2.传统哥特式建筑风格及特色建筑设计 |
3.女性化的教研设施 |
(三)大学制度文化性格下五姐妹学院核心竞争力 |
1.本科教育阶段的单性别招生制度 |
2.以女性为主体的校长及教师聘任制度 |
3.女性课程与联合课程 |
4.小班女性化课堂教学制度 |
5.本硕博三级学位证书制度 |
(四)大学精神文化性格下五姐妹学院核心竞争力 |
1.女性领导力教育 |
2.倡导学术卓越 |
3.为世界女性服务的理念 |
三、融合型女子学院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大学文化性格视角 |
(一)瓦萨学院文化性格的形成及内涵 |
1.文化性格的转变 |
2.精英博雅教育文化性格的强化 |
(二)大学物质文化性格下瓦萨学院核心竞争力 |
1.哈德逊河谷旁的着名学府 |
2.风景如画的园林式校园 |
3.“瓦萨女孩”流行服饰 |
(三)大学制度文化性格下瓦萨学院核心竞争力 |
1.“多元包容,优中选优”的招生制度 |
2.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聘任制度 |
3.广泛而深入的专业课程 |
4.小班精英化的课堂教学制度 |
(四)大学精神文化性格下瓦萨学院核心竞争力 |
1.“先进、全面”的博雅教育 |
2.强调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 |
四、依附型女子学院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大学文化性格视角 |
(一)依附文化性格下“哈佛附校”的核心竞争力 |
(二)女性主义文化性格下拉德克利夫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
(三)跨学科研究文化性格下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
五、启示与借鉴 |
(一)找准办学目标方向,凸显女校文化符号 |
(二)重视历史文化传统,保存女校文化本色 |
(三)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培育女校文化个性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粤剧艺术遗产的十年保护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粤剧申遗阶段的系列工作成效 |
二、粤剧申遗十年的特色经验总结 |
(一)通过重新检讨“遗产”,展现了传统艺术的体系结构,张扬了剧种的文化品格。 |
(二)通过重新整理“遗产”,夯实了艺术传承谱系,深掘了剧种专业化保护的方法。 |
(三)通过优秀剧目创作,提升了剧种现代发展能力,诠释了《公约》对于“保护”的内涵界定。 |
结语 |
(4)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凸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日本和新加坡国别考察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文化传统 |
2.文化传统教育 |
3.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3.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战后初期日本教育在文化上的转向 |
2.战后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
3.文化传统教育的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
4.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2006年以来)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生存驱动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65-1978) |
2.效率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79-1996) |
3.能力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97-2011) |
4.价值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2012年起至未来20年)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为例 |
(1)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 |
(2)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编写方式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和华文课为例 |
(1)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2)华文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三、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 |
(2)开发整合地域文化素材 |
(3)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文化态度和能力 |
(4)有效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
(5)校内教师课程研制组织提供原动力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凸显本土文化积累,强化国家认同 |
(2)多元渠道提高文化传统教育的师资力量 |
(3)建设学校文化,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 |
(4)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支援学校教育 |
四、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共性 |
1.确立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地位 |
(1)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2)政府是文化传统教育的主导 |
2.处理文化传统教育的多重价值关系 |
(1)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
(2)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 |
(3)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姿态 |
3.统筹推进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落实 |
(1)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 |
(2)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性 |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1)知行结合 |
(2)显隐结合 |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差异性 |
1.目标内涵的差异性 |
2.实施内容的差异性 |
3.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
五、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二)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 |
1.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和衔接 |
2.系统设计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内容 |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资源 |
(三)重视教学中对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挖掘 |
1.面向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
2.以文化传统创新的视角设计教学 |
3.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深化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
1.家庭方面 |
2.社会方面 |
(五)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 |
1.积累文化传统知识,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 |
2.重视以传统德性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
3.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传统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彝族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策略研究 ——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需要 |
二、少先队活动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基于个人研究兴趣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调查问卷法 |
第四节 文献研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二章 对楚雄彝族文化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基础性认识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少先队活动课程 |
二、优秀少数民族文化 |
三、“融入”的涵义 |
第二节 少先队活动课程概述 |
一、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性质 |
二、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
三、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 |
第三节 楚雄彝族文化概况 |
一、精神文化 |
二、民俗文化 |
三、非物质文化 |
第三章 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研究基础 |
第一节 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文件依据 |
一、理论基础 |
二、政策文件依据 |
第二节 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价值 |
一、对少先队活动课程的价值 |
二、对彝族优秀文化的价值 |
三、对少先队员发展的价值 |
四、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
第三节 彝族优秀文化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共通性 |
一、目标契合 |
二、特点相符 |
三、内容互补 |
四、方式相通 |
第四章 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第二节 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调查现状 |
一、少先队员对彝族文化的认知与了解现状 |
二、少先队活动课程融入彝族优秀文化现状 |
第三节 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存在的不足 |
一、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性、自主性欠缺 |
二、少先队员主体地位不突出 |
三、组织资源支持不到位 |
第五章 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策略 |
第一节 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 |
一、坚持以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基础的价值取向 |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原则 |
一、遵循儿童性原则 |
二、遵循激励性原则 |
三、遵循创新性发展原则 |
第三节 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 |
一、政治启蒙相关内容 |
二、信仰启蒙相关内容 |
三、道德养成相关内容 |
四、成长取向相关内容 |
第四节 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方式 |
一、灌输式——系统性、明确性 |
二、渗透式——分散性、渐进性 |
三、随境式——灵活性、趣味性 |
第五节 促进彝族优秀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对策 |
一、起点:增强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专业性、自主性 |
二、过程: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创造性、积极性 |
三、结果:提高少先队活动课程评价科学性、合理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问题概说 |
2.1 法治观念的透析 |
2.1.1 法治观念的界定 |
2.1.2 法治观念的结构 |
2.2 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界定 |
2.2.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含义 |
2.2.2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 |
2.2.3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机理 |
2.2.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新时代际遇 |
2.3 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思想溯源 |
2.3.1 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2.3.2 文化基因:中国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 |
2.3.3 西学借鉴:西方法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回溯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进程 |
3.1.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准备阶段(1978 年——1985 年) |
3.1.2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起步阶段(1986 年——1996 年) |
3.1.3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展开阶段(1997 年——2011 年) |
3.1.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新时期(2012 年——至今)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经验总结 |
3.2.1 党的领导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根本遵循 |
3.2.2 “送法下乡”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主要模式 |
3.2.3 村民自治为农民践行民主法治观念提供了制度平台 |
3.2.4 思想道德教育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助推器 |
3.2.5 注重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检视 |
4.1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实效 |
4.1.1 法律知识不断丰富,但法治认知模糊 |
4.1.2 法治期待产生,但基层司法认同度不高 |
4.1.3 守法观念形成,但依法办事观念欠缺 |
4.2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呈现“唯培育者主体”倾向,农民主体性缺场 |
4.2.2 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以法律知识为中心,忽视了法治的价值内涵 |
4.2.3 农民法治观念多采用单向度灌输式培育,法治实践与交往互动重视不足 |
4.2.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未形成有效合力,农村普法机制运行不畅 |
4.2.5 农村法治建设不完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微观环境不佳 |
4.3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困境的根源剖析 |
4.3.1 社会层面:“半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结构 |
4.3.2 经济层面:“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弊考量 |
4.3.3 政治层面:“非利益捆绑”的村镇关系 |
4.3.4 文化层面:传统乡土法文化的掣肘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对策 |
5.1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原则 |
5.1.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5.1.2 坚持主体间性原则,凸显农民主体地位 |
5.1.3 坚持法治观念培育与乡村“本土资源”相结合 |
5.2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目标 |
5.2.1 全局性的根本培育目标安排 |
5.2.2 系统性的具体培育目标设定 |
5.3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内容 |
5.3.1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法律法规普及 |
5.3.2 凸出对法治价值内容的教育与引导 |
5.4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方法 |
5.4.1 “唤起民众”式培育法 |
5.4.2 法治实践体验法 |
5.4.3 生活化培育法 |
5.5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具体路径 |
5.5.1 明晰培育主体,推进党政、社会、农民协同联动 |
5.5.2 完善农村普法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
5.5.3 深化农民法治实践,提升农民法治体验 |
5.5.4 优化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访谈提纲 |
(7)文化类微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应用价值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微纪录片概念界定 |
2.1.1 微纪录片的定义 |
2.1.2 微纪录片的特点 |
2.1.3 微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2.1.4 微纪录片与微视频的区别 |
2.1.5 微纪录片与微电影的区别 |
2.2 文化类微纪录片 |
2.2.1 文化类微纪录片的研究动态 |
2.2.2 文化类微纪录片的概念 |
第3章 文化类微纪录片在当代的发展 |
3.1 中央政府对文化的重视 |
3.1.1 文化自信的提出 |
3.1.2 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 |
3.2 微纪录的受众接受过程 |
3.2.1 由纪录片到微纪录片的发展 |
3.2.2 由微视频、微博到微纪录片的转化 |
3.2.3 由娱乐类电视节目到文化类微纪录片的转化 |
3.3 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
3.3.1 注重文化共性 |
3.3.2 具有国际化视角 |
3.3.3 体现人文关怀 |
3.4 民族文化对于微纪录片的意义 |
3.4.1 民族文化提升微纪录片的文化品格 |
3.4.2 民族文化促进观众的文化认同度 |
第4章 文化类微纪录片的创作创新 |
4.1 创作手段 |
4.1.1 拍摄技术的革新 |
4.1.2 后期制作技术的变化 |
4.2 创作特点 |
4.2.1 选题偏向人文山川景观 |
4.2.2 创作手法从细节切入 |
4.2.3 国际化元素的融入 |
4.3 叙事角度 |
4.3.1 画面与配音的结合 |
4.3.2 现代技术与现实场景的结合 |
4.3.3 传统文化与新传播形式的结合 |
4.4 创作呈现 |
4.4.1 灵活运用的解说词 |
4.4.2 精美化的制作效果 |
4.4.3 以小见大的呈现方式 |
第5章 文化类微纪录片的传播策略 |
5.1 文化类微纪录片的传播效果策略 |
5.1.1 转变传播理念 |
5.1.2 推动专业制作与民间创作共荣 |
5.2 文化类微纪录片传播的受众策略 |
5.2.1 关注受众心理诉求 |
5.2.2 实现受众角色转换 |
5.2.3 精准定位受众,个性定制推送 |
5.3 文化类微纪录片传播的内容策略 |
5.3.1 丰富题材选择,优化视听呈现 |
5.3.2 紧抓时代脉搏,迎合精神需求 |
5.4 文化类微纪录片传播的媒介策略 |
5.4.1 加强媒介元素融合 |
5.4.2 整合多渠道媒介传播 |
5.5 文化类微纪录片传播的反馈策略 |
5.5.1 弘扬传统文化,彰显主流价值 |
5.5.2 树立精品意识,实现品牌塑造 |
5.6 微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理论 |
5.6.1 微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基础 |
5.6.2 微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内容 |
5.6.3 微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归宿 |
5.7 如何增进微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价值 |
5.7.1 细节处入手挖掘主题深度 |
5.7.2 创新处拓展吸收思想精华 |
5.7.3 发挥社会力量集中群体智慧 |
第6章 创作作品的呈现 |
6.1 作品设计构思 |
6.2 制作过程 |
6.2.1 拍摄计划 |
6.2.2 选景 |
6.2.3 拍摄 |
6.3 视频剪辑 |
6.3.1 微纪录片的时间分配 |
6.3.2 镜头语言的衔接 |
6.3.3 配音的搭配 |
第7章 结论 |
7.1 文化类微纪录片研究的不足 |
7.2 对文化类微纪录片发展的展望 |
7.3 创新点 |
7.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配音文案 |
附录 B 脚本(部分) |
附录 C 作品截图展示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8)基于主题单元教学的国际理解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国际理解素养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关注和平与人权 |
第二节 强调公民身份 |
第三节 追求文化多样性及社会公正 |
第二章 作为课程目标的国际理解素养 |
第一节 国际理解素养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我国外语课程中的国际理解素养目标 |
第三节 国际理解素养课程目标的概念框架 |
第三章 基于主题单元教学的国际理解素养培育理论 |
第一节 主题单元教学的内涵 |
一、主题单元教学的特征 |
二、主题单元教学的要素 |
第二节 主题单元教学与国际理解素养的关系 |
一、素养的整体性要求主题单元教学 |
二、素养的情境性呼唤主题单元教学 |
三、素养的具身性亟需主题单元教学 |
四、素养的累积性需要主题单元教学 |
第三节 主题单元教学培育国际理解素养的策略 |
一、单元设计思路 |
二、单元组织方式 |
三、单元学习设计 |
第四章 案例研究:中拉文化中的生死观 |
第一节 案例背景 |
一、研究情境 |
二、研究主题 |
三、数据收集和分析 |
四、研究信效度与研究伦理 |
第二节 案例呈现 |
一、方案编制 |
二、方案实施 |
三、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教学设计一致地关注国际理解素养 |
二、学习结果部分体现了国际理解素养表征 |
三、研究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单元设计教案 |
附录三 :编码框架 |
后记 |
(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品格素养价值 |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品格素养的内涵及构成 |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文化品格素养的要义 |
2.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文化品格素养的构成 |
(二)文化品格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达到文化理解 |
(三)文化品格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形成文化自信 |
(四)文化品格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实现文化提升 |
二、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的文化品格表征 |
(一)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的文化品格分布 |
1.阅读语篇中可促进文化品格培养内容的整体分析 |
2.阅读语篇中可促进文化品格培养内容的主题式呈现与分析 |
(二)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文化品格培养的特征 |
1.所蕴含文化品格素养内容的价值多元化 |
2.所蕴含文化品格素养内容的世界性 |
3.文化感召彰显文化育人价值 |
(三)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可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内容的文化性缺失 |
1.跨文化意识体现不够 |
2.母语文化的品格特征不明显 |
3.本土文化意识还应加强 |
三、文化品格素养培养导向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调适 |
(一)阅读前(PRE-READING)——依托文本,实现文化延伸的阅读教学策略 |
1.以交融性为取向,教师对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内容的加工选择 |
2.以直观性为侧重,教师对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内容的引导呈现 |
3.以递进性为导向,教师对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内容的主题设计 |
(二)阅读中(WHILE-READING)——完善阅读教学机制,促进文化升华的阅读教学策略 |
1.阅读教学中文化互生的教学模式建构 |
2.阅读教学中文化境遇创生的教学方法选择 |
3.阅读教学中文化意义产生导向的教学设计 |
(三)阅读后(POST-READING)——辅以阅读教学评价,巩固文化习得的阅读教学策略 |
1.基于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学业评价的标准制定 |
2.基于跨文化要素的阅读教学评价内容选择 |
3.基于多元文化价值核心的阅读教学评价方式运用 |
四、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影响因素及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与研究基础 |
2.1 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 |
2.1.1 文化的内涵 |
2.1.2 文化自信的内涵 |
2.1.3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 |
2.2 文化自信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是理论基点 |
2.2.2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是指导方针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现实指南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经济因素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
3.1 经济发展成为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 |
3.2 经济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 |
3.2.1 物质水平提升焕发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
3.2.2 经济体制变革更新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
3.3 经济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消极影响 |
3.3.1 日益富足的物质生活易于滋生消费主义思想 |
3.3.2 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冲击传统义利观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治与社会因素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
4.1 政治和社会发展成为影响大学生自信的因素 |
4.1.1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影响自信的主要因素 |
4.1.2 国际地位变化是影响自信的重要因素 |
4.2 政治与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 |
4.2.1 国内社会进步唤醒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
4.2.2 国际地位提升强化了大学生的国家观念 |
4.3 政治与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消极影响 |
4.3.1 意识形态较量冲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
4.3.2 社会矛盾问题造成大学生的思想偏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化因素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
5.1 文化发展状况成为影响大学生自信的直接因素 |
5.2 文化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 |
5.2.1 对内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 |
5.2.2 对外文化交流激发大学生文化振兴意识 |
5.3 文化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消极影响 |
5.3.1 文艺作品政治意识不到位削弱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
5.3.2 文化领域泛娱乐化淡化大学生的文化情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 |
6.1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影响因素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启示 |
6.1.1 形成积极社会氛围是培育文化自信的前提 |
6.1.2 坚守价值观自信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核心 |
6.2 创造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
6.2.1 规范经济秩序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
6.2.2 把握意识形态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
6.2.3 营造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文化品格 |
6.3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6.3.1 坚持思政课堂引导政治方向为大学生树立精神支撑 |
6.3.2 增加社会实践加强文化体验增添文化底蕴 |
6.3.3 加强同辈教育塑造文化氛围增强文化担当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保护历史文化名域资源提高广州文化品格(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2]美国“七姐妹”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大学文化性格的分析[D]. 孟方圆.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粤剧艺术遗产的十年保护经验[J]. 王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01)
- [4]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D]. 张家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彝族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策略研究 ——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D]. 贺丽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 李丽.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7]文化类微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研究[D]. 陈英琦. 西安工程大学, 2020(01)
- [8]基于主题单元教学的国际理解素养培育研究[D]. 郑梦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D]. 洪诗莹.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影响因素及培育路径研究[D]. 张楚乔.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