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流量肠外瘘病人的皮肤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韩尚志[1](2020)在《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肠外瘘临床分析 ——附15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肠外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将肠外瘘发生至实施确定性手术的时间以2月为界,分为早期确定性手术(EDS)组及延迟确定性手术(PDS)组,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4.07至2019.07在遵义医科大学胃肠外科诊断腹部手术后肠外瘘并实施确定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评估确定性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1)术后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1月内死亡率,(3)术后3月BMI的变化,(4)术后6月的肠外瘘复发情况;(2)比较EDS组与PDS组患者:(1)瘘的部位与瘘出量,(2)术前治疗:抗生素、生长抑素、营养支持,(3)术前相关炎性指标:T、P、血WBC、N、CRP,(4)术前营养指标:ALB、PAB、Hb、NRS 2002评分,(5)确定性手术:手术方式、手术切口是否经过瘘口、小肠瘘患者术中用时与出血量,(6)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月BMI变化。结果:共有1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确定性手术实施时间为4天-84月,中位时间为7月。(1)确定性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1)15例患者共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其中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出血1例、炎性肠梗阻1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无切口疝发生,(2)无1月内死亡病例,(3)术后3月BMI较术前升高(P=0.013),(4)术后6月无复发病例;(2)EDS组及PDS组患者分别为5例及10例,EDS组手术在肠外瘘发生后444天实施,中位时间27天,早期实施确定性手术的原因包括:(1)短肠综合征表现明显,(2)瘘口周围组织缺损较大并有继续扩大趋势,不利于护理并影响手术时切口关闭,(3)患者不能长时间耐受瘘局部较严重的疼痛;PDS组手术在肠外瘘发生后384月实施,中位时间12月。EDS组与PDS组患者:(1)瘘的部位与瘘出量:EDS组小肠瘘100%,PDS组小肠瘘40%、胃瘘30%、结直肠瘘30%,EDS组高、中、低流量瘘分别为40%、40%、20%,PDS组中、低流量瘘分别为10%、90%,(2)术前抗生素、生长抑素、营养支持:EDS组分别为100%、80%及100%,PDS组分别为50%、10%及0,(3)术前相关炎性指标:EDS组与PDS组确定性手术前3天内T、P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前12天内的血WBC、N、CRP均处于正常值范围或邻近正常值上限,(4)术前营养指标:术前ALB、PAB、Hb及NRS 2002评分在EDS组分别为(30.48±2.19)g/L、(143.60±40.26)mg/L、94.00(80.00119.00)g/L及5(45)分,在PDS组分别为(37.09±2.83)g/L、(199.20±44.36)mg/L、124.00(87.00178.00)g/L及1(12)分,(5)EDS组肠切除吻合术5例(100%),手术切口经过瘘口3例(60%),PDS组肠切除吻合术7例(70%),胃-楔形切除修补术3例(30%),手术切口经过瘘口4例(40%),两组患者均行切口减张缝合,(6)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月BMI变化:EDS组分别为80%、18(1427)天、术后3月BMI升高(P=0.030),PDS组分别为20%、9(728)天,术后3月BMI升高不明显(P=0.157)。结论:(1)确定性手术是肠外瘘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其手术时机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2)肠外瘘发生后,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延迟确定性手术治疗,那时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术后并发症低;(3)当肠外瘘患者出现短肠综合征表现明显;瘘口周围组织缺损较大并有继续扩大趋势,不利于护理并影响手术时的切口关闭;患者不能长时间耐受瘘局部较严重的疼痛;需要实施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早期确定性手术组患者术前存在瘘量大、局部炎症重、营养状况差等情况,需经生长抑素、抗生素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尽可能改善后实施手术,对手术治疗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杨华,程林芝,任明扬,严正蓉,谢姸,袁春艳[2](2020)在《自粘式造口袋在肠外瘘护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自粘式造口袋在肠外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0例肠外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自粘式造口袋护理,对照组采用吸引器持续吸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瘘口周围皮炎发生率,日均换药次数,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瘘口周围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均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NHP量表中躯体活动、精力水平、疼痛、睡眠、社会隔离、情感反应六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自粘式造口袋应用于肠外瘘护理中可有效保护瘘口周围皮肤,降低瘘口周围皮炎发生率,加快瘘口愈合,提升舒适度,减少换药次数,同时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余彦平[3](2019)在《消化液回输治疗肠外瘘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消化液回输与未回输肠外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临床效果差异,评价消化液回输治疗肠外瘘的有效性、安全性;比较消化液回输泵回输消化液在肠外瘘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为消化液回输泵治疗肠外瘘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外科收治的且在本院行造口还纳手术90例肠外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行消化液回输分为:消化液回输组30例和未回输组60例。收集两组患者在肠造瘘与造口还纳时的营养指标、炎症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肠造瘘至还纳时间、还纳手术时长、还纳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等指标,比较消化液回输与未回输对肠外瘘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2.比较使用消化液回输泵组肠外瘘患者在回输前与回输后4周血清白蛋白(ALB)、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C)、预后营养指数(PNI)、体重、体质指数(BMI)等指标以及回输前与回输后10天消化液丢失量、静脉液体补充量和经口进食量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肠外瘘患者在肠造瘘时,年龄、性别、体重、BMI、切除肠管长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消化液回输组与未回输组在肠中断类型、是否吸烟、NRS2002评分、近端肠管长度、远端肠管长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营养指标(PNI、HB、ALB)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及免疫指标(LWR、NWR、NLR、NEUT、WBC、TLC)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指标(ALT、AST)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肠外瘘患者在造口还纳时,在体重、BMI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营养指标(PNI、HB、ALB)方面,回输组指标优于未回输组,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及免疫指标(LWR、NWR、NLR、TLC),回输组指标优于未回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指标中(NEUT、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指标(ALT、AST)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口还纳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手术时长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造瘘至还纳时间、造口还纳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回输组患者在消化液回输前与回输4周后比较,ALB、TLC、PNI、BMI、体重等营养指标回输后较回输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液回输前与回输10天比较,消化液丢失量、静脉液体补充量、经口进食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达到目标量平均时间(13.60±6.06)天,肠内营养平均用量(1005.45±533.84)m L/d。结论1.消化液回输能显着改善肠外瘘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消化液丢失量和静脉液体补充量,增加经口进食量,促进肠道吸收功能恢复;2.消化液回输能够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还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造口还纳等待时间,同时保护肠道功能,加快患者恢复;3.消化液回输泵的使用能加速肠外瘘患者早期建立肠内营养通道,且使用安全、简单方便,保护瘘口周围皮肤,不增加患者住院花费,同时可减轻护理工作人员负担。
胡勇[4](2019)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微创化个体化治疗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重症化的早期危险因素。2、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局部并发症微创外科治疗体系的程序化方案。3、前瞻性动态观察个体化程序化微创手术治疗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fected necrotic pancreatitis,INP)的技术特点及临床效果。4、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清胰汤加四君子汤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血清炎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临床预后及医疗经济资源使用情况。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天津市南开医院连续收治的AP患者3105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符合条件的789例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因及入院12小时内急查的所有化验检查指标等资料,运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AP重症化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2、分析胆胰疾病中心5年中收治的126例SAP伴局部并发症患者临床诊疗资料,出院后门诊、电话或邮件等方式回访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程序化个体化微创外科(programmatic individualiz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PIMIS)组(39例),常规微创外科(routin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组(23例)和经皮腹腔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组(64例)。主要观察第一、二、三终点临床结局包括治愈率,死亡率,严重并发症。主要是新发器官功能不全(new organ failure,NOF)、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腹腔出血、胃肠道出血、胃肠道穿孔、肠外瘘、胰瘘(pancreatic fissure,PF)、肠内营养时间、抗生素时间、穿刺置管时间、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切口感染、外科干预次数、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住院总时间(length of stay,LOS)、住院费用等;3、前瞻性动态观察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于天津市南开医院就诊的42例INP患者,分析胰腺坏死感染灶分布范围、细菌感染种类,探究微创新技术的方法特点、临床结局的比较。入院后均在12小时内行全腹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明确胰腺坏死感染诊断、评估病情危重程度,并行微创化个体化程序化清创术。根据切口直径、切口位置及应用微创器械种类将手术技术分为胆道镜治疗组,肾镜治疗组,单孔腹腔镜治疗组(single-incision port laparoscopic debridement,SIPLD)和循窦道微小切口清创组(small incision pancreatic necrosectom,SIPN),观察进入第一、二、三终点时间、临床治愈率、死亡率、器官衰竭、局部并发症、腹腔菌群感染种类、外科干预次数、微创手术次数、再入院率等指标;4、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2例MSAP患者分为清胰汤+四君子汤组(补益组22例),清胰汤加减方组(清热解毒组20例)及清胰汤原方组(原方组30例),比较分析患者用药后1周内腹痛持续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T淋巴细胞亚群、住院时间(length of hospital stay,LOS)、住院费用等数据。结果:1、SAP患者109例,男性65例,平均年龄44.3±13.9岁;轻型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患者680例,男性383例,平均年龄52.8±16.3岁,二者间的性别无明显差别。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BMI(0.961±0.006)、D-二聚体(0.802±0.023)、甘油三酯(0.734±0.023)、CRP(0.816±0.020)和Logistic回归模型(0.985±0.00)在发病72小时内与AP重症化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AP重症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BMI、D-二聚体、CRP是优秀的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模型Y=-25.541-0.046年龄+1.095BMI+0.110白细胞计数-0.110红细胞压积+0.261D二聚体+0.006尿素氮+0.014 C反应蛋白能够提高预测的灵敏度。2、PIMIS组中1例患者死亡,其余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MIS组有3例患者病危要求自动出院后死亡,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PCD组有7例未痊愈要求自动出院,11例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无效死亡。PIMIS组第一终点治疗时间32(17-51)显着短于MIS组55(29-72)和PCD组58(38-88),P=0.003。PIMIS组第二终点时间62(34-81)明显短于MIS组88(43-131)和PCD组79(60-128),P=0.018。PIMIS组74(53-109)第三终点时间明显短于MIS组89(46-131)和PCD组90(77-139),P=0.015。PIMIS组临床治愈率(97.4%)明显高于MIS组(82.6%)和PCD治疗体系(71.8%),P=0.002。PIMIS组死亡率(2.6%)明显低于MIS组(17.4%)和PCD治疗体系(18.7%),P=0.045。PIMIS组在肾衰(P=0.015)、呼衰(P<0.001)、心衰(P=0.009)、单发器官衰竭(P<0.001)、多器官衰竭(P=0.015)患病率中均低于MIS组和PCD组。PIMIS组与MIS组和PCD组相比能够显着降低腹腔出血(P=0.012)、肠外瘘(P=0.017)、胰瘘(P=0.003)的发病率。PIMIS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MIS组(P=0.011)和PCD组(P=0.018)。在卫生经济方面PIMIS组住院费用也比MIS组(P=0.027)和PCD组(P=0.013)更低。3、42例INP患者中胆道镜治疗组13例,8例行肾镜坏死组织清除,11例为SIPLD,SIPN10例,SIPLD组和肾镜组患者有1人死亡,胆道镜治疗组中2名患者死亡,但无统计学差异(P=0.642)。但单孔腹腔镜在第一终点、第二终点时间和第三终点时间均低于其他三组分别是P=0.015、P=0.004和P<0.001,且局部并发症中的胃肠道出血(P=0.044)、肠外瘘(P=0.044)单孔腹腔镜清创术也具有显着优势。除此之外非计划性再住院率单孔腹腔镜组与胆道镜组有明显差异(P=0.041)。4、20例补益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腹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三组WBC、CRP、T淋巴细胞亚群均呈进行性下降,但补益组下降速度更快,LOS、住院费用补益组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P<0.05)。结论:1、BMI、D-二聚体(D-Dimer)、甘油三酯(TG)、CRP与AP重症化密切相关,应作为预测AP重症化的参考指标,其中BMI、D-Dimer、CRP是优秀的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增加预测的敏感性。2、PIMIS体系治疗与MIS、PCD体系相比能够明显提高SAP治愈率,显着缩短第一、二、三终点时间,改善器官衰竭的发生率,显着降低腹腔出血、肠外瘘、PF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外科干预次数、LOS及住院费用,应作为治疗SAP局部并发症的首选方法。3、比较不同感染灶位置及不同入路微创方案治疗胰腺或胰周坏死感染后发现,不同微创技术对腹腔感染菌群的影响没有明显区别,单孔腹腔镜组与其他微创技术组相比效率更高,更全面,显着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局部并发症发生,且明显降低患者的非计划再住院率,但需加强切口护理,尽量避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同时可以将胆道镜技术作为基础技术来辅助进行坏死清创术后的检查。4、清胰汤+四君子汤治疗MSAP优势明显,与清胰汤加减方、清胰汤原方治疗相比能够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患者腹痛时间、改善肠道功能、加快康复速度,是MSAP中药治疗的新选择。
陈何英,吴东林[5](2019)在《造口袋在肠外瘘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造口袋在肠外瘘治疗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名肠外瘘患者,4名采取常规的引流管口纱布保护周围皮肤措施。另外4名患者通过使用造口袋对肠外瘘处周围皮肤进行保护性治疗。结果:4名常规纱布换药的患者外漏口周围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糜烂等皮肤问题,使用造口袋收集渗液保护的周围皮肤没有出现问题。结论:经过研究发现,造口袋在肠外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显着,可以对患者外漏处周围皮肤进行有效预防与保护,可以使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提高,并且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量以及医疗费用。
刘丽[6](2019)在《切口裂开并切口内高流量肠外瘘伤口护理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腹部切口裂开并切口内高流量肠外瘘病人的伤口护理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结合笔者临床实践体会对此类病人的护理措施进行了综合阐述。造口护理技术,封闭式负压伤口疗法,现代造口护理用品及其附属用品、新型湿性愈合敷料的联合应用结合全身综合治疗干预提高了此类病人伤口护理效果。造口护理技术联合封闭式伤口负压疗法有效地解决了切口裂开并切口内高流量肠外瘘病人瘘口排泄物收集及周围皮肤保护的难题,而且有利于伤口床的管理及促进伤口愈合。
王彰敏[7](2018)在《首选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医源性十二指肠外瘘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医源性十二指肠外瘘首选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十二指肠外瘘患者,男29例,女13例,其中首选非手术治疗24例及首选手术治疗18例。2.比较手术组再次瘘的情况,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碳青霉稀类抗生素使用时间、前白蛋白与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出院结局、消化道重建与休克情况。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行t检验及χ2分析,比较二者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非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11 P<0.05),两组患者患病后手术次数比较,手术组为(3.67±0.97)次,非手术组为(1.61 ±0.46)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65,P<0.05),在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碳青霉稀类抗生素使用时间方面比较,手术组分别为(14.61±16.30)d,(6.89±7.403)d,(21.11±14.511)d,显着长于非手术组(4.83±8.090)d,(2.29±4.855)d,(9.67±9.69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2.337,2.287,2.896 P<0.05);在前白蛋白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方面,手术组需要的时间明显长于非手术组(P<0.05)。同时行消化道重建及休克发生情况方面,手术组分别为72.2%,55.6%显着高于非手术组41.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20,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手术组腹腔脓肿、脓毒血症、真菌感染、出血及多发瘘发生率分别为88.9%、66.7%、27.8%、47.1%和33.3%,相比非手术组发生率分别为58.3%、33.2%、29.21%、52.9%和8.3%,其中腹腔脓肿,脓毒血症及多发瘘发生率,手术组明显高于非手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 2=4.70,4.58与4.1P<0.05);而真菌感染及出血方面,二者大致接近,无统计学意义(χ2=0.01与0.20 P>0.05)出院结局可见手术组病死率明显高于保守组,但总体出院结局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7 P>0.05)。结论:医源性十二指肠外瘘的治疗不管首选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都应以腔内腔外通畅引流,恢复肠内营养为治疗原则;对于大多数医源性十二指肠外瘘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具有创伤轻,实施方便,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等优点。
陈敏,霍蕊,焦文芹[8](2017)在《水胶体敷料联合造口产品在保护肠外瘘患者瘘口周围皮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肠外瘘患者联合使用水胶体敷料和造口产品在保护瘘口周围皮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胃肠外科住院治疗的50例肠外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水胶体敷料保护瘘口周围皮肤,并给与造口产品配合使用,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持续冲洗加负压吸引加外涂氧化锌保护皮肤。结果:在客观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瘘口周围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日均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各主观指标方面的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联合造口产品可保护瘘口周围皮肤,有效避免渗漏液污染腹部切口和对周围皮肤的刺激,加快瘘口愈合,提升舒适度,同时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黄埔[9](2017)在《Seldinger技术置腹腔双套管引流在肠外瘘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并探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胃肠外科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外科手术后发生肠外瘘患者应用seldinger技术置腹腔双套管(黎氏双套管模型)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在肠外瘘(enterocutaneous fistula,ECF)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胃肠外科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外科手术后发生消化道肠外瘘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置腹腔双套管负压吸引引流共计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61.10±11.41)岁,其中胃恶性肿瘤9例,结直肠恶性肿瘤6例,胰腺恶性肿瘤2例,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1例,肝癌1例,胆总管下段癌1例,胃癌合并肠癌1例,分析其自愈率,住院天数,置管天数,置管前后0-72h最高体温变化(腋窝),置管前后0-72h白细胞变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结果:1)本组患者中5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引流后,再手术治疗,手术后治愈,2例患者自动出院,剩余14例均自愈,自愈率66.67%。置管持续时间最短5天,最长35天,平均置管时间为(17.67±9.32d),平均住院时间为(43.14±14.97d)。2)置管前后0-72h患者最高体温变化:根据发热程度变化将病患分为低热组与高热组。其中A组为经seldinger置双套管前0-72h体温变化在36-37.2℃,平均值为(36.96±0.28℃),合计7例。B组为经seldinger置双套管前0-72h体温变化在37.3-38.5℃,平均值为(37.84±0.41℃),合计14例。A组穿刺前与穿刺后0-72h最高体温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穿刺前与穿刺后0-72h最高体温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计(A+B组)穿刺前与穿刺后0-72h最高体温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置管前后0-72h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变化:其中5例患者置管前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处于正常范围内,记为Ⅰ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百分比升高的共计16例,记为Ⅱ组。Ⅰ组置管前WBC平均值为(6.72±0.37)×109/L,置管后WBC平均值为(6.98±0.55)×109/L,两者比较,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Ⅱ组置管前WBC平均值为(12.54±3.93)×109/L,置管后WBC平均值为(9.23±3.52)×109/L,置管前后比较,P值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置管前NEUT%平均值为(68.1±4.99)%,置管后NEUT%平均值为(65.16±5.93)%,两者比较,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Ⅱ组置管前NEUT%平均值为(83.69±1.41)%,置管后WBC平均值为(78.40±6.12)%,置管前后比较,P值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Seldinger法置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在肠瘘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并有微创,取材方便等优点。(2)对于伴有腹腔感染的肠外瘘患者,置双套负压吸引引流术后72小时内,体温、白细胞、中细粒细胞百分比即有一定程度下降,腹腔内环境得到较快改善。
贾葵,陆利生,窦瑛,蔡丽南,陆珍珍,梁琼丹[10](2014)在《循证护理在高位高流量肠瘘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高位高流量肠瘘康复的最佳途径。[方法]将58例高位肠瘘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瘘口换药次数、皮炎发生率、瘘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而舒适程度则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高位高流量肠瘘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促进病人康复,减轻医护人员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二、高流量肠外瘘病人的皮肤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流量肠外瘘病人的皮肤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肠外瘘临床分析 ——附1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自粘式造口袋在肠外瘘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2.2.1 材料 |
1.2.2.2 操作步骤 |
1.2.3 评价指标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瘘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率、日均换药次数比较 |
2.3 两组患者NHP量表各指标评分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3)消化液回输治疗肠外瘘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回顾 |
2.1 研究背景 |
2.2 肠外瘘的定义 |
2.3 肠外瘘的病理生理变化 |
2.3.1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
2.3.2 感染 |
2.3.3 营养不良 |
2.4 肠外瘘分型 |
2.5 肠外瘘营养状况筛查与评估 |
2.5.1 NRS2002 |
2.5.2 PG-SGA |
2.5.3 MUST |
2.5.4 实验室指标 |
2.6 肠外瘘治疗 |
2.6.1 抗感染治疗 |
2.6.2 营养支持治疗 |
2.6.3 肠外营养 |
2.6.4 肠内营养 |
2.6.5 消化液回输 |
2.6.6 瘘口管理 |
2.6.7 消化道重建手术 |
2.7 总结 |
3 实验一 肠外瘘患者消化液回输与消化液未回输效果比较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3.2 研究内容 |
3.3 指标定义 |
3.4 统计学方法 |
3.5 结果 |
3.5.1 两组肠外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3.5.2 两组肠外瘘患者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 |
3.5.3 两组肠外瘘患者体重、BMI比较 |
3.5.4 两组住院时间、医疗花费、造瘘至还纳时间比较 |
3.6 讨论 |
4 实验二 消化液回输泵回输消化液治疗肠外瘘患者疗效分析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消化液回输泵介绍 |
4.1.3 观察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2.1 回输方法 |
4.2.2 肠造瘘口袋收集回输法 |
4.2.3 引流袋收集回输法 |
4.3 统计学方法 |
4.4 结果 |
4.4.1 消化液回输组患者一般资料 |
4.4.2 消化液回输前后实验室检查资料 |
4.4.3 消化液回输前后体重及BMI比较 |
4.4.4 消化液回输前后消化液丢失量、静脉液体补充量、经口进食量比较 |
4.4.5 肠内营养使用时间及用量 |
4.5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微创化个体化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AP重症化的早期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
1.1 研究对象、资料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临床判定标准 |
1.1.4 纳入标准 |
1.1.5 排除标准 |
1.1.6 队列分组 |
1.2 数据采集 |
1.2.1 一般情况 |
1.2.2 既往史 |
1.2.3 实验室检查数据 |
1.3 统计方法 |
1.4 结果 |
1.4.1 一般情况 |
1.4.2 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1.4.3 模型的检验与校准 |
1.4.4 危险因素诊断价值 |
1.5 结论 |
二、SAP局部并发症外科治疗三终点体系建立及评估 |
2.1 研究对象、资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临床判定标准 |
2.1.4 纳入标准 |
2.1.5 排除标准 |
2.1.6 队列分组 |
2.1.7 伦理及知情权 |
2.2 治疗方法 |
2.2.1 基础治疗 |
2.2.2 PCD组治疗方案 |
2.2.3 MIS组治疗方案 |
2.2.4 PIMIS组治疗方案 |
2.3 数据采集 |
2.3.1 一般情况 |
2.3.2 既往史 |
2.3.3 起始点严重程度 |
2.3.4 治疗起始点 |
2.3.5 第一治疗终点 |
2.3.6 第二治疗终点 |
2.3.7 第三治疗终点 |
2.4 统计方法 |
2.5 结果 |
2.5.1 一般情况 |
2.5.2 起始点严重程度 |
2.5.3 第一终点临床结果 |
2.5.4 第二终点临床情况 |
2.5.5 第三终点临床资料 |
2.6 讨论 |
2.7 小结 |
三、动态观察个体化微创技术治疗INP的方法特点分析及效果比较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1.4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1.5 队列分组 |
3.1.6 手术前准备 |
3.1.7 手术过程 |
3.1.8 手术后治疗 |
3.2 数据采集 |
3.2.1 患者一般资料 |
3.2.2 严重程度评估 |
3.2.3 医疗卫生资源 |
3.2.4 转归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结果 |
3.4.1 一般情况 |
3.4.2 起始点严重程度 |
3.4.3 腹引液菌群分布 |
3.4.4 第一终点临床结局 |
3.4.5 第二、三终点临床情况 |
3.5 讨论 |
四、随机对照研究清胰汤+四君子汤对MSAP炎性指标影响及经济学情况 |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西医诊断标准 |
4.1.3 中医诊断标准 |
4.1.4 纳入和排除标准 |
4.1.5 脱落标准 |
4.1.6 随机分组 |
4.1.7 双盲试验 |
4.1.8 常规治疗 |
4.1.9 中药治疗 |
4.1.10 检测指标 |
4.1.11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
4.1.12 不良事件评价标准 |
4.2 统计学处理 |
4.3 结果 |
4.3.1 一般资料 |
4.3.2 三组患者腹痛评分比较 |
4.3.3 三组患者胃肠功能改变情况比较 |
4.3.4 三组患者炎性、免疫指标及血尿淀粉酶比较 |
4.3.5 三组患者医疗卫生资源情况比较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急性胰腺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切口裂开并切口内高流量肠外瘘伤口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胃肠手术后肠外瘘的治疗方法 |
2 护理 |
2.1 病情观察 |
2.2 心理护理 |
2.3 营养支持护理 |
2.4 瘘口伤口及皮肤护理 |
2.4.1 传统的护理方法 |
2.4.2 传统护理方法的不足 |
2.4.3 新型改良护理方法 |
3 小结 |
(7)首选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医源性十二指肠外瘘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
1.2.1 入组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案 |
1.3.1 手术组治疗方案 |
1.3.2 非手术组治疗方案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病例分享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水胶体敷料联合造口产品在保护肠外瘘患者瘘口周围皮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3.1 瘘口皮炎情况 |
1.3.2 诺丁汉健康量表 (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 NHP) [6]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客观指标对比 |
3 讨论 |
(9)Seldinger技术置腹腔双套管引流在肠外瘘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研究方法 |
3.诊治流程 |
4.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循证护理在高位高流量肠瘘病人康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治疗及护理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2.2. 1 舒适程度判断 |
1.2.2. 2 皮炎分级标准 |
1.2.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见表1) |
2.2 两组舒适度比较(见表2) |
3 讨论 |
3.1 腹腔持续冲洗和持续负压吸引有利于高位高流量肠瘘的愈合 |
3.2 两件式造口袋及皮肤保护粉有利于高位高流量肠瘘病人皮肤保护 |
3.3 综合治疗、护理能增加高位高流量肠瘘病人的舒适感 |
4 小结 |
四、高流量肠外瘘病人的皮肤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肠外瘘临床分析 ——附15例报告[D]. 韩尚志.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2]自粘式造口袋在肠外瘘护理中的应用[J]. 杨华,程林芝,任明扬,严正蓉,谢姸,袁春艳. 西部医学, 2020(02)
- [3]消化液回输治疗肠外瘘疗效分析[D]. 余彦平. 西安医学院, 2019(09)
- [4]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微创化个体化治疗的相关性研究[D]. 胡勇.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造口袋在肠外瘘治疗中的应用[J]. 陈何英,吴东林. 饮食科学, 2019(08)
- [6]切口裂开并切口内高流量肠外瘘伤口护理进展[J]. 刘丽. 全科护理, 2019(03)
- [7]首选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医源性十二指肠外瘘的对比研究[D]. 王彰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水胶体敷料联合造口产品在保护肠外瘘患者瘘口周围皮肤中的应用[J]. 陈敏,霍蕊,焦文芹.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7(09)
- [9]Seldinger技术置腹腔双套管引流在肠外瘘治疗中的应用[D]. 黄埔. 皖南医学院, 2017(01)
- [10]循证护理在高位高流量肠瘘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 贾葵,陆利生,窦瑛,蔡丽南,陆珍珍,梁琼丹. 护理研究, 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