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学报》(英文版)第21卷分类索引(第1~4期)(论文文献综述)
丁斯甘[1](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提出《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李浩然[2](2020)在《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艺术史的两大叙事体例于唐宋时臻于成熟:一是借用正史体例的艺术通史,二是传衍稗史志怪的私人艺术笔记。由于宋代及以后,以个人见闻、微观叙事见长的艺术笔记,无论是数量,还是学术影响力,都远超体现宏大历史叙事意识的艺术通史。因此,通过着述家及其文本案例,追问艺术史微观叙事勃兴的现象、缘由与价值,就是重审传统艺术史学的一个重要角度。作为着述家,米芾既参与过官方艺术通史的编撰,也因其自由、多变而具创见的五本笔记闻名于史。通过对其生平及着述的考察,论文认为,米芾在宋前艺术着述的基础上,思考艺术着述的写作体例和艺术史论研究中的叙事对象问题,放弃了以朝代为类目、以艺术家为中心的宏观“叙史”品评体例,逐渐建构起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叙事”模式。米芾之所以关注和聚焦亲见目历的艺术作品,是有其现实的考量。在他看来,艺术着史传统发展到北宋,其一,“按史发论”的写作体例是“徒欺后人”;他一,晋唐时期的艺术论题已落后于宋代文人的理论高度和审美要求。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着眼于对所见艺术作品的形制、内容、样貌、技巧、辨伪、流传与收藏等具体问题为对象进行微观叙事,进而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叙事转向:从以艺术家为中心到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目的转向、从为艺术家作传到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品鉴活动的内容转向、从文学性语言到纪实性语言的语言转向;同时,米芾承接晋唐以来艺术史论的核心论题,以个人化、微观化的叙事手法重建“古法追寻与历史新见”、“妙物真性与品鉴心得”、“清玩之致与生命精神”三个论题。米芾对古法的追寻,实质上是对艺术传统及其历史脉络的探究;对妙物真性的赏品,是对艺术作品美学意义的判断;对清玩之物的喜好与言说,是对艺术家个体生命精神的贯彻。米芾对晋唐艺术论题的见解阐述,赋予了各论题新的内涵和理论维度,具有继承性和开创性。米芾的微观叙事模式,不仅是唐宋艺术史论传统的一个新发展,而且在当时和后世的不断充实和丰富中成为元、明、清艺术着述家使用的主要着史方式;而他对晋唐艺术论题的探讨,成为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艺术价值观的重要论点。
田语[3](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黄秋硕[4](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表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王国婧[5](2019)在《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的中国出版史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的出版史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不仅深化了传统的版本、印刷等研究,更将出版史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相结合,拓展了出版史的研究领域。本文广泛收集50-70年代台湾地区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归纳与对比,总结台湾地区在此阶段出版史研究的特点与成就,探寻其发展规律,以期对20世纪中国的出版史研究有更全面的认识。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选题意义,梳理前人研究综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与方法。第一部分是通论性论着,主要探究台湾地区学者在传统出版史综合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涉及专着、论文集、论文、翻印书籍等四种类型的文献。第二部分讨论台湾地区学者研究各个时期出版史的成果,即分别述评台湾地区学者在简帛时代,纸写本时代,以及由唐至清历代雕版印刷出版方面的研究情况。第三部分讨论台湾地区学者在出版史专题研究方面的探索,分为出版技术,版画史,专题图书文献的出版,历代报纸与近代杂志的出版,出版市场、审查与交流,藏书与藏书家六个方面。出版技术研究主要梳理造纸术、印刷术、活字印刷的发明、发展、运用与外传,套色印刷的源流,以及书籍的装订、形制与版面演变等问题的研究成果。版画史研究主要是考察明代版画、民俗版画及版画艺术综合研究的情况。专题图书文献的出版介绍儒家经典、举业书、教科书、地图等图书的出版研究概况。历代报纸与近代杂志的出版包括历代报纸的发展与演变、重要报纸出版者以及近代杂志的刊行情况研究。出版市场、审查与交流主要涉及古代书籍价格,历代焚书与出版审查、法规,以及中日、中韩、中越、中俄的出版文化交流。藏书与藏书家研究部分讨论台湾地区学者关于古代藏书史研究的成果。第四部分是研究特点与影响。指出这一时期台湾地区出版史研究的学者主要出自中国语言文学、图书馆学、新闻学、印刷出版学等学科,同时期出版史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在图书馆学、印刷出版与文史哲综合研究的期刊上。同时,从传统学术传承与海外学术交流两个方面总结了台湾地区出版史研究的特点,并将台湾地区出版史研究与同时期大陆地区的研究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本时期的研究成果对80年代以后台湾地区出版史研究发展的影响。最后,本文指出这一时期台湾地区的中国出版史研究在传统文献学基础研究以及出版与社会文化交叉研究方面均有发展,呈现出民国考据遗风与海外多元研究交融的风貌。同时,台湾地区的研究与同时期大陆地区的研究互为补充,亦在众多方面弥补了大陆地区研究的缺憾。台湾地区学者不断探索与完善中国出版史的研究理论、方法、内容与体系,积极促进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发展,在20世纪的中国出版史研究中贡献突出。此外,本文亦附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中国出版史研究着作、研究报告、论文集论文、期刊报纸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成果目录,以供学者参考。
李宝[6](2018)在《宋代题跋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题跋文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有特色的散文文体,在追溯这种文体的起源时,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其正式定型并大量产生于宋代则为学界所公认。宋代题跋文数量繁多,题材广泛,表达丰富,体式灵活,趣味盎然,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本文以宋代题跋文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及当下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题跋文体进行文体学上的界定,对两宋题跋文的数量、类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并就题跋文征引诗词现象进行考察,力图展现宋代题跋文体勃兴的全貌。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从五个方面回顾了宋代题跋文的基本研究状况,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展望。同时,在绪论这一章之中,还交代了对宋代题跋文进行研究的具体思路及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题跋文体自身的几个问题,是为宋代题跋文研究作基础性的奠基工作。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概念的阐释与解读多从训诂、考据的角度切入,使用方法与征引材料,几乎雷同,各家只是酌以自己的见解,复为演述,在没有新材料出现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再复述的必要。笔者从文体学的角度,对题跋文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探讨其文体的发生与命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演变。笔者又总结了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源头追溯的几种观点,逐一评述,进而确认比较赞同的观点。之后,对比分析历代《文选》类总集选录题跋文情况,从选文上对比分析了宋、元、明三代题跋选文、题跋题名特点、以及题跋文关涉的内容等情况,以此验证题跋文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本章最后一部分主要辨析了题跋与后序、题跋与题辞(词)、题跋与题名等三种相近文体的区别与关系。第三章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梳理了题跋文的结集情况,并对明代毛晋“津逮秘书”所选宋人题跋及新近结集的《全宋文》、《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宋代序跋全编》等收录题跋文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统计,逐一对比,以期对宋代题跋文有较为精确的数量认识。第四、五章在梳理了前人对题跋文的分类情况之后,参考《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对题跋文所分九类,拆分合并成书跋、文跋、诗词题跋、法书帖刻、金石器物、图画、其他类等七类。重新分类的考量是因为《索引》原“法书碑帖”一类涵盖的题跋数量太大,而“山水草木”、“器物”、“建筑”、“人事”等题跋数量又过少,重新分类之后,将“法书碑帖”一类之中“金石”拆分出来与《索引》“器物”一类合并成“金石器物”一类,原类目更名为“法书帖刻”,之后将“山水”、“建筑”、“人事”三类合并成“其他类”,新分类中各类目涵盖题跋数量接近,体现分类的意义。之后以新分类为准,对各类题跋的内容进行逐一进行概述,总结各类题跋的内容特点,以期对宋代题跋文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第六章考察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情况。宋人题跋,有专论诗词一部,数量有千余则。在这部分题跋文之中,有大量诗、词被征引到题跋文之中。通检两宋题跋文我们发现,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诗词题跋之中,其余文跋、书跋、书画题跋等等类型的题跋文之中,都有征引诗词的情况出现。我们将宋人题跋中征引到的诗词悉数辑出,以附表的形式列于文后。在对征引的诗词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宋代题跋征引诗、词的虽然颇为随意,但是基本规律还是可循的。我们总结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四个规律,并用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新辑《全宋诗》失收的宋人诗三十余首、残诗零句一百二十余则。最后,我们例举了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对传世诗词的诗题、字句的订正,以此来验证宋人题跋征引的这部分诗词的校勘学价值。
何昆[7](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研究指明《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张光润[8](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陈扬[9](2015)在《“《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文中指出“《红楼梦》研究批判”是1954年发生在政治、文化领域内的一场批判运动。本文试图通过对其经过的重述、原因的探讨、影响的分析做一个案研究,重新认识这一个案及其所反映的“十七年”文学大环境及文学制度方面的一些问题。第一章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解决运动“是什么”的问题。虽然事件经过前人基本上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但分阶段、分层次地讨论之后,才能凸显出“十七年”政治-文艺运动的一些基本特点。第二章探讨运动发生的背景及原因。“小人物”的崛起和旧知识分子的艰难转型是发生在1950年代的突出现象。李希凡和蓝翎撰文质疑俞平伯虽事出偶然,但他们的观念在同时代青年中并不鲜见,那一代青年所受的教育形塑了他们趋于同质化的思想和情感。另一方面,与“小人物”崛起几乎同时的,是旧知识分子经历的漫长的思想改造过程。这种改造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但1949年后才成为普遍性、本质性的、从制度到思想的多重改造。1954年前后,政治、社会环境日趋稳定,处理思想文化战线上的问题变得愈加重要,必须要进入到新的阶段。顺应时代的“小人物”的发难,毛泽东的因势利导,文艺界潜藏的矛盾,这些因素共同触发了“《红楼梦》研究批判”。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都是对运动影响的研究。不同于前人多宏观的描述,第三章综合近年新见的学人日记、批判材料、检讨等史料,细致地展现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的心态体验。既有人摇旗呐喊,也有人在批判同时尽力保存一些学理性,还有人依然故我、坚决反对。第四章探讨“《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研究的话语风格、标准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如果说民国学术研究是多元化的,那么1954年之后,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范式占据了绝对地位。“《红楼梦》研究批判”事件是“十七年”文学批评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建国几年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首次集中展演。运动中的批评文本之所以值得研读,并不在于其更学术化抑或是更政治化,而在于其所体现出的文学研究话语转型时期的特殊色彩。如果说对知识分子心态、文学研究范式的研究都是偏于内在性的,那么第五章则是从外部文学制度的角度来讨论运动的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文艺报刊和读者阅读。《文艺报》被严肃处理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挤压了刊物本不宽阔的言说空间。运动还塑造和引导着读者的阅读趣味,尤其是对青年读者影响深远,使他们的文学接受功利化和工具化。从这两点上看,“《红楼梦》研究批判”对“十七年”文学制度的营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薛子燕[10](2015)在《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文中研究表明1915—1924年的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价值观问题的凸显,不仅最为鲜明的代表了中国现代哲学的精神内核与具体风貌,同时也体现了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哲学变革的历史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梳理和考察,能够使我们对于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思想足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重建提供了值得挖掘和思考的丰富资源。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的形成、变动、更新,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社会基础和自身发展规律。从中国近代价值体系变迁的过程来看,新文化运动中的价值观变迁是在新旧价值体系的冲突、嬗变和自我更新中完成的。旧的价值体系逐渐瓦解,新的价值观体系通过吸取西方价值理念和传统价值观中的合理资源,融贯一体、综合创新、终以确立。这些与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开展的范式、问题和内容都息息相关。在本论文中,以五章正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展开探讨。第一章是对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总体说明。从历史背景看,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是辛亥革命后复辟帝制运动和军阀混战直接影响所致。新文化运动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在巴黎和会失败等重大事件,也在国内引起了一次次波澜。这些历史大变局共同造成了中国人对于新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西方思想资源的不断引入、教育体制的改革、知识分子身份的转变以及现代报刊业的发达,为新文化运动价值观的重建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和途径。这些背景和条件使价值观变迁呈现出三个总体特征:其一是对于旧价值观的重新估定;其二是新价值观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由思想解放阶段进入到社会改造阶段;其三是对于价值观的理解多元化,造成不同立场和思想派别的人们围绕新价值观的合理性展开争鸣和探讨。而在这种复杂的价值观变迁格局中,“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作为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核心价值观,主导着整个运动的思想基调,成为当时大多数人认可的理想追求。第二章以科学观念为考察重点,厘清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观念呈现的形态、特点和影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科学作为实现救国的重要手段一直受到近代爱国人士的重视,不过“科学”作为一种价值观的确立却经历了一个由器而道的演变过程。新文化运动期间,科学观念的内涵得以不断泛化和扩大。它不仅仅代表西方的坚船利炮,或是科学宇宙论所讲的进化法则,还是由思想精英们所揭橥的科学态度、理性精神和科学方法,作为一种内在解放力量蕴含于人们头脑当中,引导中国人的思考与活动。以《科学》杂志和中国科学社为中心,自然科学家们对于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进行了广泛传播;以“整理国故”运动为中心,科学方法对于人文学科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了历史学科转型和历史方法论的自觉;以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为中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围绕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相激互动,使中国人对科学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第三章以民主观念为考察重点,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观念,由单纯的政治思想理念扩大为自由独立、个性解放和追求社会平等的普遍价值观。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首先将民主革命的任务引入社会文化领域和思想心理层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思想家们,沿着辛亥革命开辟的民权建设的道路,继续探索政治民主建设的新方案;以胡适为代表的民主主义者们,对于西方民主价值的理论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阐发;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将民主理想与民主实践联系起来,从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反思中,提出无产阶级民主理论。这些内容,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深化的体现。第四章以社会主义观念为考察重点,剖析社会主义观念如何伴随新文化运动发展而盛行,成为人们寻求“中国向何处去”的核心价值理念,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心向往之的新型社会和理想人格。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当时较为流行的三派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它们共享着相同的平等价值资源,提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救世方案。然而由于各自汲取的国外社会主义理论来源的差异和传统思维方式的作用,导致它们对平等观念的追求大异其趣,尤其是在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理想的方式和道路问题上,存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观点,造成不同社会主义思潮间的激烈竞争,促成新文化运动后期关于社会主义的三次大论战。论战的最终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取得胜利,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对于原先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进行重估和选择,将马克思主义视作观察国家命运、解决中国前途问题的新理想。第五章选取康有为和梁漱溟为代表,考察两位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思想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旧价值更替之际对于传统的儒学价值体系的现代转化,从不同的思想进路出发所作的探索。康有为鼓吹立孔教为国教运动,试图从儒学宗教化的路向重建儒学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结果与袁世凯、张勋的复辟活动捆绑在一起而走向失败。梁漱溟则以建立文化儒学为思路,从儒学学术化的路向重建儒学价值体系,开辟了现代新儒学的发展路径。上述五章表明,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激荡,“科学”、“民主”、“社会主义”由外来的观念实现了自身的本土化过程,成为了20世纪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核心价值观;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开展出了现代转化的方向。这些哲学领域中的价值观变革,重构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思想世界,逐渐形成一条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谱系。
二、《海洋学报》(英文版)第21卷分类索引(第1~4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学报》(英文版)第21卷分类索引(第1~4期)(论文提纲范文)
(1)《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通报》概况 |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
第二节 《通报》概况 |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
一、《通报》目录索引 |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
一、语言比较研究 |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
一、“Tibet”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
四、《通报》的影响力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微观叙事与论题学理辨析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动机及撰写之源 |
第一节 米芾微观叙事的历史文化境遇 |
一、宋代士人游艺的社会风尚 |
二、宋代公私艺术着述的文化动因 |
三、宋代艺术实践的历史诉求 |
第二节 米芾的家世学养及艺术着述的条件 |
一、米氏家族的家风:由尚武到贵文 |
二、米芾的立身:恩荫入仕途,广交天下士 |
三、米芾的癖好:深嗜书、画、砚收藏 |
小结 |
第二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对象及叙事转向 |
第一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对象 |
一、艺术作品类 |
二、艺术家行迹及创作活动类 |
三、艺术工艺类 |
第二节 米芾艺术着述的微观叙事转向 |
一、目的转向:从以艺术家为中心到以艺术作品为中心 |
二、内容转向:从为艺术家作传到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品鉴 |
三、语言转向:从文学化表达到纪实性语言 |
小结 |
第三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论题及内容 |
第一节 古法追寻与历史新见 |
一、米芾的艺术作品临摹观发微 |
二、去古人之气:米芾的艺术创作理念 |
三、米芾对“趣时贵书”现象的批判 |
第二节 妙物真性与品鉴心得 |
一、米芾论艺术作品的“气格”表现与内涵 |
二、米芾对“少年笔”、“暮年笔”的年段叙事 |
三、书画作伪手段与米芾的辨伪手法 |
四、倡导品鉴用语的通俗化及对品鉴主体的双重要求 |
第三节 清玩之致与生命精神 |
一、书画用纸:选择个体自由表达的最佳载体 |
二、赏鉴之印:艺术家对书画等级的标榜 |
三、装褫工艺:书画流芳的重要门径 |
四、悬画:对艺术作品审美属性的尊重 |
小结 |
第四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时间、空间与视角 |
第一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时间特征 |
一、米芾艺术着述的行文次序及其时间意识 |
二、米芾艺术着述的叙事时间顺序 |
三、米芾艺术着述的叙事节奏 |
第二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空间意涵 |
一、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与地志物理空间的呈现 |
二、米芾艺术着述中的微观叙事对宋代社会文化空间的投射 |
第三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视角 |
一、视角之意义:功能与类型 |
二、米芾在视角运用上的变异与突破 |
小结 |
第五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学术价值 |
第一节 个体经验与艺术史论研究的路向拓展 |
一、“唐宋变革”历史场景中的唐宋艺术转型 |
二、转型思潮下米芾对个体经验的重视 |
三、基于个体经验的艺术史微观叙事开始张扬 |
第二节 对文人艺术创作、鉴赏、杂着风气的推动 |
一、将文人艺术创作的写意精神推至新高度 |
二、米芾的艺术鉴赏标准对文人画价值观形成的先导作用 |
三、助推宋代笔记、随笔等杂着文体的涌现 |
第三节 微观叙事模式在后世的传衍 |
一、宋后艺术着述对微观叙事写作体例的继承 |
二、近当代艺术史写作方法对微观叙事的充实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附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
1.3.1 汉学与中国学 |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
1.3.3 中古中国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
2.6.3 卜弼德的影响 |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
4.1 成书背景 |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
4.2.1 主要内容 |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
4.4 勘误 |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
5.5 订正 |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5)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的中国出版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1. 大陆地区 |
2. 港台地区 |
(三) 研究范围与方法 |
一、通论性论着 |
(一) 专着 |
(二) 论文集 |
(三) 期刊论文 |
(四) 翻印书籍 |
二、对各个时期出版史的研究 |
(一) 简帛时代的出版 |
(二) 纸写本时代的出版 |
(三) 印本时代的出版 |
1. 唐代至元代 |
2. 明清两代 |
三、专题研究 |
(一) 出版技术研究 |
1. 造纸术的发明与外传 |
2. 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
3. 活字印刷及其外传 |
4. 套色印刷的源流 |
5. 装订形制演变 |
(二) 版画史研究 |
(三) 专题图书文献的出版 |
(四) 历代报纸与近代杂志的出版 |
1. 研究专着 |
2. 历代报纸 |
3. 新闻报人 |
4. 近代杂志 |
(五) 出版市场、审查与交流 |
1. 出版市场与经济 |
2. 出版审查与法规 |
3. 出版文化交流 |
(六) 藏书与藏书家研究 |
四、研究特点与影响 |
(一) 研究学者及其背景 |
1. 中国语言文学 |
2. 图书馆学 |
3. 新闻学、印刷出版及其他 |
(二) 相关出版机构与出版物 |
(三) 学术传承与交流 |
1. 传统的出版史研究方法与内容——民国学术遗风 |
2. 多元的出版史研究方法与内容——海外学术交流 |
(四) 与同时期大陆地区出版史研究之比较 |
(五) 学术影响 |
五、结语 |
附录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中国出版史成果目录 |
(一) 着作 |
(二) 研究报告 |
(三) 论文集论文 |
(四) 期刊报纸论文 |
(五) 学位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宋代题跋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题跋文体综论 |
第一节 题跋文概念的文体学阐释 |
一、历代着述对题跋文体概念的理论总结 |
二、历代文选类文集选录题跋文情况分析 |
第二节 题跋文源头的追溯与探讨 |
一、题跋起源诸说 |
二、各家观点评述 |
第三节 题跋与几种相关文体辨析 |
一、题跋与后序 |
二、题跋与题辞(词) |
三、题跋与题名(记)、题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 |
第一节 毛晋对宋人题跋的结集整理 |
第二节 今人对宋人题跋文的结集整理与统计 |
一、《全宋文》 |
二、《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
三、《宋代序跋全编》 |
本章小结 |
附 |
《宋代序跋全编》失收题跋文一览表 |
第四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上) |
第一节 书跋 |
一、对书籍外在形式的记录 |
二、书籍内容的评述 |
第二节 文跋 |
一、叙事 |
二、述志 |
三、析理 |
四、阐道 |
第三节 诗、词题跋 |
一、炼字品句 |
二、解疑释典 |
三、校讹正异 |
四、风格赏析 |
五、理论探讨 |
六、价值品鉴 |
七、即兴随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下) |
第四节 法书帖刻 |
一、衔名跋尾 |
二、递藏源流 |
三、版本谱系 |
四、品评赏析 |
五、真伪辨别 |
六、书论探究 |
七、抒怀论世 |
第五节 金石器物 |
一、金石礼乐 |
二、笔墨纸砚 |
三、其他器物 |
第六节 画图 |
一、外形记述 |
二、内容描摹 |
三、逸事杂记 |
四、议论抒怀 |
五、以图证史 |
六、画论探讨 |
第七节 其他类 |
一、山水草木 |
二、建筑 |
三、人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宋代题跋征引诗词考 |
第一节 断缣零璧、披沙拣金——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现象述略 |
一、数量上的不均衡 |
二、内容上的差异性 |
第二节 缀残补佚、集腋成裘——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对《全宋诗》的补正 |
第三节 鱼鲁易韵、豕亥变形——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出现的异文 |
一、题跋对诗、词异文的记录与探讨 |
二、题跋引用诗、词与传世诗词之间出现的异文 |
三、题跋引用诗、词标题出现的异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
一、以“俗”证“文” |
二、以“诗”为“史” |
三、移风易俗 |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的发生及铺展 |
第一节 运动的发生 |
第二节 运动的铺展 |
第二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发生之原因 |
第一节 “小人物”的崛起 |
第二节 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
第三节 1954年前后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精神状况 |
第三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知识分子 |
第一节 运动中的知识分子 |
第二节 不一样的声音 |
第四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多元并存的民国红学研究 |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当代转型 |
第五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文艺刊物及读者阅读 |
第一节 “十七年”文艺刊物的生存空间 |
第二节 如何接受,怎样阅读 |
结语 |
参考支献 |
(10)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新文化运动视域中的价值观问题 |
第一节 何为价值观问题 |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
二、价值观的形成、变动与更新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问题 |
一、价值观问题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凸显 |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问题的来源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变动的基础 |
四、新文化运动对价值观变迁的推动 |
五、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与20世纪中国哲学开展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思路、方法与结构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结构 |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背景、特征与追求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历史语境 |
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 |
二、西方思潮的涌入与接受 |
三、新知识阶层的孕育与教育制度的变革 |
四、近现代报刊业的繁荣与发达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总体特征 |
一、总体重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
二、急剧变化:五四运动深化了新价值观的内涵 |
三、多元竞争:不同价值观的并存与竞争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主要追求 |
一、科学观念 |
二、民主观念 |
三、社会主义观念 |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观念的凸显 |
第一节 科学:从知识到价值 |
一、中国近代科学概念的语义演变 |
二、中国近代科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三、陈独秀对科学观念的提倡 |
第二节 《科学》月刊与科学社:科学精神与自然科学 |
一、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对科学观念的宣传 |
二、任鸿隽的科学思想与活动 |
第三节 “整理国故”:科学方法与人文学术 |
一、“整理国故”的渊源与兴起 |
二、科学与近代历史学科转型 |
三、科学对历史方法的影响 |
第四节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激互动 |
一、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背景及其阶段 |
二、“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 |
三、科学哲学化与哲学科学化 |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的深化 |
第一节 民主:中国近代政治理想的探寻 |
一、从“民本”到“民主” |
二、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特点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维度 |
第二节 三民主义的民主理论建设 |
一、孙中山的民权建设 |
二、由“间接民主”转向“直接民主” |
第三节 民主主义内涵的展开 |
一、民主与启蒙 |
二、“自由的民主”与“平等的民主” |
三、新自由主义民主观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念的深化 |
一、社会民主 |
二、经济民主 |
三、平民主义 |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观念的确立 |
第一节 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的兴起 |
一、社会主义与中国古代思想资源 |
二、社会主义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介绍 |
三、中国近代思想家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平等:不同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追求 |
一、平等观念的古今之变 |
二、中国近代平等观 |
三、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凸显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与理想乌托邦 |
一、五四运动之前的无政府主义 |
二、五四运动之后的无政府主义 |
第四节 基尔特社会主义:自由与平等之间 |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及其主张 |
二、“贫乏之可患甚于不均”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念 |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 |
二、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的批评 |
三、马克思主义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批评 |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价值观的现代转化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儒学价值观的困境 |
第二节 康有为与孔教: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宗教化思路 |
一、儒学宗教化思想的提出 |
二、儒学宗教化的制度实践 |
第三节 梁漱溟与文化儒学: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学术化思路 |
一、反对宗教儒学 |
二、文化儒学的提出 |
第四节 两种路向的比较与评价 |
一、康有为与梁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转化的相同之处 |
二、康有为与梁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重建的不同路向 |
结语 价值观多元时代的现代性文化选择 |
一、中国与世界:现代性文化的选择 |
二、自觉与启蒙:价值观重建的主题 |
三、理想与现实: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
研究综述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海洋学报》(英文版)第21卷分类索引(第1~4期)(论文参考文献)
- [1]《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2]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D]. 李浩然. 东南大学, 2020(02)
- [3]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4]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的中国出版史研究[D]. 王国婧. 山东大学, 2019(09)
- [6]宋代题跋文研究[D]. 李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7]《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
- [8]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9]“《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D]. 陈扬. 南京大学, 2015(08)
- [10]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D]. 薛子燕. 武汉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