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关节Colles骨折分型及手法复位60例分析

经关节Colles骨折分型及手法复位60例分析

一、经关节Colles骨折分型及手法整复6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占伟[1](2021)在《基于“金针拨骨”理论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A型骨折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的优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金针拨骨”古代文献的梳理,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归类整理,追本溯源,理清“金针拨骨”理论的发展脉络。基于“金针拨骨”理论,应用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A型骨折;通过与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临床效果评价与成本效益分析,探讨其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A型骨折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1.通过目录学等文献研究方法,查找中医骨伤古代文献,归类整理,追本溯源,并结合有关“金针拨骨”报道的各种期刊、杂志等现代文献研究,理清“金针拨骨”理论的发展脉络。2.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60例桡骨远端A型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排除手术禁忌后,择期进行手术。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1.5个月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以及术后3个月腕关节Mayo评分等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应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分析处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成本效益进行评价。结果:1.理清“金针拨骨”理论的发展脉络。2.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1.5个月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1.5个月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腕关节Mayo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基于“金针拨骨”理论,应用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A型骨折,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骨折断端复位良好,固定稳定,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无差异;同时在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方面具有优势。2.应用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A型骨折,疗效满意,医疗费用少,能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要求,符合老年患者心理需求,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减少医保费用,为国家医疗保险节约开支。

旷瑜[2](2019)在《大多角骨的CT影像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腕部大多角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的研究,测量其多维的相关数据,得到影像解剖学依据,以优化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经大多角骨进钉的方式。方法:在腕部大多角骨CT影像的多平面重建成像(multi-planer reconstruction,MPR)上,通过重新定义三维平面轴线,对大多角骨三维平面内反映其骨大小的各项数值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值结果分析,在以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时,于大多角骨处进钉方式的优化设计与可行性。结果:总计测量60例正常大多角骨的CT数据值,其中男女各30例,纳入的被检者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42.3岁,测得其弓长为(11.79±1.30)mm,鞍深(1.25±0.63)mm,减深距为(7.38±0.98)mm,桡侧宽度为(13.46±1.13)mm,高度为(11.43±1.18)mm,矢状长度为(14.59±1.63)mm,可根据测得的值定位钉道。结论:大多角骨骨体的大小能满足钉道优化设计的需求;从测得的数据中得到了钉道的安全范围;测得的大多角骨数值能帮助进行两螺钉在大多角骨的钉道设计。

王磊[3](2018)在《掌背侧手术入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的术后疗效对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临床上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对于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的两种手术入路未给予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暂无有力的临床研究证据说明两种手术入路孰优孰劣,也未能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情况给出相应的标准治疗方案。目前普遍认为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可以直视暴露的骨折端,并在直视下复位错位的骨折块,恢复原有的桡骨远端关节面,使患肢腕关节的活动度及握力得到恢复,但对选择哪种手术入路能更好的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目前没有达成共识,没有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行而有效的解决办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医疗工作者应该对此类骨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给患者提供一套合理有效而且损伤最低的手术方案,最终使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此通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及宣化钢铁公司职工医院病房及门急诊患者的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及二次拆除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情况,同时对导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在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中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通过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及宣化钢铁公司职工医院急诊、门诊以及病房的病例共60例,以上患者均为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并通过手术治疗,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均采用掌侧手术入路,总共有患者38例,其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2例;B组患者均采用取背侧手术入路,总共有患者22例,其中有男性13例,女性患者9例。分别对照比较掌背侧入路两种手术方式所需要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的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研究结果将60例患有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根据选用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B两组,A组使用掌侧手术入路,B组使用背侧手术入路。同组内在手术治疗前,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和内固定物拆除术后对比,经过影像学检查示:桡骨高度,桡腕关节的掌倾角及尺偏角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在手术后及内固定物拆除术后对比桡骨高度,桡腕关节的掌倾角及尺偏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两种手术入路方式直至骨折愈合内固定拆除术后随访通过Gartland-were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行握力方面检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在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中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根据骨折端的移位方向采用适宜的手术入路,复位固定操作简单。术中注意操作仔细轻柔,避免神经,血管,肌腱等软组织损伤。错位骨折块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恢复原有解剖结构及桡腕关节的力学传导。术后定期复查拍片,根据复查拍片情况,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尽早恢复日常生活功能需要。2.手术疗效评价术后患者按照规定日期进行腕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检查,通过影像观察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确定桡骨远端骨折的具体愈合情况及决定内固定物取出的时间。定期随访时观察并记录患者腕关节的功能锻炼情况并加以指导,直至恢复良好的腕关节功能。大部分患者术后经功能锻炼早起即得到良好的腕关节功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部分患者有疼痛症状直到内固定物取出后才完全缓解。只有5例患者在进行体力劳动时存在疼痛感,患肢握力恢复良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平均为健侧的79.1%,大部分患者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尺偏活动度,桡偏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均恢复良好。仅有5例轻度受限。3.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测量结果评定桡骨远端骨折骨性愈合后行内固定物取出术,术后检查腕关节活动度与握力相对于手术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中,采用两种手术入路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何恢复患者腕关节功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应该根据患者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方便观察骨折情况和处理骨折的手术入路,使解剖结构及桡腕关节力学传导得到良好恢复,达到良好的腕关节功能,满足日常的功能需求。至于手术并发症,因高能量损伤机制导致的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骨性结构破坏严重,经过手术治疗内固定取出后大部分患者无遗留。少部分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虽然遗留,但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原凯南[4](2018)在《中药内服治疗Colles骨折外固定架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在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理论指导下中药内服对Colles骨折外固定架术后患腕疼痛、肿胀、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活动障碍的改善情况,验证中药在临床上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促进作用,从而寻找出一种治疗Colles骨折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之能够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实验组为外固定架固定联合中药治疗,通过对肿胀程度及消肿时间、疼痛程度及止痛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将所记录数据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方面比较,经X2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年龄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符合实验要求。2.两组患者在肿胀消退时间上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4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知实验组的消肿时间要短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在止痛方面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4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知实验组的疼痛消失时间时间要短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上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00<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比较,经X2检验,术后8周时,P=0.02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时,P=0.71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患者腕关节的功能康复明显早于对照组,但经过12周的治疗及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在腕关节的功能恢复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应用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理论,合理使用中药,对Colles骨折外固定架术后早期的止痛、消肿,中后期骨折的愈合以及腕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等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王征[5](2017)在《中药“和伤散”熏洗对Colles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和伤散"熏洗对Colles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更好地发扬传统中医药在骨折创伤治疗以及康复方面的特色。方法:根据无锡市中医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入院行手术治疗病人的手术先后顺序,筛选满足试验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即应用中药熏洗配合功能康复锻炼30例,对照组即应用同等温度的热水浸浴配合相同功能锻炼30例。在患者术后3周时,测量患者治疗前Cooney腕关节评分(腕关节活动度、握力、疼痛评分)及腕围(手指伸直与前臂呈直线,准确测量腕横纹水平处腕周大小),同时开始进行"和伤散"熏洗及热水浴的不同对照康复治疗方案,参照相同的功能训练方法,于熏洗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进行随访,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和伤散"熏洗以及热水浴两组在康复治疗前后Cooney评分及腕围等的差异。结果:(1)治疗前,试验组及对照组间Cooney评分及腕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组内治疗前后Cooney评分及腕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Cooney评分及腕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试验组Coone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试验组在临床中对于促进腕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腕围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4周、第8周试验组腕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和伤散"对腕关节肿胀消退有更好的促进效果。(2)30例试验组病人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及全身症状,说明"和伤散"在临床熏洗应用中是安全的。结论:(1)"和伤散"熏洗配合适当的腕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能够有效加快Colles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的进程。(2)"和伤散"临床熏洗应用效果肯定,安全无不良反应。

荆警提[6](2017)在《手法整复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手法整复结合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予手法整复结合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对照组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术后6周、术后3个月拍摄X线片并测量掌倾角、尺偏角及桡侧高度变化: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当日、术后3天、术后1周、术后6周腕关节疼痛情况;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腕关节功能;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术后当日、术后3天、术后1周、术后6周VAS疼痛评分比较,术后当日、术后3天、术后1周VAS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术前、术后、术后6周、术后3个月掌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术前、术后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术后3个月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术前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术后6周、术后3个月尺偏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66.67%、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3.33%、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主观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3.33%、7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恢复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方面,手法整复结合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低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但是后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无差异,且前者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后者,前者满意度高于后者,综合考虑老年人群的特殊生理阶段,手法整复结合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更易被老年患者接受。

韩芳林[7](2016)在《三种外固定方法保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传统中医手法复位后三种外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45例老年患者均采用传统中医手法整复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即序贯疗法组(早期夹板固定,局部肿胀消退后,更换为用石膏固定),单纯夹板固定对照组,单纯石膏固定对照组。3组患者于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对最后一次随访结果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三组疗效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工作状况、腕关节活动度,患肢抓握力,影像学检查,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夹板固定组及单纯石膏固定组(P<0.05)。结论:序贯疗法(早期夹板固定,局部肿胀消退后,更换为用石膏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

袁明[8](2016)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通过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比较,研究它们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根据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选择分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组(治疗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首次就诊时均行腕关节标准X线正侧位检查,利用Rizzo诊断标准定义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Stewart改良评分详细测量数据,并根据AO分型标准将其分为:治疗组A3型:4例,B型:23例,C型:11例,对照组A3型:3例,B型:24例,C型:11例。术后分别于2、4、8、12周复诊及随访,收集相关影像学和腕关节评分数据。并用SPSSl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两组患者X线显示全部愈合。对照组对纠正桡骨短缩的作用显着高于治疗组(P<0.05),但对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角度及功能与治疗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达到满意疗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虽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腕关节功能不受限制。手法复位治疗复杂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易再次移位,畸形愈合风险较高,且功能恢复较差。

王帅[9](2015)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B型)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的分析老年桡骨远端骨折(A0分型:B型)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并通过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指出两种治疗方法对治疗此类此型骨折时两者各自的优缺点。方法:(1)病例收集:本次研究患者的全部资料均于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成都市第一骨科医院的病例资料,共收集60例完整资料。(2)分组:收集其中30例患者为保守治疗即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患者,其余30例患者为手术治疗即手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组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评估患者术后1周、2周、6周、3月及骨折治疗后一年的疗效。(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于术后骨折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两组患者于术后2周、6周及术后一年的影像学指标的测定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后一年各自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定的比较以及两组患者于术后所用的花费及接受X线照射次数的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的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分型、及受伤时的掌倾角、尺偏角的结果分析,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疗效结果的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组的患者在骨折愈合的时间上较手术治疗的患者愈合时间较短,且两者的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影像学分析中,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组的患者其影像学指标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组的患者可获得更好的益处(P<0.05)。(4)在治疗后一年两组患者的Dienst腕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患者的腕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两组患者骨折后,治疗费用及接受X线照射次数方面,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组的患者花费更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X线次数方面两组患者相当,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以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特别对于A0分型为B型的老年患者,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对此类此型骨折是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均能得到很好的效果。但两种治疗方法又有各自的优劣势。总而言之:保守治疗可通过更小的医疗成本获得更早期的骨折愈合,但在影像学各项指标及早期功能评分方面手术患者可获得更多的益处,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及远期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

陈旭[10](2014)在《小夹板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A3型骨折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治疗组与对照组伸直型桡骨远端A3型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粉碎、嵌插)。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通过骨折愈合时间、固定效果观察及定期进行腕关节功能的总体评价和患者自我评价,观察手法复位—中医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A3型骨折在后期腕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骨折后期骨折愈合时间、影像评定标准、功能恢复,为更好发挥手法复位—中医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作用的优势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选取6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A3型骨折,所有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法复位—中医小夹板外固定)和对照组(外固定支架手术方法),保证患者按1:1进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患者4周后解除夹板,配合腕关节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对照组予术后6周拆除外固定支架,配合腕关节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并分别于治疗时、治疗后4周进行固定效果观察、测量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情况。用Lidstrom腕部X线指标积分评价标准评价其影像学疗效。治疗4周、12周、24周后的腕关节功能总体评价(Sarmiento评分),并测量桡骨远端影像学指标(桡骨短缩长度、掌倾角、畸形等)。结果:1、通过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掌倾角、尺偏角丢失以及桡骨长度丢失方面:治疗4周后两组间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说明两组治疗4周后整体影像学效果恢复满意,为后期腕关节功能锻炼奠定了基础。小夹板治疗4周、12周、24周及在拆除外固定支架4周、12周、24周时腕关节功能总体评价组间对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伸直型桡骨远端A3型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患者,在拆除夹板后配合腕关节功能锻炼康复治疗能更好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结论:小夹板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A3型骨折,在后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外固定支架。

二、经关节Colles骨折分型及手法整复6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关节Colles骨折分型及手法整复6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金针拨骨”理论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A型骨折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的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金针拨骨”起源
    2.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
        2.4 一般资料分析
        2.5 病例分组
    3.治疗方法
        3.1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
        3.2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3.3 术后处理
    4.观察指标
        4.1 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术中以及术后1.5个月)
        4.2 腕关节Mayo评分(术后3个月)
        4.3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5.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金针拨骨”起源
    2.资料分析
        2.1 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术中)
        2.2 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术后1.5月)
        2.3 腕关节Mayo评分
        2.4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讨论
    一、“金针拨骨”理论概述
        1.“金针拨骨”定义
        2.“金针拨骨”原理
        3.“金针拨骨”起源
        4.“金针拨骨”适应症
        5.“金针拨骨”方法
        6.“金针拨骨”注意事项
    二、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
        1.祖国医学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
    三、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1.祖国医学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2.现代医学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四、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优势
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腕关节标准正侧位拍片方法
    附录二: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测量方法
    附录三:腕关节MAYO评分
    附录四:实验组典型案例
    附录五:对照组典型病例
致谢
发表论文

(2)大多角骨的CT影像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掌背侧手术入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的术后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药内服治疗Colles骨折外固定架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观察指标和方法
4.疗效评价标准
5.统计学方法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药“和伤散”熏洗对Colles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Colles骨折的认识
        1.1 桡骨远端解剖
        1.2 Colles骨折的受伤机制
        1.3 Colles骨折的症状、体征及诊断
        1.4 Colles骨折的治疗
    2 祖国医学对Colles骨折的认识
        2.1 Colles骨折的病因病机
        2.2 Colles骨折的治疗
    3 中药熏洗的研究
        3.1 历史沿革
        3.2 中药熏洗的作用机制
        3.3 中药熏洗在骨科的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试验病例的终止
        1.6 病例脱落的处理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2.2 试验设计
    3 研究方法
        3.1 功能锻炼方法
        3.2 熏洗方法
        3.3 观察药物
        3.4 随访观察及数据录入
        3.5 统计学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4.2 腕关节功能评分的统计学分析
        4.3 腕围的统计学分析
        4.4 安全性分析
    5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腕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
    2 "和伤散"方药分析
        2.1 "和伤散"组成
        2.2 "和伤散"组方分析
        2.3 "和伤散"配伍分析
    3 Colles骨折功能康复的认识
        3.1 Colles骨折功能康复的时间
        3.2 Colles骨折功能康复的原则及方法
        3.3 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
    4 临床研究数据分析
        4.1 两组间腕关节功能治疗前后分析
        4.2 两组间肿胀情况治疗前后分析
        4.3 中药熏洗安全性分析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表
    附录二: 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对比图
    附录三: 病例病案号
致谢

(6)手法整复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桡骨远端功能解剖
    1.2 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1.3 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性分析
    1.4 复位与功能关系
    1.5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分型
        1.5.1 西医学分型
        1.5.2 中医学分型
    1.6 治疗方法
        1.6.1 患者因素评估
        1.6.2 治疗方法选择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病例选择标准
        2.1.4 样本量估计
    2.2 研究方法
        2.2.1 病例筛选与分组
        2.2.2 实验方案
    2.3 统计学方法与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基本资料分析
    3.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后当日、术后3天、术后1周、术后6周VAS疼痛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6周、术后3个月掌倾角变化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6周、术后3个月桡骨高度变化比较
    3.6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6周、术后3个月尺偏角变化比较
    3.7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
    3.8 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GARTLAND -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
    3.9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10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满意度比较
    3.11 两组患者治疗费用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特点
    4.2 平乐正骨手法特点
    4.3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的原理和优缺点
    4.4 中医正骨手法结合微创内固定的发展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三种外固定方法保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解剖特点
        1.2 损伤机制
        1.3 诊断
        1.4 骨折的分型
        1.5 治疗方法
    2 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方案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治疗
        2.6 预防与护理
        2.7 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2.8 观察指标
        2.9 评定标准
    3 质量控制
        3.1 医师的选择
        3.2 评定标准
        3.3 临床观察记录人员的选择
    4 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三组资料骨折类型分布
    2 三组资料最后一次随访影像学评价标准
    3 三组资料最后一次随访腕关节功能评定的对比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综述 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8)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项目
    3. 疗效测定
    4. 质量控制
    5. 统计方法
    6.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老年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B型)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1.4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分型
    1.5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1.6 骨折骨性愈合标准
2. 研究治疗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研究方法
        2.1.2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组
        2.2.2 钢板螺钉内固定组
        2.2.3 药物治疗
        2.2.4 术后功能康复
        2.2.5 术后功能康复的重要性
        2.2.6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2.3 主要观察的指标
    2.4 Dienst功能评分表
    2.5 质量控制
    2.6 数据的管理及统计方法
    2.7 研究结果
        2.7.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比较
        2.7.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的分析
3. 讨论
    3.1 桡骨远端解剖特点
    3.2 桡骨远端骨折血功
    3.3 三柱理论
    3.4 桡骨远端骨折的损伤机制
    3.5 现阶段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策略
结论
总结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小夹板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A3型骨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材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所有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临床分型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标准
        1.7 病例脱落标准
        1.8 病例分组
    2 研究方法
        2.1 手法复位及夹板固定方法
        2.2 对照组
        2.3 功能锻炼方法
    3 观察方法
        3.1 一般性观测
        3.2 观察时点
        3.3 固定后效果观察
        3.4 影像学观测
        3.5 功能恢复观察
    4 疗效评定标准
        4.1 固定效果标准
        4.2 影像评定标准
        4.3 功能恢复
        4.4 骨折愈合标准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治疗前两组患者进行的均衡性比较
        1.1 两组在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分布情况
    2 临床疗效比较
        2.1 固定效果比较
        2.2 影像评定标准
        2.3 治疗前后两组腕关节功能总体评价比较
        2.4 安全性与不良事件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
    2 近代医学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概述
        2.1 命名及发病机制
        2.2 骨折分型
        2.3 复位标准
        2.4 治疗原则
    3 腕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3.1 桡骨长度丢失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的作用
        3.2 尺偏角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的作用
        3.3 掌倾角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的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四、经关节Colles骨折分型及手法整复6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金针拨骨”理论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A型骨折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的优势分析[D]. 陈占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大多角骨的CT影像研究及其临床应用[D]. 旷瑜.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3]掌背侧手术入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的术后疗效对比[D]. 王磊. 河北医科大学, 2018(02)
  • [4]中药内服治疗Colles骨折外固定架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原凯南.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中药“和伤散”熏洗对Colles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观察[D]. 王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7)
  • [6]手法整复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研究[D]. 荆警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7]三种外固定方法保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D]. 韩芳林. 新疆医科大学, 2016(10)
  • [8]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 袁明. 新疆医科大学, 2016(10)
  • [9]老年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B型)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
  • [10]小夹板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A3型骨折的临床观察[D]. 陈旭.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经关节Colles骨折分型及手法复位60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