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头碱的LC-MS定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宇飞[1](2020)在《基于PK-PD关联分析研究定志小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配伍作为中药复方的基本特征,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理论中,配伍是指根据临床情况和药性,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结合起来,以增强治疗效果,抵消毒副作用。人们似乎普遍认为,中药的协同治疗作用源于中药和/或中药配方中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中药复方的生物学过程本质上体现为“干预系统(中药复方)-应答系统(生物机体)”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中药复方的化学物质组在生物机体中发生吸收、代谢、分布和排泄(ADME),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研究是明晰中药复方ADME规律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生物机体受到复方中化学物质的影响产生药效或者毒性作用。生物机体系统受中药复方作用后将会在内源性代谢物组上产生应答。基于代谢组学策略对基因和蛋白功能活动的最下游内源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可表征生物机体在复方化学物质作用下的整体功能状态的应答。越来越多的研究将代谢组学的生物标志物作为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的研究指标,用于从微观分子水平上有效表征中药复方的药/毒效。PK-PD致力于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效应及其两者之间的关联分析,有助于全面系统的解答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科学问题。定志小丸(DZXW)源于孙思邈所着《备急千金要方》,具有多种活性成分。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在中医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失眠、抑郁、阿尔茨海默病(AD)等病症。其中,AD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其特征包括胆碱神经元缺失,细胞外Aβ沉积、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神经炎症、氧化过激以及神经递质缺失等。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ZXW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AD。因此,本论文建立一系列的分析方法,通过PK-PD关联分析来阐明DZXW治疗AD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1.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的新型拟多反应监测(PMRM)策略,以扩大质谱对无标准品中药成分的定量范围。此方法用于对比分析DZXW复方及其单味药的PK行为。选择人参皂苷、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远志寡糖脂和茯苓三萜酸作为PK标记物。通过比较DZXW以及单味药中活性成分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和PK参数来考察中药-中药相互作用机制。定量结果显示,定志小丸复方配伍前后PK行为发生了改变。中药配伍可以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率,降低潜在的毒副作用,体现了复方配伍的科学性。2.APP/PS1小鼠模型可以模拟人类AD绝大多数的病理特征,被广泛应用于AD的病理研究中。本章采用APP/PS1模型小鼠,从行为学,胆碱能损伤,Aβ蛋白沉积,tau蛋白磷酸化,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等角度对DZXW治疗AD的疗效和配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参和茯苓在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胆碱能损伤、神经炎症、降低Aβ蛋白沉积及tau蛋白磷酸化等方面都发挥着主要作用,是定志小丸的主要活性药味。远志和石菖蒲主要通过中药配伍后的协同作用促进人参与茯苓两味药的治疗效果。3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结合病理学和靶向代谢组学研究DZXW对APP/PS1小鼠的保护作用。给予DZXW后,Aβ沉积减少,突触密度增加,神经炎症等病理特征得到改善。从粪便中识别出24个与DZXW治疗APP/PS1小鼠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它们主要涉及胆汁酸和脂肪酸的代谢。通过对这24种代谢生物标志物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推断DZXW可能通过抑制神经炎症等途径发挥治疗AD的作用。4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与AD的发展密切相关。且胆汁酸(BA)等代谢物在肠道菌群与AD间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茯苓中的茯苓酸,茯苓新酸B等三萜酸类化合物是治疗AD的主要活性成分,绝大多数活性成分可在粪便和血液中检测到。因此,这些分布在粪便中的活性成分可能是肠道菌群的潜在底物。本研究通过行为学实验、免疫组化(IHC)和16S rRNA测序实验来评价PC对APP/PS1小鼠的多靶点治疗效果。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BA代谢谱。进一步验证PC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脑-肠-菌群轴和多靶点协同调节网络来改善APP/PS1小鼠的病理状态。结果表明,PC给药可以通过抑制α分泌酶和β分泌酶以及改善神经炎症反应和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的吞噬和清除能力来减少Aβ沉积。同时,PC可以在肠道菌群中同时调节益生菌和抑制致病菌,从而逆转BA等代谢物的代谢紊乱来治疗AD。5我们使用三位点微透析结合液相色谱耦合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MD-UPLC-QQQ-MS)直接检测AD大鼠海马、血浆和肠道中与疗效相关的外源性活性化合物和内源性活性物质,从而建立了一种DZXW治疗AD的PK与PD关联的可视化表征方法。结果表明PK指标与PD指标之间的关系并非呈现了简单的线性相关,而是表现出了复杂的相互关系和PK指标的延迟效应。海马组织和血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趋势是高度一致的。人参皂苷PK3(Re)和PK4(Rf)与茯苓三萜PK5(DDTA)和PK6(PAB)的PK指标表现出了调节PD指数的相似机制。而远志口山酮PK1(PIII)和寡糖脂PK2(SA6)的PK指标则可能采用另一种调节机制。人参皂苷和茯苓三萜对内源性标志物的扰动维持时间更长。此方法为阐明DZXW的活性物质及其治疗AD的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陈宵[2](2020)在《鹅膏毒肽所致肝损伤的代谢组学研究以及毒理学作用机制验证》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蘑菇中毒死亡率和病死率均居食物中毒的首位[1]。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显示,2004-2014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报告蘑菇中毒病例3701例,死亡786例,病死率高达21.24%[1]。在蘑菇中毒中,约90%的死亡是由含鹅膏毒肽类毒素的蘑菇引起的[2]。鹅膏毒肽类毒素按照氨基酸组成和结构分为鹅膏毒肽(Amatoxins)、鬼笔毒肽(phallotoxins)和毒伞素(Virotoxins)三类,其中最主要的致死毒素是鹅膏毒肽[3]。但目前,关于鹅膏毒肽的研究尚不充分,针对该类毒素中毒治疗的争议大。分析原因,可能主要在于:(1)鹅膏毒肽在多个属的蘑菇中均有发现,而每个属的蘑菇又含有除鹅膏毒肽外的其它毒素,这些毒素间复杂的联合作用带来了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困难;(2)毒理学作用机制和路径研究不充分,导致效应靶点选择不明确,非特异性地盲目寻找治疗药物难以起到针对性的治疗效果;(3)缺少源于中毒机制和路径的用于早期诊断的效应生物标志物,临床上通常无法开展快速的鹅膏毒肽中毒诊断。临床常用的肝损伤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Cereal third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等,但这些指标缺乏特异性,且多在病程的中晚期表现异常,对早期干预意义有限。鉴于此,本研究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工作:(1)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根据文献对鹅膏毒肽中毒的治疗措施进行分类,对鹅膏毒肽中毒患者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基于横断面研究的系统文献综述和定量分析可全面揭示鹅膏毒肽中毒治疗的现状和问题并为鹅膏毒肽中毒后现有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证据支持;(2)构建鹅膏毒肽中毒的动物和细胞模型,探讨凋亡(特别是早期凋亡)在鹅膏毒肽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并研究相关的上下游关键蛋白的变化,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鹅膏毒肽的体内毒作用链条;(3)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对鹅膏毒肽中毒小鼠的肝脏全代谢谱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并分析不同中毒周期机体的不同表观变化,找出差异代谢物以及相关的富集通路,为临床提供可能的鹅膏毒肽中毒效应标志物,以期做到早诊断早干预、降低含鹅膏毒肽类毒素蘑菇中毒的死亡率。第一部分基于Meta分析的不同治疗方案对鹅膏毒肽中毒的定量疗效评估目的:对鹅膏毒肽中毒患者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检索PubMed、Embase、OVID、万方和中国知网(CNKI),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文献进行综述,根据文献对鹅膏毒肽中毒的治疗措施进行分类。同时,根据数据异质性情况,分别采取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同步进行偏倚评估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到文献2659篇,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70篇。模型结果显示,鹅膏毒肽中毒治疗后的总病死率为16.9%,其中亚组α-鹅膏毒肽中毒总病死率为26.3%。在单独一种治疗方式下,鹅膏毒肽中毒治疗后总病死率为21.4%,其中单独支持治疗的病死率(38.4%)明显高于单独药物治疗(8.3%)和单独解毒治疗(14%);在两种治疗方式组合使用后,总病死率为16.8%,其中亚组分析提示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后的病死率为15.6%,解毒治疗+药物治疗的病死率为16.2%;当解毒治疗、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联合使用后的总病死率较低,为15.1%。从地理因素看,亚洲患者中毒治疗后的病死率(28.4%)要高于欧洲(12.5%)和北美洲(16.9%)。结论:鹅膏毒肽中毒病死率高,治疗效果不佳,且各大洲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药物、解毒和支持治疗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最好。第二部分ROS/p53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是α-鹅膏毒肽所致肝损伤的早期事件目的:α-鹅膏毒肽被认为是鹅膏毒肽最主要组分,本部分主要探讨凋亡在α-鹅膏毒肽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以及上游激活信号。方法: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0、0.23和0.35 mg/kg),每组6只。首先通过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α-鹅膏毒肽中毒小鼠在不同时间段(4、8、12、24、48和72h)的整体死亡和损伤情况。然后评估小鼠肝组织中氧化酶和抗氧化酶,包括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活性以及参与凋亡的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细胞色素C,Caspase 8,Caspase 9和Caspase 3)。体外模型中,在不同时间点(6、12、24和36h),用梯度浓度(0、2和5μM)的α-鹅膏毒肽对L-02细胞进行染毒。分别通过相差显微镜、细胞增殖/毒性试剂盒(CCK-8)和FITC膜联蛋白V+7-AAD凋亡检测试剂盒观察和检测染毒的L-02细胞的死亡和凋亡情况;并用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WB)检测p53蛋白和线粒体凋亡途径下游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Bax、Bcl-2、Cleaved-Caspase 9和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水平;接着通过检测细胞间总活性氧(Intercellular tot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以及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tROS)水平,分析氧化损伤与α-鹅膏毒肽所致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最后,使用标准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从侧面验证活性氧在α-鹅膏毒肽诱导的L-02细胞毒性中的作用。结果:1.α-鹅膏毒肽对小鼠肝组织和L-02细胞均造成损伤染毒小鼠出现明显的中毒表现,并且大部分在中毒72h以后死亡;另外,随着α-鹅膏毒肽染毒浓度的增加和(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肝细胞(L-02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显微镜下肝细胞生长密度显着下降,并最终死亡。0.23 mg/kg和0.35 mg/kg是理想的动物模型浓度,2 μM和5 μM是理想的细胞模型浓度。2.α-鹅膏毒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肝细胞凋亡α-鹅膏毒肽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导致肝脏损伤,并且α-鹅膏毒肽诱导的细胞凋亡主要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发生。α-鹅膏毒肽染毒后小鼠肝脏组织(TUNEL染色)以及L-02细胞(FITC膜联蛋白V+7-AAD凋亡检测试剂盒)凋亡细胞数量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线粒体凋亡通路蛋白水平也发生改变,包括细胞色素C、Caspase-9、激活态的Caspase-3以及促凋亡蛋白的表达(如phosph-p53和Bax)的显着增加(P<0.05),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P<0.05)。3.氧化应激可能是α-鹅膏毒肽所致肝细胞凋亡的早期生物学事件随着α-鹅膏毒肽染毒时间的延长(4,8,12,24,48和72h),ROS、SOD和CAT的活性逐渐降低,氧化应激产物特别是MDA的活性显着升高,各时间点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染毒细胞总ROS以及mt-ROS显着增加,提示氧化损伤在中毒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添加ROS抑制剂后中毒指标(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水平的改变)的逆转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结论:α-鹅膏毒肽可触发细胞的凋亡过程,包括改变p53和Bax、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Caspase级联反应。ROS作为一种上游信号分子,参与α-鹅膏毒肽诱导的细胞凋亡。第三部分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能量失衡是导致α-鹅膏毒肽所致肝损伤的主要原因目的:在第二部分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染毒后肝脏组织出现广泛的中央小叶坏死区,且肝细胞炎性浸润情况严重。对肝细胞死亡机制的探索中,研究又发现细胞坏死在染毒后期占据主要原因,提示凋亡的研究不足以作为主因解释α-鹅膏毒肽所致肝损伤,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挖掘与探索。作为人体内最为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肝脏损伤会引起全身性的代谢变化。因此研究肝脏的损伤机制时,不能仅关注肝细胞本身,要了解体内各种代谢产物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故本部分研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α-鹅膏毒肽染毒小鼠肝脏进行全代谢谱分析,寻找差异代谢物及其所在富集通路的同时,从点到面探索可能的损伤途径及损伤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趋势,并通过分子生物学试验加以验证,从而补充完善所涉及的路径,构建调控网路。方法:本部分研究分别从体内动物和体外细胞两个研究层面入手,筛选并验证了α-鹅膏毒肽所致肝损伤乃至肝衰竭的可能作用通路。1.在通过肝脏生化酶指标和细胞存活率等指标确定构建的细胞和动物模型成功后,首先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观察了肝损伤过程中的炎症浸润标志蛋白(包括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IKBα和磷酸化IKBα等蛋白)的表达并用坏死相关试剂盒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了细胞的坏死情况。2.建立以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GC-TOF/MS)技术为基础的α-鹅膏毒肽中毒小鼠肝脏代谢组学研究模型,分析α-鹅膏毒肽对肝脏代谢谱的影响,结合单因素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并比对专业标准品数据库,筛选和鉴定出差异代谢产物,最后通过通路富集找出目标代谢通路。然后根据GC-TOF/MS结果提供的相关线索,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差异代谢通路进行验证和深入研究。结果:1.肝细胞坏死和继发反应是α-鹅膏毒肽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与前一部分试验结果相似,染毒小鼠出现明显中毒表现,染毒细胞出现明显存活率降低表现。同时,根据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α-鹅膏毒肽染毒后,细胞主要处于坏死或凋亡晚期。与对照组相比,α-鹅膏毒肽染毒组的细胞坏死率从24h开始显着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α-鹅膏毒肽染毒组肝细胞NF-κB阳性染色明显增加(P<0.05),表明细胞核中活化的NF-κB的显着增多,且该趋势具有时间依赖性。同样地,在免疫印迹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α-鹅膏毒肽染毒组的NF-κB和下游蛋白IκB-α的磷酸化水平随时间显着升高(P<0.05)。2.α-鹅膏毒肽对肝组织代谢谱的影响2.1 总体情况分析对所有分组进行总体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模型,研究发现早期小鼠肝脏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主要集中在α-鹅膏毒肽染毒后8h到12h,而在染毒48h之后,小鼠肝脏经历了第二阶段的变化。2.2 α-鹅膏毒肽染毒小鼠肝脏潜在效应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网络分析1)α-鹅膏毒肽染毒小鼠模型的肝脏全代谢谱分析结果显示,在8h、12h和48h时染毒组与对照组的代谢产物存在显着差异。2)在α-鹅膏毒肽染毒后8h-12h期间,小鼠肝脏发生了第一阶段的变化。代谢途径富集分析(MPEA)显示淀粉和蔗糖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以及精氨酸生物合成三个途径上的代谢产物发生了显着变化。筛选出D-葡萄糖、D-麦芽糖、葡萄糖6-磷酸酯、异麦芽糖、海藻糖、α-酮戊二酸、鸟氨酸、β-丙氨酸、泛酸、L-天冬氨酸、L-半胱氨酸、富马酸和N-乙酰谷氨酸为参与该途径的高度显着化合物,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13种代谢物的含量均发生显着变化(P<0.05)。然后观察了小鼠在暴露于α-鹅膏毒肽48h后的新变化。除了前面提到的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精氨酸生物合成外,柠檬酸循环(TCA循环)和半乳糖代谢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同样,在这两个途径中筛选了新出现的高丰度代谢物,包括柠檬酸、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和D-半乳糖等(与对照组相比,P<0.05)。3.线粒体功能障碍是α-鹅膏毒肽引起肝细胞坏死的重要原因代谢组学的结果和对细胞死亡机制的探索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α-鹅膏毒肽引起肝细胞损伤和肝衰竭的主要原因。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涉及的途径包括:抑制呼吸链导致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耗竭,线粒体氧化应激增加、线粒体通透性转变(MPT)导致的肝细胞坏死等。因此,本部分研究检测了线粒体过渡孔的通透性(mPTP),细胞内ATP水平,mtROS的生成,并使用 JC-1 量化了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从侧面反映了 mPTP的开放程度。结果显示,α-鹅膏毒肽显着降低了△ψm,同时导致mPTP通透性增加、ATP降低以及mtROS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而且所有结果均与时间有关,尤其是24h后变化更为明显。结论:α-鹅膏毒肽染毒小鼠肝脏代谢异常,提示淀粉和蔗糖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精氨酸生物合成以及柠檬酸循环(TCA循环)四个途径上的代谢产物发生了显着变化。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α-鹅膏毒肽诱导的肝脏代谢紊乱以及肝细胞坏死的主要原因。
柯慧[3](2020)在《补肾益精经典方剂右归饮化学成分分析及安全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右归饮来源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由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附子、肉桂、杜仲、甘草8味中药组成,功效阴阳双补,填精补血,主治命门不足,肾精亏虚证,是着名的经典名方。右归饮临床应用广泛,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右归饮中到底含有哪些化学成分,其安全性如何,尚未见系统报道。右归饮亦是本课题组主攻领域——“肾精”的生物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阐释,和“补肾益精”方药治疗“肾精亏虚证”的药理作用机制阐释的工具药物。右归饮的药物组成,涵盖了不同极性、多个种类的化合物成分,分析和鉴定这些化学成分,是控制该方实验用药质量和阐明其药理作用物质基础的关键环节。故而,研究右归饮的化学成分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得到重庆市科委-计生委中医药科研重点项目(zy201801001)“右归饮治疗肾精亏虚证核心功效物质组及其证候蛋白组学阐释”的支持。目的1.定性分析右归饮复方的化学成分,并定量检测其中的指标性成分和主要活性成分;2.评价右归饮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1.两种供试品的制备①右归饮水煎液的制备:按处方组成称取8种生药材加水8倍,煎煮2次,每次0.5 h,合并药液,浓缩至2 g·mL-1生药质量浓度,-4℃储存备用。②右归饮配方颗粒液的制备:按剂量折算,称取8种药物的配方颗粒混合,加43 mL水,加热(75℃),配制成1.9 g·mL-1生药质量浓度,即得。③样品的制备:分别量取上述右归饮水煎液和配方颗粒液0.1ml,稀释100倍(正离子模式检测)或1000倍(负离子模式检测),超声,离心,吸取上清液,即得。2.右归饮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①色谱条件:采用waters,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100 mm,1.7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②定性检测方法:采用UPLC-QTOF-MS/MS对右归饮水煎液和配方颗粒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并利用一级质谱确定相对分子量,二级质谱获得裂解信息,结合标准品或文献数据比较确定化学结构。3.右归饮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①定量成分的选择:将水煎液与配方颗粒液定性分析获得的共有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作用预测,取预测结果中主要药理作用所对应的成分,以及2015年版《中国药典》指标性成分,作为定量待测成分。②色谱条件:采用 waters,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柱(2.1×100 mm,1.7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③定量检测方法:采用UPLC-QqQ-MS/MS对右归饮水煎液和配方颗粒液中的这18个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4.右归饮急性毒性试验:1)分组及给药:将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组灌胃给予240 g·kg-1右归饮配方颗粒液,0.04 ml·10g-1/只/次,一天3次,共720 g·kg-1,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533倍。2)观察指标:①外观形态:观察一般体征,活动状态、每周体重。②脏器组织:脑、胸腺、心、脾、胃、肺、肾脏外观并计算其脏器指数。③血常规指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中WBC、HGB、MCH、MCHC、HCT、MCV和PLT的含量。④肝功能指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仪测定血清中ALT、AST、ALP、TP、GLU、T-CHO和TG的含量。⑤肾功能指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仪测定血清中CREA、UREA和CK的含量。5.右归饮长期毒性试验:1)分组与给药: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给药组,每组60只,给药组灌胃给予60 g·kg-1右归饮配方颗粒液,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45倍,一天1次,连续90 d,1 mL·100g-1/只/次,给药结束后,恢复期观察30 d。2)观察指标:①外观形态:观察一般体征,活动状态、每周体重。②脏器组织:脑、胸腺、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胃、卵巢、子宫、附睾、睾丸外观形态,计算脏器指数: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③血常规指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中HGB、RBC、HCT、MCH、MCHC和PLT的含量。④肝功能指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仪测定血清中AST、ALP、ALB、TP、GLU、TG和T-CHO的含量。⑤肾功能指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仪测定血清中CREA、UREA和CK的含量。结果1.右归饮化学成分的定性 1)右归饮水煎液的定性:①确定了右归饮水煎液中80个质谱峰的药材来源。②确定了右归饮水煎液中85个化学成分的结构。其中,源于山茱萸的有7个环烯醚萜类和2个鞣质类成分;源于枸杞子的有3个苯丙素类和5个黄酮类成分;源于杜仲的有1个环烯醚萜类和7个木脂素类成分;源于肉桂的有1个苯丙素类成分;源于熟地黄的有6个苯丙素类和6个环烯醚萜类成分;源于炙甘草的有2个苯丙素类、8个黄酮类和18个三萜皂苷类成分;源于制附子的有19个生物碱类成分。2)右归饮配方颗粒液的定性:①确定了右归饮配方颗粒液中232个质谱峰的药材来源。②确定了右归饮配方颗粒液中29个化学成分的结构。其中,源于山茱萸的有3个环烯醚萜类和1个鞣质类成分;源于枸杞子的有2个黄酮类成分;源于杜仲的有2个木脂素类成分;源于肉桂的有2个苯丙素类;源于熟地黄的有2个苯丙素类成分;源于炙甘草的有1个黄酮类和4个三萜皂苷类成分;源于制附子的有12个生物碱类成分。2.右归饮两种剂型定量成分的选择①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效成分有28个:槐果碱、宋果灵、类叶升麻苷、异类叶升麻苷、马钱苷、甘草苷、甘草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京尼平苷酸、没食子酸、肉桂醛等。②右归饮水煎液和配方颗粒液中已确定结构的化学成分共有16个: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肉桂醛、类叶升麻苷、异类叶升麻苷、莫诺苷、马钱苷、甘草苷、甘草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京尼平苷酸、新乌头原碱。前15个为2015年《药典》含量测定的指标性成分。3.右归饮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 利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可以同时检测右归饮水煎液和配方颗粒液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宋果灵、槐果碱、肉桂醛、甘草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异类叶升麻苷、类叶升麻苷、莫诺苷、马钱苷、甘草苷、京尼平苷酸18个化学成分的含量,专属性、线性(r≥0.9947)、重复性(≤1.08%)、精密度(≤1.34%)、稳定性(≤1.73%)和平均回收率(89.49~106.67%)方法学验证指标符合2015年《中国药典》的含量测定要求。4.右归饮配方颗粒液最大给药量灌胃未见KM小鼠出现显着急性毒性反应 与空白组相比,右归饮720 g·kg-1组小鼠有如下变化:①右归饮组小鼠一般体征正常,均未出现中毒现象;体重增加无显着性变化(*P>0.05);②右归饮组小鼠脑、心、脾等主要脏器的外观及脏器指数均无显着性改变(*P>0.05);③右归饮组小鼠的血常规指标WBC、HGB、MCH、MCHC、HCT、MCV和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右归饮组小鼠肝功能指标ALT、AST、ALP、TP、GLU、T-CHO和TG的含量均无显着性变化(*P>0.05);⑤右归饮组小鼠肾功能指标CREA、UREA和CK的含量均无显着性变化(*P>0.05)。5.右归饮配方颗粒液灌胃给药90 d及停药再恢复30 d未见SD大鼠有显着长期毒性反应 与空白组相比,右归饮60 g·kg-1组大鼠有如下变化:①右归饮组大鼠的动物一般体征均无异常变化,也无大鼠死亡;大鼠每周体重无显着性差异;②主要脏器的大体形态学及脏器指数均无显着性改变;③血常规指标HGB、RBC、HCT、MCH、MCHC和PLT,无统计学差异;④给药90 d及停药恢复30 d后,右归饮组血清中肝功能指标ALT、AST、ALP、ALB、TP、TG、GLU和T-CHO的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恢复30 d后,血清中肝功能指标ALT、AST、ALP、TP、GLU和T-CHO的含量显着降低;⑤右归饮组血清中肾功能指标CREA的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给药90 d及恢复30 d后,UREA显着降低,给药90 d后,CK显着增加,恢复30 d后,CK显着性降低(均*P<0.05),但都在正常大鼠的生理范围内。结论1.经UPLC-QTOF-MS/MS定性检测,右归饮水煎液中至少含85个结构明确的化学成分,右归饮配方颗粒液中至少含29个结构明确的化学成分,二者共有16个化学成分。2.所建立的UPLC-QqQ-MS/MS的定量检测方法,能同时快速检测出右归饮水煎液或配方颗粒液中15个预测的药效成分(其中8个指标性成分)和3个毒性成分的含量。3.急性毒性与长期性毒性试验显示右归饮配方颗粒液口服临床安全性较高。
张帅[4](2020)在《蜂蜜、阿胶中化学性危害物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蜂蜜和阿胶是两类重要的药食同源产品,其安全性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准确、更快速和更全面的筛查阿胶和蜂蜜中的有害化合物,本论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建立了多类潜在有害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库。并对重点关注的植物毒素、农药类物质开发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的精准检测方法,具体如下:构建了蜂蜜和阿胶中可能存在的生物毒素、非法添加物、农药、兽药、有害污染物等590种化学性风险因子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初步开发了适合多种药食同源产品中化学性风险因子高通量快速筛查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建立了蜂蜜中雷公藤类、吡咯里西啶类、异喹啉类和马桑类共18种植物毒素的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改良的QuEChERS方法净化等处理后上机检测,并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对方法的检出限(LOD)、定量下线(LLOQ)、线性、回收率和精密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除荷叶碱和羟基马桑毒内酯的检出限分别为2和4μg/L外,其他16种化合物的检出限在0.0020.7μg/L。所有化合物在所给定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等于0.99;3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除石松胺的平均回收率在4860%外,其他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0112%间。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适用于蜂蜜中多类植物毒素的同时测定。建立了阿胶中281种农药的UPLC-MS/MS同时测定方法,通过优化QuEChERS样品前处理方法,比较了C18、PSA、Z-sep+等材料的净化效果,最终Z-sep+可以使得70%的化合物回收率高于60%,80%的化合物检出限在1μg/L以下,该方法可以满足阿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的需求。
吴德东[5](2020)在《烟草和北乌头杀虫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及微胶囊制剂的研究》文中提出化学农药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中占有主导地位,其长期大量使川会引起森林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此,开发新型生物农药来代替化学农药成为农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然界中杀虫植物资源丰富,为植物源农药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植物源农药中杀虫活性成分因具有自然降解、无残留、低毒等优势,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本论文通过北方特有有毒植物的提取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筛选出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chb.)2 种杀虫活性显着植物;对植物活性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 2种植物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了 2种植物提取物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体内酶活的作用机制,并测定主要活性成分对舞毒蛾及落叶松毛虫(Dendrloimus sperans Butler)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对2种植物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评价了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剂的生物安全性。本研究可为烟草、北乌头在植物源农药及制剂开发,及其在森林虫害防治应用上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供试杀虫植物提取物最优提取方法为超声波提取法,甲醇为最优提取溶剂;烟草及北乌头提取物杀虫活性显着优于其它14种植物;烟草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1.13℃、液料比32.25:1、40.19 min,提取率为39.36%;北乌头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2.16℃、液料比31.15:1、40.72 min,提取率为23.85%。(2)烟草、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舞毒蛾3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8.62%、48.28%,杀虫活性与其它萃取物相比差异极显着;烟草提取物LC-MS分析得出,烟碱、槲皮素、香豆素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烟草提取物GC-MS分析得出,丁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羟基-β-二氢大马酮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北乌头提取物LC-MS分析得出,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北乌头提取物GC-MS分析得出,十五烷酸、邻苯二甲酸正辛酯、己二酸二辛酯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3)烟草及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舞毒蛾幼虫具有神经毒性;烟碱、乌头类生物碱等杀虫活性物质通过抑制羧酸酯酶活性,降低舞毒蛾机体解毒功能;2种药剂通过抑制舞毒蛾表皮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肪体过氧化氢酶活性,使其机体保护功能降低;2种药剂通过抑制舞毒蛾脂肪体中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降低机体提供营养物质能力,抑制舞毒蛾生长发育。2种药剂可作为昆虫神经毒剂、消化酶抑制剂应用。(4)烟碱处理落叶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中肠球菌属丰度显着下降,降低了机体免疫力,抑制其生长发育直至死亡。烟碱处理舞毒蛾4龄幼虫,肠道中65.85%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影响舞毒蛾肠道微生物辅酶运输及次生产物分解功能,抑制了解毒酶的产生及代谢毒物能力,从而对舞毒蛾机体产生毒害。烟碱处理落叶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中43.24%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影响了落叶松毛虫肠道微生物细胞结构功能,使细胞储能能力降低,抑制落叶松毛虫生长。乌头碱处理舞毒蛾4龄幼虫,肠道中73.17%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肠道中魏斯氏菌属丰度显着降低,影响了舞毒蛾肠道微生物的核苷酸运输功能,抑制了机体蜕皮激素合成,降低了机体蛋白产生,从而影响舞毒蛾生长。乌头碱处理落叶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中24.32%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肠道中沃尔巴克氏菌属丰度显着降低,影响落叶松毛虫肠道微生物的脂质运输功能,抑制了机体ATP合成功能,使机体能量供应受阻,从而抑制落叶松毛虫生长发育。(5)烟草提取物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质量分数0.31%、芯壁比1:1.04、复凝聚时间48.10 min;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质量分数0.30%、芯壁比1:1.06、复凝聚时间48.20 min;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包埋率实测值分别为:45.98%和42.89%,与预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1%,工艺优化合理;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失重显着温度分别为129.96℃、148.20 ℃,室温贮存稳定,囊芯较提取物释放延长6 d,微胶囊缓释性能显着提高;2种微胶囊对舞毒蛾LC90分别为18.363 mg/mL、35.831 mg/mL,较其提取物显着降低,微胶囊化提高了杀虫药效。(6)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对小鼠体重增长、肝脏蛋白含量具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肝脏CarE及GSTs活性的可恢复性均优于DDVP;对昆明小鼠的LD50分别为2269 mg·kg-1、3268 mg·kg-1,属低毒,对人、畜安全;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及相应微胶囊剂对锦鲤的LC50均大于10.0 mg/L,4种药剂均属于低毒农药,2种微胶囊剂较其提取物对鱼类更具安全性。
闵春艳[6](2019)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文中提出目的:将液质联用技术应用于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了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杂质分析方法、抗菌乳膏可疑非法添加活性成分的UPLC-QQQ-MS/MS(MRM)液质联用检测方法、掺伪小活络丸中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以及菊花药材硫磺熏蒸标志物的UPLC-Q-TOF-MS/MS液质联用分析方法,分别实现了对这些药品的杂质分析、掺伪成分检查、毒性成分和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以及硫磺熏蒸标志物的成分分析,为产品的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加强对药品生产过程中原辅料质控、清洁验证、加工炮制、生产控制等工艺环节的质量控制,实现药品生产的批间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方法:应用UPLC-Q-TOF-MS/MS技术对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进行杂质分析,获得杂质的保留时间、一级质谱信息,对USP42收载的已知杂质进行鉴定;对USP42未收载的杂质,且质谱响应较高的未知杂质,通过获取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息进行质谱解析和结构推断。结合头孢吡肟对照品氧化降解、酸降解、碱降解、高温破坏试验,得到各种降解产物,对杂质的形成进行初步分析。建立UPLC-QQQ-MS/MS(MRM)内标法检测某抗菌乳膏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采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小活络丸中掺伪药材的特征化学组分,建立小活络丸中芍药苷的HPLC-PDA检查方法,并配套质谱确证方法;建立UPLC-QQQ-MS/MS(MRM)外标法考察小活络丸药材掺伪对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影响。采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考察硫磺熏蒸工艺对菊花药效组分的影响。结果: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供试品中检出杂质A、C、E三个已知杂质。同时,检出10个质谱响应信号较强的未知杂质。3个未知杂质为头孢吡肟同分异构体杂质,推断为头孢吡肟Δ3双键位置异构体和头孢吡肟(6-H,7-H)差向异构体,分子式为C19H24N6O5S2。3个未知杂质为头孢吡肟C2脱羧异构体,推导分子式为C18H24N6O3S2。1个未知杂质为文献命名为(2RS)-2[[(Z)-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乙酰氨基]-甲基]-1,2,5,7-四氢-7-氧-4H-呋喃并[3,4-d][1,3]噻嗪的m/z 370.0641的化合物,推导分子式为C13H15N5O4S2。以上7个未知杂质均为头孢吡肟降解杂质。[M+H]+m/z428.0681的未知杂质推测为头孢吡肟3-CH2OCH3取代产物,分子式为C15H17N5O6S2,推测为头孢吡肟的工艺杂质。[M+H]+m/z894.1786的未知杂质推测为头孢吡肟的聚合物杂质,分子式为C23H57N8O10S9。另外,还发现1个辅料精氨酸的降解杂质。UPLC-QQQ-MS/MS(MRM)内标法检测某抗菌乳膏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它们的检出限均为5μg·kg-1,定量限均为12.5μg·kg-1,在1?41ng·m 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100%?108%。应用该方法检出该品牌四批样品中含有倍他米松84~1165μg·kg-1,而地塞米松含量极低,仅仅有2个批次被检出,但含量在定量限以下。在16批小活络丸中6批检出了不应存在的草酸钙簇晶,推测存在芍药掺伪的问题。采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在小活络丸中检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4-表-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等白芍和赤芍特有的化学组分,初步表明小活络丸存在芍药属药材,且部分批次样品中掺伪药材为白芍,且6批掺伪小活络丸中芍药苷含量为39.57~642.77μg·g-1。利用UPLC-QQQ-MS/MS(MRM)外标法检测小活络丸中的毒性成分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16批小活络丸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总量范围为0.005~27.28μg·g-1;利用UPLC-QQQ-MS/MS(MRM)外标法检测小活络丸中的有效成分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16批小活络丸的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的总量范围为45.57~318.47μg·g-1。各厂家小活络丸乌头类生物碱总量差异较大,存在同一产品质量不一致问题。硫磺熏蒸使菊花中的绿原酸、异绿原酸等化合物与亚硫酸发生亚硫酸酯化反应,新生成11种含硫衍生物。在这11种化合物的二级碎片中均出现m/z80或m/z81的硫磺熏蒸特征碎片,清晰地提示这些物质为含硫衍生物。结论:本文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杂质分析,检测到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未知杂质,推导了分子式、结构式,初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环节,提示其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辅料精氨酸的质量控制,其生产工艺应控制精氨酸的氧化降解;对其产生异构体杂质的生产工艺环节进行研究和控制,对容易形成聚合物杂质的物料和工艺进行改进,对其原料药的工艺杂质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如有必要应在现行质量标准中指明工艺杂质。本文建立的UPLC-QQQ-MS/MS(MRM)内标法可专属灵敏的检测抗菌乳膏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为企业清洗验证环节的活性物质残留物检查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抗菌乳膏类制剂的质量监管提供技术参考。本文建立HPLC-PDA方法检查小活络丸生产投料中引入的非处方成分芍药苷及配套的质谱确证方法,可用于检查小活络丸生产过程中的芍药属药材掺伪投料;建立UPLC-QQQ-MS/MS外标法检测小活络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为小活络丸产品的安全性和生产工艺的质量可控性提供有效的质控方法。本文建立的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硫磺熏蒸菊花的检查,用于含菊花中药制剂生产的源头质量控制。
邱丽丽[7](2019)在《麻黄细辛附子汤“病证-量-效/毒”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有故无殒”的中医用药理论,以具有效/毒二重性的麻黄细辛附子汤(MXF)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常和病证复合模型小鼠联合应用、对应分析的模式,给予不同给药剂量的MXF干预,探索病证和给药剂量因素对MXF效/毒作用选择性表达的影响,阐明“病证-量-效/毒”关系的客观真实性及科学内涵。借鉴“证治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对正常和病证复合模型小鼠给予MXF干预后,目标效/毒成分在血浆中“时间-浓度”变化的研究,探讨病证因素对MXF目标效/毒成分血浆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MXF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LC和LC-MS技术,建立麻黄细辛附子汤中具有效/毒二重性的代表性化学成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卡枯醇、甲基丁香酚、芝麻脂素、细辛脂素、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上述成分在煎剂中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煎煮方法(经方煎煮方法-麻黄先煎法、临床常用煎煮方法-附子先煎法、实验室常用煎煮方法-诸药久煎法)和附子的不同炮制品规格(炮附片、黑顺片、淡附片、白附片、炒附片)对MXF煎剂质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煎剂质量,借助PLS回归数学模型提取可以表征煎剂质量的代表性成分。2、复制肾阳虚外感小鼠作为病证复合模型,给予正常和肾阳虚外感小鼠不同剂量的MXF,以一般生长状况情况、死亡率、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脏器指数、呼吸代谢监测、肺部细胞因子表达量、组织切片作为药理学考察指标,观察不同剂量MXF干预下正常和肾阳虚外感小鼠的药理指标变化,从而探究病证和给药剂量因素对于MXF效/毒作用选择性表达的影响。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变量模式识别的统计方法,对药理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探究不同给药剂量的MXF对正常和肾阳虚外感小鼠效毒作用表达的影响。基于正常和肾阳虚外感小鼠的药理实验结果建立PLS回归数学模型,分别提取出可以表征MXF干预后“毒”和“效”作用表达的代表性药理指标,从耐受性差异、作用靶器官、量-效/毒关系、作用规律等方面综合分析MXF作用于正常和病证状态下药理效应的异同,阐明MXF效毒选择性表达的客观存在。4、采用LC/QQQ技术,建立血浆生物样本中MXF目标效/毒成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分析方法。5、采用单次口服给药方式,测定给予MXF后目标效/毒成分在正常模型、病证模型血浆中“时间-浓度”变化的研究,通过比较MXF给药干预后目标效/毒成分在正常小鼠和肾阳虚外感模型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采用统计矩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考察病证机体状态对MXF中目标效/毒成分血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1、采用LC和LC-MS测试手段分别建立MXF煎剂中目标效/毒成分的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重复,满足上述成分煎剂中含量测定的要求。经方煎煮方法的附子煎煮时间最短,但是MA和AC的溶出度却最低,且其单酯型生物碱的溶出度反而高于附子煎煮时间长的附子先煎法;炒附片较其他附子炮制品规格所制备的MXF煎剂,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最低、单酯型生物碱含量最高,且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最低。双酯型生物碱MA和AC可以作为表征不同煎煮方法制备MXF煎剂的代表性成分,卡枯醇、甲基丁香酚、细辛脂素、MA、HA、AC可以作为表征附子不同炮制品规格所制备MXF煎剂的代表性成分。2、与正常组小鼠相比,各给药组的体质量在给药第3-4天出现了显着性差异的降低,给药后第1天的肛温出现“一过性”升高;各给药组心肌酶谱(CK、CK-MB、AST)、肝功能(AST)、肾功能(尿素)均有显着性差异;部分给药组肺指数、肾指数和睾丸指数呈现出显着性差异;各给药组肺部MCP-1和IL-12p70的表达趋势与给药剂量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3、复制肾阳虚外感模型成功后,模型组小鼠第3天出现死亡,体质量和肛温在第4天出现了“拐点”,之后开始持续下降。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心肌酶谱(CK、CK-MB、α-HBDH、LDH、AST)、肝功能(ALT、AST、ALP)、肾功能(尿素、肌酐、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均呈现出显着性差异;肺、肾、胸腺、肾上腺、精囊腺指数呈现出显着性差异;产生的能量H1和H2数值呈现显着性下降;肺部IL-6、IL-10、MCP-1、IFN-γ、TNF-α细胞因子的表达呈现显着性差异。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给予肾阳虚外感小鼠不同给药剂量的MXF后,行为和精神状态均有所改善,体质量和肛温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升高趋势。模型组小鼠上述异常的生化指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回调;脏器指数中肺指数呈现出显着性下降,肾指数和胸腺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RER、H1和H2指标呈现回调趋势,并呈现明显的与给药剂量的正相关;肺部IL-6、IL-10、MCP-1、IFN-γ、TNF-α的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回调,IL-12p70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正常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的心、肾组织均无明显病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物的肺组织呈明显的炎性损伤,肝脏组织呈明显的水样病变;不同给药剂量的MXF干预后,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病变情况,以40倍给药组改善程度最大;模型组小鼠的红白髓分界模糊和白髓体积增大,10倍给药组改善效果不明显,30倍和40倍给药组改善程度较大,但是60倍给药组小鼠脾脏的白髓部分开始出现不规则样变化。4、根据正常小鼠和肾阳虚外感小鼠药理实验结果建立的PLS回归数学模型,提取出的表征MXF对于正常小鼠“毒”作用的评价指标:体重(第3、4天),肛温(第1天),心肌酶谱(CK、CK-MB),肝功能(AST、ALT),肾功能(尿素),脏器指数(肝指数、肺指数),TSE(RER、H1、H2)、肺部细胞因子表达(MCP-1、IL-12p70);提取出的表征MXF对于肾阳虚外感小鼠“效”作用的评价指标:体重(第1、2、3、4、5、6、7天),肛温(第1、2、3、5天),肝功(碱性磷酸酶),脏器指数(肾指数、精囊腺指数),TSE(RER、H1、H2)、肺部细胞因子表达(MCP-1、TNF-α)。5、正常小鼠药理实验结果建立的PLS回归数学模型,对各给药组预测的综合药理评分结果,30倍给药组的综合药理评分最低。肾阳虚外感小鼠药理实验结果建立的PLS回归数学模型,对各给药组预测的综合药理评分结果,40倍给药组的综合药理作用得分最高。6、根据FDA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的指导原则,对所建立分析测试方法的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验证,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重复,满足生物样本含量测定的要求。E、PE、ME三种麻黄类生物碱在肾阳虚外感组小鼠体内的AUC0-t、AUC0-∞、t1/2、MRT 0-t、MRT0-∞等药代动力学参数值显着高于正常组,CLz/F则正好相反。BMA、BAC、BHA三种附子类生物碱在肾阳虚外感组小鼠体内的Tmax、Cmax药动学参数值显着高于正常组。E、PE、ME、BMA、BAC、BHA6种待测成分在肾阳虚外感组小鼠体内的药-时曲线均出现了明显的双峰现象。结论:1、不同的煎煮方法和附子不同炮制品规格制备所得煎剂中效毒成分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经方所用煎煮方法和附子炮制品规格制备的煎剂,不仅可以降低麻黄类生物碱和附子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以减少麻黄和附子的毒副作用,而且附子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反而最高,做到了炮制减毒而不失效,从而证实了经方煎煮方法和所选用附子炮制品规格的科学性,为经方的古为今用提供参考。2、病证因素可影响MXF效/毒作用选择性表达,给予正常小鼠不同剂量的MXF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大,选择性表达其“毒”的作用;给予肾阳虚外感证小鼠MXF后,机体机能“低下”的状态影响效毒二重性化学成分的体内代谢吸收过程,进而影响病证机体机能和代谢水平,反而选择性表达其“效”的作用。3、MXF对于正常小鼠干预的“量-毒”关系,与给药剂量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MXF对于肾阳虚外感小鼠干预的“量-效”关系,本研究中40倍给药剂量成为MXF“效”“毒”作用选择性表达的剂量拐点。4、MXF对于正常小鼠的毒副作用,表现最为明显的“时间拐点”在给药后的第3-4天,肾阳虚小鼠在接种病毒后的第3-4天是其生存“拐点”,肾阳虚外感小鼠给予MXF第后3-4天是机体机能状态恢复的“拐点”。5、正常小鼠80倍给药剂量组当天就全部死亡,肾阳虚外感小鼠80倍给药剂量,在给药当天并未出现死亡,给药第2天出现全部死亡,这提示肾阳虚外感的病证状态提高了机体对毒性成分的耐受。6、E、PE、ME在肾阳虚外感的机体状态下有较好的吸收,同时延缓了其在体内的代谢速度,生物利用度提高。BMA、BAC、BHA在肾阳虚外感的机体状态下吸收速率降低,说明通过延迟吸收减弱毒性。
段亚萍[8](2019)在《雷公藤甲素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雷公藤药材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在市场上也存在较多的伪品,传统方法已不能完全鉴定其真伪和质量评价。因此,需建立准确、简单快速的雷公藤质量评价方法,对实现其质量现场快速筛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的重要意义。而免疫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低成本、高通量等优势,是一种新型的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基于部颁标准中规定雷公藤甲素是控制雷公藤质量的指标性成分,本文通过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制备了雷公藤甲素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建立了雷公藤甲素免疫检测方法,可实现对雷公藤药材及制剂质量现场快速评价,并通过DNA条形码法和化学分析法进行验证,为部颁标准方法进行补充。方法:(1)将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的14位羟基进行结构修饰得到半抗原mTP,采用活化酯法合成雷公藤甲素抗原。通过紫外扫描法、TNBS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鉴定抗原偶联结果。抗原多次免疫Balb/c小鼠后,取小鼠血清进行抑制和阳性检测,选择效价高、特异性好的小鼠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筛选针对雷公藤甲素结构的特异性单克隆细胞株,小鼠体内诱生腹水,用饱和硫酸铵法纯化腹水得到抗体,并对抗体性能进行评价。(2)用所制备的抗原和雷公藤甲素单克隆抗体为基础,建立雷公藤甲素的间接酶联免疫检测方法(icELISA),实现对雷公藤药材及制剂中的雷公藤甲素含量进行快速检测。(3)利用胶体金标记雷公藤甲素抗体,制备雷公藤甲素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对胶体金制备试纸条的流程进行优化及其性能进行评价。对雷公藤样品中的雷公藤甲素进行检测,实现雷公藤药材及制剂真伪质量的现场快速鉴定。并用超快速液相-串联质谱法(UFLC-ESI-MS/MS)法验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样品的检测结果。(4)基于DNA条形码和化学仪器方法对雷公藤属药材进行鉴定及质量评价。结果:(1)通过紫外扫描法、TNBS和MALDI-TOF-MS证实偶联成功,其mTP-BSA和mTP-OVA偶联比分别为18:1和7:1。通过细胞融合、筛选与克隆技术,获得了高特异的雷公藤甲素单克隆细胞株mAb 2D10 1H8。空白溶剂中,该抗体对TP的IC50为0.28μg/mL,效价约为2.56×105。亲和力常数为2×107 L/mol。雷公藤甲素抗体类型为IgGl型。与雷公藤内酯酮、雷酚内酯、雷公藤福定、雷公藤红素交叉反应率分别为48.57%、20.47%、3.27%、1.15%,对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福定、去甲泽拉木醛交叉反应率均小于1.0%。(2)采用“棋盘格法”,确定了雷公藤甲素抗原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0.016μg/mL和0.032μg/mL。在此基础上建立了ic ELISA法,雷公藤甲素的IC50值为0.28μg/mL,最低检测极限为0.3ng/mL,最佳检测范围(IC20IC80)为0.090.87μg/mL。添加回收率为90.05106.6%。利用建立的icELISA检测方法测定38批样品中的雷公藤甲素含量,其检测结果与UFLC-ESI-MS/MS法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3)基于胶体金标记抗体技术,制备了雷公藤甲素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检测线包被抗原浓度mTP-BSA 0.3 mg/mL;控制线羊抗鼠IgG最佳浓度0.5 mg/mL;金标抗体的最佳量为40μg;胶体金标记抗体的pH值为8.0;试纸条对甲醇浓度耐受性小于30%;雷公藤甲素试纸条的检测限为1μg/mL,雷公藤甲素试纸条对雷公藤内酯酮的交叉反应高,对雷酚内酯、雷公藤福定、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去甲泽拉木醛、冬凌草甲素无交叉反应。参考部颁标准及文献限量规定,66批样品(雷公藤根及制剂)用所制备的雷公藤甲素试纸条进行检测。结果有38批样品溶液滴在试纸条上未消线,即伪品或者雷公藤甲素含量低。用UFLC-ESI-MS/MS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同试纸条测得结果一致。(4)在NJ聚类树上雷公藤药材及其混伪品聚类较为清晰,初步分析27份样品中有12种为雷公藤正品。化学指纹谱研究表明特征1区可以较为直观的区分雷公藤伪品;UFLC-ESI-MS/MS,HCA-热图分析表明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显着,可评价雷公藤药材的质量。结论:制备了特异性强的雷公藤甲素单克隆抗体;建立的icELISA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度高、成本低、特异性强等优点,适合雷公藤药材及制剂中雷公藤甲素含量快速检测;建立的雷公藤甲素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具有检测快速、成本低、结果可视化、便于携带等优点,在雷公藤中药材及制剂现场快速检测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王睿[9](2019)在《甘草配伍对黄连中小檗碱药动学影响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黄连甘草药对源于仲景古方,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甘草配伍可显着影响黄连中小檗碱的药动学属性,但目前只是片面地基于提取转移率、药物代谢酶等阐明其作用机制。因此,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拟重点关注肠道吸收环节,进一步阐释甘草配伍对小檗碱药动学影响的机制。方法:提取、干燥以制备黄连以及黄连甘草不同比例的水提物干粉;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定量分析提取物样本以及生物样本中小檗碱浓度;确定甘草对黄连提取物中小檗碱提取转移率的影响;基于整体药动学实验,考察甘草对黄连提取物中小檗碱在小鼠体循环及门静脉血液、肝脏中的经时变化规律的影响;确定甘草对黄连提取物中小檗碱溶解性的影响;运用溶出仪考察甘草对黄连提取物中小檗碱在胃液、肠液溶出的影响;通过外翻肠囊实验,确定甘草配伍对黄连提取物中小檗碱体外吸收、外排的影响;基于透析实验确定甘草对黄连提取物中小檗碱扩散速率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定性观察小檗碱在不同提取物中的存在形式。结果:(1)整体药代动力学实验表明,甘草配伍后对黄连中小檗碱的体内吸收及暴露水平存在显着影响。其中,在门静脉中小檗碱AUC0-12值分别下降了36.5%黄连甘草(1:1)及56.9%黄连甘草(3:1);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黄连组分别与黄连甘草(1:1)和黄连甘草(3:1)组有非常显着差异(均p<0.01)。(2)甘草配伍对黄连中小檗碱转移率、溶解度、胃及肠溶出、肠吸收及外排、扩散速率、存在形式等均存显着影响。甘草配伍后降低小檗碱提取转移率32%,降低溶解度最大达到81.3%。甘草配伍对小檗碱胃液、肠液溶出均存在显着抑制作用。在胃液溶出中,黄连组与黄连甘草(1:1)组相似因子(f2)为13.6,肠液溶出中黄连组与黄连甘草(1:1)组相似因子(f2)为48.3。但在跨肠道上皮细胞吸收转运环节,甘草可促进小檗碱吸收,与抑制其外排并增加扩散速率有关。小檗碱的存在形式在甘草配伍后被明显改变,被未知物质包裹形成沉淀。与上清相比,所形成沉淀物中小檗碱在门静脉中AUC0-12值下降了44.1%。结论:甘草配伍虽然能通过抑制外排、改善扩散速率而促进小檗碱跨肠道上皮细胞转运,但甘草配伍后,显着降低了黄连提取物中小檗碱的提取转移率,与小檗碱形成沉淀而降低其溶解度,并抑制其胃肠溶出度,最终显着降低了黄连中小檗碱的体内暴露水平。
袁玥[10](2019)在《UPLC/Q-TOF定性定量检测乌头类植物中14种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方法的建立及大理、红河州乌头类植物成分分析和毒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UPLC/Q-TOF对乌头类植物中14种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有利于中毒事件中成分的快速筛查。应用该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大理、红河州乌头类植物中生物碱的成分,并进行了毒性的评价,有助于提高该类植物的综合利用价值。[方法]样品经Waters Oasis MCX萃取柱提取、净化,0.1 mol/L HCL和甲醇淋洗,含5%氨水的甲醇洗脱,旋转蒸发至近干后,用乙腈:5 mmol/几乙酸铵(50:50,V:V)定容。目标化合物用UPLC/Q-TOF经Aglient SB C18色谱柱分离后,用含0.1%甲酸的5 mmol/几乙酸铵-乙腈流动相梯度洗脱。在ESI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对乌头类植物中的14种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LD50毒性强弱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毒性评价。[结果]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定量检测乌头类植物中14种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的方法。确定了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条件。建立了14种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的一级和二级特征谱库。该方法检测14种目标化合物在1.0~1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1~5 ng/mL,定量限为0.5~10 ng/mL,加标回收率为81%~114%,相对标准偏差为0.5%~3.7%。运用上述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乌头类植物中14种生物碱成分有所不同。依据LD50数据,比较二萜类生物碱中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胺醇型生物碱和其他类生物碱的含量,评价15件样品毒性大小为样品号12#>11#>2#>3#>1#>14#>4#>7#>8#>6#>5#>9#>15#>10#>13#,样品详细信息见表3。野生乌头样品毒性大于规范化种植样品。对采集样品的须根、块根、茎、叶、花、果含有的14种生物碱成分也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地下部分14种生物碱总含量大于地上部分,全植株各部位毒性的大小为须根>块根>茎、叶、花、果。[结论]UPLC-Q/TOF定性定量检测14种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的方法具有简便高效、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弥补乌头类植物和药材中多种生物碱同时检测的空白。云南省大理、红河州的草乌和附子具有极强的毒性,不同乌头类植物中14种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的成分有所不同,为药物原材料的供给来源提供更多的选择。云南省大理、红河州的乌头类植物全株均含有毒性,各部位14种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不同,地下部位的生物碱含量和毒性大于地上部分。地上部分的茎、叶、花、果有开发利用价值,有利于乌头类植物的综合开发利用。
二、乌头碱的LC-MS定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头碱的LC-MS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K-PD关联分析研究定志小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阿尔茨海默病 |
1.1.1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
1.1.2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 |
1.1.3 阿尔茨海默病常用模型研究 |
1.2 定志小丸及其单味药研究进展 |
1.2.1 人参 |
1.2.2 远志 |
1.2.3 茯苓 |
1.2.4 石菖蒲 |
1.3 质谱及其联用技术 |
1.3.1 UPLC-Q-TOF-MS |
1.3.2 UPLC-TQ-MS |
1.4 药代动力学研究 |
1.5 代谢组学 |
1.5.1 代谢组学概论 |
1.5.2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
1.5.3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1.6 PK-PD关联研究 |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定志小丸及其单味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2.1 介绍 |
2.2 实验 |
2.2.1 试剂 |
2.2.2 中药提取物制备 |
2.2.3 血浆样品和标准溶液制备 |
2.2.4 液相色谱与质谱 |
2.2.5 PK研究 |
2.2.6 方法验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方法验证 |
2.3.2 样品前处理 |
2.3.3 LC条件优化 |
2.3.4 MRM参数优 |
2.3.5 PK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APP/PS1小鼠模型研究定志小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及配伍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试剂 |
3.2.2 中药提取物 |
3.2.3 动物实验 |
3.2.4 行为学实验 |
3.2.5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 |
3.2.6 免疫组化(IHC)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行为学实验 |
3.3.2 乙酰胆碱酯酶(AChE) |
3.3.3 Aβ蛋白 |
3.3.4 Tau蛋白沉积 |
3.3.5 HE染色 |
3.3.6 氧化应激 |
3.3.7 神经炎症 |
3.4 结论 |
第4章 定志小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代谢组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定志小丸提取物制备 |
4.2.2 APP/PS1小鼠 |
4.2.3 动物实验 |
4.2.4 样品前处理 |
4.2.5 LC-MS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ZXW治疗APP/PS1小鼠的免疫组化检测 |
4.3.2 DZXW治疗APP/PS1小鼠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4.3.3 DZXW治疗APP/PS1小鼠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4.3.4 DZXW抑制APP/PS1小鼠炎症反应 |
4.4 讨论 |
第5章 茯苓可通过调节脑-肠-菌群轴改善APP/PS1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2.1 试剂 |
5.2.2 茯苓提取物制备 |
5.2.3 APP/PSA小鼠 |
5.2.4 行为学实验 |
5.2.5 组织病理学检查 |
5.2.6 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
5.2.7 BAs定量分析 |
5.2.8 16S rRNA测序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C可以改善APP/PS1小鼠的认知障碍 |
5.3.2 PC通过减少APP异常的蛋白裂解,减少APP/PS1小鼠过度的A β沉积 |
5.3.3 PC通过恢复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吞噬能力,减少APP/PS1小鼠过度的Aβ沉积 |
5.3.4 PC可改善神经元丢失和突触功能障碍 |
5.3.5 PC逆转APP/PS1小鼠的异常肠道菌群组成 |
5.3.6 PC改善了APP/PS1小鼠的BA代谢紊乱 |
5.4 小结 |
第6章 定志小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关联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目标待测物的确定 |
6.2.2 试剂 |
6.2.3 仪器设备 |
6.2.4 标准溶液配制 |
6.2.5 微透析探针的体外回收率 |
6.2.6 Aβ25-35诱导AD大鼠模型的建立 |
6.2.7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6.2.8 色谱质谱条件 |
6.2.9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质谱色谱条件的优化 |
6.3.2 探针回收率 |
6.3.3 方法学验证 |
6.3.4 PK分析 |
6.3.5 PD分析 |
6.3.6 PK-PD关联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1 定志小丸及其单味药的比较药代动力学研究 |
2 定志小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及配伍机制 |
3 定志小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代谢组学研究 |
4 茯苓可通过调节脑-肠-菌群轴改善APP/PS1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
5 定志小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关联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鹅膏毒肽所致肝损伤的代谢组学研究以及毒理学作用机制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基于Meta分析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对鹅膏毒肽中毒治疗效果的定量评估 |
1.1 研究背景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部分 ROS/p53介导的线粒体凋亡是α-鹅膏毒肽所致肝损伤的早期事件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部分 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能量失衡是导致α-鹅膏毒肽所致肝损伤的主要原因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结论 |
4.3 本研究创新性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5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代谢组学在天然产物毒性评价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个人简历 |
(3)补肾益精经典方剂右归饮化学成分分析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右归饮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
第一节 右归饮水煎液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依据标准品比对确定了18个化学结构明确的成分 |
3.2 依据质谱分析结合文献数据比对确定了71个化学结构明确的成分 |
4 小结 |
第二节 右归饮配方颗粒液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依据标准品比对确定了16个化学结构明确的成分 |
3.2 依据质谱分析结合文献比对确定了13个化学结构明确的成分 |
4 小结 |
本章讨论 |
第二章 右归饮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右归饮水煎液和配方颗粒液中定量成分的选择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效成分有28个 |
3.2 右归饮两种药液的共有成分有16个 |
3.3 确定指标性成分有18个 |
4 小结 |
第二节右归饮水煎液和配方颗粒液的定量分析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正离子模式下的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 |
3.2 负离子模式下的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 |
3.3 水煎液和配方颗粒液中18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 |
4 小结 |
本章讨论 |
第三章 右归饮配方颗粒液安全性评价 |
第一节 右归饮配方颗粒液急性毒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24h内给药3次未引起KM小鼠的一般外观体征和体重异常 |
3.2 24h内给药3次对小鼠的血常规和血生化未见显着异常 |
3.3 24 h内给药3次对小鼠主要脏器的大体形态外观及脏器指数无显着变化 |
4 小结 |
第二节 右归饮配方颗粒液长期毒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右归饮给药90 d未引起大鼠外观和体重的异常 |
3.2 右归饮给药90 d大鼠血常规和血生化的影响 |
3.3 右归饮给药90 d大鼠主要脏器未见显着变化 |
4 小结 |
本章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及意义 |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科研工作汇报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4)蜂蜜、阿胶中化学性危害物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药食同源产品和食品安全 |
1.1.2 蜂蜜中有害化合物 |
1.1.3 阿胶中有害化合物 |
1.2 研究现状 |
1.2.1 样品前处理方法现状 |
1.2.2 仪器检测方法现状 |
1.2.3 质谱数据库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有害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库建立及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条件 |
2.3.1 阿胶样品前处理方法 |
2.3.2 蜂蜜样品前处理方法 |
2.3.3 液相条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化合物的选择 |
2.4.2 液相条件的选择 |
2.4.3 质谱条件的选择 |
2.4.4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
2.4.5 高分辨质谱数据库 |
2.4.6 文本数据库 |
2.5 数据库参数评价与分析 |
2.5.1 精确质荷比 |
2.5.2 色谱保留时间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用HPLC-MS/MS同时测定蜂蜜中多类植物毒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3.3.2 色谱条件 |
3.3.3 质谱条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4.3 样品前处理方法选择与优化 |
3.4.4 基质效应的探讨 |
3.5 方法学验证 |
3.5.1 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 |
3.5.2 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
3.6 实际样品的检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阿胶中281 种农药残留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4.3.2 色谱条件 |
4.3.3 质谱条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4.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4.4.3 SPE样品前处理方法 |
4.4.4 QuChERS样品前处理方法 |
4.5 方法学验证 |
4.5.1 回收率 |
4.5.2 方法检出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590种有害化合物的基本信息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烟草和北乌头杀虫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及微胶囊制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有毒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 |
1.2.1 有毒植物的种类 |
1.2.2 有毒植物的分布 |
1.2.3 有毒植物的应用 |
1.3 有毒植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 |
1.3.2 植物活性物质的成分分析 |
1.3.3 植物活性物质的杀虫作用机理 |
1.4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
1.4.1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 |
1.4.2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 |
1.4.3 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 |
1.5 农药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 |
1.5.1 农药微胶囊的制备 |
1.5.2 农药微胶囊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有毒植物杀虫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筛选及工艺优化 |
2.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供试试剂 |
2.1.4 主要实验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植物活性物质的提取 |
2.2.2 16种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比较 |
2.2.3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方法提取试验结果 |
2.3.2 不同提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 |
2.3.3 16种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分析 |
2.3.4 烟草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 |
2.3.5 北乌头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杀虫活性成分分析 |
3.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昆虫 |
3.1.3 供试药品及试剂 |
3.1.4 主要实验仪器 |
3.2 研究方法 |
3.2.1 2种植物的活性物质提取及分离 |
3.2.2 毒力测定 |
3.2.3 2种提取物的LC-MS分析 |
3.2.4 2种提取物的GC-MS分析 |
3.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2种植物不同萃取物含量分析 |
3.3.2 毒力测定结果 |
3.3.3 LC-MS结果分析 |
3.3.4 GC-MS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烟草及北乌头提取物对舞毒蛾酶活的作用机制 |
4.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4.1.1 供试植物 |
4.1.2 供试昆虫 |
4.1.3 供试试剂 |
4.1.4 主要实验仪器 |
4.2 研究方法 |
4.2.1 毒力测定 |
4.2.2 舞毒蛾6种酶活力的测定 |
4.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胃毒毒力 |
4.3.2 2种药剂对舞毒蛾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4.3.3 2种药剂对舞毒蛾乙酰胆碱酯活性的影响 |
4.3.4 2种药剂对舞毒蛾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5 2种药剂对舞毒蛾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6 2种药剂对舞毒蛾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
4.3.7 2种药剂对舞毒蛾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烟碱、乌头碱对2种鳞翅目害虫肠道菌群的影响 |
5.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供试试剂 |
5.1.3 主要实验仪器 |
5.2 研究方法 |
5.2.1 毒力测定 |
5.2.2 肠道微生物16S rDNA测序 |
5.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毒力测定结果 |
5.3.2 数据充分性分析 |
5.3.3 肠道微生物种类分析 |
5.3.4 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5.3.5 肠道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与烟碱、乌头碱的相关性 |
5.3.6 肠道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及性能分析 |
6.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6.1.1 供试植物 |
6.1.2 供试昆虫 |
6.1.3 供试试剂 |
6.1.4 主要实验仪器 |
6.2 研究方法 |
6.2.1 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 |
6.2.2 微胶囊表征及性能测定 |
6.2.3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的毒力测定 |
6.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分析 |
6.3.2 烟草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分析 |
6.3.3 2种微胶囊形貌及粒径分析 |
6.3.4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红外分析 |
6.3.5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热稳定性分析 |
6.3.6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缓释性分析 |
6.3.7 毒力测定结果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及微胶囊生物安全性评价 |
7.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7.1.1 供试动物 |
7.1.2 供试试剂 |
7.1.3 供试药液 |
7.1.4 主要实验仪器 |
7.2 研究方法 |
7.2.1 小鼠的急性毒性测定 |
7.2.2 小鼠体重及脏器指数测定 |
7.2.3 小鼠肝脏解毒酶活测定 |
7.2.4 锦鲤的急性毒性测定 |
7.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7.3.2 2种提取物对小鼠体重及脏器的影响 |
7.3.3 2种提取物对小鼠肝脏蛋白含量的影响 |
7.3.4 2种提取物对小鼠肝脏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7.3.5 锦鲤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利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研究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杂质 |
引言 |
1.已知杂质鉴定 |
2.未知杂质定性分析 |
3.强制降解实验与未知杂质来源分析 |
4 小结 |
第二章 UPLC-MS/MS内标法测定抗菌乳膏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 |
引言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 |
3.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HPLC和HPLC-MS技术的小活络丸生产原料掺伪检查和产品质量评价 |
引言 |
1 小活络丸中草酸钙簇晶的显微特征与来源分析 |
2 基于药材组分分布的芍药属药材掺伪质谱确证方法 |
3 掺伪芍药属药材代表性组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4 掺伪小活络丸中的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的保证 |
5 主要药效组分乌头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
6 掺伪松香的LC-MS/MS质谱确证 |
7 掺伪松香中松香酸HPLC分析 |
8 小结 |
第四章 利用UPLC-Q-TOF-MS/MS技术研究硫磺熏蒸工艺对菊花药效组分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仪器 |
2 结果与讨论 |
3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7)麻黄细辛附子汤“病证-量-效/毒”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对中药“毒”的认识 |
第二节 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概况 |
第四节 “有故无殒”思想的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麻黄细辛附子汤物质基础研究 |
第一节 不同煎煮方法对麻黄细辛附子汤煎剂质量的影响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材 |
1.3 对照品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不同煎煮方法汤剂的制备 |
2.2 样品制备 |
2.3 色谱条件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MXF样品的含量测定 |
2.6 数据统计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附子不同炮制品规格对麻黄细辛附子汤煎剂质量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和结果 |
2.1 煎剂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4 色谱条件 |
2.5 方法学考察 |
2.6 MXF样品的含量测定 |
2.7 数据统计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基于正常小鼠的麻黄细辛附子汤“量-毒”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仪器 |
1.2 试药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灌胃药液的制备 |
2.2 动物分组和灌胃给药剂量设置 |
2.3 观测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生长状况观察 |
3.2 不同给药剂量MXF对于正常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不同给药剂量MXF对于正常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 不同给药剂量MXF对于正常小鼠TSE的影响 |
3.5 不同给药剂量MXF对于正常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3.6 不同给药剂量MXF干预的正常小鼠病理切片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肾阳虚外感证小鼠的麻黄细辛附子汤“量-效/毒”关系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仪器 |
1.2 试药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灌胃药液的制备 |
2.2 动物分组和灌胃给药剂量设置 |
2.3 肾阳虚外感证模型的建立 |
2.4 观测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生长状况观察 |
3.2 不同给药剂量MXF对于肾阳虚外感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不同给药剂量MXF对于肾阳虚外感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 不同给药剂量MXF对于肾阳虚外感小鼠TSE的影响 |
3.5 不同给药剂量MXF对于肾阳虚外感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3.6 不同给药剂量MXF干预的肾阳虚外感小鼠病理切片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正常小鼠和肾阳虚外感小鼠药理学实验的综合分析 |
1 多变量模式识别统计方法 |
2 正常小鼠组药理实验结果分析 |
2.1 正常小鼠组药理实验结果的多变量模式识别 |
2.2 正常小鼠组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的综合评价分析 |
3 肾阳虚外感小鼠组药理实验结果分析 |
3.1 肾阳虚外感小鼠组药理实验结果的多变量模式识别 |
3.2 肾阳虚外感小鼠组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的综合评价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病证因素对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目标效/毒成分血浆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
第一节 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目标效/毒成分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仪器 |
1.2 试药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内标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 |
2.4 生物样本的制备 |
2.5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色谱条件优化 |
3.2 质谱条件优化 |
3.3 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 |
3.4 内标法及内标的选择 |
4 小结 |
第二节 目标效/毒成分在正常小鼠和肾阳虚外感小鼠体内血浆药动学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药品 |
1.2 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灌胃药液的制备 |
2.2 给药方案和血浆样品的采集 |
2.3 血浆样品的制备 |
2.4 分析条件 |
2.5 药动学参数计算与处理 |
2.6 正常组和肾阳虚外感组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
2.7 药代动力学结果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正常组和肾阳虚外感组药-时曲线 |
3.2 正常组和肾阳虚外感组药代动力学差异 |
3.3 分析对象的选择 |
4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语表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8)雷公藤甲素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中内源性毒性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1 中药中内源性毒性成分 |
1.2 内源性毒性成分检测与分析 |
1.3 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4 结语与展望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雷公藤甲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小结 |
第二章 雷公藤甲素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建立及LC-MS/MS法确证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雷公藤甲素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的制备与应用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雷公藤药材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甘草配伍对黄连中小檗碱药动学影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对黄连中小檗碱提取转移率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材 |
1.3 试剂与试药 |
1.4 仪器 |
2 方法 |
2.1 小檗碱体内浓度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
2.2 小檗碱体外浓度的LC-MS定量分析方法 |
2.3 黄连及黄连甘草不同比例提取物的制备 |
2.4 黄连及黄连甘草提取物中小檗碱的转移率 |
2.5 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提取物中小檗碱的提取转移率 |
3.2 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4 讨论 |
第二章 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对黄连中小檗碱药动学影响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材 |
1.3 试剂与试药 |
1.4 仪器 |
2 方法 |
2.1 小檗碱体内浓度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
2.2 小檗碱体外浓度的LC-MS定量分析方法 |
2.3 甘草配伍对黄连中小檗碱溶解性的影响 |
2.4 甘草配伍对黄连中小檗碱在人工胃液中溶出曲线的影响 |
2.5 甘草配伍对黄连中小檗碱在人工肠液中溶出曲线的影响 |
2.6 甘草配伍对黄连中小檗碱扩散速率的影响研究 |
2.7 小剂量给药甘草对黄连中小檗碱肠吸收及外排的影响研究 |
2.8 药动学相关剂量给药甘草对黄连小檗碱肠吸收的影响 |
2.9 激光共聚焦观察小檗碱存在形式 |
2.10 沉淀物及上清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
2.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对小檗碱溶解性的影响 |
3.2 对小檗碱在人工胃液中溶出曲线的影响 |
3.3 对小檗碱在人工肠液中溶出曲线的影响 |
3.4 对小檗碱透析率的影响 |
3.5 对小檗碱肠吸收、外排的影响 |
3.6 对小檗碱存在形式的影响 |
3.7 沉淀物及上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黄连、甘草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发表文章情况 |
(10)UPLC/Q-TOF定性定量检测乌头类植物中14种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方法的建立及大理、红河州乌头类植物成分分析和毒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和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乌头碱的LC-MS定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K-PD关联分析研究定志小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D]. 孙宇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鹅膏毒肽所致肝损伤的代谢组学研究以及毒理学作用机制验证[D]. 陈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3]补肾益精经典方剂右归饮化学成分分析及安全性评价[D]. 柯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4]蜂蜜、阿胶中化学性危害物检测技术研究[D]. 张帅. 国际关系学院, 2020(08)
- [5]烟草和北乌头杀虫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及微胶囊制剂的研究[D]. 吴德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6]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D]. 闵春艳. 苏州大学, 2019
- [7]麻黄细辛附子汤“病证-量-效/毒”关系的研究[D]. 邱丽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8]雷公藤甲素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 段亚萍.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甘草配伍对黄连中小檗碱药动学影响的机制研究[D]. 王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UPLC/Q-TOF定性定量检测乌头类植物中14种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方法的建立及大理、红河州乌头类植物成分分析和毒性评价[D]. 袁玥.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