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图时代:新潮还是国粹(论文文献综述)
孙荪[1](2021)在《读《河南省武术志》》文中研究说明《河南省武术志》由数十位专家历数年努力,在省政府关注下经几任体育局领导亲抓,终于问世,是河南省体育事业的大事,是史志编纂的大成果,是出版上的大工程,更是文化上的大作品。内容系统丰赡,结构合理谨严,文字表达洗练,应当说是一部既是地域的又兼具全国意义的有水平的武术专志。十分不易,十分难得,谨致衷心祝贺!一点不满足的感觉是对图版的安排。修志机会宝贵,文字部分自然应当注重,图版亦应花大力气。尤其现在是读图时代,有充分的条件,在青史留名的同时,
熊薇[2](2021)在《民国时期妇女画报的媒介叙事研究 ——以《解放画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张婧[3](2021)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插图设置变迁研究(1951-2013)》文中指出插图作为教科书中重要因素之一,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直接印象,满足学生直观地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优秀文化历史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是教科书插图的教育功能所在。数学教科书中的插图能使数学的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图文对照的数学教科书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杨辉算法》和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等着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不同阶段共出版发行了十一套数学教科书,在不断地更新和修订下,教科书中的插图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体现了每一阶段的变迁特点。因此,对以往教科书中插图的设置变迁进行分析和总结,能够为今后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所以本文梳理1951-201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插图设置变迁的基础上,对每一阶段教科书中插图的教育功能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本研究从“人教版”小学数学十一套教科书中选取八套作为第一手研究资料,将时间划分为1951-1966,1977-1987,1988-2002,2003-2013四个时间段(“文革”时期的教材不做研究),对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插图设置变迁研究,并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可视化法、对比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对八套教科书中插图设置变迁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为:梳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对教科书插图的要求,进行分析归纳,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教科书的发展进程,比较分析各套教科书中插图设置变迁。先对教科书中插图的概念、特点、作用进行概念界定,后根据插图在教科书中的位置,插图内容,插图功能进行种类划分和概念定义。再统计八版教科书中所有不同类型插图的数量,对比分析插图总体数量以及页均插图数量,三种类型插图以及其十八类的变化趋势,及个别插图内容和其所蕴含的功能进行具体分析。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插图设置变迁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插图的表现形式从最开始的木刻版画,手绘图,油画到现在的电脑合成图,摄影照片和真实场景的绘画。插图的绘画风格从最开始的写实风,转化到现在的漫画风格。(2)插图数量明显增加,插图与文字并重。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插图数量呈递减趋势,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3)从插图的不同位置来看,单元图和拓展图培养学生聚合性思维和拓展性思维,课后习题图数量的增加,重视学生问题应用和问题解决的能力。(4)从教科书插图内容的设置分析,景物图越来越具象化,人物图范围更广,生活物品图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动物图逐渐被漫画,问题情境图创设更贴合实际,漫画图拟人化,历史图数量增加。(5)从教科书插图功能设置分析,装饰功能插图加强重视与图文的配合,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审美特点;解释功能插图与文本相互呼应水到渠成;促进功能插图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看问题的角度;科普功能插图从生活常识的普及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教育功能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数学文化教育功能则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傅议萱[4](2021)在《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多元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妍伶[5](2020)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吉祥纹样的图形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吉祥纹样”,指“吉利”与“祥和”的装饰花纹。古人将抽象的幸福观用吉祥纹样具体化,作为吉祥观念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十分流行。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早在原始时期就出现了,后历经各个朝代,纹样发生演变,纹样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也愈加成熟。“重构”,把原来的客观形态分解并打散,依照新的设计构想,建构出与旧的形态完全不一样的、崭新的结构形态,对原来形态的意义作出新的延伸。其包含造型重构和时空重构两种类型,这两种重构手段皆为艺术家的主观意愿而服务。今天吉祥纹样在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当下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吉祥纹样的形态与语言的局限,在新设计理念指导下,诸多设计师对传统吉祥纹样进行了重新组构。当代艺术设计对传统吉祥纹样的应用,摆脱复制、模仿、罗列等传统的方式,运用新的设计思维对其“形”“神”进行重新组合,表现在造型与构成两方面:造型表现上,具象地选取写实造型、凝练外部轮廓、改变内在结构,抽象地抽取抽象形态或纯粹形态,变象地进行整体结构变象、局部结构变象、形体比例变形。构成方式上,精炼简化地运用几何法、影绘法、条理修饰法,打散原有图形结构重新组合新的图形,或按照设计思路从整体中选取体现整体特征与个性特征的局部形态。笔者按照重构的两个方面,自主创作设计出“祥瑞”手机应用皮肤,印证所提出重构的两种结论。传统吉祥纹样是我们祖先智慧与勤劳下的硕果,历经漫长的发展岁月,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当代设计思维下,传统吉祥纹样的图形语言通过重构形成新的表现形式,以新的形式传递出传统的精神,又体现出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吉祥纹样以新的形态得以广泛运用。图形重构是传统吉祥纹样应用于当代艺术设计的必经之路,其重构方式在今后发展中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和提升。传统吉祥纹样的图形重构方式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发展中依然具有发展潜力,对其适加运用,将会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郑晓锋[6](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任航[7](2020)在《《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庚子事变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民间兴起了办学、办报的热潮,北京的画报业也在此时发展起来。自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开始,画报便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此后,北京画报的办刊数量平稳增长,至1928-1937年形成了北平“画报热”。其中,《世界画报》得益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渐显现代性特征的社会环境,并因其专业的编排理念、精准的经营策略在北平的画报业中脱颖而出,发行长达十二年,出刊共计607期,成为华北地区销量第一的画报,也是北方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作为一份恪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画报,《世界画报》以图像为主的记录方式构筑了一部北平的社会图像志,其中既有技术力量、思想观念以及物质景观的不断发展,也有大众群体与都市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北平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也持续关注着北平都市文化的发展。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北京画报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了1902年至1949年间所有现存可考的北京画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报研究“南热北冷”现象的研究缺陷。在基本掌握北京画报历史的前提下,重点探求了1928‐1937年“画报热”中北平画报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采用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画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世界画报》所展示出的都市“侧影”。自1928年6月20日,北京丧失了数百年来未曾中断的首都身份,经历了长达21年的非国都时代。在这21年中,1928-1937年的“北平十年”是北平由政治中心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城市表现,也最能呈现出北平的都市文化特色。在这十年间,《世界画报》一直保持着对北平都市文化的关注,记载了北平都市文化转型与变迁的大量历史信息。因此,从北平都市文化语境中感受《世界画报》的文化张力,从《世界画报》中见证北平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下,探究《世界画报》的城市叙事方式,及《世界画报》与北平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的思维平台与研究立场,也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具体而言,《世界画报》作为北平的都市文化样本,给予了北平更加多元化的叙事与解读方式。它凭借视觉媒体的再现,将各阶层市民原本彼此疏离的各式生活样貌拼剪于一体,其中既有新旧权贵、豪门巨贾、文人学者、青年学子的都市体验,也有普通市民、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市民阶层构成了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论是戏园、庙会等传统娱乐场所,还是电影院、公园等新式游乐项目,都在这座新旧并重、中西交融的北平城各放光彩。《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生产媒介,以摄影、绘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自由穿行在各个文化维度中,不论是西方艺术的西风东渐,还是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改良,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看待艺术的视角,构造出既蕴含高雅又不吝世俗的都市空间。此外,《世界画报》极为关注女性议题,以图文并茂的传播样式充分展示了当时都市女性生活,把女性推向具有高密度话语的平台,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通过画报详尽的叙事重构,我们看到它对于许多对立的事物都能包容与接纳,“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多种元素在其中融于一体,又相对独立。本文通过深度挖掘《世界画报》在参与市民日常生活、都市休闲娱乐、都市艺术以及对现代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探究画报对北平都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以及都市文化与画报内容之间表现出的双向作用,以媒体视角探讨北平城市发展与转变的主轴,多维度地建构了20世纪20、30年代北平的都市文化。可以说,《世界画报》为都市群体叩启了一扇探索现代生活的大门,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软性入口”,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进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变迁。这一过程,也正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北平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对《世界画报》解读的过程中,试图刻画出一个不同于上海的“现代性”的可能,最大限度地想像、构建与呈现一个交织于媒介记忆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拟态化的“北平十年”。
刘轶[8](2020)在《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奇葩说》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网络综艺节目呈井喷式发展,其中,由爱奇艺独家播出的语言类辩论节目《奇葩说》,自2014年上线以来,一度成为现象级的网络综艺节目,创造多番收视狂潮,吸引了众多关注。本文将结合青年亚文化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选取《奇葩说》及其部分辩题作为样本个例,从边缘性、颠覆性、风格化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奇葩说》的参与主体、辩论主题、话语风格、场景建构和价值观念等,旨在探讨当代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心理诉求,为青年一代更好成长提供可供参考的思路。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这部分以“青年亚文化”和“《奇葩说》”这两个关键词为中心,梳理了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历程,通过回顾和整理国内外的研究着作和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一章分析《奇葩说》参与主体的边缘呈现,一方面,通过《奇葩说》中主持人、明星导师和嘉宾以及素人辩手三个主体身份在节目中的角色差异,来论述青年亚文化去中心化、聚焦边缘人物的特点。另一方面,通过辩手身份的多样及以青年群体为主导的特征,表现节目参与群体的小众但多元,整体呈现出流散、杂交和融合的风格。第二章分析《奇葩说》辩论主题的颠覆表达,首先,从辩题方向上,通过正视死亡、将节目焦点转向女性特质以及对“性”的开放包容三个方面,来表现节目从公共空间转向私人领域的“越轨”行为,呈现一种对传统综艺节目的颠覆。其次,从辩题内容上,通过对传统婚恋观的仪式抵抗、对职场潜规则的隐喻批判和对道德绑架的正面抨击,来展现偏离主流角色期待之外的颠覆和反抗。第三章分析《奇葩说》话语风格的反常断裂,分为两点。第一,通过花式口播广告、使用网络语言以及吐槽形式,创造有别于传统的新的话语模式,把严肃的辩论节目以轻松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二,通过对同性恋、伪娘以及新女性等性别话语的摩擦,展现节目对青年话语风格的关注,颠覆了传统节目集中关注主流话语的特点。第四章分析《奇葩说》场景建构的非主流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第一,是通过夸张的舞美环境、幽默的弹幕和字效来创造奇葩们的独特的文化空间,这个空间的色彩、配件都呈现出非主流性。第二,通过画面拼贴、意义同构和符号实践传达节目拒绝与主流文化同谋的“俱乐部”文化。第五章分析《奇葩说》价值观念的游戏化输出,一方面,通过辩论规则的娱乐化和节目沉浸式体验,来表达青年这一游戏世代的价值传达方式是诙谐和戏仿的。另一方面,通过节目主体戏谑规则、追求物质、渴望自由但同时又强调公平、弘扬自我、明晰责任,表现出一种反乌托邦式的价值观念。
贾悦[9](2020)在《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三四十年的融合与创新之后,有了新的定位和发展动向。大多数人们能够正确看待装置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不再有评论家去争论装置艺术究竟是不是艺术,艺术究竟要朝着什么方向去发展。今天的艺术是开放的、多元的,更是平民化的艺术。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出现了很多的优秀艺术家,是他们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徐冰,便是一位身体力行,热衷于实验创新的艺术家。徐冰,是我国当代艺术的探索与实践者之一。他独特的艺术创作视角,一丝不苟的态度,真挚的人文情怀,是他从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外艺术界瞩目的原因。徐冰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是他的艺术本质不曾改变。他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公众。他总是能在两种紧张的对峙中寻求一种和谐的力量,体现出惊人的智慧,让人眼前一亮。换句话说,他总是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从生活中找到最简单的方式去帮助人们突破的其个体局限。徐冰的艺术一路走来,为当代艺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活力,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总是能抓住时代发展的命脉,扬长避短,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艺术将持续会对社会、艺术家以及公众产生影响。
闵洁[10](2019)在《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传统文化资源作用于品牌的构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与经典传统符号的分析,结合品牌理论、文化观念、审美活动以及社会、经济、时代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品牌背景、概念、特征进行梳理与归纳。阐述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激活“品牌构建”的主要路径,并结合传统文化品牌案例来研究品牌构建的类型特征与营销应用,期望对丰富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方向有所助益。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量西方品牌充斥于市场,但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中国本土品牌明显不足。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与变革,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多元文化思潮交融与互动的局面加剧,这迫切需要深入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的价值内涵,以此来激活中国品牌的内在基因。目前,面对构建具有中国本土品牌的路径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梳理传统文化的脉络与分类、运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品牌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尝试以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为本文研究的立足点,对于我国当下品牌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继而从宏观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我国商业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其次,以传统文化品牌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品牌构建”,不断适应市场和消费趋势,形成产品与服务组合特色,并且伴随着城市商业文明互利共生加以思考。最后,立于品牌完整价值体系的立场,以系统的、深层次的视角来解析传统文化资源与品牌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传统文化创新不仅在品牌的视觉设计上,而且需要贯彻到品牌的整体塑造与管理上,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运用品牌构建路径把传统文化精神与文化符号进行重新演绎,并通过跨媒体的网络营销传播,以达到传统文化资源激活中国品牌的塑造,这对于促进我国本土品牌的建设与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章绪论对如何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发展提出了相关问题,通过阐述研究背景、依据、意义和范畴,对传统文化资源作用于品牌的观点做了初步分析。第二章分别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的资源分类,以及对中国品牌塑造的影响,阐述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资源与品牌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传统文化资源支撑品牌构建的意义。第三章概述了中国经典文化符号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集中表现,从其特征的角度分类并举例加以解析,对文化符号在品牌应用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其在中国品牌形象建设上的现代性考量。第四章主要探讨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激活品牌的构建。从其构成条件、路径步骤,到促进“品牌构建”的两大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品牌策划者与设计者要准确表达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成不变的复制,也不能曲解与盲目改动,而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成分的基础上,注重创新性开发。特别在品牌构建的三大步骤中,将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灌注的方式融入品牌,使其与现代的、世界性语言进行转换与再创新,尝试探寻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品牌发展的新路径。第五章结合相应的案例分析,阐述了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四大类型特征:文化思想特征、时代更新特征、传统文化识别特征、传奇功效特征,进一步规范品牌的优化与重塑的方法。第六章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叠的语境下,对品牌构建和文化再造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解读,探究动态跨媒体营销策略对传统文化品牌发展带来的启示,以及品牌的管理与维护,从而达到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品牌发展。
二、读图时代:新潮还是国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图时代:新潮还是国粹(论文提纲范文)
(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插图设置变迁研究(1951-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插图的基本概念及时间段划分 |
2.1 插图的概念 |
2.1.1 插图的特点 |
2.1.2 插图的作用 |
2.2 插图的类型 |
2.2.1 按照插图的位置来划分 |
2.2.2 按照插图内容划分 |
2.2.3 按照插图功能划分 |
2.3 读图的相关理论 |
2.3.1 视觉心理学理论 |
2.3.2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2.3.3 图像学理论 |
2.4 教科书的选定及时间段划分 |
第3章 “统一教材、以俄为师、自主探索”时期插图设置变迁 |
3.1 教学大纲中对插图的要求 |
3.2 教科书中插图分析 |
3.2.1 插图的表现形式 |
3.2.2 插图数量分析 |
3.2.3 教科书插图所占比分析 |
3.3 教科书插图的位置设置分析 |
3.4 教科书插图内容设置分析 |
3.5 教科书插图功能设置分析 |
第4章 “灵活统一,教材多样”时期插图设置变迁 |
4.1 教学大纲中对插图的要求 |
4.2 教科书中插图分析 |
4.2.1 插图的表现形式 |
4.2.2 插图的数量分析 |
4.2.3 插图所占比分析 |
4.3 教科书插图的位置设置分析 |
4.4 教科书插图内容设置分析 |
4.5 教科书插图功能设置分析 |
第5章 “义务教育,世纪之交”时期插图设置变迁 |
5.1 教学大纲中对插图的要求 |
5.2 教科书中插图分析 |
5.2.1 插图的表现形式 |
5.2.2 插图的数量分析 |
5.2.3 插图的所占比重分析 |
5.3 教科书插图的位置设置分析 |
5.4 教科书插图内容设置分析 |
5.5 教科书插图功能设置分析 |
第6章 注重“以学生为本”时期插图设置变迁 |
6.1 课程标准中对插图的要求 |
6.2 教科书中插图分析 |
6.2.1 插图的表现形式 |
6.2.2 插图数量和页均插图所占比分析 |
6.3 教科书插图的位置设置分析 |
6.4 教科书插图内容设置分析 |
6.5 教科书插图功能设置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1.1 教材大纲对插图的设置变迁分析 |
7.1.2 教科书插图的设置变迁分析 |
7.1.3 教科书插图的位置设置分析 |
7.1.4 教科书插图的内容设置分析 |
7.1.5 教科书插图的功能设置分析 |
7.2 研究启示 |
(1)插图内容多样化,体现中国化的插图 |
(2)插图内容应与时俱进,保留优秀文化历史插图 |
(3)插图的数量与质量并齐,插图类型均衡分配 |
(4)插图的配置应构图清晰,主次分明 |
7.3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吉祥纹样的图形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吉祥纹样”相关文献研究 |
2.“重构”相关文献研究 |
(三)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一、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吉祥纹样的重构背景 |
(一)何为“吉祥纹样” |
(二)何为“重构” |
1.“重构”概念解析 |
2.重构的类型 |
3.造型重构的表达方式 |
4.时空重构的表达方式 |
(三)当代艺术设计中对吉祥图案的运用 |
1.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
2.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
3.在织物设计中的应用 |
(四)当代艺术设计的文化背景与观念发展 |
二、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吉祥纹样图形的重构形式 |
(一)构成表现 |
1.精炼简化 |
2.打散重组 |
3.局部取形 |
4.揉合时空 |
(二)造型表现 |
1.具象化 |
2.抽象化 |
3.变象化 |
三、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吉祥纹样图形重构的表达 |
(一)古为今用,承优继美 |
(二)形意传承,和谐一致 |
(三)简洁凝练,时尚创新 |
四、传统吉祥纹样在艺术设计中的发展展望与思考 |
(一)自主创作中对吉祥纹样的运用及情感表达 |
(二)传统吉祥纹样在艺术设计中的发展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
(6)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7)《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
0.3.1 研究对象 |
0.3.2 研究内容 |
0.3.3 研究视角 |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0.4.1 研究思路 |
0.4.2 创新点 |
0.4.3 研究框架 |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 年的北平 |
1.1.1 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
1.1.2 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
1.1.3 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
1.1.4 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
1.1.5 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
1.2.2 1928 -1937 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
1.2.3 补说:1938-1949 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
1.3.1 《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
1.3.2 《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
1.3.3 《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
1.3.4 《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
2.1 《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
2.1.3 “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
第3章 :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
4.1.3 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奇葩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综述 |
2、关于《奇葩说》的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2、主要研究内容 |
3、主要研究方法 |
一、参与主体的边缘呈现 |
(一) 去中心:连续和中断 |
1、主持人角色弱化 |
2、明星导师和嘉宾辅助 |
3、素人辩手控场 |
(二) 流散:迷人的身份 |
1、青年群体为主导 |
2、辩手身份多元化 |
3、非职业辩手独具优势 |
二、辩论主题的颠覆表达 |
(一) “越轨”:公共空间向私人领域渗透 |
1、聚焦私密:正视死亡 |
2、转向女性特质:对女性价值再反思 |
3、欲望开放:对“性”的包容 |
(二) 逃离的角色:拒绝和反抗 |
1、对传统婚恋观的仪式抵抗 |
2、对职场“潜规则”的隐喻批判 |
3、对道德捆绑的正面抨击 |
三、话语风格的反常断裂 |
(一) 趣味革新:创造一个话语新模式 |
1、花式播报广告 |
2、使用网络话语 |
3、吐槽形式建构话语 |
(二) 多元的符号:性别话语的摩擦 |
1、同性恋话语:寻求身份认同 |
2、伪娘话语:主张性别模糊 |
3、新女性话语:反对传统标签 |
四、场景建构的非主流化 |
(一) “异域空间”:以“时髦”对抗主流 |
1、夸张的舞美环境 |
2、幽默的弹幕和字效 |
(二) “俱乐部”文化:拒绝同谋 |
1、拼贴:画面打乱和变形 |
2、同构:“形”与“意”互通互变 |
3、表意实践:行动的意义传达 |
五、价值观念的游戏化输出 |
(一) 游戏的世代:诙谐与戏仿 |
1、娱乐性:辩论赛规则“随意” |
2、虚拟化:沉浸式体验 |
(二) 反乌托邦:解放自己 |
1、戏谑规则却强调公平 |
2、追求物质却张扬自我 |
3、渴望自由却独立勇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艺术研究 |
三、课题依据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媒介性与公共性的概念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媒介性的概念分析 |
一、媒介性 |
二、当代艺术的媒介性 |
第二节 公共性的概念分析 |
一、公共性 |
二、当代艺术的公共性 |
第三节 当代艺术中媒介性与公共性转变关系 |
第二章 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的逻辑推进 |
第一节 不同时期徐冰艺术的媒介性形成及转变的体现 |
一、传统时期:寻根与传统媒介的超越 |
1、汉字与伪汉字——《析世鉴—天书》 |
2、拓印长城——《鬼打墙》 |
二、旅美期间:传统与现代媒介的交融 |
1、文字媒介与新书法——《新英文书法》 |
2、图像媒介与技术——《地书》 |
3、烟草媒介—《烟草计划》 |
三、回国之后:现代与生活媒介的关注 |
1、生活媒介——《凤凰》 |
2、环境媒介——《木林森》 |
3、影像媒介——《蜻蜓之眼》 |
第二节 不同时期徐冰艺术的公共性的形成及转变的体现 |
一、传统时期公共性特征——可塑之才 |
二、旅美期间公共性特征——崭露锋芒 |
三、回国之后公共性特征——重中之重 |
第三节 徐冰艺术作品中媒介性与公共性的关系 |
第三章 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形成和转变的原因 |
第一节 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形成和转变的客观因素 |
一、精英艺术的转变 |
二、公众成为艺术的消费者 |
三、艺术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
第二节 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形成和转变的主观因素 |
一、徐冰受到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 |
二、徐冰对时代发展的洞察和选择 |
第四章 徐冰艺术媒介性与公共性的形成和转变的意义 |
第一节 精英文化在当下生存的策略 |
第二节 公众成为了艺术作品重要组成部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徐冰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传统文化与品牌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 |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资源 |
一、传统文化资源的分类 |
二、传统文化与品牌的关系 |
第三节 传统文化资源支撑品牌构建的基础 |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
二、中国文化根植入品牌的基因 |
第二章 传统文化资源的符号转换特征 |
第一节 经典中国文化符号概述 |
一、符号的概念 |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 |
第二节 经典中国文化符号的解析 |
一、中国文化符号的资源类型 |
二、中国文化符号的特征分类 |
第三节 传统文化符号在品牌上的应用方式 |
一、传统文化符号的常见运用形式 |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品牌上的误用 |
三、传统与现代在品牌战略中的考量 |
第三章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路径 |
第一节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条件 |
一、品牌构建中的文化意识构成 |
二、品牌构建中的趋向 |
第二节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路径 |
一、文化精神提炼 |
二、文化灌注方法 |
三、文化形象成形 |
四、文化传播演绎 |
第三节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传统文化思想的契合性 |
二、传统文化品牌的精神共鸣性 |
第四章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特征 |
第一节 品牌构建的文化思想特征 |
一、文化价值评估 |
二、文化思想创造价值 |
第二节 品牌构建的时代更新特征 |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 |
二、结合时代潮流理念 |
三、品牌的生命再造 |
第三节 品牌构建的传统文化识别特征 |
一、发掘历史遗产 |
二、传统文化视觉识别 |
第四节 品牌构建的传奇功效特征 |
一、传奇品质保证 |
二、传奇延伸价值 |
三、品牌的资产组合 |
第五章 传统文化品牌的营销拓展与管理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品牌的市场营销 |
一、文化再造市场营销策略 |
二、品牌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
第二节 文化在跨媒体传播策略中的运用 |
一、跨媒体营销策略 |
二、文化与技术的互动 |
三、品牌的跨媒体营销策略 |
第三节 传统文化品牌的管理 |
一、管理与释放文化理念 |
二、传统文化品牌的管理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四、读图时代:新潮还是国粹(论文参考文献)
- [1]读《河南省武术志》[J]. 孙荪. 少林与太极, 2021(09)
- [2]民国时期妇女画报的媒介叙事研究 ——以《解放画报》为例[D]. 熊薇. 西北大学, 2021
- [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插图设置变迁研究(1951-2013)[D]. 张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多元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傅议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5]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吉祥纹样的图形重构研究[D]. 刘妍伶. 河南大学, 2020(06)
- [6]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7]《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D]. 任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8]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奇葩说》研究[D]. 刘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研究[D]. 贾悦.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10]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研究[D]. 闵洁. 上海戏剧学院,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