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银行非系统风险的雷达预警(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1](2020)在《国际股票市场间的风险动态传播模式识别及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金融风险传染是扰乱经济秩序、破坏经济和金融系统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考虑到国际金融风险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防控,可能会对一国金融系统乃至全球金融系统造成极大破坏。尤其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局势,在把握金融风险传播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对于保障一国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意义重大。这样的背景对研究金融风险的动态传播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准确识别具有不同规律和特征的金融风险传播过程;另一方面,需要提前并准确地预判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的传播规律和特征。然而,针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国际股票市场为样本,运用交叉融合的多领域研究方法,从基于复杂网络的金融风险传播动态模拟仿真入手,识别了金融风险传播模式以区分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传播过程,并在分析复杂网络拓扑特征与不同传播模式时变特征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数据驱动的动态预警指数。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贡献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针对国际金融风险传染,构建了国际股指金融风险级联传播模型,挖掘了金融风险动态传播规律。在融合运用BEKK-GARCH模型、Delta-CoVaR模型和SIS-Cascade模型的基础上,明确了金融风险的传播方向、传播程度和传播机制,并提出了国际股指金融风险级联传播模型。运用该模型,实现了金融风险传播动态模拟仿真,量化了金融风险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研究发现,国际金融风险传播具有临界效应:国际股指的一般波动比极端波动更容易传播;另外,国际金融风险传播临界值具有时变特征:极端风险在市场处于风险期时容易传播,而在市场处于平稳期时不容易传播;除此之外,国际股指间波动溢出网络的拓扑属性对金融风险传播的影响比国际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属性的影响更强,说明从网络拓扑特征角度分析更有利于揭示金融风险传播规律和模式。(2)针对金融风险动态传播过程,采用基于金融风险响应时间的量化方法,识别了金融风险时变传播模式。基于国际股指金融风险级联传播模型的模拟仿真结果,综合运用降维、聚类、金融风险响应时间计算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从分析节点拓扑属性的角度,识别出了三种金融风险传播模式。研究发现,三种传播模式的动态传导特征、网络结构特征、总体风险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均不同。其中,复合型传播模式危险程度最高、网络规模较大、对应尖峰型和截尾型传导特征、在2007年之后频繁发生;度限制型传播危险程度次之、网络中心性较高、对应矮峰型传导特征、集中出现在2007年之前;距离限制型传播危险程度最低、网络直径较长、对应平弱型传导特征、出现频率较均匀。(3)针对金融风险时变传播模式,构建了基于网络模体转换矩阵的预警模型,检验了预警指数对金融风险不同传播模式的预警有效性。由于在研究中发现不同金融风险传播模式对应的网络结构差异较大,可以从分析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角度入手构建预警指数。进一步研究发现,模体具有多样性和重复性,当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其反应更敏感、提供的预警信息更丰富。因此可以通过统计网络演化过程中的模体转换情况构建针对金融风险传播模式的预警指数。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预警指数具有有效性,且预警能力具有鲁棒性。其中,T-M指数对复合型传播模式预警效果较好,预警提前期为9个工作日;m12.m12指数对度限制型传播模式预警效果较好,提前预警期超过200个工作日;m5.m5指数对距离限制型传播模式预警效果较好,提前预警期超过40个工作日。
李斐[2](2020)在《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的核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金融风险产生的显着负面效应会影响经济和社会安全,进而危及国家安全。目前,间接融资仍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手段,银行作为金融媒介,一直是金融市场中最为庞大的经营主体,对银行开展审计监督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是一项综合性的监督活动,这种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国家审计监督内容的广泛性,在监督方式、监督内容等方面与其他监管机构存在一定差异。国家审计具有独立性和综合性特点,能够发挥站位高、视野广、覆盖全的优势,在提升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防范金融风险和打击金融犯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金融发展的新形势和金融监管的新要求,国家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对国家审计影响银行业金融风险的理论依据、实践经验、作用方式、实现路径和实施效果等方面使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开展系统性分析,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对银行风险、金融监管、国家审计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其次,深入系统研究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及国家审计在银行监督方面存在的优势。通过分析审计机关开展金融审计的实践经验,论述审计机关影响银行业金融风险的作用方式和实现路径,并尝试搭建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理论框架。然后,基于审计机关在职责权限以及影响银行风险的作用机制和实现方式,分别针对全国性银行风险、地方性银行风险以及区域银行风险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国家审计功能发挥的效果,为审计机关实现银行业金融风险防范目标提供经验证据。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国家审计存在的不足,探讨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实现方式的改进,完善实现机制和途径,促进国家审计作用发挥的最大化。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审计监督对于全国性银行的风险防范呈现“∧”字型特征。在审计实施的第二年,由于审计公告形成的民众监督与银行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形成的合力,国家审计作用的发挥最为明显,能够显着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国家审计对于违法案件的查处也体现了“∧”字型特征,在案件查处后的第二年表现出对银行风险的显着抑制作用。第二,审计方式对于银行风险具有显着影响。银行在一年中连续多次接受国家审计的情况下,受到审计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会更强,原有的高风险业务和违规业务操作模式惯性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对于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督促力度更大,体现出国家审计更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作用。同时在“审计风暴”热度减退的情况下,审计结果公告仍然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在促进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国家审计监督在防范地方性银行风险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中介效应。国家审计功能发挥能够有效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并通过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有效降低地方银行的信贷风险,提升整体资产质量,政府治理起到了中介效应。这种中介效用在提升地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方面也有所体现。第四,国家审计具有防范区域银行风险的作用。国家审计的经济处罚职能和审计建议职能均与区域银行风险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国家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能够监督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减轻了政府干预银行信贷资金的动机,提升了政府治理水平,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为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第五,加强国家审计的“逆周期”监督有助于防范银行风险。金融风险体现出一定顺周期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使银行对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过分乐观,会放松信贷政策,降低信贷标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逆周期”的审计监督,揭示风险隐患有助于银行风险的防范。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审计的职能和定位、审计方法发展、组织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以及公告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实现机制和途径的改进,提出政策建议,以满足新时代国家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判,提前感知金融市场风险,发挥审计的预防性作用,不但要能“治已病”,还要“防未病”。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法,达到审计纠偏和风险防范的效果,发挥建设性作用。二是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分析研究时,发挥动态风险跟踪和监测功能,提高金融审计对风险识别的前瞻性、精准度和有效性。三是通过建立管理中心,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交互渠道等方式,建立进一步优化审计组织模式,达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施审计项目的动态、集中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四是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业务实战能力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讲政治、高素质以及掌握丰富金融知识的专业化金融审计干部队伍。五是创新审计公告制度,探索发布金融市场风险分析报告,增强金融审计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强化国家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本文的主要贡献为:(1)丰富和深化了国家金融审计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国家审计理论,从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出发,论述了国家审计防范银行业金融风险的基本依据,阐述了国家审计的作用方式和实现途径,从而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夯实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理论基础。(2)提供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直接经验证据。由于可获取的公开数据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关于国家审计,尤其是国家金融审计方面的实证研究。本文为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实证研究内容。(3)多层次研究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作用。在考虑领导体制、政府治理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实证分析获取各级审计机关影响银行风险方面的实现路径,进一步丰富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研究。
常腾原[3](2020)在《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承包商自1978年进入国际承包市场,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国际市场上的政治风险也给中国承包商造成了重大的损失。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国建造2035”战略推进,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将面临新一轮的增长和发展。如何进行有效的政治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国承包商最重要的议题。现有的政治风险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资、跨国企业管理、国际联营体等传统的国际商务领域,针对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研究较少。在实践中,中国承包商的政治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少有效的政治风险的度量方法和应对体系。本文旨在识别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事件、行动者和传导要素,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深入揭示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在综合考虑国际工程项目的特点和“中国因素”,以及实用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运用木桶理论和脆弱性理论建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集成度量模型;在识别政治风险的管理对策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前期决策模型,并开发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项目东道国政府和东道国社会在整个风险社会网络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而内部脆弱性因素(与国际承包商和项目相关的变量)在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脆弱性因素既是企业遭受微观政治风险的主要起因,也决定着其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下的政治风险后果。在内外因素和木桶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国际机构发布的宏观数据和来自项目和承包商的微观数据,可以定量地度量国际工程的外部威胁性水平、内部脆弱性水平和政治风险的水平;木桶理论强调系统发生风险的下限,即项目的政治风险水平是由表现最差的外部威胁性指标和内部脆弱性指标所决定的。评价结果更利于风险预警,反应出系统面临的外部威胁和自身的薄弱环节。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和选择相应的对策可以帮助国际承包商降低政治风险水平,更好地应对政治风险。本文综合采用风险管理理论、风险传导理论、脆弱性理论和木桶理论来分析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并建立针对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度量方法,是对现有国际工程管理和政治风险理论知识的扩充;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方法建立了国际承包商和研究人员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研究结论的实践价值,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辅助中国承包商在海外运营时对政治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李洋阔[4](2019)在《我国上市银行金融监管综合评价方法与可视化研究》文中认为目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日显重要,上市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其展开金融监管研究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金融危机后,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微观审慎监管只考虑了金融机构的个体经济行为,忽略了系统性风险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金融风险、银行系统的影响,从新的维度对我国金融监管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了我国上市银行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金融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本文选取了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组合赋权法等多种赋权方法对监管指标体系赋权,展开综合评价研究,并通过计算多种综合评价数值方法的结果,比较各综合评价方法的优劣;进一步,在金融监管综合评价方法基础上,选取最优的赋权方法,展开对上市银行监管可视化分析。本文提出利用雷达图、树谱图从微观层次展开静态与动态的可视化监管研究;并且创新性地提出动态箱线预警图和综合监管预警图的可视化方法,从宏观层次上展开对上市银行的监管可视化的研究,形象具体地展开对我国上市银行的金融监管。最后,选取上市银行2015至2017年共55家上市银行样本展开静态与动态监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及相应的可视化监管方法是有效的,能够及时监测和识别金融风险,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从而确保上市银行的良性发展。特别地,综合监管预警图不仅能直观反映行业的监管效果情况及上市银行在整个行业的监管状态,还可以与微观层次的监管相结合,观察各监管指标的情况,从而辅助监管部门进行全面动态监管。本文研究成果主要用于我国上市银行金融监管,为政府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现方法,形象的图形便于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直观地了解各上市银行的金融监管现状,从而更能具有实际可行性和现实应用价值。
杨阳[5](2018)在《天山农商银行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的金融行业不断发展进步,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以及控制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这首先要求银行管理者将提高银行财务效益作为首要目标,以此来推动银行发展;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保障银行健康持续的经营。但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仍然没有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措施或是指标体系设计出现,导致银行的财务状况无法通过财务信息系统来具体地体现出来。综上所述,文中将针对商业银行所存在的内部财务风险进行总结分析以外,还将以天山农商银行做为案例进行深入探究,结合天山农商银行的财务风险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并提出相应举措。本文首先通过三个部分对天山农商银行的财务风险控制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参考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理论知识,探究国内外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现状,将这些做为文章的理论基础。对天山农商行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对天山农商行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天山农商行的整体、资产质量、流动性、资本等风险进行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模糊评价法,对周围农商银行财务风险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并对天山农商银行2013-2016年的财务数据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综合得出其存在财务结构、内部控制不合理等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内外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优化财务结构,加强资产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从而使天山农商银行的财务风险控制得到优化。
张兴旺[6](2017)在《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造成严重灾难,这场危机的爆发与影子银行体系活动紧密相关,故此后对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及其监管的研究迅速成为金融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拓展影子银行基础理论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安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最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研究思路为文献梳理->现状分析->理论探析->经验验证->比较分析->政策建议。研究内容:(1)首先,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对中国影子风险监管历史与现状进行剖析。(2)其次,对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以及对它们的生成与传导机制进行理论探析。(3)再次,建立GARCH和CoVaR模型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不同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进行测度,以把握风险总体分布。(4)然后,设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而构建风险预警模型,运用反向传递的(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进行预警。(5)最后,基于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以及风险预警综合评价结果,主要从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以及法律监管三个方面,来对中国影子银行监管框架进行修正与完善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主要结论:(1)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目前总体可控,但仍然需要对系统性风险溢出进行关注,由于影子银行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有所差异,风险溢出排名前三位的机构分别为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尤其是信托公司风险溢出值得高度警惕和关注。(2)通过构建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模型,运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风险预警,表明所构建模型能够较好地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进行预警,所建模型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3)基于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和风险预警结果,结合中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功能性中国影子银行监管框架,在“一行三会”监管基础上,增加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按照功能性和行为性监管原则,实行穿透式金融监管。本文创新点有:(1)构建了比较全面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产生与发展的“供给一需求—技术”逻辑分析框架。该框架将供给、需求、技术三个因素从逻辑上连接起来,进而指出通过技术的媒介作用,并结合其演变历程进行剖析,从而更加综合完整地解释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起源。(2)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该体系将主要部门纳入其中,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风险预警模型进行预警。研究结果显示,所构建预警模型能够较好地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进行预警。(3)首次提出,“一行三会一委”(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协调委员会)新的监管框架设想,该委员会以功能性监管和行为性监管为根本目标,目的在于以原有“一行三会”金融监管为基础,强化对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协调,以防范和化解由影子银行机构风险所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安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4)提出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三重动态平衡监管的监管目标这一创新性思想。三重动态平衡监管思想强调以功能性监管和行为性监管为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影子银行体系自身、影子银行体系与规范金融体系之间、影子银行发展与金融安全与稳定之间的三重动态平衡监管。
连艳[7](2016)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 ——以XY银行杭州分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的运营中的主要项目之一,需要认真、系统的进行管理。通过研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的理论,可以有效的为银行贷款的顺利运营做出保障,并可以使用最少的成本来取得最大的信贷风险管理效果。并且,开展信贷风险管理可以推动银行的资金整合和分配上的合理性,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增加资金使用效率,并保证了银行整体的运转顺畅和金融业的稳定,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006年年底,我国将金融业向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已经可以对中国公民开展人民币业务,并进行了很多政策上的完善和改革,对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给出了满意的答卷。并且也标志着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将加入国际化的竞争中,要与国外具有很大资金规模、具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并且拥有很多创新的产品的大型外资银行开展竞争。在与这些外资银行的竞争中,我国需要不断的探索、积极的学习国外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并结合我国国情,尽早的设计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本文主要针对在现阶段的国际金融行业竞争的形势下,展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讨论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国际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和资料,并以XY银行杭州分行的信贷风险情况为例,针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识别、度量、预警、控制以及评价等方面展开详细、体统的研究。本文有以下两个创新之处:首先,改变了以往国内外的学者针对于信贷风险的度量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角度,构建了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度量、预警、控制以及管理评估相关的整体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另外,本文通过使用新型的信贷风险预警模型,在商业银行关于信贷风险预警的管理控制中加入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的方法,计算结果显示,信用风险为0.238;环境风险重要程度为0.149,政策风险为0.051,最后为市场风险应急为0.038。即对于XY银行杭州分行信贷风险来说,最大的风险来源是信用风险,接下来依次是环境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希望能够在信贷风险预警研究的领域中开辟新的思路。
王玉峰[8](2014)在《基于格—金公式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至今,美林、雷曼等国际投资公司已经相继申请破产保护或者直接宣布倒闭,高盛等投行转换角色重新聚焦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锋芒有所收敛,花旗集团股价也持续下跌,全美甚至全球经济形势至今依然严峻,恢复过程漫长而艰难。这一系列金融冲击也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加上中国的金融市场自由化,市场利率和外汇汇率机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内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复杂和扑朔迷离,局面十分复杂且不易驾驭。因此,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的正确分析和评估,建立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和应急处理体系,就变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但现在,商业银行的风险预测和分析系统的评价还比较零散,而且缺乏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和普遍接受的规范。在这种情况下,本论文选择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格-金公式”组合模型,选取部分长期从事商业银行风险研究及从业人员意见作为依据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有关风险的表现形式,运用格-金公式和层次分析法(AHP)来选择风险评价体系所需要的因素,建立起完成、精准以及行之有效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同时通过构建模型得出各种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度,最终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在这项研究中,对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目标、设计思路、理念原则、评价模型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试探性讨论,已达到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衡量方式方法有所改善的目标。
肖辉[9](2013)在《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监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正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的格局,使得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在国际市场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跨国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考虑资源配置,开拓市场,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当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矿产资源全球化,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我国也积极对海外矿产资源进行投资开发。跨国投资在带给矿业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不少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我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热情高涨的同时,跨国投资风险的监控和防范能力却不足,因此,对我国的矿业企业的来说,建立一套完整的跨国投资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至关重要和紧迫。研究主要包括:(1)剖析了中国矿业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和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源,外部风险源的分析借助了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展开;内部风险源的分析主要从财务和管理两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的传导机理。(2)识别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关键风险。结合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特征,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多视角对高速公路项目融资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进行识别。(3)建立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体系,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比较了各种预警模型的优缺点之后,根据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特点,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对其风险进行综合预警。(4)探析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控制策略。构建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反应矩阵,对不同等级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建立有效风险评估决策系统、风险控制组织保障体系、风险控制信息保障机制,以此构建不同等级风险应对策略、不同类别风险应对思路及其多层次多维度的风险控制体系(5)运用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体系进行了应用分析。对汉龙公司投资澳大利亚Spinifex Ridge项目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文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对该项目的风险进行了综合预警,根据预警结果提出了风险防控的措施。文章以中国矿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跨国投资理论和风险预警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的交叉点,提出了跨国投资的风险源,建立了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模型,并指出要将事前的风险预警和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相结合的观点,拓宽了风险控制理论的研究领域。利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借助相关计算机软件,使风险评价的过程,特别是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科学,尽量减小了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优化了风险控制模型。对我国矿业企业的跨国投资有良好的实用性,且指标与模型的构建基于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可移植性强,能够服务于我国不同的我国大多数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预警与防控,对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骅,卢亚娟[10](2012)在《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集成评价与监测研究——后危机时代的新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后危机时代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度量和监管无疑将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表征形式的分析,借鉴理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适应我国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度量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层次和灰色关联的集成评价方法对江苏省4个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评价方案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该类风险特性,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商业银行非系统风险的雷达预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业银行非系统风险的雷达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股票市场间的风险动态传播模式识别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金融风险传染的基础理论研究 |
1.3.2 复杂网络在金融风险传染中的应用研究 |
1.3.3 金融风险传染的动态传播研究 |
1.3.4 金融风险传染的预警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科学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际股票市场指数联动关系分析 |
2.1 国际股指波动溢出网络模型构建 |
2.1.1 基于BEKK-GARCH模型构建股指网络 |
2.1.2 国际股指波动溢出网络特征指标 |
2.1.3 数据选取与说明 |
2.2 国际股指联动关系全局特征演化分析 |
2.2.1 节点总数和边总数演化特征分析 |
2.2.2 网络密度和平均路径长度演化特征分析 |
2.2.3 平均加权度和平均接近中心性演化特征分析 |
2.2.4 平均中介中心性和平均聚类系数演化特征分析 |
2.3 国际股指联动关系局部特征演化分析 |
2.3.1 三元有向模体演化特征分析 |
2.3.2 占比最高模体演化特征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传播动态仿真 |
3.1 国际股指金融风险级联传播模型构建 |
3.1.1 基于DCC-GARCH-CoVaR量化金融风险传播程度 |
3.1.2 基于Delta-CoVaR刻画金融风险动态级联传播规则 |
3.1.3 基于SIS-Cascade模型刻画金融风险动态传播过程 |
3.1.4 国际股指金融风险级联传播数学模型构建 |
3.2 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传播仿真结果分析 |
3.2.1 金融风险传播范围和速度分析 |
3.2.2 金融风险传播临界值分析 |
3.2.3 基于金融风险传播临界值演化特征的模型有效性检验 |
3.3 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传播与波动溢出网络属性关联分析 |
3.3.1 金融风险传播范围和速度与网络平均度相关关系分析 |
3.3.2 金融风险传播范围和速度与网络平均度分组统计分析 |
3.4 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传播与系统风险属性关联分析 |
3.4.1 金融风险传播范围和速度与金融系统风险相关关系分析 |
3.4.2 金融风险传播范围和速度与金融系统风险分组统计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传播模式分析 |
4.1 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传播模式识别及分析方法 |
4.1.1 基于金融风险传播过程影响程度的聚类方法 |
4.1.2 基于节点拓扑属性的传播模式识别方法 |
4.1.3 传播过程聚类与传播模式的关联规则分析方法 |
4.2 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传播过程统计分析 |
4.2.1 金融风险传播过程演化分析 |
4.2.2 金融风险传播过程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传播过程聚类分析 |
4.3.1 金融风险传播过程数据降维分析 |
4.3.2 基于金融风险传导特征的聚类分析 |
4.4 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传播模式识别及演化分析 |
4.4.1 金融风险传播模式可视化及对比分析 |
4.4.2 金融风险传播模式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
4.5 传播模式与传播过程聚类关联规则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时变传播模式预警 |
5.1 基于模体转换矩阵的预警指数构建 |
5.1.1 统计模体转换并构建模体转换矩阵 |
5.1.2 基于模体转换矩阵构建预警指数 |
5.1.3 预警指数准确性判别指标 |
5.2 国际金融风险传染事件预警及鲁棒性检验 |
5.2.1 国际金融风险传染事件预警 |
5.2.2 预警结果鲁棒性检验 |
5.3 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传播模式预警及关键指数识别 |
5.3.1 复合型传播模式预警 |
5.3.2 度限制型传播模式预警 |
5.3.3 距离限制型传播模式预警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CoVaR公式推导 |
附录 B:国际股指间金融风险传播过程统计性描述 |
附录 C:不同风险阈值下金融风险传导特征聚类及网络结构特征 |
个人简历 |
(2)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银行风险 |
一、银行风险产生原因 |
二、银行风险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政府行为与银行风险 |
一、金融监管的作用 |
二、政府治理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
第三节 国家审计影响政府治理研究 |
第四节 国家审计对金融风险防范的作用 |
一、国家审计的实现方式 |
二、国家审计与微观银行风险 |
三、国家审计与宏观金融安全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银行业风险 |
一、风险含义及分类 |
二、风险状况分析 |
三、风险测度方法 |
第二节 银行监管体系 |
一、银行监管制度背景 |
二、改革开放后银行监管发展 |
三、银行监管现状及问题 |
第三节 国家审计基本依据 |
一、法律法规方面 |
二、历史经验方面 |
三、现实需要方面 |
第四节 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功能分析 |
一、国家审计与其他监管部门职能区分 |
二、国家审计功能定位 |
三、国家审计的实践与发展 |
第五节 国家审计影响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 |
一、国家审计作用方式 |
二、国家审计实现路径 |
第六节 国家审计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免疫系统理论 |
四、国家治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全国性银行风险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回归分析结果 |
三、稳健性测试 |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
一、国家审计频次的影响 |
二、审计结果公告的影响 |
三、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 |
四、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地方性银行风险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与模型设计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统计性描述 |
二、回归分析结果 |
三、稳健性测试 |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
一、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 |
二、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三、不同地区审计效能差异 |
四、银行上市后影响因素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区域银行风险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与模型设计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统计性描述 |
二、回归分析结果 |
三、稳健性测试 |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实现机制 |
第一节 突出预防性和建设性作用 |
第二节 优化金融审计方法 |
一、推进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 |
二、强化动态风险跟踪和监测 |
第三节 完善金融审计组织模式 |
一、做好组织模式的顶层设计 |
二、促进上下联动与协同效应 |
第四节 加强金融审计人才培养 |
第五节 创新金融审计公告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局限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治风险的研究综述 |
1.2.2 国际工程的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的界定 |
2.1 国际工程的含义和特点 |
2.1.1 国际工程与国际工程市场 |
2.1.2 国际工程的特点 |
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1 风险的定义 |
2.2.2 工程项目风险 |
2.2.3 国际工程风险 |
2.2.4 风险管理方法 |
2.3 风险传导理论 |
2.4 脆弱性理论 |
2.4.1 脆弱性的概念 |
2.4.2 国际工程的脆弱性 |
2.5 木桶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承包商海外经营的政治风险现状 |
3.1 企业的基本情况 |
3.1.1 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
3.1.2 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
3.1.3 近五年业务涉及行业 |
3.1.4 近五年业务区域分布 |
3.1.5 未来五年海外业务规划 |
3.1.6 近五年项目的承发包方式 |
3.1.7 企业走向海外动因 |
3.2 关注的政治风险及因素 |
3.2.1 关注的风险类型 |
3.2.2 关注的政治风险类型 |
3.2.3 关注的汇兑限制风险因素 |
3.2.4 关注的汇对华关系风险因素 |
3.2.5 关注的政府违约风险因素 |
3.2.6 关注的政府征收/国有化风险因素 |
3.2.7 关注的战争暴乱风险因素 |
3.2.8 关注的行政监管风险因素 |
3.3 企业的政治风险管理实践 |
3.3.1 近五年经历过的风险事件 |
3.3.2 近五年经历过的政治风险事件 |
3.3.3 认为未经历政治风险的原因 |
3.3.4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
3.3.5 意向采用的风险管控工具 |
3.3.6 过去五年采用的风险防范措施 |
3.3.7 过去五年风险评估的外部合作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分析 |
4.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识别与分类 |
4.1.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识别 |
4.1.2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分类 |
4.2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行动者分析 |
4.2.1 数据搜集 |
4.2.2 社会网络分析 |
4.3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传导路径 |
4.3.1 风险传导要素 |
4.3.2 解释结构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度量 |
5.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外部威胁性度量模型 |
5.1.1 变量的识别 |
5.1.2 问卷调查与指标评价 |
5.1.3 数据的初步分析 |
5.1.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1.5 外部威胁性变量的内涵 |
5.1.6 国别风险评价 |
5.2 基于大数据的外部威胁指数动态调整 |
5.2.1 模型的构建 |
5.2.2 网络爬虫 |
5.2.3 文本挖掘 |
5.2.4 案例演示 |
5.3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内部脆弱性度量模型 |
5.3.1 变量的识别 |
5.3.2 数据的初步分析 |
5.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4 内部脆弱性变量的内涵 |
5.3.5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脆弱性评价 |
5.4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集成度量模型 |
5.4.1 模型的建立 |
5.4.2 模型的验证 |
5.4.3 模型的特点 |
5.4.4 模型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对策分析 |
6.1 对策的识别与评价 |
6.1.1 对策的识别 |
6.1.2 重要性分析 |
6.2 对策的内涵与作用 |
6.2.1 因子分析 |
6.2.2 对策的内涵 |
6.2.3 对策的作用 |
6.2.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3 前期策略选择研究 |
6.3.1 理论模型 |
6.3.2 贝叶斯网络 |
6.3.3 结果和讨论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 |
7.1 需求分析 |
7.1.1 功能需求 |
7.1.2 具体功能 |
7.1.3 性能需求 |
7.1.4 系统管理 |
7.2 系统设计 |
7.2.1 系统结构 |
7.2.2 数据体系设计 |
7.2.3 数据的逻辑结构 |
7.3 系统实现 |
7.3.1 系统主界面 |
7.3.2 国别管理界面 |
7.3.3 项目管理界面 |
7.3.4 案例管理界面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世界各国的CRI及排名 |
附录二 中国承包商海外经营的风险及管控现状调研 |
附录三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影响因素及对策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案例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
(4)我国上市银行金融监管综合评价方法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金融监管的起源与发展 |
1.1.2 我国银行业监管历史与发展 |
1.2 研究综述 |
1.2.1 金融监管研究综述 |
1.2.2 可视化研究综述 |
1.3 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
1.3.1 监管理论依据 |
1.3.2 银行监管理论依据 |
1.3.3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上市银行金融监管分析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定义与研究角度 |
2.1.1 监管的定义 |
2.1.2 监管的主体 |
2.1.3 监管的客体 |
2.1.4 银行监管的定义 |
2.1.5 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
2.1.6 银行监管的主要方法 |
2.2 我国上市银行金融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与构建 |
2.2.1 指导原则 |
2.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章 上市银行金融监管的综合评价方法 |
3.1 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
3.1.1 一致化处理方法 |
3.1.2 去量纲方法 |
3.2 主观赋权法 |
3.2.1 德尔菲赋权法 |
3.2.2 层次分析法 |
3.3 客观赋权法 |
3.3.1 主成分分析法 |
3.3.2 熵值法 |
3.3.3 变异系数法 |
3.3.4 均方差法 |
3.4 组合赋权法 |
3.4.1 基于AHP-熵值法的组合赋权法 |
3.4.2 基于最小偏差的组合赋权法 |
3.5 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4章 上市银行金融监管的可视化分析 |
4.1 微观层次的可视化监管 |
4.1.1 雷达图 |
4.1.2 树谱图 |
4.2 宏观层次的可视化监管 |
4.2.1 动态箱线预警图 |
4.2.2 综合监管预警图 |
第5章 上市银行金融监管评价方法与可视化实证分析 |
5.1 数据的选取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5.2 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证结果分析 |
5.2.1 研究过程 |
5.2.2 监管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3 综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5.3 上市银行微观层次的可视化监管 |
5.3.1 数据的预处理 |
5.3.2 上市银行雷达图静态可视化监管 |
5.3.3 上市银行雷达图动态可视化监管 |
5.3.4 上市银行树谱图静态可视化监管 |
5.3.5 上市银行树谱图动态可视化监管 |
5.4 上市银行宏观层次的可视化监管 |
5.4.1 数据的预处理 |
5.4.2 上市银行动态箱线预警图 |
5.4.3 上市银行综合监管预警图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情况 |
附录 |
(5)天山农商银行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步骤、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与步骤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银行财务风险理论概述 |
2.1 财务风险概述 |
2.1.1 财务风险的内涵 |
2.1.2 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
2.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理论基础 |
2.2.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概念 |
2.2.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特征 |
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天山农商银行基本情况介绍与财务风险控制概况 |
3.1 天山农商银行背景介绍 |
3.1.1 天山农商银行运营情况 |
3.1.2 组织结构 |
3.2 天山农商银行目前的财务风险情况 |
3.2.1 整体风险情况 |
3.2.2 资产质量风险 |
3.2.3 流动性风险 |
3.2.4 市场风险 |
3.2.5 资本风险 |
3.2.6 表外业务风险 |
3.3 天山农商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
3.3.1 风险呈部门分散化 |
3.3.2 信用风险评价以线性为主 |
第4章 天山农商银行财务风险评价与分析 |
4.1 财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3 财务指标的选取 |
4.2 西北地区农商银行财务风险评价 |
4.3 天山农商银行年度风险评价 |
第5章 天山农商银行财务风险的因素分析 |
5.1 外部因素分析 |
5.1.1 农信社风险增加 |
5.1.2 经营环境变化及影响 |
5.2 内部因素分析 |
5.2.1 不良贷款导致财务风险上升 |
5.2.2 流动资产稳定性差,盈利能力欠缺 |
5.2.3 内部控制方式不足以面对当前发展形势 |
第6章 天山农商银行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
6.1 完善贷款管理方式 |
6.1.1 防范经营风险,优化资产质量 |
6.1.2 细化贷款分类,加强管理监督 |
6.1.3 严控贷后风险,构建贷后管理长效机制 |
6.2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
6.3 优化内部控制 |
6.3.1 加快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 |
6.3.2 加强员工基础培训,强化内部风险控制评建设 |
6.4 发展业务,增加盈利能力 |
6.4.1 以金融市场为创新驱动业务全面发展 |
6.4.2 抓好业务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影子银行体系本质与运行机制的研究 |
2.1.2 影子银行风险与金融监管的研究 |
2.1.3 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测度的研究 |
2.1.4 影子银行风险与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危机的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研究 |
2.2.2 影子银行风险及其传染机制的研究 |
2.2.3 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预警的研究 |
2.2.4 影子银行风险与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危机的研究 |
2.3 文献评析 |
第三章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演变历史与存在问题 |
3.1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演变历史分析 |
3.1.1 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兴起 |
3.1.2 中国影子银行的演进与发展 |
3.1.3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历程 |
3.1.4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成效 |
3.2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现实考察 |
3.2.1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现状与特征 |
3.2.2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存在问题 |
3.3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形成机理与产生效应 |
4.1 中国影子银行本质与运行模式 |
4.2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4.2.1 系统性风险 |
4.2.2 经济无效率 |
4.2.3 杠杆顺周期 |
4.2.4 委托代理问题 |
4.2.5 监管套利风险 |
4.3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的形成机理 |
4.3.1 非系统性风险的生成与传导机理 |
4.3.2 系统性风险的生成与传导机理 |
4.4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对金融体系稳定及安全的影响效应分析 |
4.4.1 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 |
4.4.2 对金融体系安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的识别与测度 |
5.1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识别 |
5.1.1 非系统性风险识别 |
5.1.2 系统性风险识别 |
5.2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 |
5.2.1 风险度量指标 |
5.2.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6.1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指标体系设计 |
6.1.1 指标筛选原则 |
6.1.2 指标体系构建 |
6.2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预警模型 |
6.2.1 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建立 |
6.2.2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检验及预警 |
6.3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预警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际影子银行监管经验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
7.1 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动因 |
7.1.1 复制银行功能 |
7.1.2 系统性金融风险 |
7.1.3 监管套利 |
7.2 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的实践考察 |
7.2.1 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动态 |
7.2.2 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的共性考察 |
7.3 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对中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7.3.1 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
7.3.2 建立健全影子银行法律法规体系 |
7.3.3 构建影子银行的动态风险监测、预警以及防控机制 |
7.3.4 完善影子银行国际监管合作机制建设 |
7.3.5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
7.3.6 妥善处理金融创新与影子银行发展的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框架的构建 |
8.1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思路、范围、原则 |
8.1.1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思路 |
8.1.2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目标 |
8.1.3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范围 |
8.1.4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原则 |
8.2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制度框架修正与完善 |
8.2.1 宏观审慎监管制度 |
8.2.2 微观审慎监管制度 |
8.2.3 法律层面监管制度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启示及未来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 ——以XY银行杭州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思路 |
1.3.4 论文结构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1 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1.4.2 分析归纳法 |
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2.1 风险与风险管理 |
2.1.1 风险理论发展概述 |
2.1.2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2.2.1 商业银行风险的定义 |
2.2.2 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 |
2.2.3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性 |
2.3 信贷风险管理 |
2.3.1 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 |
2.3.2 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 |
2.4 信贷业务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
2.4.1 信贷业务风险评价方法和工具 |
2.4.2 信贷业务风险评价方法比较 |
3 XY银行杭州分行信贷业务风险识别 |
3.1 XY银行杭州分行信贷风险现状 |
3.1.1 近五年信贷资产质量情况 |
3.1.2 近三年贷款投向及不良贷款版块情况 |
3.2 XY银行杭州分行风险因素的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 |
3.2.1 问卷调查 |
3.2.2 问卷回收情况 |
3.3 XY银行杭州分行面临的风险 |
3.3.1 环境风险 |
3.3.2 信用风险 |
3.3.3 市场风险 |
3.3.4 政策风险 |
4 XY银行杭州分行信贷业务风险评价 |
4.1 XY银行杭州分行信贷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风险的综合评估 |
4.2.1 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似然估计 |
4.2.2 风险事件后果影响程度的似然估计 |
4.3 XY银行杭州分行信贷业务风险综合评估的数学模型 |
4.3.1 构建流程优先矩阵 |
4.3.2 基于熵理论的综合评估权重 |
4.3.3 评估结果及分析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5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及预警机制 |
5.1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防范保障措施 |
5.1.1 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5.1.2 完善市场环境,优化融资比例 |
5.1.3 优化政府政策,完善法律法规 |
5.1.4 理性应对市场风险,建立经济周期监管机制 |
5.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
5.2.1 信贷风险预警的组织管理机制 |
5.2.2 信贷风险预警的风险信息收集、传递机制 |
5.2.3 信贷风险预警的风险分析及处理机制 |
5.2.4 信贷风险预警的风险制约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格—金公式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的内涵 |
2.1 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 |
2.2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 |
2.2.1 信用风险 |
2.2.2 市场风险 |
2.2.3 声誉风险 |
2.2.4 法律风险 |
2.2.5 国家风险 |
2.2.6 操作风险 |
2.3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
2.4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 |
2.4.1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指标 |
2.4.2 商业银行综合风险评价的方法 |
2.5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的功能 |
2.5.1 决策参与功能 |
2.5.2 业绩评价功能 |
2.5.3 风险预警功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1.1 客观性原则 |
3.1.2 可比性原则 |
3.1.3 可操作性原则 |
3.1.4 一贯性原则 |
3.2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
3.2.1 几种确定方法 |
3.2.2 利用格雷厄姆—金尼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的步骤 |
4.2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因素模型的构建及检验 |
4.2.1 构建多层次递进式结构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相对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2.4 综合重要度排序 |
4.3 基本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
5.1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对策 |
5.1.1 建立健全内外结合的风险管理机构 |
5.1.2 改良优化内部风险评级制度 |
5.1.3 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
5.1.4 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5.1.5 加强新业务的风险评价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展望 |
6.1 研究展望 |
6.2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困境分析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研究现状 |
1.2.2 风险预警研究现状 |
1.2.3 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4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监控的理论基础 |
2.1 跨国投资理论分析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3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1.4 内部化理论 |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1.6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2 跨国投资风险预警理论分析 |
2.2.1 跨国投资风险的界定 |
2.2.2 风险预警基本流程 |
2.3 跨国投资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
2.3.1 跨国投资风险管理的逻辑阶段 |
2.3.2 跨国投资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形成机理 |
3.1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特征分析 |
3.1.1 中国矿业行业特征分析 |
3.1.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特征 |
3.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外部风险解析 |
3.2.1 政治风险解析 |
3.2.2 经济风险解析 |
3.2.3 社会风险解析 |
3.2.4 技术风险解析 |
3.3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内部风险解析 |
3.3.1 财务风险解析 |
3.3.2 管理风险解析 |
3.4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的传导路径 |
3.4.1 风险传导的要素分析 |
3.4.2 风险传导的路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关键风险要素识别 |
4.1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分析 |
4.1.1 外部风险因素分析 |
4.1.2 内部风险因素分析 |
4.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结构 |
4.3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外部要素辨析 |
4.3.1 政治风险要素辨析 |
4.3.2 经济风险要素辨析 |
4.3.3 社会风险要素辨析 |
4.3.4 技术风险要素辨析 |
4.4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内部要素辨析 |
4.4.1 财务风险要素辨析 |
4.4.2 管理风险要素辨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模型 |
5.1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模型框架设计 |
5.1.1 风险预警模型的框架构成 |
5.1.2 风险预警模型的运行机理 |
5.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指标设计 |
5.2.1 指标设立原则 |
5.2.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指标选取 |
5.3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综合预警方法的选择 |
5.3.1 常用的跨国投资风险综合预警方法 |
5.3.2 综合预警方法的比较分析 |
5.3.3 综合预警方法的选择 |
5.4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综合预警模型 |
5.4.1 基于AHP的指标权重计算 |
5.4.2 基于灰色评价的风险关联系数评价 |
5.5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信号显示 |
5.6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雷达定位图显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监控实例分析 |
6.1 跨国投资背景分析 |
6.1.1 公司背景分析 |
6.1.2 项目背景分析 |
6.2 数据来源与指标分析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指标分析 |
6.3 模型解析及实例分析 |
6.3.1 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方法选择 |
6.3.2 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确定 |
6.3.3 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预警评价 |
6.3.4 跨国投资项目风险指数编制及雷达图显示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监控路径研究 |
7.1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监控模型构建 |
7.2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控制策略选择 |
7.2.1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控制策略的选择原则 |
7.2.2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控制策略体系的构成 |
7.3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防控路径 |
7.3.1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政治风险防控路径选择 |
7.3.2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经济风险防控路径选择 |
7.3.3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社会风险防控路径选择 |
7.3.4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技术风险防控路径选择 |
7.3.5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管理风险防控路径选择 |
7.3.6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财务风险防控路径选择 |
7.4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突发风险应急响应机制 |
7.4.1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突发风险事件应急资源分类 |
7.4.2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应急资源准备 |
7.5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监控保障体系 |
7.5.1 风险防控的关键路径选择 |
7.5.2 项目风险控制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多层次灰色评价软件操作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澳大利亚铁矿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摘选) |
附录D MOLY公司中期财务报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10)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集成评价与监测研究——后危机时代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三、集成评价模型的构建 |
(一) 指标体系构建 |
(二) 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
(三) 灰色系统模型 |
四、实证分析 |
五、结论与对策措施 |
四、商业银行非系统风险的雷达预警(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股票市场间的风险动态传播模式识别及预警研究[D]. 王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D]. 李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D]. 常腾原. 东南大学, 2020(01)
- [4]我国上市银行金融监管综合评价方法与可视化研究[D]. 李洋阔. 吉首大学, 2019(02)
- [5]天山农商银行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 杨阳.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6]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研究[D]. 张兴旺. 西北大学, 2017(06)
- [7]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 ——以XY银行杭州分行为例[D]. 连艳.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4)
- [8]基于格—金公式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D]. 王玉峰. 山东大学, 2014(01)
- [9]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监控研究[D]. 肖辉.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10]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集成评价与监测研究——后危机时代的新思考[J]. 刘骅,卢亚娟. 财贸经济,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