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生改革新政策与合理用药(论文文献综述)
石磊[1](2021)在《新医改政策下L制药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品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其在商品本身性质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治病救人的社会属性。因此,药品的生产、流通与使用相较于其他商品,具有明显的政策监管导向。自1978年到2009年的30年间,药品营销由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极大地激发了医药市场的活力,促进了医药工商业的繁荣。但过度市场化的经营又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虚高、因病致贫”等严重社会问题。基于这种情况,2009年,国家开展了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是改革的核心要素。在新的医改形势下,药企如何顺应改革,实现政策监管与市场规律的相互促进,挖掘政策机会点所带来的转型机遇,成为了决定企业生存与否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中国医改政策的大背景,结合行业趋势与特征,融汇医改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研究基础,挖掘出了药品流通环节市场调节价与医保支付价“价格双轨制”这条政策主线。并以此为依据,结合相关营销管理理论,围绕该政策主线为企业识别了更好的政策机会点,并为其提供更加贴合政策的营销策略方案。本文构建的新医改环境下L制药营销策略方案,是以新医改以来,特别是2015年至今医疗体制改革政策为依托,以对医药工业营销环节产生较大影响的招标采购及支付改革政策为重点,借鉴业内相关研究理论成果,探讨当前政策环境对医药企业营销体系的影响和应采取的改进策略。通过对L制药营销策略转型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其提供与政策更加贴合的营销转型策略。同时,也希望为国内众多仿制药企业在现有环境下的营销策略转型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归纳法和案例分析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现有相关药品流通环节的采购模式和支付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以药品价格双轨制为主线,参考其他国家医改经验与模型,深入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 L制药在新医改政策环境下的经营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运用PEST分析、五力模型、SWOT矩阵、STP战略、4Ps营销组合等多种分析方法与工具,制定了 L制药在新医改政策下应当选择和采用的营销策略,并提出了实现上述营销策略的必要保障措施。
陶思羽[2](2020)在《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研判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形势环境和搭建其管理模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围绕管理模式的关键组件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运行现状,建立一套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为选取典型案例研究进行效果检验提供依据;探究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医保方、医院方、医务人员方、患方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实证评估公立医院内部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成效;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方法】1、文献计量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灰色文献的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等界定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搭建本研究理论分析平台和框架。2、实证研究法(1)典型案例研究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现场调研,选取28家来自灰色文献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典型医院和17家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武汉市、枝江市、荆门市和四川省南充市现场调研的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公立医院,收集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的相关制度文件、精细化管理措施、医保运行数据、智能审核数据、患者费用、医保管理资源配置等资料进行案例研究。(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75名医保科工作人员和1242名医务人员关于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感知、工作满意度等情况。(3)关键知情人访谈。通过文献研究、选题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确定访谈提纲,访谈了来自17家公立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医保科及相关职能科室的科主任和医保联络员共56人,内容涵盖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建设、对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认识、管理成效、现存的问题及建议等。3、专家咨询法邀请对医院医保管理研究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医保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领导共30人召开专家咨询会,对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和采集评分数据。4、分析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法等构建研究理论框架,界定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管理运行现状。基于多准则模糊评价法构建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通过典型样本的纵向比较和典型样本与对照组的横向比较,论证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结果】1、界定了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一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符合新形势的医保管理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医保管理流程、医保管理制度、医保管理工具组成的,具有稳定的内部结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系统,以高标准、高效果和高质量的实现医保精细化管理目标;并构建了内涵关键管理要素和逻辑关系的管理模式理论框架。2、梳理了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运行现状,发现全国各地已有公立医院开展了一定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其中各院在组织结构、流程改造、管理制度建设、精细化管理工具应用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本模型评价和模式优化等奠定基础。但是各自重点和方向不一,未建立起系统的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3、构建了一套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说明了对于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而言管理理念、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可以看做是动因因素(R1=0.963;R4=0.502;R2=0.418);组织构架、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和运行机制可以看做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结果因素(R5=-0.823;R3=-0.532;R7=0.207;R8=0.198;R6=0.124);从因素的中心度来说,管理理论、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P4=24.039;P1=23.443;P2=22.619)。4、模型评价表明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医院的医保基金风险发生概率和医保基金实际扣减金额从2015年1月到2019年7月的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风险概率从30%下降至7%,医保基金实际扣减金额从2015年月度平均的186.71万元下降至2018年的77.11万元;医院DRGs组数从580组增长至689组,DRGs病组权重大于1的病例数持续上升、权重小于0.5的病例数下降,CMI值从0.83增长至0.99,时间消耗指数从1.1下降至0.94,费用消耗指数从1.05下降至0.87,低风险死亡率从0.31%下降至0.1%;院内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对提高医务人员认识、满意度、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积极影响(P<0.05);有利于提高患者收益水平和就医满意度(P<0.05)。【结论】1、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指一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符合新形势的医保管理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医保管理流程、医保管理制度、医保管理工具组成的,具有稳定的内部结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系统,以高标准、高效果和高质量的实现医保精细化管理目标。2、公立医院医保管理面对复杂的新形势,院内医保管理需要明确作为医、保、患三方的沟通纽带,医保基金的守护者和医院发展的指挥棒的功能定位,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扬长避短、应对新形势的机遇与挑战。3、目前我国已有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为建立起系统的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及测量评价奠定了基础。4、在构建的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工具及模式因素关系模型中,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可以看做是动因因素,其中管理理念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管理人员、管理目标;组织构架、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和运行机制可以看做是结果因素,其中管理流程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组织架构、管理工具;从因素的中心度来说,管理理论、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5、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促进医院医保基金风险防控,但目前在医保政策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促进医院学科能力发展;医保精细化管理能进一步规范医生行为,但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运行机制以赢得医生认可和提高满意度;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进一步保障患者权益,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6、当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中还存在忽视精细化管理理念、模式设计的系统性不完整、管理策略与公立医院社会目标和内部发展目标不一致、组织构架和部门沟通协调需进一步优化、缺乏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等问题。【创新与不足】1、创新之处研究视角的创新:本研究从管理模式构建和优化的角度出发,关注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在形势复杂、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之下应满足实践需要和科学理论支持的管理模式发展。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关键组件的角度提出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优化策略。研究思路的创新:本文以精细化管理理论、激励相容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等经典理论为依据,在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理论框架,为开展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确定提供了支撑。方法学的创新: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文本分析法和质性研究法等分析专家咨询、关键知情人访谈结果,科学界定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搭建理论框架、总结运行现状和科学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搭建评价模型和管理成效分析。应用性的创新:本研究梳理和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模式实践情况,构建了适应新形势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新模式,为我国公立医院构建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提供了指导。2、不足之处在实证数据的收集方面,受各地不同医保政策、支付方式、地方财政实际水平的影响,各院所执行的医保政策、面对的医保防控风险和配套的信息化水平、信息系统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医院的比较存在差异。在研究的资料内容方面,所进行的医保数据量化分析基于可识别的风险,有些隐藏于深处的“隐形”风险无法识别并纳入分析。作为本研究分析证据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是一种主观感知和判断,数据的客观性可能存在一定局限。另外,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本研究在公立医院实地调研的样本范围和现场调研内容受到影响,虽然研究已通过大数据进行规避,但希望待疫情结束后通过继续调研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郭亚玲[3](2020)在《公立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A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6月4日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在这之前,国务院多次出台过有关医改的正式指导文件文件。截止到2019年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过长达10年的探索和实践,改革从摸索阶段进入了攻坚阶段,多年来发布的一系列的医改政策都在不断产生效应,为了考察相关政策的效益,对医院进行绩效审计就显得非常重要。2019年的《意见》表明,为了考察医院的投入产出情况,2019年我国将在全国开展三级医院的绩效考核工作,并在2020年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虽然2019年《意见》中发布了绩效评估指标,规范了公立医院绩效评估,但是由于在2019年以前没有统一的官方标准绩效考核体系,因此目前的医院绩效审计并没有将2019年官方最新公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完整指标纳入评价体系,所以目前的医院绩效审计,不管是政策还是实践都缺乏时效性,也就不能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作用,也无法满足绩效审计的需要,不能很好地与医改相结合。因此,在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课题是如何满足现实的需要,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出台的政策,结合医院的特点建立公立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A医院是2019年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对全市公立医院开展绩效审计的其中一所试点单位,所以本文选择A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本文对研究的背景进行描述,说明目前医院绩效审计具有重要性和急迫性,再说明目前的绩效评价指标存在不足,由此引出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找到研究的方法,最后说明参差研究的价值所在;其次对国内外目前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进行回顾,在梳理了2006年至2019年部分文献以后,用表格方式说明目前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研究存在哪些问题,结合前人的经验和新的政策提出的要求,说明本文建立的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考虑的综合因素;随后阐述了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基础,包括构建的基本原则以及指标构建的现实基础;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考核指标的最终评价体系并赋予指标体系权重;最后,我们选择了一家公立医院医院作为研究项目,运用实践中建立的评价指标对医院的绩效进行评价,并对将评价结论和实际的绩效审计评价结论进行比较,找出目前实用性的不足之处,最终以期对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提供一点参考。
张博[4](2020)在《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葵花药业财务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财务分析需求,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哈佛分析框架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全面地掌握企业目前的财务情况,找准行业定位。本文根据哈佛分析框架的分析思路,以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为依据,分别从战略、会计、财务以及前景四个方面对葵花药业进行综合分析,帮助该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对葵花药业进行财务分析,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财务分析和哈佛分析框架的相关应用研究进行整理及评价,并说明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阐述了财务分析及哈佛分析框架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再次,从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两个方面对葵花药业基本情况进行梳理。之后,将哈佛分析框架应用到葵花药业财务分析中去,在战略分析方面,运用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法对葵花药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依据;在会计分析方面,主要识别了葵花药业关键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对占比较高且重要的会计项目进行分析,为后续的财务分析打下基础;在财务分析方面,通过分析葵花药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流量,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在前景分析方面,笔者根据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后的结果,对医药行业及葵花药业将要面临的风险和发展前景做出预测。最后,笔者结合葵花药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举措,希望能够为葵花药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张燕[5](2020)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医保药品实行带量采购政策,其目的是在保证质量、保障供应的前提下,推动药品企业充分竞争,通过明确保障药品采购量的政策资源,换取更大的竞价空间,实现医保药品团购,让药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当前,我国将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试点区域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正在进行有关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方面的实践探索,努力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模式。本文以公共管理视角下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研究为选题,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为指导,运用政府职能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调研访谈法和系统分析法,对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导言”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研究内容与方法,提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和思想理论基础”界定了医保药品、医保药品集中采购、医保药品带量采购的概念,阐述了政府职能理论、社会治理理论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第三部分“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过程与现状”分析了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现状,阐述了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成效;第四部分“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完善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路径选择”从组织体制、制度体系、机制建设、载体标准、协同治理以及监督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加强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结论”简要总结了全文内容,指出了本文的结论。
何庆红[6](2020)在《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效果评估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如何控制快速增长的医疗费用一直是我国医疗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其中药品费用的居高不下更是一大难题。近些年,药品费用占医疗费用的比重虽然开始有所下降,但2009年的这一比重依然高达40.3%。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这一比重一般不超过20%。在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鲜有超过25%。即便在被认为偏重用药的东亚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中,这一比重一般也不超过30%。药品费用居高不下,不仅加重患者的医疗负担,也一定程度折射出药品过度使用甚至滥用现象的存在,以及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的“以药补医”的格局,说明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结构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打破“以药养医”的弊端和减轻居民的医疗负担,自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公立医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改革。通过梳理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可以发现,政策制定者试图通过取消药品加成重塑公立医疗机构的激励机制,最关键的目标是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降低患者负担;同时,考虑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改革的进程中,因地制宜地实施了不同的配套措施,因此对不同类型公立医疗机构在取消药品加成之后的补偿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以政府补偿为主,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公立医院则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为主、政府财政补助为辅。本文的研究重点包括以下三个问题:(1)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取消药品加成之后,患者支付的药品费用下降的同时,是否会因为非药品的医疗负担的上涨导致实际的医疗负担并没有减轻,甚至可能会导致新一轮“诱导需求”和“以药养医”的出现,影响取消药品加成效果的实现?(2)由于不同类型医疗机构面临不同的环境和约束,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后,为了弥补收入减少,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主要通过增加财政补助收入,而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主要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两种补偿模式取得的政策效果是否一致?对于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而言,财政补助政策的到位是否会影响取消药品加成的效果?而对于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是否足以保障取消药品加成的效果?(3)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对医药费用和医疗服务量的影响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在较长时期内,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是否会对患者实际医疗负担和医疗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服务对象的差异,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对患者实际医疗负担和医疗质量产生的影响是否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此,本文基于医疗机构与患者结合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合成控制等计量方法,系统评估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效果。结果发现:(1)取消药品加成之后,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费用都显着下降,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短期内有所降低,长期变化不明显;(2)对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而言,药品费用下降的同时非药品费用也有所降低,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短期内显着下降,但住院费用长期变化不明显;对县级公立医院而言,药品费用下降的同时包括检查费用在内的非药品费用显着增加,门诊和住院费用在短期和长期都显着下降;对城市公立医院而言,药品费用显着下降的同时非药品费用显着增加,但检查费用变化不明显,结果门诊费用变化不明显,而住院费用短期内显着下降,长期变化不明显。在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补偿模式增加了非药品费用,甚至检查费用,而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采用增加财政补助的方式,此时非药品费用并未增加,反而下降;(3)对于住院患者,发现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显着改善了医疗质量,但是对医疗负担的影响因病种不同存在差异。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发现仅仅通过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来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效果是有限的。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着力于落实政府财政补助,考虑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内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改革,形成控费合力,并立足医疗机构实际,深化和推进改革等其他相应的配套措施来控制费用。
杜红妹[7](2020)在《我国分级诊疗政策扩散过程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不断深化,构建一个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备受关注。为了不断满足人们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解决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我国提出了分级诊疗政策,分级诊疗政策提出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缓解就医难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分级诊疗政策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势头良好、人才流动更加活跃,但在该政策扩散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分级诊疗政策顺利扩散任重而道远。本研究在梳理分级诊疗政策扩散过程中发现当前该政策扩散面临三重困境:基层医疗卫生体制薄弱、双向转诊和基层首诊有待完善以及政策扩散主体间利益存在主要矛盾的困境。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基层医疗资源缺乏导致医疗体制薄弱、传统就医观念及政策工具单一导致转诊和首诊困难、目标偏差导致政策扩散主体利益矛盾。针对分级诊疗政策扩散过程面临的三重困境,有效借鉴国外分级诊疗政策扩散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优化路径:首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应该建立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制,拓宽基层全科医生建设、灵活分配收入,增强基层全科医生热情、改革基层医疗卫生管理机制;其次,要健全保障措施促进分级诊疗政策顺利扩散,制定完善的转诊标准、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提高基层首诊率、构建医疗服务信息共享平台;最后,各地方政府应不断平衡各方利益、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双向沟通,协调双方利益、实现自利需求与公益需求间的平衡、实现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与基层医疗服务供给之间的平衡。
戴阳阳[8](2019)在《S制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随着医疗改革的频频落地,我国的医药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变化,制药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正在面临更多新的挑战。新产品上市困难和激烈的竞争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整体公司业绩上升困难。因此,找到问题所在,发掘新增长点是药企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以S制药企业为例,运用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分析S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找到符合S公司现状与发展的营销策略。目前S公司面临的最显着的问题为:增长率与市场份额逐年下降。从此问题为研究出发点,结合S公司的营销现状,分析S公司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产品研发效率低,产品竞争力不足以应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同时,由于一些药品专利期已过,要面临仿制药带来的巨大威胁;过去的价格策略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不再适用,需要做出调整;同时,S公司有独立的营销团队,全权负责公司营销渠道的搭建,管控与维护,耗费成本巨大;促销方式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化,智能化的促销手段,对互联网平台,新媒体等新的技术条件利用还不够成熟。私立医院的增加以及医疗机构下沉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但S公司还没有及时做出评估与选择,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进入开拓。然后,对S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外部环境主要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以及需求市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内部环境主要分析S公司的内部资源。根据以上分析,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市场机会与环境威胁,以及企业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制定适用于实际情况的策略,将企业资源和行动聚焦在更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合理位置上去,为后续S公司的营销策略制定提供方向。基于以上对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分析,对S公司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重新选择与市场定位,最终基于4Ps理论,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S制药企业的营销策略进行优化。提出产品组合策略,产品创新策略,产品品牌策略;结合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产品在市场上所处阶段,灵活定价;深耕现有核心渠道,开拓基层市场与私立医疗机构,加强对药品新零售的探索;从学术推广,医药代表,药品展销,健康教育讲座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结合新媒体,数字化营销等手段提高S公司产品的列名覆盖。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对策略的实施过程进行保障。希望本文可以为新形势下制药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制定提供相应的参考。
冯卓[9](2019)在《汉阴县农村医疗保障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医疗保障扶贫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关乎到广大农村群体的实际利益,事关城乡平衡发展大局。我国目前还有大量人口被疾病与贫穷所困扰,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这一保障体系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健康扶贫战略以及脱贫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解决农民治病负担重的现象,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本文首先对农村医疗保障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确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然后对本文涉及的贫困人口、健康扶贫以及医疗保障等相关概念和健康贫困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然后对汉阴县农村医疗保障扶贫现状进行调查,介绍汉阴县农村居民就医现状及健康扶贫政策,并从汉阴县医疗保障缴费情况、基金监管情况、医疗救助情况等几个方面对医疗保障扶贫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结合的方式发现农村医疗保障扶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医疗保障扶贫制度设计缺陷;医疗保障扶贫体系监管缺失;医疗保障扶贫相关概念界定不清晰;医疗保障扶贫的政策漏洞过多;医疗保障扶贫过程存在资源浪费。最后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医疗保障体系扶贫的相关经验与启示,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健全医疗保障扶贫体系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水平;促使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摆脱困境;完善措施助推医疗保障扶贫工作;加强医疗保障体系扶贫监督与管理。
蹇利[10](2019)在《医药推广企业财务合规问题研究 ——以Y医药推广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3月公布的最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整合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相关职能,组建新的市场监管总局,加强医药行业监管力度。监管架构的改革,以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两票制等政策的实施,加速推动了医药营销模式由招商代理制向佣金制的转变,促进了专业化医药推广企业的快速发展;有效打击了违规过票、虚开发票套取费用、带金销售、商业贿赂等营销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随着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医药推广企业财务合规,进而实现企业全面合规,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及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历经多年发展,医药行业积累的违规乱象相对较多,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做好合规工作,成为我国医药推广企业健康良性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此为基本出发点,以Y医药推广公司为例,对医药推广企业财务合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Y医药推广公司面临的财务合规问题分析,我们认为要促进医药推广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推进财务合规,应着重做好财务制度设计。首先,为解决推广服务费等大额费用管控,医药推广企业应考虑采用聘用其他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模式开展业务,重点做好与第三方服务供应商费用结算管理制度设计;其次,根据医药推广企业主要合规问题,着重做好发票管理、费用报销管理、费用预算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等管理制度设计;第三,以财务为中心,向企业其他日常经营活动辐射,做好借款、供应商资格认证、薪酬绩效和人力资源等制度的设计;同时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推动制度实施,提高制度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二、卫生改革新政策与合理用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生改革新政策与合理用药(论文提纲范文)
(1)新医改政策下L制药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成果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2 相关文献研究 |
2.2.1 新医改政策与公立医院改革研究 |
2.2.2 药品招标准入与支付改革研究 |
2.2.3 新医改下制药企业营销策略转型研究 |
第3章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与医疗体制改革分析 |
3.1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
3.2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 |
3.3 新医改核心政策与改革要点 |
3.3.1 第一阶段:从省级集中招标采购建立到分类采购形成 |
3.3.2 第二阶段:从公立医院改革到医保支付改革 |
3.3.3 第三阶段:价格双轨制的形成 |
3.4 新医改环境下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
3.4.1 去产能持续升级,大量中小企业面临转型与兼并 |
3.4.2 研发导向日益增强,成为现今企业核心竞争力 |
3.4.3 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
第4章 L制药营销现状分析 |
4.1 L制药现有产品体系与市场营销现状 |
4.2 新医改环境下L制药市场营销所面临的问题 |
4.2.1 目标市场定位偏差 |
4.2.2 销售模式亟待创新 |
4.2.3 产品研发短板掣肘 |
4.2.4 招标价格逐年走低 |
4.2.5 后向一体化优势未能充分利用 |
第5章 L制药营销环境分析 |
5.1 政治环境分析 |
5.1.1 两票制的全面实施 |
5.1.2 分级诊疗的开展 |
5.1.3 医保支付改革 |
5.1.4 药品招标联动 |
5.1.5 药品上市持有人制度(MAH) |
5.2 经济环境分析 |
5.2.1 药品行业总体形势分析 |
5.2.2 抗抑郁领域药品形势分析 |
5.2.3 心脑血管领域药品形势分析 |
5.3 社会环境分析 |
5.3.1 人口老龄化加速,慢病比例升高 |
5.3.2 家庭医生签约 |
5.4 技术环境分析 |
5.4.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
5.4.2 创新药优先审评 |
5.5 竞争者分析 |
5.6 供应商分析 |
5.7 代理商分析 |
5.8 SWOT矩阵分析 |
5.8.1 优势 |
5.8.2 劣势 |
5.8.3 机会 |
5.8.4 威胁 |
第6章 L制药STP策略制定 |
6.1 市场细分 |
6.2 目标市场选择 |
6.3 市场定位策略 |
第7章 L制药营销4PS策略 |
7.1 产品策略 |
7.2 价格策略 |
7.2.1 销售价格策略 |
7.2.2 中标挂网价格策略 |
7.3 渠道策略 |
7.4 促销策略 |
第8章 新医改环境下L制药公司营销保障措施 |
8.1 加快新品引进工作进程 |
8.2 建立健全多渠道营销团队 |
8.3 提升财务费用处理与保障能力 |
8.4 建立健全营销管理制度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医院医保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分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假设 |
1.3.3 研究内容 |
1.4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资料分析方法 |
1.4.3 质量控制方法 |
1.4.4 研究使用软件 |
1.5 研究逻辑框架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结构安排 |
2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 |
2.1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及环境判断 |
2.1.1 医院医保管理的发展 |
2.1.2 基于SWOT-PEST模型的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形势判断 |
2.2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及激励相容问题 |
2.2.1 利益相关者分析 |
2.2.2 公立医院医保管理所面临的激励相容问题 |
2.3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3.2 激励相容理论 |
2.3.3 内部控制理论 |
2.3.4 行为科学理论 |
2.3.5 现代组织理论 |
2.4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界定 |
2.4.1 公立医院的概念 |
2.4.2 医保管理的概念 |
2.4.3 管理模式的内涵 |
2.4.4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
2.4.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界定 |
2.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理论框架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典型案例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运行状况实证研究 |
3.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样本医院分布及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
3.2.1 样本医院分布及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
3.2.2 样本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
3.3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构架分析 |
3.3.1 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分析 |
3.3.2 部门划分及部门联动机制分析 |
3.3.3 职位设置与职权责划分分析 |
3.4 样本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流程改造分析 |
3.5 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 |
3.6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管理工具分析 |
3.7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建设分析 |
3.8 公立医院内部主要医保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影响因素研究 |
3.8.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3.8.2 主要医保管理者的医保管理理念及认知的定量分析 |
3.8.3 主要医院医保管理者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质性分析 |
3.9 医院医保管理队伍服务能力分析 |
3.9.1 医保科人力资源配置基本情况分析 |
3.9.2 医保科办公基本设施配置情况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多准则模糊评价方法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评价分析 |
4.1 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
4.1.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
4.1.2 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方法 |
4.2 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 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评价模型构建——基于DEMATEL和 ANP方法 |
4.3.1 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评价各指标相互影响关系 |
4.3.2 运用ANP方法分析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程度 |
4.4 评价对象——VIKOR方法评价 |
4.4.1 评价对象 |
4.4.2 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分析——对医保、医院、医生、患者的影响研究 |
5.1 医保角度——医院医保资金安全与使用风险识别与防控效果分析 |
5.1.1 基于FTA方法构建医院医保基金安全与使用风险识别 |
5.1.2 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医保基金风险防控的实证分析 |
5.2 医院角度——基于DRGs的医院精细化管理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
5.2.1 基于DRGs的评价方法 |
5.2.2 评价结果 |
5.3 医生角度——基于倾向值匹配的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成效评估 |
5.3.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5.3.2 结果 |
5.4 患者角度——患者医保受益变化及满意度分析 |
5.4.1 基于GAM的患者医保收益分析 |
5.4.2 开展精细化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
6.1 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
6.1.1 缺乏精细化医院医保管理理念和目标管理 |
6.1.2 管理模式缺乏精细化的系统组织管理 |
6.1.3 支持管理模式的医保管理队伍非职业化、人员专业水平较弱 |
6.2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
6.2.1 树立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与目标指导模式构建 |
6.2.2 优化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组织管理 |
6.2.3 加强稳定、高质量的医保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特色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模式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公立医院医保科(室)工作人员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医务人员人员基本建设和运行调查表 |
附录4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相关指标关系矩阵表 |
附录5 公立医院主要医保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6 MATLAB程序命令 |
附录7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相关主要政策梳理表 |
(3)公立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A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立论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立论依据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 |
2 文献回顾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1.3 概括性评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 |
2.2.2 绩效审计理论 |
3 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基础 |
3.1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基础 |
3.2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支撑体系基础 |
3.3 构建指标体系基本原则 |
3.3.1 坚持公益性导向,保证医疗服务效率 |
3.3.2 坚持属地化管理,完善国家顶层设计 |
3.3.3 坚持信息化支撑,确保结论真实客观 |
4 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4.1 构建指标层次结构 |
4.1.1 反映医疗质量的指标 |
4.1.2 反映运营效率的指标 |
4.1.3 反映持续发展的指标 |
4.1.4 反映满意度评价的指标 |
4.2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4.3 确定评价指标标准 |
4.3.1 定性指标标准确定 |
4.3.2 定量指标分值确定 |
5 A公立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 |
5.1 案例选择与背景概述 |
5.1.1 案例选择 |
5.1.2 A公立医院基本情况 |
5.1.3 绩效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 |
5.2 研究整体框架 |
5.3 审计评价指标的具体应用 |
5.3.1 医疗质量评价 |
5.3.2 运营效率评价 |
5.3.3 持续发展评价 |
5.3.4 满意度评价 |
5.4 综合评价结果 |
5.5 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置调查表 |
附录 B “A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打分表调查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葵花药业财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财务分析概述 |
2.1.1 财务分析的内涵 |
2.1.2 传统财务分析方法 |
2.2 哈佛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 |
2.2.1 哈佛分析框架的思路 |
2.2.2 哈佛分析框架的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葵花药业概况 |
3.1 葵花药业简介 |
3.2 葵花药业经营情况 |
3.2.1 经营业务 |
3.2.2 经营模式 |
3.3 葵花药业财务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佛分析框架在葵花药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
4.1 战略分析 |
4.1.1 PEST分析 |
4.1.2 波特五力分析 |
4.1.3 SWOT分析 |
4.1.4 战略分析小结 |
4.2 会计分析 |
4.2.1 识别关键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4.2.2 主要会计项目的分析 |
4.2.3 会计分析小结 |
4.3 财务分析 |
4.3.1 偿债能力分析 |
4.3.2 营运能力分析 |
4.3.3 盈利能力分析 |
4.3.4 发展能力分析 |
4.3.5 现金流量分析 |
4.3.6 财务分析小结 |
4.4 前景分析 |
4.4.1 风险预测 |
4.4.2 发展预测 |
4.4.3 前景分析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推动葵花药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5.1 加快补齐战略短板 |
5.1.1 增强药物研发能力 |
5.1.2 积极开拓药品市场 |
5.2 夯实会计项目管控 |
5.2.1 加强存货流程管理 |
5.2.2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
5.3 提升企业财务能力 |
5.3.1 配置最佳资本结构 |
5.3.2 做好成本费用控制 |
5.4 提高风险化解水平 |
5.4.1 抢抓医药新政红利 |
5.4.2 把握行业发展机遇 |
5.4.3 弱化原药供应风险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公共管理视角下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论文的创新点 |
2.论文的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和思想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医保药品 |
2.医保药品集中采购 |
3.医保药品带量采购 |
(二)思想理论基础 |
1.政府职能理论 |
2.社会治理理论 |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
二、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过程与现状 |
(一)内蒙古医保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执行过程 |
1.政府主导发展阶段 |
2.基本药物和低价药采购制度阶段 |
3.深化改革阶段 |
(二)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措施 |
1.明确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职责划分 |
2.优化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基本工作流程 |
3.加强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目标落实 |
(三)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成效 |
1.中标药品价格降幅明显 |
2.部分同品规未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 |
3.医疗机构回款周期缩短 |
三、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1.延期结算有所改善,但仅限于带量采购范围 |
2.医保支付金额存在不降反增的风险 |
3.药品集中采购交易平台建设不完善 |
4.部分患者用药负担增加 |
5.联合采购过程存在廉政风险 |
6.医疗机构存在虚报药品采购基数的可能性 |
(二)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政策执行体制不完善 |
2.政策执行制度不健全 |
3.政策执行机制建设不到位 |
4.医保支付标准不够规范 |
5.药品生产企业积极性低 |
6.医药行业大环境不够优化 |
7.医保药品安全监管评价不够健全 |
四、完善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路径选择 |
(一)健全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体制 |
1.完善医保部门组织体制 |
2.健全政府部门分工协作体制 |
(二)完善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制度体系 |
1.健全药品医保支付制度 |
2.建立市场供应调节制度 |
3.构建药品分级联采制度 |
(三)推进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机制建设 |
1.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
2.优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
3.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
4.构建药品评价反馈机制 |
(四)创新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载体标准 |
1.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 |
2.规范药品医保支付标准 |
(五)加强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协同治理 |
1.推动医药企业创新发展 |
2.治理药品市场垄断 |
(六)强化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监管评价 |
1.加强医保药品供应链监管 |
2.引入药品采购第三方评价 |
3.加强医保药品带量采购廉政监督 |
(七)借鉴区外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经验 |
1.区外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经验 |
2.区外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经验的借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效果评估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信息不对称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医生诱导需求 |
2.1.4 防御性医疗 |
2.1.5 本文的理论模型 |
2.2 文献综述 |
2.2.1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 |
2.2.2 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改革 |
2.2.3 公立医院的其他改革 |
2.3 本章小结 |
3.四川省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的背景 |
3.1 四川省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发展沿革与建设要点梳理 |
3.1.1 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改革 |
3.1.2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
3.1.3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
3.1.4 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与县级、城市公立医院对比分析 |
3.2 四川省公立医疗机构发展趋势分析 |
3.2.1 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 |
3.2.2 县级公立医院 |
3.2.3 城市公立医院 |
3.3 本章小结 |
4.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的效果分析 |
4.1 模型设定、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 |
4.1.1 模型设计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描述性分析 |
4.2 实证结果讨论 |
4.2.1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
4.2.2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对医疗服务量的影响 |
4.2.3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对财政补助收入的影响 |
4.2.4 对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长期影响的进一步讨论 |
4.3 稳健性分析 |
4.3.1 运用倾向得分倍差模型(PSM-DID) |
4.3.2 平行趋势假设检验 |
4.4 本章结论与讨论 |
5.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效果分析 |
5.1 模型设定、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5.1.1 模型设定 |
5.1.2 数据来源 |
5.1.3 变量选择 |
5.2 实证结果讨论 |
5.2.1 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
5.2.2 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对医疗服务量的影响 |
5.2.3 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对医院药占比的影响 |
5.2.4 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对医院财政补助收入的影响 |
5.3 有效性检验 |
5.3.1 安慰剂检验 |
5.3.2 均方误差比值检验 |
5.4 本章结论与讨论 |
6.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效果分析 |
6.1 模型设定、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6.1.1 模型设定 |
6.1.2 数据来源 |
6.1.3 变量选择 |
6.2 实证结果讨论 |
6.2.1 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
6.2.2 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对医疗服务量的影响 |
6.2.3 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对医院财政补助收入的影响 |
6.2.4 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对医院药占比的影响 |
6.2.5 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动态影响 |
6.3 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对住院患者的影响 |
6.3.1 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对肺癌和食管癌住院患者的影响 |
6.3.2 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对高血压和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影响 |
6.3.3 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对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影响 |
6.3.4 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对阑尾炎、胆囊结石、腹股沟疝和痔疮住院患者的影响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结论与讨论 |
7.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落实政府财政补助,切实发挥改革效果 |
7.2.2 开展综合性医疗服务改革,形成控费合力 |
7.2.3 立足医疗机构实际,深化和推进改革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我国分级诊疗政策扩散过程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政策扩散 |
2.1.2 分级诊疗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卢因三阶段理论 |
2.2.3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第3章 我国分级诊疗政策扩散过程现状分析 |
3.1 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变迁和完善 |
3.1.1 构建政策体系与政策雏形 |
3.1.2 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受到冲击 |
3.1.3 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重新探索 |
3.2 分级诊疗政策扩散总体情况分析 |
3.2.1 政策初次解冻阶段(2009-2012年) |
3.2.2 引导政策变革阶段(2013-2016年) |
3.2.3 政策再冻结阶段(2017年至今) |
3.3 分级诊疗政策扩散特征分析 |
3.3.1 地方政府分级诊疗政策扩散能力指数分析 |
3.3.2 分级诊疗政策时间扩散特征分析 |
3.3.3 分级诊疗政策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4章 分级诊疗政策扩散面临的三重困境及成因分析 |
4.1 我国分级诊疗政策扩散过程面临的困境 |
4.1.1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薄弱 |
4.1.2 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有待完善 |
4.1.3 政策扩散主体间利益存在矛盾 |
4.2 我国分级诊疗政策扩散面临困境原因分析 |
4.2.1 基层医疗资源缺乏导致医疗体制薄弱 |
4.2.2 传统就医观念及政策工具单一导致转诊和首诊困难 |
4.2.3 目标偏差导致政策扩散主体利益矛盾 |
第5章 国外推进分级诊疗政策扩散的实践经验 |
5.1 英美分级诊疗政策扩散实践分析 |
5.1.1 英国政府主导下的分级诊疗政策 |
5.1.2 美国市场主导下的分级诊疗政策 |
5.2 英美分级诊疗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5.2.1 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 |
5.2.2 完善医保体制引导分级诊疗政策扩散 |
5.2.3 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机制促进分级诊疗政策扩散 |
第6章 推动分级诊疗政策扩散的优化路径 |
6.1 建立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制 |
6.1.1 拓宽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
6.1.2 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机制 |
6.1.3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财政投入 |
6.2 健全保障措施促进分级诊疗政策扩散 |
6.2.1 制定完善的转诊标准 |
6.2.2 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提高基层首诊率 |
6.2.3 构建医疗服务信息共享平台 |
6.3 促进利益相关方激励相容 |
6.3.1 不断加强利益主体间的沟通交流 |
6.3.2 实现自利需求与公益需求间的平衡 |
6.3.3 实现基层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S制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PEST分析 |
2.2 SWOT分析 |
2.3 STP分析 |
2.4 4PS营销理论 |
2.5 波特五力模型 |
3 S制药企业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S制药企业介绍 |
3.2 S制药企业营销现状 |
3.3 S制药企业营销问题分析 |
3.3.1 产品分析-基于波士顿矩阵 |
3.3.2 定价分析 |
3.3.3 渠道分析 |
3.3.4 促销分析 |
4 S制药企业营销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行业环境分析 |
4.1.3 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3 SWOT分析 |
5 S制药企业STP分析与营销策略制定 |
5.1 STP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S制药企业营销策略制定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6 S制药企业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技术保障 |
6.2 人员保障 |
6.3 财务保障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汉阴县农村医疗保障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主要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人口 |
2.1.2 健康扶贫 |
2.1.3 医疗保障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健康贫困理论 |
2.2.2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汉阴县农村医疗保障扶贫发展及实施现状 |
3.1 汉阴县简介 |
3.2 汉阴县贫困人口就医现状 |
3.2.1 汉阴县贫困人口就医情况 |
3.2.2 汉阴县贫困人口费用报销情况 |
3.3 汉阴县农村医疗保障发展现状 |
3.3.1 医疗保障发展概况 |
3.3.2 医疗保障缴费情况 |
3.3.3 医疗保险体系资金情况 |
3.3.4 医疗服务水平 |
3.3.5 医疗保险补偿情况 |
3.3.6 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情况 |
3.3.7 医疗救助实施情况 |
3.4 汉阴县农村医疗保障扶贫实施现状 |
3.4.1 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 |
3.4.2 农村医疗保障扶贫现状 |
第四章 汉阴县农村医疗保障扶贫存在的问题 |
4.1 医疗保障扶贫制度设计缺陷 |
4.2 医疗保障扶贫体系监管没有力度 |
4.3 医疗保障扶贫相关概念界定不清晰 |
4.4 医疗保障扶贫的政策漏洞频出 |
4.5 医疗保障扶贫过程中的不足 |
第五章 完善汉阴县医疗保障扶贫的对策建议 |
5.1 健全农村医疗保障扶贫制度设计 |
5.2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
5.3 促使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摆脱工作困境 |
5.4 完善医保扶贫措施助推健康扶贫工作 |
5.5 加强农村医疗保障扶贫监督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医药推广企业财务合规问题研究 ——以Y医药推广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财务合规及相关文献法规政策综述 |
2.1 财务合规综述 |
2.1.1 合规综述 |
2.1.2 财务合规综述 |
2.2 文献综述 |
2.2.1 医药推广企业合规研究文献综述 |
2.2.2 医药推广企业两票制等新政策下财务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2.3 财务合规相关法规政策综述 |
2.3.1 医药推广企业财务合规相关法规政策解读 |
2.3.2 影响医药推广企业财务合规的监管架构变化 |
第3章 Y医药推广公司财务合规问题及原因 |
3.1 我国医药行业概况 |
3.1.1 医药生产企业发展分析 |
3.1.2 医药流通企业概况 |
3.1.3 医药推广企业及其业务模型 |
3.2 Y医药推广公司背景介绍 |
3.2.1 Y医药推广公司基本概况 |
3.2.2 Y医药推广公司的组织架构 |
3.3 Y医药推广公司财务合规问题 |
3.3.1 推广服务费用缺乏有效制度规范 |
3.3.2 费用预算制度缺失 |
3.3.3 存在财务票据风险 |
3.3.4 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缺失风险 |
3.3.5 财务部门岗位设置不合理 |
3.4 Y医药推广公司财务合规问题原因分析 |
3.4.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4.2 经济环境分析 |
3.4.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4.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4章 Y医药推广公司财务合规对策 |
4.1 重点解决大额推广服务费管控问题 |
4.1.1 Y医药推广公司推广服务的主要内容 |
4.1.2 推广服务费的结算标准 |
4.1.3 推广服务费结算的具体流程 |
4.1.4 服务费结算管理制度的实施 |
4.2 制定费用支出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控制 |
4.2.1 费用支出预算编制原则 |
4.2.2 费用支出预算项目 |
4.2.3 费用支出预算的执行 |
4.3 完善发票及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
4.3.1 发票领用和开具管理制度 |
4.3.2 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
4.4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 |
4.4.1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
4.4.2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
4.5 其他对策 |
4.5.1 加强公司借款管理 |
4.5.2 推行服务供应商合作资格认证机制 |
4.5.3 提高合规要求在薪酬绩效管理中的比重 |
4.5.4 做好招聘培训等人力资源工作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卫生改革新政策与合理用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医改政策下L制药营销策略研究[D]. 石磊. 山东大学, 2021(02)
- [2]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D]. 陶思羽.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公立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A医院为例[D]. 郭亚玲.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葵花药业财务分析[D]. 张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5]公共管理视角下内蒙古医保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研究[D]. 张燕.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效果评估 ——以四川省为例[D]. 何庆红.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7]我国分级诊疗政策扩散过程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D]. 杜红妹.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8]S制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戴阳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4)
- [9]汉阴县农村医疗保障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冯卓. 西北大学, 2019(04)
- [10]医药推广企业财务合规问题研究 ——以Y医药推广公司为例[D]. 蹇利.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