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学校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郭书剑[1](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提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汪玉莲[2](2019)在《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人才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持续提高,国家之间科技水平的竞争反映了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的竞争,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愈加明显,科技人才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人才效能反映人才对经济的贡献大小,各国都在不断调整措施以求科技人才效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提升进行研究,对发现制约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的相关因素、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主要从政府层面出发,对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提升进行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首先分析国内外有关科技人才、人才效能相关文献资料,阐述本文科技人才及科技人才效能的概念;接下来,运用激励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组织理论等理论,分析政府推动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框架;再通过收集各学者选取的评价指标,结合贵州省科技人才现状,构建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评价体系,测算贵州省及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平均值的科技人才效能综合评价值,找出贵州省存在的差距及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的制约因素;最后,从政府层面出发,探寻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政府财政科研投入、科技人才制度和政策、科技人才规模等因素会制约科技人才效能的提升,贵州省政府在科技人才效能提升过程中可以通过政府奖励、补贴、税收优惠、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等对科技人才主体产生作用。受科技人才政策有待完善、高校与企业之间互动交流有待深入、科研财政投入方式有待创新、人才相关机制有待健全等因素的制约,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人才效能急需提升。本文建议贵州省政府必须通过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促进多主体联动、重塑科技人才投资理念、完善相关机制等路径来促进科技人才效能的提升。
江琴[3](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郭裕湘[4](2018)在《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 ——以广西H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西部地方高校的发展及其学术竞争力的提升对推动西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被认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作为西部地方高校在学术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优势能力,在支撑西部地区实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国防创新、区域创新、文化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现实是,西部地方高校发展速度和学术水平都难以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责任,因而探索西部地方高校及其学术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也就成为一个理论和现实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试图在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对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进行一些尝试性探索和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和概括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要素系统,在辨析和借鉴新结构经济学核心概念和核心观点的基础上,从起点、路径、关键点、外部引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对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理论价值;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从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起点——要素禀赋结构,发展路径——遵循比较优势战略,关键环节——学术自生能力获得,以及外部引擎——政府和市场作用发挥等四个方面构建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EASV-MG”分析框架,并运用案例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在“EASV-MG”框架下对案例高校——广西H学院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路径进行了梳理。在总结案例高校渐进式发展路径经验的同时,也从理论上厘清了比较优势发展路径与特色化发展路径的异同。论文深入探讨了案例高校遵循基于比较优势发展学术竞争力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角度提出了发展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学术生产活动的特点,从资源、成果、过程三个层面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内涵和要素系统进行了诠释。从资源要素看,高校学术竞争力是高校学者、学术物力、学术财力有机结合的综合优势能力;从成果要素看,高校学术竞争力表现为学术发现、综合、传播和应用知识的综合优势能力;从过程要素看,高校学术竞争力是高校技术创新、学术制度和学术文化等要素协同作用所体现出的综合优势能力。以上三个层面的十个要素构成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一般要素子系统。而西部地方高校所拥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地域性、民族性和自然性特殊要素则构成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特殊要素子系统。基于此,本文提出,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是西部地方高校学者获取和利用学术设施、资金、设备,以及西部地区特有学术资源等,在技术创新、学术制度和学术文化的影响下,以学科为基本单元,在发展知识的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集学术发现竞争力、学术综合竞争力、学术传播竞争力和学术应用竞争力为一体的综合优势能力。本文尝试运用新结构经济学作为研究的视角,对西部地方高校学术发展的理论困惑和现实困境进行解析。新结构经济学是建立在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转型成败经验总结基础上的一门发展经济学理论,它也可作为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为同样欠发达的西部地方高校,在“先决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快速提升学术竞争力,提供一条可供选择借鉴的新路径。该视角的独特之处在于:与过往的趋同模仿的发展模式相比,该理论视角更重视内在要素禀赋在提升学术竞争力过程中的作用;与当前的特色化发展理论视角相比,它在研究起点、发展战略、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根本差别。而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方高校来说,这一来源于欠发达经验总结的新研究视角显然对其学术竞争力提升具有较强的理论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运用该视角研究欠发达高校学术发展的研究非常少,研究欠发达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的专题研究基本没有。因而,将该理论视角应用于分析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和发展,是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尝试。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出发,本文借鉴了新结构经济学提出的核心概念思想,以“要素禀赋结构(E)—比较优势(A)—发展战略(S)—学术自生能力(V)”为内生路径,以有效市场(M)和有为政府(G)为外引两翼,构建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EASV-MG”分析框架。通过广西H学院的案例分析发现,“EASV—MG”框架,它既是分析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一个新理论框架,也是引导欠发达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的一条新实践路径。在实践中,“EASV—MG”框架不仅为西部地方高校提供了一条遵循基于自身学术生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学术竞争力的合理路径,还为西部地方高校提升学术竞争力指明了一条“欠发达”追赶“发达”高校的渐进式“结构变迁”路径。这条渐进式的“结构变迁”路径,既包含因学校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带来的比较优势结构及其比较优势战略、学科专业结构的升级和变化,还伴随有政府制度结构的变化。在循序渐进的“结构变迁”中,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的欠发达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可实现向发达高校的渐进式追赶和提升。从广西H学院的案例出发,运用伯顿·克拉克的三角协调理论分析了目前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政府作用过度、市场作用不足,以及西部地方高校学术自主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表面上是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过程中政府、市场和西部地方高校三个主体间关系的不和谐,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政府权力过大,而政府权力过大则是政府计划思维惯性制约、有效学术市场机制缺失,以及高校学术竞争意识不足等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的。西部地方高校要摆脱学术竞争力的落后状况,一方面需要遵循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发展学术竞争力,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学术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因势利导学校发展优势学科专业、完善软硬基础设施、解决外部性问题等作用。就我国当前转型发展时期而言,政府当务之急是需要进一步合理定位角色因势利导学校发展、健全社会主义有效学术市场机制、改革高校评价标准实施分类评价等,以帮助西部地方高校更快更好地提升和发展学术竞争力。
蔡蔚萍[5](2017)在《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及其社会后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不平等是社会学的持久性研究主题。它在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的变化方式是学界和教育实践领域持续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个体的发展镶嵌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并深受历史和空间的制约。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变革所带来的阶层结构的变化、教育机会的变迁对个体及其家庭生活机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阶层结构从二元对立分化为多元阶层共存的格局;高等教育机会的发展则经历了快速增长——断裂——恢复——扩张等几个历史阶段。因此,对高等教育机会的研究必须置入具体的时代背景之中。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复杂,地域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教育改革开放的深化,基于区域地理条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凸显,原已存在的地域差异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背后是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教育规模、资源、机会等方面存在地区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问题。其中,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问题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如何消除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问题成为我国教育问题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关于教育的地区差异问题,以往的文献表明,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是基于经济、文化等社会资源的空间差异之上的,更是基于时代、家庭和个体的空间差异之上的。因而,要考察高等教育机会的分布状态,必须要考虑到空间的异质性和时代的变迁性,将省份间、城乡间、阶层间、民族间、性别间以及家庭背景层面的高等教育机会综合起来考虑其差异性。抛开省份间的差异和时间的动态性来探讨个体以及群体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可能造成结果与现实的偏差。高等教育资源和机会的空间不平衡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缩小和利用不平衡是研究的逻辑终点。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对各高等资源具体指标在空间上的聚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2.从地区、城乡、地理空间三个维度探讨高等教育机会的空间差异,并结合时间维度加以探讨不同年代作用机制的变迁。其中,空间三维度分别指行政区划(各省市)空间、社会空间(城乡)和地理层面的空间,结合非空间因素阐释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因素;3.高等教育机会空间不平等的社会后果分析。本研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初访数据,依据12岁时的户籍所在地将其分属于不同的身份,根据被访者参加高考时的年份将其分为不同的升学组同期群,从行政区划的空间(各省市)、社会意义层面的空间(城乡)和物理空间(地理坐标层面的空间)等三个空间维度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空间分布不平等状况,探析高等教育会的时空作用机制。首先,我们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人口普查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数据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了其可视化地图,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其演变过程和背后的政策原因。其次,利用Logit和HGLM模型对CFPS2010基线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影响高等教育机会的空间因素。最后,讨论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和高等教育机会空间分布不平等的社会后果。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状态呈东强西弱、中部塌陷状态。其主要分布规律是:高等教育资源整体呈扩散状态分布,主要集中于少数城市;集中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少数省份,西部地区相对贫乏;按区办学且区域中心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的状态。高等教育相对于人口、经济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关系中,高等教育资源在各行政区域内分布的总体差距主要是由个行政区域内(各地级市之间)的总体差距造成的;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在各行政区域内相对于人口的分布较为不均衡,相对于经济收入的分布较为均衡;在城镇化水平高的行政区,其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于人口规模的分布相对较为均衡。高等教育资源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差异明显,且存在明显集群聚类。空间三维度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则体现在:地区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分布有显着的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存在显着的省际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的高等教育机会也存在显着差异。城乡分割也造成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显着差异,在考察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在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发现:城乡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在中部地区不显着,而在西部地区却十分显着,比东部地区高出3.01倍。通过结合时空因素呈现高等教育机会的变迁发现,地区因素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在不同时期的影响不一样。本研究以空间为核心视角对教育机会不平等机制进行分析,对影响高等教育机会的因素置于社会变迁历程中的演进展开探讨,尝试了教育不平等分析的新视角,丰富了已有研究成果,弥补了国内在这个研究领域的不足,为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平等提供学理依据。
徐云松[6](2015)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三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三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李敏纳,蔡舒,覃成林[7](2014)在《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比较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世界区域开发史上,中美两国西部开发最令世人瞩目。在中美西部开发中,人口资源开发均是关键内容。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背景和目标相似,但由于两者环境和基础不同,其开发的手段和机制必然具有差异,因而,推进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既要借鉴,又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与当前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和以政府为主导不同,在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中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政府行为与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这给推进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带来如下重要启示:构建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的西部人才吸纳利用机制,引导西部教育发展与西部开发密切结合,激励具有参与能力的组织、机构和个人给西部教育捐助和投资,以及健全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政策实施的法律保障等,是快速推进我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
李祥刘[8](2012)在《新时期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策略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愈见突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起了政府和研究学者的关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实现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国家和研究学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文章对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索,研究了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通过对新疆区域发展现状考察及对区域协调发展度差距的具体表现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新疆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加以解决。由于使用指标及考察时间的不同,对区域经济差距的测算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新疆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各经济区域间发展比较快,但是经济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差距在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区域差距进行分析,分析了不同经济区域内各要素间的具体差距。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并对新疆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调查。第三部分结合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及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出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展开研究分析。第四部分根据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给出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并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进行了展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经历各经济区域内由低水平协调——不协调——协调的发展过程。经历长时期的发展,最终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调度及对其的策略分析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策略和方案。本文认为加强兵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九省市援疆机遇及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实施多种支持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通过各项策略的实施,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温建波[9](2012)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国防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对西部的第三次开发。在此之前,我国曾对西部进行了两次开发建设,即一五计划时期的西部开发和三线建设时期的西部开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推进西部国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总结建国初期西部开发中国防建设建设的经验教训,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国防建设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意义,需要我们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对建国以来一五计划时期、三线建设时期、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国防建设的历史进行回顾。本文分别对不同时期西部开发期间国防建设所具有的特点、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总结。在第二部分中,主要研究了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首先指出西部是国家安全的屏障,西部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次,分析了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指出国防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安全保障,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推动力量。第三,分析了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国防建设是遏制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驻疆部队的重要任务;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国防科技创新及其转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军队直接参与或承担国家经济建设,能够为西部开发贡献力量;国防建设不断为西部开发培养、输送合格人才;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国防文化能够激发人们参与西部大开发、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在第三部分中,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对搞好西部大开发中的国防建设提出了六条建议。
车延年[10](2012)在《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文中指出在任何时期的任何一项活动中,人力资源都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倘若没有人力资源,其它的各类社会资源也都无法充分、协调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越来越突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的领域,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开发水平、开发效果在某些情况下决定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充分、合理、高效地开发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不仅是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保障,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基础。所以,进一步拓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是解决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在逐步加大,整个西部地区与以往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一系列倾斜政策有效地改善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而且大部分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但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基础仍十分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因此,与其它地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十分明显。同时,西部民族地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并缺乏科学的规划,致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一直停滞不前,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本选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层面入手对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较为全面、综合地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专门性理论研究,较为系统地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宏观环境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该地区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进而推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学校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学校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2)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技人才 |
2.1.2 人才效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激励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组织理论 |
3 科技人才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的制约因素 |
3.1.1 政府主体因素 |
3.1.2 用人单位主体因素 |
3.1.3 科技人才主体因素 |
3.2 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的作用框架 |
3.2.1 对用人单位的引导作用 |
3.2.2 对科技人才的引导作用 |
3.2.3 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的三主体作用框架 |
3.3 科技人才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科技人才效能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3.2 科技人才效能评价指标集的确定 |
3.3.3 科技人才效能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4 科技人才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 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的状况分析 |
4.1 贵州省科技人才现状 |
4.1.1 科技人才规模现状 |
4.1.2 科技人才投入现状 |
4.1.3 科技人才产出现状 |
4.2 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评价分析 |
4.2.1 评价指标数据样本收集 |
4.2.2 评价指标数据实证分析 |
4.3 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的制约因素 |
4.3.1 科技人才政策有待完善 |
4.3.2 高校与企业之间互动交流有待深入 |
4.3.3 科研财政投入方式有待创新 |
4.3.4 科技人才开发机制有待健全 |
5 贵州省促进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的主要路径 |
5.1 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
5.1.1 健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融合的政策制度 |
5.1.2 完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体系 |
5.2 促进多主体联动 |
5.2.1 促进高校科技人才与企业进行互动交流 |
5.2.2 引导企业完善利益分配体系 |
5.3 重塑科技人才投资理念 |
5.3.1 改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方式 |
5.3.2 激励企业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
5.4 完善相关机制 |
5.4.1 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
5.4.2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和融资担保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观点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主要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1.4.1 基本结论 |
1.4.2 研究展望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西部民族地区 |
2.1.2 传统农业 |
2.1.3 传统农业改造 |
2.2 基础理论 |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
3.2.1 农业经济贡献 |
3.2.2 农业产业结构 |
3.2.3 农业生产水平 |
3.2.4 农业创新能力 |
3.2.5 农业现代理念 |
3.2.6 农业管理水平 |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
3.4.1 区域性 |
3.4.2 民族性 |
3.4.3 传统性 |
3.4.4 封闭性 |
3.4.5 低效性 |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
4.1 区位困境 |
4.1.1 地质地貌 |
4.1.2 自然灾害 |
4.1.3 区位条件 |
4.2 制度困境 |
4.2.1 土地制度 |
4.2.2 户籍制度 |
4.2.3 宗教文化制约 |
4.3 产业困境 |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
4.4 人力资本困境 |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
4.5 资金投入困境 |
4.5.1 财政支农不足 |
4.5.2 金融支撑不力 |
4.5.3 社会援助不够 |
4.5.4 内生能力缺乏 |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
5.1 战略背景 |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
5.1.2 “一带一路”倡议 |
5.1.3 脱贫攻坚战略 |
5.1.4 乡村振兴战略 |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
5.2 战略意义 |
5.2.1 调整农业结构 |
5.2.2 发展现代农业 |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
5.2.4 推动乡村振兴 |
5.2.5 维护社会稳定 |
5.3 战略目标 |
5.3.1 产业目标 |
5.3.2 人才目标 |
5.3.3 文化目标 |
5.3.4 生态目标 |
5.3.5 组织目标 |
5.4 战略模式 |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 ——以广西H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基本概念与内涵 |
2.1 西部地方高校 |
2.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 |
3 新结构经济学与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理论分析 |
3.1 新结构经济学的产生与影响 |
3.2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概述 |
3.3 新结构经济学对西部地方高校提升学术竞争力的理论价值 |
4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EASV-MG分析框架 |
4.1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 |
4.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战略选择 |
4.3 西部地方高校的学术自生能力 |
4.4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市场和政府作用 |
4.5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EASV-MG发展路径 |
5 基于EASV-MG框架的案例分析——以广西H学院为例 |
5.1 案例对象及其选择缘由 |
5.2 广西H学院学术竞争力发展案例分析 |
6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6.1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问题 |
6.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6.3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及其社会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教育机会的演变 |
二、地区性教育发展不平衡日趋突出 |
三、社会阶层固化与教育固化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视角 |
一、空间的属性 |
二、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综合 |
三、空间的操作化处理 |
四、教育不平等研究的空间视角 |
第四节 分析策略与研究框架 |
一、分析策略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
一、经典社会理论中的空间论述片断 |
二、现代性架构下的空间论述 |
三、后现代的分解 |
第二节 教育与空间 |
一、作为容器的空间与教育 |
二、作为生产与建构的空间与教育 |
第三节 教育与空间的实证研究 |
一、国外关于教育与空间的研究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本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二节 数据 |
第三节 变量测量 |
一、因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第四节 模型设定 |
一、二项逻辑斯蒂克回归 |
二、一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三、多层线性回归模型 |
四、空间回归模型 |
第四章 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因素的描述分析 |
第一节 家庭背景 |
一、父母亲的文化资本 |
二、父母亲的经济资本 |
三、父母亲的政治资本 |
第二节 时空特征 |
一、地区与高等教育机会 |
二、城乡与高等教育机会 |
三、物理空间与高等教育机会 |
四、升学组 |
第三节 个体特征 |
一、性别差异 |
二、民族 |
三、兄弟姐妹数量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 |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 |
一、高等学校空间分布情况 |
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空间分布 |
三、现存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状况 |
四、高等教育资源产出的空间分布格局 |
五、高校产权资产空间分布情况 |
六、高等教育资源综合指标空间分布情况 |
七、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规律 |
第二节 我国教育资源空间聚类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分析结果 |
三、结论 |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透视 |
一、院系调整与改革 |
二、1958-1977年大跃进时期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 |
三、重点大学建设的制度设计与区域分布 |
四、高考改革:恢复高考制度,掀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
五、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
六、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收费和推行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 |
七、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 |
第四节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统计分析 |
一、概念 |
二、数据、指标与方法 |
三、分析结果 |
第五节 我国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演变 |
一、高等教育资源在三大经济区域分布的演变过程 |
二、高等教育资源在各行政区域分布的演变过程 |
第六章 影响高等教育机会的空间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空间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
一、引言 |
二、变量测量与方法 |
三、数据分析与研究发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
一、理论视角 |
二、研究区域 |
三、变量测量 |
四、研究方法 |
五、数据分析与研究发现 |
第七章 高等教育资源及高等教育机会空间分布不平等的社会后果 |
一、国家层面 |
二、社会层面 |
三、个人层面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东强西弱、中部塌陷状态 |
二、空间三维度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
三、其他因素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拓展 |
一、研究不足 |
二、进一步拓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1.3.1 区域金融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简述 |
1.3.2 金融发展的概念简述 |
1.3.3 非均衡概念简述 |
1.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范畴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全文逻辑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2.1 区域经济的理论分析 |
2.1.1 区位理论 |
2.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
2.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
2.1.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2.2 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
2.2.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
2.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
2.2.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后) |
2.2.4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 |
2.2.5 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视野——区域金融理论 |
2.2.6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2.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理论分析 |
2.3.1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 |
2.3.2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 |
2.3.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 |
2.3.4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 |
2.3.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第3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与问题表现分析 |
3.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
3.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
3.1.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表现 |
3.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
3.2.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
3.2.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格局与表现 |
3.3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现状与表现 |
3.3.1 西部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现状 |
3.3.2 西部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与劳动力价格非均衡 |
3.3.3 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均衡现状 |
3.3.4 西部区域财政收支的非均衡表现 |
3.3.5 西部区域对外贸易水平的非均衡 |
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情况与表现 |
3.4.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从均衡向非均衡阶段的历史转变 |
3.4.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统计比较方法 |
3.4.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总量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5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特征与变动趋势 |
第4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
4.1 制度因素 |
4.1.1 金融制度及政策影响 |
4.1.2 对外开放程度与试验点政策 |
4.1.3 财税体制改革 |
4.1.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 |
4.1.5 法律环境差异 |
4.2 经济条件因素 |
4.2.1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 |
4.2.2 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水平 |
4.2.3 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 |
4.2.4 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 |
4.3 客观环境因素 |
4.3.1 区位因素 |
4.3.2 资源禀赋 |
4.4 非正式制度因素 |
4.4.1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
4.4.2 多样化的民族传统 |
4.4.3 社会资本 |
4.5 不确定性冲击因素 |
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
第5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 |
5.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
5.1.1 资本的区域流动效应 |
5.1.2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人为市场分割 |
5.1.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影响 |
5.1.4 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 |
5.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
5.2.1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 |
5.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
5.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6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
6.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6.1.2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6.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动态经济增长 |
6.2.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2.3 实证研究的数理方法 |
6.2.4 西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5 东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6 基于东西部两个地理层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 西部区域法律环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6.3.1 引言 |
6.3.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
6.3.3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西部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6.4.1 引言 |
6.4.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
6.4.3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
7.1 总结 |
7.1.1 全文逻辑体系的归纳总结 |
7.1.2 全文研究观点与结论归纳 |
7.2 建议 |
7.2.1 顶层设计的协调机制 |
7.2.2 措施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7)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比较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 |
(一)以移民和土地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吸引国内外移民到西部定居 |
1.以灵活开放的移民法律和政策吸引国外移民。 |
2.以优惠的土地法律和政策促进国内外移民西迁。 |
(二)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西部教育发展资金 |
1.拨地兴学。 |
2.直接拨款。 |
3.引导民间资本投入西部教育事业。 |
(三)依据西部开发不同时期的市场需要,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扶持西部教育的发展 |
1.从建国到1850年代,重点发展义务教育。 |
2.1850年代到二战结束,大力发展西部公共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
3.二战结束以后,重点扶持培养高精尖人才的研究型高校的发展。 |
(四)重视并发挥人才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
二、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 |
(一)制定西部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政策 |
(二)对西部基础教育进行投资倾斜和行政帮扶 |
(三)大力支持西部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
(四)加强西部人才的培养、选拔、激励和吸引工作 |
(五)对西部开展智力支援 |
三、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比较 |
(一)开发的背景和目标相似 |
(二)开发的基础和环境不同 |
1.美国西部在开发之初人烟稀少,中国西部大开发之初人口数量不少,但整体素质较低。 |
2.美国西部自然环境好于中国西部,中国西部生态环境较脆弱,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较弱。 |
3.美国西部文化为移民文化,中国西部文化环境复杂,使人口资源开发的难度加大。 |
(三)开发的手段和机制有差异 |
1.在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中,其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而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手段则带有较浓重的行政色彩。 |
2.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机制是政府行为与市场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中国则是政府主导型的。 |
四、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比较中的启示 |
(一)构建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的西部人才吸纳和利用机制 |
1.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引进区内外人才。 |
2.遵循市场规律制定并实施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 |
3.立足于市场需要和事业发展合理利用人才。 |
(二)引导西部教育发展与西部开发密切结合 |
(三)激励组织和个人给西部教育捐资和投资 |
(四)健全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政策实施的法律保障体系 |
(8)新时期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
2.1 新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及发展机制 |
2.1.1 协调发展的本质及界定 |
2.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
2.2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
2.2.1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 |
2.2.2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
2.3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 |
2.4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分析 |
2.4.1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概述 |
2.4.2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协调度调查分析 |
3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区域空间发展不协调 经济发展不平衡 |
3.1.1 各经济区域间孤立发展 |
3.1.2 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战略模糊 |
3.2 兵团和地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3.2.1 兵团主导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3.2.2 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3.2.3 兵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协调关系 |
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环境存在差异 |
3.3.1 基于生产要素要素方面的分析 |
3.4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问题矛盾突出 |
4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分析 |
4.1 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与制度 |
4.2 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构组织 |
4.2.1 加强兵团与政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4.3 充分利用和实施各项政策措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4.3.1 完善和推进更深层次的西部大开发 |
4.3.2 充分利用援疆发展机遇实现区域经济大发展 |
4.3.3 外生力量与内生力量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4.3.4 巩固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特殊经济开发区发展 |
4.3.5 发挥区位优势发展边贸经济 |
4.4 培育微观经济活力 |
4.5 实施多种支持政策 |
4.5.1 财政政策 |
4.5.2 产业政策 |
4.5.3 投资政策 |
4.5.4 加强政策间的协调,建立完善的投融资制度 |
4.5.5 坚持生态保护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国防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选题目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
一、 建国以来西部开发进程中国防建设历史回顾 |
(一) 一五计划时期(第一次西部)的国防建设 |
1. 一五计划时期(第一次西部)国防建设的特点 |
2. 一五计划时期(第一次西部)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二) 三线建设时期(第二次西部开发)的国防建设 |
1. 三线建设时期(第二次西部开发)国防建设的特点 |
2. 三线建设时期(第二次西部开发)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三) 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三次西部开发)中的国防建设 |
1. 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2001-2010)国防建设的特点 |
2. 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2001-2010)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二、 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
(一) 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
1. 西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凸显国防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
2. 西部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加强国防建设刻不容缓 |
3. 东突”、“藏独”及民族问题突出,国防建设任重道远 |
(二) 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
1. 国防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安全保障 |
2. 国防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作用 |
(三) 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
1. 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
2. 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
3. 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
三、 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搞好国防建设的建议 |
(一) 加强军事力量建设,维护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的安全和稳定 |
(二) 在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体现国防需求,搭载国防功能 |
(三) 搞好西部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构筑军民一体化的国防工业基础 |
(四) 结合西部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搞好国防人力资源的建设 |
(五) 结合西部大开发,搞好战略后方与军队后勤建设 |
(六) 结合国防教育,大力发展西部国防文化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10)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 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
二、 人力资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三、 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和特征 |
第二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 |
一、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
二、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
三、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
四、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
五、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误区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利因素 |
一、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推进为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机遇 |
二、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生机 |
三、 丰富的资源推动了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
一、 固定的思维方式和陈旧的传统观念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开发 |
二、 相对落后的经济延缓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
三、 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
一、 人力资源的数量方面 |
二、 人力资源的质量方面 |
三、 人力资源的结构方面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不够 |
二、 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流动性差 |
三、 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教育发展滞后问题 |
四、 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单一 |
五、 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及对策措施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 |
一、 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为核心 |
二、 以“梯次开发”和“跨区域开发”模式为重要补充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
一、 转变观念,为西部民族地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
二、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
三、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进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进程 |
四、 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
五、 继续完善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机制,减少人才流失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高等学校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贵州省科技人才效能提升研究[D]. 汪玉莲.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3]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4]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 ——以广西H学院为例[D]. 郭裕湘.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5]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及其社会后果研究[D]. 蔡蔚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6]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7]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比较及启示[J]. 李敏纳,蔡舒,覃成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8]新时期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策略分析[D]. 李祥刘. 新疆师范大学, 2012(03)
- [9]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国防建设研究[D]. 温建波. 新疆大学, 2012(03)
- [10]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D]. 车延年. 青海师范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