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阳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沉阳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一、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瑶[1](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鞠秋云,刘一琪[2](2020)在《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沈阳经济区发展,事关国家战略实施,事关振兴发展大局。特别是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的背景下,研究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更是意义重大。当前,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中仍存在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产业竞争弱、城乡发展不平衡、府际合作进展缓慢、要素自由流动渠道不畅等问题,要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共同发力加以解决。

吴冰[3](2018)在《沈阳经济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和平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工业化的发展将有效促进城镇化,而城镇化将促进和推动工业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5个地级市组成,是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优化开发区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群和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是“一带五基地”建设的重要承载地。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将是推动沈阳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实现辽宁振兴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研究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之后简要介绍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测算方法,即耦合度模型(包括耦合度和协调度)、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从经济发展、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效率、人口发展、盈利能力、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维度构建了测算两化互动的指标体系;同时,在理清沈阳经济区两化互动发展历史演进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两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分别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拉美国家、巴西、非洲、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为典型代表,探讨了三种类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与内在机制,并总结出相关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提出促进沈阳经济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有:(1)沈阳经济区工业化处于从中期向后期转型时期,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特别是2011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城镇化发展超越工业化;与这个过程相伴随,沈阳经济区进入工业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持续改善,勉强协调局面。(2)沈阳经济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还呈现出高工业化率、高城镇化率与低居民收入、低经济增长率并存的“两高两低”的特点。(3)沈阳经济区两化互动发展还存在城镇用地效率下降、产业支撑不强、优势产业布局分散、中心城市带动幅射能力弱、资源形势环境严峻等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实现沈阳经济区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增强沈阳市带动辐射作用,推进资源整合、布局优化,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总体目标,本文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1)以沈阳为创新中心,增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2)以沈阳为区域金融中心,提升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区域活力和竞争力;(4)加强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5)加快重点领域一体化进程,促进要素资源共享;(6)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7)全力推进沈抚新区建设等方面。

姜策[4](2016)在《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将沈阳经济区地处全国“五横五纵”交通大通道、地处东北亚腹地、地处中蒙俄经济走廊交通要道以及连接亚欧大通道出海口的重要区位优势突显出来。因此,沈阳经济区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发展目标,就必须借助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为有效承接产业梯次转移,接受高新技术辐射,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十二五”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沈阳经济区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9年增加了50%。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沈阳经济区实施了交通同城化、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等一大批改扩建工程及1小时交通圈的建设工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如今,沈阳经济区已步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为了适应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不得不深思:沈阳经济区的交通一体化建设是否能满足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是否有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与交通管理信息服务?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就有必要对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行研究。只有清楚了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程度,明确现阶段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才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才会根据目前发展程度与存在的制约因素,采取符合实际的有力措施,促进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促进其与经济更加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沈阳经济区国民经济向着更高目标更快更好地发展。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战略;第三部分,实证研究了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现状、交通一体化发展程度与运行效率、经济增长水平评价、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第四部分,在前面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五部分,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成熟城市圈及邻近城市群的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历程并总结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第六部分,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加快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发展、促进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中,通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综合模糊分析法、DEA效率分析法、耦合协调度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指标数据、宏观规划与微观现象进行了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发展程度较好,区域经济处于不断增长中;二是交通一体化的运行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处于运行良好状态;三是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与优质协调关系还有一定差距;四是交通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还没有形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不够。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沈阳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及全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与全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提出今后沈阳经济区加快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充分利用海港资源,加快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东北亚的区域合作;二是整合空港资源,打造东北亚国际航空枢纽;三是加快铁路运输一体化步伐;四是积极推进公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五是重点推进多式联运的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促进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一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明确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定位;二是加强规划引领,编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三是继续推进体制创新,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四是完善投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交通一体化发展投融资模式;五是加快智能交通一体化建设,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六是发展绿色低碳交通一体化,促进沈阳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李娟[5](2016)在《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及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以来,一系列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经济规划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并有数十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规划区遍及中国的绝大多数省份,使得当今中国经济整体空间版图呈现出由系列“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分割支撑的格局。每个“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都制定了令人憧憬的美好远景和蓝图,而最终真正推动如此庞大系列“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建设与发展的战略主体,还是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企业和产业。没有大规模企业的扎根并持续成长,就没有区域产业价值链或价值模块的培育、发展与壮大,则系列“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建设,将停留在《区域发展规划》报告的纸面上。全球价值网络下区域经济繁荣的一个共同规律就是形成强有力的区域“垂直专业化引力”,即:在全球价值网络下,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在全球寻找“地点”进行动态最优资源布局和配置的趋势下,一国或区域不断创造出形成企业强大竞争优势的驱动要素,从而使其不断有资格成为一系列高级化产业价值模块扎根的根据地,是一国或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从这一意义而言,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必须不断创造出与其发展定位相匹配、并能形成企业强大竞争优势的区位要素,以驱动“中国本土企业”和“外国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向其延伸与对接。为把握全国数十个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区域特征和建设情况,帮助其避免“低端化与同质化发展”,本文基于“企业+产业价值模块(研发、制造、营销)”二维视角,对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2013年吸引价值模块“扎根”的“地点垂直专业化引力”的大小与方向进行量化指数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全面科学的“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帮助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明确需系统而重点培育与发展的区位要素。进一步,根据“模块化”先分而后集成的思想,以及全球价值网中价值创造的“新木桶”原理,在单个“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构建“点”的竞争优势基础上,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整合现有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使之相互之间形成具有价值创造的协同关系,从而打造形成具有“1+1>2”价值创造协同效应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价值网络”,构造出经济规划区“面”的整体协同竞争优势。本文基于“企业竞合关系+产业价值模块+地点资源禀赋+政府网络治理”的四维视角,对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间价值创造的“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上拓展出“区域经济模块化网络组织”新的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增加“模块化协同”的新思路。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本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解决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垂直专业化引力”量化指数化问题,包括文章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第二章从企业的区位选择理论出发,分析企业选择投资区位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评价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研发、制造和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的指标体系;而后确定本文的研究样本和模型构建方法,并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过程进行介绍。第三、第四和第五章的逻辑思路和展开结构是相同的,在查找各项指标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模型计算出经济规划区在研发、制造和营销价值模块的“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并以每个价值模块的引力指数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从而更科学地把握各经济规划区特征的战略共性和差异分布。第六章在第三、四、五章计算出各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战略定位和产业远景对各区域的综合引力情况进行深入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各规划区现实状况与战略定位的差距,从而明确需要重点培育的区位要素;此外,通过以三项引力得分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从整体上可以看出各规划区产业引力的分布特征和所属层级,从而深化对规划区整体引力状态的认识。第七章是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开拓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模块化协同”的新的研究领域。本章首先分析了“模块化”理论的演化路径和我国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历史变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经济模块化协同发展的理论视角;而后,基于“企业竞合关系+产业价值模块+地点资源禀赋+政府网络治理”的四维视角,对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间价值创造的“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进行总结性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刁星[6](2016)在《东北振兴背景下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于2003年,时至今日“东北现象”是否在现实层面有所改观?在全球化浪潮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东北地区该何去何从?在产业转型、体制创新、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地区、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绩效评估既是对战略实施的成效考量,也是该地区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预判的重要依据。论文以此为题,将东北振兴背景下各大中心城市的空间发展质量考评作为根本任务,而沈阳是区域内最大的中心城市,其空间发展方向、演进路径、角色定位、战略导向及结构模式关系到区域整体的共兴与繁荣。研究借助“空间绩效”为基本视角,结合空间经济学及地理学的主流视野,从空间本体论的哲学思辨演绎到一般的研究范式,在空间多维建构及内涵辨析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由“尺度层次—体系层次—逻辑层级”组成的空间三向量层次结构基本框架,提出了层次结构作为空间绩效测度的主要依据及行文线索。基于尺度层次的分析框架,从“宏观配置效率—城市外部区域空间网络绩效、中观配置效率—内部城市空间绩效、微观配置效率—空间构成要素演化绩效”三大层面,从理论及实证角度展开全面解析,探析沈阳城市空间在内外部环境综合作用下:宏观的区域关联网络联系强度及主要特征;中观的内部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及交通网络绩效;微观的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的演化特征、运行规律及互适作用,进而识别空间演进、组织、发展、运营过程中导致空间低绩效的主要因素与深层动因。基于体系层次的分析框架,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形态结构—制度结构—资源环境结构”五大系统构建了空间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我国35个主要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进一步讨论制约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的内在作用肌理与外在驱动因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尝试寻求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有效方法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尺度层次与体系层次反映空间资源配置的纵向与横向两大层面,而逻辑层次解释了空间绩效的作用机制,是前两个层次发挥影响作用的主要依据;空间绩效的对偶互补效应来自于整体尺度的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关键,而沈阳在区域网络中仍处于单向聚集的生长状态,城市群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城市功能体系的错位失调、中心城市的竞大于合是导致区域网络低绩效的根本原因;在城市内部空间优化过程中强调构建均衡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提升土地利用与空间红利要素的对位开发行为、强化动态与静态结构的耦合效应以及加强互适作用机制下的要素流动与配置引导措施,合理降低空间负外部性及空间垄断现象形成的可能,同时部分要素应从总量关注转向存量调整,是破解沈阳城市内部空间低绩效的关键;在沈阳空间演进过程中,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推动、土地供应与扩张机制影响、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以及宏观政策和制度环境四个方面是影响城市空间绩效的主要机制,空间形态结构系统是导致空间绩效整体水平下降的主要症结。

黄志勇,云倩,张磊[7](2015)在《积极推动柳州老工业重镇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沿海沿边沿江内陆开放互动战略对广西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重要启示》文中提出在全国沿边9个省区中,辽宁和广西是唯一同时兼有沿海、沿边、沿江区位优势的两个省区。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比较研究辽宁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良性互动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得出对广西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重要启示,建议广西应重新认识、高度重视和重振柳州老工业重镇,积极推动柳州老工业重镇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夯实广西实施"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的中气和经济重心,着力构建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开放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

李丹[8](2015)在《沈阳空港新城空间布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时代背景下,高效快速的经济活动促成了与时间“竞争”的快速经济发展模式,随着交通方式的变革和航空产业的不断发展,临空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空港地区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空港新城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其开发建设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沈阳作为我国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沈阳经济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沈阳城市空间拓展对新城建设的需求日益显着。本文基于沈阳空港新城建设的实际需要及发展可能而展开,因此如何以城市规划的视角来引导沈阳空港新城的发展,并将沈阳空港新城的发展建设落实到空间布局层面上来推动城市乃至区域的协同发展,是本文为的立题所在。沈阳空港新城作为沈阳市院可能即将开展的规划项目,作者以个人角度提出沈阳空港新城的空间规划策略并绘制相应图纸,望对日后沈阳空港新城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本文的研究内容从逻辑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对空港新城的发展历程和空间规划布局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对成功的空港新城案例进行总结与借鉴,在明确研究背景的前提下,充分掌握空港新城空间布局的研究基础。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从沈阳空港新城的现状条件入手,对其发展条件进行解析,分析空港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针对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沈阳空港新城的空间发展特质进行分析,从空间发展限制产业空间和交通空间对空港新城的空间布局模式和发展规律进项研究,探索适合于沈阳空港新城的空间发展模式。第三部分,提出策略。空港新城布局策略以沈阳空港新城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规模为依据,从空间结构、交通系统和产业布局等层面提出沈阳空港新城空间布局策略,分别是基于产业整合与功能组织的偏侧圈层式布局、构建以空港集疏运为主的多式联运交通系统和打造组团适度融合的临空产业集群,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设措施。

吴超,景禹,陈医[9](2013)在《沈阳经济区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中的产业示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国务院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适时做出了设立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安排,这一举措将使沈阳经济区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示范作用更加明显。为此,有必要绘就沈阳经济区的产业示范作用的路线图解,定位沈阳经济区的产业示范作用的区域功能,分析沈阳经济区的产业示范作用的现实价值,最后做出沈阳经济区的产业示范作用的对策建议,以求为沈阳经济区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示范作用这一重大课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咨询服务。

李靖宇,赵阳[10](2013)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推进的战略投放体系论证》文中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域先后投放了海上辽宁战略、北方香港战略、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战略和突破辽西北战略。这六大战略,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启动和运作的,而且也发挥出了应有的引领和促进作用。然而,在这些战略推进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交叉和矛盾现象,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所以必须力挺陆海统筹上升为国家大战略,并且以此来整合上述地方性战略和阶段性战略,以期形成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推进的战略投放体系。

二、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2)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分析
    (一)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萌芽期:缘起于辽宁中部六城市联合调查组
    (二)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雏形期:起步于辽宁中部城市群
    (三)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推进期:发力于沈阳经济区
    (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加速期:升级于“新”沈阳经济区
二、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核心城市沈阳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
    (二)产业竞争力弱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四)府际合作进展缓慢
    (五)要素自由流动渠道不畅
三、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核心城市沈阳的辐射带动作用
        1. 全力支持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 发挥好“双自联动”的作用。
        3.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二)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1. 突出产业的错位发展。
        2. 打造产业品牌。
        3. 用好城际连接带。
        4.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三)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2. 升级农村基础设施。
        3. 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四)加强区域内政府间合作力度
        1. 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2.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3. 落实好政府间的合作协议。
    (五)畅通要素流动渠道
        1.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沈阳经济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研究范式及其基础理论
        2.1.2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般关系模式
        2.1.3 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的制约因素分析
        2.1.4 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的影响效应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内涵及特征研究
        2.2.2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研究
        2.2.3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关系的研究
        2.2.4 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及评价研究
        2.2.5 沈阳经济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研究
        2.2.6 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第3章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理论研究述评
        3.1.1 国外关于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基础
        3.1.2 国内关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顺序的相关理论
    3.2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模型分析
        3.2.1 耦合度模型
        3.2.2 主成分分析模型
        3.2.3 指标体系构建
第4章 沈阳经济区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现状分析
    4.1 沈阳经济区两化互动发展的历史演进
        4.1.1 1949-1977年
        4.1.2 1978-2002年
        4.1.3 2003年至今
    4.2 沈阳经济区工业化水平
        4.2.1 工业化率的测算
        4.2.2 产业结构的测算
        4.2.3 生产性服务业缺失及其影响
    4.3 沈阳经济区城镇化水平
        4.3.1 城镇化率的测算
        4.3.2 城乡结构分析
    4.4 工业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数据与模型构建
        4.4.2 研究模型结论与实证
    4.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沈阳经济区两化互动因素测算
        4.5.1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4.5.2 主成分分析及其研究结论
第5章 沈阳经济区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影响因素
    5.1 两化互动发展的主要问题
        5.1.1 政府主导下的土地城镇化
        5.1.2 一种粗放经营低质量的城镇化模式
        5.1.3 产业支撑不强
        5.1.4 区域结构非均衡发展,区域差异愈发明显
    5.2 外部环境与影响因素
        5.2.1 政治因素
        5.2.2 经济因素
        5.2.3 社会因素
        5.2.4 技术因素
        5.2.5 其他内外部因素
第6章 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6.1 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化的一般规律
        6.1.1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6.1.2 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一般性规律
    6.2 不同类型国家两化互动的发展模式和内在机制比较
        6.2.1 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6.2.2 工业化低于城镇化水平
        6.2.3 工业化高于城镇化水平
    6.3 经验教训及对沈阳经济区的启示和借鉴
        6.3.1 主要发达国家两化互动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6.3.2 发展中国家两化互动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第7章 促进沈阳经济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沈阳经济区两化互动发展现状总结
        7.1.2 沈阳经济区两化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7.1.3 不同类型国家两化互动发展对沈阳经济区的启示和借鉴
    7.2 促进沈阳经济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7.2.1 以沈阳为创新中心,增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7.2.2 以沈阳为区域金融中心,提升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7.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区域活力和竞争力
        7.2.4 加强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
        7.2.5 加快重点领域一体化进程,促进要素资源共享
        7.2.6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
        7.2.7 全力推进沈抚新区建设
    7.3 未来的研究展望
附录:2007-2016 年沈阳经济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主成分分析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交通一体化的内涵与发展思路
        2.2.2 交通一体化的实践应用
        2.2.3 交通一体化的发展评价
        2.2.4 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2.5 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第3章 区域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战略
    3.1 相关理论
        3.1.1 区域交通一体化理论
        3.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1.3 区域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3.2 相关战略
        3.2.1 主体功能区战略
        3.2.2 新型城镇化战略
        3.2.3 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第4章 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现状
    4.1 交通一体化发展现状
        4.1.1 发展历程
        4.1.2 发展阶段
        4.1.3 发展现状
    4.2 经济发展现状
第5章 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水平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
        5.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5.1.2 指标构成
        5.1.3 指标含义与取值说明
    5.2 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程度评价
        5.2.1 研究方法
        5.2.2 交通—体化程度评价
    5.3 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运行效率评价
        5.3.1 研究方法
        5.3.2 交通一体化运行效率评价
    5.4 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水平评价
        5.4.1 研究方法
        5.4.2 经济增长水平评价
第6章 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
    6.1 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6.1.1 相关系数分析
        6.1.2 灰色关联度分析
    6.2 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测定
        6.2.1 研究方法
        6.2.2 协调度的测定
第7章 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7.1 制约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7.2 制约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8章 国内外主要城市群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比较借鉴
    8.1 国外主要城市群
        8.1.1 东京都市圈
        8.1.2 纽约城市圈
        8.1.3 大伦敦城市圈
    8.2 国内三大城市群
        8.2.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8.2.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8.2.3 京津冀城市群
    8.3 周边城市群
        8.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8.3.2 辽宁西部城市群
        8.3.3 哈长城市群
        8.3.4 山东半岛城市群
    8.4 比较与借鉴
        8.4.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8.4.2 交通管理服务
第9章 对策性建议
    9.1 加快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9.2 促进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及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垂直专业化理论研究综述
        1.2.2 模块化理论研究综述
        1.2.3 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相关研究综述
        1.2.4 综合指数构建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区域产业“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选取原则
    2.2 指标选取的理论基础
        2.2.1 古典区位选择理论学派
        2.2.2 新古典选择理论学派
        2.2.3 行为经济学派
        2.2.4 结构主义学派
        2.2.5 新经济地理学派
    2.3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 制造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5 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6 区域产业“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评价模型方法选取与样本数据收集
        2.6.1 模型方法选取
        2.6.2 研究样本选取
        2.6.3 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研究
    3.1 研发价值模块指标评价变量及其原始数据
    3.2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
        3.2.1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计算
        3.2.2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分析
    3.3 研发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聚类分析
        3.3.1 聚类分析模型
        3.3.2 聚类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研究
    4.1 制造价值模块指标评价变量及其原始数据
    4.2 制造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
        4.2.1 制造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计算
        4.2.2 制造价值模快“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分析
    4.3 制造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聚类分析
        4.3.1 聚类分析模型
        4.3.2 聚类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研究
    5.1 营销价值模块指标评价变量及其原始数据
    5.2 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
        5.2.1 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计算
        5.2.2 营销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分析
    5.3 营销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聚类分析
        5.3.1 聚类分析模型
        5.3.2 聚类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产业“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综合分析
    6.1 区域产业各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综合研究
        6.1.1 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定位机制研究
        6.1.2 基于战略定位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综合引力分析
    6.2 区域产业各价值模块“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聚类分析
        6.2.1 “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综合聚类分析模型
        6.2.2 聚类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
    7.1 区域价值创造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研究
        7.1.1 模块化的概念解析
        7.1.2 模块化的动因
        7.1.3 模块化理论的演化路径
        7.1.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竞合关系的历史变迁
        7.1.5 区域价值网的理论基础
        7.1.6 基于模块化价值网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7.2 区域间“企业竞合关系协同”机理研究
    7.3 区域间“产业价值模块协同”机理研究
        7.3.1 研发价值模块“跨区域”协同结网
        7.3.2 制造价值模块“跨区域”协同结网
        7.3.3 营销价值模块“跨区域”协同结网
        7.3.4 研发与制造价值模块的协同结网
        7.3.5 营销与制造价值模块的协同结网
        7.3.6 研发与营销价值模块的协同结网
        7.3.7 研发、制造、营销三个价值模块的协同结网
        7.3.8 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产业价值链升级
    7.4 区域间“地点资源禀赋协同”机理研究
    7.5 区域间“政府网络治理协同”机理研究
        7.5.1 区域政府合作的动力
        7.5.2 区域政府合作的困境
        7.5.3 区域政府合作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区域提升对价值模块吸引力的结论及建议
        8.1.1 对研发价值模块的引力分析结论及建议
        8.1.2 对制造价值模块的引力分析结论及建议
        8.1.3 对营销价值模块的引力分析结论及建议
    8.2 区域间模块化协同发展的结论及建议
    8.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东北振兴背景下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东北振兴政策的战略导向
        1.1.2 区域内部整体发展结构不均衡
        1.1.3 城市发展的现实诉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东北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研究
        2.1.1 东北振兴战略的基本概况
        2.1.2 东北振兴战略核心目标解析
        2.1.3 东北振兴战略下的经济格局与特征
        2.1.4 空间层面的战略引导
    2.2 绩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2.1 绩效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
        2.2.2 绩效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
        2.2.3 绩效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
    2.3 城市空间绩效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
        2.3.1 城市空间的内涵解析
        2.3.2 城市空间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2.3.3 城市空间绩效的多维经典视角分析
        2.3.4 城市外部区域空间网络绩效的理论方法
        2.3.5 城市内部空间绩效的理论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空间绩效的研究框架
    3.1 城市空间绩效的基本思想
        3.1.1 城市空间绩效的静态内涵
        3.1.2 城市空间绩效的动态解析
        3.1.3 静态动态耦合性的辩证关系
    3.2 城市空间绩效的层次体系
        3.2.1 层次结构
        3.2.2 城市空间绩效的尺度层次
        3.2.3 城市空间绩效的体系层次
        3.2.4 城市空间绩效的逻辑层次
    3.3 城市空间绩效的分析及评价框架
        3.3.1 基于空间尺度的城市空间绩效分析框架
        3.3.2 基于多维体系的城市空间绩效评价框架
        3.3.3 综合视角下的多向度层次框架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宏观配置绩效—沈阳外部区域空间网络绩效
    4.1 区域空间网络绩效的测度模型
        4.1.1 测度模型的选择
        4.1.2 测度模型的构建
        4.1.3 研究数据的来源
    4.2 区域空间网络绩效解析
        4.2.1 辽宁省城市交通关联网络绩效分析
        4.2.2 辽宁省城市制造业关联网络绩效分析
        4.2.3 辽宁省城市生产服务业关联网络绩效分析
        4.2.4 辽宁省不同空间网络的对比分析
    4.3 区域空间网络作用下中心城市竞合关系
        4.3.1 中心城市竞合关系的主要特征
        4.3.2 中心城市竞合关系的影响因素
        4.3.3 中心城市竞合关系的综合判断
    4.4 基于不同区域空间网络的中心城市比较分析
        4.4.1 沈阳经济区与其他城市群主要指标对比
        4.4.2 沈阳经济区与其他城市群各指标首位度对比
        4.4.3 沈阳经济区与其他城市群核心城市主要指标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观配置绩效—沈阳内部城市空间绩效
    5.1 城市内部空间绩效分析的基本依据
    5.2 沈阳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绩效分析
        5.2.1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
        5.2.2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绩效测度
    5.3 沈阳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绩效分析
        5.3.1 中心城区现状土地利用特征
        5.3.2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绩效测度
        5.3.3 土地利用强度与城市功能要素关系
    5.4 沈阳中心城区交通网络绩效分析
        5.4.1 中心城区现状交通特征
        5.4.2 中心城区交通网络绩效测度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观配置绩效—沈阳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的演化绩效
    6.1 空间要素运行的基本逻辑
        6.1.1 城市空间要素的流动特征
        6.1.2 城市空间要素的运行规律
    6.2 空间要素组织的实证分析:沈阳市城市综合体案例
        6.2.1 案例选取
        6.2.2 沈阳市城市综合体空间分布特征
        6.2.3 内在关联因素解析
        6.2.4 外在关联因素解析
    6.3 空间要素影响空间绩效的作用机制
        6.3.1 空间要素运行的驱动机制
        6.3.2 空间要素运行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作用
        6.3.3“互适作用机制”下的空间绩效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多维综合视角的沈阳城市空间绩效评价
    7.1 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
        7.1.1 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的判据原则
        7.1.2 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的方法原理
    7.2 城市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2.1 指标体系测度的相关借鉴
        7.2.2 指标体系研究的层次框架
        7.2.3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内涵
        7.2.4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7.3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评价指标测算及结果分析
        7.3.1 指标的标准化与初步处理
        7.3.2 指标计算及有效性检验
        7.3.3 35个中心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7.4 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的影响要素与内生机制分析
        7.4.1 东北四大中心城市空间绩效比较分析
        7.4.2 制约沈阳城市空间绩效影响要素分析
        7.4.3 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的内生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沈阳城市空间绩效提升的空间应对策略
    8.1 空间应对策略体系建立的思路
        8.1.1 空间应对策略提出的总体原则
        8.1.2 多向度综合作用下的空间绩效优化策略体系
    8.2 宏观层面—沈阳外部区域空间网络调控策略
        8.2.1 完善区域空间网络一体化建设
        8.2.2 加强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与辐射作用
        8.2.3 构建差异化的产业结构配置体系
    8.3 中观层面—沈阳内部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
        8.3.1 紧凑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构建
        8.3.2 职居平衡下的人口分布引导
        8.3.3 土地利用绩效的优化调整
        8.3.4 完善交通设施与道路结构网络
        8.3.5 交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高效耦合
    8.4 微观层面—沈阳城市空间要素优化配置策略
        8.4.1 发挥聚集效应,实现对偶互补
        8.4.2 强化存量调整,避免结构过剩
        8.4.3 打破路径依赖,保证空间公平
    8.5 实施保障策略
        8.5.1 强化区域协调制度和创新机制
        8.5.2 建立空间绩效多维度考评机制
        8.5.3 完善市场导向与行政干预制度
        8.5.4 鼓励土地政策创新与机制改革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积极推动柳州老工业重镇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沿海沿边沿江内陆开放互动战略对广西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重要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辽宁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 沿江开放、 沿边开放良性互动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一)辽宁沿海开放的主要做法
        1. 积极转变沿海开放开发理念。
        2. 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
        3. 高度重视沿海基础设施建设。
        4.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5. 倾力打造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6. 着力打造对外开放平台。
    (二)辽宁内陆开放的主要做法
        1. 明确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目标。
        2. 建立有效的合作发展框架协议。
        3. 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组织机制和机构。
        4. 以金融同城化为先导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 。
    (三)辽宁沿边沿江开放的主要做法
        1. 成立辽宁省沿边开发开放领导机构。
        2. 注重特色产业区建设。
        3. 主动融入中朝边境经济合作带。
    (四)辽宁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沿边开放、沿江开放良性互动发展的主要做法2
        1. 沿海经济带带动沿边开放发展。
        2. 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互动发展。
        3. 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
二、对广西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重要启示
    (一)辽宁与广西区域开放格局演变情况对比
    (二)对广西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重要启示1
        1. 广西应重新认识、高度重视和重振柳州老工业重镇, 着力构建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开放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
        2. 广西应把建设西南国际航运中心作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总抓手, 加速推进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建设。
        3. 广西应积极推动桂滇面向东盟的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带上升为国家战略。
        4. 广西应把打造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和建设中国—东盟战略合作新高地结合起来,实施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大沿边”开放战略2。
三、 积极推进柳州老工业重镇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重振柳州老工业重镇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
    (二)重振柳州老工业重镇要把握好的若干重大问题
        1. 战略定位问题。
        2. 战略目标问题。
        3. 战略重点问题。
        4. 战略互动问题。
    (三)积极推动柳州老工业重镇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

(8)沈阳空港新城空间布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近年来我国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1.1.2 空港新城的开发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1.1.3 沈阳空港新城发展成为城市南拓“大浑南战略”的重要支撑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临空地区相关空间单元
        1.3.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3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4 评述与总结
    1.4 研究对象与范畴
        1.4.1 研究对象与空间范围
        1.4.2 研究所及领域与范围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与框架
第二章 空港新城空间布局基础研究
    2.1 空港新城发展研究
        2.1.1 形成条件与发展定位确定
        2.1.2 发展动力机制
        2.1.3 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2.1.4 发展模式与类型
    2.2 空港新城空间规划相关研究
        2.2.1 空间规划涵义与作用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2.2.3 空港新城功能分区
        2.2.4 空港新城产业分布
    2.3 国内外空港新城相关案例分析与借鉴
        2.3.1 韩国仁川空港新城
        2.3.2 荷兰史基浦国际空港新城
        2.3.3 天津滨海空港新城
        2.3.4 启示与借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沈阳空港新城发展条件解析
    3.1 沈阳空港新城区域发展背景
        3.1.1 沈阳经济区概况
        3.1.2 沈阳市概况
        3.1.3 浑南地区概况
    3.2 空港新城现状概况
        3.2.1 桃仙国际机场现状
        3.2.2 沈阳空港地区发展历程
    3.3 区域发展对空港新城建设的需求
        3.3.1 沈阳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需求
        3.3.2 沈阳城市空间拓展的需求
        3.3.3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
    3.4 沈阳空港新城发展有利条件
        3.4.1 相关政策与上位规划支持
        3.4.2 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空港的发展优势
        3.4.3 地处沈阳经济区核心的区位优势
        3.4.4 工业基地核心城市的雄厚产业基础
    3.5 沈阳空港新城空间发展主要问题
        3.5.1 未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作用
        3.5.2 未形成产业集群规模
        3.5.3 其他外部因素的制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沈阳空港新城空间发展特质分析
    4.1 空间发展制约要素分析
        4.1.1 空间范围影响要素
        4.1.2 机场规划控制要素
        4.1.3 自然要素与城市建设要素
        4.1.4 空港新城规模确定
    4.2 空港新城空间布局分析
        4.2.1 空间布局与功能层次的对应关系
        4.2.2 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的作用关系
        4.2.3 空港新城空间布局模式选择
    4.3 空港新城交通空间分析
        4.3.1 桃仙空港集疏运接驳
        4.3.2 空港新城对外交通衔接
        4.3.3 空港新城内部交通组织
    4.4 空港新城产业空间分析
        4.4.1 产业类型构成
        4.4.2 临空产业选择
        4.4.3 产业空间布局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沈阳空港新城空间结构与布局策略
    5.1 科学发展定位与前瞻空间发展引导
        5.1.1 基于交通、产业和新城职能的综合定位
        5.1.2 前瞻性多层次的空间发展引导
    5.2 基于产业整合与功能完善的偏侧式空间布局
        5.2.1 以产业组团为基本单元的空间结构
        5.2.2 以集约利用原则的土地利用模式
    5.3 构建以空港集疏运为主的多式联运交通系统
        5.3.1 加强城际联系的多式联运对外交通系统
        5.3.2 满足机场集疏运接驳、客货分流的内部交通组织
    5.4 打造组团适度融合的临空产业集群
        5.4.1 利用优势条件融入临空经济的产业选择
        5.4.2 组团适度融合的圈层式产业布局
    5.5 空港新城发展建设的相关措施
        5.5.1 适度超前的空港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5.5.2 综合配套促进发展的政策
        5.5.3 重视高新技术人才资源的培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基本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沈阳经济区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中的产业示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沈阳经济区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中的产业示范路线图解
    (一) 沈阳: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二) 鞍山:建设成为世界级的钢都
    (三) 抚顺:发挥石油化工产业优势
    (四) 本溪:集成冶金产业优势并发展接续产业
    (五) 营口:建设东北腹地超大物流航运中心
    (六) 辽阳:形成化纤产业为龙头的发展模式
    (七) 铁岭:建设成农副产品和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
    (八) 阜新:打造沈彰新城并做好资源型城市转型
二、沈阳经济区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中的综合优势
    (一)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二) 资源禀赋优势依然明显
    (三) 通达便捷的交通设施优势
    (四) 引领发展的科技开发优势
    (五) 千载难逢的政策支持优势
三、沈阳经济区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中的现实价值
    (一) 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
    (二) 示范和带动全国范围内建设现代产业基地
    (三) 增强并且提升东北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四) 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全方位联动
四、沈阳经济区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中的产业功能定位
    (一) 发展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功能价值取向
    (二) 提升为高科技产业基地的功能价值取向
    (三) 成长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功能价值取向
五、沈阳经济区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 思想观念相对陈旧, 行政体制模式落后
    (二) 地方保护主义残存, 资源配置缺乏协调
    (三) 支撑资源面临枯竭, 传统产业优势微弱
    (四) 产业竞争能力下降, 市场份额出现萎缩
    (五) 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新兴产业比重偏低
六、沈阳经济区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中充分发挥产业示范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 突破落后观念制约, 强化市场运作机制
    (二) 瓦解地区保护壁垒, 市场主导利益分配
    (三) 加强城市之间共建, 协调区域内部关系
    (四) 优化主体产业结构, 增强产业集群优势
    (五)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2]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J]. 鞠秋云,刘一琪. 党政干部学刊, 2020(11)
  • [3]沈阳经济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研究[D]. 吴冰. 辽宁大学, 2018(05)
  • [4]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姜策. 辽宁大学, 2016(03)
  • [5]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垂直专业化引力指数”及模块化协同结网机理研究[D]. 李娟. 广西大学, 2016(12)
  • [6]东北振兴背景下沈阳城市空间绩效研究[D]. 刁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7]积极推动柳州老工业重镇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沿海沿边沿江内陆开放互动战略对广西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重要启示[J]. 黄志勇,云倩,张磊. 东南亚纵横, 2015(03)
  • [8]沈阳空港新城空间布局策略研究[D]. 李丹.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6)
  • [9]沈阳经济区在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中的产业示范效应研究[J]. 吴超,景禹,陈医. 区域经济评论, 2013(05)
  • [10]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推进的战略投放体系论证[J]. 李靖宇,赵阳. 决策咨询, 2013(04)

标签:;  ;  ;  ;  ;  

沉阳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