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修辞策略的心理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陈辉[1](2021)在《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成为一个主导世界格局并具有话语霸权的国家。国情咨文演说代表了美国政府的政治议程,本文探讨了其话语策略,旨在揭示美国政治话语策略的合法化本质以及隐藏在合法化话语中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政治话语,国情咨文演说的政治本质和交际意图是使美国政府的政治议程合法化,以获得国会议员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然而,迄今为止,很少有学者对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1进行过系统研究。而且,关于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展开,在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本文将悉尼学派的语类分析视角运用于国情咨文演说的合法化策略研究中,提出了四个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作为政府工作报告,国情咨文演说关注的优先事项是什么?优先事项的历年变化折射出哪些政策变迁轨迹?2)演说者如何在独白式语篇中与受众进行对话以获得期待的对话空间和协商空间?3)为了实现既定的交际意图,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并具有哪些突出特征?4)国情咨文演说作为政治话语语类,其语类特征具有哪些合法化功能?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前三个问题从语类分析视角全面分析了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为回答第四个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个问题以语类分析为主导视角探讨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及其表现形式,并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识别了传统的合法化策略(van Leeuwen,2007;2008)在文本中的实现方式和作用。本文选择了 1989年至2020年期间五届政府的国情咨文演说作为分析语料。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本文运用相关的理论框架对语料进行标注和编码,对语料文本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演说者阐述的优先事项、与受众互动表现出的对话性以及演说语篇呈现的高度规约化的语类结构这三个维度对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探究隐藏在这些语类特征背后的话语合法化功能和策略。首先,本文通过语料库分析软件PowerConc提取了在分析语料库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50个主题词,归纳了美国五届政府共同关注的十类优先事项:国土安全、经济、社会保障、教育、家庭、就业、科技、犯罪、能源和价值观。上述议题体现了美国历届政府在优先事项上的延续性。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提取主题词,本文将在每届政府的语料文本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10个主题词,分别和在分析语料库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10个主题词进行比较。分析语料库中的这10个主题词涵盖了就业、家庭、社会保障、教育、国土安全(反恐)和经济六类优先事项,是五届政府共同关注的优先事项。结果显示,除开克林顿政府,其他四届政府都有除了这六类优先事项之外特别重视的工作事项,体现了这四届不同政府在优先事项上的时代性。具体表现为,乔治·布什政府重视推行“自由”价值观和打击毒品犯罪;乔治·沃克·布什政府同样强调“自由”价值观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视能源问题为影响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政府将打击毒品犯罪、推行移民新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妇女地位列为其政治议程中的重要事项。其次,基于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框架,本文探究了演说者运用不同的介入方式和介入资源在独白式语篇中和受众进行互动并为自己赢得协商空间的对话过程。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二个对话模式,即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二个主要介入方式,即“否认”和“接纳”;三个核心话题,即“计划”、“问题”和“处事风格/价值观”;二个关键因素,即话语主体责任和对话空间。随后,基于Martin(1992)提出的“语类图式结构”概念,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还原了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即由一系列可识别的五个“阶段”组成:问候^序曲^政府工作报告^宣言^致谢,其中阶段3“政府工作报告”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12个核心“步骤”组成:社会问题、优先事项、新政策、成就、民族自豪感、团结、挑战、价值观、政府责任、嘉宾、故事、国际担当2。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在整体上呈现出规律性、灵活性和递归性。最后,基于前三个研究问题的发现,本文解构了演说者运用一系列话语合法化策略来证明其政治议程的合法性的过程。结果显示,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本身就具有合法化功能,包括优先事项的意识形态本质、构建理想受众以及高度规约化的语类结构所蕴涵的传统的合法化策略(包括“授权”、“合理化”、“道德评价”、“叙事化”和“情感诉求”)。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传统的合法化策略(van Leeuwen,2007;2008)作为更具体的方式来辅助和提升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其中“道德评价”、“授权”和“情感诉求”成为贯穿演说始终的主要话语合法化策略。本文是针对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进行的一次具有创新性的探索。本文剖析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并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联系起来,还扩展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van Leeuwen(2007;2008)的分析框架,增添了属于“授权”类别的“机构权威”和“宗教权威”子类别、属于“神话虚构”3类别的“叙事故事”子类别和独立的“情感诉求”类别。另外,本文以语类分析视角为主导视角,并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个专门用于分析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研究路径,弥补了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的不足。
赵璐[2](2021)在《中美新冠疫情舆论博弈中央视《国际锐评》的修辞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将全球民众置于一场公共卫生危机之中。对于我国来说,这场危机中不仅有新冠病毒对我国民众生命安全的威胁,还存在着一场由新冠疫情引发的中美舆论博弈。我国作为“最早报告国”,为全球应对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积累了抗“疫”经验。但部分美国媒体、美国政客出于政治私利,对中国抗“疫”行动进行抹黑和指责,炮制“武汉病毒”“中国隐瞒论”等谣言,掀起国际上反华舆论高潮,企图“孤立”中国。在这场“信息疫情”中,以央视国际评论栏目《国际锐评》为代表,与美方进行了一场围绕新冠疫情议题的舆论博弈。中美之间的“唇枪舌战”本质上是一场修辞的较量。中美双方各自以修辞为“武器”,争取自身的话语权力。在西方新修辞学理论中,修辞者的修辞实践活动受到修辞情境的限制。对于《国际锐评》的修辞者来说,中美新冠疫情的发展和美国涉华舆论中的“信息疫情”是情境中的紧急事态。修辞者正是根据紧急事态的发展状况明晰自身的修辞目标。紧急事态和修辞目标共同构成了修辞者在制定话语策略时的依据和方向。本文在借用西方新修辞学理论中比彻尔的“修辞情景论”、肯尼斯·伯克“大情境观”,将这两种理论融合为本文修辞情境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修辞策略的研究上,本文以“争议宣认”理论为分析工具,讨论了《国际锐评》在针对修辞情境中的不同议题所选用的不同“宣认”策略。美国媒体和政客质疑中国抗“疫”措施,抹黑中国制度是疫情在国内发生初期的议题,也可称为“争议点”,《国际锐评》对这一“争议”主要采取了“事实宣认”的策略,修辞方法是摆事实和讲道理。全球疫情爆发,美国疫情日趋严重,国内疫情迎来拐点,美方将争议的焦点指向“病毒的来源”并将其“宣认”为“中国病毒”,针对这一情境,《国际锐评》对这一争议进行了定义宣认,主要方式是隐喻修辞和情感宣认。全球致力于研制“新冠疫苗”时期,中国主动加入“全球疫苗实施计划”,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力量,与此同时,美国大肆渲染冷战情绪,鼓吹中国威胁论,《国际锐评》主动建构符合主流价值的话语体系,这一节主要以肯尼斯·伯克的同一策略为分析路径,探究我国最终是如何实现“凝聚”状态下的修辞情境。总之,本文试图对《国际锐评》在新冠疫情期间对中美舆论博弈的修辞实践进行全面的分析,搭建起对外传播话语修辞在宏观情境和微观方法之间的桥梁,为接下来应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际舆论形势做好铺垫。
梁冠华[3](2021)在《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话语体系内,探索行为体如何用语言来建构国家身份的相关热度正日渐升温。此外,国家身份的建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人文学科研究日益呈现出注重交叉与应用研究的大趋势下,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内学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以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社会现象及参与社会管理的巨大热情。尤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势,对国家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仅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话语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其研究亦愈发呈现出增长之势。目前,从整体来看,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内容广泛、成果丰硕,主要涵盖了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对身份进行整体述评以及对其建构过程的分析。具体可细分为功能类、策略类和关系类。所用理论视角主要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框架内展开,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时,现有研究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思路受限,惯用一种理论阐释问题而较少涉及跨学科性的交叉研究;也有研究方式尚待破执,传统的定性研究无法完全满足科研需要,适当运用各种语料库处理方法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针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论文选取国家话语范畴内的国家领导人话语,具体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外交演讲话语为研究对象,一则尝试结合语料库研究方式解析语篇所构建的中国多重国家身份;二则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拓展思维域度,以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的新修辞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并辅以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构筑了国家身份建构及其话语修辞策略的语篇分析范式。国家话语的国家身份相关研究视角广阔,论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的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的动机理论和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式,从整体上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演讲语篇具体构建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负责任大国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四种国家身份。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根本动机一方面在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发展利益、安全和主权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另一方面亦兼具世界情怀,着力兼顾全球以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直接动机是使国际社会各方在达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以行动共同体为驱动力,切实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诸于行动。在微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戏剧主义修辞的同一理论和抽象理论,详细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怎么样”的问题。换言之,在结构安排上,论文顺次从内容同一、形式同一和辞格同一这三个层面探究国家身份建构的内部话语机制,即修辞策略。研究发现,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内容同一策略分别包含了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无意识同一三种实现路径。相应地,与内容同一相辅相成的形式同一策略则从规约形式、重复形式和递进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此外,在辞格同一策略内,我们发现了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三大主体隐喻辞格,即建筑隐喻、拟人隐喻和旅程隐喻。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身份的建构从来不是自说自话的“一言堂”,而是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内在结构可视为身份的“自我”构建,相应地,外在结构即为身份的“他者”构建。因此,论文虽以西方修辞学为基石探究中国国家领导人由内在自建国家身份的话语策略机制,但并未忽略外在的他建效果。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中国国家形象同论文所探讨的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的结论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充分说明中国国家身份的自建效果已经得到了他者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为该研究提供了合法性的现实理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理论上,将西方修辞学与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建立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颖分析模式,有利于丰富政治话语研究的学术资源;(2)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以一种模式进行研究的单一方法,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话语研究过于主观的诘难,为政治话语的阐释增加具体的实证支撑,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3)在研究视角上,将研究的焦点从传统侧重对受众的单向劝说转为开展与受众的双向认同。在语篇的分析中,我们着重讨论的是演讲者在与受众的互动中是如何合理调度相关的修辞资源来实现国家身份的有效建构;(4)在研究价值上,面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我们突破性地选用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的外交演讲,使本项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这既有助于增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又有助于增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国际话语新秩序的建构。
赵蕾[4](2020)在《巴里·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美国当代修辞范式转型的代表人物巴里·布鲁梅特(Barry Brummett)传播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传播思想的产生背景、基本问题、核心理论与应用体系。在传播研究中布鲁梅特重视修辞的形式与功能,他重新阐释修辞经典,提出“修辞同源性”(Rhetorical Homology)理论,构建“修辞风格批评”(Rhetorical Style Criticism)体系,形成分析当代大众文化的传播学批判理论。布鲁梅特的传播思想独具特色,对传播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受到国内研究者的重视。本论文将研究对象分为三个问题逐一分析。一是布鲁梅特在传播研究中重视修辞的形式与功能,这种观点有怎样的理由、理论渊源与根据。二是以修辞形式为理论起点,布鲁梅特提出用于分析大众文化的“修辞同源性”理论,该理论具有怎样的内涵、结构与功能。三是基于修辞同源性这一修辞形式观念,布鲁梅特在重新阐释传统修辞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分析当代大众文化的“修辞风格批评”体系,这一批评体系包含了怎样的内容、结构与应用。本论文按照以上三个问题,对布鲁梅特传播思想进行溯源、阐释与分析。绪论部分阐述将布鲁梅特传播思想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对布鲁梅特这位处于交叉学科的传播研究者进行定位,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论述本论文研究的必要性。论文主体分为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产生背景、基本问题、核心理论、应用体系。第一章追溯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产生背景,分析布鲁梅特在传播研究中重视“修辞”(Rhetoric)的原因。古老的修辞学与现代的传播学看似是相距甚远的不同学科,但是修辞学与传播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修辞学不仅是传播学的源头之一,修辞理论对当代传播研究仍旧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然而伴随媒介形式的转变,传统的以说服为核心的修辞范式早已无法应对当代实践需求,修辞出现范式与观念的变革。本章以此为切入点探索修辞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阐释传播研究中修辞的价值与功能。从修辞交际与修辞批评出发,本章从三个方面分析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产生背景。一是回溯修辞交际的变迁历程,分析修辞范式转变历程。二是以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修辞复兴运动为重点,梳理新修辞运动以来当代修辞范式的类型与功能。三是引入修辞批评的方法与原则。本章认为修辞交际是关于信息流通与意义生成的传播实践,修辞批评目的在于发现修辞交际中的修辞形式规律,为传播研究提供理论层面的借鉴。第二章分析布鲁梅特重视修辞形式观念的原因。“形式”(form)是布鲁梅特的传播思想的起点,也是其传播思想的基本问题。布鲁梅特的修辞形式观念源自美国修辞批评理论家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的修辞理论。伯克认为形式观念是日常生活的基础思维方式,布鲁梅特从的文本、意义与话语三个维度,延续了伯克的形式思维,认为形式是修辞功能转变的原因,即当代大众文化的媒介形式变革影响修辞形式。修辞功能因此从劝服等传统功能拓展出认同、批判等新功能。他以当代大众文化场域为修辞情境,将社会现象视为文本,发掘意义生成的修辞机制,分析话语参与等修辞行动。第三章基于修辞形式观念,探讨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核心理论“修辞同源性”的内涵、结构与功能。一是追溯修辞同源性概念的缘起、界定与目的。布鲁梅特的“修辞同源性”理论受到肯尼斯·伯克的“同质观”的影响。修辞同源性理论作为重视形式的“同质”观念,目的在于分析媒介文化中的认同问题,形成针对话语交往与行动参与的修辞机制。布鲁梅特发展伯克修辞思想,将同质观的应用场域从修辞交际,拓宽至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实践领域,以修辞风格为切入点研究认同问题。二是分析修辞同源性的结构、阐释原则与对传播研究的启示。布鲁梅特从文本、意义与话语等修辞维度对大众文化中存在具体的“同源形式”(homologous forms)这一传播结构进行规律总结。媒介细读(Media Close Reading)与修辞五元分析(Rhetoric Pendatic Analysis)是修辞同源形式的阐释原则。媒介细读基于传统“细读法”,发掘媒介文化中意义生成和受众认知机制。修辞五元分析原则在传统修辞五法与伯克动机五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形成以揭示社会问题的形式规律为目标的阐释模式。三是本章将布鲁梅特传播思想与当代其他同样关注修辞与形式问题的传播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修辞同源性的独特价值与功能。布鲁梅特将尼尔·波兹曼、大卫·埃斯伊德等人的传播观点归纳为“媒介决定论”(Media Determinism),认为这些当代传媒学者同样重视修辞与形式的作用。修辞同源性理论能够补充媒介决定论,即将当代复杂多变的媒介文化视为文本,注重内容、媒介与经验的修辞效果,通过寻找、分析具体的同源形式,分析修辞交际中受众的认同问题。第四章从“修辞风格批评”的理论演变、理论内涵与应用价值方面,阐述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应用体系。一是追溯修辞风格理论的缘起与理论演变。本章区分日常生活中的风格现象、修辞理论中的修辞风格概念、归纳布鲁梅特提出修辞风格批评体系的缘由。布鲁梅特推崇风格研究,认为风格问题是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中心问题。随着传统修辞理论的现代转变与发展,修辞风格的概念与应用场域均发生了改变。修辞风格在概念层面,已经从用于语言装饰策略的文体学概念,拓展为代表个人与群体的特征的社会概念。在应用场域层面,修辞风格理论关注修辞受众的关系建构,从传统修辞学的劝服文本规则发展为能够分析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理论,修辞风格注重话语等形式因素与意义功能。二是总结并评价布鲁梅特修辞风格批评体系的应用场域、内涵与地位。修辞风格批评体系包括文本的首要性(primacy of text)、想象共同体(imaginary communities)、市场语境(market contexts)、美学理据(aesthetic rationales)和修辞同源性(rhetorical homology)五个内涵。修辞同源性为社会风格现象的分析提供修辞理性,文本与市场是修辞风格的修辞场域,受众与群体是风格的想象共同体。布鲁梅特重新解读传统修辞风格理论,形成一套基于修辞同源性的修辞风格批评体系,目的在于为当代大众文化批评提供修辞规则。在梳理修辞风格的观念变迁的基础上,本章认为布鲁梅特的修辞风格批评体系是修辞同源理论的应用拓展,是当代大众文化的社会批判理论,目的在于发掘受众的交际与认同规律。结语部分总结并讨论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贡献与价值。布鲁梅特重新阐释传统修辞理论,发现修辞这一古老的学科在当下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中的重要价值。布鲁梅特从修辞形式与功能视角分析媒介文化中形式、受众、经验之间的关系。他继承伯克思想,将大众文化现象、受众的行为甚至动机、情感视为修辞文本,注重修辞在文化传播进程中的作用。布鲁梅特提出传播研究的修辞范式,构建修辞风格批评体系,创造性地将传统的应用于文学研究的“修辞批评”(Rhetorical Criticism)转变成能够运用于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在传播研究中,布鲁梅特关注受众认同,将传统的应用于文学、演讲的修辞批评发展为能够分析当代受众认同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形成分析受众劝服、意义生产与话语权力机制的修辞批评范式,分析大众文化中意识形态与权力、地位与身份认同问题。与当代其他的传播研究相比,布鲁梅特的传播思想对当代大众文化秉承积极的批判态度,重视总结大众文化的形式规律,吸收交叉学科优势,从封闭的修辞理论体系走出来,创建开放多元的能够解读大众文化的修辞批评范式,形成分析与解决大众文化问题的批判理论,该传播思想与研究态度对我国传播研究具有观念、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借鉴价值。
阎威臻[5](2020)在《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语言修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电影修辞语境下,“丝路”题材电影秉持文化自信的价值诉求,通过对电影修辞技巧的巧妙运用,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本文以电影修辞理论为方法论依据,探析2012年至今“丝路”题材电影语言修辞的实践方法及特色艺术,阐析在“赓续传统、怀拥世界”的电影修辞语境下,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如何实现“修辞元素”、“修辞策略”以及“修辞风格”上的突破创新,进而为今后“丝路”题材电影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路径。全文从以下部分展开研究:绪论从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为后文的阐述提供依据。第一章立足修辞语境视角,辨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语境、社会语境、传播语境的嬗变对“丝路”题材电影语言修辞带来的显着影响,阐析“丝路”题材电影在新时代的艺术责任与使命。第二章立足修辞元素视角,阐析视觉元素、听觉元素、台词元素对“丝路”题材电影语言产生的修辞作用及美学价值,以此探析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的具体修辞手段与方法。第三章立足修辞策略视角,从动态性、适应性、控制性三个方面来阐析“丝路”题材电影的修辞策略,以此探析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在实际交流过程中的谋略设计。第四章立足修辞风格视角,从视觉修辞、听觉修辞、台词修辞三个方面,结合具体的电影修辞案例阐析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语言的修辞风格,找寻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语言修辞的样本。结语基于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的现状,反思当前“丝路”题材电影的问题与困境,对“丝路”题材电影的未来发展路径给予瞻望。
张昊天[6](2020)在《视觉修辞视域下电影中的广州城市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像转向时代,城市形象的媒介化呈现和影像表达成为了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表现方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市形象和视觉修辞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视觉修辞理论,从视觉修辞的符号、隐喻、象征和语境四个互为关联的修辞机制和修辞实践出发,对电影中的广州城市形象展开研究。文章认为电影文本将广州在影片中的呈现划分为三个时代——锐意进取的革命红区、市井百态下的广州人家和满怀温情的现代大都市。本文选取了人物、空间、道具、同期声和歌词符号五类图文符号,发现这些符号在电影建构广州形象上有着重要的表意和叙事功能,是广州城市变迁和文化传承的记录者,突显了广州的文化底蕴。基于对广州城市符号的理解,本文发现广州的城市精神和深层文化内涵主要通过隐喻、象征和语境的建构三种视觉修辞分析视角表现出来。本文挖掘出影片中隐喻着广州人向往自由与和平、眷念家文化的城市文化和象征广州人务实和广州女性独立的城市精神。第五章从互文、情景和文化语境角度来逐步确立电影文本中构建广州城市形象的释义规则,从广州形象的意义“出场”到广州形象意义的诠释边界再到广州城市文化内涵的塑造,寻找到受众与广州这座城市所共享的文化符号系统。当前,电影中的广州城市形象面临着文化符号失语、现代资本冲击着广州传统文化的问题,为此,电影制作者需要紧跟电影技术的发展并深挖广州的文化内核,在影片中把广州形象的图文符号与电影叙事相结合,从而讲好广州故事。
马磊[7](2020)在《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修辞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修辞素养是影响言语交际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辞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修辞教学面临严重困境,课程标准对修辞教学要求的“局限性”、教科书中修辞教学内容编排的“随机性”、教学实施中修辞教学安排的“偶然性”、学业评价中修辞素养评价的“片面性”,以及语文教师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的匮缺,反映出修辞教学的多重危机。修辞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得到历史的启示,改进修辞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通过搜集、整理、考证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史料,诸如修辞研究的论着论文、修辞学史的论着论文、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文件、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和辅助性教材、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相关着述等,梳理修辞教学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事实,兼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修辞研究的历史演进,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可将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史划分五个阶段,即:萌发期(1904-192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始萌发;勃兴期(1929-194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和语文课程的稳步发展而勃兴;成熟期(1949-197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和语文课程的命名而趋于成熟;繁荣期(1977-199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兴盛和语文课程的科学化热潮而走向繁荣;重生期(1997-2020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跨学科拓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知识观的变革,开启新生。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修辞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而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在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修辞教学探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别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萌发期,语文课程的独立设置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在勃兴期,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在成熟期,双基教学的讨论明确了修辞教学的基本方法;在繁荣期,能力本位的确立理清了修辞教学的价值追求;在重生期,语境观念的凸显强化了修辞教学的情境性。现代以来,特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修辞教学提供了外部条件,修辞学科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语文课程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因。修辞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修辞教学策略的现代化均有了历史性突破,但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仍任重道远。现代以来的修辞教学内容在学科来源、呈现方式、价值追求上有了重要发展,但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构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内容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在学科来源上,吸收了现代修辞研究的成果并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而更新,但并不总是即时和全面地将修辞的学科内容转化为语文的课程内容。第二,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文件和教科书中既有显性的修辞知识内容,也有寓于言语作品积累和言语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学内容;显性的修辞知识,既有系统化的呈现方式,也有零散的呈现方式。第三,在价值追求上,不仅重视修辞静态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修辞知识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的动态运用,在表述上经历了“技能”“能力”“素养”的演进。推进修辞教学内容现代化,就要综合吸收现代各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汲取历史上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经验,并积极引入修辞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引入关于修辞动态过程研究的成果,积极重建修辞教学内容系统。语言研究越来越注重语言之外因素的制约作用,对于语境的分析不断深化,因此应把修辞的基本原则作为修辞教学的基础内容;结构主义语言学尽管受到了挑战,但仍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仍应把不同语言层级的具体修辞手段作为修辞教学的主体内容;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学习要关注言语活动承载的文化因素,因此应把修辞的情感态度作为修辞教学的高层内容。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还要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层次,设计三个阶段的修辞学业质量标准,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现代修辞教学策略在情境性、实践性、程序性三方面作了积极追求,但教学策略的探讨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情境性,历来强调修辞要适应语言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一思想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二是实践性,历来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品质,将修辞教学置于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主要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开展修辞教学。三是程序性,历来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的程序系统作过积极的探索,但教学程序系统没有较为稳定地得以传承和发展。推进修辞教学策略现代化,就要科学认识修辞学习的路径。依据“习得”与“学得”的语言学习理论,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现实基础,可以对“习得”和“学得”作进一步的划分,形成“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层次。在语文课程中,修辞学习存在着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路径,四个路径的理性程度递进提高。对具体修辞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在上述修辞学习四个路径的框架下进行,才能使教学方法的探讨走出经验主义的范式,建构教学方法的科学系统。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引,基于上述对现代修辞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认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学业评价的开展诸方面,作出相应变革。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要大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一方面,要改进语文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充实修辞学相关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理论素养和修辞实践素养;另一方面,要变革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答辩式说课”“追问式评课”等途径,提升修辞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教学素养。要努力培养面向未来修辞教学需要的、能继续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专门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将修辞学与教育学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争取建立起较成熟的汉语修辞教学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修辞教学现代化。
刘红芳[8](2019)在《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中情感导师的劝说言语行为及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言语行为理论、语用策略、礼貌原则、会话原则、合作原则等研究以情感调解节目《爱情保卫战》的50期节目为语料基础,分析研究节目中情感导师的劝说语料,归纳得出劝说言语行为的话语模式及情感劝说言语策略,以期为实施劝说言语行为的劝说者提供一定的策略指导。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立足于前贤的研究对劝说言语行为及情感劝说言语行为进行定义,基于奥斯丁的言语行为三分理论及施为句的分析对劝说言语行为进行分类,根据劝说方式的不同分为显性劝说言语行为和隐性劝说言语行为;根据劝说目的的不同分为积极劝说言语行为与消极劝说言语行为。基于费尔克劳的话语三维模式及李军的使役类言语行为模式抽象概括了劝说言语行为的话语模式,并对劝说言语行为的取效调控进行内容和驱使力两方面的分析与讨论。其次对《爱情保卫战》中情感导师的劝说取效特点分别从语音、词语、句子和修辞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概括,以此作为总结归纳劝说言语策略的基础。然后依据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等相关研究,将节目中情感导师在实施劝说言语行为时采用的策略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了以下七大策略:数字例证、借助权威、提问引导、引证说明、现身策略、礼貌策略及亲近策略。最后基于对《爱情保卫战》节目及语料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情感导师实施劝说言语行为及策略选择的因素,以此为劝说者实施劝说言语行为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苏剑[9](2019)在《阿里尔·鲁宾斯坦对理论经济学的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里尔·鲁宾斯坦是以色列着名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论与经济理论,且在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语言经济学等领域卓有创见,并对经济理论和研究范式具有深刻反思。具体而言:他构建了鲁宾斯坦轮流出价博弈模型,扩展了讨价还价理论,在学界享有"博弈论四君子"之誉;他在批判理性人假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有限理性建模的系列工具,体现了对当今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刻反思;他扩展了经济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语义形成、语义演化和语用,同时对经济学的语言以及博弈论的修辞进行了反思。
蒋宇琪[10](2018)在《明星形象危机传播中的修辞情境与修辞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明星形象,是明星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下进行符号或话语修辞建构的产物,是其社会定位认知及社会影响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承载着相应的经济价值和一定的社会文化导向。明星一旦陷入形象危机,伴随而来的不仅是个人形象的坍塌、经济价值的损害,同时也会造成对社会文化价值的误导。因此,如何在危机事件中迅速把握危机中的修辞情境、选择有效的修辞策略,对于明星挽回或修复自己的形象至关重要。本研究从危机传播过程中信息沟通环节出发,以危机传播的修辞取向理论为基础,借鉴Coombs情境危机传播理论中“情境——策略”的研究路径,针对明星形象危机事件中的修辞现象进行研究。首先绪论部分,是对研究缘起、研究方法以及危机传播及修辞学研究发展现状,危机传播、修辞情境、修辞策略等相关研究概念的介绍。第二部分从当前传播社会环境、传播主体身份特殊两方面介绍明星形象危机高发的原因,同时从明星形象危机破坏性及危机应对素质欠缺等方面分析当前明星形象修复的困境。第三部分是对明星形象危机事件中的修辞情境要素的分析,首先将收集到的2017年间157则明星危机事件进行归纳整理,依据Coombs对危机事件类型的划分,将我国当前明星形象危机事件的类型从已有的三大危机类型发展为四大危机类型,分别是道德型危机、犯罪型危机、受害者型危机、意外型危机,接着对修辞情境中的修辞角色、修辞时机等内容进行论述。第四部分着重考察明星形象危机事件应对过程中的修辞策略研究,通过对比归纳中西方修辞策略相关研究,寻求出具有普遍意义同时又符合明星个人形象修复的修辞策略。第五部分选取李小璐“夜宿门”事件,验证“修辞情境——修辞策略”结构下明星形象修复的可能性,为明星个人掌握危机中的修辞情境及使用修辞策略提供参考。本研究一方面填补了以明星为主体的个人形象修复中修辞策略研究的空白,并为明星进行形象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策略依据,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修辞学与危机传播学研究的跨学科结合,推动了危机传播中修辞策略研究的发展。
二、论修辞策略的心理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修辞策略的心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1 国情咨文演说与媒体议程 |
2.1.1.2 国情咨文演说与公众议程 |
2.1.1.3 国情咨文演说与国会议程 |
2.1.1.4 国情咨文演说与语言修辞 |
2.1.1.5 国情咨文演说与其他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话语合法化策略的文献综述 |
2.2.1 合法化的内涵 |
2.2.2 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概述 |
2.2.3 van Leeuwen的合法化策略的具体应用 |
2.2.3.1 政治话语 |
2.2.3.2 媒体话语 |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的理论脉络 |
3.1 语类分析的理论脉络 |
3.1.1 “语类”概念的来源与发展 |
3.1.2 “语类”概念的界定 |
3.1.3 语类分析的三大学派 |
3.1.3.1 专门用途英语学派 |
3.1.3.2 北美新修辞学派 |
3.1.3.3 澳大利亚悉尼学派 |
3.1.4 语类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4.1 语类与语境 |
3.1.4.2 语域与语言元功能 |
3.1.4.3 语域的三个语境变量 |
3.2 van Leeuwen的合法化策略体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4.2 语料库研究方法 |
4.2.1 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优势 |
4.2.2 语料库多功能分析软件的选取 |
4.3 专用语料库的建立 |
4.3.1 语料文本规模的标准 |
4.3.2 语料的基本介绍 |
4.3.3 语料来源的时限范围 |
4.3.4 语料文本的清理 |
4.3.5 专用语料文本的基本信息 |
4.4 语料标注的方法与步骤 |
4.5 语料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优先事项 |
5.1 主题词的意义和提取方法 |
5.2 国情咨文演说的主题词分析 |
5.3 国情咨文演说优先事项的延续性 |
5.3.1 国土安全 |
5.3.1.1 乔治·布什政府 |
5.3.1.2 克林顿政府 |
5.3.1.3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
5.3.1.4 奥巴马政府 |
5.3.1.5 特朗普政府 |
5.3.2 经济发展 |
5.3.2.1 乔治·布什政府 |
5.3.2.2 克林顿政府 |
5.3.2.3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
5.3.2.4 奥巴马政府 |
5.3.2.5 特朗普政府 |
5.4 国情咨文演说优先事项的时代性 |
5.4.1 乔治·布什政府 |
5.4.1.1 推行自由价值观 |
5.4.1.2 打击毒品犯罪 |
5.4.2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
5.4.3 奥巴马政府 |
5.4.4 特朗普政府 |
5.4.4.1 打击毒品犯罪 |
5.4.4.2 推行移民新政 |
5.4.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4.4.4 提高妇女地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 |
6.1 语篇的对话性特征 |
6.2 评价理论的适用性 |
6.3 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 |
6.3.1 自言 |
6.3.2 借言 |
6.3.2.1 对话性压缩 |
6.3.2.2 对话性扩展 |
6.4 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 |
6.4.1 语料的标注 |
6.4.2 国情咨文演说的介入资源 |
6.4.3 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特征 |
6.4.3.1 二个对话模式: 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 |
6.4.3.2 二个主要介入方式: 否认和接纳 |
6.4.3.3 三个核心话题: 计划、问题和处事风格/价值观 |
6.4.3.4 二个关键因素: 话语主体责任和对话空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 |
7.1 语类结构的表现形式 |
7.2 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模式 |
7.3 国情咨文演说的分析单位 |
7.4 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 |
7.4.1 开始部分 |
7.4.2 主体部分 |
7.4.3 结束部分 |
7.5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特征 |
7.5.1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突出特征 |
7.5.2 国情咨文演说作为混合型语类的特征 |
7.5.3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原型公式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合法化策略 |
8.1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 |
8.1.1 优先事项的合法化功能: 意识形态本质 |
8.1.2 介入方式的合法化功能: 理想受众的构建 |
8.1.3 语类结构的合法化功能: 授权、合理化、道德评价、叙事化、情感诉求 |
8.2 国情咨文演说的三大合法化策略: 道德评价、授权、情感诉求 |
8.2.1 道德评价 |
8.2.2 授权 |
8.2.3 情感诉求 |
8.3 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仪式化机构话语的特征 |
8.4 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研究路径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研究发现概述 |
9.2 研究意义 |
9.2.1 理论意义 |
9.2.2 现实意义 |
9.3 研究贡献 |
9.4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OUA分析语料库的基本信息 |
附录2 主要术语英汉对照表 |
附录3 SOUA分析语料库和语料库子库核心主题词的统计情况 |
附录4 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的语言表现形式 |
附录5 总统用于问候的称呼语使用情况(1989年—2020年) |
附录6 “序曲”阶段构成要素的语言表现形式实例和总体分布情况 |
附录7 主体部分的构成情况 |
附录8 “宣言”阶段构成要素的语言表现形式实例和总体分布情况 |
附录9 众议院长廊嘉宾的背景信息 |
(2)中美新冠疫情舆论博弈中央视《国际锐评》的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2.1 《国际锐评》在“中美舆论博弈”中的国际化定位 |
1.2.2 《国际锐评》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国际传播渠道及影响力 |
1.2.3 《国际锐评》在“中美舆论博弈”中的国际化表达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研究现状 |
1.5.1 有关“新冠疫情国际舆论、中美舆论博弈”的研究 |
1.5.2 有关对外传播话语的修辞研究 |
1.5.3 有关《国际锐评》的研究 |
1.6 理论概述 |
1.6.1 修辞学 |
1.6.2 新修辞学的发展 |
1.6.3 新修辞学在中美舆论博弈中的意义 |
1.7 样本概述 |
1.8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9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锐评》对外话语的修辞情境 |
2.1 有关修辞情境的理论研究 |
2.1.1 比彻尔的“修辞情境观” |
2.1.2 肯尼斯·伯克的“大情境观” |
2.1.3 西方修辞情境理论的启示与运用 |
2.2 紧急事态:新冠疫情与“信息疫情”的交织 |
2.2.1 中美新冠疫情的发展阶段 |
2.2.2 美方涉华舆论中的“信息疫情” |
2.3 修辞目标:构建从“分裂”到“凝聚”的修辞情境 |
2.3.1 修辞目标产生的前提:问题意识和角色意识 |
2.3.2 问题意识:信息疫情演变中的“分裂”情境 |
2.3.3 角色意识:信息疫情中“凝聚”情境的建构者 |
第三章 《国际锐评》“争议宣认”主导下的修辞策略 |
3.1 “争议点”理论基础 |
3.1.1 争议点理论概述 |
3.1.2 《国际锐评》中“争议宣认”的分析框架 |
3.2 事实宣认:寻求“证据”澄清误解 |
3.2.1 摆事实:客观数据与权威表达 |
3.2.2 讲道理:诉诸相似的历史背景 |
3.3 概念争夺:文本意义的消解与再造 |
3.3.1 隐喻修辞宣认“争议点”本质 |
3.3.2 情感宣认“争议点”的道德语法 |
3.4 凝聚共识:构建“我们”情境中的话语体系 |
3.4.1 同情同一:诉诸公共理念以求同一 |
3.4.2 对立同一:诉诸对立价值以求同一 |
3.4.3 无意识认同:践行健康共同体理念 |
第四章 研究启示:善用修辞策略提升话语国际传播力 |
4.1 契合修辞情境提升话语的针对性 |
4.2 主动建构“争议点”抢占宣认的主导权 |
4.3 巧用隐喻修辞创新话语表达方式 |
4.4 挖掘共同意志赢得与国际受众的同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源起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治话语研究综述 |
2.1.1 政治话语的界定 |
2.1.2 政治话语研究述评 |
2.2 国家话语研究综述 |
2.2.1 国家话语相关概念 |
2.2.2 国家话语研究述评 |
2.3 身份研究综述 |
2.3.1 身份认知初探 |
2.3.2 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4 国家身份研究综述 |
2.4.1 国家及国家身份认知初探 |
2.4.2 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戏剧主义修辞 |
3.1 引言 |
3.2 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概述 |
3.2.1 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传承与创新 |
3.2.2 肯尼斯·伯克修辞学理论研究成果 |
3.2.3 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对国家话语研究的意义 |
3.3 修辞动机 |
3.3.1 动机与行为 |
3.3.2 动机与否定 |
3.3.3 戏剧五位一体 |
3.4 辞屏 |
3.4.1 “辞屏”的概念 |
3.4.2 “辞屏”的特点 |
3.5 同一 |
3.5.1 同一与分离 |
3.5.2 同一与实质 |
3.5.3 同一的方式 |
3.6 国家话语、国家身份与修辞认同三元合一的研究合法性探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多重国家身份的建构 |
4.1 引言 |
4.2 中国声音 |
4.3 中国身份 |
4.3.1 新兴大国 |
4.3.2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4.3.3 负责任大国 |
4.3.4 东方文明大国 |
4.4 国家身份建构动机 |
4.4.1 根本动机:利益共同体 |
4.4.2 直接动机:行动共同体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内容同一策略 |
5.1 引言 |
5.2 同情同一 |
5.2.1 以构建“家族质”实现身份认同 |
5.2.2 以构建“几何质”系紧合作纽带 |
5.2.3 以构建“方向质”付诸共同实践 |
5.3 对立同一 |
5.3.1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
5.3.2 地缘政治危机频现 |
5.3.3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
5.4 无意识同一 |
5.4.1 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
5.4.2 表达美好人格的词语 |
5.5 小结 |
第六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形式同—策略 |
6.1 引言 |
6.2 规约形式同一:文体结构 |
6.2.1 绪言:称呼与问候语 |
6.2.2 关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3 基于共同利益的行动倡议叙述 |
6.2.4 关于中国形势、中国道路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5 中国方案、中国举措叙述 |
6.2.6 结尾:致谢与祝福语 |
6.3 重复形式同一:叙事 |
6.3.1 叙事对主题的导引 |
6.3.2 叙事构筑情感认同 |
6.4 递进形式同一:修辞推论 |
6.4.1 完整修辞推论 |
6.4.2 省略大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3 省略小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4 省略结论的修辞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辞格策略 |
7.1 引言 |
7.2 建筑类隐喻 |
7.2.1 建筑隐喻描述 |
7.2.2 建筑隐喻说明 |
7.3 拟人类隐喻 |
7.3.1 拟人隐喻描述 |
7.3.2 拟人隐喻说明 |
7.4 旅程类隐喻 |
7.4.1 旅程隐喻描述 |
7.4.2 旅程隐喻说明 |
7.5 其他隐喻 |
7.5.1 疾病类隐喻 |
7.5.2 文化类隐喻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及研究发现 |
8.1.1 主要观点:话语、互动、同一三位一体 |
8.1.2 研究发现:回答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三问”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巴里·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布鲁梅特传播思想概述 |
一、研究缘起:巴里·布鲁梅特其人 |
二、创新性:大众文化领域中修辞的重新阐释 |
三、代表性:修辞研究范式转型的代表人物 |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与启示 |
一、传播研究中修辞范式的复兴与发展 |
二、修辞学的理论嬗变与重点转移进程 |
三、修辞与传播研究的组织机构与现状 |
四、国际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与启示 |
一、国内修辞基础理论阐释与革新进程 |
二、传播研究中国外理论的引进与创新 |
三、大众文化中修辞理论的应用与拓展 |
四、对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的思考与展望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情况概述 |
一、对象思路与方法 |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传播研究中的修辞变革: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修辞与传播:核心概念与内涵 |
一、起点:修辞交际与传播实践 |
二、发展:修辞功能与范式转变 |
三、回归:修辞五法与修辞批评 |
第二节 修辞复兴:新修辞学与修辞转向 |
一、缘起:超越传统领域 |
二、特征:关注社会生活 |
三、目的:实现范式转变 |
第三节 修辞批评:大众文化的修辞范式 |
一、重构范式:修辞批评的形成与转变 |
二、重点转移:修辞范式的类型与特征 |
三、重视受众:修辞批评的变革与启示 |
小结 |
第二章 修辞形式的现代阐释: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修辞与形式:布鲁梅特的理论起点 |
一、布鲁梅特的理论缘起 |
二、形式观念溯源与演变 |
三、布鲁梅特的修辞形式 |
第二节 形式与文本:数字时代的修辞视角 |
一、布鲁梅特的文本维度 |
二、文本形式与修辞情境 |
三、文本观念与社会问题 |
第三节 意义与话语:大众文化的修辞阐释 |
一、意义维度与修辞机制 |
二、意义生成与传播研究 |
三、话语维度与修辞批评 |
小结 |
第三章 修辞同源性: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核心理论 |
第一节 修辞同源性的缘起及核心问题 |
一、修辞同源性的概念界定:修辞形式与传播思想 |
二、修辞同源性的理论缘起:重新阐释伯克形式观 |
三、修辞同源性的理论目的:同源认同与动机分析 |
第二节 修辞同源性的阐释原则及传播研究启示 |
一、修辞同源性与修辞交际:基于形式的同源传播结构 |
二、修辞同源性的阐释原则:媒介细读与修辞五元分析 |
三、修辞同源性与传播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的形式理论 |
第三节 修辞同源性的应用及其修辞功能 |
一、修辞同源性与身份认同 |
二、修辞同源性与媒介形式 |
小结 |
第四章 修辞风格: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应用体系 |
第一节 修辞风格批评的缘起与理论演变 |
一、修辞风格的观念变迁:始于劝服文本 |
二、修辞风格的应用功能:实现交际认同 |
三、修辞风格的社会理论:形成批评范式 |
第二节 布鲁梅特修辞风格批评体系 |
一、修辞风格批评理论的场域:日常生活实践领域 |
二、修辞风格批评理论的地位:“大众文化的中心” |
三、修辞风格批评体系的构成:阐释角度与内涵要素 |
第三节 布鲁梅特修辞风格批评的应用 |
一、修辞风格与大众文化批判 |
二、修辞风格与文化形式规律 |
小结 |
结语 |
一、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影响 |
二、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评价 |
三、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的反思 |
四、修辞理论在传播研究中具有当代价值 |
五、传播研究需要修辞范式与批评体系 |
附录一 布鲁梅特访谈实录 |
附录二 布鲁梅特学术年表 |
附录三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语言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语言的修辞语境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 |
二、影视文化的发展进路 |
第二节 社会语境 |
一、文化自信的崇高立意 |
二、共享发展的人类诉求 |
第三节 传播语境 |
一、“狼来了”的焦虑与迷思 |
二、“走出去”的期盼与追寻 |
第二章 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语言的修辞元素 |
第一节 视觉元素:古朴凝练的视觉基调 |
一、色彩的能指与所指:人物构建与环境构建 |
二、物象的沉静与律动:“自然之景”与“人文之情” |
第二节 听觉元素:别求新声的听觉表达 |
一、“古今丝路”的音响再现 |
二、“异域丝路”的音乐描摹 |
第三节 台词元素:文化歧义的修辞弥合 |
一、文化的通俗性书写 |
二、情感的适应性书写 |
第三章 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语言的修辞策略 |
第一节 电影语言修辞的动态性呈现 |
一、时间的流转与归复 |
二、空间的移形与转换 |
第二节 电影语言修辞的适应性呈现 |
一、语境趋同:破解话语矛盾 |
二、文化趋异:展现民族特色 |
第三节 电影语言修辞的控制性拓展 |
一、节奏的灵活控制 |
二、氛围的主动控制 |
第四章 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语言的修辞风格 |
第一节 丰富灵动的视觉修辞 |
一、隐喻与换喻:从抽象到具体的表达 |
二、长镜与特写:从流动到聚焦的示现 |
第二节 意蕴深远的听觉修辞 |
一、婉曲与白描:从饱满到含蓄的抒发 |
二、对比与递进:从突出到重点的强化 |
第三节 兼收并蓄的台词修辞 |
一、隽语与引用:从短暂到永恒的变化 |
二、反复与排比:从单一到多元的强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视觉修辞视域下电影中的广州城市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现实背景和意义 |
1.1.2 理论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城市形象的概念界定 |
1.2.2 电影中的城市形象研究 |
1.2.3 视觉修辞研究 |
1.3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3.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电影中建构的广州城市形象 |
2.1 20 世纪20至50 年代:锐意进取的革命红区 |
2.2 20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末:市井百态下的广州人家 |
2.3 21 世纪初至今:满怀温情的现代大都市 |
第3章 电影中广州城市形象的图文符号 |
3.1 电影中广州城市形象的图像符号 |
3.1.1 电影中的人物影像符号 |
3.1.2 电影中的空间符号 |
3.1.3 电影中的道具符号 |
3.2 电影中广州城市形象的文字符号 |
3.2.1 电影中的同期声符号 |
3.2.2 电影中的歌词符号 |
第4章 电影中广州形象的隐喻和象征表达 |
4.1 电影中广州文化形象的隐喻 |
4.1.1 情节隐喻:对自由与和平的向往 |
4.1.2 场景隐喻:“家”文化的眷念与重建 |
4.2 电影中广州城市精神的象征 |
4.2.1 务实精神的象征 |
4.2.2 女性独立的象征 |
第5章 电影中修辞语境下的广州城市形象 |
5.1 互文语境:广州形象的意义“出场” |
5.2 情景语境:广州形象意义的诠释边界 |
5.3 文化语境:广州城市文化内涵的塑造 |
第6章 电影构建广州城市形象中的问题与对策 |
6.1 电影构建广州城市形象的现存问题 |
6.1.1 文化符号的失语 |
6.1.2 现代资本和本土文化间的对立 |
6.2 电影构建广州城市形象的对策 |
6.2.1 善用图文符号,树立城市形象 |
6.2.2 深挖文化内核,刻画多元广州 |
6.2.3 紧跟技术发展,讲好广州故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传播广州城市形象的电影 |
搜索来源 |
(7)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追求 |
第一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渊源 |
第一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背景 |
一、古代修辞研究的发展 |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内容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体现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分化凸显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 |
四、修辞教学内容的近代转型 |
第三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策略 |
一、将“修辞立其诚”作为教学基本要求 |
二、将修辞教学融入言语实践的过程 |
三、力求“盈科而进”探索程序系统 |
第二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萌发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萌发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 |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语文课程的正式独立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探索 |
一、语文独立设科背景下对“言语形式”的重视 |
二、国文课程中“文法要略”教学内容的登场 |
三、国语课程中“修辞学大意”教学内容的明确提出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初步寻求 |
一、以“贵明通”作为修辞教学的基本要求 |
二、重视“于练及言语与文章之际”开展修辞教学 |
三、对特设教学时间和单独编写教材的追求 |
第三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勃兴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勃兴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科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
二、教育战线的坚守与国文国语课程的稳步建设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型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自立门户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建构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良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全面探究 |
一、确立“适应题旨情境”的修辞教学要求 |
二、强调修辞要“随选文”依次教授 |
三、追求修辞教学“有系统的概念” |
第四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成熟的背景 |
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
二、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和语文教育的新开拓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继续充实 |
一、“语文”课程中白话修辞教学地位的提升 |
二、汉语文学分科试验与汉语修辞教学系统的建设 |
三、“工具说”的确立与修辞“双基”教学的探讨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持续推进 |
一、“文道统一”教学观的确立和“语境”思想的提出 |
二、从强调“相机教学”到重视“基本训练” |
三、基于语文课程内容整体的修辞教学程序系统建设 |
第五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繁荣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繁荣的背景 |
一、修辞学研究的全面兴盛 |
二、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与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追求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回归与丰富 |
一、修辞知识的回归与“精要好懂有用”知识观的提出 |
二、能力本位的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 |
三、能力训练的强化与篇章修辞教学的突显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提升 |
一、“得体”原则的确立和“语体中心论”的提出 |
二、对修辞“训练”的重视与“习得”观念的引入 |
三、从知识教学程序系统到能力训练程序系统的建设 |
第六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重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重生的背景 |
一、跨学科背景下修辞学研究的演进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突出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与调整 |
一、“语感”的讨论与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 |
二、课程内容的泛化与修辞教学的失落 |
三、语言本位的重新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重构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转向与变革 |
一、修辞教学对“语言运用情境”的关注 |
二、从“感悟”到“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
三、修辞教学系统的解构与重构 |
第七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 |
一、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特征 |
二、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动因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 |
一、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构想 |
三、修辞学业质量标准建设初探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探讨 |
一、“引导习得”的策略 |
二、指导“情境学得”的策略 |
三、指导“系统学得”的策略 |
第四节 语文教师修辞素养与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一、语文教师修辞素养的培育 |
二、语文教师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史大事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中情感导师的劝说言语行为及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2 《爱情保卫战》节目介绍及本文相关概念 |
2.1 《爱情保卫战》节目介绍 |
2.2 劝说言语行为的定义 |
2.3 劝说言语行为的分类 |
2.4 劝说言语行为的话语模式与取效调控 |
本章小结 |
3 情感导师的话语取效调控特点 |
3.1 语音取效特点 |
3.2 词语取效特点 |
3.3 句式取效特点 |
3.4 修辞取效特点 |
本章小结 |
4 情感劝说言语策略 |
4.1 数字例证 |
4.2 借助权威 |
4.3 提问劝导 |
4.4 引证说明 |
4.5 礼貌策略 |
4.6 现身说法 |
4.7 亲近策略 |
本章小结 |
5 影响实施劝说言语行为及策略选择的因素 |
5.1 劝说对象 |
5.2 矛盾诉求 |
5.3 劝说目的 |
5.4 交际意愿与交际态度 |
5.5 交际话题的敏感程度 |
5.6 其他因素 |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阿里尔·鲁宾斯坦对理论经济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鲁宾斯坦简介 |
二、博弈论及其修辞 |
(一) 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 |
(二) 其他博弈论研究 |
(三) 经济理论与博弈论的修辞 |
三、有限理性研究 |
(一) 有限理性建模路线与方法论 |
(二) 有限理性下的经济建模 |
四、语义形成与语用博弈 |
(一) 经济学与语言的联系何以可能 |
(二) 二元关系与语义最优化 |
(三) 博弈、语义与语用 |
1.语义形成。 |
2.合作博弈下的语用原则。 |
3.非合作博弈的语用。 |
五、其他贡献 |
(一) 行为和实验经济学 |
1.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检验理性人假设的合理与否以及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
2.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反思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 |
3.剖析了实验方法的局限性。 |
(二) 神经经济学 |
六、简评 |
(10)明星形象危机传播中的修辞情境与修辞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基于修辞学观点的危机传播理论 |
1.2.2 关于修辞学研究发展综述 |
1.3 研究相关概念述评 |
1.3.1 危机与危机传播 |
1.3.2 形象危机 |
1.3.3 修辞学相关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1.4.1 个案研究法 |
1.4.2 文本分析法 |
1.4.3 文献分析法 |
1.5 研究意义 |
2 明星形象危机传播概况解读 |
2.1 明星形象危机的常态化 |
2.1.1 明星身份的特殊性易滋生形象危机 |
2.1.2 传播环境的复杂性易触发形象危机 |
2.2 明星形象危机修复的困境化 |
2.2.1 明星形象危机的破坏性 |
2.2.2 明星危机应对素质的缺失性 |
3 明星形象危机修复中的修辞情境分析 |
3.1 明星形象危机中的危机类型 |
3.1.1 受害者型危机 |
3.1.2 意外型危机 |
3.1.3 道德型危机 |
3.1.4 犯罪型危机 |
3.2 明星形象危机修复中的修辞角色 |
3.2.1 修辞者的主体角色分析 |
3.2.2 修辞者的客体角色分析 |
3.3 明星形象危机修复中的修辞时机 |
3.4 明星形象危机修复中的修辞场景 |
4 明星形象危机修复中的修辞策略探析 |
4.1 否认策略 |
4.1.1 直接否认策略 |
4.1.2 攻击指控者策略 |
4.1.3 澄清策略 |
4.2 供认策略 |
4.2.1 道歉策略 |
4.2.2 淡化型策略 |
4.3 模糊策略 |
4.3.1 态度模糊策略 |
4.3.2 内容模糊策略 |
4.4 不同危机修辞情境中的修辞策略选择 |
4.5 总结 |
5 明星形象危机案例研究 |
5.1 李小璐“夜宿门”事件中修辞策略分析 |
5.1.1 李小璐“夜宿门”事件回顾 |
5.1.2 李小璐“夜宿门”事件修辞情境分析 |
5.1.3 李小璐“夜宿门”事件修辞策略分析 |
5.1.4 李小璐“夜宿门”事件危机情境与修辞策略选择简评 |
5.2 案例研究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论修辞策略的心理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D]. 陈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中美新冠疫情舆论博弈中央视《国际锐评》的修辞研究[D]. 赵璐. 河北大学, 2021(02)
- [3]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D]. 梁冠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巴里·布鲁梅特传播思想研究[D]. 赵蕾. 山东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丝路”题材电影语言修辞研究[D]. 阎威臻.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视觉修辞视域下电影中的广州城市形象研究[D]. 张昊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1)
- [7]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D]. 马磊. 扬州大学, 2020(01)
- [8]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中情感导师的劝说言语行为及策略分析[D]. 刘红芳. 暨南大学, 2019(02)
- [9]阿里尔·鲁宾斯坦对理论经济学的贡献[J]. 苏剑. 经济学动态, 2019(03)
- [10]明星形象危机传播中的修辞情境与修辞策略研究[D]. 蒋宇琪.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