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药如用兵论今释(一)(论文文献综述)
曾锦宁[1](2021)在《宋金元时期各医家治疗痞满的用药规律与理论研究》文中提出
赵雨薇[2](2020)在《清代山东医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家是数千年来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古代社会,医家担负着守护广大人民健康的重任,受到了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却未能得到历朝历代官方层面的足够重视,正史对医家的记载并不丰富。清代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成熟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山东历来是我国的重要地区之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名医众多,对该区域医家群体开展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可以明晰其医家群体的全貌,进而明确该区域医疗历史卫生发展脉络,同时为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研究以及医史文献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文通过开展对清代山东医家这一群体的系统研究,从清代山东社会情况和当时的中医发展背景出发,统计从事医学活动的具体人数,并分析清代山东医家地域分布特征和原因、着书情况以及他们的医事活动。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论文绪论部分,首先点明了选题缘由和意义,对清代山东医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界定,并对文中有争议的地名和人名进行考定,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论文正文共分为四部分,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为清代山东医家人数统计。首先介绍了清代山东省的建制沿革,其次对清代山东医家群体的统计依据进行了界定,就所使用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史料进行说明,按照本文确定的标准对清代山东医家的籍贯分布进行了统计,得出清代山东医家共计1121人。第二部分为清代山东医家地域分布。首先结合统计学相关知识,运用计量史学方法,对清代山东医家的籍贯分布区域以表格的形式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归纳;其次按照清代山东省府州、州县以及地理亚区的分布归纳医家地理分布特性;最后总结出清代山东医家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表现为集中分布于鲁北平原,并向山东半岛延伸等特点,其地理分布的空间格局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受到了大运河山东段对其沿线的影响以及逐渐演进的海洋经济对山东半岛的影响等因素的作用,总体上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第三部分为清代山东医家着书情况。首先对567种清代山东医家着作进行了整理,包括现存医籍114种,亡佚医籍453种;其次,根据科目归属,将清代山东医籍共分为11类,包括医经类16种、基础理论类27种、伤寒金匮类40种、温病瘟疫类24种、诊法类26种、本草类19种、方书类73种、临证各科类281种、养生类8种、医案医话类28种和综合类25种,结果发现各类医籍分布比例较为不均衡。最后对现存医籍分别进行了简要考证。第四部分为清代山东医家医事活动。首先通过对清代山东医家医事活动的整理和分析,将其业医背景概括为7类:弃儒从医、世代行医、久病成医、立志学医、家贫习医、拜师达医、旁涉医术;其次,在对其日常行医过程的考察中,发现清代山东医家有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着述颇丰等共同特征,还有一些诸如爱好广泛、精研方术、善于宣传等其他个体特征;并从理论、临床、技术和文化等四个方面总结清代山东医家的学术特色。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展望和不足。
秦燕春[3](2020)在《“滋阴”,还是“扶阳”:易代之际的医风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朝易代之际,社会文化往往同时发生剧烈转折,医学同样如此。本文不同程度涉及宋元、金元、元明、明清之际的医风嬗变问题,经由"扶阳"与"滋阴"两个脉络的交叠出现,展开针对"医道—治道"如何彼此"应象气化"的考察。二者之间的共振互摄不仅是理解中国医学发展史的别致管道,也爲我们理解中国思想史的变迁提供某种有趣而不乏深刻的借径。
许玫[4](2020)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张仲景所着《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通过本次回顾性和现代文献的研究,总结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指征,适应病症,适用人群,方药的安全剂量使用,为今后国内外医者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精准和更安全有效地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出处,历代医家的方论,海内外的实验室研究和近现代的临床应用报道,以及药物的研究和其方证鉴别。并收集纳入古代医案22例,近现代医案672例,火神派医案76例,黄煌教授医案118例,日本医案13例,进行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疾病系统,症状与体征,应用剂量和加味合方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有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证研究。统计分析“适用人群”体质特征和“适用病症”,归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安全应用指征。结果:(1)麻黄附子细辛汤安全应用的人群特征。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适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人群以女性偏多。多见体形健壮偏胖,面色黄暗或发黑,无光泽,皮肤干燥,无汗,疲倦貌,面油,面浮肿,眼圈黑,口唇红,毛发浓密等特征。病人常见精神极度疲倦,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无精打采,声音低弱,抑郁或焦虑烦躁神态,昏昏欲睡,反应迟钝。并有明显恶寒怕冷,流清涕,口不渴不欲饮水,痰液清稀,小便清长。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和脉沉细或微,脉沉紧。腹诊见腹部压痛和腹厚软。(2)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病症。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疾病涉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精神神经系统,五官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妇科及外感发热性疾病等。较为常见的疾病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律失常,过敏性鼻炎,咽喉炎,耳聋,牙痛,支气管哮喘,肺炎,三叉神经痛,嗜睡症,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荨麻疹,带状疱疹,无汗症,痤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雷诺综合征,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慢性前列腺炎,滑精,遗尿,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闭经,生长发育迟缓,糖尿病肾病,血栓性脉管炎,乳腺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外感发热等。典型症状指征包括怕冷,发热,无汗,浮肿,乏力,嗜睡,情绪低沉,哈欠多,咳喘,胸闷,心动过缓,心悸,身痛,头痛,流清涕,耳聋耳鸣,牙痛,流涎,口不渴,音哑,咽喉不利,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干燥,肢体痛痹,肢体颤抖,下肢浮肿无力,肢冷,便溏,小便清长,月经错后,痛经,不举等症状。结论:通过对几大类医案的统计,特别是黄煌教授医案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明确了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人群的体质特点,主治病症和如何安全有效应用的客观指征。
陈珺[5](2019)在《象思维视域下《伤寒论》早期传本的伤寒病诊疗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伤寒论》早期传本中伤寒病的诊疗模式的对比研究,并运用象思维的理论分析、阐述其特点,着重领会和把握支配不同诊疗模式的临床思维,以期对中医临床有所启发。研究中采用原着学习、理论研究的方法,整理、分析和归纳《伤寒论》早期传本(包括宋本《伤寒论》、《脉经》、《诸病源候论》、《金匮玉函经》、《外台秘要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中体现伤寒病诊疗模式的相关内容。通过文献对比研究,运用历史学、文本学、中医理论等综合学科的眼光,对其中的特别现象加以阐述,并运用象思维的理论阐释不同诊疗模式的内在指导思想。《伤寒论》早期传本中的伤寒病临床诊疗模式有日期病候模式、可与不可模式、三阴三阳模式、病名-症候模式等。晋唐的大型方书中较少应用三阴三阳模式,只有孙思邈《千金翼方》全部收录了三阴三阳模式和可与不可模式,继承了《金匮玉函经》的体例。《脉经》主要收录了可与不可模式,《外台秘要》、《诸病源候论》均以日期病候模式和病名-症候模式为主,《太平圣惠方》则包含了全部四种诊疗模式。以四种诊疗模式在各个传本中发展变化作纵向比较:伤寒日期病候是临床实践观察到的病程时间规律和不同的人体六分法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将《素问·热论》、《伤寒》、《诸病》、《外台》、《圣惠方》相比较,在预后的具体日期、两感于寒等具体定义上都存在差异,体现了基于实际临床观察对于理论的改编,说明日期病候是基于临床观察结果选取适用理论。《伤寒论》体现了以“临时消息”为准则,即强化病机,弱化日期的选择。但这种临证思维在后世晋唐的传本中并没有得到传承。《外台》对中唐以前伤寒病日期病候模式进行了汇总:归纳了前代医家有关“伤寒日期”理论;着重选取抄录了前代医家方书中冠以“伤寒日期”的医方条文,并按日期顺序排列。但就《外台》引用整理仲景条文的日期病候模式而言,形式重于内容,文献价值大于临床应用价值。《太平圣惠方》甚至在三阴三阳模式中强化日期的概念,将厥阴病条文皆冠以“伤寒六日”之名。这种学术上的复古,又掩盖了《伤寒论》从《热论》日期症候模式脱离,强调辨证论治的努力。以症候表述分型的办法肇始于《诸病源候论》,《圣惠方》、《外台秘要》的症候病机理论基本脱型于此。三书针对伤寒症候所归纳的病机并不全面,对热性病机有所偏倚,存在伤寒病以热气入里为基本病机的观念。与魏晋医家喜用寒凉,三阴病以吐下为主的治则治法相对应。除了流派和学风、观念等影响,也不能除外气候、环境、疾病谱变化的因素。病名-症候模式思维方式直接,缺乏深度思考的系统性,没有建立类似八纲、三阴三阳的系统模型,看似容易入门,实则零散而不便于临床应用。《伤寒论》成书至北宋官校定本以前,三阴三阳模式并不普遍,因此发展变化相对有限。《千金翼方》本对三阴三阳模式进行“以方类证”的改编,贯彻了“方证”观念的应用。《圣惠方》在三阴三阳模式中掺杂了日期病候模式,并没有完全继承三阴三阳模式的精髓。结合文本学及文献学证据,《脉经》中的可与不可当成文于《伤寒论》三阴三阳之后,是从三阴三阳模式中整理得到的,理由是更适于临床掌握。说明可与不可模式的盛行可能早于三阴三阳模式。从后世传本中可与不可模式文字越来越简洁的情况,可与不可模式在临床中作为一个系统性临床诊疗模式的功能已经萎缩,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献整理和对临床思维的锻炼。宋以前三阴三阳模式的隐伏不现,与日期病候模式及病名-症候模式盛行同步,可能互为因果。既可能是《伤寒论》传本的不显,导致晋唐医家对仲景方药的继承重于诊疗模式和系统理论的继承,仍在《伤寒论》所建立的辨证论治体系之外探索;也可能是三阴三阳的辨证方法更为系统而不为重方轻理的魏晋医家所普遍接受,因此而不显于世。宋代的经济技术提高了文本的易得性,而《伤寒论》三阴三阳模式的系统性和阴阳辨证思维更与宋明理学相契合,因此三阴三阳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崇。以象思维的视角对其中三种具有系统性的诊疗模式作横向比较分析:日期病候模式是以时间统御人体空间分部的诊疗模式,属于分期论治。体现了象思维以时间为本位的观念,和常守式的逻辑规律。目的是为了在病程变化中找到清晰可辨且稳定的规律,建立简单、统一的病程模型,可视作一种是对疾病诊疗方案标准化的尝试。但由于临床的复杂性,日期的作用只具备启示性,而非决定性。可与不可模式着眼于治法,指导治法方药以“势”贯穿始终,强调了对人体中气的流动方向和阴阳分配关系的把握。但由于以治法分类的方法与常态的临床思维逆行,并且治法下也缺乏进一步分层而导致信息零散,系统性不足。三阴三阳模式中的三阴三阳具备多重属性,因此《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本质众说纷纭,但普遍对三阴三阳脉法的关注不足。结合《伤寒论》的篇目体例、名称,条文特点、《内经》比类从容及名家观点分析,可以认为《伤寒论》“以脉定证”,“脉象”不是单纯的诊断手段,而是病机的核心,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三阴三阳脉法理应得到重视和进一步研究。三阴三阳模式运用了象思维的境域式和常守式规则,保留了临床中病证的个性和殊相,并通过分层把握结构以弱化临床变化的复杂性。在思维的系统性上体现了其它三种模式所不及的优越性,并能凭借阴阳本身最大的普遍性,实现“六经钤百病”。八纲辨证和三阴三阳辩证同属于阴阳境域,划分规则不同,但功能行为特征想通,因而八纲与三阴三阳本质的契合度很高。方证辨证统属于三阴三阳,但与三阴三阳缺乏唯一的对应关系,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辨证方法在临床施用。三阴三阳模式及方证辩证不符合形式逻辑规则,《伤寒论》重在运用描述性语言对病证作整体直观把握,因此对于依赖抽象概念和定义的学习者有一定的难度。三阴三阳模式或是独立方证辩证的掌握都需要建立在反复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强调悟性学习,单纯从条文出发只会得到僵化的病、证与方关系。宋以前临床医生针对伤寒病曾经使用的四种的模式各有利弊,也互相渗透和影响。但三阴三阳模式在思维系统性上更胜一筹。《伤寒论》不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药,也奠定了后世诊疗思维的格局。同时满足了临床医生两个层次的需求:一、大量、丰富而准确的临床信息及经验的积累;二、临床信息的系统性把握和诊疗行为的规范。因而可以为万世立法,在中医临床中的地位无可取代。因此,释读《伤寒论》,不仅要着力与方药,更应从《伤寒论》中提升出临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还原《伤寒论》中的临证思路和临床诊疗体系。
焦刚亮,牛培宁,曾明月,朱勇,刘云波,郭宏志,曾庆琪[6](2016)在《曾庆琪教授辨治老年反复泌尿系感染经验》文中研究表明老年人泌尿系感染是男科的常见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症状因个体而有较大差异,治疗多用抗生素为主。曾庆琪教授长期从事中西结合男科临床工作,对本病有较独到的治疗经验。鉴于患者常期西药维持,治疗效果不佳,而中药调治多取得满意的效果,曾老师将多年临床经验加以总结整理,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应用前列腺Ⅲ号方为主方的治疗方法,对此病的防治有较大意义,今简要整理,以飨同道。
朱旭,冯云霞[7](2015)在《名老中医张介眉对“医者意也”的理解及运用》文中研究指明张介眉教授非常推崇兵法医学,并认为兵法与医学相暗合之处在于"医者意也"。医者意也:首先是要求医生勤于思考,其次是要求医生懂得灵活应变,还要求医生懂得触类旁通,最重要的是要求医生要谨慎留意。张教授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及临证实践对"医者意也"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并将此理论运用于临床。所列3个典型病案中,张教授根据遂漏不止、痤疮内有脓液者,体液清稀下流等典型症状,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灵活用药。总之,对于丰富中医临床理论,扩展方剂适应证,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值得后学之辈揣摩体会,继承并发扬光大。
朱旭,冯云霞,郝建军,丁舟,章茜[8](2014)在《张介眉兵法医学思想在治疗食积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介眉,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知名中医、中医名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脾胃病及妇儿科疾病。张教授非常推崇徐大椿的《用药如用兵论》,善于将兵法思想融会于临床,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兵法医学思想,代表着作有《用药如用兵论今释》、《三十六计与中医学》等。张教授的兵法医学思想在临床应用颇多,现仅以
郑身宏[9](2010)在《伤寒学术流派及其在当代中医伤寒学科的传承研究》文中认为中医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内经》成书以来,众多医家在其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各自独道的学术思想和经验,这些不同的学术内容经过实践证明,有的被淘汰有的被保留,保留下来的学术内容被后世医家所推崇,在经过师承传授和学术沿革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的学术流派因各自学术观点不一,互相争鸣,从而丰富了中医学内容,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故开展与加强祖国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各个中医学术流派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规律,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评价他们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及地位,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而更好的推进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促进现代化条件下的中医药学术的繁荣与提高。目的与方法:目的:仲景伤寒学术发展历史悠久,产生了众多的着名医家,每一位着名医家在继承中医理论和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了其个人的独到经验及学说。独立的研究每一位医家,虽然可以从中挖掘出其理论建树及临证经验,但往往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学说,并难以对其学术成就的价值有深刻的认识,也不能从中发现此流派发展的清晰脉络,及总结伤寒学术所取得的历史宝贵经验。同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伤寒学术流派的划分方法、判定标准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标准。特别是关于近现代中医伤寒学术流派传承、发展及应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的状况,而本文在梳理伤寒学术流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对伤寒学术流派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这正好可以弥补以上诸方面的不足。方法:本文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及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两个课题中的211名名老中医和伤寒大师刘渡舟老、胡希恕老、广州中医药大学原伤寒教研室主任熊曼琪教授为筛选对象,研究他们的临床经验、思辨特点、学术思想、学术传承等,并以此为基础梳理、分析当代名老中医伤寒学术流派现状;分析总结当代典型伤寒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师承脉络、学术特色、临证特点、发展状况等。具体方法为“先纵后横”。“先纵”是指按照研究任务的要求,调阅、收集、整理214名名老中医基本状况、学术思想、传承体系等相关信息,同时筛选出符合当代伤寒学术流派要求的名老中医。“后横”是指在纵向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初步筛选出来的名老中医进行进一步分析其学医历程、传承脉络,筛选出具有学术流派传承的医家。从而能够对名老中医为学术核心的当代伤寒学术流派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客观评价伤寒学术流派在整个中医学术体系中的地位、发展状况、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及临床疗效、存在问题等。结论与启示:结论:通过综合分析,伤寒学术流派发展到当代大致有以下四个流派:火神派,寒温统一派,方证对应派,六经辨证论治派。1.火神派,火神派又称扶阳学派,是指以清朝郑钦安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以擅用附子、姜(生姜、干姜、炮姜)、桂(肉桂、桂枝)等辛热药物着称的一个伤寒学术流派,其中,又尤以擅用附子为突出特点。这个流派以郑钦安为祖师,其后代表者有卢铸之、吴佩衡、祝味菊等,此派至当代学者众多。2.寒温统一派,“寒”是指伤寒,“温”是指温病。寒温统一派是指赞同用某种辨证施治的方法(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来结束寒温分离,实现伤寒与温病的合二为一,同时建立一个统一、完整、开放的外感病学辨证体系的一大群医家。自清代中期开始,由俞根初、吴贞首先提出。至当代寒温统一的观点已成为多数中医学者的共同观点,但是如何统一,则是见仁见智。3.方证对应派,方证对应,即“有是证用是方”,临床证候只要与仲景的描述相契合(有时“但见一证便是”),便可放胆使用而不必强求舌、脉、症的面面俱备。这实际上是在重复仲景当年的治病实践,颇有执简驭繁、驾轻就熟之妙,这是准确运用经方的一条捷径。方证对应追求的是疗效,靠的是经验,总结识证、组方、遣药方面的经验,使方与证之间达到固定的最佳组合从而确保最优的疗效。这个学派的学术渊源来自唐初孙思邈所着《千金翼方》,其后代表性医家有许宏、柯琴等。在当代持有方证对应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4.六经辨证论治派,六经辨证论治是指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以六经辨证贯穿着八纲而联系于脏腑、经络,尢其是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物质基础,对人体的病因、病性、病位、正邪盛衰等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来确定其为六经的某病、某证、某方。这一学说早已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所采纳,故当今的大部分伤寒学者基本上采用的就是这种六经辨证论治。启示:“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三大法宝,是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保障。当代伤寒学术流派其繁荣程度已大不如前,其要想继续繁荣就必须发展中医师承教育,提倡师带徒制度,改革中医教育体制,走精英教育之路。从而为新的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沙涛,沙恒玉,刘维庆[10](2006)在《中医药文献教学改革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医药文献教学中,传授的知识,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手段,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则是教学过程中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于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提供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了这一规律,开展了中医药文献培养中医药实用型人才的新教法,在教学改革中,教学效果显着,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收获。
二、用药如用兵论今释(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药如用兵论今释(一)(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山东医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
1 选题缘由和意义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清代山东医家的界定及范围 |
2.2 关于“地名”“人名”的考定 |
3 研究方法 |
4 创新点 |
第一部分 清代山东医家人数统计 |
1 清代山东省的建制沿革 |
2 清代山东医家的统计依据 |
3 清代山东医家的人数统计 |
第二部分 清代山东医家地域分布 |
1 清代山东医家地域分布情况 |
1.1 济东泰武临道 |
1.2 兖沂曹济道 |
1.3 登莱青胶道 |
1.4 直隶 |
2 清代山东医家地域分布特征 |
2.1 清代山东各府州医家分布特征 |
2.2 清代山东各州县医家地理分布特征 |
2.3 清代山东地理亚区医家地理分布特征 |
3 清代山东医家分布产生地域差异的原因 |
3.1 受到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双重影响 |
3.2 大运河山东段对沿线区域的影响 |
3.3 海洋经济对山东半岛的影响 |
第三部分 清代山东医家着书情况 |
1 医家着作分析 |
1.1 按存佚情况分析 |
1.2 按科目归属分析 |
2 医家着作整理 |
2.1 医经类医籍 |
2.2 基础理论类医籍 |
2.3 伤寒金匮类医籍 |
2.4 温病瘟疫类医籍 |
2.5 诊法类医籍 |
2.6 本草类医籍 |
2.7 方书类医籍 |
2.8 临证各科类医籍 |
2.9 养生类医籍 |
2.10 医案医话类医籍 |
2.11 综合类医籍 |
第四部分 清代山东医家医事活动 |
1 医家业医背景 |
1.1 弃儒从医 |
1.2 世代行医 |
1.3 久病成医 |
1.4 立志学医 |
1.5 家贫习医 |
1.6 拜师达医 |
1.7 旁涉医术 |
2 医家共同特征 |
2.1 医德高尚 |
2.2 医术精湛 |
2.3 着述颇丰 |
3 医家其他特征 |
3.1 爱好广泛 |
3.2 精研方术 |
3.3 擅于宣传 |
4 医家学术特色 |
4.1 理论特色 |
4.2 临床特色 |
4.3 技术特色 |
4.4 文化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代山东医家名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4)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概论 |
1. 文献研究背景 |
1.1 关于麻黄附子细辛汤 |
1.2 少阴病论述 |
2. 国内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研究和应用 |
2.1 国内现代药理研究 |
2.2 国内临床研究与应用 |
3. 日本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研究和应用 |
3.1 日本医家方论 |
3.2 日本现代药理研究 |
3.3 日本临床研究与应用 |
4.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物研究 |
4.1 麻黄 |
4.2 附子 |
4.3 细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文献收集与纳入标准 |
1.1 文献收集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2. 资料收集项目 |
3. 资料整理 |
4. 统计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1.1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1.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1.3 症状统计分析 |
1.4 舌象统计分析 |
1.5 脉象统计分析 |
2. 国内近现代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分析 |
2.2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2.3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2.4 症状统计分析 |
2.5 体征统计分析 |
2.6 近现代医案麻黄、附子、细辛药物应用剂量统计 |
2.7 近现代医案原方、加味、合方统计 |
2.8 近现代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加味药物统计 |
3. 火神派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分析 |
3.2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3.3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3.4 症状统计分析 |
3.5 体征统计分析 |
3.6 火神派医案麻黄、附子、细辛药物应用剂量统计 |
3.7 火神派医案原方、加味、合方统计 |
3.8 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加味药物统计 |
4. 黄煌教授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 |
4.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4.3 症状统计分析 |
4.4 体征(舌象、脉象、腹诊)统计分析 |
4.5 黄煌教授医案麻黄、附子、细辛应用剂量统计 |
4.6 原方、加味、合方统计分析 |
4.7 服用方法与煎煮 |
5. 日本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性别与年龄比例与统计分析 |
5.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5.3 症状统计分析 |
5.4 舌象统计分析 |
5.5 脉象统计分析 |
5.6 腹诊统计 |
第四章: 讨论 |
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
1.1 方论 |
1.2 方证的概念 |
1.3 “方-病-人”思维模式 |
2.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病机分析 |
2.1 中医病机分析 |
2.2 方证病机分析 |
2.3 现代医学病机分析 |
3.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医案总结 |
3.1 主治疾病 |
3.2 症状指证 |
3.3 体征指征 |
3.4 适用人群 |
3.5 黄煌教授推荐处方和注意事项 |
3.6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医案分析 |
3.7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关键点 |
3.8 黄煌教授经验介绍 |
4. 类方方证鉴别 |
4.1 麻黄附子甘草汤 |
4.2 麻黄附子汤 |
4.3 麻黄汤 |
4.4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
4.5 附子汤 |
4.6 桂枝加附子汤 |
4.7 大黄附子汤 |
4.8 桂枝芍药知母汤 |
4.9 四逆汤 |
4.10 真武汤 |
5. 安全应用与注意事项 |
5.1 如何安全和有效的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
5.2 掌握麻黄、附子、细辛三味中药的药性,安全剂量应用 |
5.3 注意事项 |
6.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海外的实际应用和规管 |
7. 结论 |
7.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7.4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医案名称规范 |
附录2 古代医案摘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象思维视域下《伤寒论》早期传本的伤寒病诊疗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的思维方法 |
第一节 象思维的内涵 |
第二节 象思维的特点 |
一、象思维的认知方式 |
二、象规律的三种形式 |
三、象思维的语言特征 |
第三节 象思维对中医临床的价值 |
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
二、象思维对疾病的认识 |
三、象思维与《伤寒论》的辨证论治 |
第二章 《伤寒论》中伤寒病的诊疗模式概述 |
第一节 定义与界定 |
一、诊疗模式的定义 |
二、《伤寒论》早期传本的界定 |
三、《伤寒论》早期传本简介 |
四、《伤寒论》早期传本诊疗模式汇总 |
第二节 《伤寒论》早期传本中的伤寒病常见诊疗模式 |
一、可与不可诊疗模式 |
二、三阴三阳诊疗模式 |
三、日期病候诊疗模式 |
四、伤寒—症候诊疗模式 |
第三节 重方与重理思想对诊疗模式选择的影响 |
一、《伤寒论》成书至宋的流变 |
二、晋唐重方思想对伤寒病诊疗模式的影响 |
三、宋代重理思想对伤寒病诊疗模式的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章 象思维视域下的诊疗模式对比分析 |
第一节 象思维与日期病候模式 |
一、时间统御空间的思维 |
二、日期病候模式的优势 |
三、日期病候模式的局限 |
第二节 象思维与三阴三阳诊疗模式 |
一、三阴三阳的象属性 |
二、三阴三阳与脉象 |
三、三阴三阳模式的优势 |
四、三阴三阳模式的局限 |
第三节 象思维与可与不可的诊疗模式 |
一、可与不可模式的价值 |
二、可与不可模式的局限 |
三、“势”与治则治法 |
四、“势”与剂型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曾庆琪教授辨治老年反复泌尿系感染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在的问题 |
1.1无下尿路刺激症状 |
1.2继发的泌尿系感染 |
1.3医源性损伤 |
1.4抗生素使用 |
2 曾庆琪教授对老年反复泌尿系感染的认识 |
2.1病因病机 |
2.2证治要点 |
3 治疗方药研究 |
3.1治疗方药组成 |
3.2方药作用机制研究 |
3. 3 治疗方药配伍特点 |
3.3.1以傅青主女科完带汤为基本方组方 |
3.3.2以肝郁脾虚、湿热内蕴为适应证,常规加减变化 |
4 曾老师Ⅲ号方阐释 |
4.1崇中道、求平衡 |
4.2用方药如用兵 |
4.3举大气,以提壶 |
(7)名老中医张介眉对“医者意也”的理解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医者意也”的理论内涵 |
2 “医者意也”的临床应用 |
3 讨论 |
(8)张介眉兵法医学思想在治疗食积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挟宿食者,焚敌资粮 |
2 脾虚食积,关门捉贼 |
3 讨论 |
(9)伤寒学术流派及其在当代中医伤寒学科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医学术流派与伤寒学术流派 |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认识 |
(一) 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 |
(二) 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标准 |
(三) 影响中医学术流派存在与发展的五大因素 |
(四) 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意义 |
二、伤寒学术流派 |
第二章 伤寒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
一、伤寒学说的形成期(先秦-西晋) |
二、伤寒学说的发展期(东晋-建国前) |
三、伤寒学说的繁荣和创新期(建国后) |
(一) 伤寒学说的传承方式的改变 |
(二) 伤寒学说的理论研究 |
(三) 伤寒学说的临床研究 |
第三章 建国前的伤寒学术流派 |
一、明清时期的伤寒学术流派 |
(一) 重订错简派 |
(二) 维护旧论派 |
(三) 辨证论治派 |
二、民国时期的伤寒学术流派 |
(一) 绍派伤寒 |
(二) 火神派 |
第四章 当代(建国后)伤寒学术流派研究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章 当代典型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其传承体系分析 |
1. 李培生 |
2. 于己百 |
3. 陈瑞春 |
4. 方和谦 |
5. 郭子光 |
6. 何任 |
7. 陈可冀 |
8. 李寿山 |
9. 段富津 |
10.聂惠民 |
11. 梅国强 |
12. 李可 |
13. 伍炳彩 |
14. 刘继祖 |
15. 黄保中 |
16. 刘渡舟 |
17 胡希恕 |
18. 熊曼琪 |
第六章 当代伤寒学术流派及核心医家共异性 |
一、核心医家共性 |
二、核心医家特异性 |
三、当代伤寒学术流派 |
(一) 火神派 |
(二) 寒温统一派 |
(三) 方证对应派 |
(四) 六经辨证论治派 |
第七章 当代伤寒学术流派核心医家典型医案 |
1. 李培生医案 |
2. 于己百医案 |
3. 陈瑞春医案 |
4. 聂惠民医案 |
5. 梅国强医案 |
6. 李可医案 |
7. 刘渡舟医案 |
8. 胡希恕医案 |
9. 熊曼琪医案 |
第八章 当代伤寒学术流派面临的困境与可行方法 |
一、当代伤寒学术流派面临的困境 |
二、可行方法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点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用药如用兵论今释(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宋金元时期各医家治疗痞满的用药规律与理论研究[D]. 曾锦宁.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清代山东医家研究[D]. 赵雨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滋阴”,还是“扶阳”:易代之际的医风嬗变[J]. 秦燕春. 中国文化, 2020(01)
- [4]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D]. 许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象思维视域下《伤寒论》早期传本的伤寒病诊疗模式研究[D]. 陈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曾庆琪教授辨治老年反复泌尿系感染经验[J]. 焦刚亮,牛培宁,曾明月,朱勇,刘云波,郭宏志,曾庆琪. 世界中医药, 2016(02)
- [7]名老中医张介眉对“医者意也”的理解及运用[J]. 朱旭,冯云霞. 中医学报, 2015(02)
- [8]张介眉兵法医学思想在治疗食积中的运用[J]. 朱旭,冯云霞,郝建军,丁舟,章茜. 湖北中医杂志, 2014(07)
- [9]伤寒学术流派及其在当代中医伤寒学科的传承研究[D]. 郑身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10]中医药文献教学改革探讨[A]. 沙涛,沙恒玉,刘维庆.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