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勤盆地拒绝第二个“罗布泊”(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洁[1](2020)在《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勤县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缩影,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及支持,民勤先后出台环境治理、环境监管、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调查表明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环境政策传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笔者深入民勤县,获取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的一手资料,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探析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的现状、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从而为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提供借鉴。研究发现:首先,民勤县政府与当地群众对于民勤县生态环境现状的认知存在偏差,政府和媒体认为民勤县环境破坏严重,急需治理,但是当地群众则认为民勤县环境一般甚至比较好;其次,政府、媒体与当地群众在环境政策传播中的利益诉求存在偏差。随着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当地政府和媒体出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更加着重于强调民勤县生态的恢复,侧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地群众较之于环境保护更关注当下的经济效益,执行各项环境政策的前提是经济效益不受影响;第三,在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中政府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媒体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角色,群众则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和政策载体,较少参与政策传播过程;第四,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过程中,政府话语与群众话语存在一定的冲突。政府话语强调政治立场、政治指标,缺乏对群众利益的关切和对群众的情感动员,群众话语以委婉的方式表达着对部分环境政策的不满,但是由于群众话语缺乏传播渠道,因此影响力较小。结合研究发现,通过梳理当地环境政策变迁、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农村政策传播现状可见:首先,当地群众落后的环境意识与与时俱进的环境政策导向不相匹配,进而导致各主体对环境现状及政策的认知存在差异;其次,基于理性经济人的特性,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过程中涉及的各主体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导致政府、媒体与当地群众利益诉求的偏差;第三,较之于其他传播,农村政策传播过程更加复杂,涉及主体更加多元,其自身的特殊性导致政府容易陷入塔西佗陷阱,进而影响传播效果。
李天野[2](2020)在《两汉河陇地区交通路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河西陇右原有零散的、以民间交往为主的道路基础上,以地形条件、水文条件、行政区划、军事战略地位等为参考因素,由官方进行开辟、整合,并接续经营,使河陇一带逐步形成了严密便捷的交通网络。两汉河陇地区的交通以武威为界,分东西两段,东段承接了陇山以东由长安出发沿河谷通道而来的四条路线,跨越陇山,而后分南北两道。北道沿六盘山通道经固原、靖远、景泰至武威;南道则又分南北两线,北线经张家川、秦安、通渭、定西、榆中至兰州,南线经天水、甘谷、武山、陇西、临洮至兰州,与北线相合。南道经兰州至武威,与北道相合。由临洮或兰州,经民和、湟中、海晏至祁连,此为南道的辅线。河陇西段交通相对东段而言则较为简单,为由玉门关、阳关经敦煌、酒泉、张掖至武威的一条干道。此外,祁连山地区的山谷通道又连接了河陇东段南道辅线与河陇西段的交通,沿河西走廊内部水系向北而行的路线又使河陇西段交通向北延伸至内蒙古高原。两汉河陇交通网络在汉武帝时期开始进行开拓与整合,在昭宣、元成时期走向繁荣,两汉之交出现衰落,东汉初、中期再次复兴,在东汉中晚期走向衰败。在这一交通网络形成的初期,各路线主要发挥着政治、军事功能,在两汉的建设中,其商贸、文化交流功能逐渐凸显,进而实现了多功能复合。一方面,延伸和丰富了两汉时期的整体交通体系,为本地区及后世交通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促使中西交通从原有的草原之路体系中脱离而出,对丝绸之路整体的路线选择、经营及对沿线的产业和贸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王雅云[3](2018)在《民勤绿洲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勤绿洲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所环绕,是保障民勤人民生活的重要生产基地,民勤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决定了其水文生态环境对于维持该地区乃至河西地区生态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系统结构破坏,物种减少、土壤盐渍化严重、沙尘暴数量增加、地下水埋深下降,水质恶化等方面。本文运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地下水埋深的分析和预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气温、降水、蒸发等自然因素进行气象因子分析,选取了表征人为因素影响的上游来水量、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地下水开采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人口作为研究解释变量。本研究通过探讨地下水埋深与潜在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建立逐步回归模型来了解地下水埋深的动态变化并期于为长系列地下水埋深预测提供依据,系统分析植被(长势、盖度)及部门用水结构对地下水埋深的响应,以期明晰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水文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影响地下水埋深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与自然因素相关性表现为气温较大、降雨量次之,蒸发量最小,相关系数分别为0.688、0.434、0.251;而表征人为因素的地下水开采量、上游来水量相关性较大,作物种植面积次之,人口规模影响较小,相关系数分别为0.942、0.828、0.488、0.290;除气温、降水、蒸发量、生态用水、上游来水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与地下水埋深呈正相关外,其余变量均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地下水埋深与地下水开采量、灌溉用水量、上游来水量有较强相关性,而表征自然因素的变量与地下水埋深相关不显着,说明人为因素更能显着影响地下水埋深变化。(2)2007-2016民勤绿洲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发现,民勤多年地下水埋深呈现出增加趋势,地下水埋深年际变化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从2007年的基础埋深21.15m增加到2016年23.31m,10年间水位下降了2.16m,以0.2m/a的速率增长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2016年地下水埋深最大,达到近十年的峰值。(3)民勤年内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以610月地下水埋深普遍较全年比较高,尤其在7、8、9月地下水埋深较大,在8月达到峰值,其余各月份变化不明显,月下降速率达0.02m;25月地下水埋深呈保持阶段,该时段内无显着水事活动;11月至次年的1月地下水埋深变化较为稳定,农业冬灌开始,适当补给地下水,此期为地下水埋深缓慢恢复阶段。(4)通过逐步回归模型剔除对地下水埋深影响不显着的因素,确定最优回归方程为Y=24.980-0.557 X8+0.228 X4-0.109 X10(X8为地下水开采量、X4为上游来水量、X10为人口数),说明地下水开采量、上游来水量、人口规模是影响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因素,方程决定系数为0.943,这三个变量可以解释地下水埋深变化的94.3%,并且地下水开采量为其主导性因子。最优回归方程可以对民勤绿洲的地下水埋深进行有效预测。(5)地下水埋深对植被长势、盖度等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适宜的地下水埋深可以促进植被良好生长,在植被分布密度较大的区域所对应的地下水埋深为该植被群落的适宜水位。民勤绿洲适宜植被生长的合理水位为4.5m,草地、灌木均在潜水埋深为1.82.25左右时,所对应的植被概率较高,高于或低于此水位的植被均生长不良,概率较小;不同植被所需的适宜地下水矿化度都不一致,但均体现在较低矿化度的地下水更有利于植被的生存繁衍;地下水埋深的动态变化与用水部门的适度用水具有紧密关系,大定额灌溉水可以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地下水下降速率。
张钰[4](2018)在《生态共同体视域下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危机与人类的无度欲望和野蛮态度密不可分,本质上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这种异化表征人悖逆了人性的真善美,使原本和谐的人地关系发生断裂,最终导向人与自然失去自由。生态共同体以生态危机为出场背景,以有机整体的视野将人与自然置于一个互生互惠的生命共同体,由此消解了人类超拔于自然之上的狂傲与虚妄,使人性复归善意的本真达成天地美生的和谐。生态共同体出场有着雄厚的理论根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提供了理论来源,有机哲学阐发的有机整体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提供了超凡的生态智慧。生态共同体经历了自然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的运演逻辑,每一种共同体形态都编织出不尽相同的人地关系。在自然共同体中人与自然保持着元初的本真,在蒙昧的时代境域中维系着安宁和谐的井然秩序。在社会共同体中人与自然纷纷卷入了资本主义现代性追求资本无限增殖逻辑的漩涡中,人与自然蜕变为超绝欲望的奴隶,大自然在人类狼性态度的蹂躏下满目疮痍,倒逼着大自然发出本能的抵抗,貌合神离的人地关系必然招致生态危机的幽灵肆虐无常。生态共同体旨在以有机整体的宏阔视域重塑人与自然的共生价值,把人与自然置于一个彼此交织互惠的生命共同体中来审视以期弥合断裂的人地关系,最终指向人与自然的根本和解。生态共同体拒斥工业文明越多越好的经济理性原则,倡导够了就行的生态理性原则,在实践中扬弃以牺牲生态利益换取经济增长的黑色发展观,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而且生态共同体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践归宿,澄明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意蕴,标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河西走廊位居我国西北边疆甘肃省的西部,因地处黄河以西地形酷似走廊而得名,由于深居西北腹地远隔海洋属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极度贫乏。所幸走廊南麓的祁连山孕育了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得益于内陆河的滋育走廊内分布着大小各异的绿洲,数千年来人类倚重于这些绿洲繁衍生息,故而河西走廊又称为绿洲走廊。河西走廊的区位特点决定了该区域不仅对保障西部边疆安全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而且作为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河西走廊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互通共荣的重要使命。如今国家提出了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有利于再次突显河西走廊在融通东西方文明中的纽带或桥梁作用,从而为新时代背景下河西走廊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契机。河西走廊在先秦时期人类活动尚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人地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然而伴随着两汉、隋唐、明清三次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人地关系经历了相对稳定期、缓冲期和激烈对抗期的运演过程。历史时期出现的内陆河尾间湖泊消失、绿洲边缘植被破坏、耕地沙化既已确证原本和谐的人地关系出现了难易逾越的鸿沟。如今河西走廊业已突显的水资源日渐短缺、沙漠化进程加快等生态问题赫然昭明人地关系依然沟壑难平,严重制约了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危机咄咄逼人的紧迫情势意味着生态治理刻不容缓,而河西走廊的生态治理存在诸如政府主导生态治理失效、综合治理机制不健、生态治理中的发展理念滞后等现实缺陷导致生态治理的效果不尽人意。生态治理是通过还原人性的纯真本性借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内在回归,进而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外在超越,生态治理的双重向度展现了人性与自然性的统一,昭示人与自然本质的内在统一。河西走廊生态治理日渐式微吁求生态治理价值取向的转向,即由人类中心主义主导的单一价值取向转变为生态共同体福祉为旨归的多元价值取向。人类中心主义将人标举为生态系统的主宰,阐发人为自然立法的应然逻辑,遵行竭泽而渔的黑色发展方式,必然招致人类超然于他物的单一主体的生态治理模式来显现人的至尊地位,生态治理的效果事倍功半。生态共同体福祉为旨归的多元价值取向将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生命体,坚守人向自然生成的自然规约,在实践中践履天地美生的绿色发展方式呵护生态共同体的根本福祉,进而俞示摒除人与自然绝然割裂的单一主体治理模式而践履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路径来统合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河西走廊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实践指向,遵循有机整体主义的统合理念、人与自然互不相胜的统合理念及可持续性的新发展理念,自始至终把人与自然的共生权益统摄于生态治理的全过程。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河西走廊的生态治理需要新发展理念引领实践,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为生态治理提供不竭动力和根本保障,开放发展为生态治理提供有利条件,绿色发展本身就是生态治理的实践逻辑,而生态治理的最终归宿是实现优良生态和美好生活的自觉耦合,共享发展的成果。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统一形塑了卓异的价值共识和精妙的理论体系,引领河西走廊在发展生态经济、完善生态政治制度体系、发掘生态文化资源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进而为河西走廊的生态治理夯实基础,推进实现人与自然美美与共的现代化新河西。
张丽[5](2017)在《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在水资源方面的成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自2006年3月启动,2015年底治理措施基本完成。本文以2006年为界限,对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前后的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以及地下水埋深变化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进行了平原区的地下水均衡计算;建立了武威盆地和民勤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系统转化模型;在治理实施后的水资源条件下,进一步预测了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对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在水资源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计算得出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5.63亿m3;多年平均(19802015年)地下水补给量11.91亿m3,地下水资源量9.57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10.39亿m3。(2)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石羊河综合治理实施后,地下水总补给量较治理前增加1.3%,排泄量较治理前减少17.6%,地下水资源量较治理前增加10.0%,蓄变量增加118.3%;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前武威盆地、民勤盆地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均大于可开采量,超采系数分别为0.06、0.51,治理后武威盆地、民勤盆地实际开采量小于可开采量,超采问题得到缓解,这与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遏制相一致。(3)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得出2007-2015年地下水埋深变化情况:武威盆地的环河灌区、金羊井泉灌区地下水埋深减小,水位上升,其余地区水位下降;民勤盆地的泉山井泉灌区、湖区水库灌区地下水埋深减小,地下水水位上升,其余地区水位下降。(4)对降水、径流变化趋势采用加法模型预估,通过建立的武威盆地水资源系统转化模型、民勤盆地水资源系统转化模型对2020年、2030年地下水位动态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武威盆地,地表水来水量保证率为P=25%、P=50%、P=75%时,2020年地下水水位变幅分别为0.238m、0.051m、-0.125m;2030年地下水水位变幅分别为0.214m、0.041m、-0.119m;(2)民勤盆地在现阶段制定的控制方案下,2020年、2030年地下水水位变幅分别为0.474m、0.500m。
陈忠升[6](2016)在《中国西北干旱区河川径流变化及归因定量辨识》文中指出水资源是重要的生态与环境控制性要素,受全球变化影响较大。目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可能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水循环系统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必然引起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对于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流域而言,尤其是对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流域,径流对气候的微小变化和波动非常敏感。而人类通过改变流域下垫面、工农业取用水等活动,不仅破坏了流域内天然的产汇流机制,还直接影响到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为水资源演变的两个主要驱动因子,二者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反馈的机制,使其对水资源的影响更为复杂,加剧了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稳定性不高,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全球变化极为敏感。在区域气候暖湿化背景下,西北干旱区以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基础的水资源系统更为脆弱,气温升高加速了山区冰川消融和退缩,改变了水资源的构成,加剧了水资源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人工绿洲规模不断扩大,上游山区产生的径流在经过山前平原绿洲时,河水被大量利用,人类活动挤占了生态用水权,社会经济与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作用下,西北干旱区独特的水文过程发生了明显变化。鉴于此,本文以中国西北干旱区为研究靶区,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和突变检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相关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区域变化环境下典型流域河川径流的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通过构建目标模型定量识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开展径流变化归因研究。期冀研究结果能为科学认识西北干旱区水循环演变规律,合理、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科学制定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适应性对策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归纳如下:(1)径流量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结果表明,在36个出山口径流控制站中,有13个水文站实测径流量表现出极为显着的增加趋势(P<0.01),5个水文站径流增加趋势较为显着(P<0.05),12个水文站径流增加不明显(P>0.05),其余6个水文站径流量呈现出减少趋势,但大多不明显。整体来说,西北干旱区出山径流以增多趋势为主。然而,在4个非出山口水文站中,仅博斯腾湖流域的宝浪苏木站实测径流量呈增加趋势,塔河干流阿拉尔控制站、黑河干流正义峡和石羊河干流蔡旗水文站径流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而上述河流源流区除石羊河外来水量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这足以说明平原绿洲区人类活动对径流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变分析表明,位于新疆境内的河流除个别水文站外,大多数水文站实测径流在1990s发生了突变,这与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时间相应,但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河西内陆河流域的疏勒河昌马堡水文站径流在1998年发生了突变,这与新疆大多河流径流发生突变的时间具有同步性,而黑河流域较为特殊,径流量较大的河流一般具有两个突变年份,较早的突变一般发生在1980年左右,较晚的突变发生在2000s中期,而径流量较小的洪水河和马营河突变年份发生在1970s中后期,这与径流量较大的河流早期突变发生的时间较为一致。(2)区域气候背景发生了明显变化1960~2012年期间,地面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年均气温变化Mann-Kendall趋势检验Z统计值为5.38,升温趋势极为显着,速率约为0.330C/1Oa,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水平;全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检验Z统计值为3.90,降水增加趋势极为显着,速率约为6.66mm/10a。突变分析表明,年均气温发生了两次突变,分别为1988年和1997年,其中1988年与西北气候转型时间是一致的,1997年则是对全球升温减缓的响应;而年降水量在1986年发生了突变。此外,地面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气温主要受年代际波动主导,而降水变化则受年际波动影响较大。同期,高空大气温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对流层中下层升温与对流层上层、平流层中下层降温是高空大气环境变化的重要特征。与高空气温变化相应,夏季0℃层高度也出现了明显波动。(3)气候变化对出山径流影响显着西北干旱区出山径流对地面气温和降水量的响应主要表现为:在周期上,径流变化与同期气温和降水在年际自然变异上具有相似周期(2~3a和5~8a),而在年代际自然变异上周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相关统计量来看,在年际尺度上,降水对径流的影响明显大于气温,而在年代际尺度上,发生逆转,气温对径流的影响明显大于降水;若从径流组分来看,冰川融水径流补给比重较小的河流,其径流量对降水的响应较为强烈,冰川融水径流补给比重大的河流,其径流对气温的响应就会更为强烈,冰川融水径流和降水径流补给比重相当的河流,其径流对降水和气温的响应均强烈。夏季0℃层高度变化对出山径流影响显着。1960~2009年,西北干旱区四个典型区域,即昆仑山北坡、天山南坡、天山北坡和祁连山北坡夏季出山径流量与0℃层高度之间均表现出良好的正相关关系(P<0.05);上述四个典型区夏季出山径流量对0℃层高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7.19、6.63、3.80和2.79,说明夏季径流量对0℃层高度变化极具敏感性。夏季0℃层高度对出山径流的影响是通过其升降改变冰川所处环境温度,进而影响冰川融水径流而实现的。研究表明,夏季0℃层高度变化已成为影响西北高山区主要河流径流变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程度本文基于Budyko水热平衡耦合框架,建立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山区主要为下垫面影响)对径流影响的估算模型,并借助此模型定量分离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程度。对于39条典型河流的源流区而言,有21条河流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相对贡献超过了60%,且均具正作用,这21条河流的共同点是出山径流呈增加趋势;有9条河流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的相对贡献超过了60%,且均具负作用,这9条河流的共同点是出山径流呈减少趋势。若以相对贡献率50%计,共有26条河流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相对贡献超过了50%,约占河流总量的66.7%。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河流,一般发源于中高山区,且以大、中型河流为主;而受下垫面变化影响较大的河流,主要是源于中低山区的中、小型河流。1970-2009年,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干流来水量流减少的相对影响程度一直保持在60%以上,人类活动耗水抵消了部分因气候暖湿化带来的径流增加量,是入干径流减少的主导因素;位于石羊河干流上的红崖山水库,自1980s开始,其入流量几乎完全受人类活动控制;对于博斯腾湖来说,1970~1989年时段人类活动对入湖径流减少的相对影响程度一直保持在96%以上,是入湖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而1990~2009年时段气候暖湿化是入湖径流增加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对入湖径流的相对影响程度在1970~2009年期间整体上呈显出减弱趋势,这与焉耆盆地绿洲区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逐步得到提高有关。
张丽琼[7](2015)在《石羊河中下游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作为自然与人文过程最为密切的耦合点,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话题之一。农户作为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基本决策单位,其土地利用行为不仅直接影响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效率,更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地处河西走廊东段的石羊河流域中下游为研究区,基于663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利用数据包络法分析了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旨在为促进内陆河流域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制定出高效的土地管理政策提供借鉴。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沿石羊河中游向下游尾闾,农户的种植意愿均较高,但是农户的粮食作物种植比例逐渐减小,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逐渐增大;不同区域和类型农户作物种植多样化程度存在差异:中游的种植多样化指数小于下游,分别为1.72、2.16,纯农户、农兼户和兼农户的种植多样化指数分别为1.42、1.78、1.58,;农户对土地的依赖度均较高,多数农户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且愿意通过承包更多土地、增加更多农业投入来提高农业经济收入。(2)采用最小二乘法,以种植多样化指数为因变量,选取家庭规模、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家庭劳动力总量、非农劳动力所占比例、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实际耕种面积、施肥量、农药量、灌溉用水量10个因子为自变量构成石羊河中下游农户土地行为的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发现家庭规模、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实际耕种面积、种植多样化指数、农业投入量等因素与种植多样化指数呈显着正相关性,而家庭劳动力总量、非农劳动力所占比例与种植多样化指数呈显着负相关性。(3)利用数据包络法的CRS模型模型分析得到石羊河中下游地区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发现石羊河中下游农户的平均综合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仅为0.644;中游的永昌县、凉州区和下游民勤县的纯技术效率都为1,均属最优效率,中游古浪县的纯技术效率仅为0.677;随着农户生计类型向非农化转变,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依次降低,纯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为1,属于最优效率,而农兼户和兼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分别为0.623、0.544,纯户和农兼户的纯技术效率都为1,均为最优效率,兼农户仅为0.403;中下游农户目前大部分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该地区目前土地利用行为中的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而基于该区水资源紧缺,因此不宜扩大耕地规模。(4)在基于松弛度的SBM模型中分别对石羊河中下游地区农户的土地利用总效率和地区效率进行验证,通过CRS模型与SBM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的结果比较接近,且与实际调查的情况基本吻合;并发现家庭规模、户主年龄、非农化水平、非农业收入与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呈显着负相关,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土地利用投入、农业收入与土地利用效率呈显着正相关性。最后,提出了改善石羊河下游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韩杰[8](2014)在《绿洲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民勤县为例》文中认为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具有低消耗、低污染、高收益、短周期、吸附就业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等特点,文化产业的独特性使它不仅能够创造物质财富还能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层次,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生态脆弱的农村边远地区。民勤地处沙漠边缘,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为了应对生态贫困民勤人民一直在尝试把人类行为与沙漠化形成的根源联系起来,探讨如何根除贫困,打破“沙漠化—贫因化”的恶性循环,而发展文化产业将是民勤县改善绿洲环境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民勤农村地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微观视角对民勤县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做了细致、深刻的研究和分析,使用了第一手的入户问卷调查数据。主要运用了SWOT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民勤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民勤农村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应该从独特的沙漠自然景观、众多的古城遗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蓬勃发展的农业资源这几个方面入手,立足民勤绿洲独有的资源和文化发展别具特色的文化产业。(2)民勤现状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文化消费拉动不足,文化投资成效不显着等问题,但文化产业的劳动力拉动作用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在SWOT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民勤乡村文化游、民间演艺开发、民俗餐饮和文化产业园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王文静[9](2013)在《武威市水足迹及其与影响因子间的动态关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威市是我国水资源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地处我国内陆腹地,远离海洋,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植被稀疏,水资源形成条件差,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干扰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是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脆弱带,其水资源状况易在外界作用下由一种形态滑向另一种形态,敏感性和易变性较强。近两千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水资源环境逐步恶化,尤其近50年来,引发了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河川断流、冰川雪线萎缩等一系列水资源环境恶化的问题。特别是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沙漠化程度加剧,地表植被大片枯死,天然绿洲不断缩小,沙尘暴危害加重,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对自然灾害的抗干扰能力下降。人水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武威市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要改变这一严酷的现实,必须首先深刻认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从人类对水资源的消费入手,以水足迹的概念来反应区域人类消费对水资源的真实占有情况,通过水足迹的影响因素来研究最为有效的节水途径,为干旱地区科学的评估水足迹及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水足迹的概念,运用水足迹的计算方法,首先计算和分析了1995-2009年武威市水足迹以及水足迹的相关影响因子;然后根据动态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水足迹及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长期的动态均衡分析和短期的波动分析;最后对水足迹及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武威市城乡居民的水足迹、水足迹强度、城市化水平以及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在1995-2009年呈现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检验,发现武威市水足迹与其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波动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其中水足迹强度在长期和短期范围内存在负影响,城市化水平和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存在着正影响。诸多影响因子中,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尤为突出,而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上。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过程当中,应将城乡居民对水资源消费结构的变量作为重点考虑进去。
杨建房[10](2012)在《西北旱区制种玉米耗水监测与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旱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农业与生态用水矛盾突出。精确测定和估算作物耗水量,对于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至关重要。因此,作物耗水监测与计算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于201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进行,以该地区典型农作物制种玉米为研究对象,运用蒸渗仪法、涡度相关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法、水量平衡法对制种玉米全生育期的耗水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水量平衡法为基准,蒸渗仪法测定制种玉米全生育期总耗水量高估12.8%、涡度相关法低估5.4%、波文比法测定结果比较接近。蒸渗仪法在抽穗期和灌浆期明显高估,波文比法在苗期明显高估,相比而言,涡度相关法更能准确反映制种玉米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变化过程。(2)地膜覆盖可改善土壤水热状况,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覆膜增加了作物蒸腾量,减小了土壤蒸发量,并且土壤蒸发量的降低量大于作物蒸腾量的增加量,覆膜使制种玉米地的总耗水量减小。(3)影响覆膜制种玉米地半小时尺度潜热通量最大的三个因素为:净辐射、气温和饱和差;影响日尺度潜热通量最大的三个因素为:净辐射、气温和叶面积指数。在分析潜热通量与多影响因子响应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半小时尺度和日尺度潜热通量估算公式。(4)西北旱区覆膜制种玉米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作物系数分别为0.40、1.00、1.13、1.05和0.90,全生育期平均作物系数为0.83。作物系数与播种后天数存在显着的开口向下抛物线关系;与叶面积指数存在显着的对数关系。
二、民勤盆地拒绝第二个“罗布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勤盆地拒绝第二个“罗布泊”(论文提纲范文)
(1)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微观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民勤县群众环境意识现状分析 |
2.1 调查区域概况及样本基本特征 |
2.1.1 民勤县概况及调查区域选择 |
2.1.2 问卷设计与样本说明 |
2.2 群众环境意识现状 |
2.2.1 群众对当地环境的认知存在偏差 |
2.2.2 当地群众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但是缺乏深度认知 |
2.2.3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冲突时,群众的环保态度相对较差 |
2.2.4 当地群众是否采取环境保护的行为完全基于现实的考量 |
2.2.5 环境责任认知明确,经济收入越低的人越倾向于认为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 |
2.2.6 当地群众环保意识水平与所属乡镇具有强相关性 |
2.3 环境政策传播中群众话语分析 |
2.3.1 委婉表述下的隐忍式防御 |
2.3.2 利益诉求裹挟下的反主流话语 |
2.3.3 民主协商中夹杂的经济话语 |
2.4 群众身份建构及其背后的利益诉求 |
2.4.1 环境政策传播中群众身份建构 |
2.4.2 环境政策传播中群众利益诉求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环境政策传播中政府行为分析 |
3.1 政府环境政策传播内容分析 |
3.1.1 样本选择与类目建构 |
3.1.2 环境政策内容是传播的主要内容 |
3.1.3 政策偏重政治立场与政治指标,缺乏情感动员及对经济效益的关照 |
3.2 环境政策传播中政府话语分析 |
3.2.1 政治话语占据主导地位 |
3.2.2 科学话语辅助传播 |
3.3 政府身份构建及其背后的利益诉求 |
3.3.1 环境政策传播中政府的身份构建 |
3.3.2 环境政策传播中政府的利益诉求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政策传播中媒介行为分析 |
4.1 媒介环境传播内容分析 |
4.1.1 样本选择与类目构建 |
4.1.2 环境政策内容和效果是主要的报道主题 |
4.1.3 报道角度多为宏观和中观,缺少微观层面的关怀 |
4.1.4 报道倾向基本为正面 |
4.1.5 政府机构和官员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
4.2 环境政策传播中媒体话语分析 |
4.2.1 媒介沿用行政理性主义话语 |
4.2.2 引用官方话语辅助环境政策宣传 |
4.2.3 权威科学的话语风格 |
4.3 媒介身份构建及其背后的利益诉求 |
4.3.1 环境政策传播中媒介身份构建 |
4.3.2 环境政策传播中媒介利益诉求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环境政策传播中多元主体间的互动传播 |
5.1 多元主体的“撕裂” |
5.1.1 不同背景导致认知偏差 |
5.1.2 不同利益需求驱动的话语分歧 |
5.1.3 权力制度结构导致话语失衡 |
5.1.4 利益错位导致结构性紧张 |
5.1.5 结构紧张恶化传播生态 |
5.2 多元主体间的调解与平衡 |
5.2.1 经济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
5.2.2 补偿类政策有助于提高群众对环境政策的接受度 |
5.3 小结 |
第六章 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困境及对策 |
6.1 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困境 |
6.1.1 变迁的环境政策导向与落后的民众环境意识不匹配 |
6.1.2 “理性经济人”角色导致利益冲突 |
6.1.3 农村政策传播的特殊性限制传播效果 |
6.2 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对策分析 |
6.2.1 增强环境宣传,提高群众环境意识 |
6.2.2 优化环境政策传播模式,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
6.2.3 重塑多元主体间的关系,改善环境传播环境 |
6.2.4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夯实环保基础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2)两汉河陇地区交通路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河陇 |
(二)交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重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重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河陇的历史区位条件 |
第一节 地形条件 |
第二节 水文条件 |
一、黄河及其支流 |
二、渭河及其支流 |
三、河西三大水系 |
第三节 秦汉河陇地区的行政区划 |
一、行政建制的变动 |
二、行政中心的迁移 |
第四节 秦汉时期河陇地区的军事战略地位 |
一、开边拓土的战场 |
二、屏卫关中之塞 |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时期河陇交通路线复原探析 |
第一节 两汉河陇内部交通枢纽 |
一、小张掖、姑臧 |
二、金城 |
第二节 两汉河陇地区的关隘与交通 |
一、六盘山地区的关隘 |
二、陇山地区的关隘 |
三、河西地区的关隘 |
第三节 两汉河陇地区的渡口与交通 |
一、东段北道渡口 |
二、东段南道北线渡口 |
三、东段南道南线渡口 |
第四节 两汉河陇地区的交通网络 |
一、陇山以东的四条河谷通道及陇山交通 |
二、河陇东段北道交通 |
三、河陇东段南道交通 |
四、河陇西段交通路线 |
五、祁连山交通及河西走廊与内蒙古高原的交通 |
小结 |
第三章 两汉时期河陇交通网络的形成与经营 |
第一节 前张骞时代的中西交通基础 |
一、原始农业文明、畜牧业文明主导下的交通 |
二、游牧文明主导下的交通 |
第二节 武帝时期河陇交通的开拓与整合 |
一、张骞出使 |
二、霍去病河西之战 |
三、修筑障塞、移民实边 |
第三节 昭宣、元成时期河陇交通的繁荣 |
一、赵充国经营西羌 |
二、简文所载与西域的交往及传信的通达 |
第四节 东汉时期河陇交通的复兴与再衰败 |
一、光武帝通高平道 |
二、羌民起义与数断陇道 |
小结 |
第四章 两汉时期河陇交通路线的功能及影响 |
第一节 交通史视角下的河陇交通路线 |
一、多功能复合型的交通 |
二、两汉时期河陇交通网络与国家整体交通系统 |
三、两汉时期河陇交通网络对本地区交通的影响 |
第二节 两汉时期河陇交通路线与区域管理 |
一、核心边疆纳入统治 |
二、各民族在冲突中不断融合 |
第三节 两汉时期河陇交通路线与商贸、文化交流 |
一、商品贸易的发展 |
二、各文化汇集的一大中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民勤绿洲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地下水动态变化研究 |
1.3.2 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研究 |
1.3.3 地下水埋深变化对水文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相关分析法 |
1.5.2 回归分析模型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民勤绿洲地理及社会经济、生态现状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土壤状况 |
2.1.4 气象 |
2.1.5 植被 |
2.2 水资源利用现状 |
2.2.1 地表水利用现状 |
2.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2.3.1 经济现状 |
2.3.2 人口变化动态 |
2.4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4.1 荒漠化现状 |
2.4.2 植被系统结构破坏,物种多样性降低 |
2.4.3 土壤盐渍化加重 |
2.4.4 沙尘暴增加 |
2.4.5 地下水埋深下降,水质恶化 |
第三章 民勤绿洲地下水埋深与其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
3.1 地下水影响因子的选取 |
3.2 地下水埋深与其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
3.2.1 上游来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 |
3.2.2 降雨量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 |
3.2.3 蒸发量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 |
3.2.4 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 |
3.2.5 人口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 |
3.2.6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预测 |
4.1 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规律 |
4.1.1 年际变化 |
4.1.2 年内变化 |
4.2 基于回归模型预测的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 |
4.2.1 回归模型的建立 |
4.2.2 潜在影响因子的选取 |
4.2.3 最优逐步回归方程的建立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绿洲植被及其用水系统结构对地下水的响应 |
5.1 植被对地下水的响应 |
5.1.1 地下水对植被长势的影响 |
5.1.2 地下水对植被盖度的影响 |
5.1.3 地下水水质对植被的影响 |
5.2 流域用水结构对地下水的响应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资助项目来源 |
(4)生态共同体视域下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共同体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二) 国内关于河西走廊生态治理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生态共同体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生态共同体的出场背景 |
一、生态危机吁求生态共同体出场 |
二、生态危机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
三、生态危机威胁人类文明的繁荣永续 |
第二节 生态共同体的内涵 |
一、生态共同体以遏制生态危机为使命 |
二、生态共同体尊重人与自然的共生价值 |
三、生态共同体着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
第三节 生态共同体出场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 |
二、过程哲学的有机整体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第二章 生态共同体的生成价值和实践指向 |
第一节 生态共同体的生成逻辑 |
一、和谐共存的自然共同体 |
二、貌合神离的社会共同体 |
三、天人合一的生态共同体 |
第二节 生态共同体的生成价值 |
一、拓宽人与自然的认知视域 |
二、重塑人与自然的共生价值 |
三、谋取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 |
第三节 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指向 |
一、拒斥经济理性 |
二、遵行绿色发展理念 |
三、建设生态文明 |
第三章 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的现实境遇 |
第一节 河西走廊的地理环境及区位 |
一、河西走廊的自然地理概况 |
二、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
三、滋育生灵的绿洲走廊 |
第二节 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的历史逻辑 |
一、河西走廊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
二、河西走廊人地关系的现实境况 |
第三节 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的现实缺陷 |
一、政府主导生态治理失效 |
二、生态综合治理机制不健全 |
三、生态治理中的发展理念滞后 |
第四章 河西走廊生态治理价值取向的转向 |
第一节 生态治理的双重向度 |
一、以人为本的内在回归 |
二、以和谐共生为旨趣的外在超越 |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主导的单一价值取向 |
一、人为自然立法 |
二、竭泽而渔的黑色经济发展方式 |
三、单一主体的生态治理 |
第三节 生态共同体福祉为旨归的多元价值取向 |
一、人向自然的生成 |
二、天地美生的绿色发展方式 |
三、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 |
第五章 河西走廊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
第一节 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秉持的基本理念 |
一、秉持有机整体主义的统合理念 |
二、秉持人与自然互不相胜的共生理念 |
三、秉持可持续性的新发展理念 |
第二节 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须要新发展理念引领 |
一、创新发展是生态治理的不竭动力 |
二、协调发展是生态治理的根本保障 |
三、绿色发展是生态治理的实践逻辑 |
四、开放发展是生态治理的有利条件 |
五、共享发展是生态治理的最终归宿 |
第三节 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
一、完善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制度体系 |
二、发展生态经济 |
三、发展生态科技 |
四、发掘生态文化资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在水资源方面的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水资源学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研究的重点领域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石羊河流域概况及综合治理概要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河流水系 |
2.3 经济社会 |
2.4 区域水文地质 |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6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概要 |
第三章 地表水资源量及变化趋势 |
3.1 径流及其变化趋势 |
3.1.1 径流的补给来源 |
3.1.2 径流的区域性分布 |
3.1.3 径流的年内分配 |
3.1.4 径流的年际变化 |
3.2 地表水资源量计算 |
3.2.1 有水文站控制的河流的地表水资源量计算 |
3.2.2 无观测资料的小河(沟)地表水资源量的调查计算 |
3.2.3 浅山区地表水资源量的分析估算 |
3.2.4 地表水资源总量 |
3.3 跨流域调入水量 |
第四章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及水均衡分析 |
4.1 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的划分 |
4.2 地下水补给与排泄及计算方法 |
4.2.1 地下水补给分析 |
4.2.2 地下水排泄分析 |
4.3 地下水水位变化分析 |
4.4 地下水均衡分析 |
4.5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转化 |
4.6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及分布 |
4.6.1 计算依据与原则 |
4.6.2 生态适宜水位 |
4.6.3 武威盆地泉水余量 |
4.6.4 地下水可开采量的组成 |
4.6.5 地下水可开采量的确定 |
第五章 水资源转化规律及概化模型 |
5.1 水资源概念模型的应用 |
5.2 武威盆地水资源转化模型设计 |
5.2.1 武威盆地水资源转化规律 |
5.2.2 武威盆地模型结构设计 |
5.3 民勤盆地水资源转化模型设计 |
5.3.1 民勤盆地水资源转化规律 |
5.3.2 民勤盆地模型结构设计 |
5.4 模型参数的识别 |
5.5 水资源转化模型 |
5.5.1 武威盆地水资源转化模型 |
5.5.2 武威盆地水资源转化模型参数识别 |
5.5.3 民勤盆地水资源转化模型 |
5.5.4 民勤盆地水资源转化模型参数识别 |
第六章 地下水动态预测 |
6.1 预测情景方案 |
6.2 降水变化趋势预测 |
6.2.1 武威盆地降水预测 |
6.2.2 民勤盆地降水预测 |
6.3 径流变化趋势预测 |
6.3.1 武威盆地入流量预测 |
6.3.2 武威盆地入流量频率计算 |
6.3.3 民勤盆地入流量预测 |
6.4 人工开采方案拟定 |
6.5 蔡旗站来水量预测 |
6.6 地下水动态预测 |
6.6.1 武威盆地地下水动态预测 |
6.6.2 民勤盆地地下水动态预测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中国西北干旱区河川径流变化及归因定量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进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1 研究目标 |
1..4.1.2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3.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6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2.1 地形和地貌 |
2.1.2.2 植被和土壤 |
2.1.2.3 气候特征 |
2.1.2.4 主要水系 |
2.1.2.5 水资源特点 |
2.1.3 社会经济特点 |
2.2 数据来源 |
第三章 西北干旱区河川径流演变特征 |
3.1 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
3.1.1 研究区径流变化过程及趋势 |
3.1.1.1 塔里木河流域 |
3.1.1.2 北疆和东疆典型河流 |
3.1.1.3 河西内陆河流域 |
3.2 径流变化的突变检验 |
3.3 径流序列多时间尺度波动特性 |
3.3.1 径流周期性变化 |
3.3.1.1 开都河径流周期性变化 |
3.3.1.2 黑河干流径流周期性变化 |
3.3.2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径流变化的区域背景分析 |
4.1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 |
4.1.1 气温变化牲 |
4.1.1.1 地面气温变化 |
4.1.1.2 高空气温变化 |
4.1.2 降水变化特征 |
4.1.2.1 降水时空变化 |
4.1.2.2 降水突变分析 |
4.1.2.3 多时间尺度波动特性 |
4.1.2.4 成因探讨 |
4.2 西北干旱区下垫面变化特征 |
4.3 小结 |
第五章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5.1 径流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
5.1.1 径流、气温、降水振荡周期对比分析 |
5.1.2 径流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5.1.2.1 逐年相关 |
5.1.2.2 年际和年代际相关 |
5.1.3 径流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机理 |
5.1.3.1 西北干旱区出山径流形成机理 |
5.1.3.2 气候变化对冰雪水资源的影响 |
5.1.3.3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 |
5.2 夏季径流对0℃层高度变化的响应 |
5.2.1 夏季0℃层高度变化 |
5.2.2 夏季径流的变化 |
5.2.3 夏季径流变化对0℃层高度变化的响应 |
5.2.3.1 夏季径流和0℃层高度的线性拟合 |
5.2.3.2 夏季径流对0℃层高度变化的敏感性 |
5.2.3.3 夏季径流对0℃层高度变化的响应机制 |
5.2.4 基于夏季0℃层高度变化的径流量反演 |
5.2.4.1 气候因子与径流总体变化趋势 |
5.2.4.2 气候因子与径流量的变化关系 |
5.2.4.3 夏季径流变化总体特征 |
5.2.4.4 反演模型及验证 |
5.2.5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河川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
6.1 降水-径流一致性分析 |
6.2 模型构建及计算过程实例 |
6.2.1 模型的构建 |
6.2.1.1 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方法 |
6.2.1.2 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量的估算 |
6.2.2 实证分析—以开都河源流区为例 |
6.2.2.1 气候要素和径流深变化分析 |
6.2.2.2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6.2.2.3 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对径流变化的影响 |
6.3 径流变化归因定量辨识 |
6.3.1 源流区出山径流变化归因定量辨识 |
6.3.1.1 径流和气候因子的相对变化率及参数n的空间分布 |
6.3.1.2 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率 |
6.3.1.3 讨论 |
6.3.2 塔里木河干流来水量变化归因定量辨识 |
6.3.2.1 气候因子及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
6.3.2.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塔河干流来水量的影响 |
6.3.2.3 塔河干流来水量减少的生态效应 |
6.3.3 湖-库来水量变化归因定量辨识 |
6.3.3.1 博斯腾湖入流量变化影响因素量化 |
6.3.3.2 石羊河流域红崖山水库入流量变化影响因素量化 |
6.3.4 径流变化归因解析 |
6.3.5 启示 |
6.4 径流变化归因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参研项目 |
(7)石羊河中下游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进展 |
1.2.2 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地资源 |
2.1.5 生态环境问题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石羊河中下游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 |
3.1 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 |
3.1.1 农作物种类选择 |
3.1.2 农作物种植多样化 |
3.1.3 土地投入与产出 |
3.2 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因素 |
4 石羊河中下游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 |
4.1 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 |
4.1.1 综合效率 |
4.1.2 纯技术效率 |
4.1.3 规模效率 |
4.2 土地利用效率的稳健性检验 |
4.2.1 土地利用效率稳健检验模型 |
4.2.2 检验指标的选取 |
4.2.3 检验结果分析 |
4.3 影响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 |
5 石羊河中下游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
5.1 增加农业补贴,优化农户土地利用行为 |
5.2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
5.2.1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
5.2.2 严控流域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果 |
5.3 提高农户自身素质,进行合理的土地投入与支出 |
5.4 倡导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增加土地利用效率 |
5.5 促使农户就业多元化,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意识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科研成果与课题参与 |
附件 |
致谢 |
(8)绿洲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民勤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宏观背景 |
1.1.2 绿洲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农村文化产业相关概念 |
2.1 基本概念 |
2.1.1 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
2.1.2 农村文化产业的概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 |
3.2 文化环境 |
3.3 社会经济 |
第四章 文化产业SWOT分析 |
4.1 优势 |
4.1.1 独特的沙漠景观资源 |
4.1.2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
4.1.3 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 |
4.1.4 多样的农业文化资源 |
4.1.5 相对较高的知名度 |
4.1.6 不断提高的经济水平 |
4.1.7 独特的治沙理念及成果 |
4.2 劣势 |
4.2.1 生态环境脆弱 |
4.2.2 文化产业基础薄弱 |
4.2.3 人才流失严重 |
4.2.4 文化设施利用率低 |
4.2.5 文化标识不突出 |
4.3 机遇 |
4.3.1 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背景 |
4.3.2 甘肃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 |
4.3.3 文化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4.4 挑战 |
4.4.1 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激烈 |
4.4.2 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待提升 |
4.5 综合分析 |
第五章 民勤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实证分析 |
5.1 理论基础概述 |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 模型构造和分析步骤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5 统计检验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 |
第六章 民勤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6.1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
6.1.1 以沙漠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为依托 |
6.1.2 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
6.1.3 以民俗文化为核心 |
6.2 演艺开发 |
6.3 民俗餐饮开发 |
6.4 产业园区开发 |
第七章 结论和措施 |
7.1 结论 |
7.2 保障措施 |
7.2.1 人才保障 |
7.2.2 市场保障 |
7.2.3 资金支持 |
7.2.4 政策保障 |
7.2.5 基础设施保障 |
7.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武威市水足迹及其与影响因子间的动态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虚拟水研究综述 |
2.2 国内外水足迹研究综述 |
2.3 相关计量模型研究综述 |
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3.1 研究内容 |
3.2 指标选取及研究方法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3.2.2 水足迹的研究方法 |
3.2.3 动物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 |
3.2.4 工业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 |
3.2.5 消费结构多样性模型 |
3.2.6 水资源利用效率 |
3.2.7 城市化水平 |
3.2.8 检验模型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区域概况及水资源问题 |
4.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4.2 自然环境概况 |
4.3 水资源状况 |
4.3.1 水资源总量 |
4.3.2 水资源利用现状 |
4.4 经济状况 |
4.5 主要的生态问题 |
5 武威市水足迹及与影响因子分析 |
5.1 武威市水足迹的计算 |
5.1.1 单位农产品虚拟水含量的计算 |
5.1.2 农产品虚拟水消费量的计算 |
5.1.3 其他用水量的计算 |
5.2 武威市水足迹分析 |
5.3 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变化特征 |
5.4 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特征 |
5.5 武威市城市化水平 |
6 武威市水足迹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
6.1 水足迹与各指标间的平稳性检验 |
6.2 水足迹与各指标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
6.3 误差修正模型 |
6.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4.1 人均水足迹与水足迹强度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
6.4.2 人均水足迹与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
6.4.3 人均水足迹与居民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
7 结论 |
7.1 武威市虚拟水及水足迹研究总结 |
7.2 武威市水足迹与影响因子关系分析过程总结 |
7.3 武威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
8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北旱区制种玉米耗水监测与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耗水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
1.2.2 作物耗水量监测方法比较研究进展 |
1.2.3 作物耗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4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2.4.1 制种玉米地水热通量及耗水量的测定 |
2.4.2 土壤水分的测定 |
2.4.3 棵间土壤蒸发的测定 |
2.4.4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5 常规气象资料的测定 |
第三章 四种 ET 观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
3.1 四种方法测定原理及数据处理 |
3.1.1 水量平衡法原理 |
3.1.2 蒸渗仪法原理 |
3.1.3 涡度相关法原理及数据处理 |
3.1.4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原理及数据处理 |
3.1.5 四种方法测定的耗水量在不同生育期的分布 |
3.2 三种小时间尺度耗水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
3.2.1 不同时间尺度的比较研究 |
3.2.2 不同天气情况下三种方法测定耗水量的比较 |
3.3 小结 |
第四章 覆膜制种玉米地能量分配规律及其对影响因子的响应 |
4.1 覆膜制种玉米地能量分配的日变化规律 |
4.1.1 覆膜制种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能量平衡各分量的日变化规律 |
4.1.2 灌溉前后覆膜制种玉米地能量平衡各分量的日变化规律 |
4.2 覆膜制种玉米地能量平衡各分量季节变化规律 |
4.3 覆膜制种玉米地潜热通量对多种因子的响应分析 |
4.3.1 覆膜制种玉米地潜热通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 |
4.3.2 覆膜制种玉米地潜热通量对土壤因子的响应分析 |
4.3.3 覆膜制种玉米地潜热通量对作物因子的响应分析 |
4.3.4 覆膜制种玉米地半小时尺度和日尺度潜热通量与各因子的回归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覆膜对制种玉米生长发育及耗水量的影响 |
5.1 覆膜对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 |
5.2 覆膜对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影响 |
5.3 覆膜对土壤蒸发量的影响 |
5.4 覆膜对耗水量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覆膜制种玉米耗水量估算 |
6.1 计算公式 |
6.2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 |
6.2.1 日尺度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季节变化规律 |
6.2.2 小时尺度覆膜制种玉米耗水量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关系 |
6.3 覆膜制种玉米的作物系数研究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民勤盆地拒绝第二个“罗布泊”(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研究[D]. 张玉洁. 兰州大学, 2020(01)
- [2]两汉河陇地区交通路线研究[D]. 李天野. 兰州大学, 2020(01)
- [3]民勤绿洲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王雅云.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1)
- [4]生态共同体视域下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研究[D]. 张钰.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在水资源方面的成效研究[D]. 张丽. 兰州大学, 2017(02)
- [6]中国西北干旱区河川径流变化及归因定量辨识[D]. 陈忠升.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石羊河中下游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分析[D]. 张丽琼.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7)
- [8]绿洲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民勤县为例[D]. 韩杰. 兰州大学, 2014(10)
- [9]武威市水足迹及其与影响因子间的动态关系分析[D]. 王文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10]西北旱区制种玉米耗水监测与计算方法研究[D]. 杨建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