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打造全新的互联网产业价值链(论文文献综述)
任义忠[1](2020)在《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分支,报业产业曾长期在传媒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的产业边界,引起了传播方式、媒介形态和市场格局的颠覆式变革,互联网新兴媒体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市场主导地位。作为传媒产业的重要市场主体,报业传媒企业这一传统平台型企业陷入了受众和广告双重流失的经营困境,互联网产业变革情景下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前沿性课题。互联网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模式理论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性的研究成果,但现有文献对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与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过程等方面的框架性研究明显不足,作为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还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价值网络重构是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部分学者开始从价值网络视角研究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但由于过于侧重网络嵌入的关系视角,而缺乏对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决定性变量的必要关注,从而陷入了“嵌入性悖论”,未能构建起两者关系的完整框架,并因关系视角的过度抽象而使理论缺乏必要的实践价值。鉴于上述现状,本研究以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纳入价值网络理论体系,从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构建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并通过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系统整合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探索性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的体系化和理论化,并为“嵌入性悖论”和网络负向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目前,学者多从产品、技术、组织和企业家特质等一个或多个因素研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的理论化和体系化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为此,本研究从价值网络和商业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的内在一致性出发,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纳入价值网络重构的统一框架,从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构建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本研究认为,内部价值网络重构是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变量,网络关系的强弱联结是否具有相对优势,与企业核心产品生命周期特征及企业价值网络的阶段性周期特征密不可分,网络嵌入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方向因企业核心产品及所在产业的生命周期特征而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从而为“嵌入性悖论”和网络负向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第二,研究揭示了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和内在机理,价值网络重构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既可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同时又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价值网络重构是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而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交易方式和交易结构,提升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在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中,既存在着直接效应,也存在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揭开了三者之间关系的黑箱。第三,基于商业模式创新不同类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显着性差异,以及报业产业的双边市场和平台经济模式特征,提出了报业传媒企业通过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由传统平台型企业向互联网新型平台型企业转变的模式路径。对于核心产品处于衰退期的报业传媒企业而言,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已存在明显的“效率边界”,而以新媒体产品为中心的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更有利于提升报业传媒企业长期绩效,报业传媒企业亟待实现从效率型创新主导模式向新颖型创新主导模式和从“二次销售”向“多次销售、多元变现”的战略性转变。
史松函[2](2020)在《WY平台服务企业的发展路径探索》文中指出在当前“数字经济”的时代,产业的不断升级带来了市场及消费的迫切需求,作为技术创新背景下的服务行业,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的平台化运行,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新一轮的竞争优势。基于平台,企业内部组织更易创新重构,未来企业商业模式的竞争注定是平台的竞争,且其竞争优势多来自于基于平台的路径抉择。而在全球化创新背景下,相比于传统的内生竞争优势,创新生态系统战略中的“生态”理念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即企业竞争优势的存在与否在于用户量是否能够稳固并持续增长,以平台型企业为主导、各方利益相关者为产业链的平台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正好能够基于开放复杂、协同共生的服务性机制,满足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市场及用户的高品质全方位需求。当今世界具有明显的联结特性,所有的生命体或非生命体皆处于共生共存状态,没有一家公司可以解决行业内所有问题,企业若想长久生存发展,必然需要通过强大的网络,运用网络协同思维,与合作伙伴共建生态系统。对于平台型服务企业而言,加入生态圈,融入自身创新生态系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同时,随着5G、AI、Io T以及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逐渐成为细分行业的跨界,企业转型速度随之加快,Saa S与企业服务运行过程中的价值增量将塑造出一个更大的服务市场,探索出全新的企业发展路径。由此,本研究在明确平台与平台型企业、现代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企业发展分析以及方法论述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明确平台型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及要素构成,构建平台型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紧接着,以WY平台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依据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整体性业务结构分析、阶段性成长趋势分析以及对比性行业差异分析,明确WY企业各阶段的发展历程,从而详细阐述WY平台服务企业的种群及群落构成,为WY平台服务企业的发展路径探索奠定了整体性的系统分析思路;此后,依据WY平台服务企业的种群及群落构成,从产业、行业以及企业三大层面进行一系列展开,将WY平台服务企业的发展系统性地概括为基于电商群落的“互联网+”产业垂直化服务、基于数据创新群落的“大数据”赋能行业多元化服务以及基于电商、教育与游戏群落的“云技术”赋能企业一站式服务三种具体发展路径,并结合SWOT分析方法,通过简要的问题分析,结合内外部环境与现实需求,探索相应的WY平台服务企业发展路径优化措施,为待转型企业或创新创业企业的路径抉择,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唐浩[3](2020)在《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信行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来基于规模经济的高边际利润模式正在转向低边际利润模式。特别是4G运营以来,传统业务互联网化、流量化,引发了通信客户行为深刻而显着的改变,流量成为信息通信业基础性生产要素,也成为客户与通信运营企业交易的主要商品,通信行业进入全流量经营时代。但随着人口红利的快速消退、提速降费的深入推进,流量规模增长的红利快速释放,目前简单依靠量的增长已难以推动通信行业收入实现大的提升,流量价值变现方式亟待变革;同时,通信行业增长的规模驱动力逐渐式微,存量博弈进一步摊薄了行业价值,各通信运营企业已将竞争的焦点由客户份额的争夺转向客户价值的竞争,客户价值开发和提升成为通信行业经营工作的重心;政策层面,政府一方面深入推行提速降费政策,另一方面又要求通信行业肩负起利税贡献的重任,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效益必须得到统筹兼顾。围绕有效“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如何有效挖掘流量价值、推进供给方面产品创新,逐步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引领需求,进而提升客户视角的客户价值;如何提升企业视角的通信客户价值,进而提升客户份额及收入份额,成为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回归流量经营本质,对接价值创造过程实际,满足、创造、引领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贡献,面向5G发展是流量经营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流量时代开发流量价值与提升通信客户价值,实现信息通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应遵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全周期、全流程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按照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的互动机制和内在逻辑来重构流量价值经营体系。论文面向实际应用问题,围绕有效解决“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分别从客户的视角、企业的视角、客户-企业视角出发,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分析了价值创造、传递、交易、变现全过程运作机制,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了流量价值和通信客户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关键要素、内在规律和逻辑,从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分别给出了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的一整套理念、方法、策略和措施建议。首先,论文从流量经营的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出流量经营的关键要素,明确了通信行业全流量经营的特征和趋势,给出了全流量时代这一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方式、组织形式、运营模式等在内的通信运营企业新的管理情景。认为流量业务是一种互补品经济,其价值依赖于其他组件创新带来的价值,价值提升的方向在于推动流量价值在通信运营侧实现封闭管理。接着,从客户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实现了流量价值具体化、数量化、应用化,为流量价值开发找到了着力点和衡量标准;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在一起,基于企业运营客户精准画像需要,构建了一个既考虑时间维度价值又考虑空间维度价值的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户细分、定性定量分析和有效性验证,为大数据精准营销和客户价值提升提供了基础模型;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及价值开发机制,将博弈论和控制论方法引入到客户价值研究中来,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最后,基于流量价值模型、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求解及分析结果,提出了流量价值开发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互动双赢模型,面向5G时代流量价值经营,系统性地提出了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的策略建议,较好地解决了“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以期为国内通信运营企业5G经营提供参考,达到企业与客户最大双赢。论文的创新成果及主要观点:1.提出了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三重视角研究框架,贯通并融合了“企业视角、客户视角、企业-客户视角”客户价值三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聚焦解决“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论文遵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全周期、全流程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按照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形成的逻辑,系统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将客户价值研究的三个领域得以贯通融合。按照先解构后综合、先画像后交互、先微观后宏观的研究方式,将客户价值运作机理全面展现。首先,从客户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接着,从企业的视角出发构建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最后,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价值创造模型,以流量价值开发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互动双赢模型。2.提出了流量业务的本质属性、流量经营的方向及路径,并由此演绎提出“差异化产品供给”是提升通用组件或基础性生产要素价值的方向。基于产业链视角和互补品经济理论,在流量经营关键驱动因素及驱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流量经营本质。流量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种基础承载性和生态型业务,流量和上下游环节功能互补共同构成客户体验,因此,流量本质上是一种互补品经济,其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客户的需求和流量所承载的互联网应用及内容。流量经营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技术+管理问题,流量经营关键在于发现新增的价值、找出价值转换途径并实现价值的分配,推动流量价值在通信运营企业侧实现闭环管理、掌握流量承载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是通信运营企业流量价值重塑的重要途径。这要求通信运营企业推动“管道流量”经营向“互联网流量”经营转变,构建流量价值生态系统,实现流量与互补品价值封闭和价值协同创新。在流量价值经营的方向下,通信运营企业需要统筹考虑各类业务的定位、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流量、宽带、内容、信息服务业、数字化服务等需要被放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下来重新定位,这个视角就是全流量经营,即无所不在的流量经营,各种经营对象和要素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共同构成流量经营的价值生态系统。3.将博弈论和控制论等理论方法引入到客户价值研究中来,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在价值构成的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机制,为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找到改进方向和着力点。基于企业客户价值互动双赢,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并应用最优控制和动态优化的方法,求解并分析了合作、非合作情形下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均衡解或最优解,从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理,发现企业与客户在追究价值最优时,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客户价值转换行为与企业营销策略实施成正比、与流量产品创新成正比,企业营销工作和产品创新程度能够促进客户价值转换和提升。通过对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过程分析,发现双方在长期博弈过程中实现共赢,通信运营企业价值增长关键来源是保持客户长期动态合作,主要手段是交叉销售和融合捆绑,发挥好关键人网络价值;客户收益增加的关键来源是产品创新及高价值、个性化产品推荐,通过价值生态系统降低交易成本以实现客户效用增加。4.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给出了价值开发机制,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驱动模型。以Lancaster和Walters客户为中心的价值链结构为基础,从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交互关系和互动机理,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系统地梳理了价值产生、承载、传递、创造的全过程,给出了价值开发机制:客户需求是流量价值最终来源、流量产品创新是价值增值的载体、网络管道能力是稳固价值的基础、经营模式创新是价值变现的根本、价值生态系统是价值开发的突破点、个性化需求是价值开发的着力点。论文从需求管理与供给改革分别入手,将价值创造与实现的逻辑转换为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有机协同、相互支撑、互动双赢、系统性的价值经营体系,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驱动模型。5.面向5G流量价值经营系统地提出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策略:在流量产品供给方面,根据流量价值模型,主要从开发流量价值和降低客户成本入手,深化供给改革。在客户需求方面,根据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立足当前,通过向规模要价值、向存量要价值、向融合要价值等方面入手,提升客户当前价值贡献;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培育并挖掘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有效利用客户的网络价值,扩展客户的空间价值。
陈屾[4](2019)在《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14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镇”之后,并在全国兴起建设特色小镇的运行。互联网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兼并互联网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为特色小镇的要素流动和产业创新提供重要支撑。“互联网+”特色小镇的建设,优化传统产业升级,能够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格局,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解决“三农”问题、响应国家精准扶贫任务以及实现传统小镇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解读梳理特色小镇的政策文件,对国内外“互联网+”特色小镇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构建“互联网+”特色小镇需要具备的条件。结合时下“互联网+”的热点,提炼出对创建“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的要点。在对“互联网+”助力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的研究中,提出“1+XD+2”的创新特色小镇规划发展理念,以搭建“互联网+”产业体系平台,盘活当地农业资源,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以国家级农业示范点玉林市茂林镇为培育对象,结合当地政府对茂林镇的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技术开展公众参与工作计划,将茂林镇打造成“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为案例实践,提出了“1+4D+2”的规划理念。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政务上重视数据库的建立,公众参与规划建设工作;在经济上,培育互联网经济以及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结合的特色产业小镇。重视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培育优势产业,加速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引导特色小镇形成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创建“互联网+”产业体系,进而吸引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互联网金融及科技创新等多功能的流动。
赵云月[5](2019)在《小程序传播的风险规避研究》文中认为小程序是一款无需下载、无需安装、即点即用、即搜即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性能表现优异、产品轻量、技术门槛低、应用前景广阔。借助小程序可以实现人与服务、人与物品、人与环境的广泛连接,提升线上与线下的连接效率,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建设。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各种行业乱象丛生,这对于正常信息交流、用户信息保护、行业生态良好发展、行业良性竞争等均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小程序行业的发展状况亟需我们系统研究小程序的应用发展及其风险规避。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问卷研究法分析小程序的产生背景、发展动因、技术逻辑、特征属性、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进而分析小程序应用风险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路径。在小程序的市场应用中,小游戏发展势头强劲但弊端明显;小程序电商丰富了社交电商的运营模式,但发展依然粗放;政务服务类小程序发展状况良好,但商业服务类小程序发展较为不足。小程序需要主打小微场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缩短服务路径以提高小程序的服务效率,依据平台特色优化小程序的营销推广。小程序的应用价值在于革新了移动应用技术,改善了行业生态,契合了供给侧改革发展趋势,提高了政务服务水平,优化了城市服务,便利了用户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产业价值。随着小程序的不断发展,各种问题和风险凸显,主要表现在,推动互联网企业加速整合,引发行业风险;增加信息安全隐患和信息的不当使用风险;加剧“麻醉作用”,引发网络生态风险;类型单一化,内容同质化,引发创新文化风险等等。这些风险的成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落后于小程序行业实践,平台监管不力,平台商业逐利倾向明显,以及小程序用户媒介素养偏低等。因此,小程序风险规避需要从行政主体、平台方、开发者、媒介消费者四个角度探讨。行政主体需要完善监管体系和执法细则,平台方需要构建小程序运营规则体系,开发者应该合法合理开发和利用小程序,而媒介消费者则需要提高媒介素养。
刘淑萍[6](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王雪野[7](2020)在《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有三个重要节点需要跨越,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信息不再被区隔;二是解决物体不联接问题,实现物体和人的协同互动;三是解决价值实现不对等的问题,使每个人或组织创造的价值都能得到精准记载并随时完成。这三个节点的跨越的根本问题是通过信息畅达,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全效问题,也就是解决持续变革中传媒的效能发挥和传媒经济实现问题。本文作者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传媒持续变革的思考,对传统媒介变革,新的传媒属性、形态、效能的思考,始于2010年前后;对传媒变革引发的传媒经济范畴和实现机制改变等问题的研究,始于2014年提出“传媒要素”概念[1]。研究至今,在成果有所积累、思路日渐清晰的基础上,希望能借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对此研究进行系统阐释,以期得到各位专家教授和同行学者的教诲与指正,以继续明确方向,深入探索。当云技术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移动终端技术让我们使用网络无比便捷,大数据帮助我们可以精准确定信息来源端和发送端,社交媒体实现信息的轻松交互,5G技术实现数据大容量快速传输,以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人机协同,信息传播主体平台便从广播电视网转移到了互联网,且广电网与互联网的内容传输功能日渐相融,传播形态不断裂变和衍生,单纯的数字信息与传媒内容信息实现了互融和共享,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文化效能的实现开始依赖于信息的传输与交互。于是,传统媒介的单一传播功能日趋复杂化,并迎合于市场需求发生质变,成为一种作用于诸多领域和环节的“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实现环节,积极作用于信息的传输、要素的融通和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为方便表述,基于介质功能的传播技术、平台和机构、组织,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传统的,定位于媒介的产业和经济实现及其描述,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经济”。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和传播新生态的媒介、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运转机制和效能等,在本研究中定义为“传媒”;通过信息精准畅达传输,从而实现对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全效的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不断创新的传媒作用,被定义为“传媒要素”功能(作用);基于“传媒要素”作用的经济实现和状态描述,被定义为“传媒经济”。在经历了千余年的文字和纸张介质传播、近百年的广播及电视介质传播后,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传媒如何最终从“介质”脱胎为“要素”,如何通过要素功能驱动传媒经济挣脱媒介产业樊篱,渗透至全产业完成经济实现,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通过对传统的“媒介”与当今“传媒”属性异同的对比论证,阐明在驱动机制层面,“传媒要素”如何通过资源要素配置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创新,使传媒经济在不同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多种经济形态中有效实现。鉴于传媒由媒介变革为要素和从媒介经济发展至传媒经济是全新事物和现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介质传媒”(媒介)蜕变为“要素传媒”,并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要素之一。传媒通过“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式,驱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趋于全效,促进市场实现模式持续创新。本研究的结论之二是由于传媒属性使然,在固有的传播效能发挥和作为要素的传媒在被配置过程中,传媒生产要素通过信息精准畅达驱使市场资源要素配置驱于全效的同时,实现着不同资源要素的相融和互通;传媒创新要素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再到系统的创新裂变效能,驱动着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相融和互通。本研究的结论之三,是传媒要素已经从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和市场实现等机制层面,浸入并影响各行业产业,使传媒经济实现在各行业产业经济实现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作用日趋重要。传媒生产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信息流的丰富、精准、畅达而在市场实现中对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传媒创新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其固有特性催化和驱动创新从点到面到体至系统的演化和繁殖,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实现效能。传媒作为要素实现着不同行业和产业的相融互通,既从解决经济稀缺问题的角度突破了即有的传媒(媒介)经济概念,也把传媒经济从研究单一媒介领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传媒经济从内涵至外延实现了全新发展。[1]本研究中传媒要素概念的提出与论证、传媒要素驱动机制、基于传媒要素理论的传媒经济定义和传媒经济的“媒介+要素”二层次说等,皆为全新见解,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创造性成果为传媒要素理论和新传媒经济观点,包括基于媒介概念创新的传媒要素概念、基于市场资源禀赋和要素配置理论创新的传媒要素作用,和针对传统的、囿于媒介行业产业本身的传媒经济变革研究,以及实现创新和突破的传媒新经济理论等。
蔡朝林[8](2019)在《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及政策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区位优势和要素成本比较优势,以及高度专业化分工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等手段,我国的产业集群取得了长足发展,并逐步形成了特定的市场竞争优势。纵观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塑造集群新竞争优势的历程。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在深刻影响产业发展路径和范式的同时,也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这其中既有新挑战,也有新机遇和新动能。面对这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发展环境变化,中国产业集群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正在新的生态体系中逐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获取生态租金,找到新动能。这一现象近年来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在网络环境下,中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通过构筑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生态竞争优势,但当前多数研究对生态竞争优势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获取“生态租金”的概念层面,而对于“生态租金”的具体内涵、形成机理、演化特征及其相应的政策工具选择等内容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阐释。有鉴于此,本文围绕“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以及如何构建”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首先,从分析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变革性影响出发,在系统阐释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涵、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从生态租金视角,对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本质进行了剖析,对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的构成,以及不同类型生态租金的形成路径进行了逻辑演绎,分析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集群生态租金演化的特征,形成关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是什么以及如果形成”的理论认识;其次,以广州市花都区狮岭皮具产业集群为案例,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检验了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机理。最后,考虑到在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政府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干预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故本文基于对广州市产业集群政策文本分析以及集群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生态租金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系统阐释了产业集群政策工具对集群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引入政策变量,对规制型、激励型与社会型政策工具在集群生态租金方面的作用效应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分析表明:(1)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产业群落特性的各行为主体与其所处外围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和功能的复杂系统。包含生产群落、创新群落、支持群落等三大基本群落,以及区域外的虚拟客户群落,各大功能群落之间相互连通,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产业集群生态系统。(2)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本质是成员之间在共生、演化过程中可以获取生态租金。从逻辑上看,生态租金是系统性、结构化的经济租金,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所有企业个体所实现的超过市场单个企业创造绩效简单相加所得总和的剩余,即是产业集群中各主体通过跨界融合、全面连接、价值共创等方式获取的超额利润。生态租金是在网络环境中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根本体现。根据生态租金产生的源泉(个体层面、个体之间关系层面和集群整体层面),论文将集群生态租金区分为四类:通过对异质资源的掌握获取李嘉图租金;通过动态创新获取熊彼特租金;通过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共生获取关系租金;通过形成集群品牌效应获取理查德租金。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构建,即生态租金的形成与演化,是一个以异质资源为基础、合作共生为中介、动态创新为工具、品牌生态为导向的价值联动共创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创造了具有结构性和持续性的超额利润,从而构筑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3)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生态租金种类和规模的变化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从初创期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和转型期(或衰退再造期)的根本动力。李嘉图租金是实现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起点,理查德租金则是实现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顶点。利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皮具产业集群的现实案例,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生态租金变化的理论认识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基本验证了文中对生态租金形成机理以及不同阶段特征的理论认识。(4)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虽是一个市场自发的过程,但适当的政府政策引导对加快集群生态系统形成、增大生态租金规模具有促进作用。如:在成长期,生态租金主要源自于熊彼特租金,政府应加大对产业集群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励集群外部优质创新资源在集群中设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与集群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集群动态创新;在成熟期,关系租金和理查德租金是生态租金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应通过激励型政策、引导型政策加强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同时,集群品牌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应投入资源有意识塑造集群品牌,增大理查德租金规模。
李金凤[9](2018)在《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山东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产业价值链对山东中药产业进行发展战略研究,丰富不同商业环境下产业链、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等相关理论。对山东中药产业的上、中、下游及中药知识产业的现状进行梳理,对比其他省份,分析其存在的优劣势及机会与威胁,最终制定山东中药产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为政府制定产业规划、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促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1993年2017年产业链、价值链、产业价值链、中药产业、互联网思维等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搜集和统计分析,了解相关理论在不同商业环境下的演变与发展逻辑,把握其本质,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与范围。然后按照产业链理论,运用数据统计、图表说明、比较分析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山东省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结构化分析,并运用SWOT模型与案例分析法来分析山东中药产业的优劣势以及基于外部环境的发展机会与面临威胁,最后运用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指导思想来确定山东省中药产业在被重新定义的中药大健康产业中的发展战略。成果:站在将相关产业与价值理论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结合的全新视角来探寻理论演变与发展背后的商业逻辑,提出了每一种经济学或管理学理论都与它所处的时代背景相适应的观点。针对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与经济发展状况,要振兴与发展山东中药产业,需要重新审视山东中药产业所处的商业环境。经分析全国各省份中药产业研究情况,发现山东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急需加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管理探索,并以此来反哺中药产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最终提高产业促进与产业研究交互发展、相互滋养的中药产业综合实力。研究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图表分析,明确了山东中药产业上、中、下游及中药知识产业等各个产业环节现状,并与全国其他省份进行横向对比,与自身发展的历史数据与演变过程进行纵向对比,从而客观地总结出了各个环节的产业特征。SWOT模型是比较着名的企业、产业或区域的战略分析工具,本研究运用它进行各项分析,总结出了山东中药产业具有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养殖业发达,龙头企业形成了战略定位的创新范式,科研创新成果显着,以及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等优势,同时也存在产业链条各环节发展不平衡,行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协同度不高,以及协同创新性不强等劣势。从外部环境来看,山东中药产业拥有产业政策支持、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带来了消费需求与健康理念变化、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等前所未有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机遇,当然也存在着国际天然药物发展对中药产业产生强烈冲击、国内其他省份创新发展速度加快以及新商业环境下导致的产业边界模糊、其他产业对中药产业跨界冲击加强等威胁。最后运用产业价值链理论,指明了山东中药产业在被重新定义的中药大健康产业中的发展战略。结论:按照产业价值链理论,价值在产业链上的分布永远存在多寡,且随着商业环境与生产要素价值的变化而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山东中药产业在被重新定义的中药大健康产业中,上游种植产业可以与下游中药材专业市场打通,充分发挥上游道地药材资源与种质优势,重新定义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核心价值。中游产业进行战略选择,要么做全产业链生态,要么做专科领域的产品群。下游产业进行商业流通环节的并购整合,提升附加值,解决产业痛点。中药知识产业进行产业联盟,协同打造科研创新系统。
尤林[10](2018)在《“互联网+”背景下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与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制造业产业格局产生了巨大调整,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制造业回归”“工业互联网”“工业4.0”等重大计划,我国为了加快追随脚步和把握时代潮流,在国内部署“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与此同时,上海经济转型步入了攻坚期,受到用工成本增大、土地资源稀缺、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和城市主体综合安全四大刚性的底线束缚,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务必要转变传统粗放式要素投入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互联网+”与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在关键环节的融合效率和深度,促进智能化、在线化、高端化模式发展,从而占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顶端话语权,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制造强国之梦。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内涵的理解和分析,运用网络创新理论、比较竞争优势理论、熊彼特社会创新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基础,首先围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动机、方式以及效应三个方面全方位阐述“互联网+”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理;其次分析了当前形势下上海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瓶颈,基于此状况通过横向比较上海近几年来六大具有代表性发展行业制造业比较优势指数和纵向比较上海与制造业较为发达的浙江、江苏、广东全员劳动生产率情况初步知悉上海制造业总体发展状况,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从互联网思维视角通过经济规模、经济效益、创新能力、生产能力、网路化水平五方面构建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评价体系,得出全国31个省市的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得分,佐证上海制造业发展亟待增添的元素;然后探究发达国家美、德、日、韩成功利用“互联网+”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经验,为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思路和方向;最后通过上述系统性分析指出上海利用“互联网+”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推进路径,并为上海制造业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系列配套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上海制造业在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上海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地位在全国也是属于前列的,但是与沿海地区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相比,仍有表现较大差距。研究还表明上海制造业在创新能力产出、营销服务能力和网络化水平方面都比较优秀,但在规模效益方面仍需改善加强。
二、江苏打造全新的互联网产业价值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打造全新的互联网产业价值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报业传媒企业 |
1.2.2 价值网络 |
1.2.3 商业模式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业模式理论 |
2.1.2 价值网络理论 |
2.1.3 双边市场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2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3 价值网络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4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 |
2.2.4.1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运行机理 |
2.2.4.2 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 |
2.2.4.3 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模型 |
2.2.5 简要评述 |
第3章 我国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3.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1.2 网络嵌入对价值网络重构与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 |
3.1.3 商业模式创新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 |
3.1.4 环境不确定性对商业模式创新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3.1.5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1.6 商业模式创新在价值网络重构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过程之中的中介效应 |
3.2 变量测量 |
3.2.1 价值网络重构 |
3.2.2 商业模式创新 |
3.2.3 企业绩效 |
3.2.4 网络嵌入 |
3.2.5 环境不确定性 |
3.2.6 控制变量 |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统计 |
3.3.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3.3.2 防止偏差的控制 |
3.3.3 样本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
3.4 信度及效度检验 |
3.4.1 价值网络重构 |
3.4.2 商业模式创新 |
3.4.3 企业绩效 |
3.4.4 网络嵌入 |
3.4.5 环境不确定性 |
3.5 相关性分析 |
3.6 假设检验 |
3.6.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作用的检验 |
3.6.2 商业模式创新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检验 |
3.6.3 价值网络重构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检验 |
3.7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3.7.1 假设检验结果 |
3.7.2 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1 内部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2 外部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3 网络嵌入的调节效应 |
3.7.3 商业模式创新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
3.7.3.1 商业模式创新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7.3.2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
3.7.4 价值网络重构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及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
3.7.4.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7.4.2 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择 |
4.1.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案例分析 |
4.2.1 浙报传媒与粤传媒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分析 |
4.2.2 浙报传媒与粤传媒商业模式创新演进路径 |
4.3 案例讨论 |
4.3.1 价值网络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
4.3.2 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与企业绩效的显着性差异 |
4.4 案例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贡献 |
5.3 管理启示 |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WY平台服务企业的发展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框架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平台经济与平台型企业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平台经济与平台型企业的内涵 |
2.1.2 平台经济与平台型企业的相关研究 |
2.2 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
2.2.2 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 企业发展分析的相关研究 |
2.3.1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
2.3.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 企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述 |
2.4.1 企业发展研究的定量分析法 |
2.4.2 企业发展研究的定性分析法 |
第三章 平台型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 |
3.1 平台型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界定 |
3.2 平台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 |
3.3 平台型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要素分析 |
3.3.1 平台型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 |
3.3.2 平台型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分析 |
3.4 平台型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 |
第四章 WY平台服务企业的种群及群落构成 |
4.1 WY平台服务企业概述 |
4.1.1 WY平台服务企业的简况 |
4.1.2 WY平台服务企业的发展评述 |
4.2 WY平台服务企业的发展导入期 |
4.2.1 WY企业导入期演化动因分析 |
4.2.2 WY企业的导入期发展历程 |
4.3 WY平台服务企业的发展成长期 |
4.3.1 WY企业成长期演化动因分析 |
4.3.2 WY企业的成长期发展历程 |
4.4 WY平台服务企业的发展拓展期 |
4.4.1 WY企业拓展期演化动因分析 |
4.4.2 WY企业的拓展期发展历程 |
4.5 WY平台服务企业的创新群落构成 |
第五章 基于创新群落的WY平台服务企业发展路径分析及优化 |
5.1 基于电商群落的“互联网+”产业垂直化服务发展路径分析及优化 |
5.1.1 “互联网+工业”WY严选ODM模式 |
5.1.2 “互联网+农业”WY未央品牌模式 |
5.1.3 “互联网+”产业垂直化服务发展路径的优化分析 |
5.2 基于数据创新群落的“大数据”赋能行业多元化服务发展路径分析及优化 |
5.2.1 金融行业服务模式 |
5.2.2 制造行业服务模式 |
5.2.3 零售行业服务模式 |
5.2.4 传媒行业服务模式 |
5.2.5 “大数据”赋能行业多元化服务发展路径的问题及优化分析 |
5.3 基于电商、教育与游戏群落的“云技术”赋能企业一站式服务发展路径分析及优化 |
5.3.1 电商企业服务模式 |
5.3.2 教育企业服务模式 |
5.3.3 游戏企业服务模式 |
5.3.4 “云技术”赋能企业一站式服务发展路径的问题及优化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发展 |
2.1 全流量理论及相关研究 |
2.1.1 流量概念界定 |
2.1.2 流量经营理论及研究 |
2.1.3 全流量的定义及内涵 |
2.2 价值创造理论及相关研究 |
2.2.1 价值概念界定 |
2.2.2 价值创造理论研究 |
2.3 客户视角的客户价值理论及研究 |
2.3.1 B2C客户价值定义及内涵 |
2.3.2 B2C客户价值构成维度研究 |
2.3.3 B2C客户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
2.3.4 B2C客户价值与消费者行为关系研究 |
2.3.5 B2C客户价值理论研究方向 |
2.4 企业视角的客户价值理论及研究 |
2.4.1 C2B客户价值定义及内涵 |
2.4.2 C2B客户价值构成研究 |
2.4.3 C2B客户价值评价研究 |
2.4.4 C2B客户价值理论研究方向 |
2.5 客户-企业价值互动关系研究及博弈论 |
2.5.1 客户-企业价值互动关系研究 |
2.5.2 博弈论 |
2.6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章 流量经营驱动因素及流量价值模型构建 |
3.1 流量经营本质 |
3.1.1 流量经营历程回顾 |
3.1.2 流量经营存在问题 |
3.1.3 流量经营发展趋势 |
3.1.4 国外流量经营策略 |
3.1.5 流量经营本质分析 |
3.1.6 流量价值经营方向 |
3.2 流量经营驱动因素分析 |
3.2.1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
3.2.2 价值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
3.3 流量价值模型构建 |
3.3.1 理论框架 |
3.3.2 流量价值概念模型 |
3.3.3 变量定义及研究假设 |
3.3.4 量表开发及数据收集 |
3.3.5 假设检验及模型修正 |
3.3.6 流量价值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
4.1 通信客户价值研究设计 |
4.2 通信客户价值理论框架 |
4.2.1 通信客户价值特性分析 |
4.2.2 通信客户价值研究现状 |
4.2.3 通信客户价值模型框架 |
4.3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指标 |
4.3.1 客户当前价值评价指标 |
4.3.2 客户潜在价值评价指标 |
4.3.3 客户网络价值评价指标 |
4.4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4.4.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4.4 通信客户价值计算 |
4.5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应用 |
4.5.1 基于客户价值评价结果客户细分 |
4.5.2 基于客户价值行为的客户细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制研究 |
5.1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理分析 |
5.1.1 客户需求发展趋势 |
5.1.2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机理 |
5.1.3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交互关系分析 |
5.2 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5.2.1 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模型的构建 |
5.2.2 动态博弈模型求解-非合作情形 |
5.2.3 动态博弈模型求解-合作博弈情形 |
5.3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博弈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策略 |
6.1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方案设计 |
6.1.1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思路 |
6.1.2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框架 |
6.2 需求挖掘及管理 |
6.2.1 客户需求管理 |
6.2.2 客户细分管理 |
6.3 供给改革及管理 |
6.3.1 产品体系供给改革 |
6.3.2 运营体系供给改革 |
6.3.3 经营体系供给改革 |
6.4 流量价值开发 |
6.4.1 网络质量提升策略 |
6.4.2 流量产品创新策略 |
6.4.3 内容权益运营策略 |
6.4.4 流量服务保障策略 |
6.4.5 流量品牌重塑策略 |
6.4.6 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
6.4.7 终端运营牵引策略 |
6.4.8 渠道协同发展策略 |
6.5 通信客户价值提升 |
6.5.1 规模价值变现策略 |
6.5.2 存量价值变现策略 |
6.5.3 融合价值变现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流量价值对客户购买行为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通信客户价值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通信客户价值指标相对重要性结果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互联网+”特色小镇相关理论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相关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1 国内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2.1.1 发展历程 |
2.1.2 发展现状 |
2.2 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2.3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
2.2.4 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3 “互联网+”研究综述 |
2.3.1 “互联网+”提出背景 |
2.3.2 “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2.3.3 “互联网+”时代的城市规划 |
2.3.4 “互联网+”对城市肌理的影响 |
2.3.5 “互联网+”信息化建设 |
2.3.6 “互联网+”特色小镇 |
2.3.7 “互联网+农业” |
2.3.8 “互联网+”公众参与 |
2.4 研究总结 |
第三章 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规划案例分析与借鉴 |
3.1 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师37团“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 |
3.2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 |
3.3 浙江省海宁市“互联网+皮革时尚”小镇 |
3.4 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 |
3.4.1 广西桂林市莲花镇 |
3.4.2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镇 |
3.4.3 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 |
3.5 构建“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案例总结启发 |
3.5.1 “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特点总结 |
3.5.2 案例启发 |
第四章 利用“互联网+”助力特色小镇发展的规划对策研究 |
4.1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思路 |
4.1.1 根据研究综述的思路 |
4.1.2 根据案例分析的规划思路 |
4.2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创新发展模式 |
4.3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
第五章 基于“互联网+”的特色小镇实践研究——以茂林镇为例 |
5.1 研究对象 |
5.1.1 概述 |
5.1.2 发展现状 |
5.2 茂林镇打造“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SWOT分析 |
5.3 基于“互联网+”对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 |
5.3.1 信息化建设助力“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 |
5.3.2 创新发展模式——“1+4D+2” |
5.3.3 “互联网+”技术下公众参与对特色小镇的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小程序传播的风险规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小程序的产生与发展 |
2.1 小程序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1 移动互联网基础建设日趋完备 |
2.1.2 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日趋庞大 |
2.1.3 互联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2.2 小程序发展的动因 |
2.2.1 技术革新与传统应用市场发展困境是发展内因 |
2.2.2 存量市场竞争加剧是发展外因 |
2.3 小程序的技术模式 |
2.3.1 使用平台自制UI和 Java语言构建 |
2.3.2 开发工具更为简单和开放 |
2.4 小程序的特点 |
2.4.1 技术门槛和开发成本低 |
2.4.2 无需下载并且即点即用 |
2.4.3 主要应用于低频和小众市场 |
2.4.4 平台特色决定小程序的应用领域和营销模式 |
2.4.5 小程序仍然处于探索发展期 |
2.5 主流平台小程序发展状况 |
2.5.1 微信小程序发展状况 |
2.5.2 支付宝小程序发展状况 |
2.5.3 百度智能小程序发展状况 |
2.5.4 其他小程序发展状况 |
第3章 小程序的市场应用及价值 |
3.1 小程序应用领域 |
3.1.1 小游戏领域发展势头强劲但弊端明显 |
3.1.2 电商领域丰富了社交电商的运营模式 |
3.1.3 生活服务领域政务类发展迅猛但商业服务类发展不足 |
3.2 小程序市场运营策略 |
3.2.1 主打小微场景以服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
3.2.2 缩短服务路径以提高小程序的服务效率 |
3.2.3 依据平台特色优化小程序的营销推广 |
3.3 用户小程序使用状况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 |
3.3.1 研究假设 |
3.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3 问卷的数据分析 |
3.3.4 结果分析 |
3.4 小程序市场应用价值 |
3.4.1 革新移动应用技术 |
3.4.2 改善移动互联网行业生态 |
3.4.3 契合供给侧改革发展趋势 |
3.4.4 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以打造服务型政府 |
3.4.5 优化城市服务以打造智慧城市 |
3.4.6 触手可及的服务将便利用户的生活 |
第4章 小程序的应用风险及成因 |
4.1 小程序的应用风险 |
4.1.1 互联网企业加速整合引发行业风险 |
4.1.2 信息安全风险和信息的不当使用风险 |
4.1.3 违法违规小程序引发法律法规风险 |
4.1.4 娱乐性显着引发网络生态风险 |
4.1.5 极低的侵权成本引发创新文化风险 |
4.2 小程序应用风险的成因 |
4.2.1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落后于小程序行业实践 |
4.2.2 平台监管不力助长行业不正之风 |
4.2.3 小程序平台商业逐利倾向明显 |
4.2.4 小程序用户媒介素养低 |
第5章 小程序的风险规避路径 |
5.1 行政主体完善监管体系和执法细则 |
5.1.1 完善小程序监管体系 |
5.1.2 完善执法细则并创新监管方式 |
5.1.3 推动建立行业自律协会 |
5.2 平台需建立小程序运营规则体系 |
5.2.1 提高准入机制并完善运营规范 |
5.2.2 为信息利用和信息保护提供完备的技术保障 |
5.2.3 建立用户信息动态保护机制 |
5.2.4 鼓励创新并加大对不法小程序的失信惩戒力度 |
5.2.5 健全用户投诉举报机制 |
5.3 开发者应合法合理开发和利用小程序 |
5.3.1 小程序开发者应守法守规守德 |
5.3.2 信息利用上遵循合理合法和必要原则 |
5.4 媒介消费者应提高媒介素养 |
5.4.1 正确认识和使用小程序 |
5.4.2 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消费者小程序使用状况调查表 |
致谢 |
(6)“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关于媒介和传媒的界定 |
1.3.2 关于传媒产业、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1.1 相关概念的提出与论述 |
2.1.2 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 |
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2.1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2003年 |
2.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2003 年至今 |
2.2.3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类别 |
2.3 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研究文献综述 |
2.3.1 生产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创新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4 传媒要素与传媒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传媒变革:从介质到要素 |
3.1 传媒从介质到要素的属性变革分析 |
3.1.1 传媒变革的生态分析 |
3.1.2 传统媒体的转变 |
3.1.3 传媒属性变化分析 |
3.2 传媒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的机理分析 |
3.2.1 传媒生产要素 |
3.2.2 传媒创新要素 |
第四章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 |
4.1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的配置效应 |
4.2 传媒要素配置模型分析 |
4.2.1 基本工具——新古典多部门模型 |
4.2.2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
4.3 传媒要素配置案例分析 |
第五章 从媒介经济到传媒经济 |
5.1 媒介产品的经济分析 |
5.1.1 媒介产品生产的终止分析 |
5.1.2 媒介产品生产的分离和临界分析 |
5.2 媒介市场现状分析 |
5.2.1 产业边界在媒介融合中趋于淡化 |
5.2.2 利益共同体在传媒共融中逐渐形成 |
5.2.3 视频化与泛内容化传播逐渐升级 |
5.2.4 传播垂直化推进大众传媒小众传播 |
5.2.5 媒介产业化推动实体化功能发展 |
5.2.6 特殊情形下的主流媒体融合 |
5.3 从媒介经济至传媒经济 |
5.3.1 传媒经济新环境与传媒经济新发展 |
5.3.2 传媒要素作用与传媒经济发展 |
第六章 传媒经济实现 |
6.1 大数据技术与传媒要素作用 |
6.1.1 传媒与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分析 |
6.1.2 大数据构架与传媒要素作用体现 |
6.1.3 数据云技术的传媒效能实现 |
6.1.4 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传媒要素作用 |
6.2 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传媒经济实现 |
6.2.1 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 |
6.2.2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传媒要素效能 |
6.2.3 智能产业发展与传媒经济实现 |
6.3 智慧金融发展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3.1 智慧金融发展与传媒效能实现 |
6.3.2 传媒效能与金融发展 |
6.3.3 智慧金融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 5G技术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1 5G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
6.4.2 5G的传媒融合与效用 |
6.4.3 5G技术应用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 传媒要素作用于区块链技术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1 区块链运作机理及传媒作用 |
6.5.2 区块链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6 传媒要素作用于传统产业的传媒经济实现 |
第七章 结论 |
一、对媒介和传媒的再认识 |
二、对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再定位 |
三、经济与传播新生态和传媒经济发展新机遇 |
四、传媒要素驱动传媒经济发展研究的缺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及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关键概念的界定 |
1.2.1 网络环境 |
1.2.2 产业集群 |
1.2.3 生态租金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竞争优势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
2.1.1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涵 |
2.1.2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 |
2.1.3 小结 |
2.2 经济租金相关研究述评 |
2.2.1 租金理论的回顾 |
2.2.2 要素租金 |
2.2.3 组织租金和关系租金 |
2.2.4 网络租金和系统租金 |
2.2.5 小结 |
2.3 社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 |
2.3.1 商业生态系统 |
2.3.2 创新生态系统 |
2.3.3 产业生态系统 |
2.3.4 小结 |
2.4 产业集群相关研究述评 |
2.4.1 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
2.4.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竞争优势演化 |
2.4.3 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
2.4.4 政策在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作用 |
2.4.5 小结 |
2.5 相关文献评述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竞争优势 |
3.1 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影响与重构 |
3.1.1 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影响分析 |
3.1.2 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重构:集群生态系统 |
3.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
3.2.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概念 |
3.2.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 |
3.2.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功能 |
3.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演化与时空动力机制 |
3.4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优势与本质 |
3.4.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优势 |
3.4.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本质:生态租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产生机理与演化特征 |
4.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生态租金构成要素 |
4.1.1 产业集群生态租金内涵 |
4.1.2 产业集群生态租金结构 |
4.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生态租金形成机理与路径 |
4.2.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李嘉图租金形成路径 |
4.2.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熊彼特租金形成路径 |
4.2.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关系租金形成路径 |
4.2.4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理查德租金形成路径 |
4.2.5 产业集群生态租金的内在交互及衍化 |
4.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演化特征 |
4.3.1 萌芽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
4.3.2 成长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
4.3.3 成熟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
4.3.4 转型期(或衰退再造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演化系统动力学仿真:以花都为案例的研究 |
5.1 仿真对比参照案例选择:广州花都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 |
5.1.1 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概况及主要发展阶段 |
5.1.2 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层次划分 |
5.1.3 狮岭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转变与升级的演化分析 |
5.2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选择 |
5.2.1 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方法选择依据 |
5.2.2 系统动力学仿真二阶模型 |
5.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设计 |
5.3.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总体结构 |
5.3.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主要变量及其性质 |
5.3.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仿真方程 |
5.4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直观检验 |
5.4.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拟合度检验 |
5.4.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演化中政策工具选择及政策效应 |
6.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功能 |
6.1.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的市场失灵 |
6.1.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的政府功能 |
6.2 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
6.2.1 案例研究:广州市集群政策工具文本分析 |
6.2.2 集群政策工具对产业集群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的作用机理与路径 |
6.2.3 集群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政策工具选择 |
6.3 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对集群生态租金影响的仿真分析 |
6.3.1 激励型政策工具政策效应仿真 |
6.3.2 社会型政策工具政策效应仿真 |
6.3.3 不同政策工具仿真模拟结果的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山东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的意义 |
2.1 丰富理论体系 |
2.2 实际意义 |
3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4 创新点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产业链 |
2 价值链 |
3 产业价值链 |
4 中药产业 |
4.1 中药产业 |
4.2 研究现状 |
5 互联网思维 |
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东中药产业现状调查 |
1 中药材种植(上游产业) |
2 中药饮片加工与中成药生产(中游产业) |
3 中药材专业市场与商业流通(下游产业) |
3.1 中药材专业市场 |
3.2 商业流通 |
4 科技创新(中药知识产业)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用SWOT模型对山东中药产业进行分析 |
1 山东中药产业的优势(S) |
1.1 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业发达 |
1.2 中药工业企业部分形成行业龙头 |
1.3 科研创新强,成果显着 |
1.4 中药产业链基本形成 |
2 山东中药产业的劣势(W) |
2.1 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平衡 |
2.2 中下游行业集中度不高 |
2.3 产业链各环节关联协同度不高 |
2.4 产业协同创新性不强 |
3 山东中药产业的机会(O) |
3.1 产业政策支持 |
3.2 国内消费需求与健康理念的变化 |
3.3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变化 |
4 山东中药产业的威胁(T) |
4.1 国际天然药物对中药的威胁 |
4.2 其他省份的发展对山东中药产业的威胁 |
4.3 其他产业对中药产业的跨界冲击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山东中药产业发展战略 |
1 重新定义中药产业 |
2 上游产业与下游中药材专业市场打通 |
3 中游产业进行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3.1 做全产业链生态型的中药工业企业的特征与发展逻辑 |
3.2 做专科领域尖刀产品或产品群的中药工业企业的特征 |
4 下游商业流通环节进行并购整合,创造附加值,解决产业痛点 |
5 中药知识产业进行产业联盟,协同打造创新系统 |
5.1 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的中药研发产业化平台 |
5.2 围绕着中药材与中成药技术大项目进行资源整合与价值协同 |
5.3 规划中药研发升级的路径 |
5.4 推动中药产业研究与管理实践 |
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互联网+”背景下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互联网+”的内涵理论 |
2.2 制造业转型升级理论与概念 |
2.2.1 制造业的概念及界定 |
2.2.2 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 |
2.2.3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理 |
3.1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动机分析 |
3.1.1 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
3.1.2 创新驱动引领我国制造业重塑竞争优势,巩固国际地位 |
3.1.3 制造服务化将打破制造业价值链“低端锁定”路径依赖 |
3.2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方式分析 |
3.2.1 互联网+研发设计 |
3.2.2 互联网+虚拟生产 |
3.2.3 互联网+协同制造 |
3.2.4 互联网+智能终端 |
3.3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效应分析 |
3.3.1 互联网应用对制造企业的经营效率影响 |
3.3.2 互联网应用对制造企业的价值创造影响 |
第四章 上海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评估 |
4.1 上海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4.1.1 上海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运行状况 |
4.1.2 上海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4.1.3 上海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环境 |
4.2 上海制造业竞争力评估 |
4.2.1 上海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
4.2.2 上海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
第五章 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
5.1 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1.1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
5.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
5.1.3 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保障存在较大风险 |
5.1.4 上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核心要素亟需健全 |
5.1.5 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 |
5.2 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
5.2.1 上海制造业面临着新时期产业环境的挑战 |
5.2.2 对精通互联网与制造业跨界融合的创新型人才的挑战 |
5.2.3 对上海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挑战 |
第六章 “互联网+”背景下主要发达国家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经验与启示 |
6.1 主要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经验 |
6.1.1 美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 |
6.1.2 德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 |
6.1.3 日本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 |
6.1.4 韩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 |
6.2 对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
6.2.1 提高上海制造业快速响应能力 |
6.2.2 坚持走质量为先的持续发展道路,弘扬匠人精神 |
6.2.3 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 |
6.2.4 借力互联网大数据改造制造业 |
6.2.5 加强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 |
6.2.6 加大对智能机器人的投入和研发 |
第七章 上海利用“互联网+”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推进路径 |
7.1 上海利用“互联网+”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 |
7.2 上海利用“互联网+”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
7.2.1 引导及推行上海制造业向绿色化与服务化不断发展 |
7.2.2 注重在现实基础上稳步推进 |
7.2.3 促进传统优势制造业核心技术研发及其“互联网+”模式创新 |
7.2.4 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注重科技要素投入,以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
7.3 上海利用“互联网+”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
7.3.1 从生产型制造转向服务型制造 |
7.3.2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金融、产业与科技三链融合的生态机制 |
7.3.3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 |
7.3.4 “高端引领、低端转型” |
7.3.5 着力补齐创新短板,做好新旧动能更替 |
第八章 上海利用“互联网+”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
8.1 健全体制机制 |
8.1.1 政府保障机制 |
8.1.2 建立科学的转型升级评价机制 |
8.1.3 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
8.1.4 建立目标考核、滚动支持机制 |
8.2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8.2.1 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8.2.2 健全网络安全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
8.2.3 优化企业主体结构,完善区域产业格局 |
8.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品牌培育建设 |
8.3.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8.3.2 重视自主品牌质量 |
8.3.3 培育品牌形象建设 |
8.4 完善制造生态系统链 |
8.4.1 构建一体化产业生态体系 |
8.4.2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
8.5 培养融通互联网思维和熟悉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复合型人才 |
8.5.1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
8.5.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江苏打造全新的互联网产业价值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任义忠. 山东大学, 2020(12)
- [2]WY平台服务企业的发展路径探索[D]. 史松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D]. 唐浩.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4]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D]. 陈屾. 广西大学, 2019(02)
- [5]小程序传播的风险规避研究[D]. 赵云月. 湖南大学, 2019(05)
- [6]“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D]. 王雪野. 西北大学, 2020(07)
- [8]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及政策效应研究[D]. 蔡朝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山东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李金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互联网+”背景下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与策略研究[D]. 尤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