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苦竹与近缘竹亲缘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雨晴[1](2020)在《侧柏育种群体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与管理利用策略》文中认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具有较高的生态与经济利用价值,是我国北部、西北部干旱山地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目前,我国侧柏育种资源的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育种资源遗传背景不清,良种效益低。建立高效分子标记技术,评估现有资源遗传关系,对现有良种基地升级改造,是推动侧柏遗传改良、提高良种繁育效率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提高侧柏种质资源管理和改良效率为目标,建立了侧柏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流程和快速实用的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侧柏第一张高密度遗传图谱;结合表型和分子标记对侧柏良种基地种子园初级育种群体的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探究育种群体的遗传结构;结合家系间亲缘关系和亲本育种值进行回选,制定了基于分子辅助的种质保育与高阶改良利用策略。本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建立了侧柏分子标记及高效的简化基因组分析流程。通过对侧柏转录组和近缘物种刺柏的基因组序列分析,筛选出27个多态、稳定的SSR标记位点。建立了侧柏简化基因组分析流程(dd RAD),得到45,959个高质量位点。研究表明dd RAD技术在分子标记开发和基因分型上有巨大潜力,为未来柏科及其他针叶树种基因组水平上的变异研究提供了技术指导。(2)构建了首张侧柏高密度遗传图谱。确定了包含23,926个标记位点的11个连锁群,图谱总长约1,506 c M,标记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 c M,覆盖度99.8%。同时构建了框架标记遗传图谱,通过比较图谱间的标记排序,发现框架标记图谱与全标记图谱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借助遗传图谱,揭示了侧柏具有“对称核型”,并鉴定了潜在着丝粒和次缢痕区域。该遗传图谱为侧柏基因组大规模组装提供框架,对柏科基因组比较分析和深入了解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有重要意义。(3)鉴定了侧柏基因组中显着偏分离位点及区域,推断了它们潜在的遗传学意义及功能效应。检测到3,965个偏分离标记,其中37个位点与生殖发育的生物学过程有关。通过构建含偏分离标记的遗传图谱,锚定了10个偏分离热点区域在11个连锁群的分布,并发现偏分离位点会削弱标记间的连锁强度,增大标记间的遗传距离;检测到了两种结构变异(易位和倒位)现象。此项结果对今后深入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分析有启示和参考价值。(4)澄清了侧柏良种基地初级种子园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亲缘关系。SSR分子标记分析显示该初级育种群体具有相对高的变异程度,种源间变异占总变异的1.25%,种源内变异能够解释大部分的变异来源。群体结构分析未发现明显的遗传结构和地理类群,这表明地域间有广泛的迁移和基因流动。有165个亲本来源可以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鉴定。此项研究为侧柏种子园中亲本鉴定、交配系统分析提供了技术途径,对后续侧柏遗传资源管理、种子园升级改造等相关研究有借鉴指导。(5)结合已有的子代测定结果和优良无性系亲缘关系,初步筛选了去劣疏伐种子园的建园亲本材料,提出了侧柏高阶种子园育种体系的可持续改良方案。基于子代和亲本的综合性状表现,对侧柏初级种子园进行了不同疏伐程度的模拟设计,揭示了种子园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受疏伐强度的影响不明显;随着疏伐强度的加大,可以有效的控制近交率,为后续良种生产和高阶育种策略调整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对开展侧柏育种资源遗传评价,指导初级种子园升级改造及侧柏高级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技术、材料、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石艳兰[2](2019)在《四倍体南荻自然混交后代优良单株的筛选及其父本鉴定》文中指出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为我国特有的多年生C4禾本科高大草本植物,具有高生物质产量、高纤维含量等特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纤维类能源植物之一,同时还是一类兼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备受国内外关注。由于多倍体植物通常表现出更好的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的耐受性、生物产量高的特性,南荻多倍体创制成为南荻新种质培育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四倍体南荻有性后代群体为材料,采用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亲缘关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南荻有性后代是否为真实杂交种进行鉴定;从该后代群体中挑选了10份三倍体南荻材料,地下根状茎扩繁后,通过随机区组种植实验,连续三年观测实验材料的茎长、单茎干重、相对含水量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对实验材料进行纤维素含量、矿质元素含量等品质性状测定后,结合农艺性状对10份三倍体南荻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LAF技术在1份四倍体南荻(母本),30份待选父本(芒11份,荻10份,南荻9份),19份子代,共50份芒属植物中开发了800,081个SLAF标签,其中有160,368个多态性SLAF标签和469,509个SNP标记。利用开发的SNP标记进行遗传分析得知,南荻多倍体群体最有可能的父本材料是南荻C3,该南荻多倍体群体是真实杂交种。(2)利用方差分析对10份三倍体南荻材料农艺性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各农艺性状,在不同年份以及在10个基因型间均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表明实验材料的这些农艺性状随生长年份间和种间不同变化而变化。对2018年所有材料的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材料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分别为6.94%~51.13%和33.1%~44.3%,且不同材料间无显着差异,半纤维素含量为14.8%~43.57%,不同材料间差异显着;所有材料的元素含量为:钾1719.70~4654.30 mg/kg,钠31.00~280.200 mg/kg,钙1115.90~3773.20 mg/kg,镁288.40~1213.10 mg/kg,磷409.20~1755.50 mg/kg,氯627.00~3486.00 mg/kg,硝态氮158.50~791.00μg/g,硫酸根33.80~248.00 mg/L,除硫酸根外,所有材料的其他矿质元素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根据所有材料农艺性状以及矿质元素的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结果显示10份材料的综合得分排名为:D3>D6>L10>D1>D15>D11>D5>D12>D4>D9。本论文为南荻高产分子标记开发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持;为今后南荻多倍体品种的选育,进一步开发南荻高产种质奠定物质基础。
王成龙[3](2018)在《野生荞麦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及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文中提出荞麦,属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是一种重要的食药同源作物,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我国西南地区是学界公认的世界荞麦起源中心,拥有丰富的野生荞麦资源。如何全面掌握野生荞麦遗传信息,准确阐述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关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深入挖掘我国丰富的野生荞麦种质资源,也急需开发可用于荞麦属植物新种鉴定及种内亲缘关系研究的高效分子标记。于此同时,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需要大量的荞麦基因组信息作为数据支撑。然而,荞麦属植物基因资源的缺乏也极大得阻碍了荞麦种间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研究的进程,影响着荞麦分子育种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而制约了野生荞麦优良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叶绿体基因组因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系统进化和遗传资源评价研究的理想材料。充分挖掘我国西南地区丰富的野生荞麦资源,开展对野生金荞麦和螺髻山野荞麦的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全面的比较分析,挖掘潜在分子标记,辅助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和亲缘关系研究,继而应用于野生荞麦资源的准确鉴定与开发利用,将对于荞麦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意义,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野生荞麦资源进行考察与统计,结果发现:目前所报道的荞麦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均有分布,但不同种之间的分布范围存在较大差异。野生金荞麦(F.cymosum)、细柄野荞麦(F.gracilipes)和齿翅野荞麦(F.gracilipes var.odontopterum)的分布区域较广,而羌彩野荞(F.qiangcai)、皱叶野荞(F.crispatifolium)及海螺沟野荞麦(F.hailuogouense)的分布区域则较为狭窄,在四川北部、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地区均分布有丰富的野生荞麦种质资源,继而印证了我国西南地区作为世界荞麦起源中心的重要观点。另一方面,通过对野生荞麦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产物的评价与比较,我们发现野生荞麦在蛋白质、氨基酸及总黄酮含量等方面并不逊色于栽培荞麦,充分证明了野生荞麦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2)对两个野生荞麦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后发现,野生金荞麦和螺髻山野生荞麦的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59320 bp和159265 bp。随后,与已报道的栽培荞麦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螺髻山野荞麦与其他荞麦叶绿体基因组间的差异最大,其与野生金荞麦、甜荞麦和苦荞麦之间检测出的SNP数量达到5940、6260、5992,而野生金荞麦和苦荞麦叶绿体基因组间的差异最小,其SNP数量仅为317;同时,通过计算叶绿体编码基因中的同义替换(dS)和非同义替换(dN)的比值,发现在四个荞麦属植物间多数基因的dN/dS小于1,仅有ndhK、ycf1、rpoC2、rpl20、petL和rpl32的dN/dS比值大于1,说明上述基因在荞麦属植物的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正选择;叶绿体基因组不同区域间的边界分析发现,rps19和ndhF处于四个荞麦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LSC/IRb和IRb/SSC的边界。在野生金荞麦和苦荞麦叶绿体基因组中,rps15基因在SSC/IRa的边界发生了位移;于此同时,分别在野生金荞麦和螺髻山野荞麦中发现48和61个SSRs位点;对叶绿体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进行检测,分别在野生金荞麦和螺髻山野生荞麦中检测到42和31个重复序列;随后,通过叶绿体基因组比对分析,共发掘出10个荞麦叶绿体基因组高突变区域,分别包括:trnS-trnG、rpoB-rpoC、trnT-psbD、trnT-trnL、rbcL-accD、ycf4-cemA、psbE-petL、ndhF-rpl32、ycf3-trnS以及ndhA内含子区域;结合SNP、基因进化选择、边界分析、SSRs和重复序列检测结果,均证明了野生金荞麦与苦荞麦具有极高的序列相似性,二者的亲缘关系更加密切;最后,基于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信息构建系统进化树,进一步明确了四个荞麦属植物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证明了野生金荞麦与苦荞麦的亲缘关系更近;叶绿体基因组系统进化树展现出螺髻山野荞麦处于一个独特的进化位置,表明野生荞麦物种在进化上与栽培种间具有较大的差别;通过研究,我们首次公布了野生金荞麦和螺髻山野荞麦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信息,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有力的证据来证明野生荞麦与栽培荞麦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研究结果将对于荞麦属植物的种质鉴定、分子标记辅助的系统进化研究、野生荞麦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及荞麦遗传育种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关于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方面的研究均基于少数基因片段信息,所提供的分子证据还很有限,得出的荞麦属植物种间关系仍不清晰。研究将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而挖掘出的分子标记,并结合形态学知识,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对我国西南地区荞麦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证明:通过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得出的psbE-petL和ndhA内含子区域可以作为区分荞麦栽培种与野生种的理想分子标记;同时,利用matK+psbE-petL和psbE-petL+ndhA两个组合可以更清晰的阐明荞麦属植物的种间关系;综合系统进化树的分析结果,明确了荞麦属内各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我们认为:荞麦属植物应分为两个大的类群:类群Ⅰ包括栽培甜荞麦(F.esculentum)、苦荞麦(F.tartaricum)及其野生种和野生金荞麦(F.cymosum);类群Ⅱ主要包括荞麦属中其他野生种,包括:线叶野荞麦(F.lineare)、羌彩野荞(F.qiangcai)和皱叶野荞(F.crispatifolium)等野生荞麦。同时,在类群Ⅱ中,丽花野荞麦(F.callianthum)、汶川野荞(F.wenchuanense)和普格野荞麦(F.pugense)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野生荞麦相比较为原始;小野荞麦(F.leptopodum)、金沙野荞麦(F.jinshaense)和线叶野荞麦(F.lineare)的关系较近,三者总是稳定的聚为一支;而F.macrocarpum与细柄野荞(F.gracilipes)、齿翅野荞麦(F.gracilipes var.odontopterum)、皱叶野荞麦间的关系较为密切;红翅野荞(F.gracilipes var.odontopterum-R)、螺髻山野荞麦(F.luojishanense)和羌彩野荞稳定的聚为一支,说明其间的亲缘关系较近。4)本研究以开发适用于荞麦属种间系统进化研究和新种鉴定的分子标记为目的,因而,我们对新发现的荞麦属植物新种——龙肘山野荞麦(F.longzhoushanense)的系统进化地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形态学、核型分析以及结合matK及psbE-petL分子标记,均证明其作为荞麦属植物新种的地位。实现了利用新发掘的荞麦属植物分子标记对新种的准确鉴定,进一步印证了psbE-petL在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及新种鉴定中的潜在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西南地区丰富的荞麦种质资源,通过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利用基因组比较分析结果,发掘了包括psbE-petL和ndhA内含子区域在内的10个荞麦属植物分子标记,并利用trnT-trnL、psbE-petL和ndhA内含子实现了对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关系的探讨及分子标记辅助的新种的鉴定。本研究为野生荞麦资源的系统整理,荞麦属基因资源的充实及荞麦种间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张韫[4](2018)在《苦竹属种质资源挖掘》文中研究说明苦竹属(Pleioblastus)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其既包括高大的材用、笋用竹种,也囊收矮小的绿化观赏竹种。苦竹及其近缘种(以下简称“苦竹属种质”)种质资源一直疏于研究。我们从模式产地、主产地及其分布区域进行广泛采样,经过长期积累,较深入系统地调查了其表型性状,提出了苦竹属种质DUS描述性状,并挖掘了部分优特资源;基于NCBI分子数据,开发了部分苦竹属SSR专用引物,并对收集的苦竹属种质进行了分子鉴别研究;对主要苦竹属种系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测定和比较分析;外业工作中,发现并首次描述了宜兴苦竹(Pl.yixingensis)的花部结构。以上研究为苦竹属进一步的种质资源整理与挖掘工作积累了数据和材料。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在苦竹属种质的分布地广泛采样,特别是对模式产地的植株性状调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表型性状研究,梳理了苦竹属种质的经济性状,编制了苦竹属种质资源DUS描述规范(草案)。共49个种质测试性状,确定了箨鞘质地等13个质量性状,叶脉数等21个数量性状,叶色等15个假质量性状。研究工作中初步发现了3份在秆形等表型性状方面有特质的新种质。2.从NCBI上下载了苦竹属全部587条核苷酸序列(截止2017年11月底),通过MISA软件包处理后,得到404条无冗余序列,检测出含有SSR的序列45条,SSR位点47个。SSR出现的频率为1.14%,且所有SSR均为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成功开发了6对苦竹属种质SSR专用引物。同时,选择毛竹等的26对SSR引物进行试验,发现只有3对引物具有多态性,说明不同属种的竹类植物的SSR引物通用性不好,开发此6对苦竹属SSR具有专用性的引物具有必要性。3.采用开发的引物,对收集的62份苦竹属种质进行检测、鉴别,共检测到3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4.1111个等位基因,最多的检测到7个等位基因。根据软件NTSYS计算苦竹属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按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系数0.658水平下,62份种质材料可分为8类。基本支持中国产苦竹与日本产苦竹明显分为2大类的分别论,说明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起源。新发现的3份种质与苦竹(Pl.amarus)的亲缘关系近,证实了其属于苦竹属身份。4.分析SSR聚类图,发现苦竹属分布最广的斑苦竹(Pl.maculatus)从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采集了种质样品10份,都聚集合在一起;采自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4省的宜兴苦竹聚为一支,说明了这些种质的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有研究者因观察到黄条金刚竹(Pl.Kongosanensis f.aureostriatus)雄蕊数为6等花部特征而移入东笆竹属(Sasaella),将其易名为Sasaella kongosanensis′Aureostriatus′,但本研究的SSR分子鉴别结果不予支持,个中原因有待深入研究。5.对主要苦竹属种系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研究。发现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是苦竹属种质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最适拟合模型。其中,衢县苦竹(Pl.juxianensis)等8个种质的光响应曲线属于强度抑制型,而宜兴苦竹等6份种质光响应曲线属于饱和趋近型。发现所有种质的光补偿点均低于20μmol·m-2·s-1,光饱和点秋竹(Pl.gozadakensis)达到2000μmol·m-2·s-1以上,其他均低于1200μmol·m-2·s-1,有效光合辐射在3-14μmol·m-2·s-1之间,表明了苦竹属种质的耐阴性,可作为苦竹引种、栽培,林下配植的重要依据。试验中同时发现苦竹属种质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NPQ、q P、ΦPSⅡ、ETR等普遍偏低,说明其受到了环境胁迫。6.野外调查中,发现了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宜兴苦竹于2017年4月同步开花的现象。外业得知宜兴苦竹雄蕊数3,4,5,6均有,以3为主,SSR分子结果也聚集在一起,应属于苦竹属资源,不宜更名为宜兴酸竹(Acidosasa yixingensis)。宜兴苦竹的花粉为浅染型败育,其花粉萌发率仅有5.11%,结实率不足10%。
朱振贤,张芬耀,宋盛,蔡函江,毕毓芳[5](2017)在《竹亚科植物分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竹亚科植物具有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用途广、投入少等优势,可以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竹类植物的特殊生长发育规律,至今在形态分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部分竹种存在归属混乱的问题。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文中综述了竹类植物的分类现状和进展,指出了目前竹类植物分类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竹类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建议。
赵琳[6](2016)在《耐水湿竹种SSR引物筛选及基于ISSRs标记的耐水湿竹种亲缘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类植物是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植物的总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南方地区的沿江滩涂地以及低湿地竹类资源较丰富,这些耐水湿竹类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调整当地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一些竹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尚存在争议,影响了一些竹种的科学和有效的利用。本论文主要对刚竹属、苦竹属和箬竹属共3个属11个耐水湿竹种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1)耐水湿竹种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及SSR引物筛选;(2)基于ISSRs的耐水湿竹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分析方法建立和优化了耐水湿竹种SSR-PCR反应体系,筛选了SSR引物。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0.0μL:模板DNA(5-10 ng·μL-1)1.1μL、dNTP(10 mmol·L-1)0.44μL、正反向引物(10μmol·L-1)0.26μL、Mg2+(25 mmol·L-1)2.0μL、Taq DNA聚合酶(5 U·μL-1)0.8μL、10×PCR缓冲液2.0μL、HPLC超纯水13.14μL。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44个循环:94℃变性30 sec,54.056℃退火30 sec,72℃延伸60 sec;最后72℃延伸3min。同时,实验显示了SSR标记在不同竹种间有限的通用性。2.建立了耐水湿竹种ISSR-PCR最适反应体系,利用优化后的ISSR-PCR反应体系筛选出了11条多态性好、谱带清晰、稳定性好的引物,并运用这些ISSR引物分析了耐水湿竹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显示了这些耐水湿竹种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与其表型特征的多态性相符。基于Dice相似性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可将本研究中的11个竹种明显地区分开来,并且将其清晰地归入3个组,且与刚竹属、苦竹属和箬竹属相对应。聚类分析结果部分地支持了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但显示斑苦竹与刚竹属亲缘关系较箬竹更近。本研究还初步发现一些竹属的ISSR特异性条带,可用于竹属的鉴定。基于ISSR标记的竹种亲缘关系分析,较好地支持和补充了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揭示了耐水湿竹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可为今后杂交育种工作中亲本的选配和合理引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马师[7](2016)在《合江方竹系统发育与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江方竹(Chimonobambusa hejiangensis C.D.Chu et C.S.Chao)称大竹、箐竹,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nusoideae)寒竹属(Chimonobambusa)植物。是南京林业大学朱政德和赵奇僧两位教授于1980年发现的笋材两用新竹种,主要分布于分布于四川合江及贵州赤水、习水等地,生于海拔800-1200m的锥栗林或呈小片竹林,原生面积1300余hm2。本文对赤水市宝源乡合江方竹的系统发育地位和生长、栽培技术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实验构建了基于ITS分析和psb A-trnH分析的系统发育树。两棵系统发育树同时表明了:?寒竹属不是一个单系类群;?合江方竹不是一个单系类群。(2)所测赤水市试验林区土壤为酸性土壤,根据的土壤肥力评价指标,有机质、全N均为丰富水平;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相对较少。本试验采用了3414回归试验设计进行合江方竹林笋产量的研究,建立了合江方竹笋产量与N、P2O5、K2O的施用量之间的肥效模型:y=4496.498+14.70414x1+42.4068x2-23.9382x3-0.02593x12-0.6666x22-0.15553x32-0.22248x1x2+0.074042x1x3+0.789401x2x3,其中X1为N肥,X2为P2O5,X3为K2O,经F检验,效应模型达极显着水平,表明笋产量和N、P2O5、K2 O施肥量之间存在显着的二次回归关系。通过频数分析对其进行模拟寻优,可以得出产量大于4490.67 kg·hm-2的推荐施肥方案为N 136.454-236.587g·hm-2;P2 O531.14-54.00kg·hm-2;K2O 55.62-96.435kg·hm-2。(3)通过经济效益公式计算,合江方竹林地测土配方施肥具有明显的经济收益,各个处理经济产出大于经济投入,以N2P2K2处理的纯利润最大,为55079元/hm2,其次为N2P1K1处理,为49223元/hm2,产投比在2.21-3.19之间,其中以N2P2K2处理的产投比最大,为3.19,其次为N2P1K1处理,为3.13。N2P0K2处理为最小,为2.21。(4)合江方竹的高生长过程划分为初期、盛期、末期。其中盛期历时28d,高生长量占全高的85.6%,日平均高生长量23.4cm,因此在生产上应该加强对此期时竹林的管护,使得幼笋顺利成竹。合江方竹昼夜生长量差异不大,昼生长量10.7cm,占全天生长量的47.1%,夜生长量12cm,占全天生长量的52.9%。高生长最快在2时,最慢在14时和4时左右。(5)试验区发笋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总体呈现“少-多-少”的规律,通过最优分割法(Fisher法)进行聚类分析,将笋期划分为初期、盛期、末期,笋期历时33-42d。笋期变化规律在不同的海拔存在差异,海拔越高的区组,出笋越早,盛期来得早,笋期也结束早;海拔较低区组,出笋较迟,笋期结束得也较晚。施肥试验区与测高计数区退笋均出现在末期,退笋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也呈现“少-多-少”的规律,认为出现退笋是由于笋末期土壤肥力不够、林地土壤硬化及踩笋等因素造成退笋。(6)通过对合江方竹营养器官养分分析表明,同一元素在不同器官的含量不同,N元素含量顺序为:笋>叶>箨>枝>秆;P、K元素的含量顺序为:笋>箨>叶>枝>秆,其中N、P、K三种元素在笋中的含量最大。通过测定试验林区合江方竹年生物量可以得出秆的生物量最大,为29.9t·hm-2,其次是笋和枝,叶的年生物量最小,为4.7t·hm-2。(7)产量变化规律:施肥试验林区所采笋数目随着采笋时间的变化先迅速上升,盛期产笋最多,然后缓慢下降,呈现“少-多-少”的变化规律,采笋期历时28d;所采得的笋重量随着笋数量的变化也随之变化,总体上笋重量变化规律也为先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过程。施肥试验林区笋产量5.42t·hm-2。
杨丽[8](2014)在《毛竹镁原卟啉甲酯环化酶基因研究及SSR标记开发应用》文中提出光合作用是生物界获取能量、食物以及氧气的根本途径,而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光能的主要载体,其生物合成需要15步反应,涉及15种酶,其中镁原卟啉单酯环化酶(MPEC)在叶绿素生物合成的碳环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将编码MPEC的基因敲除,植物会出现致死现象。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基因组草图的发布为基因功能的研究,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以重要经济竹种毛竹为材料,从中分离MPEC同源基因,研究其时空表达模式,通过转基因技术验证其功能。然后根据毛竹基因组数据,搜索与毛竹光合作用途径相关基因中搜索SSR位点,开发SSR分子标记,对刚竹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基因获得采用同源比对方法从毛竹全长cDNA文库中得到1个MPEC基因同源序列(Genbank:FP092998),命名为PeMPEC。该基因全长1474bp,5′和3′非编码区分别长23bp和206bp,编码区为1248bp,编码415个aa,推断其分子量为49.3kD。PeMPEC编码区对应的基因组序列为1864bp,其中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蛋白结构分析表明,PeMPEC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两个拷贝的EXnDEXRH和一个亮氨酸拉链结构,该蛋白序列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MPEC的同源性为73.6%,与水稻(Oryza sative)等禾本科植物的MPEC同源性均在85.0%以上,进化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2基因时空表达特异性半定量PCR检测表明, PeMPEC基因主要在毛竹光合器官叶片中表达,而根中检测不到表达。qRT-PCR结果表明,黑暗条件可诱导PeMPEC基因的表达,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100-1500μmol m-2s-1)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高温(42℃)抑制基因的表达,而短时间内(0.5h)基因表达受低温(4℃)的诱导,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增加,基因表达受到抑制;PeMPEC基因在毛竹黄化苗中仅检测到微弱表达,随着光照(200μmol m-2s-1)时间延长,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8h的表达量上升为对照的80%。3基因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构建PeMPEC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分别转化拟南芥。表型分析显示,正义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拟南芥表型没有明显的区别;反义转基因植株则生长缓慢,叶片出现叶绿素缺乏症状,呈浅黄色。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PeMPEC基因在5个转基因株系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正义转基因株系S-5中最高,反义转基因株系A-4中最低。色素含量分析表明,正义转基因株系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增加了20%以上,而反义转基因株系叶绿素含量降低,其中A-2株系的叶绿素含量仅为野生型的58%。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反义转基因株系A-1和A-2的Fv/Fm、Y(Ⅱ)和ΔI/I值均显着下降(p<0.05),而转正义基因株系虽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着。由此表明,转基因植株叶绿素的含量受到了的影响,PeMPEC基因对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具有调控作用。4基因功能互补实验在拟南芥T-DNA插入Crd1突变体(SALK-024716C)中过量表达PeMPEC基因,获得了恢复到野生型表型的转基因植株。半定量结果表明,PeMPEC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均有表达,其中转在基因株系M-4中表达量最高,M-1中最低。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的总叶绿素含量比突变体的高22-50%,比野生型的高7-20%左右。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的Fv/Fm、Y(Ⅱ)和ΔI/I值比突变体显着增加(p<0.05),而与野生型植株相近。证明PeMPEC基因的过量表达可以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对维持PSⅠ和PSⅡ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5Western Blotting检测构建PeMPEC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Rosetta-gamin B (DE3))感受态细胞,并进行诱导表达。通过条件优化,在28℃条件下用0.4mmol·L-1IPTG诱导4h,获得了表达丰度较高的可溶蛋白。蛋白纯化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分离出一个60kDa的重组蛋白,并利用该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分别提取毛竹根、茎、叶鞘和叶片组织的总蛋白,SDS-PAGE电泳后,以PeMPEC的多克隆抗体为探针进行杂交。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PeMPEC主要于叶片组织中积累。6毛竹基因组SSR特点对毛竹全基因组数据进行SSR搜索,共筛选出302615个SSR位点,平均1Mb序列中出现147.5个SSR,其中单核苷酸和二核苷酸重复类型为主,占总SSR的87.33%。在单核苷酸重复单元中,以A/T的单核苷酸重复占主导地位,占单核苷酸重复总数的72.00%,;二核苷酸重复基序中AG/CT重复类型占得比例最高,达到二核苷酸重复的41.16%,其次为AT/AT、CG/CG重复类型;SSR出现的数目随SSR的长度增加逐渐减少,当SSR长度为10-20bp时,所检测到的SSR的数量最多,达到79.76%;两个SSR位点之间碱基数为4-100的SSR位点数量最多,占复合型SSR标记的39.54%。7SSR在刚竹属中的多态性分析选择73对引物对刚竹属的种或变异类型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扩增,其中22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占总引物的29.79%。在78个样品中共检测到64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有2.78个等位位点。对22个位点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期望杂合度分布范围为0.09-0.93,平均值为0.44,表现出中度的遗传多样性,观测杂合度分布范围为0.02-0.92,平均值为0.68。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分布范围为0.25-1.30,平均为0.74。与其他物种相比,所检测刚竹属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这可能与其无性繁殖方式有关。8SSR在刚竹属分类中的辅助应用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8个样品共聚为3个大类,第Ⅰ类和第Ⅱ类的竹种主要属于刚竹属刚竹组,第Ⅲ类竹种主要属于刚竹属水竹组。STRUCTURE结果显示78个样品共分为4个类群,结果与根据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部分相似,但也有部分的出入。STRUCTURE的结果没有将刚竹组和水竹组分离,但是可用于种下等级的分类,而根据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比较容易的区分刚竹组和水竹组,但是有些种下等级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因此,结合这两种方法的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类似,吻合程度较高。PeMPEC基因是毛竹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为通过基因工程调控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功能基因资源,为培育出具有高效光合效率的植物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毛竹光合途径相关基因中SSR位点的开发及应用,不仅为刚竹属的分类提供了佐证,而且对于在分子标记水平挖掘光合作用相关位点提供遗传资源,揭示竹子光合作用的遗传多态性,筛选特有遗传因子具有重要意义。
田建平[9](2014)在《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的研究与种质资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苦丁茶”是中国民间一大类代茶饮料植物的总称。其中,有两类”苦丁茶”在国内外比较有影响:一类是以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为代表的冬青科苦丁茶;另一类是以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um为代表的木犀科苦丁茶。本研究仅限于研究冬青科苦丁茶。冬青科苦丁茶包含苦丁茶冬青I. kudingcha、大叶冬青I.latifolia、五棱苦丁茶I.pentagona、枸骨I. cornuta、华中枸骨I. centrochinensis、霍山冬青I. huoshanensis等136种冬青属植物。在6种植物当中,栽培面积、产量和经济价值等方面最具影响者系苦丁茶冬青。影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产业发展和推广的因素较多,其中植物基源和种质资源品质是两大关键因素。由于传统上冬青属植物归属于分类较为困难的群体之一,在植物系统学上表现为分类学者对是否应将苦丁茶冬青与扣树I.kaushue,以及霍山冬青与华中枸骨给予合并存在着争议。此外,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还发现了存在系统位置不明的冬青属苦丁茶种质材料,其形态特征介于苦丁茶冬青和五棱苦丁茶之间。这些系统学难题给冬青科苦丁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从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微形态学、核型特征、数量分类学、化学分类学、红外光谱分析、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学进行比较系统的和综合研究,以期为解决冬青属苦丁茶系统学的难题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作者还以绿原酸和芦丁为标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超声提取等方法对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的种质资源进行科学评价,为其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6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本研究的物种茎的形态有五棱形和圆形两类。苦丁茶冬青的花被基数、子房室数目、果实分核数目和花的性别特征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上述特征对于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通过实地观测,结果表明,除五棱苦丁茶的植物茎为五棱形外,其余5种植物的茎均为圆形。苦丁茶冬青的花被数、子房室数目、果实分核数目以4为主;在性别方面,以单性花为主,但也存在杂性的现象。2.对6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茎和叶柄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本研究的物种之间其茎的结构大体相似,其差异体现在髓部形态、髓部与次生维管束宽度比例、木射线的宽度及密度方面。该6种冬青属植物叶柄解剖结构也大体相似,其主要差异体现在维管束的形态方面,可分为两大类。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茎和叶柄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霍山冬青茎中髓部宽度所占比例最大;枸骨和华中枸骨茎的髓部形态呈四方形,其他四种茎的髓部形态呈圆形或近圆形;木射线最宽的是苦丁茶冬青,大叶冬青和五棱苦丁茶的木射线宽度次之;叶柄木质部束呈较规则半月形者为枸骨、华中枸骨、霍山冬青和大叶冬青,典型不规则半月形者为苦丁茶冬青和五棱苦丁茶。3.6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的茎叶形态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与叶柄解剖分类结果相似,均可分为同样的两大类。基于26个茎叶形态变量的数量聚类分析结果,可将6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苦丁茶冬青和五棱苦丁茶;第二类为大叶冬青、霍山冬青、枸骨和华中枸骨4种植物。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叶片对称性、叶柄长度、叶基到最宽处的距离与叶长的比值。4.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冬青属苦丁茶叶片微形态特征具有种级水平上的分类学意义,可以为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的划分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不支持霍山冬青与华中枸骨的合并。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与叶表皮特征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形态居间种质材料的冬青属苦丁茶类型应为五棱苦丁茶(Lpentagona)的变种。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7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气孔器均位于下表皮,每种植物均有正常气孔器和大气孔器,气孔器类型以环列型为主,其次为双环列型;其差异性体现在叶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形态和气孔外缘角质层纹饰等方面。霍山冬青叶表皮微形态与华中枸骨存在着较大区别。5.观察了不同地域的枸骨和四种性别特征材料的苦丁茶冬青的正常与异常花药与花粉的微形态学特征,同时还研究了大叶冬青、贡山冬青和猫儿刺的花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花药纹饰大体相似,但花粉外壁纹饰和萌发沟、花粉体积在种间和种内具有较大差异。不育或败育花粉则在萌发沟深度和长度方面与正常花粉具有较大差异。根据花药与花粉微形态学研究结果,说明花药特征对冬青属系统分类意义不大,但花粉的特征对于冬青属植物的分类具有一定的价值。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五类材料其花药纹饰大体相似,都具有不规则脊纹并间有条纹,种间区别不显着;花粉均为三沟型,外壁纹饰均具疣状或钉状颗粒。不同物种间、不同地域的枸骨与不同性别特征的苦丁茶冬青其花粉体积大小指数、纹饰颗粒密度、萌发沟长度和宽度及其比值等特征都具有多样性。此外不育或败育花粉微形态体现在萌发沟深浅和长度不一,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6.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4种冬青属苦丁茶的核型可分为两类,核型分析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冬青属植物的亲缘关系。通过酶解离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发现苦丁茶冬青、大叶冬青和形态居间类型种质材料其核型属于2B类型,五棱苦丁茶属于3B类型。就核型分析结果而言,形态居间类型种质材料的核型更接近于苦丁茶冬青。7.冬青属苦丁茶化学分类学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五棱苦丁茶与苦丁茶冬青归为一类,这表明化学分类学与形态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也显示,苦丁茶冬青在化学成分方面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与其分布地域有关。根据RP-HPLC数据和NTsys软件进行了化学分类学研究。六种冬青属植物中色谱峰共有峰数目有6个,另外在各个物种色谱图中,作者还发现了一些特殊峰。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五棱苦丁茶(S12,S13)与苦丁茶冬青(S2)种质材料聚类在一起,其亲缘关系最近,但起源于广西马山石灰岩地区的苦丁茶冬青(S1)种质材料单独聚为1类,其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与其他地域苦丁茶冬青的差异很大。8.六种冬青属苦丁茶的叶片因种质材料的起源地域,野生来源与栽培条件以及叶片储藏措施的不同,其绿原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基于超声提取和RP-HPLC基础上的绿原酸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新采集的成熟功能叶经过低温干燥后,其所含绿原酸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丁茶冬青>霍山冬青>大叶冬青>五棱苦丁茶>华中枸骨>枸骨;干燥的成熟功能叶放置2月后绿原酸含量显着降低;在苦丁茶冬青野生材料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中,大部分材料以老叶绿原酸含量最高;一般来说,苦丁茶冬青野生材料叶片中绿原酸含量要高于栽培材料,种间或种内绿原酸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可能与种质材料的起源地域有关。9.根据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并结合绿原酸含量的分析结果,可以认为霍山冬青是一种良好的苦丁茶种质资源;利用幼嫩叶加工成苦丁茶具有其科学性。在超声提取、络合反应及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就5批次栽培材料的功能叶总黄酮的平均值而言,苦丁茶冬青(3.96%)>五棱苦丁茶(3.67%)>霍山冬青(3.63%)>枸骨(3.04%)>大叶冬青(2.64%);低温干燥(50℃)放置2月后的叶片总黄酮含量明显降低;栽培条件下的苦丁茶冬青,其成熟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平均值要高于野生植株成熟功能叶所含量;就所有个体总黄酮含量而言,霍山冬青最高(7.39%);幼嫩叶的总黄酮含量具有较高的水平。10.基于红外光谱分析的研究表明,利用红外二阶导数谱图可以将不同物种的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和不同来源的苦丁茶冬青种质材料快速和有效地加以区分。一维傅里叶中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不同物种的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和不同来源的苦丁茶冬青种质材料不易区分,有大量的共同的吸收峰,特征峰相对较少。通过对指纹区二阶导数图谱变换,将重叠的光谱分开后,除共同的吸收峰外,不同物种的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和不同来源的苦丁茶冬青种质材料叶片红外光谱图吸收峰位置、数目和吸光度显示出了明显差异,利用此差异可以对上述物种或不同来源的种质材料进行鉴别。利用红外光谱聚类分析表明,形态居间类型种质材料与五棱苦丁茶亲缘关系较近,霍山冬青与华中枸骨亲缘关系相对较远。11.基于SRAP-PC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冬青属苦丁茶可分为两大类,与其他分子标记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同时SRAP分子标记实验结果还显示供试的苦丁茶冬青不同的种质材料可分为两大类,这己研究结果为探讨苦丁茶冬青的基因型分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证据。在本研究中,苦丁茶冬青、五棱苦丁茶和大叶冬青聚为一大类,枸骨、华中枸骨和霍山冬青聚为一大类,这与传统的根据其叶形的分类结果完全一致。也与其他分子标记实验的结果相吻合。因此,SRAP分子标记用于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以及种级水平和种下水平分类鉴定是完全可行的。另一方面,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不同来源的供试苦丁茶冬青种质材料还可分为2个类群,每个类群又可分为若干小类。这说明苦丁茶冬青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论文在综合分析各种研究手段的实验结果基础上,对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的系统亲缘关系及优良种质资源选择进行了探讨。
黄树军,陈礼光,肖永太,荣俊冬,黄婷,何天友,郑郁善[10](2013)在《大明竹属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及DNA指纹图谱研究》文中认为利用对竹类有较好多态性的18条引物及已优化的ISS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分析大明竹属25种竹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共扩增出重复性好的多态位点高达88.3%,平均每个引物扩增8.61个,DNA分子量在160—3000 bp,此25种竹类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006,变异幅度为0.1486—0.7191,说明大明竹属具有高的遗传多样性,种间遗传相对复杂。ISSR结果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5396处将25种竹划分为3类,与形态分类结果大致一致,说明ISSR技术能精确检测大明竹属部分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有助于该属的分类。试验用U807、U815、U835、U836、U840、U841、U844 7条引物构建大明竹属25种竹的数字指纹识别码,为大明竹属部分植物的分类及种质鉴定提供参考。
二、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苦竹与近缘竹亲缘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苦竹与近缘竹亲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侧柏育种群体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与管理利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引言 |
1 绪论 |
1.1 林木育种资源 |
1.1.1 针叶树遗传改良途径及模式 |
1.1.2 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1.1.3 育种群体亲缘关系分析 |
1.2 育种群体的遗传评价方法 |
1.2.1 遗传变异的类型 |
1.2.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2.3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
1.3 针叶树遗传图谱 |
1.3.1 针叶树基因组结构特征 |
1.3.2 针叶树遗传图谱研究 |
1.3.3 针叶树遗传图谱的应用 |
1.3.4 偏分离产生原因及进化意义 |
1.4 侧柏育种资源 |
1.4.1 侧柏的生物学特征 |
1.4.2 侧柏的常规育种进展 |
1.4.3 侧柏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5 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策略与主要研究任务 |
2 侧柏遗传标记的开发及评价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侧柏DNA的提取 |
2.1.2 侧柏SSR标记的开发及评价 |
2.1.3 侧柏ddRAD建库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侧柏SSR标记的开发与评价 |
2.2.2 侧柏ddRAD标记的开发与评价 |
2.3 小结 |
3 侧柏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遗传图谱的构建 |
3.1.2 遗传图谱的质量评估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全标记遗传图谱的基本信息 |
3.2.2 全标记遗传图谱上标记的分布 |
3.2.3 框架标记遗传图谱的基本信息 |
3.2.4 图谱共线性分析 |
3.3 小结 |
4 侧柏偏分离位点发掘与遗传解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偏分离位点的获取及基因功能的分析 |
4.1.2 构建含有偏分离位点的遗传图谱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偏分离位点分析 |
4.2.2 含偏分离位点的遗传图谱基本信息 |
4.2.3 含偏分离位点的遗传图谱标记分布 |
4.2.4 图谱共线性分析 |
4.2.5 偏分离位点的热点区域分布 |
4.3 小结 |
5 侧柏初级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育种资源收集 |
5.1.2 侧柏种子园育种群体亲本的遗传变异测定 |
5.1.3 侧柏种子园育种群体亲本的分子标签开发 |
5.1.4 侧柏种子园亲本群体的群体结构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侧柏种子园育种群体亲本的遗传变异水平 |
5.2.2 初级育种群体的亲本亲缘关系解析 |
5.2.3 侧柏种子园中育种群体亲本的群体结构 |
5.3 小结 |
6 侧柏高阶改良策略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不同强度的疏伐设计 |
6.1.2 侧柏去劣疏伐种子园亲本群体的选择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疏伐强度下的亲本植株数量统计 |
6.2.2 不同疏伐强度下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6.2.3 去劣疏伐种子园优良亲本的初步筛选 |
6.3 侧柏高阶改良策略 |
6.3.1 侧柏种子园的交配设计 |
6.3.2 侧柏种子园育种体系的可持续改良策略 |
6.4 小结 |
7 讨论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四倍体南荻自然混交后代优良单株的筛选及其父本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南荻研究现状 |
1.1.1 南荻分类与地理分布 |
1.1.2 南荻生物学特征 |
1.1.3 南荻种质资源筛选和新种质培育 |
1.1.4 南荻的应用价值 |
1.2 SLAF-Seq测序技术 |
1.2.1 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简化基因组测序 |
1.2.2 SLAF-seq技术 |
1.3 三种常用分子标记简介 |
1.3.1 RFLP分子标记 |
1.3.2 SSR分子标记 |
1.3.3 SNP分子标记 |
1.4 芒属植物分子标记研究 |
1.4.1 芒属分子标记开发 |
1.4.2 分子标记在芒属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 |
1.4.3 分子标记技术在芒属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
1.4.4 分子标记技术在南荻亲缘关系以及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 |
1.5 作物优良种质评价方法的研究情况 |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基于SLAF-seq技术开发SNP标记鉴定父本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种植方法 |
2.1.3 DNA的提取 |
2.1.4 SLAF文库构建和高通量测序 |
2.1.5 SLAF标记和SNP标记开发 |
2.1.6 亲缘关系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DNA提取结果 |
2.2.2 酶切、建库以及测序数据评估 |
2.2.3 SLAF标记和SNP标记开发 |
2.2.4 试验材料群体分析 |
2.2.5 待选父本与后代的亲子关系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南荻自然混交后代优良单株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实验基地的气候数据统计分析 |
3.2.2 试验材料主要农艺性状检测及分析 |
3.2.3 试验材料的品质性状分析 |
3.2.4 优良单株筛选 |
3.3 讨论 |
3.3.1 影响南荻生物质产量的表型性状 |
3.3.2 影响南荻生物质产量的环境因素 |
3.3.3 南荻品质性状与优良种质的筛选 |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野生荞麦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及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荞麦属植物概述 |
1.1.1 荞麦属植物生物学特征 |
1.1.2 荞麦属植物营养特征 |
1.1.3 荞麦属植物药用价值 |
1.1.4 荞麦属植物其他应用价值 |
1.2 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 |
1.2.1 荞麦属分类地位及种类 |
1.2.2 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 |
1.2.3 荞麦属植物资源及分布 |
1.3 叶绿体基因组概述 |
1.3.1 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1.3.2 叶绿体基因组应用于系统进化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2章 西南地区野生荞麦资源调查与收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西南地区野生荞麦种质资源考察与收集 |
2.2.2 世界荞麦资源的统计与整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西南地区野生荞麦种质资源考察与收集 |
2.3.2 西南地区野生荞麦种质资源评价及鉴定 |
2.3.3 世界荞麦资源的统计与整理 |
2.4 讨论 |
第3章 野生荞麦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分析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分析软件 |
3.2 实验方法 |
3.2.1 测序材料形态学分析 |
3.2.2 基因组DNA提取、测序和序列组装 |
3.2.3 荞麦叶绿体基因组注释 |
3.2.4 荞麦叶绿体基因组SSRs多态性分析 |
3.2.5 荞麦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 |
3.2.6 荞麦叶绿体基因组SNP突变检测及边界分析 |
3.2.7 荞麦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高突变区分析 |
3.2.8 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信息的系统进化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荞麦属植物形态学比较分析 |
3.3.2 野生荞麦叶绿体基因组特征 |
3.3.3 野生荞麦叶绿体基因组结构 |
3.3.4 野生荞麦叶绿体基因组注释 |
3.3.5 荞麦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SNP突变检测 |
3.3.6 荞麦属植物叶绿体基因选择压力分析 |
3.3.7 荞麦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边界分析 |
3.3.8 荞麦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SSRs多态性分析 |
3.3.9 荞麦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 |
3.3.10 荞麦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高突变区域分析 |
3.3.11 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信息的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分析 |
3.4 讨论 |
3.4.1 形态学差异分析 |
3.4.2 荞麦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比较分析 |
3.4.3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信息的系统进化关系重构 |
第4章 西南地区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1 植物材料 |
4.1.2 仪器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形态学分析 |
4.2.2 分子标记 |
4.2.3 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扩增 |
4.2.4 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基于野生荞麦形态特征的PCA分析 |
4.3.2 基于分子标记的系统进化分析 |
4.4 讨论 |
第5章 基于分子标记的荞麦属新种的发现 |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1.1 植物材料 |
5.1.2 仪器与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核型分析 |
5.2.2 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形态学描述 |
5.3.2 核型分析 |
5.3.3 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5.4 讨论 |
第6章 结论、创新及展望 |
6.1 结论 |
6.1.1 西南地区野生荞麦资源调查与收集 |
6.1.2 野生荞麦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分析 |
6.1.3 西南地区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 |
6.1.4 基于分子标记的荞麦属新种的发现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苦竹属种质资源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3 苦竹属研究简况 |
1.3.1 资源现状 |
1.3.2 栽培技术 |
1.3.3 生殖发育 |
1.3.4 生理生态 |
1.3.5 化学利用 |
1.3.6 关于日本产苦竹 |
1.4 植物新品种研究概述 |
1.4.1 植物新品种及其保护 |
1.4.2 植物新品种测试 |
1.4.3 种质分子鉴别技术应用 |
1.5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苦竹属种质资源调查与种质性状选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调查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性状的选择与描述 |
2.2.2 苦竹属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编制 |
2.2.3 新种质的发现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苦竹属种质分子鉴别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基因组DNA提取 |
3.2.3 SSR引物开发 |
3.2.4 SSR引物选择 |
3.2.5 荧光标记及PCR扩增 |
3.2.6 毛细管电泳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苦竹属种质基因组DNA提取质量 |
3.3.2 苦竹属专用SSR引物开发 |
3.3.3 苦竹属种质聚类与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苦竹属种质的光合生理生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法与参数测定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气体交换光合生理 |
4.3.2 叶绿素荧光生理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宜兴苦竹花部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来源地概况 |
5.1.2 试材采集 |
5.1.3 花粉萌发试验 |
5.1.4 花粉活力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花序的形态结构 |
5.2.2 花粉萌发特性 |
5.2.3 花粉储藏性 |
5.3 结论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苦竹属资源及其种质性状 |
6.1.2 苦竹属种质SSR专用引物开发 |
6.1.3 苦竹属种质光合生理特性 |
6.1.4 宜兴苦竹花部特性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苦竹属DUS测试指南(草案)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竹亚科植物分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以生殖体为分类依据 |
2 以营养体为分类依据 |
3 以化学、生物化学和形态数量分类学为分类依据 |
4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竹类植物分类上的应用 |
5 研究展望 |
(6)耐水湿竹种SSR引物筛选及基于ISSRs标记的耐水湿竹种亲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竹子简介 |
1.2 竹类研究现状 |
1.2.1 繁殖技术研究 |
1.2.2 遗传学研究 |
1.3 DNA分子标记技术 |
1.3.1 常见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
1.3.1.1 RFLP分子标记(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
1.3.1.2 RAPD分子标记(随机扩增DNA多态性) |
1.3.1.3 AFLP分子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1.3.1.4 SCAR分子标记(序列特异扩增区域) |
1.3.1.5 SRAP分子标记技术(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
1.3.1.6 SSR分子标记(微卫星标记) |
1.3.1.7 ISSR分子标记(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 |
1.3.2 基于分子标记的竹亚科研究 |
1.4 遗传变异的量化 |
1.4.1 基本的遗传参数 |
1.4.2 遗传变异的度量 |
1.5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耐水湿竹种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优化和引物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竹子DNA的提取与检测方法 |
2.2.3 耐水湿竹种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 |
2.2.4 耐水湿竹种SSR引物筛选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供试材料DNA的检测 |
2.3.2 正交试验 |
2.3.3 SSR-PCR体系优化 |
2.3.4 SSR引物筛选 |
2.4 讨论和结论 |
3 基于ISSR-PCR的耐水湿竹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ISSR引物筛选 |
3.3.2 耐水湿竹属遗传多样性 |
3.3.3 耐水湿竹属遗传距离及亲缘关系分析 |
3.3.4 耐水湿竹种亲缘关系 |
3.4 讨论 |
3.4.1 ISSR反应体系的优越性 |
3.4.2 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
3.4.3 ISSR在研究耐水湿竹种间亲缘关系的适用性 |
3.4.4 耐水湿竹种遗传多样性 |
3.4.5 斑苦竹归属 |
3.4.6 ISSR引物特异性条带 |
3.4.7 展望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 |
附录A SSR-PCR反应规程 |
附录B ISSR-PCR反应规程 |
附录C ISSR引物序列(UBC Set |
附录D 基于ISSRS的耐水湿竹种遗传多样性参数 |
附录E 耐水湿竹种的主坐标分析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合江方竹系统发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竹类研究现状 |
1.1 竹类的分类研究现状 |
1.2 竹类的引种栽培研究 |
1.3 竹类结构调整研究 |
1.4 竹类的扦插繁育研究现状 |
1.5 竹类的病虫害研究现状 |
1.5.1 竹类的病害研究 |
1.5.2 竹类的虫害研究 |
1.6 竹类测土配方施肥的研究现状 |
1.7 竹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运用研究现状 |
1.7.1 分类鉴定 |
1.7.2 系统发育建树 |
1.7.3 种间亲缘关系研究 |
1.7.4 遗传多样性研究 |
2 ITS序列和psbA-trnH序列的概述和运用 |
2.1 ITS序列的概述和运用 |
2.2 psbA-trnH序列的概述和运用 |
2.3 ITS序列和psbA-trnH序列在本实验系统发育建树的可行性分析 |
3 合江方竹概况与研究现状 |
3.1 合江方竹的发现 |
3.2 合江方竹的形态特征 |
3.3 合江方竹的利用现状 |
3.4 合江方竹的研究现状 |
3.4.1 生长和出笋研究 |
3.4.2 竹笋产量与养分研究 |
3.4.3 分子种间关系研究 |
3.4.4 栽培技术研究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 |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5 研究试验地及其竹业生产情况概述 |
5.1 研究点概述 |
5.1.1 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
5.1.2 地质地貌和土壤概况 |
5.2 竹业生产情况概述 |
第二章 合江方竹的分子学分析及系统树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1 主要仪器 |
1.2.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DNA的提取 |
1.3.2 基因组DNA的检测 |
1.4 PCR扩增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及检测 |
2.2 PCR扩增结果 |
2.3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
2.4 结果 |
2.4.1 核基因的ITS数据分析 |
2.4.2 叶绿体基因的psbA-trnH数据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合江方竹林地的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 |
1.2 土壤样品的测试分析 |
1.3 土壤含量分级指标 |
1.4 试验设计 |
1.5 试验肥料 |
1.6 试验林地的选择与管理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试验林区的土壤肥力评价 |
2.2 施肥试验区笋产量 |
2.3 肥效模型的建立与极值判别 |
2.4 单因素肥效分析 |
2.4.1 施氮肥水平与笋产量的关系 |
2.4.2 施磷肥水平与笋产量的关系 |
2.4.3 施钾肥水平与笋产量的关系 |
2.5 二因素的效应方程 |
2.5.1 N、P效应方程 |
2.5.2 N、K效应方程 |
2.5.3 P、K效应方程 |
2.6 双因素的交互效应分析 |
2.6.1 降维的NP交互效应方程 |
2.6.2 降维的NK交互效应方程 |
2.6.3 降维的NK交互效应方程 |
2.7 测土配方施肥的经济效益分析 |
2.8 最佳施肥量的模拟寻优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合江方竹的生长研究与扦插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合江方竹营养器官分析的样竹选择 |
1.2 合江方竹样竹的处理 |
1.3 营养器官养分的分析 |
1.4 测竹林生物量 |
1.5 高生长规律研究 |
1.6 日高生长规律研究 |
1.7 发笋、退笋规律研究 |
1.8 笋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1.9 竹林结构调整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合江方竹营养器官养分含量显着分析 |
2.2 竹林生物量的测定 |
2.3 竹高生长节律生长研究 |
2.3.1 笋-幼竹生长节律 |
2.3.2 笋-幼竹日高(24h)生长规律 |
2.4 出笋规律研究 |
2.4.1 试验区的出笋时间和数量规律 |
2.4.2 测高计数区的出笋研究 |
2.5 试验区退笋规律及原因 |
2.6 笋产量变化规律、采笋数与产量关系研究 |
2.7 林地结构调整区笋产量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已公开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8)毛竹镁原卟啉甲酯环化酶基因研究及SSR标记开发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毛竹镁原卟啉甲酯环化酶基因的研究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光合色素的结构和性质 |
1.1.3 叶绿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1.1.4 竹子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1.1.5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1.6 技术路线 |
1.2 实验材料 |
1.2.1 植物材料 |
1.2.2 菌株及载体 |
1.2.3 试剂及仪器 |
1.2.4 引物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毛竹叶片 DNA 的提取与检测 |
1.3.2 毛竹叶片总 RNA 提取及检测 |
1.3.3 cDNA 第一条链合成 |
1.3.4 基因克隆与分析 |
1.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3.6 PeMPEC 基因的时空表达 |
1.3.7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拟南芥 |
1.3.8 转基因植株检测 |
1.3.9 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1.3.10 原核表达 |
1.4 结果与分析 |
1.4.1 毛竹叶片 DNA 提取 |
1.4.2 毛竹叶片总 RNA 提取 |
1.4.3 基因 cDNA 序列的获得与编码区克隆 |
1.4.4 基因组序列的分离 |
1.4.5 PeMPEC 蛋白理化性质与结构分析 |
1.4.6 基因的表达分析 |
1.4.7 PeMPEC 植物正、反义表达载体构建 |
1.4.8 拟南芥异位表达植株表型分析及生理指标检测 |
1.4.9 突变体 Crd1 转 PeMPEC 植株表型分析及生理指标检测 |
1.4.10 PeMPEC 的原核表达及活性鉴定 |
1.5 小结 |
第二章 毛竹基因组 SSR 在刚竹属分类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1.1 竹类植物的分类依据 |
2.1.2 SSR 位点的开发 |
2.1.3 刚竹属分类研究进展 |
2.1.4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2.1.5 技术路线 |
2.2 实验材料 |
2.2.1 刚竹属竹种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 的提取 |
2.3.2 毛竹 SSR 标记的开发 |
2.3.3 SSR 引物设计 |
2.3.4 PCR 扩增 |
2.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3.6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毛竹基因组 SSR 位点开发 |
2.4.2 SSR 不同重复单元分析 |
2.4.3 SSR 长度分析 |
2.4.4 复合型 SSR 分析 |
2.4.5 多态性分析 |
2.4.6 遗传距离 |
2.4.7 聚类分析 |
2.4.8 STRUCTURE 软件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1.1 PeMPEC 基因参与叶绿素合成的调控 |
3.1.2 PeMPEC 基因对维持 PSⅡ和 PSⅠ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
3.1.3 毛竹基因组 SSR 对刚竹属的辅助分类具有重要价值 |
3.2 讨论 |
3.2.1 PeMPEC 序列结构 |
3.2.2 PeMPEC 组织表达特异性 |
3.2.3 光照和温度对 PeMPEC 基因表达的调控 |
3.2.4 PeMPEC 参与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
3.2.5 PeMPEC 对 PSⅠ和 PSⅡ的影响 |
3.2.6 毛竹基因组 SSR 的分布 |
3.2.7 毛竹基因组 SSR 的特点 |
3.2.8 毛竹基因组 SSR 可应用于刚竹属分类 |
3.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的研究与种质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冬青属植物系统学研究概况 |
1.1.1 传统分类学特征在冬青属植物系统学中的应用 |
(1) 植物形态宏观结构特征 |
(2) 植物形态微观结构特征 |
(3) 花粉形态特征 |
(4) 染色体数目 |
1.1.2 植物化学分类学在冬青属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础上的化学分类法 |
(2)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化学分类法 |
(3) 基于人工智能方法基础的化学分类法 |
(4) 基于光谱法基础上的化学分类法 |
1.1.3 分子生物学在冬青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2 冬青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1.2.1 分子生物学在冬青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2.2 基因组学研究在冬青属植物性别检测中的实践 |
1.2.3 分子标记在叶绿体基因组研究的应用 |
1.2.4 分子标记在冬青属植物鉴定中的应用 |
(1) 分子标记在鉴定冬青属植物杂交种中的作用 |
(2) 基于ITS序列对冬青属不同物种间的鉴别 |
1.2.5 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对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概况 |
(1) 基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植物系统亲缘关系分析 |
(2) 基于RAPD分子标记的植物系统亲缘关系分析 |
(3)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植物系统亲缘关系分析 |
(4) 基于RAPD-SCAR方法对冬青属性别方面的研究 |
1.3 冬青属植物民族植物学研究概况 |
1.3.1 民族植物学在冬青属植物研究中的意义 |
1.3.2 民间可做代茶饮料使用的冬青属物种、分布及其用途 |
1.3.3 国内外冬青属植物传统利用方法 |
1.3.4 冬青属植物在民间的其他用途 |
1.3.5 民间冬青属植物代茶饮料的加工方式及其影响 |
1.4 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在农学方面的研究概况 |
1.4.1 繁育方法研究 |
(1) 有性繁殖 |
(2) 扦插育苗 |
(3) 嫁接和压条 |
(4) 液插法 |
(5) 组织培养 |
1.4.2 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病虫害防治概况 |
(1) 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病虫害防治原则 |
(2) 病虫害常见种类及药物防治方法 |
(3) 物理防治 |
(4)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
(5) 茶园的杂草管理 |
1.4.3 苦丁茶种质资源概况 |
(1) 国产苦丁茶物种概况 |
(2) 苦丁茶冬青主要品种(种质)类型 |
1.5 冬青属代茶饮料植物现代药学研究概况 |
1.5.1 冬青属代茶饮料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1.5.2 冬青属代茶植物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
(1)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
(2) 抗氧化作用 |
(3) 利胆、促进小肠蠕动等方面活性 |
(4) 抗肿瘤作用 |
(5) 降血压和降脂肪作用 |
(6) 抗炎、抗菌活性 |
(7) 生殖系统作用 |
(8) 急性毒性、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 |
1.6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形态学研究 |
2.1.2 解剖学研究 |
2.1.3 数量分类学研究 |
2.1.4 叶表皮微形态学研究 |
2.1.5 花药和花粉微形态学研究 |
2.1.6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2.1.7 冬青属苦丁茶化学分类学研究 |
2.1.8 红外光谱特征比较研究 |
2.1.9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系统学研究 |
2.1.10 绿原酸含量测定及种质资源评价 |
2.1.11 总黄酮含量测定及种质资源评价 |
2.2 实验试剂 |
2.2.1 叶表皮微形态学研究 |
2.2.2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2.2.3 化学分类学研究与绿原酸含量测定研究 |
2.2.4 红外光谱特征比较研究 |
2.2.5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系统学研究 |
2.2.6 总黄酮含量测定及种质资源评价 |
2.3 实验主要仪器 |
2.3.1 形态学研究 |
2.3.2 解剖学研究 |
2.3.3 数量分类学研究 |
2.3.4 叶表皮微形态学研究 |
2.3.5 花药和花粉微形态学研究 |
2.3.6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2.3.7 化学分类学研究与绿原酸含量测定研究 |
2.3.8 红外光谱特征比较研究 |
2.3.9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系统学研究 |
2.3.10 总黄酮含量测定及种质资源评价 |
2.4 实验方法 |
2.4.1 形态学研究方法 |
(1) 宏观形态学研究方法 |
(2) 花器官形态结构研究方法 |
(3) 开花习性的研究方法 |
2.4.2 解剖学研究方法 |
2.4.3 数量分类学研究方法 |
2.4.4 叶表皮微形态学研究方法 |
2.4.5 花药和花粉微形态学研究方法 |
2.4.6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方法 |
(1) 采样 |
(2) 预处理 |
(3) 解离和压片 |
(4) 镜检、显微摄影及核型分析 |
2.4.7 化学分类学研究 |
(1) 绿原酸提取准备及色谱条件 |
(2) 线性关系、系统适用性、精度及重复性 |
(3) 聚类方法 |
2.4.8 红外光谱特征比较研究 |
(1) 材料预处理与KBr压片制作 |
(2) 红外光谱检测条件 |
(3) 一维红外光谱图扫描与数据处理方法 |
(4) 二阶导数谱与数据处理方法 |
(5) 聚类分析 |
2.4.9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系统学研究 |
(1) 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
(2) DNA样品检测 |
(3) PCR扩增 |
(4) SRAP扩增产物的检测 |
(5) 数据统计 |
(6) 数据分析 |
2.4.10 绿原酸含量测定及种质资源评价 |
(1) 绿原酸提取准备及色谱条件、精密度等 |
(2) 主成分分析 |
2.4.11 总黄酮含量测定及种质资源评价 |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 重复性实验 |
(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形态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1 宏观形态学观察结果与分析 |
3.1.2 雌花和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 |
3.1.3 花性别的异常现象 |
3.1.4 性别比例观测结果 |
3.1.5 开花习性 |
3.2 解剖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
3.2.1 6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茎的解剖学特征 |
3.2.2 6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叶柄的解剖学特征 |
3.3 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1 聚类分析结果 |
3.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3.4 叶表皮微形态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
3.4.1 光学显微镜下苦丁茶冬青与6种近缘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 |
3.4.2 扫描电镜下苦丁茶冬青与6种近缘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 |
3.5 花药与花粉微形态学特征研究结果与分析 |
3.5.1 苦丁茶冬青及近缘种花药形态比较 |
3.5.2 苦丁茶冬青及近缘种花粉形态 |
(1) 苦丁茶冬青及近缘种花粉大小比较 |
(2) 苦丁茶冬青及近缘种花粉形态与外壁纹饰比较 |
3.6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与分析 |
3.6.1 苦丁茶冬青核型结果 |
3.6.2 大叶冬青核型结果 |
3.6.3 五棱苦丁茶核型结果 |
3.6.4 形态居间种质材料C-153核型结果 |
3.7 冬青属苦丁茶化学分类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
3.7.1 线性关系、系统适用性、精度及重复性 |
3.7.2 相对峰面积及相对保留时间 |
3.7.3 共有峰号及其相对保留时间及峰面积 |
3.7.4 特殊峰 |
3.7.5 基于RP-HPLC的苦丁茶冬青及近缘种聚类分析结果 |
3.8 红外光谱特征比较研究结果与分析 |
3.8.1 基于叶片一维红外光谱冬青属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比较 |
3.8.2 基于叶片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图不同地域和遗传背景苦丁茶冬青比较 |
3.8.3 基于叶片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图的苦丁茶冬青及近缘种比较 |
3.9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系统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
3.9.1 SRAP引物筛选 |
3.9.2 遗传相似系数及亲缘关系聚类分析 |
3.10 绿原酸含量测定及种质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 |
3.10.1 6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栽培品新鲜成熟叶绿原酸含量比较 |
3.10.2 苦丁茶冬青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绿原酸含量的差异比较 |
3.10.3 苦丁茶冬青不同来源成熟叶低温干燥后绿原酸含量的差异 |
3.10.4 不同处理措施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
3.10.5 主成分分析 |
3.11 总黄酮含量测定及种质资源评价 |
3.11.1 苦丁茶冬青不同时期新鲜叶与处理叶总黄酮含量差异比较 |
3.11.2 苦丁茶冬青不同来源新鲜成熟叶总黄酮含量的差异 |
3.11.3 不同处理措施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11.4 6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栽培品新鲜成熟叶总黄酮含量比较 |
4 讨论 |
4.1 形态学特征对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系统学的研究意义 |
4.2 苦丁茶冬青花器官形态与数量的变异及其系统学意义 |
4.3 苦丁茶冬青花器官变异机理的初步探讨 |
4.4 茎解剖结构特征在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分类学中的意义 |
4.5 叶柄解剖特征在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分类学中的意义 |
4.6 茎叶数量分类学特征在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分类学中的意义 |
4.7 叶表皮微形态学特征在冬青属苦丁茶植物分类学中的意义 |
4.8 花药及花粉形态特征对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系统分类及演化意义 |
4.9 花粉特征对苦丁茶冬青生态习性的影响 |
4.10 花药和花粉对苦丁茶冬青性别多样化的影响 |
4.11 核型特征在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系统演化研究中的意义 |
4.12 化学分类学与传统形态分类研究结果的关系 |
4.13 红外光谱特征对于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系统分类的意义 |
4.14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冬青属苦丁茶植物亲缘关系探讨 |
4.15 关于霍山冬青新种合法性的讨论 |
4.16 关于形态居间种质材料的系统位置 |
4.17 6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绿原酸含量差异与种质资源开发 |
4.18 加工与贮藏措施对冬青属苦丁茶中绿原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
4.19 幼嫩叶中总黄酮含量对苦丁茶食品保健价值的影响 |
4.20 基于总黄酮基础上的苦丁茶种质资源评价 |
5 结论 |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大明竹属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及DNA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方法 |
1.3.1 DNA的提取 |
1.3.2 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
1.3.3 ISSR有效引物的筛选及反应体系的检验 |
1.4 ISSR条带分析与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明竹属25种竹不同引物的I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
2.2 大明竹属部分竹类种间遗传距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大明竹属25种竹的聚类分析 |
2.4 大明竹属25种竹基于ISSR技术的DNA数字指纹识别码 |
3 结论与讨论 |
四、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苦竹与近缘竹亲缘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侧柏育种群体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与管理利用策略[D]. 金雨晴.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四倍体南荻自然混交后代优良单株的筛选及其父本鉴定[D]. 石艳兰.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3]野生荞麦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及荞麦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D]. 王成龙.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4]苦竹属种质资源挖掘[D]. 张韫.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5]竹亚科植物分类研究进展[J]. 朱振贤,张芬耀,宋盛,蔡函江,毕毓芳. 世界林业研究, 2017(03)
- [6]耐水湿竹种SSR引物筛选及基于ISSRs标记的耐水湿竹种亲缘关系研究[D]. 赵琳.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5)
- [7]合江方竹系统发育与栽培技术研究[D]. 马师. 贵州大学, 2016(03)
- [8]毛竹镁原卟啉甲酯环化酶基因研究及SSR标记开发应用[D]. 杨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0)
- [9]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的研究与种质资源评价[D]. 田建平. 海南大学, 2014(08)
- [10]大明竹属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及DNA指纹图谱研究[J]. 黄树军,陈礼光,肖永太,荣俊冬,黄婷,何天友,郑郁善. 生态学报, 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