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早期淋洗及穴位电刺激治疗半年随访

脑出血早期淋洗及穴位电刺激治疗半年随访

一、脑出血患者早期促通及穴位电刺激治疗半年随访(论文文献综述)

张琼帅[1](2021)在《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临床试验通过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评价头穴丛刺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动物实验主要以头穴丛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探析头穴丛刺对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及其受体GABAA、GABAB的表达,及对BDNF/Trkb-KCC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72例确诊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单独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组在对照组运动疗法基础上在顶区和顶前区选取5条穴线加用丛刺治疗,每次留针6小时,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干预4周后,使用改良Ashworth评分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两组患者肌张力分别进行评定,使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评价,通过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前(-3~0天)、治疗后(第4周±3天)各评价一次。研究人员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所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所得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各组组间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而组内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动物实验: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0只和头针组10只。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置,而对模型组和头针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MACO)进行脑缺血模型造模。头针组大鼠造模24h后对其采用头穴丛刺法在大鼠百会及左右侧各旁开2mm处针刺,快速捻转1min后留针2h,每日1次,共14d;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正常饲养,每日给予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对照组每日仅给予同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造模24h后对各组大鼠采用Zealonga评分对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价,造模24h及干预14d后对各组大鼠分别采用Narrow ally test进行行为学评价,并采用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肌张力。干预14d后,采用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应用石蜡切片及免疫荧光双标测定大鼠梗死区脑皮质内GABA及其受体GABAA和GABAB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组大鼠梗死部分脑皮质中Trkb及KCC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含量及Trkb含量表达。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9.0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结果1.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头穴丛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降低患者患侧上肢和下肢的痉挛程度,且疗效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明显提升,头针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头针组评分均值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明显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明显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2.动物实验: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24h后,应用Zea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价。对照组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模型组与头针组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明显神经功能损伤情况(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24h后对大鼠进行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头针组大鼠站立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明显增多(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14天后,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头针组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仍明显偏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头穴丛刺治疗显着降低了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评分。在大鼠造模24h及干预14d后三组进行肌张力检测结果显示:造模24h后,对照组大鼠肌张力未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均出现肌张力明显增高(P<0.05);经14d治疗后,对照组及模型组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未明显改变,头针组治疗后较其治疗前及模型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明显减低(P<0.05)。干预14d后,对大鼠脑组织切片并进行TTC染色后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未出现梗死区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可见明显梗死区域(P<0.05)。而头穴丛刺治疗后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梗死体积显着降低(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GABA、GABAA、GABAB中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水平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中KCC2及Trkb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KCC2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头针组大鼠经头穴丛刺治疗后KCC2表达有所提升,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头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4d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及Trkb含量,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BDNF表达减低,头针组大鼠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BDNF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减低患者患侧上肢及下肢的痉挛程度,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临床有效性。2.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减小脑梗死体积,减低大鼠的痉挛程度,使大鼠行动能力得到提升,对损伤神经具有保护作用。3.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上调损伤侧皮质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含量表达,减低痉挛程度。4.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调节损伤侧皮质BDNF/Trkb-KCC2信号通路表达,BDNF/Trkb-KCC2信号通路可能是头穴丛刺疗法降低大鼠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结合临床与基础两方面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损伤侧脑组织内神经递质有关。头穴丛刺疗法基于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依据“治神调形”法则,本研究为其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提供临床及实验证据。

王雪男[2](2020)在《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腹针疗法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为腹针疗法联合Bobath疗法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60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脑病针康病区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腹针疗法。观察周期为4周,这期间两组患者每天接受1次治疗,每周6天。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以下4个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改良巴氏指数(MBI),疗程结束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肩部疼痛减轻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灵活性、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脱落病患。经过数据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肩痛部位以及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中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通过4周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VAS、FMA、PROM以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结合Bobath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肩痛症状,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蔡嘉鑫[3](2020)在《丘墟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后下肢运动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丘墟向照海方向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后下肢运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9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深刺组、浅刺组、对照组,进行为期3周的治疗。三组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均进行威斯康辛步态量表(WGS)、改良下肢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功能)(FMA)的评分和检测;三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1周、2周、3周后均进行足底压力分析的检测。结果:(1)威斯康辛步态量表(WGS)评分研究结果:三组的WGS评分分别进行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刺组在治疗3周后WG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组在治疗3周后WG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刺组与深刺组在治疗3周后WG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改良下肢Ashworth量表(MAS)评分研究结果:治疗三周后,三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刺组在治疗3周后MAS评定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组在治疗3周后MAS评定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刺组与深刺组在治疗3周后MAS评定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改良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研究结果:三组的FMA评分分别进行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刺组在治疗3周后MAS评定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刺组在治疗3周后MAS评定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刺组与深刺组在治疗3周后MAS评定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患侧足跟冲击力研究结果:经重复测量分析,group的P<0.05,group*time的P<0.05,time的P<0.05。各时间点的比较中,在治疗第1、2周后,三组组间患侧足跟冲击力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3周后,浅刺组与深刺组比较P>0.05,说明深刺组与浅刺组在患侧足跟部冲击力对比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浅刺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深刺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说明浅刺组与对照组、深刺组与对照组在患侧足跟部冲击力对比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组内比较中,三组分别进行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的比较中P均<0.05,非常有实验意义。(5)患侧前足部冲击力研究结果:经重复测量分析,group的P<0.05,group*time的P<0.05,time的P<0.05。各时间点的比较中,在治疗第1、2周后,三组组间患侧前足部冲击力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3周后,浅刺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深刺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深刺组与浅刺组比较P<0.05,说明浅刺组与对照组、深刺组与对照组、深刺组与浅刺组在患侧前足部冲击力对比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组内比较中,三组分别进行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的比较中P均<0.05,非常有实验意义。结论:浅刺及深刺丘墟穴均能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偏瘫步态,并能改变患者行走足跟着地时足底压力的分布,深刺丘墟在改善患侧前足部冲击力更有效。

左曜玮[4](2020)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后引起肢体功能运动障碍最直接的病因所在。本研究通过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比较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和单纯新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呈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下肢痉挛性瘫痪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试图探索出一种临床疗效更佳、操作性更简便、治疗价格更优廉及患者接受程度更高的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康复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临床总体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健康大中国”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一份力量。方法:本课题研究病例共60例,均选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康复医学科(脑病针康病区)住院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以入院先后顺序,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醒脑开窍针法+新Bobath疗法)与对照组(单纯新Bobath疗法),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每天进行约30分钟康复手法治疗,每天1次(周日除外),治疗时间为28天(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1)瘫痪下肢的痉挛程度(以膝关节为评估对象):改良的Ashworth评分(MAS);(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MBI);(3)运动功能(本研究仅评估下肢部分):简化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等方法评定。观察患者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对比,综合评价两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高低。所有数据资料用Exce12010进行汇总和SPSS22.0统计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组间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示差异有非常显着性。结果:(1)基线比较:纳入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及治疗前的Ashworth痉挛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在完成4周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以患者MAS评分为标准,治疗组人10显效,13人有效,3人改善,4人无效,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人6显效,9人有效,6人改善,9人无效,总有效率70.00%。经秩和检验,z=-1.967,p=0.049<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FMA得分和MBI得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Ashworth痉挛分级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存在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在改善患者患肢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患肢运动功能的灵活性方面提示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通过研究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发现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康复疗法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显着提高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对照组。2、本研究过程中未发生相关严重不良反应,证实了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赵蕾[5](2020)在《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Fugl-Meyer(FMA)、肌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探讨电针结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运动疗法组(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组(对照组),两组各36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与运动疗法治疗,留针30min次/日,6次/周,治疗4周。入组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给予康复评估:对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FMA);采用肌力六级分级法(Lovett肌力分级)对患侧上肢的肌力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Barthel(BI)指数对患者ADL进行评定。治疗4周后,对治疗前后Fugl-Meyer(FMA)评分、上肢肌力分级以及Barthel(BI)指数评分进行统计。数据利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表性质等方面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侧上肢FM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患侧上肢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患侧上肢F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两组间患侧上肢FM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侧上肢肌力Lovett分级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患侧上肢Lovett肌力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患侧上肢Lovett肌力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两组间患侧上肢Lovett肌力分级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患者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患者Barthe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两组间患者Barthe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可显着提高患侧上肢FMA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结合运动疗法。(2)电针结合运动疗法与普通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两组间在改善患者上肢肌力方面无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与治疗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林秀梅[6](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李秋佳[7](2019)在《基于从阴引阳针刺结合艾炷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基于从阴引阳针刺结合艾炷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病患者60例,按SPSS17.0统计软件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从阴引阳针刺结合艾炷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每周治疗5次,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分别进行评价,并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卒中性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秩和检验,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后Ashworth分级比较(P<0.05),治疗组在痉挛程度改善方面有显着性差异,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Ashworth分级比较,对照组在痉挛程度改善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痉挛程度改善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在中风后肢体痉挛程度方面均有所改善。3.两组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在中风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方面均有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从阴引阳针刺结合艾炷灸治疗和常规针刺法治疗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进一步推广应用研究。

林妍妍[8](2019)在《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系统评价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评价,设计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包括功能训练和物理治疗两个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症状的疗效。方法:1、系统评价: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01日之间发表于MEDLINE和Cochrane Library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2、临床试验:将ACL重建术后的44名患者随机分配到接受NMES治疗的实验组,或未接受的对照组中。术前及术后第3天、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测量所有患者IKDC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和患膝关节活动范围。采用门诊随访,术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一次,然后在术后2个月和3个月时各随访一次。结果:1、系统评价结果:(1)闭链练习是安全有效的,闭链股四头肌训练在术后第2周可开始进行;开链股四头肌训练从术后4周开始,髌腱重建者可加以一定阻力训练,腘绳肌腱重建者在12周内不可增加阻力。(2)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第1周可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且患肢立即负重不会导致膝关节松弛。术后3周进行可以安全地离心股四头肌训练,可能是恢复股四头肌力量最有效的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康复疗效,应将神经肌肉训练添加到力量训练中。术后12周以后,力量训练可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心理社会状态的积极变化,支持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恢复运动参与。术后1个月进行全身振动训练有助于改善本体感觉和平衡状态。(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男性恢复到受伤前体育水平的可能性是女性的1.4倍,而且以髌腱重建者的可能性是腘绳肌的1.2倍。术后65%的患者在2年内恢复到受伤前的竞技运动水平,但只有38%的患者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大于2年之后的保持同一运动水平。(4)重返运动的时机应使用一系列肌力测试、跳跃测试和运动质量测试来确定。2、临床试验结果:共入选66例患者,包括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22例)完成了实验。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两组患者大腿周径差值影响中,时间因素(P<0.001)、干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7天与术后2周两组患者大腿周径差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治疗组的大腿周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7天和2周两组患者膝关节ROM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个月治疗组ROM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膝关节ROM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VAS的检验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IKDC评分、Lysholm评分、术前大腿周径差值与受伤-手术时间有关,受伤距手术时间越长,二者评分越高,大腿周径差值越大。术前VAS与受伤-手术时间、半月板损伤情况有关,受伤距手术时间越长,VAS越低,膝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越轻;半月板损伤越严重,VAS越高,膝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越明显。术前IKDC评分、Lysholm评分、VAS、大腿周径差值均与年龄、性别、半月板损伤情况无关。术后3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差值、膝关节ROM与年龄、性别、受伤-手术时间、半月板损伤情况均无关。结论:(1)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应包括等长收缩、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离心和向心收缩等各种功能训练,建议加入平衡练习和本体感觉训练等神经肌肉训练以改善患者自我报告结果。应使用一系列的肌力测试、跳跃测试和运动质量测试来确定重返运动的时机,但是这些测试指标没有公认的划定标准。(2)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临床表现与受伤时间有关,术前膝关节活动范围还与是否合并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严重程度有关。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和临床表现与年龄、性别、受伤-手术时间、半月板损伤情况均无关,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和临床表现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3)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在术后1、2个月时减轻患侧股四头肌萎缩和促进膝关节ROM恢复,但对主观功能评分、疼痛未观察到显着疗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辅助治疗。

董静和(Tung Ching Wo)[9](2019)在《不同波形的电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以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中风病的基本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疏波和密波分别刺激舌三针,观察不同波形的电针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选择电针的参数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疏波组和密波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风病的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常规针刺治疗,针刺的穴位选择均为:舌三针、百会、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疏波组在舌三针上采用疏波电针刺激(频率20Hz),密波组则在舌三针上采用密波电针刺激(频率100Hz),两组电针强度均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次电针时间30min,每天1次,周一到周六连续治疗6次,周日休息一天,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14天和治疗28天两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洼田饮水试验等级量表和吞咽障碍指数(DH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估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所有的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年龄、病程等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在洼田饮水试验等级评分、DHI指数、SSA等比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经过14天和28天的治疗后,分别再次统计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等级、SSA评分、DHI指数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的治疗效果和治疗28天的效果进行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疏波组治疗后14天和28天的疗效分别比密波组治疗14天和28天的疗效要好(P<0.05)。治疗28天后,疏波组治愈的患者1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密波组治愈患者0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波形的电针治疗配合康复训练都可以有效的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情绪。但在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等方面,无论是治疗14天后还是28天后,疏波的治疗效果都明显优于密波治疗。所以电针疏波治疗比密波治疗在改善中风后患者吞咽功能上疗效更好。这可以为日后电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电针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优化治疗方案。

马彬[10](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脑出血患者早期促通及穴位电刺激治疗半年随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出血患者早期促通及穴位电刺激治疗半年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1)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综述一.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及效应机制研究概述
第一章 试验研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案
    3.研究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二章 实验一头穴丛刺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模型大鼠GABA受体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三章 实验二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对BDNF/Trk B-KCC2 信号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收集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病例分组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信息采集
        2.2 治疗方案
        2.2.1 基础治疗
        2.2.2 对照组
        2.2.3 观察组
        2.2.4 疗程
        2.3 观察指标
        2.3.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2.3.2 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
        2.3.3 被动关节活动度评分法(PROM)
        2.3.4 改良巴氏指数(MBI)
        2.3.5 有效率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疗效比较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FMA、MBI以及PROM评分比较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3.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OM评分比较
        3.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3.2.6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认识
        1.1 中医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起源
        1.2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病因病机
        1.3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1.3.1 中药治疗
        1.3.2 针刺治疗
        1.3.3 推拿治疗
        1.3.4 其他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
        2.1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2.2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评估
        2.3 肩关节的结构解剖
        2.4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
        2.4.1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2.4.2 软组织损伤
        2.4.3 肩关节半脱位
        2.4.4 肌张力异常因素
        2.4.5 中枢神经因素
        2.4.6 外周神经因素
        2.4.7 误用综合征
        2.4.8 其他因素
        2.5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2.5.1 良肢摆放
        2.5.2 运动疗法
        2.5.3 物理因子疗法
        2.5.4 药物治疗
        2.5.5 手术治疗
        2.5.6 其他疗法
        2.6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预后
    3 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进展
        3.1 腹针疗法的起源和作用机理
        3.2 腹针疗法的特点
        3.3 腹针疗法的针刺要求
        3.4 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4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作用
        4.1 Bobath疗法的起源及概念
        4.2 Bobath疗法的技术要点
        4.2.1 RIP反抑制模式
        4.2.2 控制关键点
        4.2.3 Bobath握手
        4.3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研究结果分析
        1.1 一般资料分析
        1.2 临床疗效分析
        1.2.1 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肩痛症状
        1.2.2 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
        1.2.3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价肩关节活动度
        1.2.4 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
        1.2.5 有效率分析
    2 腹针选穴分析
    3 Bobath疗法联合腹针疗法的目的
    4 安全性问题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近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丘墟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后下肢运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分组方法
        2.2 盲法
        2.3 治疗方法
        2.4 统计方法
        2.5 医学伦理问题
研究结果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2 基线情况比较
    3 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3.1 三组治疗前后WGS评定比较
        3.2 三组治疗前后FMA评定比较
        3.3 三组治疗前后MAS评定比较
        3.4 三组治疗前后患侧足跟冲击力比较
        3.5 三组治疗前后患侧前足部冲击力比较
讨论与分析
    1 课题设计讨论与分析
        1.1 足少阳胆经与中风病的关系
        1.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下肢异常运动形态的认识
        1.3 丘墟穴理论依据
        1.4 足底压力分析检测
        1.5 量表的选择依据
    2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基线情况分析
        2.2 威斯康辛步态量表(WGS)结果分析和讨论
        2.3 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结果分析和讨论
        2.4 改良的下肢Ashworth量表分级(MAS)结果分析和讨论
        2.5 患侧足跟冲击力结果分析和讨论
        2.6 患侧前足部冲击力结果分析和讨论
        2.7 针刺丘墟穴对中风偏瘫的作用分析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1.6 终止试验标准
        1.7 整体中止试验的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案
        2.2 治疗方案
        2.3 评定方法及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基线数据比较
        3.2 疗效比较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2 脑卒中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3 Bobath疗法的研究进展
    4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概况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1.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1.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2 讨论
        2.1 新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瘫痪分析
        2.2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瘫痪分析
    3 安全性
    4 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改良Ashworth量表(MAS)
    附录2 改良巴氏指数(MBI)
    附录3 简易Fug1-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技术路线图
2.结果分析
    2.1 基线资料
    2.2 两组患侧上肢FMA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侧上肢Lovett肌力分级比较
    2.4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3.讨论
4.结论
5.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六、类证鉴别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三、中医综合疗法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一、脑卒中的定义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四、西医鉴别诊断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五、脑卒中的预防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标准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技术路线图
        二、器具选择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四、治疗方案
    第三节 观察指标
        一、基本资料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三、统计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一、两组性别比较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三、两组种族比较
        四、两组证型比较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一、整体康复
        二、辨证康复
        三、形神合一
        四、被动康复
        五、自我管理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第三节 病案举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基于从阴引阳针刺结合艾炷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1.1 中风病名初探
        1.2 中风病名确立及发展
        1.3 中风病机从五脏分析
        1.4 中风辨证分型的发展
    2 祖国医学对中风后痉挛的认识
        2.1 古籍病名记载
        2.2 中风后痉挛病机分析
    3 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
        3.1 针刺降低肌张力的理论探讨
        3.2 艾灸缓解肢体痉挛的理论探讨
        3.3 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方法概述
    4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痉挛的认识
        4.1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4.2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发病机制
        4.3 临床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方法概述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1.2.2 中医学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分组方法
        1.7.1 随机分组方法
        1.7.2 收集病例数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基础治疗
        2.1.2 分组治疗
        2.2 疗效观察
        2.2.1 观察指标
        2.2.2 疗效评定标准
        2.2.3 不良反应/事件记录
        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一般情况
        3.1.1 两组基线分析
        3.2 两组疗效比较
        3.2.1 临床疗效及改良Ashworth评定比较
        3.2.2 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
        3.2.3 Barthel指数积分
        3.3 不良反应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 课题立论依据
    2 理论依据探讨
        2.1 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病机探索
        2.2 从阴引阳针刺法的理论探讨
        2.3 针刺选穴及操作依据探讨
        2.4 选穴目的及配伍方义探讨
        2.5 艾炷灸的协同机制探讨
    3 临床疗效评价
        3.1 上肢痉挛程度评价
        3.2 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价
    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简式Fugl-Meyer上肢坐位运动评定法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治疗期间合并服用药物详细记录表
    附录6 知情同意书·同意签字页
缩略词表
综述 基于不同配穴原则的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系统评价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物理治疗
        1.2.1 神经肌肉电刺激
        1.2.2 其他理疗
    1.3 康复方案
        1.3.1 膝关节支具
        1.3.2 功能训练
        1.3.3 家庭康复对比在院康复
        1.3.4 加速康复与6个月康复
        1.3.5 早期负重
    1.4 评价指标
        1.4.1 主观测量指标
        1.4.2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指标
        1.4.3 客观测量指标
    1.5 小结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
    2.1 资料和方法
        2.1.1 研究方法
        2.1.2 纳入标准
        2.1.3 文献筛选和分类
        2.1.4 资料提取
        2.1.5 文献质量评价
    2.2 结果
        2.2.1 文献检索和筛选结果
        2.2.2 纳入研究的一般特征
        2.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2.4 评价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部分 临床试验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实验设备
        3.1.3 实验步骤
        3.1.6 康复治疗方案
        3.1.7 观察指标及测试方法
        3.1.8 随访计划
        3.1.9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一般资料
        3.2.2 合并半月板损伤情况
        3.2.3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疗效评价
        3.2.4 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9)不同波形的电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1.1.1 祖国医学对吞咽障碍病名的研究
        1.1.2 祖国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病因病机认识
        1.1.3 祖国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进展
    1.2 西医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1.2.1 吞咽及吞咽障碍的定义
        1.2.2 吞咽障碍的分类
        1.2.3 吞咽障碍的分期
        1.2.4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特点
        1.2.5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筛查和评估
        1.2.6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
    1.3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脑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风诊断标准
        2.2.3 吞咽障碍诊断标准
        2.2.4 中风病中医证型标准
        2.2.5 纳入标准
        2.2.6 排除标准
        2.2.7 剔除病例标准
        2.2.8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随机分组方法
        2.3.2 治疗方法
        2.3.3 疗程
        2.3.4 观察指标
        2.3.5 疗效判定标准
        2.3.6 统计分析方法
        2.3.7 可行性分析
        2.3.8 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处理
    2.4 研究结果
        2.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4.2 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比较
        2.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比较
        2.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指数(DHI)量表评分比较
        2.4.5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评价比较
    2.5 安全性观察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分析
        3.1.1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分析
        3.1.2 两组患者SSA评分比较
        3.1.3 两组患者DHI指数评分比较
        3.1.4 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比较
        3.1.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3.2 舌三针的研究
    3.3 吞咽障碍指数(DHI)量表的选择
    3.4 电针的参数选择及作用
        3.4.1 波形
        3.4.2 频率
    3.5 电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制探讨
    3.6 小结
        3.6.1 创新之处
        3.6.2 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详细摘要

(10)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四、脑出血患者早期促通及穴位电刺激治疗半年随访(论文参考文献)

  • [1]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D]. 张琼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D]. 王雪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丘墟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后下肢运动的影响[D]. 蔡嘉鑫.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左曜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赵蕾.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基于从阴引阳针刺结合艾炷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D]. 李秋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系统评价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效研究[D]. 林妍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不同波形的电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董静和(Tung Ching Wo).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脑出血早期淋洗及穴位电刺激治疗半年随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