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地区湿地及其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陈子琦[1](2021)在《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手段,自然保护地面积迅速增长,但生物多样性水平仍表现下降趋势。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资助资金的不合理分配。因此,需要建立针对不同区域保护成效的空间对比科学评估方法,使资助资金得到公平分配,激励相关部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以全国2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区,从功能和结构两个方面分别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主要工作如下:(1)构建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参照基准指数通过In 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模块计算生境质量指数表征动植物栖息地状况,间接代表生物多样性功能水平。选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作为参照区,构建反映不同区域生态功能本底的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以多期参照区生境质量指数最优值作为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基准指数呈现为西北和西南地区生境质量较低,东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较高。胡焕庸线东南侧生境质量基准指数高于西北侧,基本验证了构建的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可以反映地域本底差异;依据参照区的气候因子与生境质量基准指数呈现显着的一致,进一步表征了本文构建全国尺度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的准确性。(2)建立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结构参照基准指数统计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相应时刻参照区的生态用地面积比例作为生态结构参照基准指数,呈现为西北和西南地区较低,东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较高。依据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类型将研究区分为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以及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三种类型。依据类型结构基准指数,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本底水平较高,其次为森林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本底水平较差。(3)实现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功能对比评估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功能对比评估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生态功能区生境质量指数与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差值构建相对功能指数,实现静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功能对比评估。基于相对功能指数,2015年东北和华东地区的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差,其次为华中和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好的生态功能区位于西南和西北地区。依据生态功能区所占行政大区面积,2015年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差,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居中,保护成效较好的为西北和西南地区。生态功能区两期生境质量指数差值作为生境质量绝对变化量,完成动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依据生境质量指数绝对变化量,1990—201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整体呈现转好的趋势为华中和华南地区生态功能区,东北和华东地区的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持续下降,西北和西南地区基本不变。(4)完成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结构对比评估全国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结构对比评估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以生态功能区结构指数与结构参照基准差值构建相对结构指数,实现静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结构对比评估,依据生态用地的相对结构指数,2015年东北和华东地区的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差,其次为华中和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好的生态功能区位于西南和西北地区;从生态系统类型的相对结构指数来看,2015年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好,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一般,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较差。同时,依据两期生态用地结构指数差值得到生态用地的结构指数变化量,1990—2015年华中和华南地区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呈现转好的趋势,西北和西南生态功能区基本不变,东北和华东地区的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持续下降。从生态系统类型的结构指数变化量来看,1990—2015年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有所提升,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基本不变,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呈现下降趋势。
张芳玲[2](2020)在《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为了响应这一指导意见,促进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的建设以及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本文收集了我国东北地区的10类57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据信息,包括建设年代,自然属性,边界范围或地理坐标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重要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等数据对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适宜区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19562016年这60年间,经历了停滞、发展、爆发3个阶段,无论是类型、数量还是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受社会、经济、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类型之间存在范围交叉重叠的现象,其中尤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范围重叠最多。按照自然属性给东北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进行归类,可将其大致归为森林生态系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草甸和地质遗迹6类,其中,东北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地。(2)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的格局,东南密,西北疏。辽东半岛-环渤海区域,长白山区域,张广才岭区域,大黑山和小兴安岭区域是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高密度区域。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倾向于分布在临近河流,交通通达性高的区域。东北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无关。(3)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分布区域有8处,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呼玛河-黑河鄂伦春山地,分水岗-完达山,松嫩平原,张广才岭,长白山脉和龙岗山-千山。适宜建立国家公园的区域外,共有吉林龙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靖宇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靖宇火山地质矿泉群地质公园等3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适宜进行优化整合。
初亚奇[3](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焦雯雯[4](2020)在《东北地区重要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文中指出湿地因其在调节地球水文动态平衡,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及稳定性,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它的生态功能是其他生态系统无法取代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不仅与粮食产量、水资源等方面息息相关,在生态方面更是维持生态平衡、保证生态多样性、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重要前提。东北地区的湿地在全国湿地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它们主要分散在大小兴安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北地区东南区域等多处地域。东北地区为我国中央及各地输送了大量优质的粮食、蔬菜,如大米、玉米等,向来有“中国最大的商品粮战略后备基地”“粮食市场稳压器”等美誉。粮食、蔬菜的种植与湿地生态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这些美誉背后,东北地区的湿地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随着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面积的湿地被开垦用来耕地种植粮食或者建造房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越来越短缺,湿地受到了一而再的破坏。若再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遏止湿地恶化的趋势,将来人类生活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1990、2000年的Landsat7 ETM+影像数据及2019年Sentinel 2A/B影像数据为遥感数据源,通过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及谷歌地球辅助下的人工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东北地区21处中国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1999年至2019年的湿地信息,掌握这21处湿地现状,将它们分为河流湿地保护区、湖泊湿地的保护区、人工湿地保护区、沼泽湿地保护区四类湿地保护区。通过它们的面积变化、湿地时空动态变化、面积归一化分析、转移矩阵分析等分析方法来分析各类湿地保护区的动态变化差异性,最后针对各湿地保护区的独特性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1.从湿地面积与动态变化来看,在研究时段的近30年间,2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由14059.37km2减少到12795.7km2,面积减少了1263.67km2。其中河流湿地保护区、湖泊湿地保护区与沼泽湿地保护区均呈湿地持续减少的动态变化,其中1990-2000年间,人工湿地保护区的湿地面积减少的程度最为剧烈,主要为沼泽湿地减少了14%。而2000-2019年间,湖泊湿地保护区减少的程度最为剧烈,沼泽湿地减少了5%。人工湿地则为先减少后稳定的动态变化。2.东北地区的四类湿地保护区的总比重趋势也存在变化。总的来看,四类湿地保护区的比重一直为沼泽湿地保护区>湖泊湿地的保护区>人工湿地保护区>河流湿地保护区。但它们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在1990-2000年、2000-2019年两个时段间,河流湿地的比重为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湖泊湿地为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人工湿地保护区与沼泽湿地保护区则为先下降后稍有回升的变化趋势。3.东北地区的四类湿地保护区在研究时段内,湿地转化方向主要为耕地、其次为其他用地。但2000年后转化为耕地的湿地面积大幅下降,特别是湖泊湿地的保护区保护区内的湖泊湿地与人工湿地保护区内的人工湿地,呈现出良性发育的状态。
韩璐[5](2019)在《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文中提出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古海岸遗迹和湿地生态系统着称,孕育了许多珍稀动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之一。保护区内的古泻湖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在京津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但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资源无度的索取破坏了贝壳堤、牡蛎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古泻湖面积锐减、生境破碎化严重。科学合理修复保护区生态对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对古海岸遗迹成因及保护现状的研究,讨论遗迹的保护重点和科学价值。研究表明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共有野生植物132种,其中世界分布型最多;保护区内共有鸟类235种,占天津观测种的56%,其中大部分为候鸟和旅鸟;水生动物中野生种较少;其他动物均为小型动物。保护区内生态结构复杂,稳定性相对较强。基于保护区实际调查情况构建景观评价体系,以层次模型来分析和评价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其中保护区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因子得分最高。但是水体条件、植被覆盖度、物种丰富度和保护现状均较差。本文结合核心区及缓冲区的具体水文和动植物条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保护区生态修复方案。具体措施如下:利用水质净化、岸线改造等方式改善湿地水文,对水文条件加以修复;依据植被的调查结合景观修复手段,修复其原有的景观生态功能;根据动物种类和生境条件结合水文和植物修复,创建动物栖息环境使动植物和谐共处,增加生物多样性。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教育、生态监测和参观路线规划等方式对保护区进行合理利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利用,实现保护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曲蒙[6](2019)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东铁路建筑遗产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热点。然而,纵观当前对中东铁路建筑遗产的保护研究,大多数只针对某一方面,缺乏将整个铁路附属遗产相互关联、统一为整体的系统性研究。在这个前提下,本文跳出传统保护思路,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镇和遗产廊道整合至同一体系内,增强中东铁路文化遗产完整性;另一方面突破以往分析方法,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空间组构理论,构建针对于遗产区域格局特征和空间演化过程的量化模型以及针对中东铁路遗产地的分类评级模型,并对各项遗产特征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为例,重新解读概念意义和特征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遗产地斑块-遗产廊道-城镇基质”的研究思路。同时,借鉴景观生态学量化分析方法,通过景观指数浓缩景观特征信息,将其中反应斑块结构特征和内部物种特征的指数提取并引至遗产保护中,结合空间组构理论,建立空间量化模型,解读该模型在研究遗产区域空间演化机制和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具体量化干线遗产地空间特征奠定基础。继而,将该研究思路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相融合,从景观生态学视角重新审视该遗产体系的形成背景、分布规律、发展特征,解读中东铁路时期各遗产地斑块的布局模式和肌理形态,揭示其在遗产廊道内所承担的历史功能和风貌特点,据此分析在特定历史与文化背景下,依托独特自然环境,受铁路工业促发而形成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空间地域特征及其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其次,将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样本导入分析模型,对遗产地斑块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量化研究,对比其在中东铁路时期与当前时期的空间结构变化,分析导致改变的诱因,揭示其空间特征和遗产分布特征。与此同时,将遗产地斑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地图导入模型,模拟遗产地斑块在城镇基质中的时空演进过程,揭示其与城镇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遗产地空间目前在城镇基质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分析,将模型中能够高度概括上述特征的量化指标提取出来,并结合其他针对遗产本体品质的指标,归纳、总结、建立针对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的分类评级模型。该模型从遗产地斑块的形状特征、遗产地斑块的空间异质性以及遗产地斑块与周边基质的关系三方面评价。根据结果为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划分等级,通过对每一级别遗产地特征的聚类分析,揭示遗产区域在遗产廊道内的保护现状和存在价值,并为后续遗产廊道划分价值区段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本文从遗产廊道、遗产地斑块和城镇基质三个层面对中东铁路干线遗产进行景观生态学保护策略的探索。遗产廊道层面提出将所有遗产元素关联重构,在整合遗产要素的同时,融合沿线景观,通过分类评级系统重估遗产廊道价值区段。遗产地斑块层面注重历史信息的传递和山水格局的稳定度以及优势度保持,提出相应措施以提升遗产地的空间品质。城镇基质层面注重调整历史空间当前角色,使其更加适应当代历史城镇发展,并适当进行良性干扰以达到遗产地斑块与城镇基质的动态性可持续发展。
蒲真[7](2019)在《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为了优化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布局,本文以东北地区91个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海拔和地形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和保护空缺分析的方法,评估了自然植被的保护现状,探讨了水平和垂直两个空间维度上的保护空缺,划定出了东北地区植被保护一级、二级优先区。以东北地区68个自然保护区作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大样地”,利用ArcGIS创建渔网功能,将东北地区均分成2893个20km×20km的网格单元,在R中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植被、海拔和地形等17个因子作为自变量,评估了我国东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分布格局。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划分了我国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级、二级和三级优先区,提出了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体类型是森林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野生动物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保护区的面积和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高海拔段的自然植被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中、低海拔段的自然植被未获得较好的保护,仍然存在保护空缺。栽培作物作为保护区内植被的主要人为干扰来源之一,未得到足够重视,极有可能严重威胁到了东北平原地区内陆湿地类型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一级优先区集中在长白山中部和东北部林区、辽河口、通辽东北部和呼伦贝尔高原,植被保护二级优先区分布在东北山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特别是大、小兴安岭交接地带,以及大兴安岭南段森林草原过渡区和辽东丘陵地区。(2)内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VP)明显低于该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VA),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情况却相反,且VP最大值远大于VA最大值,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VP整体略低于该类型的VA,而VP和VA最大值相差不大。(3)东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一级、二级优先区总面积410,446.59km2,占东北地区陆域行政总面积的39.89%。其中一级优先区面积252,212.23km2,占划分总面积的61.45%,二级优先区面积158,234.36km2,占划分总面积的38.55%。将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分别与东北地区自然植被进行叠加分析,发现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共分布有8个自然植被型组(共99个群系),其中除草丛和沼泽之外,剩余6个植被型组中共有9个群系存在保护空缺。(4)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总面积为180,063.96km2,占东北地区陆域行政面积的14.43%。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级优先区面积18,084.93km22(10.04%),生物多样性保护二级优先区面积为109,667.06km2(60.9%),生物多样性保护三级优先区面积52,310.98km2(29.05%)。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县与东北地区陆域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叠加分析,建议优先对12个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7处区县新建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对6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韩立亮[8](2019)在《呼伦贝尔草原湿地时空动态分布及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共同影响,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导致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草原退化、盐碱化和土壤风蚀沙化、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草原湿地状况也不容乐观,过量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对于湿地的危害已经逐步显现。湿地退化问题也已成为草原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草原湿地的管理、保育与恢复是当前湿地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以呼伦贝尔草原湿地为典型研究区,采用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近30年以来草原湿地在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研究区遥感影像采用计算机和人工目视解译方法提取湿地水体,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研究分析识别草原湿地退化的影响因素;设计并组装人工模拟增温装置,观测湿地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酶活性对于气温升高的响应;通过变换自然环境条件的方式改变湿地土壤的环境温度,探究湿地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水解酶活性对自然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揭示不同增温条件下湿地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水解酶活性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10 hm2)、中(1-10 hm2)、小(<1 hm2)型草原湖泊湿地的数量比例基本保持在1:2:7,但草原湖泊湿地的数量呈现减小的趋势;草原湖泊水体面积出现萎缩的趋势,近30年来草原湖泊水体总面积减小了 39.8%,整体上湖泊湿地的数量和面积减小趋势明显。(2)湖泊湿地在各县市区的数量分布大小顺序为: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所占比例分别为39.86%,30.67%,13.41%,8.95%,3.87%,3.24%;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的湖泊湿地数量占到整个呼伦贝尔草原湖泊湿地的70%左右,不同高程范围内大、中、小型湖泊湿地面积平均比例为86:11:3。(3)对研究区湖泊湿地变化影响贡献率最大的是农田灌溉面积、采矿产量和年牲畜存栏数三个变量,贡献率分别为46.0%,26.0%,16.8%,自然因素是导致草原湿地面积萎缩的直接原因,但人类活动的干扰是最主要的影响湿地变化的因素。(4)增温处理的总有机碳含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对照组;永久性淹水湿地底泥的全氮和全磷含量显着高于年际性和季节性淹水湿地;年际性淹水湿地和季节性淹水湿地之间脲酶活性差异不显着。(5)不同淹水周期的湿地底泥总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大,但总有机碳、全氮含量在月际之间的变化不显着。原位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全磷含量、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L-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85,0.330,0.246。(6)研究区内原位土壤的7种水解酶的酶活性均值大小顺序为:AP>LAP>βX>βG>αG>NAG>CBH,数值分别为 29.287、16.164、2.036、1.122、1.096、0.951、0.420 nmol g-1·h-1。酸性磷酸酶活性在月际之间的变化较小,其余六种水解酶在月际之间的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环境温度变化对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水解酶活性影响显着。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揭示了呼伦贝尔草原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在不同高程范围和不同县市区近30年来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并探明了影响湿地变化的自然因素驱动力和人类活动因素驱动力的贡献率和比重。对不同淹水周期的湿地底泥在人工增温和自然环境增温条件下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水解酶活性进行定量测定并探明其变化规律。
邱成[9](2019)在《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文中提出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是保护生物学和保护区学的前沿科学问题,也是保护地管理和优化的重要基础。在区域宏观尺度上,很难针对每个保护地的保护对象开展详查去实施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价,目前也缺乏成熟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亟待探索。由于人为压力(或干扰)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生态系统是绝大多数保护地的主要保护对象或为主要保护对象提供生境,人为压力指数和植被指数常被用来评估区域保护地体系的保护状况,用以间接反映区域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已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较为成熟的保护地体系,取得较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但对其整体保护成效缺乏研究和认识,难以为云南省迫切需要开展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提供支撑。本研究以云南省为案例区,以云南省20个国家级和3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收集了 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1 km×1 km空间分辨率的云南省人口和经济(GDP)数据、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获取了云南省1998-2015年空间分辨率为1 km、时间分辨率为年的SPOTVegetationNDVI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人为土地利用率三类人为活动因子来构建并计算自然保护区内部和外部(边界外2 km环形区域)的人为压力指数(1995、2000、2005、2010、2015年),利用SPOTVegetation-NDVI数据(1998-2015年)计算自然保护区内、外部植被指数,通过时序变化和空间(自然保护区内外)对比分析相结合,构建基于单项指标、两者耦合的区域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方法,揭示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识别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并从区域宏观和局地(自然保护区)两个尺度上探索优化策略。主要的结论如下:(1)人为压力现状(2015年):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压力总体以低和较低为主;省级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着较高或高的内、外部土地利用压力;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人为压力大致由高而低依次为地质遗迹类、湿地生态类、森林生态类、野生动物类、野生植物类;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人为压力来自土地利用,其次是人口,且两者相伴相生。(2)基于综合人为压力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综合人为压力变化趋势表明,云南省大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1995-2005年较好、2005-2010年一般、2010-2015年明显变差。内外人为压力增长差异表明,1995-2010年大部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较好;2010-2015年大部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较差。从自然保护区级别来看,国家级比省级自然保护区要好,但2010-2015年时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相对下降。从自然保护区类型来看,保护成效由高到低依次是森林生态类、野生植物类、野生动物类、湿地生态类、地质遗迹类,但2010-2015年时段森林生态类保护成效相对下降。(3)基于NDVI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1998-2015年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保护成效较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总体上要好于省级自然保护区;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森林生态类保护成效较好,野生植物类和野生动物类保护成效一般,湿地生态类和地质遗迹类较差。(4)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成效:58个自然保护区中,综合保护成效良、中、差的数量分别为14、28、16个;国家级相对比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要好;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森林生态类和野生动物类综合保护成效较好,而其他类型综合保护成效为中等甚至差(湿地生态类);滇中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差,以滇中为中心向东(曲靖)、向西(大理)一带的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较差,是未来调控或优化的重要区域。(5)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中有17个需优先关注,其中苍山洱海、大山包和文山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剑湖、珠江源和沾益海峰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应重点优先关注。本研究表明,人为压力指数、植被指数以及两者的耦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评估区域保护地的保护成效。前者能较好地揭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人为压力现状特征,后者能更好地揭示植被生态的保护成效,两者耦合能反映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成效。这一研究为区域宏观尺度上的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估方法探索提供了参考。
温薇[10](2019)在《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生态补偿作为调整生态环境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政策体制,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凸显出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原来的政策推动到现在法律规制的转变,倡导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除实践较多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外,跨地域、跨功能区等方式的生态补偿实践却寥寥无几,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凤毛麟角,我国有效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形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生态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由于省内区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的不均衡。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优势,建立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然势在必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调研区域,在已有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即跨越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空间范围,通过科学调控、协调互补等手段,以政府、公众、企业为补偿主体,主体功能区为补偿客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协商机制、跨区域管理优先级机制、生态合作和生态交易等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归纳评述了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全新理论指导下,系统的采用ArcGIS空间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调查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生态建设协调为切入点,重点从公众和社会视角开展研究,确定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演进为趋向的作用机理。从博弈视角出发,侧重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利益关系,逻辑关系,社会、公众的支付意愿、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方案、政策执行、协调机制构建与运行等内容中寻找协调路径。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绥化等8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差异化分析,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CVM调查法、探索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全面计量了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度和支付意愿值,从公众角度测算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标准;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与大小兴安岭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梳理省域范围下不同区域之间补偿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企业在发展受限时可以通过为生态服务付费,买卖碳排放权等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破解企业发展受限难题;最终针对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等构成的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体系。本文旨在突破区域限制,拓宽生态补偿协调渠道,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的协调机制和保障体系,促使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得到推广使用,为黑龙江省的生态补偿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完善我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东北地区湿地及其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地区湿地及其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生物多样性评估 |
1.2.2 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3 生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参照基准指数构建 |
3.1 方法 |
3.1.1 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构建 |
3.1.2 生态结构参照基准指数构建 |
3.2 生境质量参照基准指数 |
3.3 生态结构参照基准指数 |
3.4 小结 |
第4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功能对比评估 |
4.1 方法 |
4.1.1 静态评估方法 |
4.1.2 动态评估方法 |
4.2 静态的保护成效区域功能对比评估 |
4.2.1 生态功能区尺度 |
4.2.2 行政大区统计分析 |
4.3 动态的保护成效区域功能对比评估 |
4.4 小结 |
第5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区域结构对比评估 |
5.1 方法 |
5.1.1 静态评估方法 |
5.1.2 动态评估方法 |
5.2 静态的保护成效区域结构对比评估 |
5.3 动态的保护成效区域结构对比评估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自然保护地概念及发展现状 |
2.1.1 自然保护地概念 |
2.1.2 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及发展现状 |
2.2 国家公园概念及研究进展 |
2.2.1 国家公园的概念 |
2.2.2 国家公园的研究进展 |
2.3 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分布格局研究 |
2.3.1 自然保护地分布格局和优化整合研究 |
2.3.2 国家公园选址布局研究 |
3.研究区域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质地貌 |
3.3 气候 |
3.4 水文 |
3.5 野生动植物资源 |
4.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数量特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分析 |
4.2.2 自然保护地类型统计分析 |
4.2.3 自然保护地重叠情况分析 |
4.2.4 自然保护地自然属性分析 |
4.3 小结与建议 |
4.3.1 小结 |
4.3.2 建议 |
5.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探究 |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自然保护地省际及类型分布结构特征 |
5.2.2 自然保护地最邻近指数分析 |
5.2.3 自然保护地核密度分析 |
5.2.4 自然保护地分布与地表水域的关系 |
5.2.5 自然保护地分布与自然地貌的关系 |
5.2.6 自然保护地交通可达性分析 |
5.2.7 自然保护地分析与地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东北地区国家公园空间布局与自然保护地整合 |
6.1 研究方法 |
6.1.1 指标选取 |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 结果分析 |
6.2.1 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分析 |
6.2.2 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适宜区域分析 |
6.2.3 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7.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东北国家公园潜在分布区内自然保护地统计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框架 |
3.3.3 技术路线 |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
5.1.1 自然条件现状 |
5.1.2 水土资源分析 |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东北地区重要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湿地变化遥感动态监测研究进展 |
1.2.1 湿地信息提取中常用数据源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湿地信息提取中常用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东北地区湿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自然资源 |
2.2 遥感数据采集与信息获取 |
2.2.1 遥感数据源选择 |
2.2.2 遥感数据介绍 |
2.2.3 遥感数据预处理 |
2.2.4 遥感信息专题因子提取湿地信息 |
第3章 东北地区重要湿地时空变化 |
3.1 湿地变化规律研究方案 |
3.2 东北地区重要湿地分布现状研究 |
3.2.1 河流湿地保护区类 |
3.2.2 湖泊湿地保护区类 |
3.2.3 沼泽湿地保护区类 |
3.2.4 人工湿地保护区类 |
3.3 湿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 |
3.3.1 湿地面积变化 |
3.3.2 湿地时空动态变化 |
第4章 东北地区重要湿地变化分析 |
4.1 东北地区重要湿地变化分析方法 |
4.1.1 归一化分析方法介绍 |
4.1.2 转移矩阵分析方法介绍 |
4.2 东北地区重要湿地变化分析 |
4.2.1 归一化分析 |
4.2.2 转移矩阵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思考 |
5.1 结论 |
5.2 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湿地修复案例与分析 |
1.4.1 美国大沼泽地修复 |
1.4.2 盐城湿地保护区修复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的发展与研究 |
2.1 保护区地理概况 |
2.1.1 位置特征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状况 |
2.1.4 地质地貌 |
2.2 保护区历史发展 |
2.2.1 人类迁移史 |
2.2.2 渤海海侵史 |
2.2.3 天津成陆史 |
第3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景观生态研究 |
3.1 保护区贝壳堤特征分析 |
3.1.1 贝壳堤的形成特征 |
3.1.2 贝壳堤的保护价值 |
3.2 保护区牡蛎礁特征分析 |
3.2.1 牡蛎礁的演化特征 |
3.2.2 牡蛎礁的保护价值 |
3.3 保护区古泻湖特征分析 |
3.3.1 古泻湖的演化特征 |
3.3.2 古泻湖水资源状况 |
3.4 保护区植物特征分析 |
3.4.1 种质资源调查 |
3.4.2 植物区系分析 |
3.4.3 植被演替规律 |
3.5 保护区动物特征分析 |
3.5.1 鸟类资源 |
3.5.2 其他动物资源 |
3.5.3 湿地生态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综合评价 |
4.1 保护区评价发展与利用 |
4.2 AHP法构建 |
4.2.1 AHP法研究原理 |
4.2.2 层次模型构建 |
4.3 评价原则及标准 |
4.3.1 评价原则 |
4.3.2 构建层次模型 |
4.3.3 构建判断矩阵 |
4.3.4 层次权重结果分析 |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的修复和利用 |
5.1 保护区修复原则 |
5.1.1 划分保护区域 |
5.1.2 恢复湿地水系 |
5.1.3 维持原有物种 |
5.1.4 保持原有土层 |
5.1.5 动物资源保护 |
5.1.6 合理规划利用 |
5.2 保护区湿地水系修复 |
5.2.1 湿地水系规划 |
5.2.2 湿地水质修复 |
5.2.3 湿地岸线改造 |
5.3 保护区植物群落修复 |
5.3.1 植物种子库 |
5.3.2 植物规划 |
5.3.3 植物封育管理 |
5.4 保护区动物群落保护 |
5.4.1 鸟类资源保护 |
5.4.2 其他动物资源保护 |
5.4.3 构建湿地生态链 |
5.5 保护区的合理利用 |
5.5.1 环境教育 |
5.5.2 科学研究 |
5.5.3 生态监测 |
5.5.4 社区参与 |
5.5.5 旅游构想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发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保护区植物物种调查 |
附录 B 保护区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 |
致谢 |
(6)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内容简述 |
1.3 研究综述 |
1.3.1 中东铁路与干线城镇的研究 |
1.3.2 景观生态学与遗产保护的研究 |
1.3.3 空间分析法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1.3.4 遗产地评价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景观生态学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2.1 景观的结构层级和功能特征与遗产保护 |
2.1.1 景观结构层级与遗产保护 |
2.1.2 景观功能特征与遗产保护 |
2.2 斑块和廊道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
2.2.1 斑块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
2.2.2 廊道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
2.3 空间量化模型与遗产保护 |
2.3.1 景观指数与空间量化 |
2.3.2 其他模型与空间量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景观生态学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 |
3.1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的形成 |
3.1.1 中东铁路的起源与概况 |
3.1.2 遗产地斑块的分布特点 |
3.1.3 遗产廊道的内涵 |
3.2 遗产地斑块的初始格局 |
3.2.1 总体格局 |
3.2.2 功能组群格局 |
3.3 遗产地斑块在廊道内的历史职能与特色 |
3.3.1 度假休闲职能 |
3.3.2 工商业及商品集散职能 |
3.3.3 资源开采职能 |
3.3.4 军事防御职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的格局变化与时空演进 |
4.1 量化模型与研究范围 |
4.1.1 量化指标的选择 |
4.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4.2 斑块空间发展的演进形态 |
4.2.1 中东铁路时期斑块空间形态 |
4.2.2 斑块格局形态的发展与变化 |
4.2.3 当前时期斑块空间的构型特征 |
4.3 斑块与基质的空间关系量化 |
4.3.1 轴线模型的生成 |
4.3.2 中东铁路时期斑块空间的组织机制 |
4.3.3 当前时期斑块与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在廊道中的分类评级 |
5.1 依据遗产地斑块特征选取指标 |
5.1.1 指标选取原则 |
5.1.2 建立层次结构 |
5.1.3 评价因子释义 |
5.2 依据专家系统确定权重 |
5.2.1 确定权重原则与方法 |
5.2.2 建立评分标准 |
5.3 评级系统在遗产廊道中的应用 |
5.3.1 分类评级系统的优势体现 |
5.3.2 遗产地斑块在廊道内的等级划分 |
5.3.3 依据等级聚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的景观生态学保护策略 |
6.1 廊道遗产的结构性完善 |
6.1.1 遗产要素的关联整合 |
6.1.2 沿线景观的动态融合 |
6.1.3 主体区段的价值重估 |
6.2 斑块品质的系统性提升 |
6.2.1 历史信息传播的延续性与无阻抑流通 |
6.2.2 山水格局的稳定性与优势度保持 |
6.2.3 自然生态的系统性恢复与景观重塑 |
6.3 基质景观的动态性发展 |
6.3.1 历史空间的角色适应与定位调整 |
6.3.2 边界空间的协调过渡与过滤渗透 |
6.3.3 历史城镇的整体调控与良性干扰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评级系统专家问卷 |
附录2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评级系统权重计算 |
附录3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空间句法分析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进展 |
1.2.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
1.2.2 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内涵及建设现状 |
1.3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的研究方法综述 |
1.3.1 保护空缺分析(Gap) |
1.3.2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评估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2.2 气候条件 |
2.3 水文 |
2.4 自然植被与物种概况 |
3 东北地区自然植被保护现状与保护优先区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 |
3.3.2 水平空间上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
3.3.3 垂直空间上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
3.3.4 自然保护区对植被型组的空间保护空缺 |
3.3.5 栽培作物的分布区分析 |
3.4 讨论 |
4 东北地区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 |
4.2.2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 |
4.3 讨论 |
5 东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空间分布评估 |
5.1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处理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主要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 |
5.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评估 |
5.2.3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 |
5.2.4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自然植被分布情况及保护空缺分析 |
5.3 讨论 |
6 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方案 |
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在各区县的分布情况 |
6.2.2 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方案 |
6.3 讨论 |
7 结论 |
7.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与海拔段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 |
7.2 植物保护的主要干扰是栽培作物 |
7.3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仍存在植被保护空缺和保护缺失 |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价值情况相关 |
7.5 提出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布局优化方案 |
8 创新点与建议 |
8.1 创新点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A |
附表B |
附表C |
附表D |
附表E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呼伦贝尔草原湿地时空动态分布及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地的定义与分类 |
1.2.2 湿地时空动态变化 |
1.2.3 湿地影响因素及驱动力 |
1.2.4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1.2.5 湿地土壤酶活性 |
1.2.6 草原湿地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水文特征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呼伦贝尔草原湿地时空分布动态 |
3.1 引言 |
3.2 草原湿地类型 |
3.2.1 湖泊型湿地 |
3.2.2 河流型湿地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3.4 不同类型湿地时空分布动态 |
3.4.1 湖泊湿地的年际分布动态 |
3.4.2 湖泊湿地的空间分布动态 |
3.4.3 河流湿地的年际分布动态 |
3.4.4 河流湿地的空间分布动态 |
3.5 本章小结 |
4 湿地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及驱动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气象资料 |
4.2.2 统计数据 |
4.2.3 数据处理 |
4.3 气候因素 |
4.3.1 降水量 |
4.3.2 气温 |
4.3.3 蒸散发量 |
4.4 人类活动因素 |
4.4.1 人口增加与土地利用变化 |
4.4.2 矿产开采 |
4.4.3 超载放牧 |
4.5 湿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与酶活性对气温升高的响应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装置 |
5.2.2 检测指标与方法 |
5.2.3 数据处理 |
5.3 湿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变化规律 |
5.4 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湿地土壤对不同自然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设计 |
6.2.2 试验样品采集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处理 |
6.3 湿地底泥环境温度变化规律 |
6.4 原位土壤理化性质与水解酶活性变化规律 |
6.4.1 原位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 |
6.4.2 原位土壤水解酶活性变化规律 |
6.5 不同自然环境土壤理化性质与水解酶活性变化规律 |
6.5.1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 |
6.5.2 土壤水解酶变化规律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保护成效评价是保护地管理优化和区域保护地体系优化的重要基础 |
1.1.2 云南保护地体系优化亟待开展保护地体系保护成效研究 |
1.1.3 人为压力增长下的云南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价和优化迫在眉睫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成效界定 |
1.2.2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
1.2.3 区域宏观尺度上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4.2 对比空间确定 |
1.4.3 基于人为压力的保护成效评估 |
1.4.4 基于NDVI的保护成效评估 |
1.4.5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与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识别 |
1.4.6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
1.5 总体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河湖水系 |
2.1.3 气候 |
2.1.4 植被 |
2.1.5 土壤 |
2.2 社会经济情况 |
2.2.1 人口增长态势 |
2.2.2 经济发展态势 |
2.3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 |
2.3.1 物种多样性 |
2.3.2 生态系统多样性 |
2.3.3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
2.4 云南省已建自然保护区 |
2.4.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变化 |
2.4.2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及其覆盖率变化 |
2.4.3 云南省不同类型、规模及等级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变化 |
第三章 基于人为压力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自然保护区空间数据库 |
3.1.2 人为压力数据 |
3.1.3 人为压力指数构建与计算 |
3.1.4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保护成效判识 |
3.2 结果分析 |
3.2.1 当前人为压力状况 |
3.2.2 人为压力动态变化 |
3.2.3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保护成效分析 |
3.3 讨论 |
3.3.1 现状人为压力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启示 |
3.3.2 人为压力增长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影响 |
3.3.3 2010-2015年人为压力快速增长对保护成效的可能影响 |
3.4 小结 |
3.4.1 自然保护区人为压力现状 |
3.4.2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
第四章 基于NDVI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内外部NDVI计算 |
4.1.2 基于NDVI变化趋势的保护成效分析 |
4.1.3 基于内外部NDVI变化稳定性的保护成效分析 |
4.1.4 均值比较和检验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时段NDVI变化特征与保护成效 |
4.2.2 1998-2015年NDVI变化特征与保护成效 |
4.2.3 1998-2015年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与保护成效 |
4.2.4 1998-2015年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与保护成效 |
4.3 讨论 |
4.3.1 NDVI动态变化与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
4.3.2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
4.4 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分析 |
5.1 方法 |
5.1.1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模式构建 |
5.1.2 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识别和排序 |
5.2 结果分析 |
5.2.1 基于单一指标评估的保护成效 |
5.2.2 基于综合评估的保护成效 |
5.2.3 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 |
5.3 讨论 |
5.3.1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的可信度 |
5.3.2 未来调控或优化的重要区域 |
5.4 小结 |
第六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
6.1 数据与方法 |
6.1.1 优化思路 |
6.1.2 基于保护成效评估的优化类型划分 |
6.1.3 代表性重点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优化 |
6.2 结果分析 |
6.2.1 不同保护成效类别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
6.2.2 代表性重点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
附表2 云南省代表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表3 云南省代表性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访谈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跨区域 |
2.1.2 跨区域生态补偿 |
2.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 |
2.1.4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协同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生态补偿制度背景分析 |
3.1.1 生态补偿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3.1.2 生态补偿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3.2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区划情况 |
3.2.1 宏观方面 |
3.2.2 微观方面 |
3.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分析 |
3.3.1 生态补偿整体概况 |
3.3.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状况 |
3.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
3.4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1 缺失市域范围下跨区(县)域补偿协调机制 |
3.4.2 缺乏省域范围下跨市域生态补偿横向协调机制 |
3.4.3 缺少省域范围内的跨区协作监管机构 |
3.4.4 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
3.4.5 跨区域生态补偿法律约束缺失 |
3.4.6 跨区域生态补偿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经济博弈分析 |
4.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范畴 |
4.1.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内涵 |
4.1.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维度 |
4.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目标与内容 |
4.1.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度 |
4.2 生态功能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
4.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博弈 |
4.2.2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
4.2.3 生态功能区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
4.2.4 生态功能区与企业的博弈 |
4.2.5 生态功能区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
4.2.6 生态功能区、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多方博弈 |
4.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假设 |
4.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一般均衡分析 |
4.5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博弈模型 |
4.5.1 利益共享博弈模型 |
4.5.2 智猪博弈模型 |
4.5.3 跨区域静态博弈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
5.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 |
5.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
5.1.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
5.1.3 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原则 |
5.2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机理分析 |
5.2.1 政府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2 生态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 |
5.2.3 公众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4 企业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5 生态功能区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理 |
5.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设计 |
5.3.1 公众参与机制 |
5.3.2 企业参与机制 |
5.3.3 政府协商机制 |
5.3.4 政府与功能区之间的跨区管理优先级机制 |
5.3.5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生态合作机制 |
5.3.6 多利益主体的生态交易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公众意愿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6.2 公众参与的协调构成 |
6.3 公众补偿的协调运行 |
6.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公众补偿额度测算 |
6.4.1 公众补偿支付额度测算的流程框架 |
6.4.2 基于CVM调查法的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现状分析 |
6.4.3 公众补偿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4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额度测算 |
6.4.5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7.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7.2 社会视角的协调构成 |
7.3 社会视角的补偿协调运行 |
7.4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实例 |
7.4.1 社会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实例利益主体选择 |
7.4.2 政府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3 企业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4 “哈大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措施 |
8.1 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8.1.1 搭建跨区域利益共享平台 |
8.1.2 搭建政府主导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对话平台 |
8.1.3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基金监管平台 |
8.2 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 |
8.2.1 国家财政投资 |
8.2.2 企业投资 |
8.2.3 社会公众投资 |
8.3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政策体系 |
8.3.1 制定跨区域生态补偿产业政策 |
8.3.2 深化林权改革 |
8.3.3 创新产业格局 |
8.4 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 |
8.4.1 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商合作 |
8.4.2 实现生态功能区间的跨区协作 |
8.4.3 建立生态功能区间的利益协调 |
8.5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 |
8.5.1 静态评价 |
8.5.2 动态评价 |
8.5.3 反馈系统 |
8.6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保障体系 |
8.6.1 法律保障 |
8.6.2 社会保障 |
8.6.3 制度保障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四、东北地区湿地及其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D]. 陈子琦. 吉林大学, 2021(01)
- [2]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D]. 张芳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4]东北地区重要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D]. 焦雯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D]. 韩璐. 天津大学, 2019(01)
- [6]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D]. 曲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D]. 蒲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呼伦贝尔草原湿地时空动态分布及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韩立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D]. 邱成. 云南大学, 2019
- [10]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D]. 温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