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道德问题初探

经济人道德问题初探

一、经济人道德问题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井浩[1](2020)在《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关系的辩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徐玉兰[2](2019)在《“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以及文明的进展都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基础上,都是由人们的“合作剩余”所构成。但是,以“经济人”假说为理论逻辑起点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仅对“竞争”所带来的效率表示极大的关心,忽视了对合作该有的重视和研究。不仅如此,以自利、理性和“私恶即公利”为基本命题的“经济人”,无力解释以“囚徒困境”、亲社会行为和社会偏好理论为代表的合作问题,暴露了其理论假说的局限性和贫困性所在。合作是人类的基本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应该忽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研究。然而,科学的理论假说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想实现对合作行为的合理解释,则需要在对西方经济学旧“经济人”假说的贫困性进行修正的同时,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性假说。本文试图以“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为视角,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在构建新人性假说的层面,以移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假设——“利己和利他经济人”来实现对旧“经济人”的修正和超越。其修正性在于从整体上修正了旧“经济人”动机的唯自利论、目的效率与完全理性的理性观以及“私恶即公利”的完美市场论;超越性则在于“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的三个基本命题以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基础而符合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在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内涵下,总结和概括了基于利己性和利他性两类人性基础的合作,并论证了“利己和利他经济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人性假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再次,在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实践观指导下,以“利己和利他经济人”为理论假说,对合作形成的对立面“囚徒困境”进行了理论上的破解,并具体分析了其对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包括共同所有权、公平的惩罚机制以及更高效率的隐性激励方式,从制度角度获得关于合作发生和维持合作的启示。最后,结合新经济人假说在制度安排方面对合作形成和维持合作的影响,从社会主义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合作的启示和建议。启示和建议在于:(1)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要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完善马克思主义现代产权制度以及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提供了基本制度支撑和保障;(2)在具体经济制度方面,要建立健全良好的信息公开与沟通机制以及公平而又有约束力的惩罚机制;(3)在企业内部制度安排方面,要以基于“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的新企业激励理论来完善现代企业内部制度安排,在多渠道和多途径上激发代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提高企业内部的合作水平;(4)在社会政策完善方面,要充分激发和重视人的利他性社会偏好,以公平、信任的经济伦理观,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市场经济合作。

肖新平[3](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廖衡[4](2019)在《“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十八世纪四位小说大师——亨利·菲尔丁、劳伦斯·斯特恩、奥利弗·哥尔德斯密及托比亚斯·斯摩莱特——不约而同地在小说这一新兴的文体中传承并革新了西方田园书写,再现十八世纪英国全速挺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宫廷及乡村的突出矛盾及问题,并通过推进古老的“田园伦理”及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参与了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他们将不列颠乡村庄园“天堂府”与农舍良田“黄金乡”塑造成一处现代化洪流中的退隐之地,将其赋值成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乡村在圈地运动、农业革命及民族融合中突出的社会问题、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患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论文在整合西方田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当代英国生态批评家吉福德关于田园书写“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之理论构架,融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风景研究及新历史主义等视角对菲尔丁的《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1742)、《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及《阿米莉亚》(1751)、斯特恩的《项狄传》(1759-67)、哥尔德斯密的《威克菲尔德的牧师》(1766)与斯摩莱特的《汉弗莱·克林克历险记》(1771)中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历史语境、结构模式与社会功能进行研究,探究四位作家如何在小说中传承与革新西方田园书写传统,建构田园退隐之地并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的现代化语境,参与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论文的第一章研究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四位小说大师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田园诗歌中“黄金时代”与“阿卡狄亚”的文学记忆,传承了英国本土田园诗学的多样风格(尤其是乡村庄园诗作、地貌诗歌及反田园诗),也受到了蒲柏及约翰逊为代表的英国田园批评文本的影响,不仅传承田园理想,也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现实。论文的第二章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历史语境。十八世纪英国议会圈地运动全面展开,乡村劳动力大幅度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与面积激增,滋生了各种城市问题;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化的地主乡绅与农民阶层的矛盾;正当这些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改造不列颠乡野之时,一场以诗歌、绘画、园艺及徒步旅行为媒介的“如画美学运动”醉心于“发现”未被现代化洪流染指的不列颠本土田园风景。四位小说家的人生轨迹及“恋乡情结”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们小说中复杂厚重的田园书写既是对其所处的历史语境的一种文学回应,也参与了英国现代社会的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塑形。论文的第三、四、五、六四个章节分析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所共有的结构模式——“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第三章分析了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小说的宏观叙事及插入叙事都沿袭了田园传统的退隐叙事模式,使小说大体呈现出主要人物从伦敦或巴斯退隐不列颠乡村“天堂府”与“黄金乡”的叙事脉络;第四、五、六章分析了小说如何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语境”,再现与反思现代化进程并参与英国现代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建构。同时,论文的第四、五、六章也集中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社会功能。第四章结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阐明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应对现代社会的伦理困境,在小说中革新“田园伦理”,参与十八世纪英国的伦理建构。他们在小说中继承了田园诗学对宫廷与城市的批评态度,不同程度地描述了城市化进程所滋生的环境、犯罪及道德问题,反思了商业社会的“经济人”现象与“现金联结”、揭露了十八世纪英国议会、政党或者军队中的腐败现象。同时,他们在小说中不约而同地发扬了英国田园书写中歌颂乡村农人的传统,将乡绅或者农民建构为与十八世纪商业文化中“经济人”相抗衡的美德群体,并塑造了以情感为纽带的“田园家庭”及以地缘和心缘维系的“田园美德共同体”。第五章借助当代风景研究视域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在小说中推进西方英国田园诗学中的“田园风景”,参与发现与提升不列颠本土风景的如画美学运动。小说家们致力于呈现并歌颂不列颠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将“天堂府”与“黄金乡”置于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的乡村腹地,描写或勾勒出其显着的地理水文;小说中描绘了象征不列颠民族身份、承载民族记忆的乡土植被,尤其是橡树或树篱风景;“天堂府”多是彰显不列颠身份与历史、“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的哥特、凯尔特式或中世纪建筑与废墟。同时,他们将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乡村呈现为一道“参差多态”的如画美学风景。第六章以新历史主义“厚描”的方法,从小说文本的“细小片段”及乡村边缘人物入手,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发扬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将田园理想置于日益资本主义化的现代不列颠乡村现实之中,不同程度地反思议会圈地运动、农业改革及民族融合等历史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乡村阶级或民族矛盾。菲尔丁、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在小说中通过塑造英格兰乡村飞扬跋扈的“猎物保护人”、被狩猎法边缘化却扞卫习惯权利的贫农及监守自盗的“猎场看守人”,再现了乡村土地私有化进程中土地阶层与小农及贫农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质疑了《1671年狩猎法》及《1723年黑面法令》所确保的土地阶层的“狩猎霸权”;菲尔丁、斯特恩、斯摩莱特通过不同程度地再现农业革命中的小农及农工的艰苦生活,反思了这一进程中乡村的人口流失、贫富分化及济贫等社会问题;斯摩莱特还在小说中再现了《1707年联合法案》光环遮蔽下、悬而未决的苏格兰乡村中的民族压迫及对抗。论文的结论指出: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笔下的田园书写绝非逃避遁世,他们既传承了古老的西方田园理想,也发扬了西方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城市、宫廷及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及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虑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他们笔下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不仅是一处田园理想中的乡村退隐之地、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也是不列颠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重重的真实乡村之再现。四位作家在小说这一十八世纪新兴的文体中融入了田园书写,开拓了田园书写的新疆域,增强了田园书写的内部张力,也拓展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他们田园书写中丰富的“英国经验”对我国当下的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朱宝清[5](2019)在《“经济人”假设演变的三阶段论 ——以“类心理因素”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文中认为学界对“经济人”假设的讨论一直是热门话题,此概念历来被当做经济理论的起点融入各自的范式研究,但对这一假设背后的“类心理学”传统的内核考究并未拓展开来。当前对“经济人”假设的滥用不仅是对早期和古典学者们所作探索工作的一种片面解读,也是对这一概念所引发的对经济主体所具备的行为前提和秉持的方法选择的一种视野局限。本文以人性、心理以及道德伦理等“类心理因素”在经济学视域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对“经济人”假设的演变史进行详细梳理,辩证分析了经济学与心理学、伦理学支撑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这种分析视角和思维方式对构建行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按照“提出—应用”、“应用—发展”和“发展—批判”的逻辑进路,本文将“经济人”假设在经济理论中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济人”假设“提出—应用”的古典时期。该时期事实上包括了两个分支,即经济现象分析与心理因素考量高度融合的“定性”研究和用抽象法将人类内因简化的“定量”研究,通过比较边际革命之前学者们的思想,发现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主体的道德伦理与其经济追求是高度融合的,而在李嘉图的方法论影响下,“经济人”本质是“社会人”的一种蜕化。第二阶段,“经济人”假设“应用—发展”的新古典时期。经过边际革命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假设及方法论的重塑,“经济人”被作为核心假设嵌入主观主义心理分析与一般均衡下的数理分析,“经济人”在新古典框架中的资源稀缺性假设约束下蜕变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纯经济人”。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不仅严格继承了新古典主义的核心假设和思想,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学的“颠覆者”。第三阶段,“经济人”假设“发展—批判”的现代时期。具备完全理性的经济主体的行为非理性引发对经济学理论假设的重新思考与定位,对完全理性假设的批判导致非主流经济理论出现,其指出主流理论不能解释处在真实社会中经济主体的心理活动与社会性行为等缺陷,并以“有限理性”等思想试图重构经济学的前提假设。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经济人”假设,但目前在体系建构的完整性和方法论选择方面仍存在局限性。在这种阶段性的演进中,亦伴随着诸如人性、心理、道德伦理等一系列不能加以准确分析的人类活动内因——“类心理因素”的缺失与复归,这也导致了经济学研究内容及方法论选择上的多元化。本文试图为经济学的“再心理化”提供一个思想史的支撑,使经济学重新回到“思考问题”的阶段,实现经济理论的“批判—再发展”,这其中便需要“类心理因素”在经济学视域内的复归。此外,从经济学研究内容、假设及方法论层面展望了“行为政治经济学”存在的合理性。

古璇[6](2018)在《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人们也早已意识到并致力于解决此问题,但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不合理的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症结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消费活动,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主要是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通过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活性消费主要是通过对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及劳务的使用消耗进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传统的消费伦理研究主要是以生活性消费为切入口的研究范式。然而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是生产性消费环节的道德失范,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异化了的现代生产方式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层面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具破坏性和毁灭性。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应从生产性消费角度入手。关于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主要围绕两个维度展开。理论维度,对存在于生产性消费中“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进行理性反思,分析出工业文明生产之线性非循环的片面思维方式导致了生产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生产性消费伦理应体现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特质,即适度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具有全局意识、长远规划的构架,即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实践模式。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是追求综合效益的经济价值、遵循和谐之理的人本价值、维持公正稳定的社会价值、顺应万物和谐的生态价值之综合统一。实践维度,从道德主体的塑造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对企业、政府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生产性消费道德主体深入分析:与生产消费环节联系最紧密的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和追求自然环境的生态效益之间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认定、利益取舍并塑造企业伦理文化很重要;在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活动中承担思想引领和道德规范的政府,如何自我定位,如何有效协调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全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生态消费伦理是关键;作为微观层面直接行为个体的人,在实践中形成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正确道德认识,使之行为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是生产性消费活动符合伦理、契合道德规范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通过道德教化规范生产性消费行为,实现道德主体从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化认同,并依靠伦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规范,使得生产性消费活动呈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和伦理向度,以此构建既促进生产发展、又符合生态效益的生产性消费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把着力点置于生产性消费环节,实质是将解决生态的问题前置,从环境恶化的源头剖析和解读。以伦理的角度引导生产性消费活动,用道德的规范约束生产性消费行为,形成走向生态文明之路的生产性消费伦理,这也是伦理学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现实依托。

刘登森[7](2018)在《布坎南的“经济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1919—2013)是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和财政学家。因其把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分析范式运用于政治公共领域,发展了经济和政治决策的契约论与宪法基础,从而填补了经济学研究领域空白而荣膺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布坎南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公共选择理论和宪法经济学的奠立人和主要代表,其研究视野及论域十分宏阔,思想敏锐深邃,作为着述等身的学术巨匠,他的思想贡献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经济学是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作为理论研究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社会科学,对于人的经济学上的抽象——经济人假设构成了古典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基础。布坎南将经济学方法应用于政治过程研究,突出特点即是把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即“理性人”)作为分析集体或非市场决策的理论起点,他认为政经孑然对立的善恶二元论并不成立,人的本质须统一于“经济人”——一种透过利益与代价的棱镜检视自身行为的效用最大化者。由此,布坎南将“经济人”作为自己理论的逻辑前提,或可理解为其理论的“阿基米德支点”,“经济人”思想亦是后人剖解其学术脉络的一把钥匙。目前,国内尚无对布坎南“经济人”思想作全方位、经纬式、立体化系统解读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这一题目,力求在具象化探微布坎南“经济人”思想的来龙去脉、成败得失和现实启示,透视一代学坛巨擘的致思理路和研究范式,启迪经济与政治的交叉耦合研究,进一步丰富“经济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方面作一研究尝试。本文在对已有国内外文献精心梳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文献分析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学科交叉研究法、辩证分析研究法、理论与实际结合研究法并辅之以图形对比和诠释说明的方法,主要对布坎南“经济人”思想的形成背景、“经济人”在政治领域的拓展、布坎南理论构造中的“经济人”思想观照、“经济人”的现实面相及其救济机制、“经济人”思想的价值与缺陷等进行了解构研究。同时虑及经济学为“致用之学”,理论研究亦应与实践有机结合,因此分别从国际和国内视角对布坎南“经济人”思想的实践检验与现实镜鉴作了关联讨论。本文探究布坎南“经济人”思想的主要意义和目的在于:第一,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既有的“经济人”思想体系,也与目前学界相较于制度研究更为关注对于“人”的研究的发展趋势相契合。第二,将选题集中于经济人假设,实际上为理解布坎南研涉领域广博、学科跨度较大、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复杂理论体系的堂奥提供了一个解析的主线、开拓了一条有效的路径。第三,通过解读、细品“经济人”的分析手法,深入领略布坎南分析政治及制度问题的独特方法论视角,以及经济学思维在分析政治领域微观基础上的特殊运用和创造。第四,通过对布坎南“经济人”思想的扬弃性解读,中肯公允地看待其利与弊、得与失,进一步深化对这一思想的理性认知。第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客观分析布坎南“经济人”思想与40年来泛滥全球的新自由主义的关联以及“经济人”思想的合理内核之于我国当代的借鉴意义。第六,由于以经济学方法分析研究当代政治就规范意义而言具有积极价值,希望本文的研究能进一步推动树立政经一盘棋的理念,启发更多受众关注、研究经济与政治间复杂的动态交互关系以及彼此深刻影响,贡献更多的理论求索成果。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布坎南将政治舞台拟化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引介经济人假设这一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应用于政治研究,刻画了“政治人”肖像,并使“经济人”成为联结经济学与政治学的整合研究之津梁,进而把传统理论窠臼中被隔离的政治学与经济学“两张皮”合二为一,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和历史贡献,亦能对当今世界以及我国某些政治经济现状作出合理解释。同时也应看到,在“布学东渐”的当下,布坎南本人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典型代表,其学术思想的要旨仍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制寻找注脚,譬如服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因此,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务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对包括布坎南“经济人”思想在内的西方学说做到批判性撷取和鉴借。

严海[8](2017)在《分野与交融:从经济人、道德人走向社会人——亚当·斯密道德哲学思想再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是亚当·斯密建构道德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他基于对人类情感的研究,提出了经济人、道德人的假设,揭示人性在不同领域的价值诉求。经济人自我观照,给他其所得、取己之应得,彰显人性自利自爱;道德人普惠于民,以个体人格关照邻人福祉,体现社会仁慈正义。两者心理机制、行为驱动、发展愿景各成体系又互为支撑,自利与利人是其形式上的异,相利则是实质上的同。经济人、道德人融合具有先天情感基础;后天制度建设致力于走向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社会人。

杨博远[9](2016)在《经济活动中“道德人”与“经济人”假设的统一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提出了令诸多学者争论不休的“斯密问题”,这也是亚当·斯密的两部着作《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中最为鲜明的观点。“道德人”的利他性与“经济人”的利己性成为两部着作中突出的矛盾,贯穿着整个社会经济与道德领域的始终。而在本人看来,这看似矛盾的两种思想却能够统一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必然会将其融合统一。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文化、教育甚至经济的发展,“经济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恶习也在蚕食着我们的道德信条,整个社会也亟待“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本文试图从“道德人”与“经济人”的思想内涵展开论述,对两种假设统一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展开研究和探索。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两种假设的基本概念并对他们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第二部分结合社会现状分别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美德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入手,论述“道德人”与“经济人”统一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三部分分析两种假设的统一对经济活动和道德建设的影响,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从而实现两者在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本文通过对“道德人”与“经济人”假设的论述分析,探索两者融合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使人们能更好的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但要发展经济,更要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发扬社会美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最终达到富裕和道德的全面提升。

林民书,蔡星星[10](2016)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和语境的不同,人们对"经济人"理解上存在差异。现实经济活动,人们都是以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其活动的前提。伦理道德约束是"经济人"的基本前提。提倡和鼓励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把社会引向歧途,也必将导致行为人丧失理性,理性"经济人"假设就是一个悖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市场经济参与者。在经济伦理的规范上,不仅需要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还需要找出它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具体践行方法,从而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落实到实处。

二、经济人道德问题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人道德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关于“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合作的相关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
    2.1 传统经济学“经济人”假说在解释合作行为方面遭受挑战
        2.1.1 以“囚徒困境”为代表的合作难题
        2.1.2 基于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偏好的合作
    2.2 传统经济学“经济人”假说命题的贫困性
        2.2.1 自利——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
        2.2.2 理性——“目的效率”和“自利最大化”
        2.2.3 “私恶即公利”下的理想和完美市场论
    2.3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对传统“经济人”假说的修正和超越
        2.3.1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对传统“经济人”的修正
        2.3.2 超越“经济人”:“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的马克思主义依据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下的“利己与利他”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内涵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下的人性特征
        3.2.1 以利己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
        3.2.2 以利他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与“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分析
        3.3.1 “利己与利他经济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下科学的人性假说..
        3.3.2 “利己与利他经济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4.新经济人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形成分析
    4.1 由动机到合作:构建道德与效率并存的市场经济制度
        4.1.1 以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原因分析
        4.1.2 “道德”与“效率”并存的可行性分析
    4.2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对非合作博弈“囚徒困境”的破解
        4.2.1 合作博弈的对立面:“囚徒困境”
        4.2.2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对“囚徒困境”的破解
    4.3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对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
        4.3.1 共同所有权支持以互惠为基础的合作行为
        4.3.2 公平动机影响惩罚制度功能的发挥
        4.3.3 基于强互惠的隐性激励制度效率高于显性激励
5.结论与启示
    5.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制度支持合作
        5.1.1 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障经济合作
        5.1.2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具体经济制度,优化经济合作
    5.2 以“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完善现代企业内部制度安排
    5.3 以经济伦理观念和核心价值观引导市场经济合作
主要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四、X市的其他考核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六、小结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四、结论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关键词界定:田园书写、“天堂府”与“黄金乡”
        一、田园书写
        二、“天堂府”与“黄金乡”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选题意义
        一、理论基础
        二、选题意义
第一章 诗学渊源:西方田园书写概述
    第一节 “阿卡狄亚”之魅:古希腊罗马田园书写渊源
        一、西方田园书写之滥觞:赫西俄德与忒俄克里托斯
        二、西方田园书写的经典化:维吉尔与贺拉斯
    第二节 “古老快乐的英格兰”之歌:英国田园书写的本土化
        一、英国田园书写的肇始: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书写
        二、英国田园书写的多样化:17-18 世纪的田园书写
    第三节 蒲柏与约翰逊之论:英国田园书写批评话语的形成
        一、“黄金时代的意象”:蒲柏论田园诗
        二、“乡村生活的再现”:约翰逊论田园诗
第二章 历史语境: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田园
    第一节 圈地运动、农业革命与城市化中的英国田园
        一、圈地运动与农业革命中的英国田园
        二、城市化、商业化与帝国扩张中的英国田园
    第二节 如画美学风尚中英国田园风景的“发现”
        一、如画美学及田园诗歌中的田园风景
        二、风景画、如画园林与画境游中的田园风景
    第三节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一、贵族后裔菲尔丁与乡村牧师斯特恩的恋乡情结
        二、《荒村》诗人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第三章 退隐“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
    第一节 菲尔丁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远离“城”嚣: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离城返乡: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二节 斯特恩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乡村“四五英里的范围内”: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让我们回乡下去吧”: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三节 哥尔德斯密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村舍炉边之乐”: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哲思浪子”返乡记: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四节 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离开这个传染病的中心”: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退出自己的事业回到乡下”: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四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理想:小说中的田园伦理建构
    第一节 “伦敦是个坏地方”:小说对城市病的伦理批判
        一、“一个长得太大的怪物”:城市扩张与城市病
        二、“一定得花钱才行”:城市的现金联结与拜金之风
    第二节 “最为腐败的国家”:小说对宫廷政治的伦理批判
        一、“党派这个魔鬼”:小说对议会及党派的伦理批判
        二、“突出罪恶”:小说对腐败的国家机器的伦理批判
    第三节 “恩情如海的天地”:小说中田园理想的建构
        一、“身体完全健康”:小说中的田园农人
        二、“与妻女言笑,与子哲辩”:小说中的田园家庭
        三、“慷慨好客要再度蔚然成风”:小说中的田园共同体
第五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风景:小说中的田园风景建构
    第一节 “和阿卡狄亚比美”:田园风景的民族身份建构
        一、“和阿卡狄亚比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地理水文
        二、“橡树之心”与“山楂树篱”:小说中的不列颠乡野植被
        三、“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建筑
    第二节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园风景的审美建构
        一、“一片极其动人的风光”:菲尔丁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二、“一片开阔的风景”:斯特恩与哥氏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三、“苏格兰的阿卡狄亚”:斯摩莱特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第六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乡村现实
    第一节 “猎物保护人”与“偷猎者”:圈地运动中的乡村阶级矛盾
        一、“猎物保护人”与《1671 年狩猎法》
        二、看猎场的“黑乔治”、“偷猎者”与《1723 年黑面法令》
    第二节 “修剪、烧草、筑篱”:农业革命中的乡村社会问题
        一、乡绅的农业计划与破产的“农民乡绅”
        二、农工的“艰苦工作”与“面黄肌瘦”的克林克
    第三节 “苏格兰天堂”:《1707 年联合法案》与苏格兰乡村民族矛盾
        一、“毁灭他们的民族精神”: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压迫
        二、潜伏的“武装力量”: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对抗
结语
    一、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忧患交织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
    二、四位小说家对田园书写及小说的贡献
    三、田园书写中的“英国经验”之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5)“经济人”假设演变的三阶段论 ——以“类心理因素”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以时间演进为脉络
        2.国内文献综述:以“解析—批判—重构”为逻辑进路
        3.文献简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内容与路线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研究存在的不足
二、第一阶段:“经济人”假设“提出—应用”的古典时期探索
    (一)“前古典时期”对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初探
        1.早期经济思想中有关人类内因的心理学基础与哲学思辨
        2.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之间对人性的考察
    (二)以亚当·斯密为起点的“经济人”体现出道德与经济追求的双重考量
        1.斯密的两处“看不见的手”
        2.对斯密“经济人”思想的发展
    (三)李嘉图的“抽象法”是“经济人”蜕变的根源
        1.“理性”的引入——西尼尔的“公理学”
        2.约翰·穆勒的“综合”以及“经济人”假设的概念化
        3.“经济人”的蜕化——从李嘉图的“抽象—演绎”法到马克思的“异化”观
三、第二阶段:“经济人”假设“应用—发展”的新古典时期探索
    (一)边际学派对经济学假设及方法论的重塑
        1.以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边际主义心理派的贡献
        2.对边际主义经济学的继承性发展——马歇尔的“新古典”体系
    (二)心理学的终结意味着经济学的开始
        1.经济学的“去心理化”——“经济人”假设的真正定性
        2.从先验理性到工具理性的转变与运用——以“弗里德曼批判”为例
        3.有理性的人类行为模式的“目的论”问题不应该接受反驳——米塞斯的观点
    (三)秉持“芝加哥信条”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之发展
四、第三阶段:“经济人”假设“发展—批判”的现代时期探索
    (一)“有限理性”假设的冲击——“心理学”的“再生”
        1.经济分析中引入心理因素——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层面
        2.制度框架内的演化分析引入人的“利他属性”——演化和新制度经济学层面
        3.该时期“社会人”并未走出“经济人”假设所隐含的方法论困境
    (二)“心理学”与“经济学”对接的可能性——一个心理学史的视角
        1.心理学科学化之前关于心理学思想的哲学考量
        2.以质性研究、问题导向为特征的人文科学心理学之发展
    (三)社会道德伦理对探索经济学“心理学基础”的启发
        1.对心理动机引发经济行为的道德评判——一个伦理学批判的视角
        2.体制双轨之上的道德提醒对经济主体理性参与市场过程的现实启示
五、结束语
    (一)研究结论
        1.对古典时期着作的挖掘尚显不足,分析视角仍较为狭窄
        2.由“经济人”向真实的“社会人”过渡需要内在和外在的同一性
        3.经济学作为“人学”,应该在其视域内寻求“类心理因素”的复归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源流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构架与方法
        一、结构体系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一、创新点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生产性消费的伦理失范问题
    第一节 消费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阐释
        一、消费的界定与分类
        二、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释义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异化导致伦理失范
        一、生产性消费模式的历史演变
        二、生产性消费的异化
        三、生产性消费的内在矛盾与伦理约束
    第三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造成的生态困境
        一、世界范围内自然界的破怀
        二、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
第二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的理性反思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观主导下的生态伦理失范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其评价
        二、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性伦理失范的表现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伦理失范
        一、“资本逻辑”阐释及其影响
        二、“资本逻辑”主导下经济伦理失范的表现
    第三节 工业文明“线性非循环”思维下的实践伦理失范
        一、“线性非循环”思维的伦理缺失
        二、“线性非循环”思维主导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第三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模式
    第一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适度消费原则
        三、整体性原则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实践模式
        一、循环经济模式
        二、再生资源产业模式
        三、绿色消费模式
第四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
    第一节 经济伦理维度
        一、经济行为的德性体现
        二、生产性消费领域的生态体现
        三、效益统一与环境协调
    第二节 生态伦理维度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论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三、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生产性消费的本质
    第三节 社会价值维度
        一、社会稳定
        二、社会和谐
        三、社会与自然和谐
    第四节 人本价值维度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人自身的和谐
        三、人的自然解放
第五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道德主体
    第一节 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
        一、企业是生产性消费的道德主体
        二、企业是“经济实体”和“伦理实体”的统一
        三、塑造人格化的企业伦理
        四、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辩证统一
    第二节 政府的道德主体地位
        一、政府职能与伦理责任
        二、政府生产性消费伦理责任适用范围与表现形式
        三、生态型政府的建立
    第三节 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
        一、个体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
        二、道德主体对自然界的认知
        三、道德主体身份的转换
第六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
    第一节 道德教化
        一、道德教化的内涵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三、道德教化的路径
    第二节 理性转换
        一、理性的释义
        二、经济理性批判
        三、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
    第三节 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的含义解读
        二、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
        三、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第四节 制度保障
        一、伦理制度
        二、法律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论文及着作
致谢

(7)布坎南的“经济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论文结构内容
        1.3.1 技术路线图
        1.3.2 章节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布坎南“经济人”思想的源起与运用
    2.1 “经济人”思想的形成背景
        2.1.1 亚当·斯密“经济人”的渊源地位
        2.1.2 威克塞尔的公共财政学
        2.1.3 意大利财政学派的现实主义理念
        2.1.4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的经济分析法
        2.1.5 比尔德历史观中的经济决定论
    2.2 “经济人”在政治领域的拓展
        2.2.1 传统视阈的政治人性观点
        2.2.2 与凯恩斯主义的辩难:批判和超越
        2.2.3 政治领域“经济人”的本质特征
    2.3 小结
3 布坎南理论构造中的“经济人”思想观照
    3.1 元规则约束理论之宪法建构的“经济人”考量
        3.1.1 国家的“利维坦”模型
        3.1.2 压力集团的逐利性:一个难解的命题?
        3.1.3 理性的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
    3.2 立宪重点之财政制度理论折射的“经济人”本性
        3.2.1 专款专用的税收制度规束“利维坦”的剥削欲
        3.2.2 统一税率抑止政府税制的歧视性
        3.2.3 财政竞争制度——以“鲶鱼效应”矫正公权的低效
        3.2.4 重塑的公正财政分配观排斥政治的僭越和主导
    3.3 小结
4 布坎南“经济人”的现实面相及其救济
    4.1 “经济人”特质的外化表现
        4.1.1 掌权者的权力寻租活动:腐败的温床
        4.1.2 官僚操纵“自己约束自己”的立法权力
        4.1.3 政府惯于制造财政幻觉
        4.1.4 国家以过度发债弥补赤字之壑
    4.2 救济机制的设计
        4.2.1 迈向宪法政治:规则约束之“领”
        4.2.2 实行普遍性原则——歧视性的克减
        4.2.3 回归古典自由主义的有限政府
        4.2.4 复兴亚当·斯密的预算平衡:避免对后代人的剥削
        4.2.5 改良与重建伦理道德之维
    4.3 小结
5 布坎南“经济人”思想的价值与缺陷
    5.1 正面的价值
        5.1.1 提供了经济与政治同质化解释的统一工具
        5.1.2 有利于克服对于“政治人”的盲从性认知
        5.1.3 为优化公权领域制度设计奠定了人性基础
    5.2 缺陷和不足
        5.2.1 消除了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的互异性
        5.2.2 以片面抽象的自利性替换人的本质
        5.2.3 否定“经济人”为历史范畴的存在
    5.3 小结
6 布坎南“经济人”思想的实践检验和现实镜鉴
    6.1 “经济人”何以关联全球视野的新自由主义?
        6.1.1 新自由主义放大市场“经济人”利己主义效应
        6.1.2 市场视阈“经济人”的逐利性影响政治领域的价值观
    6.2 “经济人”思想在中国语境下的关联鉴借与思考
        6.2.1 对政治之癌——腐败具有合理的解释力
        6.2.2 压力集团命题的中国解
        6.2.3 规束“经济人”的宪法实施之保障:推进合宪性审查
        6.2.4 “重新创造市场”——发展第三部门的理论基础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分野与交融:从经济人、道德人走向社会人——亚当·斯密道德哲学思想再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人的价值诉求:计其利, 谋其功
    (一) 利己———经济人的行为驱动
    (二) 利他———经济人的行为路径
    (三) 约束———经济人的行为制衡
二、道德人的精神追寻:明其道, 正其义
    (一) 同情———道德人的心理机制
    (二) 仁慈、正义———道德人的精神之核
    (三) 关照他人利益———道德人的三重境界
三、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融合:兼相爱, 交相利
    (一) 经济人、道德人走向融合具有先天的人性基础
    (二) 经济人、道德人走向融合受到后天的制度规约
    (三) 经济人、道德人走向融合是社会人的必然要求

(9)经济活动中“道德人”与“经济人”假设的统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斯密问题”回顾
        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现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道德人”与“经济人”假设
    2.1 人性与人的本质
        2.1.1 人性
        2.1.2 人的本质
        2.1.3 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区别
    2.2 两种假设的基本概念
        2.2.1 “道德人”假设的概念
        2.2.2 “经济人”假设的概念
3 “道德人”与“经济人”假设的现实评价
    3.1 科学把握两种假设
        3.1.1 斯密“道德人”思想的辩证分析
        3.1.2 斯密“经济人”思想的辩证分析
    3.2 两种假设的社会价值
        3.2.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新认识
        3.2.2 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
4 “道德人”与“经济人”假设统一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分析
    4.1 两种假设统一的必要性
        4.1.1 两种假设的分离现状急需统一
        4.1.2 传统文化传承呼吁两种假设的统一
        4.1.3 社会美德培养呼吁两种假设的统一
        4.1.4 可持续发展观呼吁两种假设的统一
    4.2 两种假设统一的可能性
        4.2.1 “同情”思想的调和
        4.2.2 “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5 “道德人”与“经济人”假设的统一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
    5.1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与法律体系
        5.1.1 发挥正义之法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5.1.2 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正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富裕和道德的全面提升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经济人道德问题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关系的辩证分析[D]. 井浩.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 [2]“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研究[D]. 徐玉兰.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3]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D]. 廖衡. 武汉大学, 2019(06)
  • [5]“经济人”假设演变的三阶段论 ——以“类心理因素”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D]. 朱宝清.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2)
  • [6]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D]. 古璇. 东南大学, 2018(01)
  • [7]布坎南的“经济人”思想研究[D]. 刘登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8]分野与交融:从经济人、道德人走向社会人——亚当·斯密道德哲学思想再论[J]. 严海.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 [9]经济活动中“道德人”与“经济人”假设的统一性研究[D]. 杨博远. 西安工业大学, 2016(02)
  • [10]理性“经济人”假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研究[J]. 林民书,蔡星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5)

标签:;  ;  ;  ;  ;  

经济人道德问题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