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电视的第二次创业(论文文献综述)
沙林[1](2021)在《探路者——爱奇艺,一张有爱有艺的国家名片》文中指出爱奇艺是一家民营视频公司,但却带着抱负与情怀制作优质视频,以开拓创新的模式不断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主流价值,引起海内外民众的欢迎和关注。同时该公司虽然每年收入不断提升,但由于成本过大迄今仍债务缠身,一直负重前行。对于这样一个既有创新又有家国情怀的视频平台,一位对爱奇艺悉心观察的粉丝怀着关爱与担忧评价说:"熟悉的爱奇艺,陌生的爱奇艺。"作为探路者,爱奇艺未来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高心怡[2](2021)在《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贵州地质文学作为行业文学的一种,有其先天的行业题材优势,同时贵州地质文学又是盛开在贵州高原上的“杜鹃花”,地域特色是贵州地质文学独特的创作资源,“黔”与“地”的文化基因赋予了贵州地质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得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鹃花》成为了贵州地质文学坚实的创作阵地,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队伍日趋规模化,文学体裁渐趋完备,文学的活动日益丰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本文研究贵州地质文学,以贵州地质文学特征最明显的小说为中心,从小说叙事内涵以及小说叙事艺术等方面对贵州地质文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探寻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持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分析贵州地质文学的命名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综述贵州地质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通过对贵州地质文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来探究各个时期贵州地质文学的显着特点,其次通过考察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探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具体内涵,对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作出全景式的扫描。第二章主要是对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地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贵州地质小说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性,展现贵州地质小说对行业题材写作的超越。第三章通过分析贵州地质小说的非虚构叙事、空间叙事、主旋律叙事以及对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探究贵州地质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内涵以及贵州地质文学总体的创作风貌,分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袁义才[3](2020)在《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经验》文中认为深圳经济特区从发展"三来一补"企业起家,40年来形成了"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深圳创新"的跨越式经济发展路径,经历了经济起飞、增创新优势、科学发展和全面创新四个阶段,并且各阶段呈现出明显的转型发展特征。深圳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更得益于科技创新和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可以从改革、开放、创新、产业、人才等方面总结经验和启示。
张小梨[4](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张德彭[5](2020)在《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农业转移人口既是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三农”问题突破的关键。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其职业转换和生活、工作地域发生转变过程中,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放弃在农村原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确立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的过程。该问题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推进,既关乎到对成人发展相关理论的内涵再认识与实践验证,也关乎到城市化的进程与农业转移人口个体的发展。因此,以成人教育研究“直面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给予成年群体在劳动、生存与生活等终身发展需要的真切关怀”的特定使命为引领,将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历程以叙事的方式展现出来,便成了对“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研究范式指向。农业转移人口的再社会化主要包括:内在维度再社会化(价值观念、生活认知)、外在维度再社会化(生存方式、社会规范)、个性再社会化(社会角色、个性心理)。通过对江宁(到城市谋生的过客)、周鑫(在城市创业的农村人)、余华(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三位研究合作者的再社会化历程进行叙事与现状解析,有如下结论:(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特征:1.价值观念:从单一、感性、封闭走向多元、理性、开放;2.生活认知:从生存型目标走向发展型、享受型、实现型目标;3.生存方式:从体力型、模仿型式的生存走向技能型、创造型的生存;4.社会规范:从被动式、生活化、跟随式走向主动式、市场化、自主式的模式;5.社会角色:从显性农村人转为“城市-农村人”;6.个性心理:从物质心理、经验思维走向双重心理、创造思维。(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家庭、大众传媒;个体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学习方式;中介因素,主要指社会实践、社会互动。(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发生机制:一个“三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现实写照,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体行为、个性自我、发展环境皆是个体行为、社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总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既是社会阶层流动背景下人的价值转变问题,也是社会矛盾与危机之下人的发展的理论问题。一方面,该问题的实践推进应当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阶层形成的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系统协同三个主要原则,为其营造良好的再社会化环境,搭建再社会化平台,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形成适宜的生存方式和社会规范行为,同时农业转移人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再社会化;另一方面,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应当以“直面社会运行的成人发展研究、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现代化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为主要轮廓,在自然情境下深入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与工作中进行。
权小龙[6](2020)在《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和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文艺作品要对人民负责,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时,通过作品弘扬主旋律,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提高人民的精神面貌;还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考察兵团时强调: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求兵团要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民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这三大功能在新疆的进一步发挥和实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兵团发展寄予的殷切期望和目标要求。兵团职工是兵团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根本依靠力量。因此,加强和提高对兵团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基于屯垦戍边生产生活土壤而创作出的军垦影视作品,为广大军垦战士、兵团职工捧献出精神食粮,既反映屯垦戍边生活,鼓舞人、教育人,又对兵团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影响。第一章军垦影视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首先追溯兵团屯垦戍边是古西域屯垦的延续和发展,讲述部队进疆、组建兵团的屯戍生产生活;阐述屯垦戍边生活与军垦影视作品的关系,即屯戍生产生活是军垦影视作品创作的源泉,作品反映屯垦戍边生活并为屯垦戍边服务;紧接着进一步阐明军垦影视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第二章军垦影视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例。本章以反映兵团亦军亦农亦工亦牧的军垦影视代表性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为范例,通过访谈军垦影视作品主创人员与兵团不同代际观看军垦影视作品的受众人员,分析作品对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在爱国主义、屯戍教育、兵团军垦文化的认知认同和三观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第三章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成果,以作品作为论据材料,分析、论证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政治导向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对调研访谈中发现的影视育人、新职工屯戍意识强弱与队伍稳定以及宣传渠道较为单一与受众面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德育人为导向,以优秀作品教育人,鼓舞感化人,稳定职工队伍以及传播媒体的多样化来扩大受众面等解决对策。第四章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在前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怎么做好功能发挥以及实践路径的实现。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从对兵团认知导向、树立家国一体信念、坚定维稳戍边道路方面发挥功能,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政府加大对军垦影视优秀作品的扶持力度;树立正面典型人物形象,以实现榜样示范教育;鼓励创作、拍摄更多优秀作品;实现传播教育的多样化;将精品融入兵团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培育兵团精神,弘扬中国精神。
马池春[7](2020)在《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资本下乡日趋活跃和频繁,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潜在推动着乡村社会的秩序变革。当前,围绕资本下乡议题学界争论不断,既有资本下乡的坚定支持者,也有资本下乡的强烈反对者,争论双方的核心关切是资本下乡究竟促进还是损害农民利益?本文以粤东北地区的育村为研究个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采用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等理论分析框架,详细考察了资本下乡在个案村的具体实践过程。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形态变革是本研究所关注的核心内容。资本下乡能否促进农民利益根本上取决于多元主体间利益秩序均衡与否,关键在于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而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是农民利益发展与利益保护的均衡过程,也是村庄秩序再造和乡村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研究聚焦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深入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全景展现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过程及其结果,并试图揭示资本下乡良性机制建构的内在逻辑机理。本文主要由导论、正文、结论与讨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回答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评述,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案例概况及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共由五个章节构成,围绕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脉络,论述和呈现资本下乡对村庄秩序的再造过程和结果,揭示和分析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第一章主要从政府、企业和村集体三个层面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逻辑,研究认为政府的治理逻辑、村庄的发展逻辑与企业的生存逻辑具有内在契合性,推动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行动路径的适应性耦合,实现了乡村关系、政企关系和村企关系的再造,形塑了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第二章主要呈现资本下乡中政府和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过程,分析认为村治精英在资本下乡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加速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进程。企业的“需求—回应”机制和政府的体制压力传导是资本下乡中精英吸纳的主要动力来源。资本下乡中政府与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实现了对村治精英的再造,引致村治精英“政治化”。第三章主要展现资本下乡中企业主导的现代规则与乡土规则的碰撞过程,分析认为资本下乡为重塑和再造乡村社会的规则体系提供了契机。资本下乡中乡村社会基于共同需要具有规则再造的内在动力,而政府的强制性矫正则为乡土规则再造提供了外部辅助。同时,资本下乡中企业理性与农民理性的耦合过程也内涵着企业对乡土规则的再造。第四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农民再组织化的动因,呈现农民再组织化过程。资本下乡中企业基于生产成本控制需要,具有吸纳农民参与的内在动力。而企业基于交易成本控制需要,则将分散化的农民参与推向了再组织化。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的农民再组织化有助于乡村社会自主性“集体”建构。农民再组织化搭建了农民组织化利益表达新秩序,重塑了农村政治经济格局,拓展了乡村精英成长空间,推动了村社集体再造。第五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遵循内在多重逻辑进路,具有积极治理效应,对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助推作用。同时,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潜在冲突、政企关系诱变、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使得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再造有其限度。基于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围绕如何建构和完善资本下乡良性机制,推动资本下乡秩序均衡,促进农民利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是基础;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的保障;有效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中的主要桥梁和纽带;打造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是资本下乡进程中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方向。
李豪豪[8](2020)在《大寨的文化转型与乡村振兴》文中研究指明乡村的发展一直是民族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也面临着渐次的衰落。没有共同繁荣的乡村,城市的繁荣难以持久,城市和广大乡村之间需要找到一条良性循环,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为乡村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大寨这个小山村经过了 60多年的不懈探索完成了从一个贫穷山村到农业典型再到经济样板的转变,在我国农村社会建设中起到了楷模示范作用。本论文从大寨村的个案入手,深入分析大寨如何通过文化的再生产进行转型的过程,试图探究在国家、社会、市场多维角度下的变迁历程,剖析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鲜活的个案经验,为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农村提供参照的经验和启示。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探讨大寨村从传统村庄向名村的身份转变过程;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寨第二次创业开发红色旅游的过程以及其对大寨文化转型的推动作用,重点分析村民的生计方式、生活形态、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村民在此过程中的感知和实践;第三,大寨村在现代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第四,总结乡村发展中的经验与价值以期寻求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赵础昊[9](2019)在《农业现代化中的财政支持研究 ——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速农业人口市民化,促进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向现代城市部门转移,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快速、平稳现代化路径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必然解决的重要问题。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农业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对农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农业财政政策,对于未来农业改革至关重要,需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加速农村土地流转进程,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主动向新型小城镇聚集。本文选择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研究案例,该地树立了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规模农业转变新标杆,解决了农业极度分散与工厂高度集约的矛盾;探索了农村人口实现快速城镇化发展新道路,通过人口集中居住将农村人口安置在现代化的大型社区内,实现进城人员身份的快速切换;打造了绿色、生态的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新机制,既可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可追溯,又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增值;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搭建合作平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治理格局。农业发展实践往往领先于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的做法为例,从实践中总结、提炼适用于当前中国特别是传统农业主产区的现代化实现路径,即构建要素流动上土地、产业、人口,物化形态上安居园、创业园、培训园,发展路径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治理体系上政府、企业、社会四个层次上的三元互动机制,为未来中国农业改革方向提供有益探索,丰富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通过该地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面临的发展障碍,凸显当前政策和理论研究的问题与不足,以此为研究切入点提出当前农业财政政策调整的相关对策建议,创新农业补贴方式,改革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建立符合中国基本国情、适应国际规则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提高政策导向性和效能,包括粮食生产补贴功能由普遍增加粮农收入转向鼓励农业生产结构升级;转变农业补贴的方式和环节,由“补供给”转向“补供给”和“补需求”相结合;按照WTO规则要求,建立对市场扭曲作用小、导向性更强、起点公平的农业补贴“绿箱”政策;探索农业配套补贴方式;推动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发和配置国际农业市场资源,构建符合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全球粮食供需网络。
戴婧怡[10](2019)在《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言论作者个体机遇 ——以“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社会、媒体、个人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的变化引发媒体的多重转型,而紧紧依附着媒体进行言论表达的言论作者也经历了多重挑战和机遇。不管是把握机遇迎头赶上还是错失良机黯然退场,都会对个体的职业生涯带来巨大影响。自媒体时代本是言论兴盛,意见争鸣的新时代,却出现传统言论作者大批退场、转业的情况,令人警醒,又引人深思。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个体机遇的规律,有助于言论作者发挥主动性,抓住机遇,成功应对媒体转型,重回舆论场。然而既有研究通常关注某一时期社会环境或技术环境的改变对某个媒体、某一批媒体人造成的困境和机遇,少有站在整个媒体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剖析。并且,因言论作者个体间差异较大,所以很难站在整个群体的角度上总结媒体转型对其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因此,访谈具有典型性的言论作者,勾连其个人经历和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媒体环境,寻找媒体转型中的言论作者个体机遇,成为可行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访谈“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了解其从投稿到进入县委宣传部到进入媒体工作的经历,和其从纸媒到网站再到自媒体平台的言论表达过程,以及他获得“三农评论员”称号的辉煌和遭遇封号的过程,结合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背景,发现文化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工具,而媒体是将这种工具变为实际资源的一个重要中介。不同的媒体转型阶段,对言论作者运用文化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从表达力到批判力再到创新力,从表达形式到表达内容。言论作者需要洞察社会背景和媒体环境的变化,准确判断当下社会文化和媒体发展,寻找合适的应对方法并坚持不懈地行动,同时承担社会责任,遵守国家政策制度,方能抓住机遇,成功完成转型。
二、新世纪——电视的第二次创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电视的第二次创业(论文提纲范文)
(1)探路者——爱奇艺,一张有爱有艺的国家名片(论文提纲范文)
卷语1-爱奇艺现象 |
卷语2-爱奇艺疑团 |
旅程1-善缘桥 |
旅程2-负重路 |
旅程3-正版者 |
旅程4-雅装剧 |
云图1-电影美学 |
云图2-剧场之光 |
云图3-体恤孤独 |
做法1-卑礼厚币的诱惑 |
做法2-技术第一的战略 |
做法3-创新引导的盈利 |
思考1-青春势力的代表 |
思考2-国际话语的讲述 |
一个民营公司短短几年做到了这么多体制内单位几十年做不到的事情 |
爱奇艺的娱乐精神和艺术水准被海外接受认可 |
把生产和创意推向海外,全方位扩大中国影响 |
用人性和艺术达到说教和宣传达不到的国际传播效果 |
思考3-社会效益的自觉 |
思考4-亟待扶持的同盟 |
(2)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
第一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阶段分期 |
第二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
第二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 |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人物形象 |
第二节 单一的地质题材取向 |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主题表达 |
第三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 |
第二节 营造独特的文学空间 |
第三节 行业性与文学性的兼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世纪以前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
附录2 新世纪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圳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
(一)经济起飞阶段(1980-1992年),“深圳加工”创造“深圳速度” |
(二)增创新优势阶段(1993-2002年),“深圳制造”推动“第二次创业” |
(三)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深圳创造”建设“效益深圳” |
(四)全面创新阶段(2013年至今),“深圳创新”打造“深圳质量” |
二、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经验探讨 |
(一)参照国际惯例,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二)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逐步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 |
(三)坚持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
1.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 |
2.不断增加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 |
3.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
4.大力开展“招校引智”,积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
(四)注重增强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适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五)实施切实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优化人才环境 |
1.大力改革人才制度,实施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 |
2.结合城市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引进目标和策略。 |
3.大力度、高投入引进高端人才。 |
(4)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农业转移人口 |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 |
二、生命历程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主要内容 |
三、研究目标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选择 |
六、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叙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一节 江宁的故事:到城市谋生的“过客” |
一、深圳之旅:酸甜苦辣中求生存,努力与上进处见机遇 |
二、重庆之旅:一波三折中尝创业,踏实与真诚里获回报 |
三、南昌之旅:再开超市与兼任驾校教练 |
四、思想之旅:身份再认同 |
第二节 周鑫的故事:在城市创业的边缘人 |
一、结束学业,遇就业窘境 |
二、跨行就业:习得技能,学得管理 |
三、两次创业:遍历能力与思想成长之艰辛 |
四、对比与反思: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 |
第三节 余华的故事: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 |
一、从农活到手艺活的转变 |
二、生活的对比:过去与现在 |
三、新工作,新环境 |
第三章 解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现状 |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内容 |
一、社会化内容 |
二、再社会化内容 |
三、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目标与结果 |
第二节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第三节 解析(一):江宁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四节 解析(二):周鑫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五节 解析(三):余华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四章 探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 |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历史观点 |
一、社会化及其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
第二节 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因素 |
一、外在因素:社会环境 |
二、内在因素:个体因素 |
三、中介因素:社会实践与社会互动 |
第三节 探究: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基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的分析 |
一、“三元交互作用理论”及其模型 |
二、三元交互作用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的再认识 |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之根源 |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特征 |
四、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 |
五、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实现原则与推进对策 |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导原则 |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具体推进策略 |
第六章 研究启示、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启示 |
一、关于成人教育研究的启示 |
二、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启示 |
三、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
二、关于访谈过程的得与失 |
三、研究故事的撰写与解读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永不停歇的成人发展研究 |
二、继续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 |
三、深入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协助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理论视角与概念界定 |
(一)理论视角 |
(二)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重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军垦影视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一、兵团屯垦戍边历史文化 |
(一)兵团屯垦戍边是古西域屯垦的延续和发展 |
(二)部队凯歌进疆与“三个队”的作用 |
(三)组建兵团、扎根边疆建设与屯戍生产生活 |
二、军垦影视作品的基础与功用 |
(一)兵团屯垦戍边劳动生活是军垦影视作品创作的源泉 |
(二)军垦影视作品反映屯垦戍边劳动生活 |
(三)军垦影视作品为屯垦戍边服务 |
三、军垦影视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兵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影视作品创作的素材 |
(二)军垦影视作品反映兵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三)军垦影视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一致 |
(四)军垦影视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契合 |
(五)军垦影视作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
第二章 军垦影视作品与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例 |
一、军垦影视代表性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一)亦军亦农的军垦影视代表性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 |
(二)亦军亦工的军垦影视代表性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三)亦军亦牧的军垦影视代表性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 |
二、军垦影视作品主创人员与兵团受众职工代表 |
(一)访谈代表性主创人员 |
(二)访谈兵团第一、二代受众代表 |
(三)访谈兵团第三、四代受众代表 |
三、受众职工代表谈军垦影视作品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 |
(一)爱国主义教育和屯垦戍边教育 |
(二)对兵团军垦文化的认知认同 |
(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
第三章 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解决 |
一、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政治导向功能 |
(二)文化传播功能 |
(三)社会教育功能 |
二、调研访谈中对存在主要问题的了解与分析 |
(一)影视与德育的紧密结合、影视育人的问题 |
(二)一些新职工不很明确自身职责,关系到队伍稳定的问题 |
(三)军垦影视作品的宣传、传播渠道较单一,影响受众面 |
三、解决对策 |
(一)坚持以德育人为导向,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成效 |
(二)坚持以优秀作品教育人、感化人,稳定兵团职工队伍 |
(三)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综合宣传、传播,扩大受众面 |
第四章 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
一、军垦影视作品与兵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
(一)对象的同一性 |
(二)目标的一致性 |
(三)功能的互动性 |
二、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
(一)对兵团认知导向功能的发挥 |
(二)对兵团职工树立家国一体信念的功能发挥 |
(三)对兵团职工坚定维稳戍边道路的功能发挥 |
三、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
(一)政府加大对军垦影视优秀作品的支持力度 |
(二)树立正面典型人物形象,对兵团职工进行榜样教育 |
(三)大力挖掘兵团军垦故事,鼓励创作、拍摄更多优秀作品 |
(四)作品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行传播教育的多样化 |
(五)推进军垦影视精品融入兵团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
(六)为兵团职工、青少年培育兵团精神,弘扬中国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一)资本下乡研究综述 |
(二)乡村治理研究综述 |
(三)政企关系研究综述 |
(四)村企关系研究综述 |
(五)农民组织化研究综述 |
(六)对既有研究的评述 |
三、关键词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案例概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案例概况 |
五、分析框架与结构安排 |
(一)论文分析框架 |
(二)论文结构安排 |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利益主体行为逻辑及其关系再造 |
1.1 引资入村:政府的治理逻辑 |
1.1.1 以资引资:国家资源下乡的策略 |
1.1.2 政府入股:政治资源的隐性配置 |
1.1.3 政府的市场观与市场化中的政府 |
1.2 乡村争资:村治逻辑转换与权力内嵌 |
1.2.1 产业振兴:村集体的富民兴村策略 |
1.2.2 社会资本获取:工商资本的政治表达 |
1.2.3 竞争捷径:主动谋求政府支持 |
1.3 选村投资:政府干预下的资本下乡 |
1.3.1 情感偏好:资本下乡中的政府意志 |
1.3.2 企业配合:寻求政策倾斜与扶持 |
1.3.3 村企共谋:强化获取政府资源的能力 |
1.4 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再造 |
1.4.1 企业参与下的乡村关系再造 |
1.4.2 村庄参与下的政企关系再造 |
1.4.3 政府参与下的村企关系再造 |
1.4.4 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 |
1.5 小结 |
第二章 村治精英吸纳与乡村精英再造 |
2.1 经济精英主导下的村庄治理 |
2.1.1 做企业家:从“草根”到经济能人 |
2.1.2 张榜竞选:从经济能人到村治精英 |
2.1.3 精英的困局:村庄治理内生性缺失 |
2.2 资本下乡中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2.1 情感俘获:私人关系的公共性拓展 |
2.2.2 需求对接:对村治精英破局构想的回应 |
2.2.3 信任建构:企业股权结构的社会效应 |
2.3 资本下乡中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3.1 先建后补:政府对村治精英的承诺 |
2.3.2 垫资建厂:村治精英对政府承诺的回应 |
2.3.3 褒奖与荣誉: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反馈 |
2.4 精英吸纳的动力来源及其再造结果 |
2.4.1 可信承诺:企业的政治关联效应 |
2.4.2 “三强四带”:政党能力建设机制 |
2.4.3 “联乡兴村”:政府权力下沉机制 |
2.4.4 再造结果:村治精英“政治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规则下乡与乡土规则再造 |
3.1 资本下乡中的现代规则下乡 |
3.1.1 股份合作:企业的利益联结策略 |
3.1.2 市场排斥:村集体反对股份合作制 |
3.1.3 按价收租:村集体的确定性追求 |
3.2 乡土规则运行下的秩序冲突 |
3.2.1 宗族认同:乡土规则的生成机理 |
3.2.2 规则碰撞:产权与收益单位的分合 |
3.2.3 祖宗与神明:分配失序下的暴力抗争 |
3.2.4 资本逃离:地方性知识的挤压 |
3.3 政府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3.1 寻找土地:选定新址与产权重构 |
3.3.2 利益均沾:秩序建构的均衡过程 |
3.3.3 程序再造:权力渗透与强制性矫正 |
3.3.4 资本回流:乡土规则再造的效应 |
3.4 企业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4.1 拒绝签约:农民的理性选择策略 |
3.4.2 寻找中间人:企业的行动逻辑 |
3.4.3 推举代理人:农民的行动逻辑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再组织化与村社集体再造 |
4.1 农民再组织化:企业的治理逻辑 |
4.1.1 企业成本控制:农民再组织化缘起 |
4.1.2 向政府说好话:重新俘获中间人 |
4.1.3 为政府造亮点:寻求政府支持 |
4.2 “四社协同”:农民再组织化的过程 |
4.2.1 劳务合作社:闲散劳动力组织化 |
4.2.2 产业合作社:产业过程组织化 |
4.2.3 资金合作社:农民分散资金集聚化 |
4.2.4 土地合作社:土地碎片化及其整合 |
4.3 组织化利益表达:农民的集体行动 |
4.3.1 表达梯度:从中间人到代理人 |
4.3.2 理性抗争:利益再表达的过程 |
4.3.3 “新中间人”的诞生:政府 |
4.4 集体再造:农民再组织化的效应分析 |
4.4.1 权力渗透:经济过程中的政治表达 |
4.4.2 政经分离:农村政治经济格局重塑 |
4.4.3 精英塑造:农民的“新代理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 |
5.1 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 |
5.1.1 利益主体关系:从失衡到均衡 |
5.1.2 制度建设:从碎片化到体系化 |
5.1.3 组织建设:从失序到有序 |
5.1.4 农民能力建设:从单一到全面 |
5.1.5 农民认知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 |
5.2 村庄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 |
5.2.1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体系 |
5.2.2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能力 |
5.2.3 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5.3 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限度 |
5.3.1 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碰撞冲突 |
5.3.2 政企关系的诱变及其风险 |
5.3.3 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 |
5.4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一)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信任建构是基础 |
(二)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的主要桥梁和纽带 |
(三)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性的保障 |
(四)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 |
(五)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是根本 |
二、进一步讨论 |
(一)如何完善资本下乡中的企业治理 |
(二)如何构筑更为合理的利益增长分享机制 |
(三)如何实现乡村传统治理资源的现代性转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大寨的文化转型与乡村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回眸:典型的树立 |
第一节 中华名村:山西大寨 |
一、自然环境 |
二、人文景观 |
三、大寨文化的特质 |
第二节 大寨的历史光晕 |
一、初露锋芒:生产典型 |
二、登上历史舞台:政治典型 |
小结 |
第二章 延续与再造:大寨的重塑 |
第一节 大寨文化再生产的背景 |
一、国家大环境:市场经济时代到来 |
二、村庄小气候:主动转型谋发展 |
第二节 从政治典型到品牌符号 |
一、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
二、文化旅游的开发 |
第三节 政府推动与媒体宣传 |
小结 |
第三章 时代巨变下的村庄变迁 |
第一节 生计方式的转变 |
一、土地流转 |
二、新型生计方式的培养 |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转变 |
一、经济收入增长 |
二、物质精神生活的提升 |
三、人居环境改善 |
第三节 文化自觉意识的崛起 |
一、集体文化意识的苏醒 |
二、大寨精神的复活 |
小结 |
第四章 大寨发展转型中的困境与启示 |
第一节 大寨转型中的困境 |
一、内部矛盾丛生 |
二、治理模式的僵化 |
三、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 |
四、集体精神的缺失 |
第二节 大寨转型发展的启示 |
一、彰显乡村文化价值 |
二、完善村庄发展机制 |
三、激发乡村主体内生动力 |
小结 |
结语 大寨模式的经验与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农业现代化中的财政支持研究 ——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三、简要评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农业现代化理论 |
二、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三、农业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属性 |
第三章 我国农业财政政策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我国农业财政政策的演变历程 |
一、计划时期财政支农政策(1949—1977 年) |
二、改革时期的农业财政政策(1978—2003 年) |
三、高速增长时期的农业财政政策(2004 年—至今) |
四、当前农业财政补贴政策的基本格局 |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分析 |
一、近代以来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
二、传统农业区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
第三节 现代化农业经营方式面临的政策阻碍 |
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继承和固化 |
二、分散化的生产方式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三、农业劳动力素质制约现代生产要素应用 |
第四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土地职能转变及功能定位 |
一、农村土地功能定位及土地制度创新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
三、现代化中的城市组成形态和空间结构设计 |
第二节 适度规模经营的种植效益分析 |
一、适度规模经营对粮食产量及收入的影响 |
二、适度规模经营成本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农业财政政策体系改进及创新 |
一、构建农业社会普遍服务体系 |
二、实施布局全球的“走出去”战略 |
三、充分挖掘开发社会资本活力 |
第五章 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政策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之一——专业合作社 |
第二节 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之二——家庭农场 |
一、家庭农场实际考察情况 |
二、家庭农场的运营模式分析 |
三、推行家庭农场面临的政策阻碍 |
第三节 国外关于新型农业主体培育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家庭农场 |
二、以色列新型农业主体分析——莫沙夫和基布兹 |
三、国外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对中国的启示 |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的政策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健康视域下的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 |
一、保障中国食品健康的四大措施 |
二、技术不连续性引发农业产业竞争新态势 |
三、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产业融合新模式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生产功能定位 |
一、农业功能转变提升中国健康水平 |
二、农业专业功能区构建区域结构竞争力 |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的实现路径 |
一、“六统一”的标准化生产耕作方式 |
二、对接新型城镇化的农业规模经营 |
三、生态循环发展的全产业链生产 |
四、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新型运作模式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探索并丰富了关于农业现代化改革实践 |
(二)优化和完善了当前农业财政补贴政策 |
二、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10)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言论作者个体机遇 ——以“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媒体经历多次重大的转型 |
1.1.2 言论作者面临新的转型 |
1.1.3 媒体转型与个体探索密不可分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关键概念 |
1.3.1 媒体转型 |
1.3.2 言论作者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作为方法的个体经历描述 |
1.4.2 改革开放40 年媒体转型研究 |
1.4.3 媒体人的发展出路与价值选择 |
1.5 研究方法 |
1.5.1 个案研究 |
1.5.2 深度访谈 |
1.6 思路与结构 |
1.7 主要创新点与局限 |
1.7.1 主要创新点 |
1.7.2 主要局限 |
2 1980年代:机会留给爱文字的人 |
2.1 媒体转型:关注民众的休闲生活需要 |
2.1.1 媒体:四大晚报与周末版 |
2.1.2 内容:杂文和小言论的兴起 |
2.1.3 受众:为了切实的需求读报 |
2.2 社会机遇:文字能力成为社会流动的硬通货 |
2.2.1 人才:被挤出高考独木桥的人们 |
2.2.2 机会:文学提供表能能力的方式 |
2.2.3 机遇:文人走向行政事业单位 |
2.3 发展反思:个体发展依赖于媒体急速扩张 |
2.3.0 媒体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
2.3.1 个体表达赢得社会共鸣 |
2.3.2 “种田”也能改变自我和社会 |
3 1990年代:社会需要大量信息 |
3.1 媒体转型:都市类媒体大发展 |
3.1.1 媒体:都市报的发展繁荣 |
3.1.2 内容:舆论监督成为社会风尚 |
3.1.3 受众:带有消费主义取向的读者 |
3.2 社会机遇:记者成为流动者 |
3.2.1 人才:媒体需要优秀传媒人才 |
3.2.2 机会:都市类媒体蓬勃发展 |
3.2.3 机遇:可以自由流动的职业 |
3.3 发展反思:社会流动背景下的信息饥渴 |
3.3.1 越是阅读,越是渴望阅读 |
3.3.2 言论表达既是工具也是目的 |
4 2000 年代:言论黄金时代 |
4.1 媒体转型:言论成为立媒之本 |
4.1.1 媒体:开始形成的媒体竞争格局 |
4.1.2 内容:求独到、求深入、求互动 |
4.1.3 受众:寻找事实背后的观点 |
4.2 社会机遇: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表达者 |
4.2.1 人才:无所不在的表达者 |
4.2.2 机会:积极的言论环境 |
4.2.3 机遇:畸高的稿费培养言论作者 |
4.3 发展反思:剧烈变化的表达 |
4.3.1 失去社会价值的批判表达 |
4.3.2 专业言论作者退场的征兆 |
5 2010 年代:摆脱渠道的束缚 |
5.1 媒体转型:自媒体平台的大发展 |
5.1.1 媒体:自媒体平台成为新的霸主 |
5.1.2 内容:融合中走向服务 |
5.1.3 受众:既是受者,又是传者 |
5.2 社会机遇:人人皆可成媒体 |
5.2.1 人才:创作者掀起自媒体创业热潮 |
5.2.2 机会:旧作者的坎坷自媒体之路 |
5.2.3 机遇:名气带来转型机会 |
5.3 发展反思:媒体发展与社会稳定 |
5.3.1 自媒体在狂欢中乱象频生 |
5.3.2 社会稳定需要媒体自觉 |
6 结语 |
6.1 转型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
6.2 机遇留给具有职业敏感的人 |
6.3 转型还需考虑政策、责任等因素 |
参考文献 |
附录 :洪巧俊访谈笔录整理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新世纪——电视的第二次创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探路者——爱奇艺,一张有爱有艺的国家名片[J]. 沙林.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1(09)
- [2]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D]. 高心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经验[J]. 袁义才.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06)
- [4]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5]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D]. 张德彭.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6]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研究[D]. 权小龙.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7]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D]. 马池春. 山西大学, 2020(07)
- [8]大寨的文化转型与乡村振兴[D]. 李豪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农业现代化中的财政支持研究 ——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例[D]. 赵础昊.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言论作者个体机遇 ——以“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为例[D]. 戴婧怡.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