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与素质教育

论体育课与素质教育

一、论体育活动课与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周东升,赵燕[1](2021)在《初中体育活动课专项化教学实施可行性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体育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活动课程经常被教师和家长忽略。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并实施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素质培养被逐渐重视,成了初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活动课程质量的优化工作也被逐渐提上日程。体育活动教学在教授学生运动知识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人格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初中体育活动课专项化教学实施,有助于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综合效能,具有较强的实施可行性,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该文立足初中体育活动课程专项化开发与建设实践,探寻有效的教育创新路径。

李梦圆[2](2021)在《北京四中体教融合促进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路径的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我国文化、卫生、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党中央将体教融合以及新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该如何培育提上日程。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等相关机构联合颁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这项政策不仅显示出党中央对加强体教融合的信心决心,还可作为我国将近三亿多的中小学生协调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发展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本研究立足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时代大背景下,从对北京四中的教育教学理念、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等活动的认识层面来分析北京四中体教融合促进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路径,也为北京四中未来自身在体教融合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能够成为有担当的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参考依据。首先通过对相关领域的专家访谈,了解专家对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路径的看法,然后对北京四中进行实际的走访调查,并为探寻四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体教融合模式的理论依据提供参考。接着对北京四中的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在Excel软件中对前期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加以统计分析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从具体操作层面上以北京四中的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路径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四中的学生和老师为具体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探索促进体教融合发展的合力点,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学校层面要树立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2)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提供“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多重选择丰富教学课堂,构建多种类课程模式,为培育广大中学生体育专项爱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3)形成了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教学教研互动模式。(4)丰富课余体育活动,为学生搭建多个平台,构建“五个一”的模式。(5)构建完备的竞赛体系,构建班级、年级、校际的体育竞技比赛多方沟通平台,通过扩大受众群体在广大的青少年中形成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形成了以学校为基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平台和输送渠道体系。

李雨晨[3](2020)在《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幼儿体育教学是幼儿园整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度的提高,使得近几年我国学前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伴随着幼儿体育活动课在幼儿园广泛开展,有关幼儿体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学界重视。因此,文章对高青县的幼儿体育活动课教学现状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对策,对增强该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科学健康发展,提高学前教育发展速度和办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分析,辨明影响全县范围内幼儿体育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从而提出促进高青县幼儿体育教学发展的规划设想,为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推进落实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高青县幼儿体育教师中,专职教师较少,尤其是幼儿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特别少,直接影响了高青县幼儿体育的发展。(2)高青县幼儿园中体育活动课的教学场地不足,大部分幼儿园现有的体育活动课教学场地无法满足幼儿上课的实际需要,同时,高青县乡镇幼儿园场地建设随意性较强,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3)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的教学时间存在一定的不够,近一半的幼儿园未达到国家规定每天两个小时的幼儿体育活动课教学时间的要求。(4)高青县体育活动课程的开展缺少多样化的教学器材,对现有的器材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器材损坏情况严重。(5)高青县幼儿体育教师的专业继续教育机会较少,教学观念、内容、手段和方法陈旧,不能满足现代幼儿体育的教学发展要求。(6)高青县幼儿体育课程存在安全问题,主要影响因素有:授课教师对幼儿体育安全知识掌握存在一定的欠缺,幼儿园教学场地不规范,幼儿园体育课程同一时间上课人数过多等因素。综合上述结论,目前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针对目前的现状,作者提出可通过提高幼儿教师薪资待遇,完善现有教学场地器材,增加教学时间,关注对幼儿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等方法改进不足,逐步完善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的发展体系。

李国强[4](2019)在《足球游戏对5-6岁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其体质健康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5-6岁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但是近年来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体育活动是促进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现如今我国幼儿体育相对滞后以及如今教育的“重智轻体”现象非常严重,使得我国儿童这时期很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文献研究表明有关学龄前儿童的研究逐年增多,但是有关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的运动干预方案及内容的实验研究还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设计足球运动方案和内容,以游戏形式介入足球课程,探索足球运动干预对5-6岁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提高产生的机制和效果,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随机选取江苏省溧阳市深城中心小学幼儿园的76名5-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大四班为实验组,大二班为对照组,两组人数均等,男女各为19人。实验组的儿童进行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足球游戏课,持续干预时间10周。对照组儿童则进行常规户外体育活动课。实验前和实验后对两组儿童按照《国民体质检测标准(幼儿部分)》中选取的反映儿童下肢力量的立定跳远、上肢力量的网球掷远、柔韧素质的坐位体前屈、协调性的双脚连续跳、灵敏素质的10米折返跑、平衡能力的走平衡木等6项指标,按照检测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对实验前测得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同质性检验,身高、体重、年龄和6项身体素质指标数据均显示P>0.05,证明两组儿童是在同一水平下进行的实验。10周实验后对两组儿童6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后测,对实验前、后所测得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足球游戏课相比常规户外体育活动课可以更明显的提高5-6岁学龄前儿童下肢的力量。(2)足球游戏课相比常规户外体育活动课对提高5-6岁学龄前儿童上肢力量影响较小。(3)足球游戏课比常规户外体育活动课更能有效促进5-6岁学龄前儿童柔韧素质的发展。(4)足球游戏课与常规户外体育活动课对比发现,足球活动课有效提高了 5-6岁学龄前儿童的协调性。(5)足球游戏课比常规户外体育活动能更好的发展5-6岁学龄前儿童的灵敏素质。(6)足球游戏课比常规户外体育活动课更能显着提升5-6岁学龄前儿童平衡能力。建议:(1)今后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将足球游戏课设置在本幼儿园的常规户外体育活动中,以丰富幼儿体育活动课内容,提高儿童身体素质,保证儿童体质健康。(2)幼儿足球课设计要以符合儿童年龄的特征,主要以情景游戏为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克服困难的精神。(3)幼儿在进行足球课的时候要注意儿童运动量的控制,时刻观察儿童在足球课中的表现和反应,避免运动量过大或其他因素对儿童产生不必要伤害,从而保证幼儿足球课顺利进行。

黄润丽[5](2016)在《浅谈乡村小学的体育活动课》文中研究说明在素质教育的新课标下,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也要把体育教学放在学校的首要位置,体育教学和教学质量是相互相成的,只有推进体育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理念产。那么对于山村小学的体育活动课,应当怎样开展呢?我想谈自己的见解。

朱丽红,刘利新,袁红[6](2014)在《高校体育活动课的开展和发展策略研究——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有体育理论课和体育活动课两种课程,体育活动课与体育理论课是共存的,二者相互补充。通过实验的方法,对高校体育活动课开展的必要性和实效性进行研究,提出通过体育活动课的开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王鑫[7](2014)在《济南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现状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早操和课间操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多年来,大部分学生只是听从学校的安排,处于被动状态,锻炼身体的效果大打折扣。很多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课,没有一个根本没的意识,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习惯。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它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健康第一”的精神,对课间操的体育组织在膨胀,成为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课程,它是必要的,也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大课间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更合适的组织管理模式,使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并与当今的国民教育方针贴合。在研究调查济南市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济南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阶层发展。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通过导师、曾经初中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下,选取了济南市规范化学校和非规范化学校共14所。问卷在符合各种条件的基础上选取了规范化和非规范化学校各7所,每个年级学生各发放50份调查问卷,教师随机发放50份问卷。用时三个月对其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采用当面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发放。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在十多名同学的帮助下,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检验性的筛选。问卷同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专家访谈法采用面谈、电话等方式,对山东体育学院金丽颖老师、济南燕山中学杨英老师等五名专家进行访谈。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调查统计。对已经回收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测,删除无效的问卷,分类归档有效问卷并进行编号,对以后的审查复核打好基础。利用Excel软件,对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频数统计。通过对本文的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年级性别存在差异,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参与度存在影响;内容的枯燥、形式的单一,使得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失去兴趣;组织管理系统的混乱,使大课间体育活动课不能很好地开展实施;缺乏专业的指导人才,让学生盲目地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器材及场地设施的不完善,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存在着制约。

胡学功,汪勤,常晓铭,穆荣先[8](2013)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活动课的现状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课指学生能够安全独立自主参加体育活动,运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能够在活动感到身心愉悦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课是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但由于不是正式课程,没有相关教学大纲的支持,往往得不到学校的重视。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课的历史由来已久,活动课也相继得到实施,本课题组成员针对省内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活动课的现状展开调查,并得出相关数据,希望对活动课的贯彻实施微尽薄力。

陈道秋[9](2012)在《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中学体育活动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改革后,学校强化了学生身体素质煅练,加开了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课。农村中学由于受现有的客观条件限制,课外活动的有效性受到了制约。笔者近期专门对我校活动课进行了调研,针对活动课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

衷传炫[10](2012)在《新课标下构建初中体育活动课模式的探究》文中提出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天性爱好的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爱好,正好可以成为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兴趣导引。本文从自主性教学和社团性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活动课模式的构建。

二、论体育活动课与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体育活动课与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体育活动课专项化教学实施可行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现代初中体育活动课教育发展路径分析
2 当前初中体育活动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初中体育活动课专项化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3.1 因地制宜开发传统体育活动课资源
    3.2 加速初中球类教学的创新以及改革
    3.3 丰富初中体育竞赛内容以及形式
结束语

(2)北京四中体教融合促进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路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依据新时代体教融合相关文件的精神
        1.1.2 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作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体教融合的追根溯源
        1.4.2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价值
        1.4.3 体教融合下的路径创新
        1.4.4 体教融合下的学校体育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访谈法
        2.2.2 调查法
        2.2.3 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北京四中体教融合下学校办学理念的定位分析
        3.1.1 北京四中体教融合下的办学理念
        3.1.2 北京四中体教融合下的培养目标
    3.2 学校体育角度北京四中体教融合的开展现状分析
        3.2.1 从体育课的角度分析
        3.2.2 从课外体育活动的角度分析
        3.2.3 从课外体育训练角度分析——四中男子篮球运动队
        3.2.4 从课外体育竞赛的角度分析
    3.3 文化学习的角度北京四中体教融合的开展现状分析
        3.3.1 文化课程设计
        3.3.2 学习训练兼顾模式——四中男篮运动队为例
        3.3.3 文化学习对体育锻炼的促进作用
    3.4 北京四中体教融合理念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3.4.1 体教融合理念对体育习惯的影响
        3.4.2 体教融合理念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3.4.3 体教融合理念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树立体教融合的教育理念
        4.1.2 构建多元角度的教学模式
        4.1.3 形成融合性的教学教研模式
        4.1.4 搭建丰富的课余体育平台
        4.1.5 组建完备的竞赛体系和畅通后备人才培养渠道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一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二 学生调查问卷
    附件三 老师调查问卷

(3)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幼儿的概念界定
        1.3.2 幼儿体育概念界定
        1.3.3 幼儿体育活动课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文献综述
        1.4.2 国外文献综述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地观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青县幼儿园基本情况分析
    3.2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观念与态度现状
        3.2.1 幼儿体育教师观念与态度
        3.2.2 幼儿家长观念与态度
        3.2.3 幼儿自身观念与态度
    3.3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软件、硬件支撑现状
        3.3.1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软件现状
        3.3.2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硬件现状
    3.4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现状
        3.4.1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课程设置现状
        3.4.2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上课内容现状
        3.4.3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上课时间现状
    3.5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城镇、乡镇幼儿园对比分析
        3.5.1 幼儿园数量对比分析
        3.5.2 幼儿园体育活动课教学设施对比分析
        3.5.3 幼儿园体育活动课教学内容对比分析
    3.6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发展的对策
        3.6.1 提高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授课教师师资力量
        3.6.2 提高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场地的建设和器材的利用率
        3.6.3 增加幼儿体育活动课课程内容
        3.6.4 加强幼儿体育活动课安全培训
        3.6.5 加强幼儿活动课教学的科学化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授课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
附录C 幼儿园名单
致谢

(4)足球游戏对5-6岁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学龄前儿童
        2.1.2 身体素质和分类
        2.1.3 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特点
    2.2 国内外关于身体素质以及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关于身体素质的研究现状
        2.2.2 国外关于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的研究现状
        2.2.3 我国关于身体素质研究现状
        2.2.4 我国关于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龄前儿童在实验前的同质性检验
        4.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龄前儿童基本情况的同质性检验
        4.1.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龄前儿童每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同质性检验
    4.2 足球游戏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与分析
        4.2.1 足球游戏对学龄前儿童下肢力量的影响与分析
        4.2.2 足球游戏对学龄前儿童上肢力量的影响与分析
        4.2.3 足球游戏对学龄前儿童柔韧素质的影响与分析
        4.2.4 足球游戏对学龄前儿童协调性的影响与分析
        4.2.5 足球游戏对学龄前儿童灵敏素质的影响与分析
        4.2.6 足球游戏对学龄前儿童平衡能力的影响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本人攻读学术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浅谈乡村小学的体育活动课(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活动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体育活动的内容要多样性
3 体育活动要活理化
4 充分利用好体育器材

(6)高校体育活动课的开展和发展策略研究——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二、对东北石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调查分析
三、东北石油大学体育活动课的实践分析
    (一) 东北石油大学体育活动课管理体制
    (二) 东北石油大学体育活动课的文件和计划制定
    (三) 东北石油大学体育活动课的内容
    (四) 考核标准及成绩构成
四、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活动课的发展策略

(7)济南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2 相关理论概念
        2.2.1 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含义
        2.2.2 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相关国家政策
        2.2.3 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发展概述
        2.2.4 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特性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问卷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济南市初中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态度分析
    4.2 济南市初中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次数分析
    4.3 济南市初中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动机的分析
    4.4 济南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课活动形式的分析
    4.5 济南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课活动时间、场地、器材的分析
    4.6 济南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组织管理现状分析
    4.7 济南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7.1 个人影响因素
        4.7.2 活动内容的影响因素
        4.7.3 组织管理的影响因素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8)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活动课的现状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活动课的现状
2 高职院校体育活动课开设不理想的原因
    2.1 地理和气候因素。
    2.2 教学场地有限。
    2.3 从院校到学生观念上不重视。
3 明确体育活动课的意义
    3.1 体育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3.2 体育活动课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渠道。
    3.3 体育活动课是提高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途径。

四、论体育活动课与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体育活动课专项化教学实施可行性初探[J]. 周东升,赵燕.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1(22)
  • [2]北京四中体教融合促进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路径的研究[D]. 李梦圆.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3]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李雨晨.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足球游戏对5-6岁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国强. 扬州大学, 2019(02)
  • [5]浅谈乡村小学的体育活动课[J]. 黄润丽. 中华少年, 2016(06)
  • [6]高校体育活动课的开展和发展策略研究——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J]. 朱丽红,刘利新,袁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07)
  • [7]济南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现状研究[D]. 王鑫. 山东体育学院, 2014(03)
  • [8]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活动课的现状及意义[J]. 胡学功,汪勤,常晓铭,穆荣先.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3)
  • [9]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中学体育活动课[J]. 陈道秋.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2(12)
  • [10]新课标下构建初中体育活动课模式的探究[J]. 衷传炫. 考试(教研版), 2012(11)

标签:;  ;  ;  ;  ;  

论体育课与素质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