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椭圆曲线特性及其在曲面拟合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华[1](2019)在《航空发动机尾喷管的气动/隐身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战机常用的探测方式为雷达和红外探测,而发动机排气系统不仅是战机主要的红外辐射源,同时作为腔体结构也是飞机后向重要的雷达散射源,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红外辐射和雷达信号强度成为隐身战机设计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开展了发动机尾喷管红外和雷达隐身性能的研究。首先,依据尾喷管设计理论,设计了喷管型面参数获取程序,在基础参数相同的条件下,本文设计了轴对称喷管、二元喷管、5种不同中心线变化规律和3种不同截面积变化规律的单S弯二元喷管。其次,在设计的喷管模型基础上,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不同模型的喷管气动性能参数和尾喷流温度场,结合气体动力学理论和红外辐射理论对比分析了轴对称喷管、二元喷管和单S弯喷管的气动性能和红外隐身性能,研究了中心线变化规律对单S弯二元喷管气动特性和红外隐身性能的影响。运用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MLFMM)开展了尾喷管后向雷达散射截面(RCS)的仿真计算,得到了尾喷管后向雷达散射截面,分析比较了轴对称喷管、二元喷管和单S弯喷管的雷达隐身性能,研究了中心线变化规律和截面积变化规律对单S弯二元喷管雷达隐身性能的影响。最后,结合喷管的红外和雷达隐身性能,分析了各喷管的综合隐身性能。结果表明单S弯二元喷管相对二元喷管和轴对称喷管大幅度提高了综合隐身性能,二元喷管相对与轴对称喷管尾流高温核心区长度缩短了50%以上,提高了其红外隐身性能,采用中心线变化规律为缓急相当和截面积变化规律为缓解相当的单S弯二元喷管可同时取得优良的气动和隐身性能,为隐身喷管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宁艳群[2](2019)在《基于非接触式人体测量获取腰围截面图形的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大方向,服装行业与智能化技术的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测量速度快、效率高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适用于当今市场,该技术应被广泛使用以更好地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但由于非接触式测量设备价格昂贵和人们对其生成的数据与图形的质疑,使得诸多的企业不敢轻易地投入使用。因此,为改进智能化设备的准确性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帮助,加速服装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进程,对非接触式自动测量所获取的图形数据进行研究并验证其准确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围度尺寸作为人体重要的控制部位尺寸,在服装结构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获取的腰围曲线图形进行研究。以手工测量数据为标准和基础,建立标准腰围曲线模型,通过对非接触式测量获取的腰围尺寸数据和图形进行验证分析,找出一种验证非接触式测量获取的图形是否可用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人体尺寸采集实验:本次实验选取了 18-25岁的在校女大学生和30-45岁的企业女员工各208名为实验样本,采用传统手工测量和非接触式人体测量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人体相关研究部位的尺寸采集;并对测量数据做基本统计分析处理。(2)体型聚类分析:对所有样本进行体型聚类分析,以胸身比、胸腰差、胸腰比、臀腰差、臀腰比、臀胸差、臀胸比这7个体型指数为体型分类指标,将7个体型指数与身高、胸围、腰围、臀围这四个人体部位尺寸进行多元相关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胸身比为体型聚类分析的依据,经分析最终选取体型为155/80A的样本和体型为160/92A的样本作为后续的研究使用。(3)建立标准腰围曲线图形和非接触式测量腰围曲线图形的模型:首先使用马丁尺、游标卡尺、标记带等实验工具采集样本腰部尺寸的特征值数据,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将采集的数据编写程序语言,求出腰围曲线上各点的拟合点坐标;最后在AutoCAD软件中生成标准腰围曲线,以椭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得出用双椭圆曲线拟合腰围曲线的数学模型。利用Imageware软件从Size Stream非接触式人体扫描仪自动生成的人体点云模型中提取腰围截面图形并保存为.dxf文件,使用AutoCAD软件获取腰围曲线并对其进行修正圆顺。将修正圆顺之后的腰围曲线进行腰宽与腰厚特征值的提取,以椭圆的周长公式得出用双椭圆曲线拟合非接触式腰围曲线的数学模型。(4)数据验证分析:使用双椭圆曲线的拟合方法对生成的标准腰围曲线进行拟合,得出拟合之后的腰围值;基于手工测量的腰围值为标准,对拟合后的腰围值进行检验分析,分析结果若表明拟合的腰围值与手工测量的腰围值无显着性差异,拟合的腰围值可用;因此将继续使用双椭圆曲线的拟合方法对非接触式测量的腰围曲线进行拟合,然后将其与标准腰围曲线的拟合值进行验证分析,判断非接触式测量获取的数据是否可用。(5)非接触式测量腰围曲线图形验证及验证方法验证:利用matlab求出标准腰围曲线图形和非接触式测量腰围曲线图形的叠加面积S,以腰围的档差值确定叠加面积S的临界值范围,若S小于临界值,那么表示非接触测量获取的腰围曲线与标准腰围曲线的走势大致一致、差异不大,该图形可用。为检验图形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在两类实验样本中分别选取5个样本作为验证样本,根据每个样本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判断图形是否可用,以此检验图形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肖祎[3](2019)在《基于拍照的服装和人体尺寸测量系统设计与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大时代的迅速崛起,服装产业整体都在向销售电商化方向发展,用户的购物平台也已经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目前,服装的退换货问题是全球服装电商共同面对的问题,研究调查表明,大部分退换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尺码不合适。服装测量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且消费者对自己的身材尺寸缺乏认知,这两点是导致尺码问题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拍照的服装与人体尺寸测量的方法,旨在设计便捷、可靠的服装和人体测量工具,让用户了解体型参数与服装尺寸的匹配程度。一是为服装厂商提供标准统一的服装测量技术,二是为用户提供移动端的人体测量工具,结合两者测量数据,为用户提供服装尺寸推荐。首先,本文设计研发了一套软硬件一体化的服装测量系统,实现了服装图像采集、服装类型识别和服装尺寸测量等一系列功能。本文应用棋盘标定法标定相机,消除镜头畸变;采用图像预处理技术提取轮廓,并利用模板匹配法快速匹配服装类型,识别服装特征点,实现了对24种服装子类、若干关键尺寸的自动测量。其次,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Android移动端的人体测量系统。系统通过对日常简单背景下拍摄的正侧面照片进行预处理,综合运用Canny、Hough变换、形态学等图像处理方法提取连续的人体轮廓;同时,定义多种特征点扫描工具,运用全局粗搜和局部细搜的二次扫描法对关键特征点进行分级检索,并根据人体比例特征对点位正确性进行校验和纠偏,利用拟合公式计算出体型分类所必需的关键人体尺寸。最后,本文再将服装和人体的尺寸测量结果应用于号型推荐,通过分析人体体型和服装廓形,建立合身度评价模型,为用户推荐合适的尺码。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服装和人体拍照测量方法的图像处理速度快,测得的尺寸基本满足测量误差要求;提出的服装尺码推荐方法在网购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徐兴念[4](2019)在《基于二维模型的航天器近程交会对接控制及地面实验》文中指出随着人类对外层空间的不断探索、开发和利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将在航天器补给、维修、在轨组装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开展航天器交会对接动力学、控制和地面实验研究可为航天工程未来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本文基于二维交会对接模型,研究了两航天器的近程交会对接动力学与控制问题,通过数值分析和地面实验进行控制算法验证,并设计了相应的电磁对接机构。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考虑追踪航天器与类矩形障碍物的避撞约束以及与心形目标航天器的安全对接区域约束,基于势函数方法设计了势能控制器,通过数值仿真算例证明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2.考虑推进力、视场和速度约束,以及与菱形障碍物的避撞约束,利用最优控制方法对交会对接过程进行规划,通过辛算法求解得到了追踪航天器的最优轨迹。将求解的最优轨迹作为参考,设计了一种PD跟踪控制器,以满足实时反馈控制需求。3.考虑对接机构的主要设计指标,设计了两种电磁对接机构。第一种是可重复实现锁紧/解锁的空间电磁对接机构,可避免推进剂的消耗和羽流污染,并在理论上可把碰撞速度控制到零;另一种是应用于地面实验的简易电磁对接机构,可实现两气浮模拟器的对接、锁紧。4.基于花岗岩气浮平台搭建了二维交会对接地面实验系统,设计并研制了两套航天器气浮模拟器,并在模拟器上安装了实验电磁对接机构。通过地面实验依次验证了势能控制器和PD跟踪控制器的有效性。
崔玉超[5](2019)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短舱气动优化设计》文中指出短舱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大客飞机的气动性能。本文针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短舱内、外型线以及进气道整流锥型线,分别利用形函数方法、超椭圆-贝塞尔曲线、超椭圆曲线等参数化方法进行建模与多目标优化设计并分析气动性能,最后计算飞行了前倾角4°的短舱三维造型在不同飞行工况下的气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ATLAB搭建的多目标优化平台,对短舱的内、外型线提出独立的目标函数,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结合RBF代理模型和NSGA-II遗传算法,可以获得短舱的最优型线。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证实了最优型线能够减小短舱外部摩擦阻力并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验证了短舱型线多目标优化平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通过对比不同短舱型线的性能可知,适当减小外型线的最大半径,保持短舱外表面的造型较为平坦,可以减弱短舱外部的气流加速现象,显着减小摩擦阻力;短舱内型线的喉道半径取值过小将导致扩压段的扩张角变大,由此形成大的逆压梯度导致流动损失增加。前倾角4°的短舱三维造型在最大爬升状态、飞机起飞状态、失速攻角状态以及大侧风滑跑状态等不同工况下,可以保持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同时保证风扇截面上的总压畸变要求。
张益洁,刘雪林[6](2017)在《女性腿部尺寸回归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二维非接触人体自动测量提供腿部尺寸计算方法,文章以年龄在1860岁的208名女性人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日本马丁测量仪获得人体数据,对测量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选取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与医用压力袜相关的人体腿部主要部位围度、腓骨点高度的多元线性、多元二次、多元三次回归方程。经比较与检验各方程的回归效果,最终选择出腿部各部位围度、腓骨点高度的最优拟合方程,并分析各部位截面轮廓形态。随机选取20组女性数据对腿部尺寸回归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为人体二维非接触式测量及医用压力袜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高帅,吴志学[7](2016)在《几种轴肩过渡曲线优化形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参数化优化技术与有限元分析技术相结合,以降低应力集中为目标,对轴肩过渡曲线的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采用了参数方程的方法来描述轴肩过渡曲线,对几种不同形式的参数方程描述的轴肩过渡曲线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已有圆弧蜕变曲线的优化结果和上述曲线的分析结果在优化效率、加工难易程度和实用性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用圆弧蜕变曲线和超椭圆曲线是目前描述轴肩过渡曲线较好的方式,且对比结果对轴肩过渡曲线设计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王渊[8](2013)在《非对称来流下矩形转圆隔离段研究》文中指出为了适应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块化设计及圆形燃烧室的需求,隔离段必须设计成矩形截面渐变为圆形出口的形状;目前隔离段的研究主要是在进口对称来流的条件下进行,而实际隔离段进口环境十分复杂,以非对称来流条件为主。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手段以及开展直连式风洞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继续完善了基于超椭圆曲线的截面渐变的矩形转圆隔离段设计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在非对称来流条件下矩形转圆隔离段进口来流参数以及出口流场反压对隔离段性能的影响研究,对比分析了非对称来流条件下两种不同截面形状隔离段的性能,并与对称来流下隔离段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出口反压增大,激波串长度增加,但隔离段性能下降;在相同反压时,矩形转圆隔离段的总恢复系数较等直矩形隔离段的总压恢复系数提高了5%;进口来流非对称会造成隔离段的抗反压能力及流场品质下降;在相同条件下,进口马赫数增大有利于提高隔离段的抗反压能力;进口附面层厚度增加会导致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以及隔离段的抗反压能力下降。其次,利用数值仿真手段开展了复杂环境对隔离段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粗糙度的存在会导致隔离段的抗反压能力下降;随来流总温的增加,隔离段的抗反压能力会降低。论文着重进行了在马赫数2.1且进口来流非对称下矩形转圆隔离段风洞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对称来流条件下,矩形转圆隔离段壁面沿程压力分布规律与等直矩形隔离段沿程压力分布规律的趋势一致,上壁面沿程压力曲线前部呈波动式上升,后半部上升平缓;而下壁面沿程压力曲线整体上升较为平缓;随出口反压增大,激波串的初始位置逐渐向前移,总压恢复系数减小,矩形转圆隔离段最大能承受4.1倍来流静压,极限反压状态下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505。与对称来流下的实验对比,极限抗反压能力下降了8%,总压恢复系数降低了4%。
闫紫光,杨青真,陈立海,崔金辉[9](2012)在《半埋入式进气道设计及RCS数值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减小进气道的雷达散射截面问题,由于外形结构突出,造成强散射源。为提高隐身性能,用埋入式进气道构型,可以减少雷达散射面积。定义了埋入比m的概念,利用超椭圆设计方法,提出一种半埋入式进气道的设计方案,有效地提高了进气流量,同时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采用基于物理光学迭代法开发的程序,对不同埋入比下的模型进行了RCS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计算角度范围内,RCS分布曲线都呈现类马鞍型,使进气道的RCS值最低。随着埋入比m的增大,进气道的RCS值都具有增大的趋势。仿真表明,改进方法效果好,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
高亮杰[10](2012)在《非等直截面及复杂环境下隔离段流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给隔离段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矩形进气道与圆形燃烧室结构如何衔接以及壁面粗糙度、热效应等复杂环境对隔离段性能有怎样影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等方法进行了探索。全文工作可以概括为两部分:一是研究了矩形转圆隔离段设计方法,获得了设计参数对隔离段性能影响规律,并将其应用于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中,分析了带等直矩形隔离段、矩形转圆隔离段及中轴线偏转矩形转圆隔离段进气道方案的性能。结果表明:截面角区和宽高比沿程变化快慢程度是影响矩形转圆隔离段性能的主要因素,而与具体的截面曲线形式无关;采用文中给出的双线性参数设计的隔离段性能较好,且随宽高比增加性能下降速率最小;三种进气道方案在通流时性能相近,而在抗反压能力上矩形转圆方案有明显提高。二是研究了复杂环境对隔离段性能影响,重点进行了非对称来流下带粗糙度的隔离段直连实验,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来流总温及壁面换热量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粗糙度的存在会减小来流非对称性影响,使薄附面层一侧压升无波动现象且激波密度增加波节变短,激波串结构趋于对称;此外,不利于抗反压能力提高,实验条件下与光滑隔离段相比下降约8.7%;总温增加或向隔离段内部气流传热都会使得附面层发展加快,相同反压下初始激波位置会前移,而从气流中吸热结果相反,有利于抑制分离区形成和发展。
二、超椭圆曲线特性及其在曲面拟合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椭圆曲线特性及其在曲面拟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航空发动机尾喷管的气动/隐身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飞机发动机喷管隐身研究现状 |
1.2.1 飞机发动机尾喷管隐身技术 |
1.2.2 各国飞机发动机尾喷管隐身措施 |
1.2.3 国内隐身喷管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方案 |
第2章 基础理论 |
2.1 电磁理论基础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2 介质本构关系 |
2.1.3 求解域的边界条件 |
2.1.4 阻抗边界条件 |
2.2 雷达频段及雷达截面 |
2.2.1 雷达频段 |
2.2.2 雷达截面 |
2.3 流场计算理论 |
2.3.1 流动基本控制方程 |
2.3.2 湍流控制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尾喷管建模 |
3.1 轴对称收敛喷管设计 |
3.1.1 喷管型面设计方法 |
3.1.2 喷管建模 |
3.2 二元收敛喷管设计 |
3.2.1 截面积变化规律设计方法 |
3.2.2 横截面形状过渡设计方法 |
3.2.3 喷管型面程序设计及二元喷管建模 |
3.3 S形二元收敛喷管设计 |
3.3.1 中心线变化规律设计方法 |
3.3.2 S形二元收敛喷管建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尾喷管流场数值计算 |
4.1 数值计算方法 |
4.1.1 计算域及网格划分 |
4.1.2 边界条件 |
4.2 三种喷管内外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1 气动性能参数对比 |
4.2.2 压力和速度场分析 |
4.2.3 温度场及红外隐身性能分析 |
4.3 中心线变化规律对单S弯二元收敛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 |
4.3.1 中心线变化规律及喷管建模 |
4.3.2 压力和速度场及分析 |
4.3.3 温度场及红外隐身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磁散射数值计算 |
5.1 腔体散射研究方法 |
5.1.1 腔体散射研究方法 |
5.1.2 仿真算法及验证 |
5.2 三种喷管的雷达散射截面仿真计算 |
5.2.1 仿真参数设置 |
5.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 中心线变化规律对单S弯二元收敛喷管雷达隐身性能的影响 |
5.3.1 仿真参数设置 |
5.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 截面积变化规律对单S弯二元收敛喷管雷达隐身性能的影响 |
5.4.1 仿真参数设置 |
5.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非接触式人体测量获取腰围截面图形的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非接触式人体测量相关研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3 非接触式人体测量技术发展趋势 |
1.3 人体截面曲线图形相关研究 |
1.3.1 截面图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框架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1.4.3 课题研究框架 |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体尺寸采集实验 |
2.1 实验条件 |
2.1.1 测量者 |
2.1.2 被测者 |
2.1.3 记录者 |
2.1.4 测量环境 |
2.2 实验工具及步骤 |
2.2.1 实验工具 |
2.2.2 实验步骤 |
2.3 基本统计分析 |
2.4 体型聚类分析 |
2.4.1 样本容量确定 |
2.4.2 体型分类指标确定 |
2.4.3 K-means体型聚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腰围曲线图形的生成与模型建立 |
3.1 腰围曲线测量实验 |
3.1.1 测量数据采集 |
3.1.2 坐标点数据采集 |
3.1.3 拟合点数据获取 |
3.2 标准腰围曲线模型建立与验证 |
3.2.1 曲线拟合方法 |
3.2.2 特征值数据获取 |
3.2.3 腰围值拟合及验证 |
3.3 非接触式测量腰围曲线模型建立与验证 |
3.3.1 腰围曲线获取 |
3.3.2 特征值数据获取 |
3.3.3 非接触式测量腰围值拟合及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接触式测量腰围曲线图形的验证 |
4.1 图形验证方法 |
4.1.1 积分求两曲线叠加面积 |
4.1.2 确定叠加面积临界值范围 |
4.2 图形验证方法验证 |
4.2.1 第Ⅰ类样本验证 |
4.2.2 第Ⅱ类样本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课题研究结论 |
5.2 课题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3)基于拍照的服装和人体尺寸测量系统设计与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服装和人体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服装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人体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框架思路 |
第2章 基于拍照的服装尺寸自动测量方法 |
2.1 服装拍摄装置的设计 |
2.1.1 拍摄相机 |
2.1.2 拍摄支架 |
2.1.3 拍摄工作台 |
2.2 服装图像预处理 |
2.2.1 相机标定 |
2.2.2 服装轮廓提取 |
2.3 服装尺寸测量 |
2.3.1 服装模板 |
2.3.2 服装类型识别 |
2.3.3 服装测量 |
2.4 实验结果 |
2.4.1 测量精度验证 |
2.4.2 测量时间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拍照的人体尺寸自动测量方法 |
3.1 图像采集 |
3.2 人体轮廓提取 |
3.2.1 Canny边缘检测 |
3.2.2 Hough变换 |
3.2.3 形态学运算 |
3.2.4 人体轮廓提取 |
3.3 人体特征点提取 |
3.3.1 特征点提取工具 |
3.3.2 一级特征点检测 |
3.3.3 二级特征点检测 |
3.3.4 三级特征点检测 |
3.3.5 局部区域的特征点纠偏 |
3.4 人体围度参数拟合 |
3.5 人体体型分类 |
3.5.1 基于服装号型的体型分类 |
3.5.2 基于外观的体型分类 |
3.5.3 基于身体指数的体型分类 |
3.6 实验结果 |
3.6.1 实验设计 |
3.6.2 实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服装尺码推荐方法 |
4.1 基于体型的款式推荐 |
4.2 基于尺寸的号型匹配 |
4.2.1 合身度评价模型 |
4.2.2 尺寸参数的选取 |
4.2.3 参数权重的分配 |
4.2.4 服装号型推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界面与功能设计 |
5.1 自动化服装测量系统 |
5.1.1 系统介绍 |
5.1.2 系统架构 |
5.1.3 主要功能与界面展示 |
5.2 拍照量体与服装号型推荐系统 |
5.2.1 系统介绍 |
5.2.2 系统架构 |
5.2.3 主要功能与界面展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二维模型的航天器近程交会对接控制及地面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空间交会对接过程 |
1.3 近程交会对接控制研究现状 |
1.4 对接机构及地面实验研究现状 |
1.4.1 对接机构研究现状 |
1.4.2 交会对接地面实验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人工势函数法的航天器近程交会对接控制 |
2.1 动力学建模 |
2.2 控制器设计 |
2.2.1 径向欧几里得距离 |
2.2.2 超二次曲线 |
2.2.3 势能控制器 |
2.3 仿真算例 |
2.3.1 人工势函数法近程交会对接模型 |
2.3.2 数值仿真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辛算法的航天器近程交会对接控制 |
3.1 辛算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原理 |
3.2 近程交会对接模型及最优性能指标 |
3.2.1 路径约束 |
3.2.2 辛算法近程交会对接模型 |
3.2.3 最优性能指标 |
3.3 数值仿真结果 |
3.4 PD跟踪控制器 |
3.5 小结 |
第四章 电磁对接机构及地面模拟实验 |
4.1 电磁对接机构 |
4.1.1 可重复实现锁紧/解锁的空间电磁对接机构 |
4.1.2 简易电磁对接机构 |
4.2 地面模拟实验 |
4.2.1 实验系统 |
4.2.2 基于人工势函数法的地面近程交会对接实验 |
4.2.3 基于PD跟踪控制的地面近程交会对接实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本文主要的工作与贡献 |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短舱气动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短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理论 |
2.1 引言 |
2.2 基本控制方程 |
2.2.1 质量守恒方程 |
2.2.2 动量守恒方程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2.3 数值模拟方法 |
2.4 优化设计基本理论 |
2.4.1 参数化方法介绍 |
2.4.2 试验设计方法介绍 |
2.4.3 代理模型介绍 |
2.4.4 寻优算法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短舱型线的参数化与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短舱型线的参数化设计 |
3.2.1 外型线的参数化 |
3.2.2 内型线的参数化 |
3.2.3 整流锥型线的参数化 |
3.2.4 关键设计参数的选取 |
3.3 优化设计的数值模拟 |
3.3.1 数值条件设置 |
3.3.2 网格划分及独立性检验 |
3.4 优化问题定义及平台构建 |
3.4.1 目标函数的选取 |
3.4.2 设计变量的范围 |
3.4.3 试验设计方法的选取 |
3.4.4 代理模型的建立 |
3.4.5 优化算法的求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短舱型线优化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准模型及性能 |
4.3 优化结果分析 |
4.4 模型的流场分析 |
4.4.1 流场的马赫数分布 |
4.4.2 短舱外罩的摩擦阻力 |
4.4.3 进气道的总压恢复 |
4.5 优化策略的误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短舱三维造型的性能验证 |
5.1 引言 |
5.2 短舱的气动性能要求 |
5.2.1 低速设计要求 |
5.2.2 高速设计要求 |
5.3 短舱的三维造型方法 |
5.4 三维计算的边界条件 |
5.5 不同工况下的短舱性能 |
5.5.1 最大爬升状态 |
5.5.2 飞机起飞状态 |
5.5.3 最大攻角状态 |
5.5.4 大侧风滑跑状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女性腿部尺寸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的获取 |
1.1 测量对象与方法 |
1.2 测量项目 |
2 腿部尺寸相关性分析 |
3 回归模型的建立 |
3.1 多元回归方法及分析 |
3.2 回归模型的建立 |
3.3 最优回归模型的选择 |
3.4 腿部尺寸最优回归模型分析 |
4 结果验证及误差分析 |
5 结论 |
(7)几种轴肩过渡曲线优化形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 过渡曲线形状的的描述 |
3 实例分析 |
3.1 基本模型的分析 |
3.2 轴肩过渡曲线的优化设计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4 结论 |
(8)非对称来流下矩形转圆隔离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矩形转圆隔离段的设计与流动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矩形转圆隔离段的设计方法 |
2.3 矩形转圆隔离段流动特性研究 |
2.3.1 计算方法及算例校核 |
2.3.2 出口反压对隔离段性能的影响分析 |
2.3.3 截面形状对隔离段性能的影响分析 |
2.3.4 长高比对隔离段性能的影响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非对称来流条件下矩形转圆隔离段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非对称来流下出口反压对矩形转圆隔离段的影响研究 |
3.2.1 模型及计算方法 |
3.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非对称来流下两种隔离段性能比较 |
3.4 不同来流条件下矩形转圆隔离段的对比分析 |
3.4.1 流场结构分析对比 |
3.4.2 速度分布对比 |
3.4.3 总体性能参数与抗反压能力分析对比 |
3.5 非对称来流下来流马赫数对矩形转圆隔离段的影响研究 |
3.5.1 速度与压力分布特征 |
3.5.2 流场结构和性能分析 |
3.6 非对称来流下进口附面层厚度对矩形转圆隔离段的影响研究 |
3.6.1 进口速度分布及内流场特征 |
3.6.2 压力特性 |
3.6.3 出口流场特征及性能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来流下复杂环境对矩形转圆隔离段的影响初步研究 |
4.1 引言 |
4.2 粗糙度对矩形转圆隔离段的影响 |
4.2.1 研究模型及计算方法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4.3 进口来流总温对矩形转圆隔离段的影响 |
4.3.1 计算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非对称来流下矩形转圆隔离段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备与模型 |
5.2.1 风洞实验概况 |
5.2.2 隔离段直连实验组成部件 |
5.3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5.3.1 非对称流下矩形转圆隔离段实验研究 |
5.3.2 对称来流下矩形转圆隔离段实验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10)非等直截面及复杂环境下隔离段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隔离段内部流动特性 |
1.2.2 激波串控制措施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基于超椭圆曲线的方转圆隔离段设计与参数研究 |
2.1 引言 |
2.2 设计方法 |
2.2.1 数学基础 |
2.2.2 设计思想 |
2.2.3 设计实例 |
2.3 截面渐变对隔离段性能影响分析 |
2.3.1 数值计算方法 |
2.3.2 物理模型 |
2.3.3 方转圆隔离段性能对比 |
2.3.4 不同形状隔离段性能对比 |
2.4 方转圆隔离段参数研究 |
2.4.1 设计参数对极限抗反压能力影响 |
2.4.2 设计参数对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影响 |
2.4.3 设计参数对出口流场畸变指数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矩形转圆隔离段设计与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设计方法 |
3.3 性能分析 |
3.3.1 参数影响规律 |
3.3.2 宽高比对隔离段性能影响 |
3.4 带矩形转圆隔离段的高超声速进气道 |
3.4.1 曲面压缩进气道设计 |
3.4.2 不同构型隔离段对进气道性能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来流下带粗糙度的隔离段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备与模型 |
4.2.1 风洞实验概述 |
4.2.2 隔离段实验风洞的组成 |
4.3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4.3.1 粗糙度对壁面压升规律影响 |
4.3.2 粗糙度对耐反压能力影响 |
4.3.3 粗糙度对激波串结构影响 |
4.4 粗糙度影响的数值模拟 |
4.4.1 壁面粗糙度物理模型 |
4.4.2 计算方法与验证 |
4.4.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热效应对隔离段性能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模型与数值验证 |
5.3 来流总温对隔离段性能影响 |
5.4 壁面换热对隔离段性能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科技成果目录 |
四、超椭圆曲线特性及其在曲面拟合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航空发动机尾喷管的气动/隐身特性研究[D]. 王俊华.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
- [2]基于非接触式人体测量获取腰围截面图形的验证[D]. 宁艳群. 苏州大学, 2019(04)
- [3]基于拍照的服装和人体尺寸测量系统设计与研发[D]. 肖祎. 浙江大学, 2019(08)
- [4]基于二维模型的航天器近程交会对接控制及地面实验[D]. 徐兴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5]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短舱气动优化设计[D]. 崔玉超.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女性腿部尺寸回归分析[J]. 张益洁,刘雪林. 丝绸, 2017(09)
- [7]几种轴肩过渡曲线优化形状的比较研究[J]. 高帅,吴志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6(07)
- [8]非对称来流下矩形转圆隔离段研究[D]. 王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2)
- [9]半埋入式进气道设计及RCS数值仿真研究[J]. 闫紫光,杨青真,陈立海,崔金辉. 计算机仿真, 2012(09)
- [10]非等直截面及复杂环境下隔离段流动特性研究[D]. 高亮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