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林功寒[1](2021)在《泰顺县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与资本深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落文化景观的地域性“文化形态”与“景观结构”面临巨大的冲击。目前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集中在成熟的个体样本研究,缺乏对于偏远乡村的关注,存在着研究边界狭隘的现状问题。泰顺县作为中国廊桥之乡、浙南山区文化大县,三魁镇作为泰顺县境域内廊桥历史最古老、民俗文化发展最成熟的历史乡镇,同时又是浙南历史上的商贸重镇与交通强镇,地处吴闽交汇点,受闽越文化的双重影响,具备多处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村落文化景观。本文以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以三魁镇5个典型村落为研究区间,揭示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时空演化特征,使其得以准确认知,为三魁镇美丽乡村建设能够稳步进行提供依据,为浙南乡村及中国偏远乡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意义。从村落文化景观类型构成及影响因素来看,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不同文化背景的村民对于生活环境的理解有着明显区别,并集中的表现在聚落营建、村落产业与村落管理模式之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三魁村落文化景观是三魁生活方式、文化、信仰的集成体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从演化过程来看,经历了“萌芽期——转折期——复苏期——兴盛期——成熟期——稳定期”6个时期的演化,三魁村落文化景观在村落风貌、文化、产业及村民生活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出于耕地资源的争夺、宗族意识的趋势积极乡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从时间维度来看,氏族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三魁村落文化景观的时间演化特征,并最终呈现以农耕景观为主导的物象演化和以多元共存为目标的文化演化特征。从空间维度来看,并结合GIS分析的结果,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空间分布与山地环境特征显着相关,呈现出突出的分异性规律,形成了农耕型、宗教型两类村落文化景观空间分布模式。由此可见,村落文化景观作为村落研究的重要范畴,具有多维度、多面向的开放特征,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开展村落研究,可以从发生机制上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过程体现出来,这为今后乡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李昕升[2](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王慧荣,李志勇,汪自强[3](2015)在《浙南山区旱地粮食生产发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浙南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旱作区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若能突破旱地农业技术约束,提高旱区农业生产能力,则浙南山区粮食生产水平会有较大的提升。近年来浙江省居民消费膳食结构中对于旱粮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加之浙江省发展旱粮的扶持政策、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加工基础,发展浙南山区旱粮生产是增加粮食总量、满足市场需求和丰富群众膳食结构的又一新机遇。通过从调整旱粮种植结构、建立退耕还草机制、构建立体农业生态系统、推广节水耕作、土壤培肥方面探索浙南山区旱地粮食发展思路,提升旱粮作物生产水平,使山区旱地空间、气候资源的利用更趋合理,获得高产、优质、高效、低能耗的生态经济效果。
陈孟华,毛道祺[4](2009)在《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利用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思路》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产量高,生育期短,适应性强,是浙南山区农民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在农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浙南山区马铃薯栽培面积一般都在1.7万hm2以上,约占全省栽培总面积40%。近年来,随着早熟品种的引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信息网络的建立,马铃
毛道祺,陈孟华[5](2009)在《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利用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铃薯产量高,生育期短,适应性强,是浙南山区农民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在农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浙南山区马铃薯栽培面积一般都在1.7万公顷以上,约占全省栽培总面积
叶昌松,彭兰凤[6](2002)在《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提出
廖必长,林昌庭,林敏莉[7](2000)在《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陆国权,黄冲平,叶立杨,严兆南,蔡二祥[8](1998)在《浙江省马铃薯生产和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林昌庭,林敏莉[9](1996)在《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指出1 浙南山区发展马铃薯生产的优势近几年浙南山区马铃薯栽培面积一般都在1.33万 hm2以上,主要分布在景宁、庆元、龙泉、缙云、文成、泰顺等县(市),占全省播种总面积40%左右.总产鲜薯1.70亿 kg 左右,单产一般为每公顷1.28万 kg,仅为世界发达国家的1/4。上述县(市)80%的耕地分布在海拔200m 以上的山坡上.其中海拔400m 以上的水田常年只种一季水稻,冬闲田面积
陈功楷,权伟,朱建军[10](2013)在《不同钾肥量与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解施钾量与栽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在地膜覆盖条件下进行了不同钾肥量和密度试验,两因素各设置3个水平,随机区组排列,供试马铃薯品种为‘中薯3号’。结果表明:不同施钾量处理间产量呈极显着差异(P<0.01),A2(硫酸钾375kg/hm2)>A3(硫酸钾225kg/hm2)>A1(硫酸钾525kg/hm2),理论最佳施钾量为硫酸钾367.5kg/hm2;不同栽植密度处理间产量呈极显着差异(P<0.01),B1(63000株/hm2)>B2(69000株/hm2)>B3(78000株/hm2),在栽植63000~78000株/hm2范围内,马铃薯产量与栽植密度呈负相关,理论最佳栽植密度为63000株/hm2;产量达最高时的最优组合为A2B1,即硫酸钾375kg/hm2,栽植密度为63000株/hm2,产量为17577.7kg/hm2;不同施钾量水平下的商品率为A1>A2>A3,随着施钾量的减少,商品率降低;不同栽植密度水平下的商品率为B1>B2>B3,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商品率下降;商品率达最高时的最优组合为A1B1,即硫酸钾525kg/hm2,栽植密度为63000株/hm2,商品率最高达68.4%。
二、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泰顺县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地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村落文化景观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村落文化景观概念界定 |
1.3.2 村落文化景观构成要素与形成机制相关研究 |
1.3.3 村落文化景观演化与时空特征相关研究 |
1.3.4 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 |
1.3.5 综合评述 |
1.4 研究区域概况 |
1.4.1 廊桥遗地 |
1.4.2 民俗新地 |
1.4.3 商贸古镇 |
1.5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村落文化景观形成影响因素 |
2.1 影响因素类型 |
2.2 影响因素构成 |
2.2.1 外力:自然环境 |
2.2.2 内力:人类行为 |
2.2.3 合力:文化力量 |
3 泰顺县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构成分析 |
3.1 研究村域概况 |
3.2 三魁镇村落物质文化景观构成 |
3.2.1 农业景观 |
3.2.2 建筑 |
3.2.3 聚落空间 |
3.3 三魁镇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 |
3.3.1 历史文化 |
3.3.2 民间风俗 |
3.3.3 精神信仰 |
3.3.4 居住理念 |
3.3.5 民族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4 泰顺县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形成影响因素 |
4.1 自然环境 |
4.1.1 地貌 |
4.1.2 气候 |
4.1.3 植被 |
4.1.4 土壤 |
4.1.5 水系 |
4.2 人类行为 |
4.2.1 群体流动 |
4.2.2 经济活动 |
4.2.3 生活方式 |
4.2.4 民俗活动 |
4.3 文化力量 |
4.3.1 历史变迁 |
4.3.2 宗法礼制 |
4.3.3 风水理念 |
4.3.4 宗族信仰 |
4.4 综合因素 |
4.4.1 聚落营建 |
4.4.2 产业转型 |
4.4.3 社会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5 泰顺县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时空特征 |
5.1 时空演化历史进程 |
5.1.1 唐朝末期:萌芽期 |
5.1.2 五代后梁:转折期 |
5.1.3 宋元时期:复苏期 |
5.1.4 明代:兴盛期 |
5.1.5 清代:成熟期 |
5.1.6 近现代:稳定期 |
5.2 时空演化驱动力 |
5.2.1 耕地资源的争夺 |
5.2.2 宗族意识的驱使 |
5.2.3 经济发展的需求 |
5.3 时空演化表征 |
5.3.1 村落风貌 |
5.3.2 村落文化 |
5.3.3 村落产业 |
5.3.4 村民生活状态 |
5.4 村落文化景观分布解析 |
5.4.1 高程:地形地貌 |
5.4.2 坡度:地表单元分布 |
5.4.3 坡向:环境舒适度 |
5.4.4 核密度:空间集中程度 |
5.5 三魁村落文化景观时间特征 |
5.5.1 物象:以农耕景观为主导 |
5.5.2 文化:以多元共存为目标 |
5.6 三魁村落文化景观空间特征 |
5.6.1 农耕型分布模式:山地本底性 |
5.6.2 宗教型分布模式:层级协同性 |
5.7 本章小结 |
6 泰顺县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及利用策略 |
6.1 保护与利用中的问题分析 |
6.1.1 建筑特色的缺失 |
6.1.2 人物史迹的保护意识不足 |
6.1.3 民俗艺术的竞争力缺乏 |
6.1.4 地方保护意识不高 |
6.2 保护与利用原则 |
6.2.1 乡土性原则 |
6.2.2 原真性原则 |
6.2.3 整体性原则 |
6.2.4 延续性原则 |
6.2.5 人性化原则 |
6.3 保护与利用策略 |
6.3.1 自然环境的保护 |
6.3.2 村落格局的保护 |
6.3.3 建筑风貌的保护 |
6.3.4 地域文化的保护 |
6.3.5 构建村落文化景观联动体系 |
6.3.6 提升公众参与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浙南山区旱地粮食生产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浙南山区发展旱地农业的优势 |
1.1战略地位、生态功能显着 |
1.2旱作面积大,耕地资源丰富 |
1.3旱区农业可开发能力强,粮食增产潜力大 |
2发展旱粮作物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2.1有利于调整粮食生产内部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
2.2有利于食品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
2.3有利于改善山区生态条件。 |
3浙南山区旱粮生产发展思路 |
3.1调整旱粮种植结构,优化种植品种 |
3.2完善旱区种植生态 |
3.2.1修筑梯田 |
3.2.2修复草地 |
3.2.3构建立体农业生态系统 |
3.3构建立体用肥需求结构 |
3.4推广节水耕作、灌溉技术 |
(4)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利用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和利用现状 |
1.1 生产种植情况 |
1.2 品种类型 |
1.3 耕作和栽培模式 |
1.4 加工和利用 |
2 存在的问题 |
3 产业化发展思路 |
3.1 统一思想认识, 实行规模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
3.2 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 |
3.3 充分发挥高山区特有的资源优势 |
3.4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
3.5 制定相关激励政策, 推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 |
(5)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利用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产和利用现状 |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产业化发展思路 |
(7)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浙南山区发展马铃薯生产的优势 |
2 浙南山区阻碍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 |
2.1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肥力锐减 |
2.2 耕作方式落后, 肥料投入不足 |
2.3 种薯质量差, 抗病能力下降 |
3 浙南山区发展马铃薯生产的对策 |
3.1 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
3.2 实行规范栽培, 促使提高单产 |
3.3 抓优质服务, 促产品流通 |
四、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泰顺县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时空特征研究[D]. 林功寒.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3]浙南山区旱地粮食生产发展分析[J]. 王慧荣,李志勇,汪自强. 科技通报, 2015(03)
- [4]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利用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思路[J]. 陈孟华,毛道祺. 中国马铃薯, 2009(02)
- [5]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利用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思路[J]. 毛道祺,陈孟华. 甘肃农业, 2009(01)
- [6]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叶昌松,彭兰凤. 中国马铃薯, 2002(05)
- [7]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廖必长,林昌庭,林敏莉.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0(S1)
- [8]浙江省马铃薯生产和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J]. 陆国权,黄冲平,叶立杨,严兆南,蔡二祥. 中国马铃薯, 1998(02)
- [9]浙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A]. 林昌庭,林敏莉. 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 1996
- [10]不同钾肥量与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J]. 陈功楷,权伟,朱建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