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川西生态旅游区山地灾害防治对策

浅谈川西生态旅游区山地灾害防治对策

一、川西生态旅游区山地灾害防治对策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治兵[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何星[3](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江峰[4](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谭玉芳,李丽慧,王学良,刘海洋,孙娟娟,王明[5](2017)在《浙江台州某山区旅游景区泥石流基本特征及防治对策》文中认为浙江台州某景区属于中、低山区,地形坡度变化急剧,多悬崖峭壁,地形陡峭。现场调查的景区内共8条泥石流冲沟分别位于北西向流向小溪的两侧,冲沟规模虽不大,但纵比降为485‰864‰,为泥石流发育提供较大势能。2017年7月5日台州地区的局地暴雨引发8条冲沟暴发泥石流,其中冲沟1至冲沟7携带的碎石堆积阻碍了游路,冲沟8携带的碎石淤积于景区售票办公室内,造成严重财产损失。本文对8条冲沟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冲沟8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计算优化冲沟8泥石流的重度、流速、一次泥石流总量、一次泥石流冲出的固体物质总量等特征参数,据此提出了防治方案。本文对景区及附近景区泥石流沟谷的调查和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单莉莉[6](2012)在《四川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在简略地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前人研究概况之后,首先总结了四川威远穹窿区的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条件,区位条件和经济概况。其次探讨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地质背景,主要分为地层系统,地质构造,以及在穹窿背斜控制下的矿产资源。最后解析穹窿构造的形成和威远穹窿整体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威远油气藏的成藏特征。威远穹窿在地质构造上称为威远背斜,是在川中地区地层很平缓褶皱很微弱的背景下,一个近半球状突起的穹状背斜,在四川盆地是非常特殊的地质构造。四川威远穹窿区景观资源属于地质遗迹旅游资源,本文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威远穹窿地区单体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布、分类和特征,其中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景观的共划分出单面山、砂岩方山、层状地貌、溶蚀槽谷低山、峡谷景观、地质灾害地貌景观、典型矿床与采矿点景观、水体景观8个单体景观类型。并对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单体景观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成因分析,最后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同时,对和地质遗迹景观共生的古寨文化资源,水利工程以及气候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旅游资源也进行了分类与评价。总体而言在威远穹窿地貌区内以穹隆地质构造为背景蕴藏了众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两者交相辉映。本文在分析穹窿景观特征和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威远穹隆景区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模式,由于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景观具备典型性、稀缺性和极高的观赏性,从而体现出重要科学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和环境价值。由于对该景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研究不够,利用程度也较差,大部分景点处于未开发—半开发状态。因而在旅游业在起步期将投入大量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和开发项目的建设,随着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旅游区内外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及项目的建成,旅游区的旅游产业迅猛增长,收益成本比将迅速提升。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景观可深入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科普内涵,以科普为主题进行产品设计和区域整合。开发与基础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相关的地质科普体验旅游项目,建立地质景观旅游产品和数字化威远穹隆景区管理模式,将威远穹窿旅游产品分为“穹窿古寨群旅游产品”、“穹窿山地生态旅游产品”、“穹窿乡村旅游产品”及“穹窿工业科普旅游产品”。最后提出了威远穹隆景观的保护性策略,文中提出采用分级方式进行保护培育,总体而言,威远穹窿地区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旅游资源特色,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和不同客源层次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建立观光、度假等综合型生态低碳旅游产品体系。

曾作良[7](2011)在《云南省楚雄州山地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使得云南的山地环境破坏也越来剧烈,从而加剧了云南省各个地区山地灾害的发生概率。特别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给云南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减少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通常采取的是对山地灾害进行风险区划,根据区划结果再进行风险管理和防范。而传统的山地灾害区划方法存在着较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受山地灾害研究人员知识水平、业务水平和经验的影响,山地灾害风险管理定量化程度低,而且处理数据的能力有限,工作效率低。针对这个问题,将GIS技术运用到山地灾害区划中来,通过山地灾害的区划,划分出风险度高低的分布图,可以根据风险性程度的高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减少或者避免山地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危害,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研究的思路是:首先,明确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研究的内容,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与评论,总结了国内外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同时对山地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整合,包括山地灾害的概念,风险管理、保险机制以及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等。其次,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以楚雄州泥石流为例,将GIS技术运用到山地灾害风险管理中,通过GIS与数学模型结合,对楚雄州泥石流进行风险评价与区划。主要从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诱发动力分析入手,结合区域泥石流调查结果,提取坡度、坡向、地形高度、降雨等自然因子和人口密度、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单位道路道路面积等社会经济因子,运用GIS软件采取因子叠加和数理统计等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判读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得出楚雄州安全区、低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重度危险区和最重度危险区五个综合区划图。第三,本文针对泥石流的危险度分区结果进行了验证,在验证合格的基础上根据危险度分区结果提出不同危险区的泥石流的防治减灾策略。最后,在危险度分区的基础上对楚雄州山地灾害的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了建立,并创新性的将保险机制引入到山地灾害保险中来,通过计算出个人和政府的保险投入产出额度,分析出保险的投入有效性,从而使保险在山地灾害中发挥出风险转移的作用。

周秋文[8](2011)在《基于GIS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处于青藏高原的东缘,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生态和环境意义,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任何不合理的生态旅游活动都可能对川西高原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环。川西高原面积广大,不同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和旅游资源状况有一定差异,因此采用合理的区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方法,对川西高原进行评价和分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地生态保护的分区和措施,对于保护脆弱的川西高原生态环境和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出发,得出区域生态旅游适宜度的四个影响因素: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旅游基础条件、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并对川西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川西高原生态旅游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3个要素层、18个指标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以GIS技术为基础,以1km栅格为评价单元,在咨询相关专家后,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ARCGIS中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进行了评价和分区,为川西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将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划分为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适宜区面积约为45251km2,占评价总面积的18.7%;较适宜区面积约为70882 km2,占评价总面积的29.3%;较不适宜区面积约为78656 km2,占评价总面积的21.4%;不适宜区面积约为74072 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30.6%。在研究区生态旅游适宜度单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生态旅游区、生态培育区、生态保护区三个等级的旅游地生态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最后,本文从旅游规划、政策法规、文化保护、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川西高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途径与对策。

陈嘉睿[9](2010)在《夹金山山地旅游保护性开发研究》文中指出夹金山地区为邛崃山脉支脉,主峰尖子山,海拔5472m。旅游区主要位于小金县和宝兴县境内。区内植被良好、珍贵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九寨水美,小金山奇”,区内群山环抱,千岩竞秀,奇峰峻岭高耸云天。溪流、海子、雪山、森林、草甸、牛羊构成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红军长征文化和嘉绒藏族风情使得夹金山在具有出众自然资源的同时还兼具独特的人文资源,是山地旅游开发的理想地区。由于当今社会环境污染的严重、生态环境的破坏,山地旅游开发不能再走粗放型的老路。开发和保护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甚至开发本身就意味着破坏。怎样才能在旅游开发中即能满足当代游客的需求,又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值得研究并找出解决办法的。本论文通过对地域分异规律、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容载力理论以及“低碳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分别从夹金山的区位概况、山地资源概况、旅游开发现状等方面着手分析,并通过借鉴国外山地旅游开发的经验,为实现夹金山山地旅游的保护性开发,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具体是:旅游产品空间优化策略,山地文化保护性开发策略,山地环境保护策略,山地灾害防治策略。在旅游产品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中,按照垂直地带性差异和水平地带性差异,以及相应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出相应的旅游产品。这样是依据夹金山自然的差异“因山制宜”,避免了生硬的破坏或者重造资源,可以很好的达到保护山地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的目的。在山地文化的保护性开发策略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山地文化是山地旅游重要的因子。随着旅游开发,游客大量涌入,外界的文化肯定对旅游区山地文化有所冲击。因此,可以采用通过节庆活动,扩大山地文化影响的方法保护文化;再者可以在旅游产品中,融入山地文化要素,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中都加入夹金山长征文化和嘉绒藏族文化内涵。最后还可以通过加强社区参与,打造不同特色旅游村寨的方法,保持和传承当地文化。在山地环境保护的策略中,通过优化保护分区方法,保护核心资源。通过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从政府到社区,从居民到游客,都自觉的注意低碳环保。通过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中注意环境保护,可以减少山体破坏、“三废”污染。通过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和加强全面生态管理教育,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意识高度保障了山地旅游开发。最后,由于山地为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因此要注意山地灾害的防治。从区内活动场所的选址,到生物和工程防治,尽量减少山地灾害给旅游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

张达[10](2009)在《我国旅游灾害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首先选取了十几年来国内旅游灾害的相关文献。从文献的数量、研究区域的时空分布等角度行了分析,然后从旅游灾害的致灾要素、成因、预防旅游灾害的对策、旅游灾害预防与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综述。最后笔者提出了我国旅游灾害的研究展望。

二、川西生态旅游区山地灾害防治对策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生态旅游区山地灾害防治对策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6)四川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威远穹窿景观的地质特征具有独特性和可开发性
        1.1.2 穹窿地质景观开发可成为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新类型
        1.1.3 威远穹窿旅游开发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1.1.4 威远穹窿景观的开发体现了创新地学发展观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对穹窿地质遗迹景观的研究概况
        1.2.2 威远穹窿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第2章 威远穹窿自然与人文地理概况
    2.1 威远穹窿区位条件
        2.1.1 地理区位
        2.1.2 交通区位
        2.1.3 经济文化区位
    2.2 威远穹窿自然环境条件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环境
        2.2.3 土壤条件
        2.2.4 水文特征
        2.2.5 生态植被
    2.3 人文历史与经济社会背景
        2.3.1 历史文化背景
        2.3.2 经济社会概况
第3章 四川威远穹窿成景地质背景
    3.1 地层系统
        3.1.1 三叠系
        3.1.2 侏罗系
        3.1.3 白垩系—古近系
        3.1.4 第四系
    3.2 地质构造
        3.2.1 区域构造特征
        3.2.2 威远穹窿形成与演化
    3.3 穹窿构造与矿产
        3.3.1 威远穹窿三叠系矿产
        3.3.2 威远穹窿震旦系油气藏
第4章 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景观特征与评价
    4.1 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及特征
        4.1.1 类型
        4.1.2 特征与成因分析
        4.1.2.1 单面山
        4.1.2.2 砂岩方山
        4.1.2.3 溶蚀槽谷低山
        4.1.2.4 峡谷景观
        4.1.2.5 典型地质剖面
        4.1.2.6 典型矿产及采矿点遗迹景观
        4.1.2.7 穹窿区水体景观
        4.1.2.8 地质灾害遗迹景观
    4.2 地质遗迹共生旅游景观类型及特征
        4.2.1 类型
        4.2.2 特征
        4.2.2.1 以砂岩方山地貌为依托的古寨群遗址
        4.2.2.2 穹窿区工业旅游资源
        4.2.2.3 与穹隆方山群中的峡谷相衬映的水利工程
        4.2.2.4 穹窿丘陵区的田园风光
        4.2.2.5 气候资源
    4.3 威远穹窿区地质遗迹景观对比特征
        4.3.1 相似地质遗迹景观对比特征
        4.3.2 相关人文景观对比特征
        4.3.3 穹窿区旅游景观资源特色与优势
    4.4 四川威远穹窿区旅游资源评价
        4.4.1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4.4.2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4.4.2.1 评价指标及方法
        4.4.2.2 等级划分
        4.4.2.3 评价结果(表 4-5,图 4-10)
第5章 四川威远穹窿景观开发与保护模式研究
    5.1 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5.1.1 对穹窿地质遗迹景观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
        5.1.2 穹窿区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
        5.1.3 穹窿旅游品牌尚未树立
        5.1.4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5.1.5 管理体制不顺
    5.2 旅游开发战略
        5.2.1 开发战略
        5.2.2 开发理念
        5.2.3 开发定位与空间布局
    5.3 分区开发模式
        5.3.1 穹窿山水古寨群旅游区
        5.3.2 穹隆山地生态旅游区
        5.3.3 穹窿乡村旅游水域休闲区
        5.3.4 威远穹窿工业科普旅游区
    5.4 景观保护模式
        5.4.1 数字化威远穹窿地质公园建设
        5.4.2 威远穹隆景区网络系统构建
        5.4.3 威远穹窿景观低碳开发
        5.4.4 威远穹窿景观分级保护
        5.4.5 威远穹窿景观综合防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云南省楚雄州山地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山地灾害风险管理的现状
        二、山地灾害的区划研究现状
        三、山地灾害研究技术现状
        四、灾害保险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内容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地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第一节 山地灾害概念
    第二节 风险及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一、风险
        二、风险管理
    第三节 灾害保险的概念及内容
        一、山地灾害保险现状
        二、山地灾害保险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山地灾害风险评价理论
        一、山地灾害危险性分析
        二、山地灾害易损性分析
        三、山地灾害区划的评价方法
第三章 山地灾害风险评价——以楚雄州泥石流为例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楚雄州山地灾害特征及主要分布
        一、山地灾害类型与特征
        二、楚雄州山地灾害分布情况
    第三节 山地灾害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气象水文
        二、地形地貌
        三、地层岩性及山地状况
        四、人为因素
    第四节 泥石流危险度分区
        一、数据的收集
        二、分析数据模型的建立
        三、数据的分析评价过程
        四、危险度、易损度区划
        五、综合危险度区划
        六、泥石流灾害危险度分区结果检验
    第五节 楚雄州山地灾害风险评价结果的分区分析
        一、泥石流最重度风险区
        二、泥石流重度风险区
        三、泥石流中度危险区
第四章 楚雄州山地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建立
    第一节 构建风险管理模式的依据
    第二节 山地灾害风险转移模型分析
        一、灾后的风险转移分析
        二、灾前的风险转移分析
    第三节 山地灾害保险的个体和政府购买行为分析
        一、个体购买保险模型分析
        二、政府购买保险模型分析
    第四节 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
        一、风险控制
        二、行动准备
        三、风险响应
    第五节 在风险管理模式中各主体的职责
        一、政府的职责
        二、保险公司职责
        三、潜在受灾者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参与的科研情况

(8)基于GIS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旅游的定义与内涵
        1.2.2 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
        1.2.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1.2.4 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1.2.5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1.2.6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创新点与特色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川西高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 地理位置
    2.2 旅游资源概况
        2.2.1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2.2.2 旅游资源独特、珍贵,稀有性强
        2.2.3 旅游资源富集度高
    2.3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3.1 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2.3.2 环境脆弱,交通条件亟待改善
    2.4 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
        2.4.1 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2.4.2 生态旅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 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3.1 评价方法
        3.1.1 叠加分析法
        3.1.2 人工智能法
        3.1.3 基于 GIS 和多因子加权综合法的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
    3.2 评价原则
    3.3 基于生态旅游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
        3.3.1 生态旅游的内涵
        3.3.2 指标选取
    3.4 权重确定
        3.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4.2 构造判断矩阵
        3.4.3 权重计算与排序
        3.4.4 计算指标权重
    3.5 评价标准
4 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1 生态旅游资源
        4.1.2 环境承载力
        4.1.3 旅游基础条件
        4.1.4 当地社会经济条件
    4.2 单因子分析
    4.3 综合评价
        4.3.1 适宜区
        4.3.2 较适宜区
        4.3.3 较不适宜区
        4.3.4 不适宜区
5 川西高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5.1 旅游地生态保护区划与措施
        5.1.1 生态旅游区
        5.1.2 生态培育区
        5.1.3 生态保护区
    5.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5.2.1 科学编制规划
        5.2.2 防治地质灾害
        5.2.3 防治水土流失
        5.2.4 保护生物多样性
        5.2.5 加强法制建设
        5.2.6 注重藏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5.2.7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9)夹金山山地旅游保护性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项目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保护性开发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环境容载力理论
        2.1.4 “低碳经济”理论
    2.2 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2.2.1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2.2.2 相互对立,相互矛盾
第3章 夹金山山地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3.1 夹金山区位概况
        3.1.1 夹金山地理位置
        3.1.2 区位分析
    3.2 夹金山山地旅游资源概况
        3.2.1 资源类型
        3.2.2 资源评价
    3.3 夹金山山地旅游开发现状
第4章 夹金山山地旅游保护性开发策略
    4.1 旅游产品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4.1.1 垂直地带性旅游产品开发
        4.1.2 水平差异性旅游产品开发
    4.2 山地文化的保护性开发策略
        4.2.1 通过节庆活动,扩大山地文化影响
        4.2.2 在旅游产品中,融入山地文化要素
        4.2.3 加强社区参与,打造不同特色村寨
    4.3 山地环境保护策略
        4.3.1 优化保护分区的划分方法
        4.3.2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4.3.3 注重设施建设的环境保护
        4.3.4 严格调控环境承载力
        4.3.5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4.4 山地灾害防治策略
        4.4.1 夹金山常见山地灾害
        4.4.2 夹金山山地灾害防治策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我国旅游灾害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分析
    1.1 文献的类别分析
    1.2 文献的时空分布分析
        1.2.1 论文发表的时间分析
        1.2.2 论文研究区域的空间分析
2 旅游灾害研究内容
    2.1 旅游灾害的致灾要素
        2.1.1 自然灾害
        (1) 地质致灾的旅游灾害
        (2) 气候气象致灾的旅游灾害
        (3) 生物致灾的旅游灾害
        2.1.2 人为灾害
    2.2 旅游灾害的成因研究
    2.3 预防旅游灾害的对策研究
    2.4 旅游灾害的预防与管理系统研究
3 旅游灾害的研究展望

四、川西生态旅游区山地灾害防治对策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浙江台州某山区旅游景区泥石流基本特征及防治对策[A]. 谭玉芳,李丽慧,王学良,刘海洋,孙娟娟,王明. 2017年山区第四纪环境与城镇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7
  • [6]四川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单莉莉. 成都理工大学, 2012(11)
  • [7]云南省楚雄州山地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曾作良. 云南财经大学, 2011(01)
  • [8]基于GIS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D]. 周秋文. 重庆师范大学, 2011(09)
  • [9]夹金山山地旅游保护性开发研究[D]. 陈嘉睿.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4)
  • [10]我国旅游灾害的研究进展[J]. 张达.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9(02)

标签:;  ;  ;  ;  ;  

浅谈川西生态旅游区山地灾害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