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蜂针治疗瘤、瘿类疾病3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郑[1](2021)在《腹针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肝火旺盛型甲亢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腹针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肝火旺盛型甲亢与单纯口服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两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探究腹针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肝火旺盛型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肝火旺盛型甲亢患者采用SPSS 25.0随机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甲巯咪唑10mg po tid,共服用2周(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2周(共1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甲亢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表、甲状腺功能测定(血清TSH、T4、FT4、T3、FT3)及静息脉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的差异性。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痊愈1例,占2.8%;显效14例,占38.9%;有效16例,占44.4%;无效5例,占13.9%,治疗组总有效率86.1%;对照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8例,占22.2%;有效17例,占47.2%;无效11例,占30.6%,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亢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甲亢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症状方面:在多食易饥、大便次数、神疲乏力等症状方面,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甲状腺功能测定(血清TSH、T4、FT4、T3、FT3):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静息脉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本研究中,腹针联合甲巯咪唑的临床疗效更佳。2.从临床表现方面来看,腹针联合甲巯咪唑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及神疲乏力等症状。
徐长琼[2](2016)在《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文中提出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家对中医特色疗法发展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蜂针疗法在中医特色传统疗法中展现出的独特的疗效与魅力,已成为当今中医界研究热点,对它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纵观这些研究成果,研究比较单一,多注重于临床对于疾病的总结,对它的整个发展趋势把握的不够,比较零散,并没有对它的发展规律做出总结。二、研究目的:1.系统收集整理现代蜂针文献,对蜂针疗法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高产作者、文献的种类、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等进行计量学统计并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蜂针疗法的发展与应用规律,并对如何更好的发展蜂针疗法进行初步的探讨。2.总结蜂针名家的特色及蜂针特点,完善蜂针疗法的研究,进一步、更加详细的探索蜂针疗法应用规律。3.在导师李万瑶发表蜂针文献、着作及临床跟诊学习的基础上对其蜂针经验进行总结,总结其蜂针针法,并对蜂针针法的操作进行插图绘制,图文并茂的展现其针法特色,最后以医案的形式说明李万瑶的蜂针特色及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三、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以及临床跟诊学习为主。1.文献研究法:分析蜂针文献年度发表状况、杂志分布、作者分布、文献类型等以了解蜂针发展状况。分析蜂针治疗病种及方法,以了解蜂针临床应用规律。2.归纳法:在上一轮蜂针文献统计的基础上,从发表文献最多、有着作及在蜂针界有较大影响力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筛选蜂疗名家,对他们的蜂针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其创新之处及特色蜂疗技术。3.对比研究法:对各医家蜂针特点的分析,从治疗疾病、人群、针法、不良反应等方向比较分析,从而更加突出各医家蜂针特色。4.临床跟诊学习:跟诊导师李万瑶教授学习,以得出其蜂疗特色及蜂针针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蜂针针法。四、研究内容: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计量学统计,主要从蜂针疗法整体发展状况来论述,包括蜂针疗法现代文献的年度分布、杂志分布、高产作者、文献类型、高效病种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各医家蜂针的学术思想与蜂针特点,主要包括各医家生平、对蜂针理论的阐发、蜂针针法的研究、蜂针不良反应的研究、蜂针的临床应用特点以及现代各医家对蜂针疗法的创新点;第三部分,为李万瑶教授的蜂疗特色及学术观点,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探讨,一是跟诊学习收集病例、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有益谈话及其发表文献、出版书籍等方式对李万瑶蜂针学术思想及特色进行探讨;二是总结其蜂针针法并通过自绘插图的形式表现李万瑶教授蜂针针法的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三是例举部分案例以说明其蜂疗思想及蜂针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五、研究结果(一)蜂针的现代文献研究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蜂针的文献量持续增长,有二个高峰期,1995年及2006年,近几年呈平稳发展状态。2.从蜂针文献发表杂志上来看,以《蜜蜂杂志》及《中国蜂业》位居榜首。3.发表蜂针文献的高产作者,李万瑶教授,其发表文献位居第一。4.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来看,以临床治疗病例类文献居多,共882篇;基础理论研究类次之,共228篇;其次是实验研究类次之,共175篇,以研究蜂毒药理及其动物实验为主;蜂针穴位、蜂针针法、蜂针的不良反应文献研究较少,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蜂针不良反应年度分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起步较晚,1986年才有蜂针过敏反应的文献出现。6.从临床治疗病例类文献中,对临床研究文献类型进行分析,个案报道在03-06年段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自身前后对比研究文献在96-98年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此后呈持续发展状态;分组对照研究文献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说明蜂针疗法文献正在走向规范化。7.通过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所得到的882篇临床相关文献,可知蜂针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很广泛,为了进一步详细探究蜂针疗法临床治疗疾病病种,对临床882篇文献进一步筛选及分析。共获得16个系统的蜂针疗法临床研究文献827篇。从数据统计与文献分析结果可知,蜂针涉及病种广泛,其中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文献数量最多,为332篇,文献量占5篇以上的有类风湿关节炎为103篇、强直性脊柱炎34篇、膝骨性关节炎24篇、腰椎间盘突出23篇、肩周炎18篇、痹证15篇、痛风13篇、颈椎病11篇、风湿性关节炎7篇、腱鞘炎6篇、风湿病5篇、骨质增生5篇、腰腿痛5篇;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121篇,文献量占5篇以上的有面神经麻痹12篇、坐骨神经痛12篇、偏瘫8篇、面瘫8篇、面神经炎6篇、三叉神经痛5篇、多发性硬化症5篇;肿瘤62篇,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肺癌9篇、肝癌8篇、恶性肿瘤6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58篇,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乳腺增生7篇、前列腺炎6篇、慢性盆腔炎6篇、卵巢囊肿5篇;呼吸系统病症54篇,5篇以上的有哮喘10篇、支气管哮喘9篇、感冒7篇、过敏性鼻炎7篇;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47篇,其中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痤疮6篇、银屑病6篇;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9篇,其中5篇以上为乙型肝炎9篇、带状疱疹7篇;消化系统病症33篇,其中5篇以上为肝硬化占8篇;循环系统病证为28篇,占5篇以上为痔疮9篇;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症22篇,其中5篇以上的为糖尿病13篇;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占15篇,以损伤为主;精神和行为障碍病症为6篇;眼和附器病症,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病症为4篇;耳和乳突病症和血液和造血器官病症最少仅1篇。其中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文献占比为40.15%,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为14.63%,肿瘤为7.50%,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为7.01%,呼吸系统病症为6.53%,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为5.68%,其他系统病症均未超过5%。8.本研究共16个系统271种蜂针治疗病症,其中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数量最多,为53种,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数量为44种,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为29种,肿瘤为27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为24种,消化系统病症为18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17种,呼吸系统病症为16种,循环系统病证为13种,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为12种,其它系统病症均未超过10种。9.蜂针及蜂毒结合他法治疗病例的文献研究中,以结合蜂产品治疗疾病文献量最多,共182篇文献中有提及,其次为中药139篇提及,第三为针刺疗法,共75篇文献提及,最少的是手术与化疗,仅2篇;从结合种类来看,结合1种的226篇,结合2种的68篇,结合3种27篇,结合4种及以上为15篇(二)蜂针医家特色研究1.在文献研究及其发表着作的基础上总结了陈伟、房柱、陈恕仁、王孟林、成永明、韩巧菊蜂针医家的蜂疗特色。2.对导师李万瑶教授蜂针特色进行了总结。对152例病人进行观察,病种为类风湿关节炎45例、面神经炎20例、强直性脊柱炎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风湿性关节炎12例、肩周炎12例、骨性关节炎10例、癌症8例、扭伤8例、腱鞘囊肿7例。治疗方法中,单纯蜂针60例、蜂针+针刺+拔罐43例、蜂针+口服蜂产品22例、蜂针+穴位注射9例、蜂针+刺血拔罐+蜂产品7例、蜂针+拔罐(含刺血拔罐)6例、蜂针+皮肤针4例、蜂针+皮肤针+耳穴1例。穴位使用为类风湿关节炎以阿是穴、大骨空、小骨空、八风、八邪、阳池、阳溪、膝眼、解溪、悬钟、太溪、昆仑、环跳、粱丘、委中、足三里、曲池、风池、大椎、四缝、阳陵泉、肾俞、肝俞、身柱、丰隆为主,其中阿是穴、大骨空、小骨空使用频率最高;面神经炎以翳风、牵正、地仓、颊车、阳白、风池、四白、合谷为主,其中翳风使用频率最高;强直性脊柱炎以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腰阳关、昆仑、委中、阳陵泉、大椎、大柱为主,其中夹脊穴使用频率最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秩边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风湿性关节炎以阿是穴、血海、曲池、外关、阳陵泉、足三里、太溪、三阴交、丰隆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肩周炎以阿是穴、曲池、肩鹃、肩贞、肩骼、肩前、臂孺、合谷、手三里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膝骨性关节炎以阿是穴、膝眼、血海、梁丘、膝阳关、足三里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癌症以背俞穴、阿是穴、肺俞、膻中、中府、云门、气海、血海、命门、关元、足三里为主,其中背俞穴使用频率最高;扭伤以阿是穴、肾俞、解溪、悬钟、丘墟、阳溪、大陵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腱鞘囊肿以囊肿顶端、囊肿周围、外关、阳溪、养老为主,其中囊肿顶端使用频率最高。在蜂针针法上,总结出十种蜂针针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其操作方法,最后以病案形式体现类风湿关节炎、面神经炎等疾病的蜂针诊治特色及不同蜂针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六、研究结论1.蜂针现代文献二个高峰期可能受1981年《蜜蜂杂志》创刊的影响以及蜂疗医院、蜂疗诊所、蜂针学术会、研讨会、蜂针学习班的陆续开办,到2006年文献发表的数量达到高峰125篇,另外可能与2007年出台的“蜂蜇疗法纳入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的针刺类”这一政策有关;杂志分布以《蜜蜂杂志》与《中国蜂业》位居榜首,可能与大部分蜂疗者为民间养蜂人或蜂业工作者有关,或者是蜂针医家为建立起与养蜂人之间的联系而投此类刊物;追踪研究李万瑶这些高产作者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有助于把握蜂针疗法的发展动态,其高产作者如李万瑶教授为蜂针疗法从民间走向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类型进行分析,可知蜂针疗法的发展中的不足,从统计结果上来看,蜂针文献偏重于临床研究,其临床文献数量尚可,但其质量有待提高,多数为个案报道;蜂针针法及不良反应研究缺乏,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蜂针研究方向侧重点与国外不同,国内侧重点在于蜂针经络理论,国外重在对蜂毒药理研究;蜂针治疗高效病种为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及神经系统病症,蜂针治疗病种正广泛、扩大化:此外,蜂针常与其它疗法配合疗法,这大大提高了蜂针疗法的疗效,也扩大的蜂针治疗疾病范围。2.陈伟蜂针特点:做好养蜂等蜂刺疗法前的基本功;擅于观察总结蜂刺治疗高效病种;独特的蜂剌取穴;自创蜂刺疗法的“作用点”;重视不良反应的预防。房柱蜂针特点:首次提出蜂针疗法的概念,重视蜂针理论研究;重视经络皮部理论在蜂针中的应用;将经络全息论与蜂针疗法相结合;善于总结了蜂针针法;重视蜂产品的研究;蜂针不良反应的预防。陈恕仁蜂针特点:治疗高效病种为不孕不育如男性阳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而不孕不育为其特色;蜂针针法有活蜂直剌法、散刺法等;蜂针取穴的方法多样,根据患者辩证分型取穴,以及配合子午流注计算盘等,另外,对蜂产品研究颇深,常配合蜂针疗法治疗疾病。王孟林研制多种蜂产品制剂配合蜂针治疗疾病;研发了多种蜂产品制剂;蜂疗医治骨关节病;应用双元三面疗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成永明蜂针特点:创立无痛蜂疗法;重视蜂疗的推广应用;配合它法治疗,充分发挥蜂疗优势;善于发掘蜂针特效穴;善治儿科疾病,重视不良反应,善于归纳总结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克服之,是其特色。韩巧菊创造“中医蜂疗四联法”,将蜂疗与其它疗法联合治疗疾病疗效显着。3.从临床跟诊学习中,将李万瑶教授的蜂针思想、蜂针特色及蜂针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其蜂针特色包括:①重视经络理论,皮部理论;②重视辩证论治、辩证取穴,善于挖掘蜂疗特效穴;③善于研究蜂针针法,创立了10种蜂针针法:蜂针直刺法、蜂针散刺法(拔针散刺法、蜂体散刺法)、蜂针点刺法(挤毒囊点刺法、多位点刺法)、减毒蜂刺法(速刺速拔针法、移针蜂刺法、拔刺减毒法)、蜂针丛集刺法(散点刺丛集刺法、直刺丛集刺法)、蜜蜂自动刺法、晕蜂速刺法、护蜂针刺法、挂蜂针刺法、垫物蜂针法;④善治痛证:⑤蜂针针法及蜂针用量因人而异;⑥擅用蜂针针法配合其它疗法治疗;⑦蜂针治未病思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蜂蜜、王浆等蜂产品有补中益气之效,李教授常用王浆蜜配合王浆蜜保健治疗:⑧高度重视蜂针不良反应的预防;⑨注重患者感受;⑩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
劳文俊[3](2016)在《蜂针在症积与痹症患者所致过敏反应差异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对症积患者和痹症患者接受蜂针疗法后引起过敏反应的规律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如:蜂针后的局部肿胀、局部瘙痒、发热的腋温、身体疲倦感等,对指导临床使用蜂针疗法中,更好防治过敏反应,从而更有利于蜂针疗发在临床工作中广泛的开展和运用。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的症积和痹症受试者80例。采用非随机分组方法,根据患者病种分成症积组和痹症组各40例。根据各组病种辨证选择蜂刺穴位。起始量均为一针,即蜜蜂螯刺后马上拔出(不挤毒囊),十分钟后无任何不适反应或仅出现等红肿但可耐受者,则可适当再加一针。蜂针治疗时,每次蜂疗选取每组穴位中1—2个穴位,交替使用。且视患者体质和病情,每下一次可适当增加1-3只。痹症患者蜂针治疗量维持在2-20只左右/次,症积患者蜂针治疗量维持在6-30只左右/次。在其下一次治疗时观测并记录其是否发生肿胀、瘙痒、体温升高或其他过敏反应及其分度、分级或具体测量值。隔天治疗一次,每周3次,观察期为3周,共9次,期间如有发热、较重的肿胀及较广的皮疹瘙痒,则在发热期酌情减量。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成果:1、在接受蜂针治疗后前9次两组发生局部肿胀、瘙痒、发热情况、身体疲倦感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间淋巴结肿大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2、痹症患者蜂针治疗量平均维持在7.22只/次,症积患者蜂针治疗量维持在12.16只/次。3、症积组最多有15人出现Ⅱ级肿胀及更剧烈肿胀,峰值出现在第七次蜂疗后,Ⅱ级肿胀及更剧烈肿胀占症积组人数的30.00%;最少则仅有2人,发生在第一、第二以及第九次之后,Ⅱ级肿胀及更剧烈肿胀占症积组人数的5.00%。而痹症组最多有24人出现Ⅱ级肿胀及更剧烈肿胀,发生在第三次,Ⅱ级肿胀及更剧烈肿胀占痹症组人数的60.00%;最少有则仅2人,发生在第九次,Ⅱ级肿胀及更剧烈肿胀占痹症组人数的5.00%。4、在九次治疗过程中,症积组最多有20人出现1级瘙痒或更强烈瘙痒,出现在第六次蜂疗后,瘙痒率为50.00%;最少则仅有4人,发生在第一、第二之后,肿胀率为10.00%。而痹症组最多有37人出现1级瘙痒或更强烈瘙痒,发生在第五次,瘙痒率为92.50%;最少有则仅11人,发生在第一次,瘙痒率为27.50%。5、在本次研究中,九次蜂针治疗的过程中发热率为18.75%,体温腋温在37-38℃、38-39℃、39-40℃、40℃以上的分别占56.52%、39.13%、4.35%。其中,症积组的发热反应率为7.5%;痹症组的发热反应率为30.00%。症积组蜂针后发热的集中在第7-9次,痹症组则集中在第1-3次。结论:症积患者的蜂针过敏反应发生情况与痹症患者等蜂疗适应症的过敏情况存在许多共同点:①在蜂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局部肿胀、瘙痒伴或不伴风疹(团)、体温升高、局部或全身身体疲倦感、淋巴结肿大这些常见的蜂针后过敏反应。②两组患者在发生肿胀、瘙痒、发热均存在较明显的峰值,在机体对蜂毒内的过敏因子(随着蜂针治疗量的增加)逐渐适应后,发生过敏反应概率亦明显减低。③在过敏期应使用的蜂针剂量宜少,待过敏反应己度过峰值,再逐步增加。④在蜂针治疗后若出现肿胀、瘙痒,其在发热时程度均较无发热时程度更重。2、本研究发现症积患者,无论是肿胀、瘙痒程度、发热的发生率远不及于痹症组。与痹症蜂疗患者相比较而言,肿胀、发热的峰值出现呈明显的滞后。3、症积组患者在放化疗后免疫力较痹症患者差,在多次接触蜂毒等过敏原时,由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相关,导致症积组患者的蜂针肿胀、发热等过敏反应出现延后,总体的引起过敏反应的下限用蜂量(蜂毒)增多,总体过敏反应率、反应程度降低。
李万瑶,邓金锋,赖先娥[4](2000)在《蜂针治疗瘤、瘿类疾病3例》文中指出
二、蜂针治疗瘤、瘿类疾病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蜂针治疗瘤、瘿类疾病3例(论文提纲范文)
(1)腹针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肝火旺盛型甲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处理 |
二、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结果 |
(二)甲亢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表结果 |
(三)甲状腺功能测定(血清TSH、T4、FT4、T3、FT3)结果 |
(四)静息脉率结果 |
(五)总有效率结果 |
三、讨论 |
(一)中医对甲亢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甲亢认识 |
(三)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作用机理 |
(四)安全性评价 |
(五)研究结果分析 |
四、结论 |
五、问题与展望 |
(一)存在问题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蜂针疗法的起源及萌芽 |
一、蜂毒注射液与活蜂蛰刺 |
二、蜂针与毫针刺 |
三、蜂针与浅刺 |
四、蜂针与艾灸法、拔罐 |
第二节 蜂针疗法的发展概况 |
一、蜂疗人物及其发展 |
二、蜂针疗法学会的发展 |
三、蜂针疗法的呈现多方位发展 |
第三节 蜂针疗法的研究概况 |
一、蜂针实验研究概况 |
二、蜂针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
第二章 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计量学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的检索策略 |
二、蜂针疗法文献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蜂针疗法现代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 |
二、蜂针疗法现代文献期刊分布 |
三、作者分布 |
四、蜂针医家主要发表杂志分布 |
五、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 |
六、蜂针疗法不良反应文献年度分布 |
第三节 蜂针疗法临床文献研究状况分析 |
一、各年段临床治疗研究文献类型分析 |
二、蜂针临床运用研究文献病种分析 |
三、蜂针及蜂毒单独和结合他法治疗病种分析 |
四、蜂针及蜂毒结合其它疗法的种类分析 |
五、蜂针疗法配合其它疗法的种类数量 |
第四节 讨论 |
一、蜂针文献量年度变化 |
二、蜂针文献发表杂志分布 |
三、发表蜂针文献的高产作者分析 |
四、蜂针单独治疗病例类研究 |
五、蜂针疗法结合他法治疗病例类研究 |
六、蜂针疗法的基础研究 |
七、蜂针疗法实验研究 |
八、蜂针不良反应的文献研究 |
九、蜂针疗法的穴位研究 |
十、蜂针疗法的针法研究 |
十一、蜂针经验与体会 |
十二、蜂针临床文献分析 |
第三章 现代各医家蜂针疗法的特色研究 |
第一节 纳入标准与研究方法 |
一、蜂针疗法医家纳入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蜂针主要医家特色研究 |
一、陈伟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二、房柱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三、陈恕仁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四、王孟林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五、成永明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六、韩巧菊蜂针疗法特色 |
七、其它蜂针医家蜂针特色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李万瑶教授蜂疗特色研究 |
一、临床病例观察研究 |
二、李万瑶教授蜂针针法研究 |
三、李万瑶教授蜂针疗法临床案例举隅 |
四、讨论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3)蜂针在症积与痹症患者所致过敏反应差异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0 蜂针疗法的概述 |
1.1 祖国传统医学对蜂针疗法或蜂蜇及其过敏反应的认识 |
1.2 西方古代及现代医学对蜂针疗法及其过敏反应的认识 |
1.3 国内外研究对症积的认识 |
1.3.1 祖国传统医学对症积的认识 |
1.3.2 西方医学对症积的认识 |
1.4 现代蜂针疗法与症积的相关情况 |
1.4.1 蜂针疗法与症积 |
1.4.2 蜂针疗法与痹症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2.1.1 研究病例来源 |
2.1.2 病例的纳入 |
2.1.3 病例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体位及操作环境 |
2.2.2 蜜蜂品种 |
2.2.3 治疗方法 |
2.2.4 观察指标 |
2.2.5 临床观察指标标准 |
2.2.6 观察时点及观察期长 |
2.2.7 统计学处理 |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3.0 一般资料 |
2.3.1 两组九次后蜂针治疗量 |
2.3.2 两组主要过敏反应表现的发生率 |
2.3.3 蜂针治疗后两组局部肿胀的情况 |
2.3.4 蜂针治疗后第48小时两组局部瘙痒的对比 |
2.3.5 蜂针治疗中发热情况的对比 |
2.3.6 蜂针治疗中身体疲倦感情况的对比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蜂针疗法在症积患者和痹症患者间引起肿胀的对比 |
3.2 蜂针疗法在症积患者和痹症患者间引起瘙痒的对比 |
3.3 蜂针疗法在症积患者和痹症患者间引起发热的对比 |
3.4 蜂针疗法在症积患者和痹症患者间引起身体疲倦感的对比 |
3.5 过敏反应相关问题讨论 |
3.5.1 蜂针治疗中对过敏反应情况的干预治疗及预后 |
3.5.2 蜂针治疗中对过敏反应情况之间的关系 |
3.5.3 本课题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蜂针治疗瘤、瘿类疾病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腹针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肝火旺盛型甲亢的临床研究[D]. 张郑.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D]. 徐长琼.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3]蜂针在症积与痹症患者所致过敏反应差异的临床研究[D]. 劳文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4]蜂针治疗瘤、瘿类疾病3例[J]. 李万瑶,邓金锋,赖先娥. 新中医,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