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一、发挥科技先导作用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邹成成[1](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叶善青[2](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认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黑晓卉[3](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根本大计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生态与生产力、生态与文明、生态与民生之间的关系,并就“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刻论述,由此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思想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价值指向精准,为新时代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美丽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文从整体性视角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形成过程、体系特征、实践路径、理论贡献等内容,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以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导。具体来讲,该论文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明确的逻辑支撑与理论起点是研究其思想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讲,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及西方生态理论的优秀成分为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根基、文化传承和国际借鉴。上述内容阐明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缘由和动力问题。第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思想的时代背景与任何伟大思想都一样,既产生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必然体现那个时代的特有精神和实践特征。具体来讲,其思想是基于新时代世情趋势、国情需要以及党情变化的集中反映,是对这些层面深刻研究和反思的必然选择和理论成果。第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参照习近平工作经历、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的深刻变化,将其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初具生态意识的萌芽阶段、注重生态实践的探索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熟阶段。这一历史阶段,与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进程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从而形成了既传承有序,又内容丰富,且具有重要独立地位的思想体系。第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特征。主要从多维思路、核心观点的角度阐明了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同时,随着这种研究和反思的逐步推进,其思想也体现出不断深化的理论特质,表现出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时代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上述体系特征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这一理论问题。第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大建设中,形成了“一融于四”的战略构架与实践操作策略,阐明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战略体系。第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在上述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对其思想的理论贡献进行必要的理论阐释。具体来讲,其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世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一个集时代性、创新性与系统性于一体的科学体系,是在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高度自觉。可以说,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建设清洁美丽新世界的中国方案。

莫文希[4](2019)在《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在科技的辅助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大自然进军,人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人的优越感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由此带来的是人的私欲膨胀和盲目自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把自然看成是满足自我欲求的对象,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信徒日益增多,人的功利心、虚荣心极度膨胀,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事件频发,生态危机日益加深,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成就,尤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绩单更是世人瞩目。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资源瓶颈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长期依赖高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高能耗型经济发展带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异常天气频繁、雾霾挥之不去、气温持续上升、森林迅速锐减、生物种类加速减少,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活动方式发生了迅速而巨大变化。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口袋鼓起来了,但清新的空气、安全的水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日用品”却变成了“奢侈品”,人们越来越频繁地面对来自大自然的威胁和报复。剖析诸多生态危机的根源,在形形色色的影响因素之中,最根本的乃是人类思想深处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基于对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的认知而形成的对于自然满足自身需要程度的总体判断和根本看法,是指导人们进行生态实践的行为标尺和价值导向。习近平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强调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是指导社会成员开展生态实践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标尺,对提高国人生态意识、更新生态理念、凝聚生态共识具有重要意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生态智慧、提高民众生态心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证调查等方法展开研究。通过梳理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渊源,剖析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选取典型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分析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难得机遇与现实挑战,深入探究我国生态价值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其根源,尝试提出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现实对策和主要路径。论文主要由四部分、五章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形成的思想渊源进行梳理。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生态价值思想、西方生态价值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价值思想等内容的梳理、提炼和概括,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渊源进行梳理和阐述,为深化对生态价值观丰富内涵的理解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的概括和提炼。本部分主要由第二章和第三章构成。第二章是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科学内涵的深入挖掘,主要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原则、价值要求等四个维度提出我国生态价值观的内容构成,即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公平公正的价值原则、持续创新的价值诉求。第三章是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时代特征的分析和概括,主要从价值内涵的科学性、价值理念的创新性、目标诉求的崇高性、价值品质的时代性四个方面,阐述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显着特征,旨在明辨各种生态价值观真伪优劣,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科学内涵的理解和把握。第三部分:即正文第四章,主要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分析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时代境遇。一方面,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生态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新目标;以增速变化、结构升级和动力转变为特征的新常态给生态价值观建设带来新的希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指引新方向等基本判断。另一方面,指出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顶层设计仍有欠缺、社会层面培育践行尚需加强、个人层面知行不一有待纠正等方面。第四部分:即正文第五章,主要在前述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对策建议,即:以教育夯实生态价值观建设的思想根基、以生态文化建设涵养生态价值观、以生态制度建设促进生态价值观“入法”、以生态实践推动生态价值观实践养成、以生态责任担当提升生态价值观境界等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实践路径。在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中,要努力推动优秀传统生态价值观的现代化、西方合理生态价值观的中国化、当代主流生态价值观的明确化,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价值导向和行为标尺。

张莞[5](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吉林省人民政府[6](2015)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吉政发〔2015〕1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现将《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吉林省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森林功能区和东北生态屏障,肩负着生态安全、对外开放和兴边固防富民的重要职能,发展任务艰巨。建设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人"一路一带",促进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完善全省东中西区

雷礼纲[7](2015)在《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而林业产业具有生态性和经济性双重功能,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在当下具有更显着的现实意义。江苏省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稀缺的省份,但林业产业却取得了相对较快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即这种以线状基础设施束为发展主轴,以轴上众多城镇为载体,在不同林业产业部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由林业资源、林业产业、城镇等集聚而成的带状区域经济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虽然江苏省重点林业产业带有着鲜明的特点,但仍存在诸如资源逐渐减少、消费市场的变化等影响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认真研究林业产业带的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为其它地方的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首先对文献进行梳理,对诸如产业带形成和发展理论、产业聚集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进行综合分析,为定性和定量分析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得出江苏具有区位、经济、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的优势,并进一步从供求因素、环境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依据产业带的发展规律,采用Compertz和Logistic曲线分别定量测算各主导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得到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阶段。并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预测模型,对各种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得到2020年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情况。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从区域的层面上对林业产业带的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策略。即在发展规划上提出重点发展杨树林板纸一体化、林木种苗、特色经济林果及综合利用、野生动植物培育利用、森林与湿地生态旅游等5项重点产业,并采取资源、产业、市场、技术等4个方面的策略来提升产业带的发展能力,以及要依靠制度的完善和政策的引导来保障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本文中对影响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能从理论上拓宽林业产业带理论研究的深度。对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战略的构建能从实践意义上推动江苏林业产业的发展。总之,林业产业带的研究刚刚起步,针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能给相关部门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以促进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

李秀民[8](2014)在《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对森林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和科学经营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对天保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延边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在国家的生产生活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调节气候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本论文将通过对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情况的分析,研究建立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并选取较为典型的珲春林业局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将从森林资源价值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理论、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理论、协调发展理论四方面深入分析天保工程实施理论,为研究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及评价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从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森林资源概况、特殊性和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情况四方面对延边林区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情况分析。首先对延边州天保工程一期情况进行分析,从森林资源恢复、结构调整、富余职工分流、职工收入、林区环境、社会职能剥离六个方面分析其主要成效并进行成效分析。然后对延边州天保工程二期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内容、社会保障与社会公益体系建设、产业发展构想、政策与资金投入、保障措施、效益分析和组织领导九个方面。基于对延边林区基本情况以及天保工程实施情况的分析,同时结合理论分析法、频度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本文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大方面进行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指标的选取,进而研究构建起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该体系分为总目标层(1个指标)、一级指标层(3个指标)、二级指标层(12个指标)和三级指标层(26个指标)四个层次。在评价方法上,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取得各指标实际值后采用归一化处理方法得到各指标评价值,最后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进行逐层加权求和,得到综合评价值,即天保工程实施效果。本文参照天保工程检查验收标准和评定办法,确定实施效果评价等级: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优秀;综合得分在80-89分,良好;综合得分在70-79分,中等;综合得分在60-69分,合格;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不合格。本文以珲春林业局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天保工程一期末与实施前比较、天保工程二期初期与一期末比较、天保工程二期初期与实施前比较三方面对其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得到三方面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81分、85分和89分,评价结果均为良好。基于评价结果,从森林经营、林业产业和全民创业三方面对珲春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王智勇[9](2013)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世界性事情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化及区域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密集区成长迅速。城市密集区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推动城市密集区的快速成长。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20多个地区类似的空间规划和发展政策,实际上佐证了城镇化主战场转向城市密集区的趋势明显。面对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和蔓延的大潮,尤其是城市密集区人口和空间的快速膨胀,生态空间保护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密集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生态服务质量的好坏已面临严峻挑战。论文从实证案例分析入手,系统探讨了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与问题,总结其生态空间保护与控制的经验。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并探讨了其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在研究并提出了生态空间状况的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的测度并分析其生态空间状况,由此判断区域生态空间的合理格局。论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系统的探讨了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构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及结构框架,并对其加以解析;通过多元的分析视角,从整体上提出未来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基础上,揭示其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分析其生态保护与控制的经验得失,并总结出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保护的启示。第二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比较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在土地、人口、空间、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以明确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相对优势、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实证主体,研究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概况及空间发展态势,揭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由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第三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以AHP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建立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案例,在测度其生态空间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其生态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合理的生态空间格局。第四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围绕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博弈对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分别从政府调控力、经济驱动力、社会生长力来解析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对生态用地分类已有研究和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的构成,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共通性的生态空间元素,构建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第六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分别从优化区域生态空间结构、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

段文秀[10](2012)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文中提出我国作为林业大国,一直以来都将林业摆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目前,随着林业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林业资源种类和数量的严重不足,加之质量不断下降,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理论被作为林业新的核心发展观加以重视和实践。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经济转型是当前林业建设中的关键所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主要包括:以科技为先导,建立林业创新机制;改变林业结构,加快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相关林业法律制度等。

二、发挥科技先导作用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科技先导作用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础概念
        2.1.1 绿色发展
        2.1.2 森林旅游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2.2 相关理论
        2.2.1 绿色发展理论
        2.2.2 “两山”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5.4.1 聚类分析结果
        5.4.2 聚类结果分析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5.5.1 空间分布分析
        5.5.2 时间趋势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6.5 本章小结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7.6 本章小结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2.1 产品创新方面
        8.2.2 技术创新方面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3.1 经济环境方面
        8.3.2 社会环境方面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4.1 绿色供需方面
        8.4.2 政策制度方面
        8.4.3 人才选育方面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概念辨析和界定
        1.3.1 生态
        1.3.2 文明
        1.3.3 生态文明
        1.3.4 生态文明建设
        1.3.5 生态文明思想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
        2.1.1 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统一论
        2.1.2 生态危机制度根源论
        2.1.3 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论
    2.2 思想根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理论
        2.2.1 毛泽东的生态节约理念
        2.2.2 邓小平的生态协调发展理论
        2.2.3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观
        2.2.4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2.3 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2.3.1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
        2.3.2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文明观
        2.3.3 佛家“和谐平等”的生态文明观
    2.4 国际借鉴: 西方生态理论的合理成分
        2.4.1 生态马克思主义
        2.4.2 非人类中心主义
        2.4.3 生态现代化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
    3.1 世情趋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3.1.1 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3.1.2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3.1.3 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
    3.2 国情需要:新时代国内发展压力的深刻回应
        3.2.1 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3.2.2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
        3.2.3 对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
    3.3 党情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新要求
        3.3.1 党的历史使命不断拓展
        3.3.2 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创新
        3.3.3 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
    3.4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
    4.1 知青岁月: 初具生态意识的萌芽阶段
        4.1.1 修建沼气池:“清洁能源”的实践范例
        4.1.2 改良厕所: “厕所革命”的早期尝试
        4.1.3 修筑淤地坝:“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先前经验
    4.2 地方实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阶段
        4.2.1 推行“旅游兴县”的正定发展时期
        4.2.2 构建“生态强省”的福建完善时期
        4.2.3 打造“绿色浙江”的浙江深化时期
    4.3 治国理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熟阶段
        4.3.1 提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4.3.2 明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战略
        4.3.3 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方略
    4.4 本章小结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特征
    5.1 多维思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构成
        5.1.1 “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的价值定位
        5.1.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目标
        5.1.3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题主线
        5.1.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
    5.2 核心观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
        5.2.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观
        5.2.2 “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科学自然观
        5.2.3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5.2.4 “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严密法治观
        5.2.5 “山水林田湖草就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观
    5.3 理论特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特征
        5.3.1 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5.3.2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5.3.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5.3.4 时代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5.4 本章小结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
    6.1 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6.1.1 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
        6.1.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1.3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2 坚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的全过程
        6.2.1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6.2.2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6.2.3 构建生态法律法制体系
    6.3 精神动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6.3.1 牢固树立生态理念
        6.3.2 大力培育生态文化
        6.3.3 切实强化生态教育
    6.4 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6.4.1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6.4.2 维护生态环境的权益
        6.4.3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6.5 本章小结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
    7.1 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7.1.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内涵
        7.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成果
        7.1.3 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7.2 实践价值: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
        7.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7.2.2 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7.2.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7.3 世界价值: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
        7.3.1 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
        7.3.2 探索生态现代化的理论范式
        7.3.3 彰显生态责任的中国担当
    7.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价值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思想
        三、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价值思想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思想
        二、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价值思想
        三、佛家“众生平等”的生态价值思想
    第三节 西方生态价值思想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
        三、后现代主义
        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第一节 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目标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取向
        一、以人的健康发展为前提
        二、以人民为根本动力和依靠主体
        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
    第三节 公平正义的生态价值原则
        一、代内公平正义
        二、代际公平正义
        三、国家之间的公平正义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诉求
        一、节约为本
        二、创新为要
        三、保护为先
第三章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显着特征
    第一节 生态价值内涵的科学性
        一、以科学的生态思想为指导
        二、以当代中国的国情为依据
        三、以生态实践为“源头活水”
    第二节 生态价值理念的创新性
        一、强调公平正义的价值之善
        二、推崇整体和谐的价值之美
        三、遏制无限欲望的理性回归
    第三节 生态价值目标的崇高性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第四节 生态价值品质的时代性
        一、在创新中谋发展
        二、在开放中促和谐
        三、在合作中守底线
第四章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时代境遇
    第一节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机遇
        一、新布局指明新目标
        二、新常态昭示新希望
        三、新理念引导新方向
    第二节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主要挑战
        一、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仍有欠缺
        二、社会层面的培育践行尚需加强
        三、个人层面的知行不一有待纠正
    第三节 生态价值观建设的个案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一、广西在生态价值观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成效
        二、广西在生态价值观建设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三、广西推动生态价值观建设的前景与展望
第五章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以教育夯生态价值观建设的思想根基
        一、以培育绿色思想为前提
        二、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要义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分
        四、搭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平台
    第二节 以生态文化建设涵养生态价值观
        一、深刻把握生态文化的核心要义
        二、遵循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掌握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节 以生态制度建设推动生态价值观“入法”
        一、构建制度保障机制
        二、规范舆论引导机制
        三、推动融入参与机制
    第四节 以生态实践推动生态价值观养成
        一、国家层面:倡导绿色发展,开展试点先行
        二、社会层面:推行绿色生产,倡导绿色生活
        三、个人层面:倡导勤俭节约,践行绿色消费
    第五节 以生态责任担当提升生态价值观境界
        一、环保国际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二、环保国际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三、环保国际合作的路径选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7)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
    2.1 产业带概述
        2.1.1 产业带概念与内涵
        2.1.2 产业带基本构成要素
        2.1.3 产业带的性质和分类
    2.2 林业产业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2.1 林业产业带概念
        2.2.2 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内涵
        2.2.3 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
    2.3 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2.3.1 产业带相关理论
        2.3.2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2.3.3 林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2.3.4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2.4 林业产业带形成理论
        2.4.1 点—轴系统理论
        2.4.2 产业集聚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3.1 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3.1.1 林纸板一体化产业
        3.1.2 特色经济林果产业
        3.1.3 花卉种苗产业
        3.1.4 野生动植物繁殖与利用
        3.1.5 森林与湿地生态旅游
    3.2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优势
        3.2.1 区位优势
        3.2.2 经济优势
        3.2.3 社会环境优势
        3.2.4 人力资源优势
    3.3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障碍
    3.4 本章小结
4 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4.1 供求因素及作用机理
        4.1.1 森林资源供给
        4.1.2 人力资源供给
        4.1.3 技术资源供给
        4.1.4 资本资源供给
        4.1.5 需求因素及作用机理
    4.2 环境因素及作用机理
        4.2.1 区位环境因素
        4.2.2 外部环境因素
    4.3 制度因素及作用机理
        4.3.1 林业产业法律法规
        4.3.2 林业产业政策
        4.3.3 林业管理体制
    4.4 本章小结
5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阶段测度
    5.1 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形成过程分析
        5.1.1 影响重点林业产业带形成的因素
        5.1.2 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形成机制
        5.1.3 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规律
    5.2 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阶段定位分析
        5.2.1 计算判断法
        5.2.2 拟合曲线判断法
    5.3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发展阶段
        5.3.1 林板纸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阶段测度
        5.3.2 经济林产业的发展阶段测度
        5.3.3 花卉产业带的发展阶段测度
        5.3.4 野生动物繁殖与利用产业的发展阶段测度
        5.3.5 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测度
        5.3.6 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阶段综合判断
    5.4 本章小结
6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趋势预测
    6.1 林业产业带发展趋势预测方法
        6.1.1 人工神经网络
        6.1.2 灰色关联分析
    6.2 BP神经网络模型
        6.2.1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6.2.2 训练样本的构建
    6.3 实证分析
        6.3.1 影响指标
        6.3.2 林板纸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预测
        6.3.3 经济林产业的发展预测
        6.3.4 花卉产业的发展预测
        6.3.5 野生动物繁殖与利用产业的发展预测
        6.3.6 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预测
        6.3.7 重点林业产业带未来发展预测
    6.4 本章小结
7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评价
    7.1 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7.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7.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7.1.3 评价指标的筛选
        7.1.4 部分指标含义阐述
    7.2 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7.2.1 指标权重的评价方法
        7.2.2 综合评价方法
    7.3 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7.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7.3.2 综合评价
        7.3.3 评价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战略
    8.1 林业产业带发展规划
        8.1.1 发展规划原则
        8.1.2 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策略
    8.2 苏省重点林业产业带发展能力提升策略
        8.2.1 资源策略
        8.2.2 产业策略
        8.2.3 市场策略
        8.2.4 技术策略
    8.3 江苏省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8.3.1 制度保障
        8.3.2 政策保障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天保工程的界定
        1.1.2 天保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1.1.3 选题理由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森林资源价值理论
        2.1.1 森林资源的经济学特征
        2.1.2 森林资源的价值
        2.1.3 森林资源价值的确定
    2.2 森林生态系统理论
        2.2.1 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2.2.2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2.3 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理论
        2.3.1 林业分类经营概念
        2.3.2 森林分类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2.3.3 国外林业分类经营评析
        2.3.4 我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理论研究
    2.4 协调发展理论
        2.4.1 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2.4.2 我国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情况
        2.4.3 天保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分析
        2.4.4 天保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延边林区情况分析
    3.1 延边州自然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资源
    3.2 延边州社会经济概况
        3.2.1 政策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文化环境
    3.3 延边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3.4 延边林区特殊性
    3.5 长白山森工集团(原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情况
        3.5.1 体制沿革
        3.5.2 资产情况
        3.5.3 企业优势
    3.6 本章小结
4 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情况分析
    4.1 延边州天保工程一期情况分析
        4.1.1 主要成效
        4.1.2 成效分析
    4.2 延边州天保工程二期情况分析
        4.2.1 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
        4.2.2 面临的主要问题
        4.2.3 重点内容
        4.2.4 社会保障与社会公益体系建设
        4.2.5 产业发展构想
        4.2.6 政策与资金投入
        4.2.7 保障措施
        4.2.8 效益分析
        4.2.9 组织领导
    4.3 本章小结
5 评价体系研究
    5.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5.1.1 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
        5.1.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5.1.3 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5.1.4 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性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5.2.1 生态效益指标
        5.2.2 经济效益指标
        5.2.3 社会效益指标
        5.2.4 实施效果综合评价指标
    5.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5.4 评价方法
        5.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5.4.2 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5.4.3 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5.5 评价等级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以珲春林业局为例
    6.1 珲春林业局基本情况
        6.1.1 珲春概况
        6.1.2 珲春林业局概况
    6.2 珲春林业局天保工程二期情况
    6.3 珲春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6.3.1 指标权重
        6.3.2 指标评价值
        6.3.3 综合评价值
        6.3.4 评价结果分析
    6.4 珲春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效果分析
        6.4.1 森林经营
        6.4.2 林业产业
        6.4.3 全民创业
    6.5 问题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1.3 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空间研究进展
    1.4 城市密集区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2.1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的态势与问题
    2.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2.3 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保护的启示
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
    3.1 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比较
    3.2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概况
    3.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态势
    3.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生态效应
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
    4.1 生态空间的概念
    4.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
    4.3 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分析
5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
    5.1 相关理论
    5.2 基于博弈论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解释框架
    5.3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作用机理
    5.4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模型及特征
6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
    6.1 已有生态空间分类体系的探讨
    6.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
    6.3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
7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
    7.1 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框架
    7.2 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
    7.3 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7.4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有待深化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10)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林木业的发展状况
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3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以科技为先导, 建立林业创新机制
    3.2 改变林业结构, 加快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相关林业法律制度
        3.3.1 进一步完善林业相关立法工作我国的相关林业法
        3.3.2 改进相关工作方式、方法健全管理机制, 加强林地管理, 控制林业资源的过度消耗,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3.3 综合预防监测、健全责任制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

四、发挥科技先导作用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黑晓卉.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4]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研究[D]. 莫文希.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5]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6]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的通知[J].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政报, 2015(07)
  • [7]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雷礼纲.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1)
  • [8]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李秀民.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9]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D]. 王智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10]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J]. 段文秀.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20)

标签:;  ;  ;  ;  ;  

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