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积分法准分子激光束能量均匀化研究

时空积分法准分子激光束能量均匀化研究

一、准分子激光光束时空积分法能量均匀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印四华[1](2016)在《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是一种新型的加工工艺,强激光脉冲聚焦于液体中诱导产生的空泡即使在细胞量级时仍然能产生空泡冲击波、高速微射流、瞬时高温和局部真空负压,利用空化的各种物理现象能够实现对各种固体材料的微纳米加工。激光诱导空泡在血液中快速扩张遇到血栓阻挡时将会出现半径为1μm的微射流和1.6GPa的高压脉冲,将空化消融血栓的优势引入激光血管再通术中,有望于开发出一种新颖的激光医疗技术。实验中使用的硅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弹性模量与血栓相近,因而被用来模拟血栓。所以有必要对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进行实验和机理研究。本文对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实验规律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实验中出现的热效应和空泡射流冲击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介绍了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和激光血管再通术的研究意义;其次,介绍了激光诱导空化实验研究、空泡数值计算和激光血管再通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实验研究了研究水层深度和空泡位置这两个因素对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的影响;再次,采用高速摄影仪观测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过程中的空泡动态特性及等离子体束形态;最后,对材料表面以上不同位置处空泡的动态特性、流场分布和压强变化进行了数值仿真。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在不同水深条件下改变空泡位置实施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实验,然后绘制凹坑宽度/深度趋势图,展示代表性空泡位置处加工的凹坑形貌,用以研究空化微加工的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激光焦点位于材料表面以下且位置越低时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效率越高,激光焦点位于材料表面附近时加工精度高;激光能量热效应与空化现象的联合作用是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材料去除的机理;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过程中,水冢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能量的屏蔽,此时失去了空化微加工作用;光纤头在激光血管再通术的初始阶段应靠近血栓,在血栓消融结束阶段应远离血栓。(2)采用高速摄影仪观察代表性空泡位置处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过程中的空泡动态特征、周围流场变化和等离子体束的形态,理论分析了加工过程中的热效应和空泡射流冲击。结果表明:激光焦点位于材料表面以下时空泡附着于材料表面,通过空泡冲击波和激光能量热效应微去除材料;当空泡位于材料表面上方时通过冲击波和微射流微去除材料,可以实现微纳米加工和空化消融血栓;空泡与大气相通时,透过等离子体屏蔽的激光能量热效应微去除材料,空泡射流冲击起到了复合加工的作用。(3)在Fluent软件环境中使用流体体积法(VOF),对材料表面附近不同位置处的空泡动态变化、流场分布和压强变化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材料表面附近的空泡在膨胀-收缩过程中可以促进热流交换、排除残屑;空泡膨胀挤压流体形成的水压以及空泡溃灭形成的高速微射流对材料产生的微去除作用,是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和激光血管再通术空化消融血栓的主要机理;材料表面附近空泡的初始压强以及空泡收缩至最小时的压强较大,是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以及空泡消融血栓的关键量。

罗倩华[2](2014)在《应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研究不锈钢连铸板坯轧制过程溶质迁移规律》文中研究指明不锈钢连铸板坯的冷凝过程由外至内逐渐冷却,由于中心温度高于边缘温度,使得一些低熔点和夹杂元素易在中心富集,形成偏析带。而电磁搅拌的应用在改善中心偏析的同时,常伴有白亮带的产生,造成局部微观组织和化学成分的不均匀。由于偏析和夹杂物的存在严重影响材料的性能,并容易在轧制过程中引起表面缺陷。因此,研究不锈钢板坯轧制过程中溶质的迁移规律,从而达到对冶金工艺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控制,受到冶金工艺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论文结合不锈钢热轧、冷轧工艺,采用火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研究解析200mm厚连铸板坯溶质状态与分布规律;在研究成功微创分析用集合式冶金标准样品保证了信号稳定性的基础上,采用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成功解析了3mm厚热轧板与lmm冷轧板溶质状态与分布规律。与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技术相结合,首次深入研究了不锈钢从200mm连铸板坯-3mm热轧板-lmm冷轧板在轧制过程中各溶质的分布与迁移、白亮带的形成与演化、夹杂演化等规律。1)在不锈钢连铸板坯横截面上有一环状偏析带,此偏析带C、Si、Ti等元素为负偏析带,Ca、Al富集呈严重正偏析带,与低倍组织形貌中白亮带精确对应,由电磁搅拌所致。2)白亮带区铝系夹杂物总量较中部区域略多,且白亮带区Al-Ca夹杂比例略高,而中部区域Al-0夹杂比例略高;白亮带中A1系夹杂物小颗粒比例略大,而中部区域大颗粒略多。3)经热轧和冷轧工艺过程后,材料被挤压、变薄的同时,还伴随着偏析带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夹杂物的断裂、细化等,形成不连续的点状或带状偏析,传递到后续产品中;成分偏析的有所改善,但无法消除。4)从铸坯、热轧板到冷轧板,Al-Ca (Mg)夹杂物的比例降低,Al-O夹杂物的比例增加;同时,小颗粒夹杂物的比例大幅增加,大颗粒夹杂物的比例有所减少,Al系夹杂物的平均粒度依次减小。

林勇[3](2009)在《用于激光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激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国防和科学研究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目前已经很难找到不应用激光技术的领域和部门了。然而激光光束的某些特性使得它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例如:激光束的光强呈高斯分布而不是均匀分布,它的传播路径是双曲线而不是直线,这些特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扩展激光的应用领域,提高激光技术的应用水平,就需要对激光束进行整形,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衍射光学元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复制、造价低、衍射效率高、设计自由度多、材料可选性宽、色散性能独特等优点,并能实现传统光学器件难以完成的微小、阵列、集成及任意波面变换等新功能,在激光光束整形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论述了用于激光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基础理论和优化算法,并围绕三种设计模型,即标量模型、矢量模型和光线模型对衍射光学元件的优化设计展开深入研究,重点开展了基于标量模型的优化算法改进,基于矢量模型的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优化设计以及基于光线模型,借助ZEMAX软件设计模拟圆锥镜光学特性的透镜圆锥镜和实现长焦深、小焦斑的衍射光学元件等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包括:1.基于标量设计模型,提出了GSGA混合算法、平滑修正法和模糊控制迭代算法设计用于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计算机设计结果表明了这些算法的有效性。特别是模糊控制迭代算法,它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到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中,通过模糊决策智能地选择优化路径,从而基本克服了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2.对具有非周期结构的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展开研究。基于Mansuripur的矢量衍射模型,提出矢量模糊控制迭代算法设计用于光束整形的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通过对设计结果的分析、比较、讨论以及借助时域有限差分法的进一步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而且,针对Mansuripur矢量衍射模型中某些假设条件过于主观,提出了改进方案。重新推导衍射公式,建立改进的矢量模型,并基于改进模型设计了亚波长衍射元件。3.在光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ZEMAX软件对模拟圆锥镜光学特性的透镜圆锥镜和实现长焦深、小焦斑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展开研究。通过合理设计目标函数,编写所需的外部扩展程序,并借助软件自身的优化能力完成了元件的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平衡轴上光强分布均匀和主光斑大小不变这两个不兼容的条件,提出了加权的方法设计目标函数,取得了别人满意的设计结果。

孟英利[4](2009)在《用于激光光束整形的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激光技术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国防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的越来越广泛应用,人们对激光光束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激光光束呈高斯分布和传播路径是双曲线的特性,限制了它在某些方面的应用,因此对激光光束进行整形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用于激光光束整形的技术有多种,而利用二元光学元件实现激光光束整形是其中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是在对国内外二元光学元件设计算法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原有设计算法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并在对光学软件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光学设计软件设计二元光学元件实现光束整形。具体内容:(1)首先概括介绍了激光光束整形技术和二元光学知识,之后重点介绍了二元光学实现激光光束整形技术:详细介绍和分析了二元光学元件整形原理、设计原理、设计分析方法和设计算法。(2)针对现有的算法存在受初始值影响大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尝试采用新算法-人工鱼群算法来进行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新算法较好的实现了光束整形,其整形结果优于盖师贝格-撒克斯通(Gerchberg-Saxton,G-S)算法和基本遗传算法(GA)。(3)从设计具有可加工性元件的角度出发,利用光学设计软件来设计二元光学元件实现激光光束整形。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与VC++的外部接口,编写了表面面型设计程序,得到了具有可加工性的面型分布方程。

王伟[5](2008)在《激光冲击打标技术的实验与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冲击打标是一种新型的标记技术,它将激光冲击和激光标记很好地结合起来。本文从激光打标技术的分类出发,介绍了几种不同的激光打标技术,分析了激光打标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激光冲击打标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通过改变激光脉冲能量、约束层等,以6061铝合金和AZ91镁合金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不同的激光冲击打标实验方案。对于6061铝合金材料,用水为约束层,黑色涂层为吸收层,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标记区域的深度和残余应力值逐渐增加,在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同时,由于位错运动、增殖、滑移使内部的位错密度急剧增加,使材料表面的强度和硬度显着增强;对于AZ91镁合金材料,考虑到水对镁合金的腐蚀作用,选用K9玻璃为约束层,铝箔为吸收层,山于等离子的屏蔽效应,标记区域的深度并没有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由于金属表层承受冲击时发生了激烈的塑性变形,标记区域的硬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ANSYS/LS-DYNA建立了激光冲击打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激光诱导的冲击波的加载,进行了打标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激光冲击波作用后的标记区域网格形成了与载荷直径相仿的凹坑,其残余应力均表现为压应力,随着形变量的逐渐增加,在标记中心残余压应力达到最大值;板厚方向的残余压应力随着板厚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变形量的大小与残余应力大小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最终将实验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基本相符合。

杨艳芳[6](2007)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激光角膜热成形术仿真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人身体上最精密的器官之一——眼睛,针对远视、近视、老花、异物侵入等不同的状况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法,从佩戴矫正眼镜到准分子激光,到人工角膜等,表明社会上对角膜相关疾病的关注。眼科屈光手术是当今眼科医学最前沿的领域之一,激光治疗近视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应用。随着近视治疗的日臻成熟,远视治疗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目前针对远视,特别是高度远视的治疗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探索激光治疗远视有着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本论文将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激光技术、眼科屈光技术以及生物医学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结合,研究了半导体激光角膜热成形术对眼角膜作用机理:利用有限元方法针对眼睛角膜特性做了医学虚拟分析,定性分析了影响角膜曲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眼角膜热成形术的虚拟仿真系统。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了半导体激光角膜热成形术的实施原理,研究了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激光角膜热成形术的虚拟分析过程;分析了热传导理论的微分方程和有限元方法模型,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确定了角膜组织的热参数,研究了半导体激光作为表面热源作用于角膜时,材料的热物理参数不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在角膜上所产生的瞬态温度场,给出了不同参数下的激光作用时角膜的温度场分布曲线和穿透深度的比较。(2)根据人眼及角膜结构、屈光不正产生的原因以及人眼的屈光学原理,分析了角膜屈光力D的变化率η与角膜术后的曲率半径变化率;运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几何模型,在相应的约束和加载的情况下,分析了不同参数情况下角膜的变形量以及曲率半径的变化率。通过分析对比,得到了每一种手术参数在手术中对角膜曲率变化效果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各个参量在屈光矫正中的作用效果。(3)根据对角膜热分析和力学分析结果,对角膜热成形术的影响参数做了定性分析,设计了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设计及前期实验,对实验中产生的结果通过裂隙灯观察、角膜地形图仪观察,并做了电镜病理分析,说明了半导体激光角膜热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后期实验打下了基础。(4)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半导体激光角膜热成形术的医学仿真系统框架;结合面向对象设计和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开发了仿真系统,初步实现了半导体激光角膜热成形远视治疗的预测、计算和演示等仿真功能。研究了软组织的变形仿真的相关方法,针对眼球的构成以及角膜热成形术的原理,提出了质点弹簧法与基于压力模型的方法相结合的思想,实现了眼角膜三维仿真变形系统,为交互式角膜热成形术虚拟手术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明名[7](2006)在《利用二元光学技术实现小焦斑、长焦深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经典光学中,焦深和焦斑总是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一个经典光学系统无法同时达到长焦深、小焦斑的效果,因而在现在众多激光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二元光学技术是目前国际光学讨论的一个热点,它是基于光波的衍射理论,利用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工艺,在光学器件表面刻蚀产生两个或多个台阶深度的浮雕结构来取代连续浮雕结构,从而能够将二元光学元件投入加工。与经典光学相比,二元光学元件能在光波入射时调制光波波前,改变其相位,从而在输出面得到相应的光场分布要求。 本论文从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元件外形设计三个方面对利用二元光学技术来实现小焦斑、长焦深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首先,介绍了二元光学的产生及发展,和二元光学元件设计的几种常用方法。随后介绍了经典光学中焦深和焦斑的矛盾问题,以及长焦深光学元件的原理以及其实现的各种方法,包括第一阶段的改变数值孔径方法、圆锥透镜(axicon)方法和M.D.Levenson等人提出的相移掩模(PSM)方法,第二阶段德尔宁(Drunin)提出了无衍射光束(diffraction-free beams)方法和寿查基(Sochacki)等人提出的能量守恒法等等。最后概述了目前小焦斑、长焦深光学元件的设计现状。 其次,分析并讨论了用二元光学技术来实现小焦斑、长焦深的设计方法,完成了小焦斑、长焦深的二元光学元件相位函数设计程序的编写。利用计算机仿真,对所得到的相位函数进行验证,得到了相应焦深内各个输出平面上的光强分布和光斑大小。对于验证后的二元光学元件相位函数进行了处理,得到了相应的表达式。 最后,本文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与VC++程序的外部接口,编写了表面面形设计程序,得到了相应相位函数的二元光学元件表面面形。对于所得到的表面面形,利用ZEMAX中的相关功能进行性能检验,检验证明模拟面形与计算机仿真的结果是吻合的,验证了所设计的二元光学元件的正确性。最后对二元光学元件的加工方法以及精度进行了展望和讨论。 本论文有机地结合了二元光学技术和小焦斑、长焦深光学元件的特点,探讨了小焦斑、长焦深的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完成了利用二元光学技术实现小焦斑、长焦深的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论文所做的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相应的面形设计为今后二元光学技术在小焦斑、长焦深方面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李迎霞[8](2006)在《采用双光束CO2激光的玻璃切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容易产生不可控裂纹是CO2激光切割玻璃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新的玻璃切割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本文对激光切割平板玻璃进行传热和应力数值模拟,研究激光切割过程中裂纹形成的机理、分析减少裂纹的措施。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激光切割玻璃的一维传热数学模型,建立了工件的切割曲线方程,通过求解切割曲线方程得到了激光切割玻璃的极限速度与激光功率的关联式,将理论分析结果与现有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2)建立了单光束CO2激光切割玻璃的三区热应力耦合数学模型。将激光切割过程中对玻璃的传热影响分为三个区域,根据这三个区域建立了相应的传热数学模型,并建立了由温度差引起的热应力模型。建立了基于激光切割玻璃的有限元算法。(3)对单光束CO2激光切割玻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考察物理模型尺寸较大时工件内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然后对激光光斑区域进行了数值模拟,观察该区域的应力场分布,分析裂纹产生的机理。(4)建立了双光束CO2激光切割玻璃的四区热应力耦合数学模型,分析在切割激光束和辅助加热激光束共同作用下工件内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情况。对双光束CO2激光切割玻璃的三维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观察玻璃内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情况,比较单光束和双光束激光切割玻璃的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的差别,分析辅助加热激光对玻璃内部热应力分布的影响。此外,通过数值模拟对双光束激光切割玻璃的过程进行优化,并提出了优化方案。(5)基于非傅立叶效应对激光切割玻璃的传热和应力数学模型进行重建。根据现有的“瞬态薄层”模型建立了激光切割玻璃的三区“瞬态薄层”传热模型。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对未来工作作了进一步展望。

李振新[9](2006)在《基于激光治疗的光纤终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基于激光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光纤终端,进行了以临床应用为目的的实验研究工作。对所涉及的生物光学、生物传热学、相关的检测技术以及实验的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都作了相应的论述与研究。形成了一套基于激光治疗的光纤终端的研究方法。并为光纤终端的制作和临床应用打下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其实质是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根据其波长、能量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其在医学治疗中形成了不同的分支。例如,利用光波长的光动力学疗法、利用激光强能量的激光手术和弱激光的间质热疗法等。而这些疗法目前主要应用在对肿瘤的治疗中。在激光治疗肿瘤的过程中,作为传能部分的光纤终端,对治疗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生物组织中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各不相同,所以,直接与肿瘤组织相作用的光纤终端的传光能力、形状结构以及对光能的分散程度和形状,将会影响到治疗的最终结果和治疗的成败。因此,本文从对光纤终端形状的分析着手,对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激光和激光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介绍了与激光医学相关的组织光学、组织传热学、激光技术、激光的动力学疗法和激光热间质疗法等各领域的发展状况、目前的研究水平和实际应用情况。指出了激光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思路。随后,根据生物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光子在物质中的传输理论,从理论上探讨了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现象。提出了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光纤终端出射光与光纤终端形状关系的方法,是蒙特卡罗方法在激光医学中的一种新的应用方式。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光纤终端射出光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与传播进行的模拟,增加了光纤终端在设计和使用中的直观性和可靠性。并且对激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热现象进行了分析。根据生物组织的热传导方程和生物组织结构的特点,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光纤终端在生物组织中形成的热分布。在利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时,为了能更加突出主要的问题,所以在软件的使用中,将生物组织结构进行了简单化。这与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其模拟结果对光纤终端的研究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在激光的热间质疗法中,对温度的控制和测量是至关重要的。准确的控制温度,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激光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要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首先要能够准确的测

谌廷政[10](2004)在《微光学器件灰度掩模制作及应用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微光学元件在现代通讯、军事应用、空间技术、超精加工、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及娱乐消费等众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与微光学领域相关的设计、制作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微光学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器件制作进行重点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微光学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 1.在全面分析了现有衍射光学标/矢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通用的光程差积分法,可用于复杂面形衍射器件的标量分析。 (1) 通过与角谱分析法和严格耦合波分析法之间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了光程差积分法在标量领域的有效性; (2) 利用光程差积分法设计了一种新型同面相位补偿等腰闪耀光栅,解决了异面相位补偿二次衍射及加工对准的难题,并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验证了设计结果的正确性。 2.首次提出了彩色等效灰阶细分扩展实现掩模曝光深度精细控制的方法。 (1) 通过对掩模曝光深度与曝光光强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等效灰阶细分扩展的必要性和扩展需求; (2) 提出了两种彩色等效灰度的颜色选择方法:测试选取法和解析计算法; (3) 针对彩色胶片制作模拟掩模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及重复性不好的缺点,首次提出了彩色数字掩模,并以三彩色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组合彩色数字掩模制作为例,给出了3LCD组合方法及灰阶细分扩展计算公式。 3.首次建立了一套基于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的微光学数字化灰度掩模制作系统。利用实时并行直写数字掩模精缩曝光技术,提高了掩模制作的速度和分辨率,获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4.基于DMD数字化灰度掩模制作系统,首次提出了以下一系列适用于数字灰度掩模制作的新技术: (1) 数字移动掩模技术。数字移动掩模可用于制作柱透镜、正弦光栅、大数值孔径微透镜阵列等。建立了一个非整数周期移动曝光累积能量模型和一个多周期掩模阵列移动曝光边框效应模型,并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 (2) 数字旋转掩模技术。数字旋转掩模可用于制作大数值孔径微透镜、圆对称整形器件、锥形棱镜等。以几种常用微光学器件为例,构建了旋转掩模的数学模型并分别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 (3) 数字分形掩模技术。掩模分形可用于解决精缩投影系统入瞳透镜孔径有限导致的边缘能量损失。本文首次提出了多种数字掩模分形方法,如周期放大法、台阶分

二、准分子激光光束时空积分法能量均匀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分子激光光束时空积分法能量均匀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激光诱导空化的实验研究
        1.2.2 激光诱导空化的数值仿真
        1.2.3 激光诱导空化消融生物组织
        1.2.4 激光血管再通术
    1.3 课题来源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方案设计与实验装置
    2.1 激光诱导空化加工方案设计
    2.2 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实验装置
        2.2.1 激光器
        2.2.2 高速摄影仪
        2.2.3 检测仪器
    2.3 实验材料的属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实验研究
    3.1 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理论基础
        3.1.1 激光诱导空化效应
        3.1.2 激光能量损耗理论
    3.2 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实验方案
    3.3 水深1mm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结果及分析
        3.3.1 凹坑宽度规律分析
        3.3.2 凹坑深度规律分析
        3.3.3 凹坑形貌分析
    3.4 水深3mm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结果及分析
        3.4.1 凹坑宽度规律分析
        3.4.2 凹坑深度规律分析
        3.4.3 凹坑形貌分析
    3.5 水深5mm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结果及分析
        3.5.1 凹坑宽度规律分析
        3.5.2 凹坑深度规律分析
        3.5.3 凹坑形貌分析
    3.6 水深7mm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结果及分析
        3.6.1 凹坑宽度规律分析
        3.6.2 凹坑深度规律分析
        3.6.3 凹坑形貌分析
    3.7 水深9mm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结果及分析
        3.7.1 凹坑宽度规律分析
        3.7.2 凹坑深度规律分析
        3.7.3 凹坑形貌分析
    3.8 凹坑形貌综合分析
    3.9 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对比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机理研究
    4.1 激光等离子体束及其作用机理
    4.2 激光诱导空泡脉动过程
    4.3 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现象及机理
        4.3.1 空泡位于材料表面
        4.3.2 空泡位于材料表面以上1mm
        4.3.3 空泡位于材料表面以上3mm
        4.3.4 空泡位于材料表面以上4mm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仿真研究
    5.1 空化泡仿真方法介绍与选用
        5.1.1 流体体积法(VOF)
        5.1.2 边界元法(BEM)
        5.1.3 锋面跟踪法(Front Tracking)
        5.1.4 水平集法(Level Set)
        5.1.5 CLSVOF法(Coupled-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
        5.1.6 格子-波尔兹曼法(Lattice-Boltzmannn methods)
    5.2 VOF理论模型
        5.2.1 控制方程
        5.2.2 基本假设条件
        5.2.3 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
        5.2.4 边界条件设定
        5.2.5 初始值的确定
        5.2.6 流动模型的确定及求解方法
    5.3 空泡动态特性仿真结果
        5.3.1 硅胶表面处空泡动态特性
        5.3.2 硅胶表面以上1mm处空泡动态特性
    5.4 空泡流场分布
    5.5 空泡压强变化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2)应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研究不锈钢连铸板坯轧制过程溶质迁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不锈钢连铸连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检测方法
        1.2.1 不锈钢的连铸连轧技术
        1.2.2 不锈钢连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2.3 对不锈钢产品的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1.3 火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1.3.1 原理和仪器结构
        1.3.2 火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的应用进展
        1.3.3 火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在不锈钢铸坯上的应用
    1.4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1.4.1 仪器的原理、结构和特点
        1.4.2 基础研究进展
        1.4.3 LA-ICPMS在冶金领域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不锈钢连铸板坯横截面的火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2.1 实验仪器和方法
        2.1.1 仪器及工作参数
        2.1.2 试样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各元素在不锈钢连铸板坯横截面中不同位置的含量分布
        2.2.2 各元素最大偏析点在不锈钢连铸板坯横截面厚度方向的分布
        2.2.3 板坯横截面中各元素不同含量的统计分布分析
        2.2.4 夹杂物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2.2.5 夹杂物的形貌解析
    2.3 小结
第三章 不锈钢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及工作参数
        3.1.2 标准样品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激光剥蚀参数对分析性能的影响
        3.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参数对分析性能的影响
        3.2.3 质谱干扰
        3.2.4 内标的选择与校正
        3.2.5 校准曲线的建立
        3.2.6 检出限和定量限
        3.2.7 样品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不锈钢热轧板横截面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及工作参数
        4.1.2 试样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被测元素信号与背景的确定
        4.2.2 各元素不同位置的含量分布
        4.2.3 各元素最大偏析点在不锈钢热轧板横截面厚度方向的分布
        4.2.4 热轧板横截面中各元素含量的统计分布分析
        4.2.5 夹杂物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4.3 小结
第五章 不锈钢冷轧板横截面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5.1 实验部分
        5.1.1 仪器及工作参数
        5.1.2 实验样品
        5.1.3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被测元素信号与背景的确定
        5.2.2 各元素不同位置的含量分布
        5.2.3 各元素最大偏析点在不锈钢冷轧板横截面厚度方向的分布
        5.2.4 冷轧板横截面中各元素不同含量的统计分布分析
        5.2.5 夹杂物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5.3 小结
第六章 不锈钢连铸板坯轧制过程中溶质迁移规律的探讨
    6.1 成分分布
        6.1.1 不锈钢连铸板坯
        6.1.2 不锈钢热轧板
        6.1.3 不锈钢冷轧板
    6.2 统计参数解析
        6.2.1 最大偏析位置和最大偏析度
        6.2.2 统计符合度
        6.2.3 统计偏析度
    6.3 夹杂物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不锈钢连铸板坯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7.1.2 采用LA-ICPMS测定不锈钢中主、次、痕量元素的定量分析研究
        7.1.3 不锈钢薄板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7.1.4 不锈钢连铸板坯在轧制过程中溶质迁移规律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用于激光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衍射光学元件的发展
    1.2 衍射光学元件特点
    1.3 典型的激光束整形技术
    1.4 衍射光学元件在光束整形中的应用
    1.5 衍射光学元件设计研究进展
        1.5.1 基于标量模型的优化设计
        1.5.2 基于矢量模型的优化设计
        1.5.3 基于光线模型的优化设计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
2 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基础理论
    2.1 标量衍射理论
        2.1.1 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2.1.2 菲涅尔衍射公式
        2.1.3 夫琅和费衍射公式
        2.1.4 平面波角谱理论
    2.2 矢量衍射理论
        2.2.1 边界元法
        2.2.2 有限元法
        2.2.3 时域有限差分法
    2.3 光线模型理论
        2.3.1 光栅方程法
        2.3.2 高折射率法
    2.4 本章小结
3 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常用算法分析和比较
    3.1 典型优化算法回顾
        3.1.1 G-S及其改进算法
        3.1.2 杨-顾算法
        3.1.3 最速下降法和共轭梯度算法
        3.1.4 模拟退火算法
        3.1.5 遗传算法
        3.1.6 混合优化算法
    3.2 各种算法设计结果分析和比较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标量模型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改进方案
    4.1 GSGA混合算法
        4.1.1 GSGA算法基本原理
        4.1.2 计算机设计结果
    4.2 平滑修正法
        4.2.1 平滑修正法基本原理
        4.2.2 计算机设计结果
    4.3 模糊控制迭代算法
        4.3.1 模糊控制理论
        4.3.2 模糊控制器的建立
        4.3.3 算法流程及设计结果
        4.3.4 元件可加工性分析及设计软件开发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矢量模型的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研究
    5.1 Mansuripur模型和矢量迭代算法
        5.1.1 Mansuripur矢量衍射模型
        5.1.2 矢量迭代算法
    5.2 矢量模糊控制迭代算法
        5.2.1 算法描述
        5.2.2 计算机设计结果分析和讨论
    5.3 Mansuripur模型改进和利用改进模型设计亚波长元件
        5.3.1 Mansuripur模型的改进
        5.3.2 基于改进模型的亚波长元件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光线模型的长焦深整形元件设计方法研究
    6.1 透镜圆锥镜设计
        6.1.1 透镜圆锥镜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6.1.2 透镜圆锥镜优化设计原理
        6.1.3 计算机设计结果
    6.2 长焦深衍射光学元件设计
        6.2.1 设计原理
        6.2.2 计算机设计结果
        6.2.3 衍射光学元件的可加工性研究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4)用于激光光束整形的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激光波前整形技术概述
    1.2 二元光学概述
        1.2.1 二元光学概念和优点
        1.2.2 二元光学发展概述
        1.2.3 二元光学技术应用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2 二元光学元件设计理论
    2.1 二元光学元件设计原理
    2.2 二元光学元件设计主要分析方法
        2.2.1 几何理论分析方法
        2.2.2 标量衍射理论分析方法
        2.2.3 矢量衍射理论分析方法
    2.3 二元光学元件主要设计算法概述
        2.3.1 盖师贝格-撒克斯通算法
        2.3.2 杨-顾算法
        2.3.3 模拟退火算法
        2.3.4 遗传算法
        2.3.5 DPDV算法
    2.4 小结
3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二元光学元件设计
    3.1 人工鱼群算法概述
        3.1.1 公告板
        3.1.2 禁忌搜索思想
        3.1.3 行为选择
    3.2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设计二元光学元件
        3.2.1 人工鱼群算法设计二元光学元件的步骤
        3.2.2 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
    3.3 与其他算法设计结果比较
        3.3.1 G-S设计二元光学元件结果
        3.3.2 基本遗传算法设计二元光学元件结果
        3.3.3 讨论
    3.4 小结
4 利用 ZEMAX的二元光学元件设计和工艺参数计算
    4.1 理论分析
        4.1.1 ZEMAX设计二元光学元件的理论基础
        4.1.2 高斯分布的光束分析
    4.2 设计结果和讨论
        4.2.1 流程图和源代码
        4.2.2 光学设计软件仿真结果
    4.3 二元光学元件工艺参数计算
        4.3.1 环带半径计算
        4.3.2 环带面型方程
        4.3.3 设计结果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激光冲击打标技术的实验与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激光打标技术
        1.2.1 激光打标技术概述
        1.2.2 激光打标技术分类
        1.2.3 国内外打标现状
    1.3 本课题的提出、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激光打标基本原理
    2.1 引言
    2.2 激光冲击打标过程
        2.2.1 激光诱导冲击波机理
        2.2.2 激光冲击过程中的峰值压力
        2.2.3 增强冲击效果的技术
    2.3 激光烧蚀打标过程
        2.3.1 材料表面温度场
        2.3.2 激光烧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光冲击打标实验研究
    3.1 激光冲击打标实验仪器及试样制备
        3.1.1 实验装置
        3.1.2 测试装置
        3.1.3 试样参数
    3.2 6061铝合金打标实验
        3.2.1 实验方案
        3.2.2 实验结果
    3.3 AZ91镁合金打标实验
        3.3.1 实验方案
        3.3.2 实验结果
    3.4 冲击波标记实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冲击打标数值模拟
    4.1 ANSYS/LS-DYNA软件
        4.1.1 ANSYS/LS-DYNA软件简介
        4.1.2 有限元思想
        4.1.3 Johnson-Cook模型模拟
        4.1.4 模拟过程的描述
    4.2 单点打标数值模拟的过程
        4.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4.2.2 边界条件的简化
        4.2.3 冲击波的加载
        4.2.4 数值模拟结果
        4.2.5 不同激光能量下的模拟结果
    4.3 组合打标模拟
        4.3.1 光斑未搭接
        4.3.2 光斑搭接
        4.3.3 两种方案总结
    4.4 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与论文

(6)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激光角膜热成形术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远视屈光手术
        1.2.1 准分子激光手术
        1.2.2 激光角膜热成形术
        1.2.3 传导式角膜成形术
    1.3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意义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论文的体系结构
第2章 人眼的视光学原理及激光角膜热成形术原理
    2.1 眼睛及角膜的构造
        2.1.1 眼睛的结构
        2.1.2 角膜的结构
    2.2 屈光原理及屈光不正
        2.2.1 屈光原理
        2.2.2 屈光不正的产生原理
        2.2.3 引起远视的原因
    2.3 激光及激光照射在组织上的功效
        2.3.1 激光及激光器
        2.3.2 激光照射在组织上的功效
    2.4 激光角膜热成形术的实现原理
    2.5 基于图形和图像建模的角膜热成形术的原理仿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激光作用下角膜组织的热分析
    3.1 概述
    3.2 虚拟分析过程设计
    3.3 角膜组织的热参数分析
    3.4 理论模型
        3.4.1 热传导微分方程
        3.4.2 有限元法模型
        3.4.3 边界条件
    3.5 角膜的建模
        3.5.1 几何模型的建立
        3.5.2 加载和求解
        3.5.3 基于有限元法的热分析结果
    3.6 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角膜曲率变化的手术参数的定性分析
    4.1 概述
    4.2 屈光矫正手术及角膜的生物力学研究
    4.3 虚拟分析的理论依据
    4.4 角膜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
    4.5 手术参数对手术结果的影响分析
        4.5.1 角膜几何模型的构造
        4.5.2 载荷类型和边界条件
        4.5.3 结果分析
    4.6 角膜曲率变化分析
        4.6.1 曲线拟合算法
        4.6.2 曲线曲率计算
        4.6.3 结果计算
    4.7 小结
第5章 激光角膜热成形术实验
    5.1 概述
    5.2 动物实验的目的
    5.3 实验动物的选取及主要设备
        5.3.1 实验动物的选取
        5.3.2 实验主要设备及相关附件
    5.4 实验方案的确定及实验操作过程
        5.4.1 实验方案
        5.4.2 操作过程
    5.5 实验结果
        5.5.1 离体猪眼的实验结果
        5.5.2 活体大白兔实验数据的整理
        5.5.3 术后病理切片结果
        5.5.4 临床研究结果
    5.5 后期实验安排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眼角膜变形数学模型
    6.1 概述
    6.2 屈光理论基础
        6.2.1 几何光学理论
        6.2.2 屈光理论在眼科中的应用
        6.2.3 模型眼的屈光特性的计算
        6.2.5 角膜外表面曲率变化对屈光率的影响
    6.3 角膜变形数学模型
        6.3.1 数学模型
        6.3.2 系数的确定
        6.3.3 模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激光角膜热成形术虚拟仿真系统
    7.1 概述
    7.2 虚拟仿真系统总体结构及设计开发环境
        7.2.1 虚拟仿真系统总体结构
        7.2.2 仿真系统的设计开发环境
    7.3 二维仿真关键技术
    7.4 三维仿真关键技术
        7.4.1 基于压力的建模方法
        7.4.2 高斯定理
        7.4.3 质点弹簧模型
        7.4.4 Verlet 积分法
        7.4.5 基于物理意义的角膜形变仿真过程
    7.5 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7.5.1 方案预测的实现
        7.5.2 交互式仿真的实现
    7.6 数据库管理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专利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7)利用二元光学技术实现小焦斑、长焦深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二元光学概述
    1.2 二元光学技术的发展
        1.2.1 设计理论上的发展
        1.2.2 制作工艺方面的发展
    1.3 二元光学技术的应用及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二元光学技术的应用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2 衍射相位函数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
    2.1 概述
    2.2 标量衍射理论
    2.3 设计准则和方法
        2.3.1 GS算法
        2.3.2 杨-顾算法及其改进
        2.3.3 模拟退火算法
        2.3.4 遗传算法
        2.3.5 共轭梯度算法
    2.4 小结
3 小焦斑、长焦深光学系统的设计历程
    3.1 经典光学中的焦深与焦斑
    3.2 实现长焦深的早期光学方法
        3.2.1 改变数值孔径
        3.2.2 相移掩模(PSM)
        3.2.3 圆锥透镜(axicon)
    3.3 实现长焦深的新兴方法
        3.3.1 无衍射光束
        3.3.2 能量守恒法及其改进
        3.3.3 折衍混合法
    3.4 现状概括及分析
    3.5 小结
4 小焦斑、长焦深的相位函数设计
    4.1 光的衍射—菲涅尔衍射
    4.2 串行迭代算法
        4.2.1 GS算法
        4.2.2 串行迭代算法
    4.3 相位函数的获取和验证
        4.3.1 三个输出面的验证
        4.3.2 五个输出面的验证
    4.4 小结
5 利用二元光学技术实现小焦斑、长焦深的设计
    5.1 相位函数的拟合
    5.2 面形模拟原理
        5.2.1 环带径向坐标和环带数
        5.2.2 环带的面形方程
    5.3 ZEMAX实现及分析
    5.4 性能验证分析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采用双光束CO2激光的玻璃切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1.2 激光切割技术原理及其分类
    1.3 激光切割技术的文献综述
    1.4 激光切割技术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激光切割玻璃的参数耦合数学模型
    2.1 概述
    2.2 激光切割玻璃的数学模型
    2.3 激光切割玻璃的参数模型
    2.4 参数模型的物理意义
    2.5 参数模型的实验验证和计算
    2.6 极限速度的热传导误差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单光束激光切割玻璃的热应力耦合数学模型
    3.1 概述
    3.2 单光束激光切割玻璃的传热数学模型
    3.3 激光切割玻璃的应力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单光束CO_2激光切割玻璃的有限元解法
    4.1 概述
    4.2 有限元求解弹性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4.3 有限元法求解热应力问题的知识基础
    4.4 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
    4.5 本章小结
5 单光束激光切割玻璃的热应力数值模拟
    5.1 有限元与ANSYS 软件应用
    5.2 二维热应力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5.3 三维热应力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5.4 关于激光光斑区域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双光束激光切割玻璃的传热数学模型
    6.1 概述
    6.2 双光束激光切割玻璃传热数学模型
    6.3 本章小结
7 双光束激光切割玻璃的热应力数值模拟
    7.1 双光束激光切割玻璃的三维求解结果与分析
    7.2 激光光斑区域的双光束激光切割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7.3 双光束激光切割过程的优化模拟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激光切割玻璃的非傅立叶效应初探
    8.1 概述
    8.2 非傅立叶效应的国外研究进展
    8.3 非傅立叶效应的国内研究进展
    8.4 考虑非傅立叶效应的激光切割玻璃热应力耦合模型
    8.5 热应力数学模型的耦合求解方法
    8.6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基于激光治疗的光纤终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激光医学的发展
    1.2 组织光学的进展
    1.3 组织传热学的进展
    1.4 制约因素
        1.4.1 研究水平低
        1.4.2 激光器设备水平低
        1.4.3 辅助设备和光纤终端的设计研究匮乏
        1.4.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1.4.5 研究意义
第2章 生物组织光学
    2.1 引言
    2.2 组织光学参数
        2.2.1 吸收系数
        2.2.2 散射系数
        2.2.3 平均散射余弦
        2.2.4 平均折射率
    2.3 生物组织结构对光子传输的作用
    2.4 输运理论
    2.5 漫射近似理论
    2.6 蒙特卡洛方法
        2.6.1 MC方法简介
        2.6.2 随机抽样原理
        2.6.3 模拟的主要步骤与过程
    2.7 光纤终端光场的模拟
第3章 生物组织传热学
    3.1 生物组织传热理论
        3.1.1 热平衡
        3.1.2 组织的热传输
        3.1.3 生物热传输方程
        3.1.4 定解条件
    3.2 生物组织的热学参数
        3.2.1 热学参数概念
        3.2.2 经验公式
        3.2.3 热学参数的测量
    3.3 光纤终端在组织中的热传输模拟
        3.3.1 有限元 Ansys
        3.3.2 终端热传输模拟
        3.3.3 不同光纤终端温度场
第4章 检测技术
    4.1 引言
    4.2 热敏电阻检测
        4.2.1 热敏电阻检测法
        4.2.2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参数及性能
        4.2.3 实验用热敏电阻
        4.2.4 阻温特性表与曲线
        4.2.5 数据采集仪
        4.2.6 数据采集仪采集温度变化曲线
    4.3 红外检测
        4.3.1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的原理
        4.3.2 非接触红外测温特点
        4.3.3 激光红外测温
    4.4 液晶测温
        4.4.1 液晶及特点
        4.4.2 相变与结构
        4.4.3 液晶分类
        4.4.4 液晶结构
        4.4.5 胆甾相液晶光学特性
        4.4.6 胆甾相液晶的温度效应
        4.4.7 一体化测温方法
    4.5 散斑检测
        4.5.1 散斑检测技术
        4.5.2 散斑的形成及其分类
        4.5.3 散斑图像的形成
        4.5.4 随机表面光散射研究
        4.5.5 散斑场的统计特性
第5章 采集与控制系统
    5.1 前言
    5.2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
    5.3 单片机技术的应用
    5.4 单片机系统的设计
        5.4.1 单片机系统结构原理图
        5.4.2 系统主要模块介绍
        5.4.3 数据采集模块
        5.4.4 串行通讯模块
        5.4.5 电源
    5.5 单片机软件主要模块设计
        5.5.1 主程序
        5.5.2 采集与控制
        5.5.3 通信
        5.5.4 上位机软件
    5.6 系统的性能特点
第6章 光纤终端的加工研究
    6.1 光纤的发展状况
    6.2 光纤传光原理
    6.3 光纤的选取
        6.3.1 石英光纤类型
        6.3.2 石英光纤的特点
        6.3.3 影响传光的因素
    6.4 光纤连接方法
        6.4.1 永久性连接
        6.4.2 连接器
    6.5 终端加工
        6.5.1 化学加工
        6.5.2 研磨
        6.5.3 影响研磨的主要因素
        6.5.4 光纤镀膜
        6.5.5 设备
        6.5.6 实验与模拟结果
        6.5.7 讨论
        6.5.8 结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10)微光学器件灰度掩模制作及应用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插图和附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衍射光学的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
    1.3 微光学元件的制作方法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基于VLSI的套刻技术
        1.3.2 直写技术
        1.3.3 灰度掩模技术
        1.3.4 掩模的记录材料与复制技术
    1.4 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1.4.1 研究成果
        1.4.2 微光学的发展趋势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1.5.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5.2 本文的内容安排
    1.6 本文的研究特色
第二章 衍射光学元件的理论分析方法
    2.1 矢量衍射分析
        2.1.1 矢量分析方法的对比
        2.1.2 时域有限差分法
    2.2 标量衍射分析
        2.2.1 标量衍射分析方法的对比
        2.2.2 光程差积分法原理
    2.3 OPDI法在相位补偿等腰闪耀光栅设计中的应用
        2.3.1 反面相位补偿型等腰闪耀光栅结构分析
        2.3.2 同面相位补偿型等腰闪耀光栅结构设计
        2.3.3 仿真优化计算
        2.3.4 FDTD严格矢量计算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彩色等效灰阶扩展掩模制作方法研究
    3.1 彩色等效灰度掩模制作原理
    3.2 灰阶扩展的必要性分析
    3.3 彩色等效灰阶细分扩展掩模制作方法
        3.3.1 直接测试选取法
        3.3.2 解析优化算法探讨
    3.4 彩色等效灰度掩模制作实验
        3.4.1 彩色等效灰度掩模制作
        3.4.2 三种相似等效灰度掩模方法对比
    3.5 彩色等效数字掩模制作方法研究
        3.5.1 基于三彩色LCD组合的彩色等效数字掩模制作技术
        3.5.2 三彩色LCD组合等效灰阶细分扩展的理论分析
        3.5.3 彩色等效灰阶扩展数字掩模制作方法的优点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MD的数字化灰度掩模制作方法研究
    4.1 DMD简介
        4.1.1 DMD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4.1.2 DMD与LCD的对比
        4.1.3 DMD的工作原理
    4.2 DMD数字化灰度掩模制作系统设计
        4.2.1 系统结构设计
        4.2.2 刷新率对掩模制作的影响
        4.2.3 占空比因子对掩模制作的影响
    4.3 单DMD灰度掩模制作技术的研究
        4.3.1 灰度掩模制作方法对比
        4.3.2 数字实时掩模制作技术的研究
        4.3.3 数字移动掩模制作技术的研究
        4.3.4 数字旋转掩模制作技术的研究
        4.3.5 数字编码掩模制作技术的研究
        4.3.6 数字分形掩模制作技术的研究
    4.4 DMD组合等效灰阶细分扩展掩模制作技术的研究
        4.4.1 2DMD灰阶细分扩展数字化掩模制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4.4.2 DMD组合与LCD组合等效灰阶扩展掩模制作技术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MD数字化掩模实验制作与误差特性分析
    5.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控制软件
    5.2 DMD数字化灰度掩模制作实验
    5.3 DMD灰度掩模制作误差特性分析
        5.3.1 照明系统引入的误差
        5.3.2 DMD的控制系统误差
        5.3.3 曝光及显/定影误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OE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
    6.1 激光整形器件在半焦斑边缘检出技术中的应用
        6.1.1 激光光束整形的方法
        6.1.2 高斯分布半焦斑技术
        6.1.3 倒T型分布整形应用的理论分析
        6.1.4 整形器件的位相设计与加工
        6.1.5 实验验证
        6.1.6 整形误差影响分析
        6.1.7 几种能量分布在边缘定位应用中的对比
    6.2 小角度衍射噪声光栅滤波方法研究
        6.2.1 闪耀光栅滤波原理
        6.2.2 仿真结果分析
        6.2.3 加工误差对闪耀光栅滤波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同面相位补偿角谱分析
    A1 等腰闪耀光栅等闪耀角同面相位补偿角谱模型
    A2 等腰闪耀光栅变闪耀角同面相位补偿角谱模型
    A3 同面相位补偿的效果分析及扩展应用
附录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成果

四、准分子激光光束时空积分法能量均匀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诱导空化微加工实验研究[D]. 印四华. 广东工业大学, 2016(02)
  • [2]应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研究不锈钢连铸板坯轧制过程溶质迁移规律[D]. 罗倩华. 钢铁研究总院, 2014(03)
  • [3]用于激光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D]. 林勇.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1)
  • [4]用于激光光束整形的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D]. 孟英利.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 [5]激光冲击打标技术的实验与数值研究[D]. 王伟. 江苏大学, 2008(09)
  • [6]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激光角膜热成形术仿真研究[D]. 杨艳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7]利用二元光学技术实现小焦斑、长焦深的设计[D]. 明名.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3)
  • [8]采用双光束CO2激光的玻璃切割技术研究[D]. 李迎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 [9]基于激光治疗的光纤终端研究[D]. 李振新. 武汉理工大学, 2006(12)
  • [10]微光学器件灰度掩模制作及应用技术的研究[D]. 谌廷政.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11)

标签:;  ;  ;  ;  ;  

时空积分法准分子激光束能量均匀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