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芳香性判据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黎俊[1](2021)在《若干超原子团簇的电子性质调控及稳定性机制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团簇是介于原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多核聚集体,独特的桥梁作用使其成为关联宏观固体与微观结构的理想模型,在跨学科领域以及创造新型纳米材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超原子概念的引入使团簇科学领域取得了瞩目的发展,使材料的设计超越了原子构造的概念。探索团簇电子性质调控规律、设计新型超原子及团簇材料、完善团簇稳定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利用配体场对两类超原子团簇的电子性质进行定向调控,分析了这些体系的几何及电子结构并探究了这些超原子簇在构建团簇组装纳米材料方面的潜力;基于具有异常稳定性的8e开壳层全金属簇体系提出一种“S-P分子轨道耦合”的团簇稳定性新机制。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由于超原子在构建新型纳米材料领域展现的诱人前景,寻找具有可调控的电子和磁性质的新型超原子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将最近观察到的超原子WC团簇作为基本单元,构造出更大尺寸的聚合物簇(WC)n(n=2-7),并对其结构演变进行了探索,揭示了其独特的奇偶演化模式。此外,探讨了吸电子(CO)和供电子(PH3)配体对立方结构的W4C4簇电子性质的调控作用。理论结果表明,CO或PH3的连续附着使团簇的前线轨道能级发生定向移动,分别显着增强和降低了 W4C4簇的绝热电子亲和能(AEA)和绝热电离势(AIP),形成具有高磁矩的超卤素和超碱金属团簇,证明了配体场效应可作为调节团簇电子和磁性性质的有效方法,构建新型超原子团簇。此外,我们将W4C4团簇定向组装成3D立方蜂窝状的团簇材料,并对其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其特殊的金属特性。2.为了克服传统的改变电子壳层排布来构建超原子的局限性,基于不同电子壳层填充的铝基超原子XAl12(X=Al,C,P),我们探讨了 CNC6H4NC配体对其电子性质的定向调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有别于传统的电子壳层调控策略,该配体可在不改变壳层排布的基础上显着降低团簇电离势,形成超碱物种。此外,该配体可有效连接铝基超原子簇,形成稳定的超原子分子。这些超原子分子具有非线性光学响应。CA112(CNC6H4NC)PA112在0.012 a.u.OEEF(定向外电场)下的第一超极化率(β0)高达5.22×106 a.u.,可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最后,以配体化铝基超原子簇XA112(CNC6H4NC)(X=All,C,P)为结构基元,我们构建了相应的1D纳米线,并对其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探究。3.Huckel,Baird规则和jellium闭壳层模型是化学领域中经典且行之有效的概念,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解释环状化合物的芳香性/反芳香性以及有机物种和无机团簇的稳定性。因此,寻找这些基本规则之外的具有特殊稳定性的团簇新物种极具挑战性,并对完善团簇的稳定性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于高精度理论计算及各种芳香性判据,我们证明了多达59种全金属簇不仅在基态和激发态同时具有芳香性,并且具有出乎意料的更稳定的开壳层结构。该发现同时证明了三种着名模型的局限性。进一步的,类比于有机化学中的s-p杂化的概念,我们提出了一种“S-P分子轨道耦合”的团簇稳定性新机制。该发现对于全面理解无机金属团簇中的芳香性和稳定性机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方璐[2](2019)在《环吖嗪和富瓦烯类及相关化合物芳香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芳香性是有机化学中最基本、最古老的概念之一。近两百年来,化学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对芳香性概念的扩充、对芳香性化合物种类的拓展、对芳香性判据普适性的研究。目前,可以通过实验手段和理论判据来鉴别有机化合物的芳香性,其中芳香性的判据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反应判据、几何判据、磁性判据和能量判据。本论文中,使用能量判据,即TRE、%TRE等方法对环吖嗪类化合物、氮桥轮烯类化合物、二氮桥轮烯类化合物、杯烯类衍生物的全局芳香性进行了研究;使用BRE和CRE方法对上述化合物的局部芳香性进行深入分析。将BRE和CRE方法得到的结果与文献中报道的其它芳香性判据得到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使用RC方法预测上述化合物的环电流方向和强度,将化合物的1H-NMR表征数据与RC预测值进行对比。本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内容组成:第一章系统介绍了芳香性的起源、发展和几种常见的芳香性判据。此外,还详细介绍了本论文中使用的芳香性判据,即,TRE、%TRE、MRE方法,局部芳香性的判据方法,即,BRE、CRE方法,以及CC、RC等方法。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第二章中,主要研究对象为环吖嗪及其相关衍生物。本章节中,我们分别使用TRE、%TRE、MRE等方法对环吖嗪及其相关衍生物的全局芳香性进行研究。使用TCS规则解释了相关化合物的芳香性强弱。其次,使用BRE和CRE方法对其局部芳香性进行探究。使用CC法对化合物的相应回路的环电流进行预测。最后,使用RC法对化合物的磁性性质进行预测,并与已合成化合物的1H-NMR表征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环电流的大小和化合物的1H-NMR数据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第三章中,以扰动[n]轮烯(perturbed[n]annulenes)为母体,对母体及其氮取代衍生物的全局芳香性、局部芳香性以及磁性进行研究。根据Platt提出的周边模型理论,考察上述化合物的芳香性主要来源是周边环还是化合物中的单环小回路。此外,将我们使用TRE方法预测结果与Hess的REPE计算结果、Robert的相对硬度计算结果等进行对比。二氮桥轮烯及其相关衍生物在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第四章中主要通过TRE、%TRE方法研究了二氮桥轮烯及其相关衍生物的全局芳香性。使用BRE和CRE方法对其局部芳香性进行探究,使用CC法和RC法对化合物的磁性性质进行预测。第五章中,主要研究了富烯和富瓦烯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相关衍生物的芳香性。我们还将该类化合物扩展到苯并富烯、苯并富瓦烯、quinarene类化合物的芳香性,讨论苯对富烯、富瓦烯稠合产物的芳香性的影响。讨论将六元环醌插入到富瓦烯类化合物中对其衍生物quinarene全局芳香性和局部芳香性影响的研究。第六章中,使用TRE、%TRE方法研究了由杯烯‘子结构’构成的双杯烯(bicalicene)、双环三杯烯(bicyclic tercalicene)、三环四杯烯(tricyclic tetracalicene)及其阴阳离子的全局芳香性,并分析中性态和离子态化合物的稳定性趋势。使用BRE和CRE方法对上述中性态和离子态化合物的局部芳香性进行探究。分析三元环、五元环以及八元环分别在阴离子态、中性态和阳离子状态下,相应化合物的全局芳香性和局部芳香性的变化。使用RC方法预测中性态和离子态化合物的磁性性质,并将RC值的大小与已经合成化合物的1H-NMR化学位移进行比较。
沈婷[3](2019)在《金属有机化学中的三重基态芳香性及碳氟键活化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芳香性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长期以来吸引着理论和实验化学家们的关注。随着芳香性的深入研究,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芳香性以及相关判定方法。对于激发态分子,1972年,Baird提出具有4nπ-电子的轮烯进行ππ*跃迁时,其形成的激发态具有芳香性,当其含有[4n+2]π-电子则显示反芳香性。目前,关于激发态芳香性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于三重态具有芳香性且三重态为基态(三重基态芳香性)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此外,由芳香性促进的碳氟键活化也鲜有报道。本文将运用量化计算,探究金属有机化学中的三重基态芳香性以及碳氟键活化,以期帮助设计应用于光化学与分子磁性的金属有机材料,并为C-F键的活化提供新思路。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芳香性的发展史及各种评估芳香性的判据。随后对本论文涉及的三重基态芳香性以及C-F键活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介绍。最后,对本文所开展的工作进行阐述。第二章,理论研究单重态和三重态下金属锇杂吡啶与锇杂吡啶盐的芳香性。利用取代基和配体的影响,对这两个化合物的单三态能量差进行调控。计算结果表明,含有一个和两个季鏻取代基的金属锇杂吡啶盐具有三重基态特性。并且,不含取代基与含一个季鳞取代基的金属锇杂吡啶盐在单重态和三重态均具有芳香性(自适应芳香性)。第三章,通过理论计算,研究金属双铜[8]轮烯在单重态和三重态的芳香性。结果表明,含氟取代基的双铜[8]轮烯具有三重基态芳香性。第四章,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Rh化合物中的互变异构化过程,从而实现由芳香性促进的C-F键的活化。结果显示,在该过程中,芳香性既可以稳定过渡态也可以稳定产物,促使该互变异构过程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有利。
楚震威[4](2019)在《以邻苯二炔衍生物为有机源合成金属杂环及其表征》文中研究指明过渡金属杂芳香化合物吸引着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兴趣。纵观过渡金属杂芳香化合物的历史和发展,含氧、硫、氮等过渡金属杂芳香化合物是很常见的,但含卤素的过渡金属杂芳香化合物从未报道过。为此,本论文将致力于设计合成一系列的含卤素过渡金属五元环芳香化合物。近年来,具有Mobius-芳香性,或Spiro-芳香性,或σ-芳香性的过渡金属杂芳环化合物陆续被报道。在非饱和体系中存在σ-芳香性占主导的化合物非常罕见。目前为止,过渡金属不饱和环丙烯化合物具有σ-芳香性的文献只报道过两例。本论文研究发现了在金属萘并环丙烯化合物中金属杂三元环具有σ-芳香性。本论文共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对本论文工作的研究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芳香性的分类及其判据和过渡金属杂芳香化合物。此外,本章的最后部分阐述了论文的设想与目的。第二章研究了金属饿杂氯五元环芳香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我们利用邻苯二炔衍生物和OsCl2(PPh3)3反应得到首例环内Os-Cl键键长比环外Os-Cl键键长异常地短的化合物;我们借助氘代实验和理论计算对其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对比烯二炔在金属有机试剂参与的反应机理,其是一种全新的亲电成环反应机理。此外,我们还通过核独立化学位移、异构稳定化能和各向磁感应电流密度等理论计算表明金属锇杂氯五元环具有芳香性。第三章研究了金属钌、铑、铱杂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我们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将金属锇杂氯五元环芳香化合物的金属中心拓展到金属钌和铱,并且我们通过理论计算表明含氯原子的过渡金属五元环具有芳香性。在本章中,我们发现邻苯二炔和金属铑配合物的反应又是一种新化学。第四章中研究了金属锇萘并环丙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我们利用邻苯二炔衍生物和OsCl2(PPh3)3先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盐酸乙醚得到首例金属萘并三元环芳香化合物。进一步的理论计算表明金属萘并环丙烯化合物同时具有两种芳香性—π-芳香和σ-芳香性。在不饱和的金属杂三元环中σ-芳香性占主导,在金属萘环中π-芳香性占主导。第五章中总结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并对有关课题的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冷玉东[5](2019)在《并苯和挂环类物质的结构和芳香性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估并苯和挂苯的芳香性指标仅考虑了单一维度的理论因素,至今还没有一种综合考虑两种或几种因素的强度性质的指标和实验定量测量指标来判别并苯和挂苯芳香性的大小。寻找一种既包含几何因素又考虑能量影响因素的并苯和挂苯芳香性大小新判据—芳香度(DOA)—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探索利用环伸缩振动拉曼光谱频率(RSVRSF)大小从实验上定量测量并苯与挂苯芳香性大小的方法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研究在DOA应用于单环共轭分子的芳香性大小判定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DOA应用于并苯与挂环类物质芳香性大小的可行性。研究应用Gaussian09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1G(d,p)计算方法,对直线型并苯C4n+2H2n+4(n≤10)、石墨烯纳米碎片GNFs(1-4)、石墨烯纳米碎片空穴GNFHs(1’-4’)、挂苯C24+18nH18+12n(0≤n≤4)进行了几何优化,并计算了各分子优化结构的A1g/A1对称类型的RSVRSF、芳香稳定化能(ASE)、键长平均化能(EBLE)以及DOA数值,采用B3LYP-GIAO方法计算了各分子优化结构的中心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0))值,应用GaussView5.0.8绘制了各分子优化结构的特征分子轨道图,用Origin8.0程序计算了各分子优化结构的NICS与RSVRSF、DOA三者间的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并绘制对应的相关性曲线。研究发现,直线型并苯C4n+2H2n+4(n≤10)的点群为D2h(除苯的点群为D6h),GNFs和GNFHs均属于D6h点群,挂苯分子则属于D3h点群,所研究的四类分子的优化结构中均存在A1g或A1对称类型的RSVRSF。奇、偶数直线型并苯随着苯环的增多,其中心环的NICS(0)负值的绝对值逐渐增大,中心环的RSVRSF也逐渐增大,其NICS(0)与RSVRSF值的相关性系数均达到0.9以上;GNFs(1,3)的中心环NICS值近似等于GNFHs(1’,3’)的NICS(0)值减去苯的NICS(0)值,GNFs(2,4)的中心环NICS值近似等于苯的NICS值分别减去GNFHs(2’,4’)的NICS值;GNFs(1-4)的中心环RSVRSF值近似等于苯的RSVRSF值分别加上GNFHs(1’-4’)的RSVRSF值;挂苯C24+18nH18+12n(0≤n≤4)随着n的不断增加其中心环的NICS(0)值与RSVRSF值基本保持不变。理论上预测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分子的RSVRSF大小来实现实验测定目标分子的芳香性大小。直线型并苯中心环DOA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苯环数目的增多,奇偶直线型并苯中心环的DOA值逐渐增大,其中心环DOA值与NICS值具有显着的二次相关性;GNFs(1-4)的中心环DOA值近似等于苯的DOA值分别加上GNFHs(1’-4’)的DOA值,DOA与NICS(0)、DOA与RSVRSF均具有显着的相关性;挂苯C24+18nH18+12n(0≤n≤4)中心环的DOA值也基本保持不变,三个判据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所研究的四类分子的优化结构的RSVRSF(A1g/A1)、DOA与NICS(0)显着相关,DOA与RSVRSF均可以用作为高对称并苯和挂环类物质的芳香性大小判定。
王巧英[6](2019)在《芳香化合物芳香性大小的实验测定及其实验判据》文中研究指明芳香性是会直接影响物质结构等特征的重要性质,一直以来化学家们对物质芳香性的研究从未间断,提出了多种判定物质芳香性大小的判据,但这些判据大都停留在理论判定阶段,至今还未找到一种实验上定量测定芳香性大小的方法,寻找一种能够在实验上测定芳香性大小的方法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个前沿性课题。从理论出发,根据群论及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发现高对称环状的芳香性分子都存在A1’/A1g/Ag对称性,其正则振动模式具有拉曼活性。环伸缩振动A1’/A1g/Ag对称类型的拉曼光谱频率RSVRSF大小是由力常数大小所决定,而力常数大小是由各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决定的;物质芳香性与其共轭性(即环状共轭π和σ键)的强弱有关,共轭性越强其芳香性越大,共轭性的强弱由其芳香性分子中各相邻原子间的共轭作用力大小所决定,RSVRSF(A1’/A1g/Ag)大小与物质芳香性大小有关,实验证明稳定的芳香化合物的环伸缩振动拉曼光谱吸收强度大、谱峰明显,表明可以用测定环伸缩振动拉曼光谱大小来测定稳定的芳香化合物芳香性大小。本研究利用Renishaw拉曼光谱仪在特定的激发波长下采用逐步扫描的方式对杂环化合物、苯、卤代苯、甲基苯、并苯五类共21种常温常压下可以稳定存在的芳香性化合物的拉曼光谱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所有的目标分子均存在环伸缩振动拉曼光谱频率(RSVRSF)。同时,应用Gaussian09量子化学计算程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p)的水平上对这21种芳香化合物进行几何优化,并在优化的基础上计算其RSVRSF、NICS、ASE。将实验测定结果与理论计算的RSVRSF进行对比,二者非常接近,相对误差在3%之内。将实验测定的拉曼光谱图与理论计算所绘制的谱图进行了比对,谱峰位置、数目及谱峰强度高度一致。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单变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实验测定的RSVRSF值分别与芳香性判据NICS、ASE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均呈现显着的一次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5以上。实验判别中,选取苯为基准物质,其它20种芳香化合物用实测的RSVRSF数值分别与苯计算相对值和相对误差值大小来判别芳香化合物芳香度的大小。RSVRSF的相对值大于1,且比值越大其芳香性越大,相对误差值大于0,其芳香性较苯大,且正值越大其芳香性越大;相反,RSVRSF的相对值小于1,且比值越小芳香性越小,相对误差值小于0,其芳香性较苯小,且负值越大芳香性越小。结果表明RSVRSF可以作为一种芳香性的实验判据来定量测定芳香化合物芳香度大小。此外,还利用相同的理论计算方法对实验上未合成理论预测的二十四种杂环化合物C6-nH6-nXn(X=BH,AlH,GaH,SiH,GeH,N,P,As;n=2,3,6)和二十四种取代苯体系化合物X6H6-n-n Yn(X=C,Si,Ge;Y=NH2,NO2;n=2,3,4,6)进行几何优化,并在优化的基础上计算其RSVRSF、NICS和ASE。计算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分子均具有与苯环类似的特征分子轨道,满足(4n+2)π电子规则,其NICS值均为负值,具有芳香性。而且都存在一个单一的,强度很大的环伸缩振动A1’/A1g/Ag拉曼光谱峰。对于杂环化合物体系,随着同主族杂原子原子序数的增大,分子的RSVRSF(A1’/A1g/Ag)、|NICS(min)|、ASE均逐渐减小。利用SPSS单变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其RSVRSF(A1’/A1g/Ag)大小与芳香性大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呈现显着的一次线性正相关,即RSVRSF(A1’/A1g/Ag)越大,分子芳香性越大,且相关系数均达到0.95以上。当以苯为基准物质,二十四种杂环化合物的RSVRSF分别与苯计算相对值和相对误差值来判别芳香化合物芳香度的大小时,RSVRSF的相对值大于1,且比值越大其芳香性越大,相对误差值大于0,其芳香性较苯大,且正值越大其芳香性越大;反之亦然。理论预测可以通过实验上测定该类化合物的RSVRSF(A1’/A1g/Ag)大小来定量测定芳香性大小。对于取代苯体系芳香化合物,随着同主族C、Si、Ge原子序数的增大,分子的RSVRSF、NICS(min)、ASE均逐渐减小。利用SPSS单变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其RSVRSF(A1’/A1g/Ag)大小与芳香性大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呈现显着的一次线性负相关,即RSVRSF(A1’/A1g/Ag)越大,分子芳香性越小,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0。多个同种基团取代苯环后对其芳香性的影响为:随着供电子基团数目的增加,其芳香性减小;随着吸电子基团数目的增加,其芳香性增大。当以苯为基准物质,二十四种取代苯化合物的RSVRSF分别与苯计算相对值和相对误差值大小来判别芳香化合物芳香度的大小时,RSVRSF的相对值小于1,且比值越小其芳香性越大,相对误差值小于0,其芳香性较苯大,且负值越大其芳香性越大;反之亦然。理论预测可以通过实验上测定该类化合物的RSVRSF(A1’/A1g/Ag)大小来定量测定芳香性大小。
徐冬冬[7](2018)在《碱土金属催化硼氮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在过去几十年,随着对碱土金属元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越发深入的认识,科学家合成了一系列+2甚至+1氧化态的有机碱土金属化合物,这些碱土金属化合物由于具有更低的价格和更小的毒性。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最近几年被科研工作者用于各种常见的有机合成反应中。在这些碱土金属催化剂中,最常用的为二亚胺类碱土金属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已经应用于许多的反应中,但是对其物化性质和反应机理却很少有人研究。鉴于此,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究了碱土金属氢化物的金属杂环的芳香性和其催化硼胺去氢偶联反应的机理。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碱土金属氢化物的金属杂环的芳香性研究我们通过利用键长平均化、NICS和AICD三种芳香性判据对β-二亚胺碱土金属氢化物的金属杂环进行芳香性研究。通过计算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该金属杂环的C-C键和C-N键都分别介于其标准单双键长之间,NICS值的绝对值都较小,并且在环平面上没有形成明显的环电流,因此我们认为β-二亚胺碱土金属氢化物的金属杂环是非芳香性的。二、碱土金属催化硼氮脱氢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我们通过理论计算探究了碱土金属催化硼氮脱氢偶联反应的机理。并且提出了碱土金属催化的N-H和B-H键活化和B-N键形成的σ键复分解反应路径。在该路径中,脱氢的过程是该反应的决速步,与直接σ键复分解过程相比,该催化过程活化能显着降低,这主要归因于较弱的Mg-H键。此外,我们还对铍,钙和锶的催化过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钙和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活化能主要归因于Ae-H键的形成。然而,由于铍的原子半径较小,空间位阻较大,金属性较低且Be-H键较强,因此无法催化该反应。三、碱土金属催化亚胺硼氢化反应的机理研究我们通过理论计算系统研究了碱土金属催化碳二亚胺硼氢化反应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在这个反应中主要是由空间位阻导致镁与钙和锶的反应路径不同。我们首先研究了镁催化中硼氢转移的多条不同路径,计算结果表明氢转移经过一个六元环状过渡态时,硼氢直接转移到镁上为最优路径。此外,我们还通过理论计算拓展预测了钙、锶等其他碱土金属催化剂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和镁催化氢化反应不同,钙、锶参与反应的活性催化物种是氢转移后所生成的对应的氨基金属络合物。并且计算结果表明,如果使用钙、锶复合物作为催化剂将会获得更温和的反应条件。
侯晓燕[8](2016)在《富勒烯C38及其衍生物的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芳香性的概念在物理有机化学中是最重要和最广泛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有许多实验和理论研究确定芳香性物质以及判定芳香性的强度。由于富勒烯的独特性质,使得人们对共轭碳笼分子的芳香性引起浓厚的兴趣。在本论文中,我们用拓扑共振能(TRE)方法详细地研究了富勒烯C38各种可能异构体及其衍生物的全局芳香性;用键共振能(BRE)方法分析了富勒烯C38各种可能异构体及其衍生物的局部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本论文由以下几个内容组成:第一章中描述了富勒烯的起源和进展,介绍了富勒烯外部衍生物、异质富勒烯、独立五元环规则和动力学稳定性的概念,系统地论述了芳香性的产生和发展,对富勒烯的几何、磁性和能量判据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比较,最后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中用TRE和%TRE方法对富勒烯C38的17种异构体的全局芳香性进行详细地研究;通过min BRE方法分别分析了富勒烯C38的17种异构体的局部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第三章中通过BRE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对富勒烯的局部芳香性的贡献。用TRE方法对富勒烯C38所有异构体和以C38(C2)为母体形成的349种C38H2各异构体的全局芳香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由BRE决定的局部芳香性,氢化物C38H2各异构体的稳定性和加成位置进行了优化。第四章中我们以最稳定的结构C38(C2)为母体,通过B原子取代富勒烯上的碳原子构建异质富勒烯C36B2。利用TRE方法计算C36B2异构体的中性分子和分子离子的TRE值,并且讨论和分析C36B2异构体的取代位置与芳香性之间的关系。通过min BRE方法讨论了C36B2异构体的中性和高价阴离子的动力学稳定性。第五章中我们以最稳定的结构C38(C2)为母体,通过N原子取代富勒烯上的碳原子来构建异质富勒烯C36N2。用TRE方法研究C36N2异构体的中性分子和分子离子的全局芳香性并分析了C36N2异构体在不同位置的芳香性。通过min BRE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中性分子和阴离子的动力学稳定性。第六章中我们以最稳定的结构C38(C2)为母体,通过B,N原子取代富勒烯上的碳原子来构建异质富勒烯C36BN。利用TRE方法对C36BN异构体的中性分子和分子离子的全局芳香性和取代位置进行分析。通过min BRE方法讨论了C36BN异构体的中性分子及阴离子的动力学稳定性。
帕如孜·阿卜杜热西提[9](2014)在《富勒烯C36硼氮取代物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富勒烯的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在富勒烯化学中的最热点之一。本论文中,我们用拓扑共振能(TRE)方法对由富勒烯C36的D6h和D2d异构体产生的异质富勒烯C34BxNy(x+y=2)各种可能异构体及其分子离子的芳香性进行了研究。用键共振能(BRE)方法对它们的动力学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本论文由以下几个内容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芳香性的起源,简要的叙述了芳香性概念发展并且介绍了富勒烯和异质富勒烯的概念。对能量、磁性和几何三类芳香性判据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富勒烯动力学稳定性的预测方法,最后,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中用TRE方法对由C36(D6h)产生的异质富勒烯C34BxNy(x+y=2)各种可能异构体及其分子离子的芳香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杂原子取代位置与芳香性之间的关系。用BRE方法对它们的中性和分子离子的动力学稳定性进行了预测。第三章中用TRE方法对由C36(D2d)产生的异质富勒烯C34BxNy(x+y=2)各种可能异构体及其分子离子的芳香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杂原子取代位置与芳香性之间的关系。用BRE方法对它们的中性和分子离子的动力学稳定性进行了预测。第四章用TRE和%TRE(百分拓扑共振能)方法对异质富勒烯C30X6和C24X12(X=B, N)异构体的全局芳香性进行了研究。氮和硼原子的数目以及取代位置对这些分子芳香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我们的TRE和%TRE判据结果文献中报道的NICS(0)判据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BRE方法对它们的局部芳香性进行了预测。我们的结果表明,碳笼中心的NICS(0)值不能准确描述化合物全局芳香性和局部芳香性。
吕仁庆,张妮娜[10](2011)在《全金属芳香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芳香性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已由有机化合物延伸到全金属簇和合金中.在全金属簇中,不仅有p芳香性,还有s芳香性和d芳香性.解释了多重芳香性、多重反芳香性和对抗芳香性概念,并介绍了三种芳香性的判据.
二、芳香性判据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芳香性判据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若干超原子团簇的电子性质调控及稳定性机制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团簇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
1.2 超原子的概念及发展 |
1.3 团簇稳定性 |
1.4 理论计算方法 |
1.4.1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
1.4.2 耦合簇方法(Coupled Cluster Method, CC) |
1.4.3 计算软件简介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超原子聚合物碳化钨团簇的结构演变、配体调控和组装团簇纳米材料的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WC)_n(n=2-7)团簇的结构演变 |
2.3.2 (WC)_n(n=2-7)团簇结合能与相对稳定性 |
2.3.3 (WC)_n(n=2-7)团簇的电子性质 |
2.3.4 W_4C_4团簇的配体场效应 |
2.3.5 W_4C_4团簇固体材料 |
2.4 结论 |
辅助材料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有机配体介导的结构演化:从铝基超碱金属到超原子分子和一维团簇纳米线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Al_(12)(CNC_6H_4CN)_n(X=Al,C,P;n=0-3)的结构、配体场效应及超碱性质 |
3.3.2 CNC_6H_4NC桥联的超原子分子及其在OEEF下非线性光学响应 |
3.3.3 XAl_(12)(CNC_6H_4NC)团簇组装纳米线 |
3.4 结论 |
辅助材料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近简并分子轨道耦合诱导的异常稳定的开壳层金属簇及其“非常规”双重芳香性的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非常规”双重芳香性 |
4.3.2 分子轨道耦合引起的异常稳定的开壳层金属团簇 |
4.4 结论 |
辅助材料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奖项 |
外文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环吖嗪和富瓦烯类及相关化合物芳香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芳香性概念的出现和发展 |
1.2 芳香性的主要判据 |
1.2.1 能量判据 |
1.2.1.1 Dewar共振能 |
1.2.1.2 单个p电子的共振能 |
1.2.2 几何判据 |
1.2.2.1 键长平均化 |
1.2.2.2 Harmonic oscillator measure of aromaticity |
1.2.3 磁性判据 |
1.2.3.1 核磁共振 |
1.2.3.2 反磁磁化率升高 |
1.2.3.3 核独立化学位移 |
1.3 本论文采用的方法 |
1.3.1 BRE |
1.3.2 CRE |
1.3.3 MRE |
1.3.4 CC |
1.3.5 RC |
1.4 Platt周边模型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环吖嗪及其相关衍生物的芳香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全局芳香性的研究 |
2.3 局部芳香性的研究 |
2.3.1 化合物1-107的BRE |
2.3.2 化合物1-107的CRE |
2.4 磁性的研究 |
2.5 结论 |
第三章 扰动[n]轮烯及其氮杂衍生物的芳香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全局芳香性的研究 |
3.3 扰动[10]-[16]轮烯及其衍生物的局部芳香性的研究 |
3.3.1 扰动[10]-[16]轮烯及其衍生物的BRE |
3.3.2 扰动[10]-[16]轮烯及其衍生物的CRE |
3.4 扰动[10]-[16]轮烯及其衍生物的磁性的研究 |
3.5 结论 |
第四章 二氮桥轮烯及其相关衍生物的芳香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全局芳香性的研究 |
4.3 二氮桥[14]-[20]轮烯及苝的衍生物的局部芳香性的研究 |
4.3.1 二氮桥[14]-[20]轮烯及苝的衍生物的BRE |
4.3.2 二氮桥[14]-[20]轮烯及苝的衍生物的CRE |
4.4 二氮桥[14]-[20]轮烯及苝的衍生物的磁性的研究 |
4.5 结论 |
第五章 富烯类和富瓦烯类及其相关衍生物芳香性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全局芳香性的研究 |
5.3 局部芳香性的研究 |
5.3.1 化合物1-55的BRE |
5.3.2 化合物1-55的CRE |
5.4 化合物1-55的磁性研究 |
5.5 结论 |
第六章 杯烯类相关衍生物芳香性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全局芳香性的研究 |
6.3 化合物1-4及其离子状态的局部芳香性的研究 |
6.3.1 化合物1-4及其离子状态的BRE |
6.3.2 化合物1-4及其离子状态的CRE |
6.4 化合物1-4及其离子状态的磁性的研究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金属有机化学中的三重基态芳香性及碳氟键活化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芳香性的简介 |
1.2 芳香性的判据标准 |
1.3 三重基态芳香性 |
1.4 碳氟键活化 |
1.5 本论文拟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季鏻取代基的金属锇杂吡啶盐的双重芳香性的理论研究 |
2.1 前言 |
2.2 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氟取代基的双铜[8]轮烯的三重基态芳香性的理论研究 |
3.1 前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互变异构实现的由芳香性促进的碳氟键活化的理论研究 |
4.1 前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以邻苯二炔衍生物为有机源合成金属杂环及其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芳香性 |
1.1.1 芳香性的分类 |
1.1.2 芳香性的判据 |
1.2 过渡金属杂芳香化合物 |
1.2.1 金属苯炔 |
1.2.2 金属戊搭烯/炔 |
1.2.3 含杂原子的金属杂芳香化合物 |
1.3 本论文的设想与目的 |
1.4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属锇杂氯五元环芳香化合物的合成 |
2.1 前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金属锇杂氯五元环化合物的合成 |
2.2.2 金属杂氯五元环化合物反应机理的预测和验证 |
2.2.3 金属锇-氯键长的影响因素 |
2.2.4 金属杂氯五元环骨架芳香性分析 |
2.3 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钌、铑、铱杂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金属钌杂氯五元环芳香化合物的合成 |
3.2.2 金属铱杂氯五元环芳香化合物的合成 |
3.2.3 探究金属铑配合物和邻苯二炔衍生物的反应性 |
3.3 小结 |
3.4 实验部分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锇萘并环丙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芳香性的探究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锇萘并环丙烯化合物的合成 |
4.2.2 反应机理的探讨 |
4.2.3 锇萘并环丙烯的芳香性研究 |
4.3 小结 |
4.4 实验部分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论文的创新性和展望 |
5.1 论文的创新性 |
5.2 工作展望 |
附录一 论文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式 |
附录二 论文中新化合物的单晶结构 |
附录三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并苯和挂环类物质的结构和芳香性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芳香性发展与键长平均化过程 |
1.2 芳香性判据 |
1.2.1 电子判据 |
1.2.2 几何判据 |
1.2.3 化学判据 |
1.2.4 能量判据 |
1.2.5 磁判据 |
1.3 分子的环伸缩振动拉曼光谱 |
1.4 实验芳香性的测定 |
1.5 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目标 |
1.8 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2.1 前言 |
2.2 分子轨道理论 |
2.3 基态密度泛函理论 |
2.3.1 Hohenberg-Kohn定理 |
2.3.2 Kohn-Sham方程 |
2.3.3 Janak定理 |
2.4 基组的选择 |
2.5 群论分析分子的A_(1g)/A_1′对称类型的RSVRSF大小 |
2.5.1 苯分子中的A_(1g)/A_1′对称类型的RSVRSF |
2.5.2 萘分子中的A_(1g)/A_1′对称类型的RSVRSF |
2.6 RSVRSF(A_(1g)/A_1′/A1)大小与芳香性大小(NICS) |
2.7 芳香度指针DOA |
2.7.1 DOA的计算公式 |
2.7.2 键长平均化能EBLE的计算方法 |
2.7.3 离域键能E_(DBE)的计算方法 |
3 直线型并苯C_(4n+2)H_(2n+4)(1≤n≤10)的结构与分子的芳香性 |
3.1 前言 |
3.2 计算方法 |
3.2.1 实验测定方法 |
3.2.2 理论计算方法 |
3.2.3 强度性质的物理量芳香度 |
3.2.4 键长平均化能EBLE的确定 |
3.2.5 离域键能E_(DBE)的确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几何结构分析 |
3.3.2 电子结构分析 |
3.3.3 芳香性与拉曼光谱频率 |
3.3.4 直线型并苯稳定性与芳香性 |
3.3.5 直线型并苯中心环DE、NICS、RSVRSF、DOA的相关性. |
3.4 结论 |
4 石墨烯纳米碎片与空穴的芳香性 |
4.1 前言 |
4.2 计算方法 |
4.2.1 理论计算方法 |
4.2.2 芳香度的确定 |
4.2.3 GNFs与 GNFHs键长平均化能的确定 |
4.2.4 离域键能E_(DBE)的确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几何结构分析 |
4.3.2 电子结构分析 |
4.3.3 GNFs(1-4)与GNFHs(1'-4')的芳香性 |
4.3.4 GNFs与GNFHs的环伸缩振动拉曼光谱频率 |
4.3.5 GNFs与GNFHs的 NICS、RSVRSF、DOA的相关性 |
4.4 结论 |
5 挂苯环C24+18n H18+12n(0≤n≤4)的芳香性 |
5.1 前言 |
5.2 计算方法 |
5.2.1 理论计算方法 |
5.2.2 芳香度指针 |
5.2.3 键长平均化能的确定 |
5.2.4 离域键能E_(DBE)的确定 |
5.3 结果讨论 |
5.3.1 几何结构分析 |
5.3.2 电子结构分析 |
5.3.3 挂苯环的芳香性 |
5.3.4 挂苯环的环伸缩振动拉曼光谱频率 |
5.3.5 挂苯中心环的NICS、RSVRSF、DOA的相关性 |
5.4 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芳香化合物芳香性大小的实验测定及其实验判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芳香性定义及其发展 |
1.2 芳香性的理论判据与实验判定方法 |
1.2.1 理论判据 |
1.2.2 实验判定方法的探索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前言 |
2.2 分子轨道理论 |
2.3 杂化轨道理论 |
2.4 密度泛函理论 |
2.5 基组的选择 |
2.6 拉曼光谱 |
2.6.1 拉曼散射效应 |
2.6.2 拉曼光谱仪及应用简介 |
2.7 RSVRSF(A_(1g)/A_1′/A_1)大小与芳香性大小(NICS)相关性分析 |
2.7.1 群论分析芳香化合物A_(1g)/A_1′/A_1 对称类型的RSVRSF |
2.7.2 RSVRSF(A_(1g)/A_1′/A_1)大小与芳香性大小(NICS) |
2.8 研究方法 |
2.8.1 实验测定方法 |
2.8.2 RSVRSF最佳计算方法的选择 |
2.8.3 芳香稳定化能(ASE)的计算方法 |
2.8.4 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的计算方法 |
3 芳香性大小的实验测定与实验判据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讨论 |
3.3.1 RSVRSF(A_1'/A_(1g)/A_1)实验值与理论值的对比 |
3.3.2 RSVRSF(A_1'/A_(1g)/A_1)与芳香性大小相关性分析 |
3.3.3 以苯作为基准物质对芳香性RSVRSF判据的研究 |
3.4 结论 |
4 杂环化合物芳香性RSVRSF判据的理论研究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理论方法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拉曼光谱分析 |
4.3.1.1 实验与理论对比结果 |
4.3.1.2 杂环体系拉曼光谱分析 |
4.3.2 电子结构与芳香性分析 |
4.3.3 相关性分析 |
4.3.4 以苯作为基准物质对芳香性RSVRSF判据的研究 |
4.3.5 同周期杂环芳香化合物RSVRSF判据的研究 |
4.4 结论 |
5 取代苯体系芳香性RSVRSF判据的理论研究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理论方法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拉曼光谱分析 |
5.3.1.1 实验与理论对比结果 |
5.3.1.2 取代苯体系拉曼光谱分析 |
5.3.2 电子结构与芳香性分析 |
5.3.2.1 给电子基取代苯体系 |
5.3.2.2 吸电子基取代苯体系 |
5.3.3 相关性分析 |
5.3.3.1 给电子基取代苯体系相关性分析 |
5.3.3.2 吸电子基取代苯体系相关性分析 |
5.3.4 以苯作为基准物质对芳香性RSVRSF判据的研究 |
5.3.5 取代基对芳香性的影响 |
5.4 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1 |
(7)碱土金属催化硼氮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碱土金属催化剂发展及应用 |
1.2 胺基硼烷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2 理论原理和计算方法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2.2 计算方法 |
2.3 计算过程 |
2.3.1 结构优化 |
2.3.2 核独立化学位移的计算 |
2.3.3 感应电流密度的计算 |
3 碱土金属氢化物的芳香性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芳香性的概念 |
3.1.2 芳香性判据 |
3.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讨论 |
3.3.1 键长分析 |
3.3.2 NICS分析 |
3.3.3 AICD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碱土金属催化硼氮脱氢偶联反应机理的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碱土金属催化亚胺硼氢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计算方法 |
5.3 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情况 |
(8)富勒烯C38及其衍生物的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中,常用化学名词的全称以及缩写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富勒烯的由来和进展 |
1.2 富勒烯外部衍生物 |
1.3 异质富勒烯 |
1.4 独立五元环规则(IPR) |
1.5 芳香性的产生与发展 |
1.6 芳香性的判据方法 |
1.6.1 芳香性的定性判据 |
1.6.2 几何判据 |
1.6.2.1 Bird芳香参数(In) |
1.6.2.2 HOMA(Harmonic Oscillator Model of Aromaticity:芳香性的谐振荡模型) |
1.6.3 磁性判据 |
1.6.3.1 核独立化学位移(Nucleus-independent chemical shifts, NICS) |
1.6.4 能量判据 |
1.6.4.1 Dewar共振能(DRE) |
1.6.4.2 Hess-Schaad共振能 |
1.6.4.3 拓扑共振能(TRE) |
1.6.4.4 键共振能(BRE) |
1.7 动力学稳定性 |
1.8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富勒烯C_(38)可能异构体的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C_(38)可能异构体和其离子的芳香性研究 |
2.2.2 C_(38)可能异构体和其离子的动力学稳定性研究 |
2.3 结论 |
第三章 C_(38)H_2各种可能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局部芳香性 |
3.2.2 C_(38)H_2各种可能异构体的稳定性 |
3.3 结论 |
第四章 C_(36)B_2各异构体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C_(36)B_2各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
4.2.2 C_(36)B_2各异构体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4.3 结论 |
第五章 C_(36)N_2各异构体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C_(36)N_2各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
5.2.2 C_(36)N_2各异构体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5.3 结论 |
第六章 异质富勒烯C_(36)BN各种可能异构体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C_(36)BN各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
6.2.2 C_(36)BN各异构体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6.3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富勒烯C36硼氮取代物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中常用化学名词的全称以及缩写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芳香性的产生和发展 |
1.1.1 芳香性的有关概念 |
1.2 芳香性的判据方法 |
1.2.1 磁性判据 |
1.2.1.1 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判据 |
1.2.2 几何判据 |
1.2.2.1 Bird 芳香性参数 |
1.2.2.2 HOMA 判据 |
1.2.3 能量判据 |
1.3 本论文中我们采取的方法 |
1.3.1 拓扑共振能(TRE) |
1.3.2 键共振能(BRE) |
1.4 富勒烯概念的由来及研究进展 |
1.5 异质富勒烯 |
1.6 五元环分离规则(IPR) |
1.7 动力学稳定性 |
1.8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富勒烯 C_(36)(D_(6h))硼氮取代物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2.1 C_(34)N_2各异构体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2.1.1 引言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2.1 C_(34)N_2各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
2.1.2.2 C_(34)N_2各异构体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2.1.3 结论 |
2.2 C_(34)BN 各异构体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2.2.1 引言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C_(34)BN 各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
2.2.2.2 C_(34)BN 各异构体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2.2.3 结论 |
2.3 C_(34)B_2各异构体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2.3.1 引言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2.1 C_(34)B_2各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
2.3.2.2 C_(34)B_2各异构体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2.3.3 结论 |
第三章 富勒烯 C_(36)(D_(2d))硼氮取代物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3.1 C_(34)N_2各异构体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3.1.1 引言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C_(34)N_2各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
3.1.2.2 C_(34)N_2各异构体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3.1.3 结论 |
3.2 C_(34)BN 各异构体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3.2.1 引言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C_(34)BN 各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
3.2.2.2 C_(34)BN 各异构体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3.2.3 结论 |
3.3 C_(34)B_2各异构体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3.3.1 引言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C_(34)B_2各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
3.3.2.2 C_(34)B_2各异构体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3.3.3 结论 |
第四章 异质富勒烯 C_(30)X_6和 C_(24)X_(12)(X=B,N)的芳香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全芳香性 |
4.2.2 局部芳香性 |
4.3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芳香性判据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若干超原子团簇的电子性质调控及稳定性机制的理论研究[D]. 黎俊. 山东大学, 2021(12)
- [2]环吖嗪和富瓦烯类及相关化合物芳香性的研究[D]. 方璐. 新疆大学, 2019(11)
- [3]金属有机化学中的三重基态芳香性及碳氟键活化的理论研究[D]. 沈婷. 厦门大学, 2019(07)
- [4]以邻苯二炔衍生物为有机源合成金属杂环及其表征[D]. 楚震威. 厦门大学, 2019(07)
- [5]并苯和挂环类物质的结构和芳香性的理论研究[D]. 冷玉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6]芳香化合物芳香性大小的实验测定及其实验判据[D]. 王巧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7]碱土金属催化硼氮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 徐冬冬. 重庆大学, 2018(04)
- [8]富勒烯C38及其衍生物的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研究[D]. 侯晓燕. 新疆大学, 2016(02)
- [9]富勒烯C36硼氮取代物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D]. 帕如孜·阿卜杜热西提. 新疆大学, 2014(02)
- [10]全金属芳香性研究进展[J]. 吕仁庆,张妮娜. 德州学院学报,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