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蒸发法制备Al-Cu-X三元合金纳米粉末的相形成规律

气相蒸发法制备Al-Cu-X三元合金纳米粉末的相形成规律

一、Phase formation regularities in nanometer powders of Al-Cu-X ternary alloys prepared by gas evaporation process(论文文献综述)

蔡建国[1](2015)在《固液反应球磨Al-Cu-X金属间化合物微观结构及相形成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间化合物为基的合金或材料由于独特的优良性能在航天航空等国防技术领域和机械、冶金、化工、电子等民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目前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型金属材料。而目前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形成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元金属间化合物,关于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的微观结构的研究鲜有报道,对于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研究仅限于模式识别研究和计算预测。因而进一步开发和优化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形成机理、微观结构演变规律尚需系统深入的研究。据此,本文在陈振华教授发明的固液反应球磨技术和采用固液反应球磨技术制备二元纳米级的金属间化合物粉体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形成机理研究:选取Ni、Co、Mo、W作为磨球,以Al-Cu合金熔体作为球磨介质,采用固液反应球磨技术,系统开展Al-Cu-X(X为Ni、Co、Mo、W)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研究,获得的主要规律如下:(1)采用Ni球固液反应球磨Al-Cu熔体,球磨机转速为80r/min,球料质量比为11∶1。在893K温度下,采用Ni质磨球对Al5Cu熔体进行反应球磨,球磨产物除Al4Cu9二元化合物粉末外,可生成Al7Cu4Ni粉末,并随球磨时间从12h延长至48h,Al7Cu4Ni粉末质量分数逐步增加;在1123K温度下,对Al2Cu熔体进行反应球磨,球磨产物除Al4Cu9二元化合物粉末外,生成了Al7Cu4Ni和Al7Cu23Ni粉末,同时随球磨时间的延长,Al4Cu9及Al7Cu4Ni粉末质量分数减少,而逐步过渡到Al7Cu23Ni粉末;在1123K温度下,对Al Cu熔体进行反应球磨,球磨产物除少量的Al4Cu9二元化合物粉末外,主要为Al7Cu23Ni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球磨过程化合物相的形成规律为,先形成Al4Cu9相为热力学平衡相,继而在Ni球的球磨作用下,由于机械力作用生成以Al4Cu9相为基的第二类固溶体,即Al Cu Ni三元金属间化合物;Ni质磨球对Al-Cu熔体反应球磨的产物的粒径为纳米级,粒径范围在100150纳米,扫描电镜观察,粉体呈团絮状。(2)采用比Ni熔点更高的Co球固液反应球磨Al-Cu熔体,可以制备出Al-Cu-Co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粉末;随球磨温度的提高,以及球磨时间的延长,产物除二元Al4Cu9化合物粉末外,首先生成Al Co,继而生成Al3Co0.55Cu1.45,随后出现Al65Co15Cu20三元化合物粉末,随熔体的Cu含量由33.2mass%增加至54mass%时,产物中Al4Cu9逐渐减少,产物主要为Al3Co0.55Cu1.45和Al65Co15Cu20混合物;Al-Cu-Co固液反应球磨过程中,化合物相的形成规律为磨球中的Co先与Al-Cu母合金反应生成Al Co,并且Al-Cu母合金转化成Al4Cu9,然后Al4Cu9和Al Co的化合物反应生成Al-Cu-Co三元金属间化合物;反应产物粒径约为200nm,单个颗粒中的晶粒在20纳米左右。Al-Cu-Co固液反应球磨产物的形成规律为,Co先和Al-Cu母合金反应生成Al Co,并且Al-Cu母合金转化成Al4Cu9,然后Al4Cu9和Al Co的化合物反应生成Al-Cu-Co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的。(3)采用比Co熔点更高的Mo球固液反应球磨Al-Cu熔体,球磨初期产物为Al4Cu9和Al5Cu Mo2混合物,随球磨温度的提高、球磨时间的延长,反应生成了单一的Al5Cu Mo2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球磨制备的Al5Cu Mo2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粒径约为200 nm,晶粒度在15nm左右。Al-Cu-Mo固液反应球磨反应过程为,首先Al和Mo发生反应生成了Al-Mo的化合物,然后Al-Mo化合物和Al-Cu化合物反应生成Al-Cu-Mo的三元化合物。(4)采用比Mo熔点更高的W球固液反应球磨Al-Cu熔体,球磨初期产物为Al4Cu9和Al5Cu W2混合物,随球磨温度的提高、球磨时间的延长,反应生成了单一的Al5Cu W2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球磨制备的Al5Cu W2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粒径约为200 nm,晶粒度在15nm左右。(5)固液反应球磨技术制备Al-Cu-Al-Cu-X(X为Ni、Co、Mo、W)的三元金属间化合物过程中,控制球磨工艺参数和球磨介质成分含量可控制反应过程中的相的形成规律及其生成速度,从而可以选择性地制备Al-Cu-X纳米级的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粉末。

雷军鹏[2](2008)在《镁、锡基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储能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未来能源经济的结构重整是不可避免的。能量储存作为能源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氢气储存由于与未来的能源经济相关而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为了使氢气在诸如汽车推进系统等方面得到实际应用,现存的以气瓶为主的储氢技术必须得到拓展。由于高的重量比容量、体积比容量和低的操作压力,金属氢化物粉末提供了一条解决氢气储存的有效途径。此外,由于在各种化学电源中的优异表现,锂离子电池作为便携式电源在电子消费品市场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主要采用的电极材料(正极为LiCoO2,负极为碳基材料)由于多年改进已接近其理论能量密度,满足更高能量密度的要求的唯一出路就是寻找新的电极材料。本文采用一种物理气相沉积方法(直流电弧放电法)系列化制备了镁基和锡基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粒子。制备的主要特点在于以金属微米粉压制的复合块体靶材为原料,在活性气体(氢或甲烷)和惰性气体(Ar)混合气氛中蒸发块体靶材,经冷凝和钝化过程获得合金纳米颗粒。这种制备方法克服了镁基、锡基合金由于其体系中组元间熔点差异大,采用传统的熔炼方法不易合金化的困难。另外,通过此种制备方法可以实现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原位合成,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材料的实用性。针对纳米粒子腐蚀性能难于表征的问题,采用间接的比较分析方法,即以Sn微米颗粒作为粘结剂与不同核/壳类型的Mg纳米粒子混合压制成Sn/Mg纳米复合物试样,通过其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对比,间接考察了Mg纳米粒子的抗腐蚀特性。以Miedema半经验模型和比热随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为基础,结合基本热力学关系式,对Sn-Fe、Sn-Ni、Mg-Ni和Mg-Cu纳米粒子体系的有效形成热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对这些体系中的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形成规律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此热力学模型得到的对生成相的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惰性气氛下制备的镁基纳米粒子呈六边形晶体惯态,粒度分布范围50-400 nm;在CH4气氛下制备的镁基纳米粒子外层为非晶碳层,粒度分布范围为20-100 nm。所有样品的氧化过程分两步进行,分别对应于纳米粒子外层和内核的氧化。动电位极化结果表明,在CH4气氛下制备的Mg/C纳米复合粒子由于碳的介入具有相对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对于镁基储氢体系,制备了Mg-Ni、Mg-Cu和Mg-Ni-Sn三个体系的纳米粒子,采用传统的测量体积法考察了其气态储氢性能。对Mg-Ni体系而言,Mg2Ni和MgNi2两种金属间化合物与Mg、Ni、和MgO共存于纳米粒子中;在一次吸放氢循环后(活化过程),Mg-Ni纳米粒子呈现出优异的吸氢动力学性能;在氢化处理过程后,由于存在相的转变过程,Mg2Ni相成为主相;在吸放氢循环后,纳米颗粒粒度进一步减小,这与吸放氢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收缩造成的纳米粒子的碎裂有关;在523,573和623 K的温度下,Mg-Ni纳米粒子的最大吸氢量分别为1.75,2.21,和2.77 wt.%。对于Mg-Cu纳米粒子体系,由Mg2Cu,MgCu2,Mg和MgO等四个相组成;在经过几次吸放氢循环后,纳米粒子的粒度减小;在573,598和623 K的温度下Mg-Cu纳米粒子的最大吸氢容量分别为1.92,1.98和2.05 wt.%。为了考察Sn组元的影响,采用同样的方法制备了Mg2-xSnxNi(x=0,0.1,0.2)纳米粒子,制备的纳米粒子呈现出复杂的多相结构;在首次氢化过程中,Sn的掺杂明显改善了纳米粒子的吸氢动力学性能;随着Sn组元含量的增加,由P-C-I曲线吸氢平衡压力计算得到的焓值下降,表明Sn的掺杂可以使氢化物的稳定性降低。制备了Sn-Fe、Sn-Ni,Sn-Mg及碳包覆Sn-Fe等四个体系纳米粒子,并制成模拟电池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对于碳包覆Sn-Fe纳米粒子,TEM结果显示Sn-Fe纳米粒子分散在由纳米碳组成的导电基体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由不含碳的纳米粒子制备的电极的初始电容量为562.1 mAh/g,而用碳包覆纳米粒子制备的电极的初始电容量为385.3 mAh/g;得益于适宜的活性/惰性组元微结构,碳包覆纳米粒子电极呈现出较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30次循环后,不含碳的Sn-Fe纳米粒子电极中的FeSn2相分解为Fe和Sn,而碳包覆Sn-Fe纳米粒子电极中未发现相分解现象。Sn-Ni纳米粒子电极的初始电容量(186.6 mAh/g)比Sn-Fe纳米粒子电极的低,但其循环性能优于后者;30次循环后,Sn-Ni纳米粒子电极未发现相分解现象。Sn-Mg纳米粒子中存在Mg2Sn相和少量的单质Mg和Sn相;Sn-Mg纳米粒子电极的初始电容量达到430 mAh/g;在放、充电曲线上,在0.2-0.3 V和0.5-0.75 V的电压范围内分别观察到两个明显的电压平台,分别对应着Li和Mg2Sn的合金化和去合金化过程。

严红革,陈鼎,陈刚,陈振华[3](2002)在《三元合金纳米粉末中相形成规律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感应电流加热蒸发Al-Cu-Mn和Al-Cu-Cr三元母合金,制备出了合金纳米粉末,研究了纳米粉末中相的生成规律.在Al-Cu-Mn合金纳米粉末中生成了AlMn,Al8Mn5和AlCu2Mn相,其中AlCu2Mn相的体积分数最高达到0.99.在Al-Cu-Cr合金纳米粉末生成了Cu9Al4,Al2Cu3,AlCr2和Al13Cr2相.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三元合金系,纳米粉末的相组成是由合金组元间的合金化特性决定的.三种组元中只要有一组不能相互反应形成化合物相或固溶体相,则在其纳米粉末中难以生成三元化合物相.三种组元间能够相互化合或固溶是在纳米粉末中形成三元化合物相的必要条件.此外,母合金的成分范围还必须合适.

陈振华,严红革,段学臣[4](2000)在《超微粉末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者采用蒸发凝聚法制备了金属基超微粉末 ,采用化学反应法制备了氧化物超微粉末 ,深入研究了超微粉末的制备工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微粉末收集器 ,研究了超微合金粉末中合金相的生成规律和机理 ,解决了超微粉末制备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 ,实现了批量制备超微粉末

二、Phase formation regularities in nanometer powders of Al-Cu-X ternary alloys prepared by gas evaporation proces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hase formation regularities in nanometer powders of Al-Cu-X ternary alloys prepared by gas evaporation process(论文提纲范文)

(1)固液反应球磨Al-Cu-X金属间化合物微观结构及相形成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机械力化学
        1.1.1 机械力化学的源起及发展
        1.1.2 机械力化学效应
        1.1.3 机械力化学作用机理
        1.1.4 机械力化学的应用
    1.2 反应球磨技术
        1.2.1 反应球磨技术起源
        1.2.2 反应球磨过程原理
        1.2.3 反应球磨技术的应用
    1.3 固液反应球磨技术
        1.3.1 固液反应球磨技术及特点
        1.3.2 固液反应球磨技术的机理
        1.3.3 固液反应球磨技术的应用
    1.4 球磨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现状
        1.4.1 机械球磨制备金属间化合物
        1.4.2 机械球磨制备弥散强化金属间化合物
        1.4.3 固液反应球磨制备金属间化合物
    1.5 本文构想
第2章 实验过程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备及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案及工艺参数
    2.3 样品检测与分析
    2.4 实验流程
第3章 Al-Cu-Ni固液反应球磨的金属间化合物微观结构及相形成规律研究
    3.1 实验过程
    3.2 实验结果
        3.2.1 采用Ni球球磨Al-33.2%Cu合金熔体实验结果
        3.2.2 采用Ni球球磨Al-54%Cu合金熔体实验结果
        3.2.3 采用Ni球球磨Al-70%Cu合金熔体实验结果
    3.3 分析讨论
        3.3.1 球磨工艺参数对生成物相形成的影响
        3.3.2 Al-Cu-Ni固液反应球磨生成相演变机制探讨
        3.3.3 固液反应球磨纳米颗粒生成机制探讨
        3.3.4 Al-Cu-Ni固液反应球磨的反应热力学分析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Al-Cu-Co固液反应球磨的金属间化合物微观结构及相形成规律研究
    4.1 实验过程
    4.2 实验结果
        4.2.1 采用Co球磨Al-33.2%Cu合金熔体的实验结果
        4.2.2 采用Co球磨Al-54%Cu合金熔体的实验结果
    4.3 分析讨论
        4.3.1 球磨工艺参数对生成物相形成的影响
        4.3.2 Al-Cu-Co固液反应球磨的球磨介质的反应热力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Al-Cu-Mo固液反应球磨的金属间化合物微观结构及相形成规律研究
    5.1 实验过程
    5.2 实验结果
        5.2.1 温度1023K时Mo球球磨Al-33.2%Cu合金熔体12h实验结果
        5.2.2 温度1023K时用Mo球球磨Al-33.2%Cu合金熔体24h实验结果
        5.2.3 温度1023K下Mo球球磨Al-33.2%Cu合金熔体24h的实验结果
    5.3 分析讨论
        5.3.1 球磨工艺参数对生成物相形成的影响
        5.3.2 Al-Cu-Mo固液反应球磨的球磨介质的反应热力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Al-Cu-W固液反应球磨的金属间化合物微观结构及相形成规律研究
    6.1 实验过程
    6.2 实验结果
        6.2.1 温度873K时W球球磨Al-33.2%Cu合金熔体12h的实验结果
        6.2.2 温度1023K时W球球磨Al-33.2%Cu合金熔体12h的实验结果
        6.2.3 温度1023K时W球球磨Al-33.2%Cu合金熔体24h实验结果
        6.2.4 温度1023K时W球球磨Al-33.2%Cu合金熔体48h实验结果
    6.3 分析讨论
        6.3.1 球磨工艺参数对生成物相形成的影响
        6.3.2 Al-Cu-W反应球磨的反应热分析
        6.3.3 Al-Cu-W固液反应球磨的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固液反应球磨制备Al-Cu-X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的原理探析
    7.1 引言
    7.2 三元金属间化合物固液球磨反应的热力学探讨
        7.2.1 Gibbs自由能计算依据
        7.2.2 Gibbs自由能计算结果分析
    7.3 三元金属间化合物固液球磨反应的特征
    7.4 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相的形成机理分析
        7.4.1 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粒子的形核理论
        7.4.2 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粒子的生长动力学
        7.4.3 纳米粒子的粒度控制
    7.5 三元金属的固液反应模型
        7.5.1 固液反应模型简介
        7.5.2 三元金属间化合物固液反应模型
    7.6 本章小节
结论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镁、锡基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储能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粒子
    1.2 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概况
        1.2.1 引言
        1.2.2 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1.2.3 纳米技术对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
        1.2.4 纳米添加物的氢化/脱氢反应机制
    1.3 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在储锂领域的研究现状
        1.3.1 引言
        1.3.2 锡基合金及氧化物
        1.3.3 Si基合金
        1.3.4 Al基合金
        1.3.5 Sb基合金
        1.3.6 复合体系合金
        1.3.7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锂机理
        1.3.8 纳米技术在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实验设备及方法
    2.1 直流电弧放电实验设备及纳米粒子制备过程
    2.2 储氢性能测试
        2.2.1 测试系统组成
        2.2.2 测试系统空容标定
        2.2.3 Pressure-Composition-Isotherms(P-C-I)曲线的测试
        2.2.4 氢化物的生成焓/生成熵
    2.3 模拟电池的制作和储锂测试
    2.4 材料分析与测试
        2.4.1 X射线衍射(XRD)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3 热分析(TA)
        2.4.4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
        2.4.5 Raman光谱(RS)
        2.4.6 循环伏安法(CV)
        2.4.7 电化学阻抗法(EIS)
3 镁基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储氢性能
    3.1 不同壳/核结构的单质镁纳米粒子的合成、氧化和腐蚀
        3.1.1 引言
        3.1.2 镁纳米粒子的制备
        3.1.3 镁纳米粒子的结构和形貌
        3.1.4 镁纳米粒子氧化性能
        3.1.5 镁纳米粒子腐蚀性能
    3.2 Mg-Ni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储氢性能
        3.2.1 引言
        3.2.2 Mg-Ni纳米粒子的制备
        3.2.3 Mg-Ni纳米粒子的结构
        3.2.4 Mg-Ni纳米粒子活化过程动力学
        3.2.5 Mg-Ni纳米粒子储氢前后结构和形貌的变化
        3.2.6 Mg-Ni纳米粒子P-C-I曲线和Van't Hoff曲线
    3.3 Mg-Cu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储氢性能
        3.3.1 引言
        3.3.2 Mg-Cu纳米粒子的制备
        3.3.3 Mg-Cu纳米粒子吸氢前后的结构和形貌
        3.3.4 Mg-Cu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
        3.3.5 Mg-Cu纳米粒子的吸氢动力学
        3.3.6 Mg-Cu纳米粒子的P-C-I曲线
    3.4 Sn掺杂Mg-Ni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储氢性能
        3.4.1 引言
        3.4.2 纳米粒子的制备
        3.4.3 Sn掺杂Mg-Ni纳米粒子吸氢前后的结构、成分和形貌分析
        3.4.4 Sn掺杂对Mg-Ni纳米粒子吸氢动力学的影响
        3.4.5 Sn掺杂Mg-Ni纳米粒子的P-C-I曲线和Van't Hoff曲线
    3.5 本章小结
4 锡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
    4.1 Sn-Fe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储锂性能
        4.1.1 引言
        4.1.2 实验条件
        4.1.3 Sn-Fe合金纳米粒子的结构、形貌和成分
        4.1.4 Sn-Fe纳米粒子制备的电极储锂前后的结构变化
        4.1.5 Sn-Fe纳米粒子的储锂性能
    4.2 Sn-Ni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储锂性能的研究
        4.2.1 Sn-Ni纳米粒子及电极的制备
        4.2.2 Sn-Ni纳米粒子的结构和形貌
        4.2.3 Sn-Ni纳米粒子的储锂性能
    4.3 Sn-Mg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储锂性能的研究
        4.3.1 引言
        4.3.2 Sn-Mg纳米粒子及电极的制备
        4.3.3 Sn-Mg纳米粒子的结构和形貌
        4.3.4 Sn-Mg纳米粒子的储锂性能
    4.4 碳包覆Sn-Fe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储锂性能的研究
        4.4.1 引言
        4.4.2 碳包覆Sn-Fe纳米粒子及电极的制备
        4.4.3 碳包覆Sn-Fe纳米粒子的结构和形貌
        4.4.4 碳包覆Sn-Fe纳米粒子的储锂性能
        4.4.5 碳包覆Sn-Fe纳米粒子制备的电极储锂前后的结构变化
    4.5 小结
5.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粒子中相形成规律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3 热力学方程的建立
        5.3.1 比热容△c_p的计算
        5.3.2 标准形成热△H°_(298.15)的计算
        5.3.3 有效形成热△H′_(298.15)的计算
    5.4 实验及计算结果讨论
        5.4.1 Sn-Fe体系和Sn-Ni体系
        5.4.2 Mg-Ni体系和Mg-Cu体系
        5.4.3 考虑金属纳米粒子表面能的有效形成热模型
    5.5 小结
结论
    1 本文结论
    2 本文创新点摘要
    3 研究前景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4)超微粉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金属基超微粉末的研究
    2.1 纯金属超微粉末的研究
    2.1 合金超微粉末的研究
3 氧化物纳米粉末
    3.1 醇盐水解法
    3.2 化学沉淀法
4 结语

四、Phase formation regularities in nanometer powders of Al-Cu-X ternary alloys prepared by gas evaporation process(论文参考文献)

  • [1]固液反应球磨Al-Cu-X金属间化合物微观结构及相形成规律研究[D]. 蔡建国. 湖南大学, 2015(01)
  • [2]镁、锡基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储能特性的研究[D]. 雷军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3]三元合金纳米粉末中相形成规律的初步研究[J]. 严红革,陈鼎,陈刚,陈振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
  • [4]超微粉末的研究[J]. 陈振华,严红革,段学臣. 功能材料, 2000(01)

标签:;  ;  ;  ;  ;  

气相蒸发法制备Al-Cu-X三元合金纳米粉末的相形成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