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乡土地理探讨高中地理教学的实用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璟[1](2021)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 ——以巴中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独特性、实用性、趣味性以及相对稳定性,是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资源。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则能加强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及爱国爱乡情怀的培养。深度教学一直以来是较难达到的教学高度,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深度教学。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于地理教学的不同阶段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够发挥不同的教学作用,进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下潜藏地理意义的理解。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从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基础、分类应用以及教学案例梳理三个方面对巴中市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了整理与分析。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深度教学分为理解性教学、探究性教学和回应性教学三个教学阶段,并针对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作了相应的教学分析。通过处理和分析巴中市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所做调查问卷可知,目前巴中市深度教学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存在乡土地理要素未成体系、乡土地理信息处理能力有待加强、乡土地理情感培育遭到忽视三个方面的问题。基于这三方面又将其细化成了具体的六点:缺乏完善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体系,师生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了解程度低;受应试教育制约,乡土地理教学缺乏实施空间;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形式单一,缺乏野外实践及科学实验分析;教师忽视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学生乡土地理信息处理能力差;乡土地理知识考察频次低,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检验;教师注重讲解教材知识,忽视对学生乡土情感的培育。针对调查中出现的六点问题,研究从加大乡土地理知识挖掘力度、提升乡土地理信息处理能力、重视乡土地理信息情感培育三个方面给出了几点应用策略:第一,加强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与编撰,构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体系;第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实施空间;第三,丰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形式,引导学生将地理视角由课内转向课外;第四,以教材地理知识为出发点,重视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第五,加大乡土地理知识考察力度,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六,贯彻深度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乡土情感的培育。最后,本文分别从设计导学案、开发教学案例、编制课后习题三个方面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作了示例。
宫晖[2](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自201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推广研学课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建议加强地理实践,因此地理研学课程成为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10个部门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富的研学课程资源,适合开发地理研学课程,设计地理研学案例。因此,笔者基于高中地理内容,以地理研学课程为途径对赤峰市的课程资源进行案例设计和实施,研究如何通过地理研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活教育理论、课程开发理论和地理教学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行动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进行研究。研究思路是分析典型案例,为案例设计奠定基础,进而实施案例,得出结论、启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地理研学课程推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丰富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案例,为周边地区研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以及为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设计提供一般思路。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开展地理研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地理实践力为地理研学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第二,对赤峰市乡土地理资源进行研究,按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归纳整理。第三,从课程标准中选择能够进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内容共9项,对教学提示、内容要求以及研学地点的选择进行汇总。以湘教版2本地理必修教材为依据能够进行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内容共18项,按照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综合类3类进行开发,共得到13项主题,并分别设计研学内容。第四,通过分析他人的案例得出相应的启示并总结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原则5项,分别是教育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实操性原则。第五,研究得到研学案例的基本组成8部分,分别是研学主题、研学地点概况、研学目标、研学线路与时间安排、研学课程准备工作、研学活动方案、研学评价、研学手册。第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4个。
李梦君[3](2021)在《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2016年以来,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十个部门也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打造地域特色的研学课程成为研学实践的重要任务。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成为提升一线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难以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地理研学课程为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研学资源,能够为地理研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重要的现实环境。本文紧密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和新版本高中地理教材,探讨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将研学课程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归纳高中地理课程中适宜开展地理研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并实施。在分析11个相关的高中地理研学课程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课标、教材、乌海市地域特色,进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为地区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提供参考,为落实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帮助。经过相关文献分析、实地考察和行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乡土性原则、融合化原则、地理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设计程序为设计准备、实地调研、整合分析三大步骤。第二,在归纳总结获得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得到适宜开展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资源应具有代表性、体验性、探究性和交通通达性等特点,结合课标及高中地理教材,筛选得到17个研学主题、34个研学课题。第三,将得到的研学主题归纳为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综合类等3类进行开发,本文设计4个研学课程案例方案,研学方案的构成包含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线路、活动准备、实施方案(包括小课题)、研学评价量表、研学手册等七部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有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
徐基晟[4](2021)在《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要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设与地理相关的乡土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个体发展等需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有利于落实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回应教育回归生活的时代诉求。天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非常丰富,运河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探究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提供系统的乡土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研究主要指向运河文化对天津的深刻影响,挖掘运河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了解其开发与利用现状,并探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论述。掌握国内外关于运河文化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通过天津高中地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可知,教师高度认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作用,且在教学中积极进行应用;运河文化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契合度很高,可以选择契合课标要求、促进学生能力和情感培养的内容融入教学;教师对运河及运河文化了解较少,应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挖掘运河文化内涵,进行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再次,以时间为脉络,梳理了运河对天津聚落产生的深远影响;对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进行了类型划分,整体把握与运河文化有关的地理课程资源及其教学价值;依据课程标准,探讨了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最后,基于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总结了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和相关策略;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角度切入,提出了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利用策略:课堂教学从课堂导入、案例教学、教学评价等三方面着手,课外实践活动主要通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进行;并结合天津运河文化设计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本文不足为由于条件限制,相关教学活动没有进行实施。
齐萌[5](2021)在《课程文化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课程文化”是师生内含于心的课程价值观与外显于形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学习等符号与行为的综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价值引领和规范指导。乡土地理课程具有地域性和人文性的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程文化自觉,课程文化从课程价值观、课程符号、课程规范3方面为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以发挥乡土案例的育人价值。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一)确定研究内容与路径。通过文献研究从课程文化与乡土案例开发两大角度出发进行文献梳理,并对课程文化、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课程文化自觉理论、问题导向学习理论、生本教育理论、范例教学理论对本文的指导意义,确定本文研究内容与路径。(二)开发现状调查。通过调查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现状,发现存在案例开发合作意识淡薄、有效开发途径少、课程开发能力弱等问题,提出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建设地理学科基地、课程开发专门培训等措施;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乡土资源的选择与整合,并以天津市城市“看海”问题、天津地铁带来的“文物之伤”问题为依托进行两则乡土案例的开发与设计。(三)乡土案例应用研究。在梳理前人提出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将课程文化视域划分为课程价值观、课程符号、课程规范三个维度,结合乡土案例教学形成3个维度、9个观察视角、27个观察点的观察表,在此视域下对16节课例进行观察与分析,总结优秀的高中地理乡土案例教学课例具有以下特质:第一,围绕课标,一例贯通;第二,案例探究,学思研磨;第三,授人以渔,延例拓展;第四,乡土风情,知情合一。(四)乡土案例教学设计研究。基于天津市一0二中学生活化、实践化地理学科特色,结合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应用策略,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节为例进行乡土案例教学设计。(五)结论与反思。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未能把乡土案例教学设计付诸实践;调查样本数量较小,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龙志强[6](2021)在《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指出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我国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则是各地方进行地理课程改革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还是偏远落后的小县城,都离不开乡土地理教育,可见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方面研究的重要性。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需要大量贴近生活和能够体现家乡特色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使基础教育改革得到有序的推进,改变教育仅仅只服务于考试的教育状况,让教育回归学生的情感与生活。本文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首先对迪庆州的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本文主要选取迪庆州具有代表性的高中,研究学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迪庆州高中学校地理学科组的教师和各个年级的学生,了解现实之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开发与应用策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该区域主要存在教师和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内容了解程度不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重视程度和资金、人力资源投入程度不高,乡土地理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等问题。通过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解读,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提出基本原则,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策略。主要策略有,让地理融入校园生活,构建情境要素信息库,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和资金投入,进行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建设等。在对研究区域的现状和问题的解决方向有一定的把握后,本研究进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阶段,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和实践调查,将迪庆州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梳理,整理出迪庆州的乡土地理概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开发原则,结合新课标及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整理出迪庆州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供开发与应用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内容;最后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开发了三个不同类型的高中乡土地理课程教学案例,三种类型的案例适宜不同的教学需求,为迪庆州的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探索新的思路。
李佩瑶[7](2021)在《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包头市乡土地理为例》文中指出乡土地理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知识内涵、掌握知识并运用于实际生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这也是拓展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前提。4F模式作为一种以引导反思为主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设计的死板、学生参与少、被动学习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并使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有所提高,创造了一种基于不同学习风格的有温度的教学环境,也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基于4F模式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同时,乡土地理的可观察性也决定了4F模式的可行性,为创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过程奠定了基础,基于该模式的乡土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符合当今的教学理念。本文以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研究,二是策略研究。主要研究的问题是高中地理内容中有哪些是可以运用4F模式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包头市哪些地理资源可作为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如何设计出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基于以上问题,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例分析、行动研究和小组合作探究五种研究方法,设计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并提出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设计策略。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遴选包头市适合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共六大类9个主题,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城市、经济环境、交通和资源环境问题。第二,设计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5个。分别是以包头市工业区位和布局为主题的“大气多彩,草原钢城”;以包头市的植被和自然地理环境关系为主题的“万亩青绿,城中草原”;以包头市的城市空间布局为主题的“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以包头市的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为主题的“塞外通衢,九原文化”;以包头市的水循环为主题的“旖旎石门风景,壮美昆都仑河”五个案例。第三,提出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包括:(1)紧扣一宗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设计宗旨;(2)运用两手段:“化繁为简,以情激趣”整合乡土地理信息;(3)把握两方向:基于4F模式升华学生观察认知,巩固知识获得;(4)划分四阶段:教学设计关注差异化,教学过程实现四步进阶;(5)创设多情境:设计层层深入的乡土情境。
张慧[8](2021)在《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理学来源于生活,地理教学的一个优良的传统是注重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教学满足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的实践需求,且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要对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不断创新,并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重视问题式教学”。首要教学原理就是以聚焦问题为中心,面向实际生活中的完整任务开展教学,从而进行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和融会贯通四个阶段,形成完整的教学循环。首要教学原理中“聚焦问题”,指当学习者参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这就为教师提供了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进行教学这一条道路。因此,有必要探讨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乡土地理教学问题。本文以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从首要教学原理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和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乡土地理教学研究内容三个方面梳理了近几年首要教学原理及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对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进行了考察,遴选出适宜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通过案例分析法对遴选出的20个教学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从中总结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设计了7个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将1个教学案例进行实施并进行了反思。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依据课程标准、教材、乡土地理、首要教学原理选择了两大类14个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资源。第二,设计了七个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乌兰察布市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别为以乌兰察布市霸王河水循环为主题的“三山两河——以霸王河水循环为例”;以察哈尔火山群地貌为主题的“草原火山——以乌兰哈达国家地质公园为例”;以集宁区关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为主题的“海绵城市——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为例”;以乌兰察布独特的察哈尔文化为主题的“文承千载——以察哈尔文化为例”;以乌兰察布的优势农业资源马铃薯为主题的“薯都蝶变——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乌兰察布的皮革产业的优势区位服务条件为主题的“草原皮都——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乌兰察布的着名湿地资源岱海保护区为主题的“塞外仙湖——以岱海保护区为例”。第三,通过分析他人的案例、设计自己的案例和实施自己的案例,总结提炼出了四条设计策略,分别是:立足高中地理课标,选择乡土地理案例主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案例教学目标;以首要教学原理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引导,设计逻辑主线。
王思源[9](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刘亚茹[10](2021)在《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不断更新变化,而梳理高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演变,为进一步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编制出符合时代特点又更加科学的教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价值。本文运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法和历史研究法,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53版、1957版、1959版、1982版、1990版、1991版、1996版、2000版、2004版和2019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农业地理”进行分析。首先明确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大纲、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农业地理”的要求,然后分析不同时期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在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思想与观念方面的演变特点,最后探讨了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教材发展建议。研究表明,近70年来,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在知识选取、表述方式、能力要求和思想与观念方面呈现出一定的演变特点。在知识选取方面,“农业地理”知识选取变化较大、内容逐渐精简且突出地理性、农业区位因素为核心内容;表述方式方面,课文表述越来越科学严谨、教学辅助材料类型增多、内容更为丰富;图像的数量和类型都有所增加、图文结合更加紧密;活动系统所占比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同时活动系统、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之间密切融合。在能力要求方面,能力水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实践类能力有待发展。在思想与观念方面,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始终未变,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完善、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近70年来,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因包含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内因主要包含地理教材编写依据的演变、农业地理学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等。最后,对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内容修订和教材的使用提出建议:适当增加地理实践类的活动;适当增加农业地理学史的相关知识;结合当前农业发展实际,及时更新地理教学材料;重视图像的作用,养成学生读图习惯;借鉴旧版教材活动,新旧联系丰富教学。
二、结合乡土地理探讨高中地理教学的实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合乡土地理探讨高中地理教学的实用性(论文提纲范文)
(1)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 ——以巴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是地理课程标准改革的必然要求 |
1.1.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开启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钥匙 |
1.1.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
1.1.4 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一定优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深度教学研究进展 |
2.1.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
2.1.3 小结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深度教学 |
2.2.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2.2.3 深度教学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关联 |
2.3 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2.3.3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章 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
3.1 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基础 |
3.1.1 巴中市概况 |
3.1.2 巴中市自然地理资源 |
3.1.3 巴中市人文地理资源 |
3.2 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类应用 |
3.3 巴中市乡土地理教学案例梳理 |
第四章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的深度教学应用分析 |
4.1 深度教学理念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分析 |
4.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理解性教学分析 |
4.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探究性教学分析 |
4.4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回应性教学分析 |
第五章 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 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现状调查 |
5.1.1 调查目的 |
5.1.2 调查方法 |
5.1.3 调查对象 |
5.1.4 调查内容 |
5.2 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
5.2.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5.3.1 乡土地理要素解读未成体系 |
5.3.2 乡土地理信息处理能力有待加强 |
5.3.3 乡土地理情感培育遭到忽视 |
第六章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案例 |
6.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6.1.1 加大乡土地理知识挖掘力度 |
6.1.2 提升乡土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
6.1.3 重视乡土地理情感培育 |
6.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设计 |
6.2.1 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设计导学案 |
6.2.2 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案例 |
6.2.3 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课后习题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件 |
(2)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研究方法 |
2.研究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地理实践力 |
2.研学课程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生活教育理论 |
3.课程开发理论 |
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来源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具体分析 |
1.自然地理类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
2.人文地理类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
(一)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原则 |
1.教育性原则 |
2.因地制宜原则 |
3.安全性原则 |
4.趣味性原则 |
5.实操性原则 |
(二)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依据 |
1.赤峰市乡土地理 |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
3.高中地理教材 |
4.师生实际情况 |
(三)研学课程案例的基本组成 |
1.研学主题 |
2.研学地点概况 |
3.研学目标 |
4.研学路线与时间安排 |
5.研学课程准备工作 |
6.研学活动方案 |
7.研学评价 |
8.研学手册 |
(四)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
1.案例一:燕京啤酒(中京)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研学课程 |
2.案例二:赤峰市博物馆研学课程 |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实施 |
(一)案例实施 |
1.燕京啤酒(中京)有限责任公司研学课程实施 |
2.赤峰市博物馆研学课程实施 |
(二)案例实施启示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学案例汇总表 |
附录2 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具体分析表 |
附录3 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
附录4 地理研学课程案例成果展示 |
致谢 |
(3)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研学 |
2.地理研学 |
(二)理论基础 |
1.自然主义教育 |
2.生活教育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4.现代课程理论 |
二、高中地理研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二)案例具体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三、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
(一)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原则 |
1.乡土性原则 |
2.融合化原则 |
3.地理性原则 |
4.体验性原则 |
(二)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程序 |
1.设计准备 |
2.实地调研 |
3.整合分析 |
(三)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依据 |
(四)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资源 |
1.“课标+区域资源”定主题 |
2.“教材+研学点资源”定课题 |
四、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实施 |
(一)课程实施方案 |
(二)课程实施 |
1.准备阶段 |
2.实施阶段 |
3.评价阶段 |
(三)课程方案实施启示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高中地理研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2: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案例设计方案 |
附录3: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之《研学手册》 |
致谢 |
(4)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3 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和问卷设计 |
3.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 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分析 |
4.1 天津——河海交汇之城 |
4.2 天津运河文化概况 |
4.3 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的类型和教学价值 |
4.4 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与课程内容的衔接 |
5 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
5.1 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
5.2 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路径 |
6 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利用策略 |
6.1 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 |
6.2 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在地理实践中的利用 |
6.3 “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教学案例设计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地理教师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调查问卷 |
致谢 |
(5)课程文化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及相关内容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课程文化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 |
3.1 课程文化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问卷调查研究 |
3.2 乡土案例的开发与设计——以天津市为例 |
第4章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应用分析 |
4.1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的价值追求 |
4.2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观察思路与对象 |
4.3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观察指标体系的建构 |
4.4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评价方法与过程 |
4.5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课例存在的问题 |
4.6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4.7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优质课例的共同特质 |
第5章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设计 |
5.1 乡土案例教学设计的适应性分析 |
5.2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设计——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二、新课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出明确要求 |
三、迪庆州的发展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应用有客观需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主要概念阐释 |
一、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 |
二、乡土地理的内涵 |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 |
第二节 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情境认知理论 |
三、“教育即生活”理论 |
第三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要求 |
一、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要求 |
二、高中地理课程实施的要求 |
第三章 迪庆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概况 |
一、调查方法和步骤 |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 |
第二节 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对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必要性认知 |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程度及效果 |
三、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了解程度和获取情况 |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条件 |
五、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态度 |
第三节 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程度 |
二、学生对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态度 |
三、学生对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感兴趣的程度 |
四、学生对迪庆州乡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
第四节 调查结论 |
一、教师和学生对迪庆州乡土地理知识的掌握缺乏深度 |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重视程度不高 |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
四、乡土地理实践性教学难以开展 |
第四章 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策略 |
第一节 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基本原则 |
一、地方性原则 |
二、适用性原则 |
三、综合性原则 |
四、针对性原则 |
第二节 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途径 |
一、构建情景要素信息库 |
二、建设乡土地理实践基地 |
三、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和资金投入 |
四、构建热爱乡土地理的校园文化 |
第五章 迪庆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
第一节 迪庆州乡土地理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形 |
三、气候和植被 |
四、水文 |
五、自然资源 |
六、人口和少数民族 |
七、农业和工业 |
八、旅游 |
第二节 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 |
一、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选择 |
二、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建议 |
第三节 迪庆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实践案例 |
一、迪庆州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
二、迪庆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课程教学案例 |
三、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教师访谈题录 |
附录 B 学生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包头市乡土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1.乡土地理 |
2.教学案例 |
3.教学模式 |
一、4F教学模式理论 |
(一)4F教学模式基本组成 |
(二)4F教学模式应用程序 |
(三)4F教学模式应用注意事项 |
1.F1(Fact)环节注意事项 |
2.F2(Feel)环节注意事项 |
3.F3(Find)环节注意事项 |
4.F4(Future)环节注意事项 |
二、基于4F模式高中地理教学的包头市乡土地理资源分析 |
(一)基于4F模式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二)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适宜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 |
2.依据教材确定适宜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 |
3.依据4F模式确定乡土地理教学内容 |
(三)基于4F模式高中地理教学的包头市乡土地理资源分析 |
1.遴选的包头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2.基于4F模式的包头市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 |
三、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一)案例组成说明 |
1.案例来源与筛选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 |
1.自然地理类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2.人文地理类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围绕课标教材,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2.运用乡土地理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加深知识理解 |
3.通过“观察—感受—学习—应用”模式增能提智 |
4.教师引导观察思考,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
5.采取问题链组织乡土地理情境创设 |
四、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依据 |
1.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
2.依据高中生特点 |
3.依据4F模式教学特性 |
4.依据乡土地理特征 |
(二)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组成 |
(三)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1.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主题选择分析 |
2.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呈现 |
3.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启示 |
(四)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1.紧扣一宗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设计宗旨 |
2.运用两手段:“化繁为简,以情激趣”整合乡土地理信息 |
3.把握两方向:基于4F模式升华学生观察认知,巩固知识获得 |
4.划分四阶段:教学设计关注差异化,教学过程实现四步进阶 |
5.创设多情境:设计层层深入的乡土情境 |
五、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实施 |
(一)案例实施过程 |
1.准备过程 |
2.实施过程 |
(二)评价与反思 |
(三)案例实施启示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遴选包头市适合4F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
2.设计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5 个 |
3.提出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乡土地理考察与访谈记录表 |
附录二:包头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附录三: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一览表 |
附录四: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一览表 |
附录五: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汇总表 |
附录六: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七: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8)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1.首要教学原理 |
2.乡土地理 |
3.教学案例设计 |
一、首要教学原理的理论分析 |
(一)首要教学原理的基本组成 |
(二)首要教学原理的适用性分析 |
(三)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乡土地理教学过程设计和要求 |
二、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
(一)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分析 |
(二)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特征 |
1.气候冷凉,塞上薯都 |
2.地形多样,资源丰富 |
3.历史悠久,草原皮都 |
4.风能富集,风电之都 |
5.区位优越,三北枢纽 |
(三)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 |
1.选择依据 |
2.选择视角 |
3.基于首要教学原理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三、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来源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呈现 |
1.案例名称 |
2.案例作者、单位 |
3.案例来源 |
4.案例组成 |
5.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教学目标的设计 |
2.教学内容的选择 |
3.教学过程的安排 |
4.教学评价的方式 |
5.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 |
四、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设计依据 |
1.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
2.依据首要教学原理 |
3.依据乡土地理 |
(二)案例设计 |
1.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主题选择分析 |
2.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呈现 |
(三)设计策略 |
1.立足高中地理课标,选择乡土地理案例主题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案例教学目标 |
3.以首要教学原理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 |
4.以问题为引导,设计逻辑主线 |
五、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
(一)案例实施过程 |
1.准备过程 |
2.实施过程 |
3.总结过程 |
(二)案例实施启示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遴选出适合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2.设计了七个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
3.提出了四个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乡土地理考察与访谈记录表 |
附录2 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目录 |
附录3 首要教学原理类文献分析汇总表 |
附录4 乡土地理类文献分析汇总表 |
附录5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案例分析表 |
附录6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9)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2017 年版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 |
2.2019 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颁布 |
3.“农业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
4.“农业地理”是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
(二)研究现状 |
1.地理教材的研究现状 |
2.“农业地理”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和内容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1.有利于了解我国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
2.有利于从地理教材视角了解农业地理的发展历程 |
3.有利于为教材编写者提供教材修订参考 |
4.有利于教师更好研究和使用地理教材 |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育文件中对“农业地理”的要求 |
(一)高中地理教材初建时期:1949-1957 年 |
(二)高中地理教材精简时期:1958-1965 年 |
(三)高中地理教材停滞时期:1966-1976 年 |
(四)高中地理教材振兴时期:1977-1995 年 |
1.1981 年教学计划 |
2.1986 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
3.1990 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 |
(五)高中地理教材发展时期:1996-2002 年 |
1.1996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
2.2000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
(六)高中地理教材改革时期:2003-2016 年 |
(七)高中地理教材创新时期:2017 至今 |
(八)地理教育文件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特点 |
1.“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出现具有不连续性 |
2.“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内容逐渐精简 |
3.“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要求更加全面 |
二、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具体分析 |
(一)高中地理教材初建时期:1949-1957 年 |
1.1953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2.1957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二)高中地理教材精简时期:1958-1965 年 |
(三)高中地理教材停滞时期:1966-1976 年 |
(四)高中地理教材振兴时期:1977-1995 年 |
1.1982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2.1990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3.1991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五)高中地理教材发展时期:1996-2002 年 |
1.1996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2.2000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六)高中地理教材改革时期:2003-2016 年 |
(七)高中地理教材创新时期:2017 至今 |
(八)不同版本教材“农业地理”中“水稻”内容的变化 |
1.1953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米”内容 |
2.1957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内容 |
3.1959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内容 |
4.1982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谷”内容 |
5.1996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水稻种植业”内容 |
6.2004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季风水田农业”内容 |
7.2019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亚洲水田农业”内容 |
8.总结 |
三、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特点 |
(一)知识选取与呈现方式的演变特点 |
1.知识选取的演变特点 |
2.知识呈现方式的演变特点 |
(二)能力要求方面的演变特点 |
1.能力水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 |
2.实践类能力有待发展 |
(三)思想与观念方面的演变特点 |
1.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未变 |
2.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完善 |
四、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1.政治因素 |
2.经济因素 |
3.科技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1.教材编写依据的变更 |
2.农业地理学的发展 |
3.教育观念的变化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1.知识选取与呈现方式 |
2.能力要求方面 |
3.思想与观念方面 |
4.影响因素方面 |
(二)建议 |
1.对“农业地理”内容修订的建议 |
2.对“农业地理”内容教学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十本研究教材的封面和书籍信息 |
附录2 十本研究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
致谢 |
四、结合乡土地理探讨高中地理教学的实用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 ——以巴中市为例[D]. 张璟.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D]. 宫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D]. 李梦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天津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徐基晟.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5]课程文化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D]. 齐萌.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6]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D]. 龙志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包头市乡土地理为例[D]. 李佩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8]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为例[D]. 张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9]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D]. 刘亚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