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色彩管理与设计系统(英文)

地图色彩管理与设计系统(英文)

一、地图色彩管理与设计系统(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杜毅贤[1](2021)在《面向河长制的河道管理地图设计与实现 ——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顾文婷[2](2020)在《交互媒介环境下的数据地图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朱诗纯[3](2019)在《借古开今:南京历代地图艺术风格特征及设计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地图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要素的呈现,作为图像的地图本身,就可以作为艺术品提供审美功能,具有独特的文化承载功能和艺术性。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城市地图需要更有效的信息传达性和更高品质的观赏性,在立体视角中呈现出该地区独有的文化魅力和个性色彩。南京自宋以来留存了大量的古地图,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记载着南京古城的成长与变迁,又传递着每个时期不同的文化艺术信息,具有浓郁而鲜明的特征。经过查找、整理现存历代南京地图,可将其分为宋元明时期、清时期和民国时期三个阶段,对这三个时期南京地图的描绘技法、表现形式、符号运用、要素采择、方位视角等美学方面进行研究。根据它们各自呈现出的鲜明的时代特征,进一步了解到不同时期审美习惯和艺术风格的演变,并剖析当代旅游地图设计的新需求,为现代南京旅游地图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在此基础上,以南京旅游地图为例进行设计实践,探索出既有艺术性又具科学性的现代旅游地图设计与绘制方法,为今后的地图设计与绘制提供新思路。

刘晓君[4](2018)在《满足快速制图的地图语言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地图的视觉效果。对影响地图视觉效果的重要要素——地图语言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视觉地图语言设计的角度,以提高地图显示效果和制图效率为目的,对地图语言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大多数用户的需求,给出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具体设计方案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地图语言设计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地图语言可以大致的划分为地图色彩、地图符号、地图注记三部分。在地图色彩方面,先对色彩基础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分析总结了地图色彩的设计原则,再利用德尔菲法对多部常见或优秀地图作品所采用的配色方案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五种具有鲜明风格的色彩类型:“清淡型”、“清新型”、“鲜亮型”、“优雅型”和“古典型”。在地图符号方面,基于符号的特征、分类和视觉变量等理论,探讨了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在地图注记方面,通过分析地图注记的作用,对地图注记进行了分类,明确了地图注记的设计原则。其次,依照已经制定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地图语言的方案设计。地图色彩图谱的设计,建立在对具体类型地图产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方案除了包含前述五个类型外,还增加了“对比型”这一实用性较强、使用范围较广的色彩类型。在设计某一色彩图谱时,先提取该类型地图产品中的色值,再对这些色值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具有能满足一般性制图需求的色彩图谱。地图符号的类型非常丰富、形式多种多样,论文通过分析多部地图作品中符号类型出现的概率,评选出了在地图中常见的行政区划点符号、城市点符号、常见线状符号这三个出现频率最高的符号类型,针对这三种符号进行了具体的设计。为保证地图注记的设计方案能够尽可能地包含常见的注记类型,使之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分析多部地图作品中注记类型出现的概率,评选出了地图中五类常用的注记类型,并以地图注记设计原则为依据,形成了常用地图注记设计方案。最后,以具体实例的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价。在制作评价地图时,先将设计方案应用到具体的地图情境中,形成各类调查用图,然后将这些地图制成调查问卷以评价设计效果。鉴于地图语言评价的模糊性,难以定量精确测量,以及问卷中地图涉及的地图语言种类较少,本文采用了专家调查权重法对具体的评价指标赋权重。在发放调查问卷时分成地图制图人员、艺术专业背景人员、地理专业背景人员、其他人员四类进行分别发放,保证了被调查者的合理性。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89份,通过计算和分析发现地图语言的设计效果良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有对应选项的情况下,通过选用本文提供的设计方案,能够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由于方案中的选项较多、选择方案的方式简单便捷,能够提高制图工作中的效率。本文的研究表明,如果能给用户提供符合制图标准、设计效果良好的设计方案和样式参考,不仅能够满足一般性制图的要求,也能够代替部分地图设计的工作,能在保证视觉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制图效率。

程巧娟[5](2018)在《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地图作为地理空间信息和位置服务信息的传输载体,在新时代对其信息可视化设计有了新的要求:地图的可视化除了要满足人类对空间认知的需要,也要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位置服务。全息位置地图在当今信息时代的需求中应运而生,它是以位置为纽带,动态关联事物或事件的全方位泛在信息,提供个性化的位置及与位置相关的智能服务平台。本论文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来构建整个课题的研究框架基础,以移动端的全息位置地图应用为设计载体。首先,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明确了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具体内容和设计需求,归纳了有助于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相关的情景、认知、地图设计的理论依据。其次,使用逻辑研究法对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各个信息要素进行逻辑性的分析,找出用户需求与信息数据结构之间对应关系。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中可视化的内容,既包括位置服务的选择和确定,也包括地理信息要素的合理组合表现;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中表示客观地理空间信息内容的底图要素,以及用户需求、时空情景等主观信息内容的专题叠加要素,各要素间的逻辑联系进行合理规划与安排,以信息可视化方式在移动端视觉空间中呈现。对这种信息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研究,为移动端地图信息自适应可视化的设计提供了依据,进而为转变一种普适性的信息可视化应用模型奠定基础。最后,运用模型研究法归纳总结信息可视化设计与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视觉表达变量因素的关系。对位置地图内容选取产生影响的用户信息、情境和显示设备屏幕尺寸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协助人们做出空间行为决策的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内容选取决策模型;依据移动端位置地图可视化表达的地图要素触发运行机制,构建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内容表达策略。将模型与理论应用于设计实践,作为指导具体移动端位置地图产品信息可视化优化的依据和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秦雨[6](2017)在《地图美学理论在地图设计和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图既是科学的产物,也是艺术作品,地图制图属于艺术创作活动。在地图的应用和需求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地图使用者对于地图产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地图的数学精度以及内容的详细性,而是越来越关注地图的直观性、艺术性,以及地图的功能性。当然这些都必须以地图的科学性为前提。特别是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的地图制图,如何在高容量低价值密度的大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并进行数据的地图视觉化,以期从多个维度观察多类型、多结构化的数据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是制图者新的研究课题。经典的地图学理论和方法仍然是现代地图可视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但是现代地图学科体系中的地图美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在制图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还远远不够,地图美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本文将地图美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伴随着现代地图学发展的发展历程,将地图美学原理与方法应用在地图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认知功能设计、信息传输功能设计、视觉效果设计等,最后提出了以地图的美学形态为框架的地图作品美学评价体系,以期为地图美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完善和发展做出微薄贡献。中国的地图史悠久而辉煌,但明确的地图美学理论的出现和成形集中于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当代中国地图美学思想的出现至最终理论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可划分为五个阶段:(一)孕育期,这一阶段不认为地图是艺术品,但从实用性和技术性上为新中国测绘行业和制图行业打好了物质和学科上的基础;(二)曙光期,地图传输理论、符号论、地图感受理论等理论和遥感手段、新的数据处理方式等被引入地图制图的研究中,为地图美学的出现打好了基础,这个时期为地图美学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雏形期,地图学和美学的结合被明确提出,有学者开始研究地图的科学美、技术美、艺术美、地图审美特征等;(四)成形期,美学中一些基本理论被不断引入,地图美学理论在这个阶段内不断完善,2010年出版的《地图美学》教材表明研究者开始试图建立地图美学理论的框架;(五)扩张期,地图美学的理论目前还在不断地急剧扩充,并积极和同属地图哲学学科的其他学科诸如地理本体论等产生联系,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地图美学始终贯穿于地图自数据采集、设计制作、印刷出版、阅读应用、审美评价等各个环节中,尤其体现在地图的可视化设计过程中。本文将地图可视化设计过程分为认知功能设计、信息传输功效设计、视觉效果设计三个步骤,提出了这三个步骤与地图美的形态(科学美、技术美、功能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在地图认知功能设计中,专题数据形态分析过程体现了地图的科学美和技术美,专题数据处理与转化体现了地图的技术美和功能美,地图制图模型的建立体现了地图的科学美和功能美。地图的信息传输功效设计体现了地图的技术美和功能美。地图的视觉效果设计则体现了地图的功能美和艺术美。参照国内外对优秀地图作品的评价标准,对地图的评价标准分为政治标准、质量标准和美学标准三类。其中美学标准的内容最为丰富,但都包含在地图美的四种形态之间。因而从地图的美的四种形态的角度对地图进行美学评价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对地图的科学美的评价,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由地图的数学基础和制图综合所产生的科学美,地图体例(图组和顺序)编排所体现的秩序美,以及地图内容编排所带来的逻辑美。对地图的技术美的评价,也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由数据采集方式所体现的技术美,由数据处理方式所带来的技术美,和由制图和绘图软硬件所带来的技术美。对地图的功能美作出评价,首先需要考虑地图作品的受众及其层次,然后需要站在不同类型受众的角度对地图的实用性作出评价。对地图的艺术美进行评价,需要从地图的装帧版式、版面构成、符号形态和色彩设计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的优势在于完整地评价了地图从数据采集到生产应用的所有过程与步骤,并且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系统性。本文中结合《中国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地图集》和《武汉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地图集》两本地图集的设计与生产,将地图的美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这两本图集的可视化设计和地图评价中,为地图设计与生产提供地图艺术创作的实践参考。

柯舒[7](2016)在《面向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自适应地图可视化》文中认为地图作为地理空间研究的可视化成果和空间认知的重要工具,在大数据背景下,其设计思想与技术方法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地图可视化的研究已经从简单的空间数据表达转向深入的挖掘空间分布特征、揭示社会行为时空规律与诠释地理变化过程机理。面向来源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数据与用户个性化的应用需求,自适应地图可视化已成为研究热点。自适应地图可视化可定义为电子地图或地理信息可视化系统能够根据输入数据或应用环境的变化(如地图交互方式、显示设备规格、用户环境上下文、地图使用目的等)自动的改变其本身的特性(要素选取、表达方式、内容详略、细节层次、配色方案、符号配置等),以提高受众的地理信息认知效果。实现地图的自适应可视化主要从地图内容和形式两个层次,其中地图内容的自适应是研究的根本,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一方面在保持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空间数据自适应组织以满足用户对地图内容不同细节层次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视觉语言可视化揭示空间数据中隐藏的知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探讨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从地图可视化的功能、地理空间大数据及个性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三个方面,分析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的研究背景;从空间数据组织、可视化形式和制作模式三个方面,分析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的优势;同时,从理论研究及系统实现两方面总结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现阶段研究“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足。(2)分析自适应地图的制作流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回答“对什么自适应”这一问题,即“进口”考虑空间数据主题、形式、特征等,“出口”考虑外部环境包括用户信息、外部环境等,其中前者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空间数据形式特征多样,本文面向空间数据的分布特征,顾及空间数据的尺度依赖性,从宏观(分布模式)、中观(分布结构)和微观(个体特征)三个层面对点状、线状、面状空间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3)构建空间数据自适应层次化模型。面向空间数据变化粒度的三个层次:要素层、目标层和几何细节层,基于LOD技术和变化累积模型,重点从目标和几何细节两个层面展开讨论:1>在目标层,分别讨论不同几何类型空间数据的LOD建模方法。①点状要素LOD建模:通过分析点群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及识别重要特征点,计算点状要素重要性程度,并以此为参数基于Voronoi图渐进式结构化组织,构建LOD层次模型,最后基于开方根模型建立尺度索引并确定每个点状要素的显示资格比例尺。②线状要素LOD建模:以道路网络与河流网络为例讨论。道路网络,以几何特征为主,辅以语义特征对其构建Stroke模型,基于等级属性、连通度、长度等空间分布指标确定其重要性等级,并基于Delaunay三角网构建道路弧段的邻近关系,进而在保持道路网络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将道路Stroke结构化组织,最后基于开方根模型为确定道路Stroke的显示资格比例尺;河流网络,基于Delaunay三角网确定河流汇水区域,得到河流的剖分模型,并将河流按汇水面积层次化组织,并基于开方根模型确定河流的显示参数。③面状要素LOD建模:与点状要素LOD建模思想一致,另外需要注意多边形拓扑关系的维护。2>在几何细节层,分别建立曲线和多边形的变化累积模型,即将空间数据的表达看作是一系列变化的累积,通过存储变化差异来取代完整的数据存储,以降低数据冗余,并得到空间数据的细节层次表达。①曲线变化累积模型:构建曲线BLG树,并基于曲线结点的层次特征对偏移量校正,使得子结点的偏移量总是小于父结点;将曲线结点按照校正后的偏移量降序排列,得到曲线的线性BLG树:最后通过设定不同偏移量阈值得到曲线在不同尺度环境下的形态变化。②多边形变化累积模型:用最小外接矩形或凸壳对多边形拟合表达,对其分级剖分可以得到一系列“口袋”多边形,通过对这些“口袋”多边形加减运算(即添加或移除)可以得到层次树H-tree;将剖分单元按面积递减顺序线性排列,设定不同面积阂值即可得到多边形在不同尺度环境下的形态变化。(4)建立面向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可视化方法及自适应变化。面向空间数据分布模式、分布结构、个体特征分别讨论了核密度分布热图、聚类图、点位图等可视化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出在不同尺度环境下,面向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不同表达主题,可视化方法的自适应变化。(5)从地图符号设计和色彩方案两方面构建地图形式的自适应表达策略。讨论地图符号在语义层次、形态特征及绘制精度上的自适应策略,并在树结构符号模型的基础上添加对单个符号对象的描述,包括符号样式与自适应规则,以实现地图符号的适应性变化;讨论地图色彩面向空间数据、用户及环境的自适应策略,并基于Munsell色彩模型分析色彩的心理感受,设计不同地图风格的色彩模板,以适应不同情境变化。

刘建英[8](2015)在《触觉地图的色彩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民主、教育公平等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理解和认同,特殊教育迅速发展,视觉障碍者公平享受教育、回归主流、融入社会的机会也越来越大。为视觉障碍学生提供适合其视觉功能的学习条件是彰显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彩色触觉地图在充分发挥视觉障碍学生视觉功能、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本研究在把握盲校学生常见致盲因素及其视力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色彩的特殊需要。在整合普通教材地图色彩使用特点后,尝试总结彩色触觉地图的色彩使用原则并进行印刷版彩色触觉地图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彩色触觉地图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论文首先介绍了视觉障碍的概念和分类、盲校学生常见致盲因素及各种盲病因学生的视力特点,然后据此选定色彩范围。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研究了有视觉功能的视觉障碍学生对色彩的辨识选择以及他们的色敏度和对色相的视分辨力,并结合普通地图的色彩使用特点,较系统的探讨了彩色触觉地图的色彩使用原则,并尝试对彩色触觉地图的符号系统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尝试进行彩色触觉地图的编制,并对印刷完成的彩色触觉地图能有效降低读图时间和提高读图正确率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彩色触觉地图能够有效发挥视觉障碍学生的视觉功能,大大节省其读图时间,有效提高读图效率和正确率,尤其在帮助视觉障碍学生对多张地图信息进行综合判读分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待于下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按致盲因素的不同,对视觉障碍学生的适用色彩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视觉障碍学生的视力特点出发,结合普通地图配色原则,确定了彩色触觉地图的选色原则并构建了简单易读的适用于视觉感知和触觉感知的地图符号;使用CoreldrawX4设计绘制了八年级地图集。

邹秀珍[9](2014)在《数字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在数据版权保护方面一直深受青睐。将数字水印技术应用到数字栅格地图的版权保护中,可以有效解决数字栅格地图非法拷贝、篡改、恶意侵权等安全问题。随着各种高精度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以及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的普及,打印和扫描已成为数字栅格地图复制与传播的普遍方式,造成数字栅格地图的伪造、恶意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因此,研究抗打印扫描数字栅格地图水印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抗打印扫描水印技术是指将已嵌入水印信息的数字栅格地图经打印机打印输出纸质地图,纸质地图经扫描仪扫描输入后仍能检测出嵌入的水印信息。本文以离散余弦变换为基础,结合数字栅格地图的数据特性,对数字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结合数字栅格地图的特征,阐述了数字栅格地图水印技术的特征和要求,探讨了图像抗打印扫描水印技术应用于数字栅格地图中的可行性,给出了数字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技术的评价指标。(2)分析了打印扫描过程对数字栅格地图的影响,采用亮度变换与对比度拉伸变换实现像素失真的校正以及利用Radon变换和三次内插法实现几何失真的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校正方法有效提高了水印提取的正确率。(3)分析了数字栅格地图不同频域的DCT系数在打印扫描前后的变化,找到了打印扫描前后数字栅格地图分块DCT系数正负号关系的不变量。根据这个不变的数字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DCT的数字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水印抗打印扫描鲁棒性的同时满足了不可感知性的要求。(4)研究了打印扫描过程对彩色栅格地图色彩空间的影响,总结出了提高彩色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鲁棒性的关键技术在于色彩空间的转换。经过详细的对比分析,结合彩色栅格地图的特征,提出了基于CIEL*a*b*色彩空间的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实验表明,经过色彩空间转换的水印算法对打印扫描攻击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晏晓红[10](2013)在《基于空间认知的网络地图设计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地图作为新一代的地图产品,改变了传统地图信息的来源方式和传输模式,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地理信息服务功能也不断扩展,原有电子地图设计和制作方法已不能满足网络地图设计和制作的需要。以空间认知、交互设计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对网络地图的设计和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进行研究,将有助于设计出更符合人类空间认知特点和规律的普适性网络地图,增强网络地图的可视化效果,减少人们的地图空间认知负担,提高网络地图的空间信息传输能力,促进网络地图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本文以网络地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网络地图设计和评价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具体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研究总结网络地图的特点,提出了网络地图新的空间认知模型。指出网络地图用户心像地图的形成综合了直接知识、先验知识和外部知识,同时网络地图设计者、其他网络用户获得了用户认知的新空间知识。2、根据网络地图空间认知的特点,提出了网络地图的交互设计过程模型,指导网络地图设计。进行网络地图用户调查研究实验,总结普通网络用户的基本行为构成、行为偏好等特点。详细研究了网络地图的用户界面设计,总结了普通用户和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原则,并对移动网络地图的界面布局、地图方向设计和网络地图多尺度显示这3个方面进行相关的认知实验。对网络地图的信息架构、交互工具设计以及多尺度表达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3、总结研究网络地图的视觉图形设计和注记配置方法。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地图的符号和色彩进行分析,总结一般规律和原则,采用不同的配色方案设计了两种不同风格的网络地图,并对设计的网络地图符号进行认知实验,。针对网络地图多尺度可视化表达的特点,总结了网络地图注记整体配置的基本规则,探讨了网络地图线状要素注记的自动配置规则和实现策略,并且根据城市POI数据库,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均匀分布层次化地标自动提取方法,应用于网络地图各级尺度地标的自动提取。4、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研究。提出了网络地图可用性的概念,总结了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研究了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包括地图网站信息架构的可用性评价、界面可用性评价、交互功能可用性评价、服务功能可用性评价、可视化地图可用性评价,并总结了适用于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的相关方法和综合评价模型。5、网络地图系统的设计与实验。根据前文提出的网络地图交互设计、网络地图视觉图形和注记配置方法和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网络地图设计和评价进行了实例验证。具体介绍了空间平台网络地图的地理信息服务目标、系统功能设计、网络地图的内容和数据组织设计、界面设计、交互工具设计、网络地图的多尺度表达设计及认知实验,和网络地图地标的自动提取,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空间平台网络地图进行可用性评价,进行了实例验证。

二、地图色彩管理与设计系统(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图色彩管理与设计系统(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3)借古开今:南京历代地图艺术风格特征及设计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论文创新点
    三、主要结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元明时期:南京地图的兴盛
    一、时代背景
    二、南京方志古籍中的地图
        (一) 南京方志地图概况
        (二) 各要素表示方法及特点
    三、彩绘南京地图
        (一) 古地图与绘画艺术
        (二) 实例研究:《送朝天客归国诗章》
    四、宋元明时期南京地图艺术特征
        (一) 画面的重要性高于地图比例尺
        (二) 融入传统山水画绘制风格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清时期:传统舆图与西方测绘技术的双重影响
    一、时代背景
    二、清前中期:地方传统舆图的兴盛
        (一) 方志地图:风格的延续
        (二) 大比例尺地图
        (三) 彩绘地图:亦图亦画
    三、清末:传统向现代的过渡
        (一) 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
        (二) 西方测绘法绘制的地图
    四、清时期南京地图艺术特征
        (一) 写景式符号逐渐抽象化
        (二) 与传统山水画逐渐分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现代化地图的开端
    一、时代背景
    二、现代测绘技术大发展下的南京城市地图
        (一) 政府部门出版的南京地图
        (二) 民间地图出版社编绘的南京地图
    三、民国时期南京地图艺术特征
        (一) 重视色彩的作用
        (二) 规范化的符号、字体及版面配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历代地图设计特点及借鉴意义
    一、南京历代地图设计的演变及特点
        (一) 符号:从具象写景到抽象简洁
        (二) 视角:从多视角表现空间到单视角二维图面
        (三) 图面:从气韵生动到版式整合
        (四) 设计理念:随时代的不同而改变
    二、当代南京地图发展新需求
        (一) 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创意结合
        (二) 注重地域性和文化性的注入
    三、借古开今:传统地图对现代地图设计的借鉴及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实践——南京旅游地图设计
    一、南京旅游地图设计理念
        (一) 市场分析
        (二) 主客体分析
        (三) 风格拟定
    二、设计实践过程
        (一) 地图总体设计
        (二) 地图内容设计
        (三) 地图符号设计
        (四) 地图文字元素设计
        (五) 地图色彩设计
        (六) 地图封面设计
        (七) 旅游手册设计
    三、成果展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方志古籍中所附南京地图作品一览表
附录二 历代南京地图作品一览表
附录三 攻读艺术硕士研究生期间代表性作品
在读期间相关创作研究成果情况

(4)满足快速制图的地图语言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图色彩
        1.2.2 地图符号
        1.2.3 地图注记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地图语言设计的理论
    2.1 地图色彩
        2.1.1 色彩理论
        2.1.2 地图色彩设计
    2.2 地图符号
        2.2.1 符号理论
        2.2.2 地图符号设计
    2.3 地图注记
        2.3.1 注记理论
        2.3.2 地图注记设计
第三章 地图语言的设计
    3.1 地图色彩图谱的设计
        3.1.1 地图色彩的视觉类别
        3.1.2 地图色彩图谱的设计思路
        3.1.3 地图色彩图谱的设计方案
    3.2 地图符号的设计
        3.2.1 地图符号的设计思路
        3.2.2 地图符号的设计方案
    3.3 注记字体库的设计
        3.3.1 地图注记的设计思路
        3.3.2 名称地图注记的设计方案
第四章 地图语言设计方案的应用与评价
    4.1 色彩图谱应用
        4.1.1 平级色彩
        4.1.2 等级色彩
    4.2 符号与注记应用
        4.2.1 影像地图
        4.2.2 导航电子地图
    4.3 设计方案效果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论文研究特色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移动地图地理位置信息服务
        1.2.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
        1.2.3 移动端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2章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分析
    2.1 时代发展对全息位置地图的设计需求
    2.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的分析
        2.2.1 全息位置地图的全息体现
        2.2.2 全息位置地图组成
        2.2.3 全息位置地图特征
        2.2.4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的分析
    2.3 移动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分析
        2.3.1 信息可视化设计
        2.3.2 移动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特征
        2.3.3 移动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分析
    2.4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的信息可视化
        2.4.1 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分析
        2.4.2 全息位置地图可视化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3.1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认知理论
        3.1.1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情境认知理论
        3.1.2 多模式时空综合认知理论
        3.1.3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感受理论
    3.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理论
        3.2.1 地图符号语言理论
        3.2.2 地理空间数据深加工理论
        3.2.3 地图设计有效理论
    3.3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框架
        3.3.1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的可视化表示内容
        3.3.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的可视化内容选取决策
        3.3.3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的可视化表达策略
        3.3.4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研究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
    4.1 视觉变量与可视化因素认知模型的分析研究
        4.1.1 静态视觉变量
        4.1.2 动态视觉变量
        4.1.3 听觉变量
        4.1.4 触觉变量
        4.1.5 可视化变量因素的认知模型
    4.2 全息位置地图可视化内容选取决策模型
        4.2.1 用户模型
        4.2.2 情景模型
        4.2.3 不同屏幕尺寸的内容选取
    4.3 全息位置地图可视化内容表达策略
        4.3.1 位置地图内容表达框架
        4.3.2 地图要素表达运行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
    5.1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介绍
        5.1.1 背景介绍
        5.1.2 需求分析
    5.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
        5.2.1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现有功能需求
        5.2.2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功能信息可视化设计
    5.3 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内容选取表达实践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地图美学理论在地图设计和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3.1 当代中国地图美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程
        1.3.2 地图美学与地图设计之间的关系
        1.3.3 地图美学理论在地图设计中的指导作用
        1.3.4 地图美学理论对地图作品的评价作用
    1.4 创新预期
    1.5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地图美学理论概述
    2.1 当代地图美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2.2 地图美学理论与地图设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3 地图美学在现代地图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2.4 中外地图美学思想
        2.4.1 西方的地图美学思想及其相关论调
        2.4.2 古代中国地图美学思想及其相关论调
        2.4.3 当代中国地图美学的发展历程
    2.5 当代中国地图作品的美学形态发展历程
    2.6 当代中国地图美学发展与地图作品美学形态的关系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图美学的功能
    3.1 地图信息传输与地图可视化
        3.1.1 地图可视化
        3.1.2 地图可视化的步骤
    3.2 地图认知功能设计与地图美学
        3.2.1 数据形态分析
        3.2.2 数据处理与转化
        3.2.3 制图模型的建立
        3.2.4 地图认知功能与地图美学的关系
    3.3 地图信息传输功效设计与地图美学
        3.3.1 传统地图表示方法
        3.3.2 新型地图表示方法
        3.3.3 视觉变量影响下的地图表示方法
        3.3.4 地图美学与地图信息传输功效设计的关系
    3.4 地图视觉效果设计与地图美学
        3.4.1 地图视觉效果设计与艺术美
        3.4.2 地图的形式美法则
        3.4.3 地图美学与地图视觉效果的关系
    3.5 地图美学理论在地图可视化设计中的功能
    3.6 地图作品的评价与地图美学
        3.6.1 地图作品的一般评价体系
        3.6.2 基于地图美学的地图作品评价体系构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图美学指导下的地图设计实践
    4.1 案例背景简介
        4.1.1 《中国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地图集》
        4.1.2 《武汉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地图集》
    4.2 地图认知功能设计
        4.2.1 数据形态分析——地图的科学美与技术美
        4.2.2 数据处理与转化——地图的技术美与功能美
        4.2.3 制图模型的建立——地图的科学美与功能美
    4.3 地图信息传输功效设计
        4.3.1 基于农药残留观测数据的信息传输功效设计
        4.3.2 基于统计数据及其分析成果数据的信息传输功效设计
    4.4 地图视觉效果设计
        4.4.1 地图语言的标准化设计——多样与统一、整齐与错落
        4.4.2 地图要素排列的设计——整齐与错落、节奏与韵律
        4.4.3 比例尺系列设计——比例与尺度、重点与层次
        4.4.4 版面构成设计——对比与协调、重点与层次、对称与均衡
        4.4.5 开本尺寸选择——地图的功能美
        4.4.6 版式设计——地图的艺术美
        4.4.7 封面设计——地图的功能美和艺术美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图美学指导下的地图作品评价
    5.1 地图作品美学评价的内容
        5.1.1 对地图科学美的评价
        5.1.2 对地图技术美的评价
        5.1.3 对地图功能美的评价
        5.1.4 对地图艺术美的评价
    5.2 科学美在地图集设计中的体现
        5.2.1 地图集的数学基础和制图综合产生的科学美
        5.2.2 地图集在编排顺序上的秩序美
        5.2.3 地图集在专题内容编排上的逻辑美
    5.3 技术美在地图集设计中的体现
        5.3.1 制图软件和绘图软件的功能美所带来的技术美
        5.3.2 数据处理方式所带来的技术美
    5.4 功能美在地图集设计中的体现
        5.4.1 《中国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地图集》对三类读者体现的功能美
        5.4.2 《武汉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地图集》对三类读者体现的功能美
    5.5 艺术美在地图集设计中的体现
        5.5.1 地图集图面要素的艺术美
        5.5.2 地图集图面和版面结构的艺术美
        5.5.3 地图集版式与封面的艺术美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1.1 地图美学在地图学学科中的地位
        6.1.2 当代中国地图美学理论的发展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地图作品的特征
        6.1.3 地图美学理论在地图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6.1.4 地图美的形态理论在地图作品评价中的应用
    6.2 不足与展望
        6.2.1 对中外地图美学发展史的更深入研究
        6.2.2 其他美学理论在地图设计和评价中的应用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项目情况
致谢

(7)面向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自适应地图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图可视化功能从传输型向探索型转变
        1.1.2 地理空间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1.3 新地理信息时代的个性化地图服务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理论及技术研究
        1.3.2 系统实现
        1.3.3 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基础
    2.1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框架体系
    2.2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的控制条件
        2.2.1 自适应内部控制条件
        2.2.1.1 空间数据分布模式
        2.2.1.2 空间数据分布结构信息
        2.2.1.3 空间数据个体特征
        2.2.2 自适应外部控制条件
    2.3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研究的关键问题
        2.3.1 地图内容的自适应
        2.3.1.1 空间数据自适应层次化模型
        2.3.1.2 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自适应
        2.3.2 地图形式的自适应
    2.4 本章小结
3 顾及分布特征的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
    3.1 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
        3.1.1 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的意义
        3.1.2 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的关键问题
        3.1.3 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的关键技术
        3.1.3.1 LOD技术
        3.1.3.2 变化累积模型
    3.2 顾及分布特征的目标层空间数据LOD建模
        3.2.1 点状要素LOD建模
        3.2.2 线状要素LOD建模
        3.2.2.1 道路网络LOD建模
        3.2.2.2 河流网络LOD建模
        3.2.3 面状要素LOD建模
    3.3 几何细节层空间数据变化累积模型
        3.3.1 曲线变化累积模型
        3.3.2 多边形变化累积模型
    3.4 实例分析
        3.4.1 POI设施点自适应LOD模型
        3.4.2 道路网络自适应层次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面向分布特征的可视化方法自适应控制
    4.1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方法
        4.1.1 空间数据的基本表达方法
        4.1.2 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可视化方法
        4.1.2.1 面向空间分布模式的可视化方法
        4.1.2.2 面向空间分布结构的可视化方法
        4.1.2.3 面向空间数据特征的可视化方法
    4.2 实例分析——POI设施点可视化方法的尺度自适应
        4.2.1 实验数据与平台
        4.2.2 实验分析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地图形式的自适应表达策略
    5.1 地图形式的自适应实现机制
    5.2 地图符号自适应策略
        5.2.1 地图符号语义层次的自适应
        5.2.2 地图符号形态特征的自适应
        5.2.3 地图符号绘制精度的自适应
        5.2.4 自适应地图符号设计
        5.2.4.1 符号对象描述
        5.2.4.2 实例分析——POI点符号设计
    5.3 地图色彩自适应策略
        5.3.1 面向空间数据的色彩自适应策略
        5.3.2 面向用户的色彩自适应策略
        5.3.3 面向环境的色彩自适应策略
        5.3.4 自适应地图色彩设计
        5.3.4.1 色彩的基本属性
        5.3.4.2 自适应地图色彩模板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触觉地图的色彩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1 体现教育公平与教育民主
        1.2.2 挖掘视觉对色彩的残余感知,提高地理学习兴趣
        1.2.3 综合利用视觉、触觉等感知通道,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1.2.4 用进废退,强化巩固视障学生的功能性视力
        1.2.5 对盲校地理教学的意义
    1.3 国内外关于该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2 低视力学生适用色彩研究
    2.1 视觉障碍的概念与分类
        2.1.1 视觉障碍的概念
        2.1.2 视觉障碍的分类
    2.2 低视力学生适用色彩调查
        2.2.1 低视力学生对色彩的辨识调查实验
        2.2.2 视障学生对色彩的分辨力和色阶辨识度的调查实验
        2.2.3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 彩色触觉地图的设计
    3.1 普通教学地图的色彩搭配
        3.1.1 色彩的基本属性在普通教学地图中的使用
        3.1.2 色彩的心理效应在普通教学地图中的使用
        3.1.3 普通教学地图中各类符号的色彩使用
    3.2 彩色触摸地图的色彩使用
        3.2.1 使用对比色,提高对比效果
        3.2.2 尽可能使用与普通教学地图相同的色彩体系
    3.3 彩色触觉地图的符号设计
        3.3.1 点状符号的设计与选择
        3.3.2 线状符号的设计与选择
        3.3.3 面状符号的设计与选择
        3.3.4 色彩与形状、方向作为同步变量出现
    3.4 彩色触觉地图的编辑准备
        3.4.1 选择合适的底图
        3.4.2 地图内容的处理
    3.5 彩色触觉地图的编辑处理
        3.5.1 彩色触觉地图的绘制
        3.5.2 辅助信息的添加
        3.5.3 整饬与图面调整
4 彩色触觉地图的使用效果实验及评价
    4.1 彩色触觉地图的使用效果实验
        4.1.1 实验人群的选择与划分
        4.1.2 实验设计与过程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 彩色触觉地图的使用效果评价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研究收获
        5.1.2 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5.2 未来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9)数字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现状
        1.2.2 抗打印扫描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现状
        1.2.3 彩色图像抗打印扫描水印技术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论文组织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组织
第2章 数字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理论基础
    2.1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2.1.1 数字水印技术的定义
        2.1.2 数字水印的基本框架
    2.2 抗打印扫描的数字水印技术
    2.3 数字栅格地图概述
        2.3.1 栅格地理空间数据结构
        2.3.2 栅格图像与数字栅格地图的概念
        2.3.3 数字栅格地图水印特征分析
    2.4 数字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技术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打印扫描过程对数字栅格地图的影响分析
    3.1 打印扫描对数字栅格地图的影响
        3.1.1 打印过程对数字栅格地图的影响
        3.1.2 扫描过程对数字栅格地图的影响
    3.2 像素失真分析及校正方案
        3.2.1 测试数据的分析
        3.2.2 亮度变换
        3.2.3 对比度拉伸变换
    3.3 几何失真分析及校正方案
        3.3.1 几何失真分析
        3.3.2 Radon变换
    3.4 抗打印扫描水印嵌入域与嵌入系数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DCT的数字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
    4.1 离散余弦变换变换与数字水印
        4.1.1 离散余弦变换
        4.1.2 DCT变换与数字水印技术
    4.2 基于分块DCT的数字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
        4.2.1 数字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设计分析
        4.2.2 水印信息生成方法
        4.2.3 水印嵌入算法
        4.2.4 水印提取算法
    4.3 实验与分析
        4.3.1 鲁棒性分析
        4.3.2 算法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CIEL~*a~*b~*色彩空间的彩色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
    5.1 色彩空间分析
        5.1.1 面向设备色彩空间
        5.1.2 设备无关色彩空间
    5.2 打印扫描过程对彩色栅格地图的影响
        5.2.1 打印扫描过程对色彩空间的影响
        5.2.2 打印输出彩色栅格地图色彩空间的选择
    5.3 基于CIEL~*a~*b~*色彩空间的自适应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
        5.3.1 彩色栅格地图特征分析
        5.3.2 水印信息生成
        5.3.3 水印嵌入与提取
    5.4 实验与分析
        5.4.1 不可感知性分析
        5.4.2 鲁棒性分析
        5.4.3 对比实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空间认知的网络地图设计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索引
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内外空间认知研究现状
        1.1.2 国内外网络地图设计研究现状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网络地图设计的相关基础理论
    2.1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
        2.1.1 认知、空间认知和地理空间认知
        2.1.2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
    2.2 地图信息传输论
    2.3 地图感受论
    2.4 网络地图基本理论
        2.4.1 与其他数字地图的联系与区别
        2.4.2 网络地图分类
    2.5 交互设计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地图交互设计
    3.1 网络地图特点
        3.1.1 网络地图的特殊性
        3.1.2 网络地图的特点
    3.2 网络地图的空间认知模型
        3.2.1 网络地图制作者和用户认知的不同
        3.2.2 网络地图空间认知的变化
        3.2.3 网络地图空间认知模型
    3.3 网络地图交互设计的过程模型
        3.3.1 网络地图交互设计的目标
        3.3.2 网络地图交互设计的过程模型
    3.4 网络地图交互设计
        3.4.1 网络地图用户调查分析
        3.4.2 基于网站的网络地图信息架构
        3.4.3 网络地图用户界面设计
        3.4.4 移动网络地图界面设计及认知实验
        3.4.5 网络地图交互工具设计
        3.4.6 网络地图多尺度表达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地图视觉图形设计和注记配置方法
    4.1 网络地图符号设计
        4.1.1 网络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4.1.2 网络地图符号分析
        4.1.3 网络地图点状符号认知实验
    4.2 网络地图色彩设计
        4.2.1 色彩的基本常识
        4.2.2 色彩的语言
        4.2.3 网络地图配色方法
        4.2.4 网络地图配色方案
    4.3 网络地图注记配置策略
        4.3.1 网络地图注记配置的基本原则
        4.3.2 网络地图线状要素注记的自动配置
    4.4 网络地图地标自动提取
        4.4.1 城市POI数据库
        4.4.2 基于网格的均匀分布层次化地标的自动提取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
    5.1 网络地图的可用性
        5.1.1 网络地图可用性
        5.1.2 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的原则
    5.2 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内容
        5.2.1 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内容
        5.2.2 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的具体内容
    5.3 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
        5.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5.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4 网络地图可用性评价方法
    5.5 网络地图可用性模糊综合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络地图交互设计实例
    6.1 网络地图地理信息服务目标
    6.2 网络地图功能设计
    6.3 网络地图内容和数据组织设计
    6.4 网络地图界面设计
    6.5 网络地图交互工具设计
    6.6 网络地图多尺度表达设计及实验
        6.6.1 网络地图多尺度表达设计
        6.6.2 网络地图多尺度显示认知实验
    6.7 网络地图线状要素自动配置和地标注记的自动提取
        6.7.1 网络地图线状要素自动配置
        6.7.2 网络地图地标注记自动提取
    6.8 网络地图可用性模糊综合评价实例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论文总结
        7.1.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7.1.2 主要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地图色彩管理与设计系统(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河长制的河道管理地图设计与实现 ——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D]. 杜毅贤.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交互媒介环境下的数据地图设计研究[D]. 顾文婷. 东南大学, 2020
  • [3]借古开今:南京历代地图艺术风格特征及设计实践[D]. 朱诗纯.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满足快速制图的地图语言的设计[D]. 刘晓君. 兰州大学, 2018(11)
  • [5]移动端全息位置地图信息可视化设计[D]. 程巧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12)
  • [6]地图美学理论在地图设计和评价中的应用[D]. 秦雨. 武汉大学, 2017(02)
  • [7]面向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自适应地图可视化[D]. 柯舒. 武汉大学, 2016(01)
  • [8]触觉地图的色彩设计研究[D]. 刘建英.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9]数字栅格地图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研究[D]. 邹秀珍.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10]基于空间认知的网络地图设计与评价研究[D]. 晏晓红. 武汉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地图色彩管理与设计系统(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