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鹰厦线山体滑坡整治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白永胜[1](2020)在《明(棚)洞整治方案在既有线落石、崩塌病害整治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明(棚)洞整治方案在铁路既有线落石、崩塌病害整治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崩塌落石的危害、明(棚)洞结构类型及适用条件、荷载及计算方法、内力计算、结构设计、施工应用等。以鹰厦线K134+920~K135+113段为例,介绍了对既有路堑边坡进行加固整治的具体工程措施。
胡国平[2](2019)在《基于典型高铁路基蠕滑特性的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研究》文中提出以某高速铁路蠕滑路基工程为依托,首先从工程的自然地理条件出发,综合现场监测、室内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探讨了路基发生蠕滑的机理。然后以安全、有效、快速整治运营高铁路基蠕滑病害为目标,基于现场勘测数据,结合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重点分析了路基蠕滑发育的空间特性及蠕滑体下滑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初次提出了拱弦式耦合抗滑结构。其次,通过开展多工况模型试验分析了新型耦合结构的力学特性,确定了结构的最优布桩方式;基于最优的布桩方式,采用数值分析手段研究了新型结构耦合效应的形成机制,探讨了影响结构耦合效果的因素及相应的影响规律。再次,基于群桩计算的“弹性地基梁法”,考虑桩-土效应对抗滑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的理论计算方法。最后,将新型耦合抗滑结构应用于蠕滑路基整治中,计算了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路基的长期沉降,结果表明使用该结构加固的路基变形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了预期加固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现场调研、监测结果,结合室内试验和数值分析手段分析了路基蠕滑区周界、蠕滑方向、蠕滑成因及变形发展阶段,探讨了路基蠕滑的机理。(2)采用模型试验手段对蠕滑体的空间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并以现场勘测为基础,结合数值分析结果确定了蠕滑体的空间特征;针对蠕滑体的空间特性,首次提出了一种适宜于加固已运营高速铁路蠕滑路基的新型耦合抗滑结构—“拱弦式耦合抗滑结构”。(3)开展了4种工况的模型试验,测试了不同布桩方式下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的变形和力学特性,对比分析了各工况下结构的抗滑性能,确定了最优的布桩方式,即后部第一排布置8根抗滑桩的“弦式”布桩方式,同时各桩顶部需施加连系梁进行固结。(4)研究了新型耦合抗滑结构耦合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形态特征,依据正交试验原理对结构耦合效应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讨论了结构耦合极限承载力和结构、土荷载分担比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5)通过增加“虚桩”对新型抗滑结构进行规则化,在现有“弹性地基梁法”的基础上,考虑耦合结构内部土体对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计算结果对比,检验了其准确性。(6)将新型耦合抗滑结构应用于蠕滑路基加固工程中,结合动力数值分析方法和路基长期沉降理论预测模型对加固后的路基长期沉降值进行计算,检验了新型抗滑结构的有效性,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加固条件下的路基变形情况。
聂聪雅[3](2017)在《滑坡灾害的分析与预警研究》文中提出滑坡灾害是一种具有突发性且破坏性极大的自然地质灾害,为了探索中国滑坡灾害的发生规律,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其防治工作,文中对2001-2015年发生在中国的滑坡灾害案例中,筛选出具有具体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的滑坡案例,共107起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滑坡数量与死亡人数的年度分布和发展趋势以及滑坡数量的月度分布,季度分布,日期分布和地区分布等统计特征。并针对西南地区的降雨型滑坡建立相关预警模型。最后设计一种针对滑坡灾害的监控预警装置。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对2001-2015年滑坡灾害死亡人数和发生数量的统计,发现一般情况下,滑坡发生数量与死亡人数呈正相关。但在人员密集区域发生的大型滑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要远远超过很多小型的滑坡灾害,所以,除了要关注滑坡灾害的数量,对其规模等级也要进行参考。(2)对2001-2015年中国滑坡灾害的时间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滑坡是一种具有一定随机性的地质灾害;水对其影响较大,所以在雨季多发;滑坡多发于白天,其原因是人工作业多在白天操作,得出人类工程活动对滑坡的发生影响较大。(3)对2001-2015年发生滑坡的地域统计分析得出,中国滑坡多发于南部地区,其中西南地区多发降雨型滑坡,论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数据的分析,建立贵州地区降雨型滑坡的临界降雨指数模型,以及西南各地区的降雨强度-历时(I-D)阈值模型。(4)设计一种针对滑坡灾害的监控装置。当监测到危险时,及时提醒工作人员,也可警示在滑坡危险区附近经过的行人。
王骑虎[4](2016)在《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红层是具有鲜明工程特性的区域型特殊性岩土,一直是甘肃公路的主要建筑场地。随着甘肃省公路持续向红层地区推进,边坡变形破坏成为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十多年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养护的实践,运用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通过地质调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以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为目的,进行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1)为阐明红层在甘肃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32个公路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总结,分析了甘肃红层的地质特征,发现甘肃红层地区的自然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公路工程病害具有复杂性和长期危害性。2)针对甘肃省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复杂性,通过2000多组岩石试验成果的数理统计,分析了甘肃红层的物理力学和水理特性,发现了甘肃红层的岩石强度在分布区域和岩性类别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了甘肃红层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红层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推荐指标体系。3)根据典型隧道钻孔波速测试,初步总结了白垩系和第三系岩体波速特性;通过刘家峡大桥大型岩体综合性原位测试,发现甘肃省第三系宁夏组砂质泥岩属于塑-弹性岩体,其岩体抗剪强度大于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的;对比岩体和岩块的抗剪断试验结果发现,同样是切层抗剪断强度,岩体凝聚力是岩石的66.7%,岩体内摩擦角是岩石的63.46%;对比切层和顺层条件下的抗剪断强度试验成果还发现,宁夏组砂质泥岩在不同剪切方向下的内摩擦系数变化不大,但内聚力差别悬殊,表明其岩体抗剪强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4)从甘肃公路边坡支护的需要出发,将甘肃省红层公路边坡的结构类型划分为覆盖型红层边坡和岩质边坡两种,并将前者细分为黄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碎石土-红层边坡、碎石土-红层边坡、砂土-红层边坡等5个类型,将后者分为整体结构和层状结构2个类型,并详细总结了各类边坡的变形模式和破坏机理。5)结合十天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分析了典型覆盖型红层边坡的渐进式破坏过程及其桩板墙失效的变形特征。通过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分析,揭示了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切穿含水层-拉张裂缝充水-静水压力作用-边坡滑移”的渐进式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根据现场拉张裂缝状态快速估算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方法。研究了覆盖层的抗剪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议覆盖型红层边坡稳定性计算宜采用残余强度。6)针对红层边坡顺层滑动的危害性,根据静力学基本原理,推导了顺层边坡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临界坡高、坡度和坡顶卸载平台宽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整体滑移长度的计算公式。依托兰永一级公路施工过程的典型边坡顺层破坏实例,分析了采用坡顶卸载平台预防顺层滑动的有效性,并指出含软弱夹层边坡顺层滑动时滑面位置位于软弱夹层底面,并得到具体工程实例验证。7)针对影响桥台岸坡稳定性因素的复杂性,依托刘家峡大桥系统研究了红层库岸的岩体特征;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降雨、地震、库水位升降、桥台加载等因素组合的8种工况,采用Geo-slop软件分析了自然状态和开挖建桥后的桥台岸坡的稳定性,发现地震对库岸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库水骤降;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岸坡稳定性随岩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增加而增加、水位下降速度越快岸坡稳定系数越低的基本规律;采用变形理论,通过7个阶段的FLAC模拟计算,发现库水上升过程桥台岸坡竖向位移增大、库水位的升降没有引起岸坡整体孔隙水压力场的大幅度波动,岸坡整体上均处于稳定状态。数值模拟计算评价结论与桥台岸坡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徐志伟[5](2013)在《崩塌落石威胁范围预测与铁路减灾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崩塌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是除去滑坡外全国范围内的第二大地质灾害。它具有规模一般不大,但发生处所多,频率高,不宜防范、预警的特点。崩塌落石灾害已经涉及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既有直接的影响又有间接的影响,每年都因崩塌落石灾害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铁路一直以来都是遭受崩塌落石危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工程之一。崩塌、落石经常破坏线路、中断行车、砸坏站房、危害站场、毁坏铁路桥梁及其他设施、摧毁明洞、造成车翻人亡的行车事故。因此,总结崩塌落石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铁路的成灾模式,从而得出崩塌落石区铁路选线的原则,提出铁路绕避的参考距离和通过崩塌落石区的防护对策,减少崩塌落石对铁路的灾害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有:1.主要从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震活动、人为因素和外应力因素等6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崩塌落石发生的影响。总结中国崩塌落石的分布规律。2.调查统计我国主要铁路遭受崩塌落石灾害的情况,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提炼崩塌落石对铁路工程的成灾模式。3.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来构成完整的崩塌落石地区铁路选线技术体系。线路通过崩塌落石地区的选线原则主要有:首先,重视地质选线,查清线路通过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使线路行进方向尽可能避免和区域构造线的方向平行;线路位置应尽量远离断层相交位置和层面或主要节理面的倾向同山坡倾向相同的一岸;在高山峡谷地区和岩性差异大的互层地段,应尽可能减少开挖高边坡;在存在带状出水的山坡地段,要慎重的选择线路位置;在通过高地震烈度的崩塌、落石区时,线路应尽量远离活动断裂带。其次,视崩塌落石灾害的类型与规模,线路可以通过技术经济比选,决定采用隧道方案、绕避方案或者防护通过方案。4.本文采用Abaqus CAE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落石与坡面的碰撞模型,研究不同坡形、坡高以及坡度的条件下,落石对铁路的威胁范围。并通过计算以表格的方式提供选线人员可以快速估计崩塌落石距离的方法。5.总结研究防治崩塌落石的主要工程措施,分析各种崩塌落石防治工程的特点及适用条件范围,介绍防崩塌落石思想和工程对策的发展,以及最新型的防治方法和产品。
李冲[6](2013)在《谷竹高速公路陡口滑坡形成机理与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边坡是人类进行生活和工程活动的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一旦形成滑坡,将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境内崇山峻岭,地形地貌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K81+100~K81+500段路堑开挖高边坡的失稳与滑坡就是其典型代表。路堑边坡开挖后,边坡变形严重,形成了K81+100-K81+500段左侧滑坡,即陡口滑坡,该滑坡有可能整体下滑失稳,严重威胁到谷竹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针对谷竹高速公路陡口滑坡的研究机理及稳定性研究分析,对于保障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和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在大量阅读和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参加导师研究的课题为例,选取了谷竹高速公路陡口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工程地质分析法、极限平衡法、FLAC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以及合理的技术路线,旨在综合研究谷竹高速公路陡口滑坡的形成机理和并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提出其合理的防治方案措施及建议,以对今后类似的滑坡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谷竹高速公路陡口滑坡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陡口滑坡形成机理研究;陡口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及数值模拟研究;陡口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等。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结合现有的勘察资料,对陡口滑坡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滑坡的物质组成和断裂构造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条件,人工开挖坡脚卸载是滑坡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雨水入渗对岩土体软化作用是滑坡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陡口滑坡的变形模式为:“上缘滑移拉裂-中部挤压蠕动-下部反翘变形”;考虑到陡口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范围、变形模式等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四个典型剖面对陡口滑坡在四种不同工况下进行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软件FLAC进行计算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陡口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极限稳定状态,但在考虑各种外因的作用下,陡口滑坡均处于不稳定状态;比较上述两种分析方法其结果基本一致,不过相比而言FLAC更符合实际情况;拟在该段原有路基边坡加固方案基础上,采用抗滑桩和地表排水的方式对陡口滑坡进行综合治理。
郭海强[7](2012)在《滑坡危险区铁路选线技术初探》文中认为在中国所有地质灾害类型中,滑坡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它具有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等特点,其危害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铁路是遭受滑坡危害最频繁、最严重的领域之一。铁路滑坡经常会导致线路中断,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行车事故。在滑坡危险区进行铁路选线技术初探,提出滑坡危险区的选线设计原则并建立选线设计的作业技术框架与作业程式,可以从源头上尽量绕避滑坡,使铁路受滑坡的灾害影响最小。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有:1.首先,分别从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震活动、地层岩性四个方面分析并结合中国滑坡区分布图,概括中国滑坡的分布规律。其次,重点分析全国主要铁路滑坡灾害的特点,并着重论述发生在铁路上的大型滑坡、崩塌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最后,从铁路滑坡灾害的成灾机理入手,分析铁路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铁路滑坡成灾类型与应当采取的防治模式。2.本文通过统计和分析建国以来的成功和失败案例,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来构成完整的滑坡危险区铁路选线技术体系。在滑坡危险区主要有以下选线原则:首先是地质选线原则,因为复杂艰险山区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质条件越好、地质灾害越少、线路越安全;而地质条件越差、地质灾害越多、线路越危险。所以地质选线原则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在所有选线原则上占据首位。其次在山区铁路选线设计时,起讫点之间可能有多条线路方案,但无论选择哪条线路方案,整体上采用较高的高程线位通过原则都会在源头上大量减少滑坡等地质灾害。具体原则包括:(1)河谷地区走高线位原则、存在巨型滑坡堵江风险时线位高程选择原则;(2)越岭地区通过长隧减少展线地段滑坡危害的原则;(3)滑坡地区线路遇到水渠时处治原则。在滑坡危险区进行局部选线设计时,对大型滑坡或滑坡群以绕避为主,绕避的具体方式包括:(1)隧道绕避方式;(2)桥梁跨河绕避方式;(3)桥梁跨越滑坡方式;(4)线路外移绕避方式。在滑坡危险区对线路通过一些具体的中、小滑坡工点进行设计,通过的具体方式包括:(1)滑坡前缘通过方式;(2)滑坡后缘通过方式;(3)滑坡任意部位通过方式;(4)桥梁通过方式。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滑坡区铁路选线的作业技术框架和作业程式。3.本文分析比较了各种GIS软件的优越性,并选择ArcGIS软件作为开发平台,选择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来编写滑坡区铁路选线斜坡稳定性的快速判别方法的程序。首先,使用ArcGIS的水文分析工具将具有一定精度的栅格形式的滑坡危险区地形图划分成边坡单元,并将各栅格点坐标、坡度、坡向等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上。其次,通过编写程序求出各个边坡单元的总体坡度、坡向,使用Monte—Carlo法随机搜索其最危险滑动面,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经典三维力学模型,求出滑动面内各栅格柱体单元的抗滑力和下滑力,得到各个边坡的安全系数,制出斜坡稳定性危险度区划图。最后,根据以上的滑坡危险区铁路选线斜坡稳定性快速判别方法来进行空间概略定线。根据本文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分析铁路滑坡的成灾类型,概括工程防治模式;(2)增加新内容构成滑坡危险区的铁路选线设计原则与作业技术框架和作业程式的完整体系;(3)编写完成滑坡危险区铁路选线斜坡稳定性快速判别方法的程序:(4)得到易对线路造成影响的边坡图、斜坡稳定性危险度区划图、区域性崩塌危险区划图。
刘珣[8](2011)在《铁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及防治》文中研究表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软土、黄土、冻土等各类特殊土对我国铁路的建设和安全运营构成重大威胁,所造成的损失和治理费用也十分惊人。结合近年来大型铁路项目工程实践和重大铁路地质灾害防治经验,对主要不良地质、特殊岩土问题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研究和解决各类铁路工程地质问题、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工程地质技术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吴晓东[9](2007)在《鹰厦铁路福建北段前寒武纪片岩地区边坡病害特性及整治》文中指出鹰厦线福建北段前寒武纪片岩地区在内外条件作用下易产生边坡病害。本文通过2005年发生的几个典型边坡病害实例,对该岩性地区滑坡的特点及整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总结。
吴贵新[10](2005)在《鹰厦铁路路基病害整治》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鹰厦铁路沿线的地质背景和特殊性质;论述了路基病害及其多发的原因;介绍了病害治理的过程.所进行工程地质工作和采取的措施与效果;总结了经验与应吸取的教训以及认识和体会以供借鉴。
二、鹰厦线山体滑坡整治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鹰厦线山体滑坡整治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明(棚)洞整治方案在既有线落石、崩塌病害整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崩塌落石病害在山区铁路既有线的危害 |
2 明(棚)洞的结构类型和使用条件 |
2.1 拱形明洞的形式和适用条件 |
2.1.1 路堑对称型明洞 |
2.1.2 路堑偏压型明洞 |
2.1.3 半堤半堑偏压型明洞 |
2.1.4 半堤半堑单压型明洞 |
2.2 棚洞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
2.2.1 悬臂式棚洞 |
2.2.2 双柱式棚洞 |
3 明(棚)洞荷载 |
3.1 荷载组合规定 |
3.2 荷载计算 |
3.2.1 回填土压力、墙后回填土压力 |
3.2.2 落石冲击力 |
3.2.3 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收缩徐变荷载 |
3.2.4 明(棚)洞结构计算 |
4 明棚洞工程设计 |
4.1 构造要求 |
4.2 基础要求 |
4.3 回填要求 |
4.4 防排水、施工缝与变形缝设置要求 |
5 既有线崩塌落石明(棚)处理实例 |
(2)基于典型高铁路基蠕滑特性的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降雨入渗下路基边坡灾变机理研究现状 |
1.2.1 降雨入渗对土的强度影响研究 |
1.2.2 降雨入渗对路基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1.3 滑体空间效应研究现状 |
1.3.1 滑体空间效应分析方法研究 |
1.3.2 考虑滑体空间效应的抗滑措施研究 |
1.4 抗滑结构研究现状 |
1.4.1 单体式抗滑结构研究 |
1.4.2 组合式抗滑结构研究 |
1.4.3 围桩-土耦合式抗滑桩研究 |
1.5 高速铁路过渡段路基变形控制标准 |
1.5.1 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
1.5.2 折角控制标准 |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思路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主要创新点 |
1.6.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某高铁路基蠕滑机理分析 |
2.1 概述 |
2.2 蠕滑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水文特性 |
2.2.3 地层岩性 |
2.3 蠕滑区的变形特征 |
2.3.1 蠕滑区的平面特征 |
2.3.2 蠕滑区的立面特征 |
2.3.3 变形阶段分析 |
2.4 全风化云母石英片岩的力学特性 |
2.4.1 基本物理力学特性 |
2.4.2 强度衰减特性 |
2.4.3 非饱和特性 |
2.5 降雨入渗作用下路基变形特性分析 |
2.5.1 计算模型建立 |
2.5.2 计算结果分析 |
2.5.3 蠕滑体的形态分析 |
2.6 蠕滑机理分析 |
2.6.1 蠕滑成因分析 |
2.6.2 蠕滑机理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基蠕滑特性分析及新型耦合抗滑结构提出 |
3.1 蠕滑体空间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
3.1.1 试验概况 |
3.1.2 试验工况 |
3.1.3 试验结果分析 |
3.2 路基蠕滑特性分析 |
3.2.1 蠕滑体的几何特性 |
3.2.2 下滑力的分布特性 |
3.3 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的提出 |
3.3.1 高速铁路对邻近施工的要求 |
3.3.2 新型抗滑结构的提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物理模型试验分析 |
4.1 理论依据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坡体材料 |
4.2.2 试验模型桩 |
4.2.3 试验工况 |
4.2.4 试验过程 |
4.3 试验数据采集 |
4.3.1 土压力数据的采集 |
4.3.2 应变数据的采集 |
4.3.3 位移数据的采集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工况一试验结果分析 |
4.4.2 工况二试验结果分析 |
4.4.3 工况三试验结果分析 |
4.4.4 工况四试验结果分析 |
4.5 不同工况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5.1 位移对比分析 |
4.5.2 弯矩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耦合抗滑结构耦合特性分析 |
5.1 抗滑结构耦合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形态特征 |
5.1.1 分析方法及计算模型 |
5.1.2 结构内部应力拱及其形成过程 |
5.1.3 桩-土相对位移分布规律 |
5.2 抗滑结构耦合效应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1 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 |
5.2.2 正交试验分析 |
5.3 抗滑结构耦合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桩径对结构耦合特性的影响 |
5.3.2 主控桩间距对结构耦合特性的影响 |
5.3.3 桩周土体参数对结构耦合特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理论计算分析 |
6.1 考虑桩-土效应的理论计算方法 |
6.1.1 理论计算模型 |
6.1.2 “弹性地基梁法”—桩体变形及内力计算 |
6.1.3 “桩-土效应”—桩体变形及内力计算 |
6.1.4 新型抗滑结构的变形及内力计算 |
6.2 考虑桩-土效应的理论计算方法应用及检验 |
6.2.1 路基边坡下滑力计算 |
6.2.2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6.2.3 数值模拟计算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动荷载作用下路基长期变形分析 |
7.1 动荷载作用下路基长期变形计算方法 |
7.2 动力分析模型建立 |
7.2.1 动力边界条件 |
7.2.2 列车荷载的选取与施加 |
7.2.3 计算方法及步骤 |
7.3 动荷载作用下路基瞬态响应分析 |
7.3.1 特征值分析 |
7.3.2 时程分析 |
7.4 动荷载作用下路基长期变形分析 |
7.4.1 计算参数的确定 |
7.4.2 计算结果分析 |
7.5 不同加固条件下路基长期变形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滑坡灾害的分析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滑坡灾害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灾害研究的发展历程 |
1.2.2 降雨型滑坡灾害的预警模型研究现状 |
1.2.3 滑坡防治技术的发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数据来源 |
1.3.2 技术路线 |
2 滑坡地质灾害 |
2.1 滑坡灾害介绍 |
2.1.1 中国滑坡灾害概况 |
2.1.2 滑坡灾害的定义及要素 |
2.1.3 滑坡灾害的分类 |
2.2 滑坡灾害成因 |
2.2.1 滑坡的力学分析 |
2.2.2 影响滑坡的因素 |
3 滑坡灾害的数据统计分析 |
3.1 滑坡灾害统计概况 |
3.2 滑坡数量与死亡人数发生趋势 |
3.3 滑坡的时间分布 |
3.3.1 年度分布 |
3.3.2 月度分布分析 |
3.3.3 季度分布和季节分布分析 |
3.3.4 日期分布和星期分布分析 |
3.3.5 小时分布和时段分布分析 |
3.4 区域分布 |
4 降雨型滑坡预警模型研究 |
4.1 有效降雨量预警模型研究 |
4.2 临界值研究 |
4.2.1 临界降雨强度 |
4.2.2 降雨量阈值 |
4.3 降雨型滑坡预警模型建立 |
4.3.1 滑坡临界降雨指数预警模型 |
4.3.2 降雨型滑坡降雨强度-历时阈值预警模型 |
5 滑坡的监控装置及治理 |
5.1 滑坡灾害的监控装置 |
5.1.1 设计背景 |
5.1.2 装置结构 |
5.1.3 工作原理 |
5.1.4 设计优点及意义 |
5.2 滑坡的防治方法 |
5.3 滑坡的治理措施 |
5.3.1 改变边坡的几何形态 |
5.3.2 排水措施 |
5.3.3 支挡结构物 |
5.3.4 斜坡内部加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甘肃公路发展概况 |
1.1.2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
1.2 国内外红层研究现状 |
1.2.1 红层分布概况 |
1.2.2 红层与工程 |
1.2.3 红层地区自然地质灾害 |
1.2.4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
1.2.5 红层水理特性 |
1.2.6 红层地基承载力 |
1.2.7 红层岩体工程特性 |
1.2.8 国内红层研究成果简评 |
1.3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
1.3.1 土质边坡 |
1.3.2 岩质边坡 |
1.3.3 红层边坡 |
1.4 甘肃红层研究进展 |
1.4.1 白垩系 |
1.4.2 第三系 |
1.5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5.1 红层研究成果评价 |
1.5.2 甘肃红层研究的不足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主要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4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和灾害特征 |
2.1 引言 |
2.2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 |
2.2.1 甘肃红层概况 |
2.2.2 白垩系 |
2.2.3 第三系 |
2.2.4 红层地区典型地貌特征 |
2.3 甘肃红层自然地质灾害特征 |
2.3.1 灾害概况 |
2.3.2 灾害类型 |
2.3.3 分布规律 |
2.4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病害 |
2.4.1 路基病害 |
2.4.2 路堑边坡病害 |
2.4.3 桥梁病害 |
2.4.4 隧道病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肃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物质组成 |
3.2.1 颗粒组成 |
3.2.2 矿物组成 |
3.2.3 化学成分 |
3.2.4 微观结构 |
3.3 物理性质 |
3.3.1 白垩系 |
3.3.2 第三系 |
3.3.3 甘肃红层物理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4 力学性质 |
3.4.1 白垩系 |
3.4.2 古近系 |
3.4.3 新近系 |
3.4.4 甘肃红层力学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5 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1 物理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2 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 |
3.6 水理性质 |
3.6.1 软化性 |
3.6.2 膨胀性 |
3.6.3 崩解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肃红层岩体原位测试研究 |
4.1 引言 |
4.2 红层岩体波速特性 |
4.2.1 白垩系 |
4.2.2 古近系 |
4.2.3 新近系 |
4.3 新近系红层大型岩体原位测试 |
4.3.1 依托工程及地质概况 |
4.3.2 试验现场布置 |
4.3.3 岩体变形试验 |
4.3.4 砼/岩直剪切试验 |
4.3.5 岩/岩直剪试验 |
4.3.6 平硐声波测试 |
4.3.7 试验成果 |
4.4 抗剪断强度对比分析 |
4.4.1 岩/岩与砼/岩 |
4.4.2 岩体与岩石 |
4.5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各向异性 |
4.6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试验值和计算值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其变形破坏模式 |
5.1 引言 |
5.2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
5.3 覆盖型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3.1 风积黄土-红层边坡 |
5.3.2 风积黄土-老黄土-红层边坡 |
5.3.3 粘性土-红层边坡 |
5.3.4 夹块石粉质粘土-红层边坡 |
5.3.5 粘性土-卵砾石-红层边坡 |
5.3.6 粘性土-碎石-红层边坡 |
5.3.7 粘性土-块石-红层边坡 |
5.3.8 块(碎)石-红层边坡 |
5.3.9 风积沙-红层边坡 |
5.4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 |
5.4.1 红层结构面特征 |
5.4.2 红层岩体结构类型 |
5.5 红层岩质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5.1 整体结构 |
5.5.2 层状结构 |
5.5.3 含软弱夹层结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甘肃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性变形特征研究 |
6.1 引言 |
6.2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特征及处治研究 |
6.2.1 依托工程概况 |
6.2.2 覆盖型红层边坡变形概况 |
6.2.3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处治研究 |
6.2.4 渐进式破坏小结 |
6.3 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计算及其渐进式破坏机理 |
6.3.1 边坡地质模型构建 |
6.3.2 边坡计算模型 |
6.3.3 拉张裂缝与边坡稳定性 |
6.3.4 渐进式机理数值模拟 |
6.3.5 拉张裂缝小结 |
6.4 残余强度在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6.4.1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6.4.2 抗剪强度特征 |
6.4.3 抗剪强度与边坡稳定性 |
6.4.4 残余强度小结 |
6.5 降水对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
6.5.1 计算模型 |
6.5.2 计算方法 |
6.5.3 计算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甘肃红层岩质边坡顺层滑动特征研究 |
7.1 引言 |
7.2 坡顶卸载平台与同向顺层边坡稳定性 |
7.2.1 模型构建 |
7.2.2 模型求解 |
7.3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面位置与整体滑动长度 |
7.3.1 计算模型 |
7.3.2 模型求解 |
7.4 兰永一级公路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
7.4.1 工程简况 |
7.4.2 工程地质条件 |
7.4.3 边坡结构特征 |
7.4.4 同向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4.5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红层库岸桥台岩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
8.1 引言 |
8.2 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8.2.1 自然地理条件 |
8.2.2 工程地质条件 |
8.3 桥台库岸岩体特征 |
8.3.1 岩石的物理力学属性 |
8.3.2 岩体结构特征 |
8.3.3 岩体变形及强度特征 |
8.4 基于赤平极射投影法的桥台库岸稳定性分析 |
8.5 基于强度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1 基本原理 |
8.5.2 自然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3 开挖架桥后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8.6 基于变形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6.1 基本原理 |
8.6.2 模型建立 |
8.6.3 分析方法 |
8.6.4 计算结果分析 |
8.7 桥台库岸实际稳定状况 |
8.8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崩塌落石威胁范围预测与铁路减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崩塌落石成因机制研究 |
1.2.2 崩塌分类的研究现状 |
1.2.3 落石的分类研究现状 |
1.2.4 崩塌落石运动特征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崩塌落石分布概况及对铁路的影响 |
2.1 中国地质灾害 |
2.2 中国崩塌分布规律 |
2.3 中国铁路崩塌落石灾害分布 |
2.3.1 全国主要铁路崩塌灾害 |
2.3.2 历史上的铁路崩塌 |
2.4 崩塌对铁路成灾模式 |
第三章 崩塌、落石的形成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中国西部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
3.3 崩塌落石形成影响因素 |
3.3.1 气候条件 |
3.3.2 地形地貌 |
3.3.3 地层岩性 |
3.3.4 地质构造 |
3.3.5 地震活动 |
3.3.6 列车震动 |
3.3.7 人为因素 |
3.3.8 其他因素 |
第四章 崩塌落石区铁路选线设计原则 |
4.1 引言 |
4.2 铁路选线特点 |
4.3 崩塌落石地区铁路选线原则 |
4.3.1 崩塌落石地区铁路选线一般原则 |
4.3.2 崩塌落石地区地质选线的原则要点 |
4.3.3 崩塌落石地区线路位置和处理方案 |
4.3.4 崩塌落石地区线路局部移动原则 |
第五章 落石对铁路危害威胁范围预测方法 |
5.1 引言 |
5.2 数值计算原理 |
5.2.1 基本原理 |
5.2.2 计算思路概述 |
5.3 ABAQUS介绍 |
5.3.1 前言 |
5.3.2 ABAQUS/CAE的主要特征 |
5.4 参数选取 |
5.5 模型建立 |
5.6 网格划分 |
5.7 分析步定义 |
5.8 落石运动过程分析 |
5.8.1 初始位移阶段 |
5.8.2 碰撞阶段 |
5.8.3 滚动阶段 |
5.8.4 滑移阶段 |
5.9 模型校验 |
5.10 模型计算 |
5.11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崩塌落石区铁路防治对策研究 |
6.1 崩塌落石的防治技术概述 |
6.1.1 主动防护措施 |
6.1.2 被动防护措施 |
6.1.3 防治崩塌落石的新型措施 |
6.1.4 防治崩塌落石的其它措施 |
6.2 崩塌落石防护技术的发展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谷竹高速公路陡口滑坡形成机理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1.2.2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陡口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2.1 陡口滑坡概述 |
2.2 陡口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水文条件 |
2.2.3 地层岩性与工程地质条件 |
2.2.4 区域地质构造 |
2.2.5 区域稳定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陡口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
3.1 滑坡概况 |
3.2 滑坡勘探及地调钻探成果 |
3.2.1 滑坡基本特征 |
3.2.2 滑坡物质结构特征 |
3.2.3 滑床地层 |
3.2.4 地质构造 |
3.2.5 水文地质条件 |
3.3 滑坡体的变形特征 |
3.4 滑坡的形成机理 |
3.4.1 滑坡所处的原生环境 |
3.4.2 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 |
3.4.3 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
3.5 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
4.1 极限平衡法简介 |
4.2 计算剖面 |
4.3 计算工况 |
4.4 计算参数的选取 |
4.4.1 现场勘察 |
4.4.2 同类工程数据比较 |
4.4.3 参数反演 |
4.4.4 计算参数取值 |
4.5 极限平衡法计算 |
4.5.1 计算结果 |
4.5.2 滑坡稳定性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FLAC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
5.1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
5.1.1 FLAC简介 |
5.1.2 边坡破坏的判据 |
5.2 FLAC有限差分法稳定性分析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2 边界条件 |
5.2.3 计算参数与计算工况的选取 |
5.2.4 计算模型 |
5.2.5 计算结果 |
5.2.6 稳定性分析 |
5.2.7 变形破坏结果分析 |
5.3 FLAC数值分析结果与极限平衡法结果的对比 |
5.4 边坡开挖过程的FLAC模拟分析 |
5.4.1 开挖模型 |
5.4.2 模型开挖的水平位移云图分析 |
5.4.3 模型监测点位移分析 |
5.4.4 模型开挖的塑性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滑坡防治措施建议 |
6.1 防治目标与原则 |
6.2 滑坡推力计算 |
6.3 滑坡治理措施 |
6.3.1 抗滑桩设置 |
6.3.2 排水沟设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7)滑坡危险区铁路选线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1 滑坡的危害及防治的意义 |
1.2.2 铁路选线特点 |
1.2.3 滑坡地区铁路选线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外滑坡防治的研究概况 |
1.3.2 国内外铁路选线研究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中国滑坡分布概况 |
2.1 引言 |
2.2 中国地质灾害 |
2.3 自然地质条件对滑坡的影响 |
2.3.1 气候条件对滑坡的影响 |
2.3.2 地形地貌对滑坡的影响 |
2.3.3 地震活动对滑坡的影响 |
2.3.4 地层岩性对滑坡的影响 |
2.3.5 中国滑坡分布规律 |
2.4 中国铁路滑坡灾害分布 |
2.4.1 全国主要铁路滑坡灾害 |
2.4.2 历史上大型铁路滑坡 |
2.5 滑坡对铁路成灾模式 |
2.5.1 铁路滑坡的成灾类型 |
2.5.2 铁路滑坡工程防治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滑坡地区铁路选线设计原则 |
3.1 引言 |
3.2 滑坡区铁路选线原则 |
3.2.1 滑坡区地质选线原则 |
3.2.2 滑坡区高程选择原则 |
3.2.3 对大型滑坡或滑坡群平面绕避的选线原则 |
3.2.4 对中、小型滑坡工点的整治通过原则 |
3.3 高陡边坡段铁路选线原则 |
3.3.1 减少施工诱发滑坡的选线原则 |
3.3.2 高陡边坡施工不当诱发滑坡选线原则 |
3.4 滑坡区铁路选线作业技术框架与程式 |
3.5 滑坡区线路方案比选注意事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滑坡区铁路选线斜坡稳定性判别方法 |
4.1 引言 |
4.2 开发平台与开发工具 |
4.2.1 系统开发选择的平台 |
4.2.2 系统开发选择的工具 |
4.3 水文分析及划分边坡单元 |
4.3.1 水文分析基础 |
4.3.2 划分边坡单元 |
4.4 编程实现区域性边坡稳定性分析 |
4.4.1 区分线路所经过边坡的危险度 |
4.4.2 Monte—Carlo法搜索边坡的滑动面 |
4.4.3 区域性边坡稳定性的程序分析 |
4.5 系统界面设计与运行 |
4.5.1 系统开发选择的平台 |
4.5.2 区域性边坡稳定性分析程序界面 |
4.6 系统数据分析及后处理 |
4.6.1 系统数据分析 |
4.6.2 系统数据后处理 |
4.7 综合选择线路方案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完成的工作 |
5.2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所示期间参加的课题 |
附录 |
(8)铁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铁路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地质工作发展现状 |
1.1 铁路工程地质问题 |
1.2 工程地质工作发展现状 |
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
2.1 不良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
2.1.1 地震 |
2.1.2 滑坡 |
2.1.3 崩塌和落石 |
2.1.4 泥石流 |
2.1.5 岩溶 |
2.1.6 煤矿采空区 |
2.2 特殊岩土问题及防治对策 |
2.2.1 软土 |
2.2.2 黄土 |
2.2.3 膨胀土 |
2.2.4 多年冻土 |
3 结语 |
(9)鹰厦铁路福建北段前寒武纪片岩地区边坡病害特性及整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1. 区域构造背景。 |
2. 地层岩性。 |
3. 水文地质特征。 |
4. 地震。 |
5. 自然地理及气候。 |
二、2005年典型病害工点及整治措施 |
1. 病害工点概况。 |
2. 边坡岩土层工程特性。 |
3. 本区边坡病害分类及整治措施。 |
4. 既有线病害整治需注意的问题 |
三、结语 |
四、鹰厦线山体滑坡整治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棚)洞整治方案在既有线落石、崩塌病害整治中的应用[J]. 白永胜.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20(09)
- [2]基于典型高铁路基蠕滑特性的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研究[D]. 胡国平.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3]滑坡灾害的分析与预警研究[D]. 聂聪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
- [4]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D]. 王骑虎.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5]崩塌落石威胁范围预测与铁路减灾对策研究[D]. 徐志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13(05)
- [6]谷竹高速公路陡口滑坡形成机理与稳定性研究[D]. 李冲.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 [7]滑坡危险区铁路选线技术初探[D]. 郭海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4)
- [8]铁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及防治[J]. 刘珣. 铁道经济研究, 2011(06)
- [9]鹰厦铁路福建北段前寒武纪片岩地区边坡病害特性及整治[J]. 吴晓东. 中国水运(学术版), 2007(01)
- [10]鹰厦铁路路基病害整治[J]. 吴贵新. 铁道工程学报, 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