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早稻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路径分析

杂交早稻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路径分析

一、杂交早稻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通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明[1](2020)在《不同生态区直播早稻高产品种特征及其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明双季机械直播早稻品种的丰产和稳产特征,筛选出一批适宜在江西双季稻区机械直播的早籼稻品种,为南方双季机械直播稻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21个早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江西省三个不同生态区(赣北、赣中、赣南)进行人工模拟机械直播种植,通过聚类分析、联合方差分析和GGE双标图等方法,对双季机械直播早籼稻品种的丰产稳产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各品种的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受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效应的影响显着。各生态区供试品种的产量聚类分析显示,赣北、赣中与赣南高产类型品种分别占总数的38.10%、19.05%与23.81%,其中,潭两优83产量最高且稳定性最好,五丰优286及株两优171品种次之,永3优华占产量最低,而两优287丰产性好但稳产性差。Duncan’s新复极差多重比较显示潭两优83、陵两优722、永优9380、株两优39、株两优538均能较好的适应三个生态区,且综合评价最好;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鄱阳试点的变异度最小,谭两优83、五丰优286、株两优171、永优9380在3个试点的丰产性与稳产性最好;产量与有效穗、每穗粒数、总颖花量、日产量均呈极显着性正相关,高产品种各相关系数均大于中、低产品种;通径分析显示,高产品种的千粒重和日产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与中、低产类型品种相比,高产类型品种有效穗、每穗粒数与总颖花量显着增加,且千粒重与日产量具有显着优势;表现较好的早生快发能力,显着提高分蘖增长率、高峰苗数与成穗率,且分蘖下降率显着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均最高且高产类型品种在干物质输出率、表观转换率和表观转化率具有显着的增加优势。同时,LAI显着大于中、低产品种,光合面积大;株型紧凑,上三叶叶位配置合理,而太阳辐射利用率高。叶绿素含量高,叶片衰老缓慢,群体光能利用效率高,稳定的光合产物供给和转运等特性为直播稻的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综上所述,机直播条件下,丰产稳产早籼稻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分蘖成穗率高、总颖花量大、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大、干物质输出与转运效率高、日产量和光能利用率高等特点。综合来看,潭两优83、五丰优286、株两优171、永优9380丰产性和稳定性好,熟期也适中,适合在江西双季稻区作早稻直播。

章起明[2](2017)在《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双季机插稻生产中存在的前期发不起,中期控不住,后期穗小苗弱影响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问题,以常规早稻品种中嘉早17和杂交晚稻品种五优308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计不同密度、氮肥施用量与施用比例,研究了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低氮高苗处理(早稻N10D5、晚稻N11D4)能达到增苗减氮的效果。适度增苗减氮(早稻N10D5、晚稻N11D4)可获得与常规氮苗处理(早稻N12D4、晚稻N13D3)相当的产量;在早稻施氮水平为N14、晚稻为N15时,不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每穴苗数,都无法增加产量,相反还有减产的趋势;在早稻施氮水平为N8,晚稻为N9时,不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每穴苗数,虽然水稻氮素利用效率显着提高,但由于减氮幅度太大,产量都有显着的降低。适度增苗减氮可以提高水稻群体质量。相比于常规氮苗处理(早稻N12D4、晚稻N13D3),增苗减氮处理(早稻N10D5、晚稻N11D4)虽然施氮量减少,但每穴苗数的增加保证了水稻群体足够的有效穗数、叶面积指数,提高了结实率和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继而增强了光合势,有利于水稻稳产增产。适度增苗减氮可以提高氮素利用率。与常规氮苗处理相比,早晚稻增苗减氮处理(早稻N10D5、晚稻N11D4)氮素吸收利用率均与最大值无显着差异;在所有施氮处理中,两年试验早晚稻均以增苗减氮处理的氮素偏生产力为最高;且适宜的增苗减氮农学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同时减氮20%的条件下,以基蘖肥各减10%(N2 40:10:30)处理的增产稳产效果最为显着。比较N2、N3、N4三个施氮处理,N3具有最多的分蘖数,但最后成穗率最低,过多的无效分蘖造成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下降,最后影响产量;N4最高茎蘖数最少,那是由于中期不施分蘖肥抑制了水稻分蘖的发生,而且不施分蘖肥导致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显着较低;N2处理在保证足够有效穗数的同时,又能提高后期成穗率,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在同时减氮20%(N2、N3、N4)的条件下,基蘖肥各减10%(N2)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最高。氮素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减少而升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比较N2、N3、N4三个施氮处理,N2D6具有最高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而且氮素农学效率与最大值之间也无显着性差异;N3处理在只减少基肥的情况下,中期无效分蘖过多,导致成穗率偏低,继而降低了氮素吸收利用效率;N4只减少分蘖肥,而机插稻又有前期发不起,缓苗期长的特点,前期的基肥会因为水稻还处于缓苗期无法及时吸收而流失,因此降低了氮素利用率。

郑伟[3](2017)在《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冬闲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稻稻油三熟制茬口紧张,限制了三熟制油菜的发展。本文一方面开展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水稻和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提出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指标(生育期、产量等),筛选出了适合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另一方面,创新三熟制油菜栽培方式,开展了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栽培技术研究,系统研究了油稻共生期、晚稻留茬高度、施肥、播种量、乙烯利催熟等对套播油菜成熟进程、出苗、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本研究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引进的12个油菜品种的早熟性、产量、日均产量和抗性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油菜具有熟期较早、群体结构适宜、产量和日均产量高、抗性较强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油菜品种生育期190d以内、产量1800 kg/hm2以上、日均产量9.5 kg/hm2/d以上、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较强。2、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以9个早稻品种和1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及单茎叶面积较高、每穗粒数较多、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均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早稻品种生育期为105-110 d,日均产量75-78 kg/hm2/d,穗数3 1 0-340 1 04/hm2,每穗粒数 125-140 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晚稻品种生育期约115 d,日均产量77-81 kg/hm2/d,穗数305-325 104/hm2,每穗粒数140-160粒,千粒重24-28 g。3、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共生期以3-7 d为宜,最佳共生期为5 d。(1)共生期延长有利于提高油菜出苗期密度,但较长的共生期导致油菜密度后期急剧下降,降幅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成苗率和成株率随共生期延长先增加后下降。油菜成熟期密度以共生5d处理最大,与共生Od处理相比,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0.97%和5.98%,而12 d共生期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下降19.20%、19.35%。(2)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共生期延长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共生期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趋势。(3)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与共生期关系密切。其中,共生期与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单株干重等产量性状极显着正相关、与每角粒数极显着负相关。(4)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油菜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共生期的延长呈先增后降趋势,以共生5 d产量最高;相比于共生0 d处理,两年度分别增产20.48%和22.35%,增产效果显着。(5)共生期显着影响油菜生育进程,相比于其它共生期处理,共生0d处理油菜全生育期明显缩短,差异主要发生在出苗至蕾薹期,现蕾后发育进程差异不明显。4、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适宜的留茬高度为30-40cm,以40 cm为佳,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1)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 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着。(4)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5、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技术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处理冬前、春后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均不同程度高于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籽粒重、单株干重、产量等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但分枝高度、每角粒数低于常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节本高效,总成本分别较前者低850元/hm2和890元/hm2,净收入分别高1449.82元/hm2和1903.52元/hm2。6、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本试验结果表明,本区域内稻田三熟制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适宜播种量为5.25-6.00 kg/hm2。(1)套播油菜密度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加,但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下降。(2)播种量显着影响套播油菜个体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片叶长、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播种量增加而下降,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以播种量5.25 kg/hm2处理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最大。(3)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播种量6.75 kg/hm2处理比播种量3.75 kg/hm2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加了 19.83%和9.92%。(4)播种量与分枝高度极显着正相关,与千粒重正相关,但相关不显着,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达到极显着负相关水平。(5)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播种量5.2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显着高于3.75 kg/hm2和4.50 kg/hm2处理,分别增产16.72%和9.36%。7、双季晚稻套播油菜乙烯利催熟本研究结果表明,药剂用量越大、喷药时期越早,油菜角果转色越快,脱水越明显,千粒重和产量下降也越明显;在籽粒品质方面,蛋白质、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药剂用量增加,喷药时期提前而增加,而含油量,油酸、亚麻酸、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在不明显减产的情况下,从催熟角果利于油菜机械收获角度,生产上以油菜自然成熟前6-8 d喷施3000 mL/hm2 40%乙烯利,或油菜自然成熟前4-6 d喷施4500 mL/hm240%乙烯利为宜。

张锦文[4](2016)在《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研究》文中提出水稻产量和品质受遗传和生态条件的共同影响。云南多样性的生态条件给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良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为探究云南低纬高原不同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用9个杂交籼稻组合为供试材料,在云南籼稻区5个不同海拔、纬度的试验点进行种植,对供试组合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稻米品质性状及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云南杂交籼稻的育种和推广提供参考数据,为杂交籼稻往湄公河流域拓展积累经验,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杂交籼稻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除受供试材料遗传背景的影响外,还因环境条件不同表型明显差异。Y两优1号、准两优527、冈优725、云光17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条件下丰产性好,分别比对照II优838增产17.59%、16.34%、16.87%和12.18%,株高105-110cm之间,单株有效穗8穗以上,穗实粒数150粒以上,结实率大于83%,千粒重28-33g。云光14、C5、C10、两优培九丰产性较差。所有供试材料在5个海拔和纬度不同的试验点,播始历期差异较小,其秧龄期的长短是供试杂交籼稻全生育期差异的主要原因。2、供试杂交籼稻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穗实粒数与产量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达1.0199;因子分析结果显示,5个试验点供试杂交籼稻,第1经济性状主因子各异。3、供试杂交籼稻在不同海拔和纬度的稻米品质中,整精米率符合一级标准,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不同品种分级不同。稻米品质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的反应程度可分为2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为生态钝感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为生态敏感型。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稻米品质性状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第1主因子各异。4、在海拔差异200 m内,纬度差异1°23′以内的情况下,供试杂交籼稻的生育期、株高、单株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的变化不显着,但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变化显着。5、在纬度相近(1°23′内),海拔差异较大(1000 m)的情况下:供试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随海拔升高,生育期延长,株高变矮,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降低,穗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增加。稻米品质性状表现为随海拔升高,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胶稠度降低。6、在海拔差异较小(200 m内),纬度差异较大(6°35′)的情况下:随纬度上升,供试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生育期延长,株高上升,穗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增加,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降低。稻米品质性状表现为随纬度上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胶稠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降低。7、供试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的反应程度可分为2类,峰值黏度、最终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回复值为生态钝感型特征值,消减值为生态敏感型特征值。供试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纬度、海拔的多元回归及偏相关结果显示,杂交籼稻不同组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与海拔和纬度偏相关不同。8、稻米品质性状与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关系为:精米率与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着负相关,与消减值、回复值显着正相关,整精米率与崩解值极显着负相关,与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极显着正相关,垩白粒率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回复值显着正相关,垩白度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极显着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着负相关,与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与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着正相关,与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极显着负相关。9、9个供试杂交籼稻在云南籼稻区不同海拔和纬度下产量各有不同。在纬度相近的情况下(1°23′以内),云光17适合在高海拔元阳(1550 m)种植,而冈优725适合在低海拔景洪(550 m)种植;在海拔相近的情况下(200 m内),准两优527适合在高纬度水富(28°33′)种植,而冈优725适合在低纬度景洪(21°58′)种植。

蔡源,黄宗洪,甘雨,向关伦,杨占烈,郭慧,潘建慧,龙江辉[5](2016)在《贵丰优785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文中认为为了探究杂交水稻新品种贵丰优785的高产潜力,利用两年区域试验资料,对8个与产量相关的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与产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r=0.4845,达到显着水平。通径分析表明:穗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依次为:穗实粒数(X6)>穗总粒数(X5)>结实率(X7)>株高(X2)>穗长(X4)>有效穗(X3)>千粒重(X8)>全生育期(X1)

李健,薛杨,景元书[6](2016)在《播期影响下杂交早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杂交早稻品种陵两优268和陵两优104为供试材料,探究5个不同播期下2个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不同播期背景下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及相互间的关系,旨在确定播期影响下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为江苏省早稻种植、栽培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推迟,水稻生育进程相应顺延,水稻产量下降;(2)播期与齐穗期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全生育期、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和产量呈负相关,每迟播1 d水稻产量下降2.355 kg/hm2;(3)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认为播期影响下,穗粒数和结实率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

吕伟生[7](2016)在《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水稻机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不明晰、配套的定量栽培技术相对滞后。因此,于20132015年在江西双季稻区,就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特征及叶龄模式参数、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安全生产季节安排、壮秧形态及技术指标、基本苗定量及行株距配置、氮肥合理运筹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双季机插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机插早稻主茎平均总叶片数N为10.712.2,叶数变幅1013,伸长节间数n均为4个,够苗叶龄为N-n+1。机插晚稻品种主茎平均总叶片数为14.415.2,叶数变幅1416,伸长节间数均为5个,够苗叶龄为N-n。高产类型机插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中后期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较高、穗型较大、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机插早稻生育期为110113 d,日产量7579 kg/hm2/d,每穗粒数115135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机插晚稻115120 d,日产量7882 kg/hm2/d,每穗粒数130150粒,千粒重2528 g。二、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群体总颖花量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则无显着差异,以较多的穗数和较大的穗型协同产出较高的总颖花量,同时保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双季机插稻高产的重要特征。高产群体表现为前期早发稳长,早稻在N-n+1叶龄期、晚稻在N-n叶龄期够苗,拔节期形成适宜的高峰苗数,具有较高的成穗率和有效穗;群体粒叶比协调,中后期吸肥力强,后期具有较高的LAI和物质生产量,全生育期物质生产量大;以适量的前期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为基础,着重提高中后期群体生长量,实现穗粒结构协调与源库协调,是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显着特点和基本规律。三、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在研究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的同时,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产量水平在9000 kg/hm2以上的双季机插稻群体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二次枝梗分化期、抽穗期、成熟期的定量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早稻:茎蘖数为340370万/hm2,LAI1.41.6,干物质量9201080 kg/hm2。晚稻:茎蘖数为345380万/hm2,LAI1.72.1,干物质量10501300 kg/hm2。2、二次枝梗分化期早稻:茎蘖数510575万/hm2,LAI 3.23.7,物质生产22002550 kg/hm2。晚稻:茎蘖数545635万/hm2,LAI4.85.4,物质生产40004400 kg/hm2。3、抽穗期早稻:有效穗335365万/hm2,成穗率60%以上,总颖花量4300048500万朵/hm2,LAI 6.26.7,颖花/叶0.680.77朵/cm2;干物质量82209420 kg/hm2。晚稻:有效穗335370万,成穗率55%以上,总颖花量4300050000万朵/hm2,LAI 6.57.4,颖花/叶0.630.72朵/cm2,干物质量1010011000 kg/hm2。4、成熟期早稻:LAI维持在3.54.0,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5650623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425014750 kg/hm2。晚稻:LAI维持在3.44.2,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6200650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605016800 kg/hm2。四、双季机插稻定量栽培技术1、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近30年(1984—2013)江西早稻安全播种期和移栽期提前、晚稻安全齐穗期延迟不明显、成熟期显着推迟,双季安全生产季节显着延长,安全生产季节内温度明显升高、积温显着增加、日照时数无显着变化,且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从生产的安全性和温光利用的高效性来看,当前气候变化总体有利于江西双季机插稻的发展。早稻机插育秧安全播种期:赣北3月23日、赣中3月21日、赣南3月16日;早稻安全移栽期:赣北4月20日、赣中4月16日、赣南4月13日;晚稻安全齐穗期:赣北9月14日,赣中9月15日,赣南9月20日;晚稻安全成熟期:赣北10月22日,赣中10月25日,赣南10月31日。2、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在基质旱育秧条件下,合理播种密度、适龄机插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早稻机插秧龄宜控制24d(叶龄3.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杂交稻2.02.5粒/cm2、常规稻2.53.0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03.6叶,苗高1417cm,茎基宽2.7mm以上,白根数9条以上,单株干重30mg以上,壮秧指数5.0以上,成苗率75%以上,大田分蘖缺位杂交稻2.0以下、常规稻2.7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7条以上。晚稻机插秧龄宜控制在21d(叶龄4.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约2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54.5叶,苗高1518cm,茎基宽3.2mm以上,白根数13条以上,单株干重40mg以上,壮秧指数9.0以上,成苗率80%以上,大田分蘖缺位0.8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13条以上。3、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与传统“9寸”插秧机相比,采用高速乘坐式“7寸”窄行距插秧机有利于获取较多的有效穗数和较高的总颖花量而实现高产;在行距25cm条件下,早稻株距以1214cm为宜,晚稻株距以14cm为宜。机插早稻一次分蘖主要发生在主茎第36叶位,第4、5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发生较少,以1/3、2/3、1/4为主,但均不能成穗;单株分蘖成穗数杂交稻约3.1个,常规稻约2.2个。机插晚稻一次分蘖集中在主茎第37叶位,第36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在3/05/0上均有发生,但成穗1/3和1/4为主;主要依靠一次分蘖成穗,二次分蘖成穗较少;单株分蘖成穗数4.5个左右。早稻在34叶期移栽,杂交稻bn为1.71.8,a为-1.2-1.1,r约0.75,常规稻bn为2.52.7,a为-1.3-1.1,r约0.7;晚稻在4叶1心期移栽,bn=0.70.8,a=0.50.6,r=0.790.83。机插早、晚稻主茎及优势蘖位穗部性状较好,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对群体产量贡献大。根据基本苗公式及参数计算出的基本苗处理基本达到预期穗数,且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验证了公式及其参数适合于双季机插稻基本苗的计算。4、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适量施氮可同步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扩大群体库容量,机插早、晚稻分别在施氮量为180 kg/hm2和195 kg/hm2时即可达到较高产量,同时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利用率。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着影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早稻8﹕2至7﹕3、晚稻7﹕3,移栽后7 d+倒2叶抽出期追施氮肥,有利于分蘖成穗,中后期维持较高的LAI和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协调,穗数充足、穗型较大、总颖花量高,并同步提高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

杨军[8](2015)在《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文中提出水稻是人类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上近半数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产量必须要持续增长才能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需求。然而,水稻生长不断经受着由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严峻环境特别是高温逆境的挑战。在全球变暖的环境下,很多地方的气温经常超过籽粒结实的临界温度,导致结实率和籽粒产量降低。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水稻生殖生长期的极端高温天气将在全球许多区域出现得更加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高温已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水稻在生殖生长期对高温十分敏感,而高温下水稻小穗发育转录机制的研究较少。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无机营养元素,氮素与温度互作可影响水稻的实际生产,但关于水稻小穗育性响应高温和氮素分子机制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重点探讨了乳熟初期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早稻淦鑫203于乳熟初期进行3439℃共6个高温处理强度及16 d的高温持续时间的高温处理,分析了乳熟初期不同高温处理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早稻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差异。采用隶属函数法、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进行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2)以4个不同水稻品种于乳熟初期进行35℃和38℃高温处理3 d,分析了乳熟初期不同高温处理强度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差异。(3)以6个水稻材料于乳熟期进行35℃和38℃高温处理3 d,研究乳熟期高温对不同品种早稻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并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进行相关分析。(4)以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2个氮素水平,于水稻穗分化后期38℃高温处理4 d,分析高温处理下2个水稻品种产量、生理指标的差异及氮素效应。(5)以常规品系中531为材料,设置2个氮素水平,于水稻穗分化后期38℃高温处理4 d,研究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6)以中531为材料,设置常氮适温、常氮高温、高氮适温和高氮高温4个处理组合,利用RNA-seq技术对氮素和高温处理下的水稻减数分裂期小穗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氮素和高温的基因差异表达谱进行分析,鉴定与结实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隶属函数法定量评价水稻乳熟初期的高温热害,鉴定出7个重度灾害高温处理组合(36℃高温5 d及6 d、37℃高温4 d、38℃高温3 d及4 d和39℃高温3 d及4 d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验证了高温热害的鉴定结果。2.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所有指标进行筛选及定量评价,筛选了13个指标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实率、秕谷率、千粒重、单株产量、籽粒充实度、单茎穗重、收获指数、直链淀粉、叶绿素、脯氨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SOD酶活性)。其中单株产量、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和叶绿素、脯氨酸及蛋白质含量等性状胁迫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可对水稻乳熟初期高温热害进行鉴定和预测。3.乳熟初期高温降低了早稻淦鑫203的结实率、千粒重、籽粒充实度、收获指数和单株产量,增加秕谷率和热害指数,其变异幅度随高温处理强度的增加和高温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高温使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和POD及CAT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4.乳熟初期高温降低了各早稻品种的结实率、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和单株产量,增加秕谷率,其变异幅度随高温处理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早稻品种(系)产量构成因素对高温的响应存在显着的基因型的差异,杂交稻金优402受高温的影响程度大于淦鑫203,常规稻E143受高温影响比中531敏感。高温对早稻剑叶生理指标的影响与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相一致。5.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回复值及崩解值等特征值因品种和温度不同而存在差异。38℃高温处理下稻米淀粉黏滞性曲线始终低于对照,说明高温会导致稻米品质降低,但常规稻中531的RVA谱形态与对照差异不大,说明其耐热性较好。此外,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RVA谱各特征值间存在显着相关性。6.同一氮素水平下,穗分化后期高温处理降低了水稻的单株产量、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每穗颖花分化数和收获指数,提高了颖花退化率、单茎叶重和单茎茎鞘重。同一温度处理下,高氮处理增加单株产量和有效穗数。经高温高氮处理下水稻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存在一定差异。高温下生长抑制类激素ABA与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3和ZR的比值ABA/(IAA+GA3+ZR)高于对照。高温条件下,高氮处理的单株产量降幅低于常氮处理,说明适当高氮可减轻高温的减产作用。7.穗分化后期高温显着降低了中531的结实率、单茎产量、收获指数、SPAD值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脯氨酸含量。高氮降低了中531的结实率、单茎产量、收获指数、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温高氮的结实率、单茎产量和单株产量低于高温常氮,说明氮素过高会加重高温的减产作用。8.De novo组装拼接共产生总长52553536的clean reads和72667个Unigene。基于数字基因差异表达谱我们发现常氮水平下,KEGG、GO和NR数据库共注释了149个高温差异表达基因,高氮下为323个,共同表达的有114个。适温下,鉴定了203个氮素差异基因,高温下为185个,同时表达的111个。高温显着降低中531的结实率,高氮下高温更能降低水稻的结实率。与孢粉素生物合成、花粉外壁形成、花粉发育、花粉管生长等差异基因的表达量不同,大量与小穗有关的基因如花粉发育、花粉管生长、花粉萌发特别是孢粉素生物合成和花粉外壁形成的基因在高温下均下调表达,而且,高温下,共同表达的5个孢粉素生物合成(Unigene43852、Unigene32623、Unigene23940、Unigene23939和Unigene23941)及7个花粉外壁形成基因(Unigene45103、Unigene32014、Unigene32018、Unigene32017、Unigene42236,Unigene42231和Unigene42234)在常氮处理中的表达水平小于高氮处理,推测这些基因很可能与不同氮素水平下结实率响应高温的差异有关。本研究采用以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水稻灌浆期热害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指标的定量筛选。本研究还探讨了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本文首次对减数分裂期水稻高温和高氮处理下的小穗进行转录组测序,可为结实率相关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

陈霞[9](2013)在《应用AMMI模型分析若干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文中指出水稻的生长过程受水分、光照、温度、地形地貌等多种环境因子及肥料、密度、秧龄、种植方式等栽培因子的共同制约,因此水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动态性变化显着,表现型受环境因子作用产量波动很大。基于5个超级稻品种6年和6个试点不同生态条件下田间种植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应用变异分析法、相关分析法、通径系数分析法和AMMI模型分析了基因与环境互作关系,探讨了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环境(试点、年份)下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变异、稳定性以及环境辨别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量性状及产量变异:品种产量性状(有效穗、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的变异幅度、变异系数随品种而异。淦鑫203为产量变异最大,千粒重变异最小;淦鑫688为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变异大,有效穗变异最小;陆两优996为有效穗变异大,千粒重变异最小;Y两优1号、两优293为穗总粒数变异大,千粒重变异最小。年份、试点间均以Y两优1号变异系数之和(CV有效穗+CV穗总粒数+CV穗实粒数+CV结实率+CV千粒重+CV产量)最大(62.07%、76.66%),最小为淦鑫203(33.56%、31.03%)。不同品种同一性状变异之和以产量、穗总粒数变异最大,千粒重变异最小。对产量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年份、试点产量差异均达到显着或者极显着水平,年份品种间的变幅为8698.56(2010年)9527.12(2008年)kg·hm-2,试点品种间的变幅为8613.71(桂林D6)9324.76(浏阳D5)kg·hm-2,产量波动水平比较大。2.产量性状及产量相关、通径分析:参试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均达极显着水平,性状与产量、性状与性状之间相关性随品种而异。通径系数分析同样表明,水稻产量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促进作用和性状间间接促进作用都随品种而异。3.产量性状及产量稳定性、判别力分析:基因、环境、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或者极显着水平。联合方差分析表明,基因是有效穗、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变异的主要原因,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产量、结实率变异的主要原因。采用AMMI模型对产量性状及产量进行稳定性分析表明,Y两优1号、两优293两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稳定性较差,淦鑫688产量及产量稳定性表现中等,淦鑫203、陆两优996两品种产量及产量稳定性表现较好;同时,变异幅度小,产量稳定性好的品种其产量构成因素也比较稳定;变异幅度大,产量稳定性差的品种其产量构成因素也不稳定;说明超级稻产量性状的稳定性与产量的稳定性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即产量构成因素的稳定性是产量稳定性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判别力最高试点为浏阳,最低为桂林。

杨远柱,符辰建,胡小淳,秦鹏[10](2010)在《长江流域杂交早稻育种进展、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1985年以来国家审定和湖南省审定的杂交早稻组合的区试数据分析表明,中国长江流域杂交早稻组合选育历经25 a,育种方法由"七五"、"八五"的完全三系、到"九五"期间的三系为主两系为辅,再到"十五"、"十一五"期间的两系为主三系为辅的发展过程。三系早稻的单产、日产"七五"至"十五"的20 a中徘徊不前,"十一五"审定组合的平均单产和日产比前20 a审定组合的平均单产和日产分别提高6.45%和8.79%。两系早稻的单产、日产"九五"、"十五"的10 a中提高缓慢,"十一五"审定组合的平均单产和日产比前10 a审定组合的平均单产和日产分别提高6.49%和8.45%。"十一五"三系、两系早稻的全生育期分别此前审定组合短2.41 d和1.95 d。同时,稻米品质有明显改善,三系早稻稻瘟病抗性无明显提高,两系早稻稻瘟病抗性明显强于三系早稻。在确保抗倒的前提下,保持适度株高,适当增加有效穗和提高千粒重,显着增加穗粒数和提高结实率,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关键。分析了杂交早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杂交早稻育种的主要对策。

二、杂交早稻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通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早稻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生态区直播早稻高产品种特征及其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直播稻生产概况
        1.2.1 国外直播稻生产概况
        1.2.2 国内直播稻生产概况
        1.2.3 江西省直播稻生产概况
    1.3 直播稻特性研究进展
        1.3.1 直播稻生长发育特性
        1.3.2 直播稻产量形成特征
        1.3.3 直播稻品种选育
    1.4 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4.1 全苗问题
        1.4.2 倒伏问题
        1.4.3 杂草防除问题
    1.5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1.5.1 以往研究的不足
        1.5.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生态区直播早稻品种的产量变化特征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点概况
        2.2.2 供试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2.2.4.1 产量与产量构成
        2.2.4.2 不同生态区品种产量聚类分析
        2.2.4.3 不同生态区品种产量联合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
        2.2.4.4 不同生态区品种产量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2.2.4.5 不同生态区品种产量Duncan’s新复极差多重比较
        2.2.4.6 不同生态区品种产量AMMI模型分析
        2.2.4.7 相关分析和通径系数分析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生态区直播早稻产量
        2.3.2 不同生态区直播早稻产量聚类分析
        2.3.3 不同生态区直播早稻品种产量联合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
        2.3.4 不同生态区直播品种产量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2.3.5 不同生态区直播品种产量的Duncan’s新复极差多重比较
        2.3.6 不同生态区直播品种产量的线性模型分析、回归分析
        2.3.7 直播早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上高)
        2.3.8 直播早稻产量构成及产量间相关性分析(上高)
        2.3.9 直播早稻品种产量构成及产量间的通径分析(上高)
第三章 不同生态区直播早稻群体发育特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概况
        3.2.2 试验品种
        3.2.3 试验设计
        3.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4.1 生育期记载
        3.2.4.2 茎蘖动态
        3.2.4.3 干物质和叶面积指数
        3.2.4.4 株型特征
        3.2.4.5 叶片叶绿素含量
        3.2.4.6 不同品种冠层透光率
        3.2.5 数据处理与计算公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生态区直播早稻品种生育期分析
        3.3.2 直播早稻茎蘖动态分析
        3.3.3 直播早稻干物质积累量
        3.3.4 直播早稻茎鞘物质输出及转化
        3.3.5 直播早稻品种叶面指数
        3.3.6 直播早稻品种株型特征
        3.3.7 直播早稻品种叶片SPAD值
        3.3.8 直播早稻品种冠层透光率
第四章 讨论
    4.1 直播稻丰产稳产品种的产量形成特性
    4.2 直播稻品种丰产稳产的基础
    4.3 直播稻高产品种群体发育特征
    4.4 适宜双季直播早稻品种高产的选育策略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双季机插稻研究进展
        2.1 双季机插稻生长发育特点
        2.2 机插稻高产栽培及群体调控措施
        2.2.1 育秧方式对机插稻生长的影响
        2.2.2 移栽秧龄对机插稻生长的影响
        2.2.3 磷钾肥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2.4 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插稻生长的影响
        2.2.4.1 氮肥用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2.2.4.2 氮肥施用比例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2.2.5 种植密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3 水稻在增密减氮方面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材料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1.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1 产量
        1.1.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的影响
        1.1.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的影响
        1.2 产量构成
        1.2.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1.2.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2 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及成穗率的影响
        2.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及成穗率的影响
        2.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及成穗率的影响
    3 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4 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4.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4.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 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5.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2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6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1.1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2 全生育期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1.3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4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1.5 基蘖肥减氮条件下增苗对双季机插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1.1 结论
    1.2 创新点
    1.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概述
    2 油菜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2.1 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2.2 三熟制油菜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3 水稻套播油菜生产现状
        3.1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研究进展
        3.1.1 水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3.1.2 水稻套播油菜密度
        3.1.3 水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3.1.4 水稻套播油菜杂草防治技术
        3.1.5 水稻套播油菜角果化学催熟技术
        3.2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3.2.1 土壤墒情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3.2.2 油稻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3.2.3 前茬水稻机收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3.2.4 机械化生产中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有待完善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4.2 研究内容
        4.2.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品种特征
        4.2.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4.2.3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4.2.4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
        4.2.5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4.2.6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
        4.2.7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角果催熟
        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生育进程
        2.2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
        2.3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抗性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2.1.1 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1.2 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2 分蘖成穗特性
        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2.4 LAI及粒叶比
    3 讨论
        3.1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3.2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3.3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4 小结
第四章 油稻共生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时期密度的影响
        2.2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苗期性状的影响
        2.3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2.4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2.5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留茬高度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各时期密度的影响
        2.2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4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根系活力的影响
        2.5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2.6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2.7 套播油菜形态生理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肥料运筹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冬前、春后苗情的影响
        2.2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2.3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4 套播油菜不同肥料运筹的经济效益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播种量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2.2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期密度的影响
        2.3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2.4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2.5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6 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与播种量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八章 乙烯利催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角果颜色和油菜熟期的影响
        2.2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角果皮含水量的影响
        2.3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2.4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果
        1.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
        1.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1.3 不同油稻共生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1.4 不同稻茬高度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1.5 不同肥料运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分析
        1.6 不同播种量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1.7 乙烯利不同浓度和喷施时期催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比较
    2 本研究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3控2防1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附录2: 作者简介

(4)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水稻生产概况
        1.1.1 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1.1.2 水稻产量构成的研究
    1.2 海拔和纬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2.1 海拔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纬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稻米品质性状研究概况
        1.3.1 海拔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3.2 纬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4 稻米淀粉RVA谱简介
        1.4.1 生态条件对稻米淀粉RVA谱的影响
        1.4.2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品质的研究
        1.4.3 稻米淀粉RVA谱在水稻育种上的研究
    1.5 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杂交籼稻在不同试验点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2.2 水富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2.3 景洪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2.4 华坪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2.5 禄丰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2.6 元阳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3 讨论
        2.3.1 供试杂交籼稻的生态适应性
        2.3.2 供试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试验点的产量
        2.3.3 供试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试验点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地点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及分析
        3.2.1 杂交籼稻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的生育期
        3.2.2 海拔和纬度变化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3.2.3 海拔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3.2.4 纬度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杂交籼稻的生育期
        3.3.2 海拔和纬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方差分析
        4.2.2 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4.2.3 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因子分析
        4.2.4 海拔和纬度变化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2.5 海拔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2.6 纬度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供试杂交籼稻的品质
        4.3.2 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4.3.3 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化
        4.3.4 海拔及纬度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方差分析
        5.2.2 杂交籼稻在不同试验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5.2.3 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稳定性
        5.2.4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5.2.5 海拔和纬度变化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5.2.6 海拔和纬度与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多元回归及偏相关分析
    5.3 讨论
        5.3.1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变化
        5.3.2 海拔和纬度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5.3.3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5)贵丰优785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性状稳定性分析
    2.2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3 主要农艺性状间的通径分析
3 结论

(6)播期影响下杂交早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1.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进程的影响
        2.1.2 播期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1.3 不同播种期水稻各性状变异特征
    2.2 播期影响下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2.2.1 相关分析
        2.2.2 回归分析
        2.2.3 通径分析
        2.2.4 灰色关联度分析
3 结论
4 讨论

(7)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概述
    2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1 水稻叶龄模式
        2.2 水稻群体质量
        2.3 栽培技术定量
        2.3.1 适宜播期的确定
        2.3.1.1 最佳抽穗结实期
        2.3.1.2 安全生产季节
        2.3.2 育秧技术的定量
        2.3.2.1 壮秧标准
        2.3.2.2 适宜播量
        2.3.2.3 机插育秧
        2.3.3 基本苗数的定量
        2.3.3.1 基本苗公式的建立
        2.3.3.2 基本苗公式的应用
        2.3.4 施肥技术的定量
        2.3.4.1 定量施肥技术
        2.3.4.2 氮肥的精确定量
        2.3.5 灌溉技术的定量
        2.3.5.1 节水灌溉技术
        2.3.5.2 精确灌溉技术
    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叶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龄模式参数
        2.2 产量及产量构成
        2.2.1 机插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2.2 机插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2.2 分蘖特性
        2.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2.2.4 LAI及粒叶比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品种的叶龄模式参数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3.3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3.4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4 小结
第三章 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构成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与测定方法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1.1 早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1.2 晚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 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2.2.1 不同产量水平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2.2.2 不同产量水平间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特点及协同规律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穗粒结构特征
    4 小结
第四章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的共性规律及定量化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2.1 育秧基质试验
        1.2.2 播种量试验
        1.2.3 秧龄试验
        1.2.4 行株距配置试验
        1.2.5 氮肥运筹试验
        1.2.6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验证试验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叶蘖动态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3.3 植株含氮率
        1.3.4 产量及产量构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类型划分
        2.2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2.2.1 分蘖成穗特征
        2.2.2 LAI动态与粒叶比
        2.2.3 氮素吸收与干物质生产特点
        2.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2.3.1 有效分蘖临界期
        2.3.1.1 茎蘖数
        2.3.1.2 LAI
        2.3.1.3 干物质量
        2.3.2 二次枝梗分化期
        2.3.1.1 茎蘖数
        2.3.1.2 LAI
        2.3.1.3 干物质量
        2.3.3 抽穗期
        2.3.3.1 有效穗及成穗率
        2.3.3.2 总颖花量
        2.3.3.3 LAI及粒叶比
        2.3.3.4 干物质量
        2.3.4 成熟期
        2.3.4.1 LAI
        2.3.4.2 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及总干物质量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4 小结
第五章 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计算方法
        1.2.1 安全日期
        1.2.2 各保证率的安全日期
        1.2.3 双季安全生产季节天数
        1.2.4 气候变化倾向率
        1.2.5 温光资源特征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生产日期及其变化
        2.1.1 早稻安全播种期
        2.1.2 早稻安全移栽期
        2.1.3 晚稻安全齐穗期
        2.1.4 晚稻安全成熟期
        2.2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其变化
        2.3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的温光资源及其变化
        2.3.1 热量资源
        2.3.2 光照资源
        2.4 双季稻实际生产日期
        2.5 双季稻安全生产日期
    3 讨论
        3.1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温光资源的影响
        3.2 晚稻安全齐穗临界温度
        3.3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轻型种植方式的意义
    4 小结
第六章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成苗率
        1.2.2 秧苗形态
        1.2.3 秧苗田间发根力
        1.2.4 秧苗大田分蘖缺位
        1.2.5 机插质量
        1.2.6 产量及产量构成
        1.3 相关指标计算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2.1.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1.2 育秧基质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2.1.3 育秧基质对产量的影响
        2.2 秧龄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2.2.1 秧龄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2.2 秧龄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2.2.3 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2.3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2.3.1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3.2 播种密度对秧苗鞘叶配置的影响
        2.3.3 播种密度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2.3.4 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2.4 机插壮秧指标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育秧基质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播种密度
        3.3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移栽秧龄
        3.4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4 小结
第七章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及行株距配置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机插行株距配置试验
        1.1.2 机插基本苗公式参数研究试验
        1.2 调查与测定方法
        1.2.1 分蘖发生及成穗状况调查
        1.2.2 茎蘖动态调查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插行株距配置对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2.2 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特性
        2.2.1 分蘖发生叶位及发生率
        2.2.2 分蘖成穗叶位及成穗率
        2.2.3 成穗茎蘖组成及其对群体产量的贡献
        2.2.4 成穗茎蘖的穗部性状
        2.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的确定及验证
        2.3.1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确定
        2.3.2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验证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
        3.2 双季机插稻茎蘖穗对产量的贡献
        3.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
        3.4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
    4 小结
第八章 氮肥运筹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茎蘖动态
        1.2.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2.3 植株含氮率
        1.2.4 产量及产量构成
        1.3 相关指标计算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2.2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2.1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2.2.3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LAI及粒叶比的影响
        2.2.4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2.2.5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量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
        3.3 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问题
    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果
        1.1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
        1.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
        1.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
        1.4 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1.5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1.6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
        1.7 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
    2 本研究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什么是水稻高温热害
    1.2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特点
        1.2.1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温度
        1.2.2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区域
        1.2.3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时期
    1.3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孕穗期至开花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3.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4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1 抽穗和开花期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3 水稻高温热害的生理机制及耐热种质资源
    1.5 高温热害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1.5.1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1.5.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1.6 水稻高温热害的定量评价
        1.6.1 以指标筛选评价水稻的高温热害
        1.6.2 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
    1.7 水稻高温热害的遗传基础研究
        1.7.1 水稻耐高温热害的QTL定位研究
        1.7.2 水稻高温热害的转录组学研究
        1.7.3 水稻高温热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8 水稻高温热害与其他环境因子的互作
    1.9 减轻水稻高温热害的措施
        1.9.1 培育耐热品种
        1.9.2 改善田间管理
        1.9.3 施用外源物
    1.10 研究内容和目的及意义
        1.10.1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10.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0.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1.1 试验材料
        2.1.1.2 材料种植
        2.1.1.3 高温处理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2.1 干物质重
        2.1.2.2 产量及其构成
        2.1.2.3 直链淀粉
        2.1.2.4 叶绿素含量(SPAD值)
        2.1.2.5 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
        2.1.3 隶属函数法
        2.1.4 数据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收获指数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2.3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下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2.2.4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2.2.5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的生理指标验证
        2.2.5.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5.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渗透调节物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5.3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生理指标的定量评价
    2.3 讨论
        2.3.1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的致灾机理分析
        2.3.2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鉴定筛选与定量评价分析
第三章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1.1 材料与种植
        3.1.1.2 高温处理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2.1 叶绿素含量(SPAD值)
        3.1.2.2 产量及其构成
        3.1.2.3 渗透调节物含量
        3.1.3 数据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稻二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剑叶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乳熟初期高温对早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2 乳熟初期高温对早稻叶绿素及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1.1 试验材料
        4.1.1.2 高温处理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2.1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4.1.2.2 淀粉RVA谱特征参数分析
        4.1.3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乳熟初期高温对杂交稻品种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
        4.2.2 乳熟初期高温对常规稻品系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
        4.2.3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4.2.4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间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4.2.5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的方差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两个早稻品种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1.1 试验材料
        5.1.1.2 材料种植
        5.1.1.3 高温处理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2.1 产量及其构成
        5.1.2.2 颖花退化
        5.1.2.3 干物质重
        5.1.2.4 叶绿素(SPAD值)和脯氨酸含量
        5.1.2.5 内源激素含量
        5.1.3 数据统计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2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颖花分化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3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叶重、茎鞘重及收获指数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下降率的变化
        5.2.5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6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7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7.1 IAA
        5.2.7.2 GA3
        5.2.7.3 ABA
        5.2.7.4 ZR
        5.2.8 穗分化后期高温高氮处理对水稻剑叶内源激素平衡的影响
        5.2.9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5.2.10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早稻中531产量和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1.1 材料与种植
        6.1.1.2 高温处理
        6.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6.1.2.1 产量及其构成
        6.1.2.2 干物质量
        6.1.2.3 叶绿素(SPAD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
        6.1.3 数据统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结实率和单茎产量的影响
        6.2.2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干物质量的影响
        6.2.3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SPAD值的影响
        6.2.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6.2.5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6.2.6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产量、干物质量和生理特性的方差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RNA-seq分析早稻中531结实率响应氮素和高温的差异表达基因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试验方法
        7.1.2.1 RNA提取和建库
        7.1.2.2 de novo组装
        7.1.2.3 DGE测序结果统计
        7.1.2.4 Unigene功能注释及COG分类
        7.1.2.5 Unigene表达量注释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7.1.2.6 结实率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转录组测序
        7.2.1.1 de novo结果与组装
        7.2.1.2 功能注释
        7.2.1.3 功能分类
        7.2.1.4 代谢通路分析
        7.2.2 DGE (Digital gene expression)测序
        7.2.2.1 样品总RNA质量检测
        7.2.2.2 测序评估
        7.2.2.3 基因表达定量
        7.2.2.4 两样品重复性
        7.2.2.5 氮素和高温相关基因的挖掘及数字基因差异表达谱
        7.2.2.6 差异表基因的GO功能注释
        7.2.2.7 差异表基因的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7.2.2.8 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7.2.2.9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
        8.1.1 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8.1.2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8.1.3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8.1.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两个早稻品种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8.1.5 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早稻中531产量和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8.1.6 RNA-seq分析早稻中531结实率响应氮素和高温的差异表达基因
    8.2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本文研究的不足
    8.4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应用AMMI模型分析若干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品种稳定性、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研究
    1.2 品种稳定性、适应性的概念与评价
        1.2.1 品种稳定性、适应性概念
        1.2.2 品种稳定性、适应性评价
    1.3 作物稳定性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分析方法
        2.3.1 变异系数分析
        2.3.2 Duncan’s 新复极差多重比较进行检验
        2.3.3 相关分析和通径系数分析
        2.3.4 AMMI 模型分析
    2.4 产量性状记载标准
    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变异、相关和通径分析
    3.1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和产量变异分析
    3.2 试验品种产量 Duncan’s 新复极差多重比较
    3.3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间的相关性
    3.4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间的通径系数
第四章 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稳定性和环境判别力分析
    4.1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显着性测验
    4.2 回归模型与 AMMI 模型分析
    4.3 试验品种稳定性分析
    4.4 试验品种稳定性参数 Di值分析
    4.5 试点判别力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小结
    5.1 讨论
        5.1.1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变异性
        5.1.2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相关、通径分析
        5.1.3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稳定性、环境判别力分析
    5.2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长江流域杂交早稻育种进展、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种方法的演变
    2.2 单产稳步增长
    2.3 日产量快速提高
    2.4 生育期明显缩短
    2.5 稻米品质有所提高
    2.6 稻瘟病抗性普遍较差
    2.7 穗粒结构与产量的相关性
3 杂交早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稻瘟病抗性普遍较差, 抗病品种屈指可数
        3.1.2 外观品质优质达标率很低
        3.1.3 缺乏早熟优质抗稻瘟病早籼型不育系
        3.1.4 早中熟两系早稻制种难度较大, 种子生产成本较高
    3.2 杂交早稻育种对策
        3.2.1 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进一步提高杂交早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3.2.2 亲本不断创新是超级杂交早稻育种的基础
        (1) 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方法对现有不育系或恢复系的个别缺点进行改良。
        (2)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聚合多个抗性基因, 并结合病圃加压胁迫筛选, 培育对稻瘟病具有广谱抗性的超级杂交早稻亲本。
        (3) 挖掘野生稻有利基因, 并将其转移到超级早稻亲本中, 选育耐逆性强的广适型超级杂交早稻亲本。
        (4) 利用优良种质资源, 选育对环境钝感的优质超级稻亲本。
        (5) 选育感温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稳定的超级早稻父本。
        3.2.3 塑造杂交早稻理想株型是选育超级杂交早稻的重要保证
        (1) 半矮秆、中茎秆、短节间、强抗倒。
        (2) 分蘖早生快发, 丛生快长, 成穗率高, 有效穗足。
        (3) 株型前松后紧, 叶片前斜后直。
        (4) 中大穗, 高结实, 偏大粒。
        (5) 根群旺健, 活力强, 不早衰。
        (6) 早中熟, 苗期耐寒, 孕穗期耐低温, 灌浆期耐高温。

四、杂交早稻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通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生态区直播早稻高产品种特征及其适应性研究[D]. 陈丽明.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2]增苗减氮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章起明.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3]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郑伟.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4]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研究[D]. 张锦文. 云南农业大学, 2016(10)
  • [5]贵丰优785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 蔡源,黄宗洪,甘雨,向关伦,杨占烈,郭慧,潘建慧,龙江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05)
  • [6]播期影响下杂交早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J]. 李健,薛杨,景元书.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7)
  • [7]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D]. 吕伟生.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4)
  • [8]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D]. 杨军. 江西农业大学, 2015(01)
  • [9]应用AMMI模型分析若干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D]. 陈霞.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1)
  • [10]长江流域杂交早稻育种进展、问题与对策[J]. 杨远柱,符辰建,胡小淳,秦鹏. 杂交水稻, 2010(S1)

标签:;  ;  ;  ;  ;  

杂交早稻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路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