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教育应着力开发学生发展的三个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李莞韵[1](2021)在《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校作为我们国家培训教育优秀党政干部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在课堂内外为党校学员及教职工提供了优良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以促进党校学员及教职工工作学习、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所以,无论是培育有知识、高修养、好品德的干部队伍,还是面临风云变幻的国内国际新形势的实践理论研究,还是树党风、促学风的党校校风建设都要求亟需加强党校的环境建设。在符合党校实际发展现状的同时承接其校园的文化底蕴,使改造更新做到党校校园的人、文、环境的共同进步与升华。本文以景观设计学理论、环境微更新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归纳演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鹰潭市委党校为实践研究对象,探讨了在文化主导下如何改造与更新党校景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相关专着、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党校环境与一般高校的区别在于其文化背景、面对人群、教学上的特殊性,从党校的环境更新与改造的设计思路、原则、布局、手法得出其设计基本方法,从党校的构成元素、影响因素总结宏观范围内党校所存在的问题得出党校的设计要素,梳理出党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文化景观设计元素及其提取与表达方式。(2)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等方法,选取五个党校的相关案例,从地域特点、整体布局、设计理念、特色小品、文化解读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要以现状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构建内涵丰富的文化景观要深刻探析场地地域文化积淀,利用地域特质延续场所精神的独有氛围;要建设生态节约、环境友好的党校氛围,增减适宜得当。学其所长,为鹰潭市委党校的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设计提供借鉴意义。(3)以鹰潭市委党校为实践项目,分析项目基本现状及问题,梳理提取出场地的党政文化、地域文化、生态文化,从中提取出“三区三色”的景观改造思路,在满足党校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一轴三园多点”的功能分区结构,重点打造尺水微澜、英模长廊、红歌园地、樱明海绿、香雪草坪等景观节点,突出文化和校园两大设计定位,将其打造成文化校园、生态校园、园林校园。
田雨薇[2](2021)在《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下乡村建设的愈演愈烈,建筑师逐渐介入到乡村建设活动之中,这是建筑师群体在21世纪的工作中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深受西方建筑学教育体系影响的当代中国建筑师们,在面对中国乡村建设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先例可循的。文章通过文献归纳、典型案例比较分析、实地调研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历程同时进行作品解析,总结些许贵州乡村建设的在地经验,为今后建筑师的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文章第一部分对21世纪建筑师的乡村工作进行阐述,分析了21世纪以来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的两个主要推动因素,通过对2010-2019年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进行梳理,将建筑师在贵州乡建的设计实践分为三个阶段:即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建筑师乡村建设的深入设计时期;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时期。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活动进行分析与作品解析,归纳总结出不同时段建筑师介入贵州乡村建设活动中的趋势、工作模式以及空间策略,从而探索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文章第三部分进行总结与反思,归纳出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作品共性以及以上三个时段中趋势-模式-策略的转变,同时总结建筑师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从“建筑师”向“建筑师+”职业转变,最后反思当下城市-乡村关系的转型。
杨洋[3](2020)在《组织力: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研究》文中认为理论研究对接党中央提出的要求,把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纳入学术视野是一项现实任务。目前有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研究正处于积极发展阶段,主要分为理论性和实务性研究,一是对组织力内涵、内容等理论建设和讨论,二是对如何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性建议。这两种研究的方式和思路是未来一个阶段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然而,影响组织力的制约因素以及对其进行观察的方式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也就是说,连接二者之间的“桥梁”性研究可能是未来的重点之一。尽管组织力的研究热潮源自于十九大报告,但这一理论背后有着丰厚的思想渊源、理论论述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组织力这一概念,也根本不可能为中国发展实际提供直接的思路,但他们的思想包含有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力理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有关党的支部建设、组织建设、人民史观等等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组织力建设的思想指南,对中国共产党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新时代实践具有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组织力建设发表过一系列的论述,为十九大形成组织力重大命题奠定了重要基础。党在对自身理论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组织力”这一党“**力”体最新的话语表达,为指导实践提供了话语支撑。十九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组织力命题推向深入,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部署的宏观背景下,全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顶层设计与战略决策相结合的方式,为组织力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历了初步探索、全面推进和新的起点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都在不断推进。党中央持续加强部署城市基层党组织各项建设,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科学实践,街道社区党组织在队伍建设、组织架构、主要职责等方面的规定更加合理更加精准。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探索中形成了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的特色党建形式,在此基础上逐渐构建起“1+2”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体制、“三三制”社区党建管理模式,这些兼具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方式,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保障,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研究选择了上海几个社区进行调研,辅以官方文件等相关资料,深入社区中观察社区党组织在自身建设和引领社区建设的各项状况,探讨和分析制约当前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的影响因素。上海市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居民社区,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着普遍性,经过初步调研和比较,最终决定选取四个社区开展进一步观察,分别为:一个历经了由差向好“根本性”扭转的大型社区、一个市中心老公房社区、一个市中心的纯商品房社区和一个兼具前三个社区部分特色的近郊商品房社区。组织力在这四个社区中呈现出强弱各异且有两极分化等的趋势。结合理论与实际,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的强弱主要与党组织自身组织建设、功能建设,以及在社区中传播政党文化和树立政党权威有关,这样的观察结果就构成了制约组织力提升因素的分析框架,不仅对应着现实,也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相互照应。从主体性因素来看,主要是组织建设和功能建设问题。组织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各项建设的根本,其中带头人队伍和组织体系建设是首要因素。具有很强个人能力和党性原则的干部队伍,能够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具有科学合理和不断优化的组织结构能够为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功能建设的弱化必然导致党组织整体上的逐步弱化。自建立以来,党就凭借自身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发挥各项功能,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社区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必须以更新的时代任务为契机,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大力拓展以服务为中心的各项政党功能建设,在实现政党功能中提升党员素质,在推动自身对社区的有效领导和有效服务中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提升自身的组织力。从政党文化因素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发挥其从内部支撑向外部传播的问题。党的先进文化是党组织各项建设的价值支撑,这为推动服务型党组织的构建以及向外科学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力量。文化是党和国家建设的推动性因素。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今,一些错误价值取向和腐朽文化不断冲击着党的先进文化体系,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危害。在城市社区,党组织必须不断传播优秀的政党文化,才能抵制各类错误价值取向和腐朽文化,形成以党的文化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形成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通过文化的传播,在社区形成政党文化与其他优秀文化的良性互动,推动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从政党权威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共同体问题。面对逐渐形成的原子化社会,党组织需要通过树立权威的形象,将持续分化的基层社会弥合起来。缺乏认同的社区难以跟上党组织各项建设的脚步,党组织的发展也缺乏强有力的支撑,这就形成了边缘化的态势。因此,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增强其认同感是树立政党权威的根本。从社区角度出发,需要通过物理空间、组织空间和关系空间的建构,形成以党组织权威和核心的共同体,才能实现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提升。组织力的提升需要有效地破解思路。第一,增强队伍建设和组织结构优化是组织建设的主体内容,也是其他几项思路的基本前提。只有选优配强党组织的带头人队伍,才能为不断扩大的党组织工作覆盖面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撑,才能不断满足来自党中央和社区两个方向上的合理期待。第二,强化功能建设是党组织开展有效服务的基本方式,对内的监督管理和规范方面、对外的服务整合和动员方面是社区党组织功能建设的重点,也是组织力提升的重要内容。第三,政党文化具有影响社区的持久性力量,厚植政党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和科学的传播将为凝聚社区,特别是为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供根本的精神依托。第四,在政党权威的建构下,党组织组织力将实现主动式和协同式的有效提升。尽管破解组织力难题的思路还有许多,但这几种思路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城市社区党组织提升组织力较为主要的优化路径。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曹阳[5](2019)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课堂所承担的任务之重不言而喻,高校课堂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对培养新人的需求,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型。在时代变迁、技术扩散与教育变革三者相互激荡的历史潮流中,高校课堂教学转型一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在实际的变革进程中却又面临着一系列非常突出的问题。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寻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成功驾驭信息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复杂性,可持续地推进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最终真正完成高校课堂教学之关键历史转型的基础与前提。本文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这一中心命题,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是什么?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理论依据如何?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有哪些具体实践?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论文除绪论外,主体部分共有六个章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及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关系的理论探索和历史考察,即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本文所说的课堂教学转型,是指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转变。笔者首先从价值取向调整、教学过程转变、教学关系变化等三个维度探讨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内涵,通过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和实例的列举,对以教为中心教学和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理论缘起、结构要素、内涵特征和典型模式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的阐释。接着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论述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问题,对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国内外以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从而确立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定位和取向,使其贯穿于整个研究。第二部分:对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证研究,包括第三、四、五章。信息技术是否能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起到促进作用,必须借助详实的案例调查和数据分析进行证明。通过介绍H大学以常规方法推进以研究型教学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转型的总体情况,分析其成效和遇到的问题,论文提出了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笔者采用深度访谈、课堂或视频观察、教学设计分析、教学效果分析等多种途径,深入到教师的课堂实践中,根据信息技术在新的课堂形态下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具体分析了H大学课堂教学转型的三个案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的微助教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翻转课堂教学以及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同步课堂教学,揭示了信息技术在促进课堂教学转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还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分别讨论了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对教学生态的影响,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的现行问题及解决策略。这些为最后部分的结论与展望提供了实践证明。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和政策建议,是论文最后一章。通过总结前面几章的研究问题,提出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其核心是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各方面都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通过分析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指导、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得出融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可以更好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展望,并对下一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大学课堂教学转型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吴智辉[6](2019)在《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只有城镇和村庄融合一体发展,能够尽快破解现今城乡“二元”问题,构建一个城镇和乡村一体的格局。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需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即能解决乡村日趋严重的“乡村病”困境,又能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基础。本文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融合为背景,探析小城镇镇村空间融合发展主要面临着镇区大量土地闲置、村庄大量宅基地闲置、生态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镇村融合发展失衡,空间融合程度较低。因此,本文以工贸型小城镇即庆云堡镇为研究对象,将镇村空间分为产业空间、职住空间、生态空间三大空间作为切入点,探讨三个空间之间的融合现状、融合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镇村空间融合策略,以期为类似的小城镇的镇村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通过对镇村空间、城乡融合相关理论综述及三个空间要素解析,进而对庆云堡镇村空间分析切入点有了明确的方向。通过详细的现场调研及村民问卷调查,对庆云堡镇的现状概况及镇域产业、职住、生态的空间融合现状充分的介绍,分析三类空间的融合现象,进而对镇村空间融合发展阶段进行评价,得出镇村空间融合度为基本融合型。其次,基于对镇村空间现状融合度评价及融合问题的提取,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三大空间融合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产业链的关联、产业对环境影响、剩余劳动力的分配、交通可达性、场强模型、生态敏感性等多个方面对镇村空间融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后续的镇村空间融合策略奠定基础。最后,小城镇是城乡居民从事二三产业及就近城镇化的基石,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策略的优劣涉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效果。根据前面的融合问题分析,针对问题和融合现状特征,对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提出相应的目标。结合融合问题及目标,提出三大融合策略即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居协同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三产融合程度;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实现镇村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策略。
杨四海[7](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丁昱丹[8](2019)在《幼儿舞蹈教学模式新探索:“SCO”的创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幼儿的舞蹈教育事关幼儿舞蹈兴趣的培育、智力的开发和专业人才的启蒙教育。在国家要求强化学前教育的大背景下,笔者通过中外期刊发表部分论文内容的比较,通过自幼学习舞蹈的经历、参与创办培训机构、参加幼儿舞蹈教学、与幼儿及其家长广泛深度的交流沟通等方式,并结合近两年的教学测验,探索搭建SCO幼儿舞蹈新型教育模式、内容及价值取向。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详细列出了研究综述及现状,并对本文中出现的重要关键词给出了明确的概念界定;第二章为现状调查部分,笔者通过近两年来的走访调查,了解武汉幼儿舞蹈教育的教学模式、内容及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笔者试搭建“SCO”新型幼儿舞蹈教学模式,并运用对比测验法将新型幼儿教学模式带进课堂进行实践检验,通过幼儿教育的教学测验与成果反思,对完善幼儿教育提出了改革的个人拙见,其一,基本功的科学训练是幼儿舞蹈培训的重要基础;其二,创意舞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三,多样性教学方法决定学习效率;其四,以人为本是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原则;其五,把美育培养作为重要标准。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创新型幼儿舞蹈教学模式,为推进幼儿舞蹈教育贡献一得之见。
林文军[9](2018)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越来越突出且广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却悖论式地同时存在着企业“招聘难”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并存的现象表明在大学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水平上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得出的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显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要开发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能力。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核心能力的界定略有差异。大学及大学教师更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大学生更关注与个人发展愿望相匹配的个性化能力发展与提升;而企业(雇主)则更关注大学生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能力素质,即能否胜任岗位工作,这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标准。基于企业(雇主)的视角,本研究引入“可雇用能力”概念并作为本文的核心概念。相较于就业能力概念,可雇用能力概念更加关注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注重从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个体两个方面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入可雇用能力概念也有利于统筹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心和服务需求导向来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研究要回答如下问题: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哪些方面的能力缺陷,哪些能力要素在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这些核心能力要素,以及由谁来提升大学生的核心能力。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核心影响因素—可雇用能力,应该区别不同的高校类型。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同于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工作岗位上要面对和处理实际问题,其可雇用能力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基于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本文在借鉴学习其他学者对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或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作了专业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其他必要技能的四要素构成假设,并通过地方本科院校已有的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进行初步验证。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重视度和满意度调查,对企业(雇主)进行了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技能重视度、满意度和可雇用能力开发提升主体重要性的问卷调查,通过重视度分析进一步验证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构成24要素的假设,并分析提炼出由16项核心要素构成的聚类为4项公共因子的可雇用能力:由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等2项技能构成的“专业能力”,由主动性、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赢得信任能力、社会责任感等7项技能构成的“沟通能力”,由执行力、学习能力、承压能力、反应能力、创新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等6项技能构成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健康的心理为主要代表的其他必要技能。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大学生初次就业的角度出发,基于大学、学生、企业(雇主)、政府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多元直接利益相关者视角,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及保障机制。本研究认为,高校、学生、企业(雇主)、政府均应分别履行好大学生可雇用能力开发与提升的相应义务,建立起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的“责任共担”机制。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应显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与之匹配的规格设计和素质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重点是将可雇用能力的开发与提升嵌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可雇用能力开发与提升嵌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将可雇用能力开发与提升嵌入课程设置;将可雇用能力开发与提升嵌入课堂教学;将可雇用能力开发与提升嵌入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就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应主动承担可雇用能力提升的主体责任,尽早建立对职业意义的准确认识、建立可雇用能力对顺利进入职业道路意义的准确认识和建立自我努力对可雇用能力提升作用的准确认识;要制定适合自身发展愿景的职业规划及与之配套的学业规划,将可雇用能力开发提升内化为自觉行为;要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动态的心理调适机制。就企业(雇主)而言,应建立人力资本投资职前职后一体化方案,积极参与大学生可雇用能力开发与提升实践,主动承担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高校、企业以及学生本人是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的三个支点,只有同时作用于教与学的人才培养过程,才能使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效益最大化。政府要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提供政策保障,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道路;要建立以防范“学校歧视”为重点的就业歧视的体制机制,激发地方本科院校和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力;要建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的绩效评价制度;要建立引导企业(雇主)参与产教融合、承担大学生可雇用能力开发提升义务的激励政策。本研究从文献分析入手,借鉴国内外关于能力、可雇用能力、可雇用能力开发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对大学功能与作用、大学的利益相关者、USEM能力结构的理论分析中,回答了“为什么”要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谁”来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什么”及“怎样”提升等问题。是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基于USEM理论,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构成要素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基于市场、面向雇主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核心要素,并在对雇主的毕业一年大学毕业生可雇用能力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全面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的路径和政府、学生、雇主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的“责任共担”保障机制。论文由导论、五章和结论七个部分组成。导论主要介绍研究选题的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方法等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大学的功能与作用、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基于心理学视野的USEM能力结构理论三个角度探讨大学生可雇用能力及其开发提升;第二章主要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结构进行假设,通过已有的调查数据从学生和雇主两个视角分别进行初步验证,并通过针对企业(雇主)的大学毕业生可雇用技能重视度分析进行再验证,分析大学生核心可雇用技能;第三章以针对企业(雇主)的大学毕业生可雇用技能满意度分析和对企业及毕业生的访谈为基础,对当前的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从地方本科院校的角度提出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第五章则从政府、学生及企业(雇主)等参与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实践的视角设计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的“责任共担”保障机制。本研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地方本科院校为什么要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二是重点提升哪些可雇用技能以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三是怎样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对以上三个问题研究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新意,对提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价值。
耿黎哲[10](2017)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武汉市洪山区典型微型公共空间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密度不断增加,城市公共空间面积面临不足。同时,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增大,人与人交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可以利用城市边角空间建造,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具有较高的可达性高。微型公共空间的建设不仅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缓解了人与环境的矛盾,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的便捷性需求。微型公共空间由于以上作用将成为城市今后公共空间建设的方向和提高民众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微型公共空间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洪山区隶属作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武汉。作为中心城区之一,洪山区城市化比率高,人口密度大,微型公共空间建设意义重大。辖区内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蜚声海内,珞喻路商圈等繁荣兴盛,故而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建设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环境行为学的诸多理论成果,通过对武汉市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现状的调查,分别从商业区、居住区和文教区各选取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微型公共空间作为场所进行调研。通过行为注记法、平面绘图法和数据统计法,结合性别、年龄两个人口统计学特性,从行为时间分布、行为空间分布和主要行为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精细的数据调研,首先纵向分析了三个不同类型微型公共空间特点,接着通过横向比较,尝试探讨微型公共空间的典型特征,也籍此为今后微型公共空间普遍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研究发现,空间使用者年龄构成与空间类型显着相关,而性别的相关性不大;不同微型公共空间中到访量差异性较大,与空间可达性高低、周边环境密不可分;不同类型空间中发生的行为类型并不完全重合;横向分析比较得到,典型性微型公共空间中活动多样性水平普遍较低;不同性别、年龄的使用者对微型公共空间的使用存在鲜明的时段性和空间分布特征;某特定行为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与空间类型相关性不明显;交通干扰较少、空间分隔合理和符合环境行为学设计的空间具有更高的使用率,人聚效应明显。最后,本文对微型公共空间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与展望,期望为微型公共空间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建议。
二、创新教育应着力开发学生发展的三个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教育应着力开发学生发展的三个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环境改造与更新 |
1.2.2 党政文化 |
1.2.3 场所精神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文化主导下的环境更新 |
1.3.2 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 |
1.3.3 党校的景观规划设计 |
1.3.4 研究述评 |
1.4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1.4.1 景观设计学理论 |
1.4.2 环境微更新理论 |
1.4.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1.4.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案例分析与借鉴 |
2.1 中央党校东区的景观改造 |
2.1.1 项目概况 |
2.1.2 项目特色 |
2.1.3 项目总结与借鉴 |
2.2 周口市委党校景观提升 |
2.2.1 项目概况 |
2.2.2 项目特色 |
2.2.3 项目总结与借鉴 |
2.3 潍坊市委党校规划设计 |
2.3.1 项目概况 |
2.3.2 项目特色 |
2.3.3 项目总结与借鉴 |
2.4 清华大学胜因院的景观改造 |
2.4.1 项目概况 |
2.4.2 项目分析 |
2.4.3 项目总结与借鉴 |
2.5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校区景观更新 |
2.5.1 项目概况 |
2.5.2 项目特色 |
2.5.3 项目总结与借鉴 |
2.6 总结 |
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理论探讨 |
3.1 党校环境与一般高校环境的区别 |
3.2 党校文化的梳理、提取与表达 |
3.2.1 党校文化的梳理 |
3.2.2 景观提取与表达 |
3.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方法研究 |
3.3.1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思路 |
3.3.2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原则 |
3.3.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布局 |
3.3.4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手法 |
3.4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的设计要素 |
3.4.1 党校景观的构成元素 |
3.4.2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影响因素 |
3.4.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现状问题 |
4 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鹰潭市概况 |
4.1.2 党校概况 |
4.1.3 鹰潭市委党校景观使用者评价分析 |
4.2 鹰潭市委党校有关文化梳理 |
4.2.1 党政文化 |
4.2.2 鹰潭地域性红色文化 |
4.2.3 生态文化 |
4.2.4 鹰潭市委党校的文化提取与表达 |
4.3 改造设计总则 |
4.3.1 改造设计依据 |
4.3.2 改造设计原则 |
4.3.3 改造设计方法 |
4.3.4 改造设计定位 |
4.3.5 改造设计理念 |
4.3.6 改造设计风格 |
4.4 总体改造设计 |
4.4.1 规划结构 |
4.4.2 功能分区 |
4.4.3 总平面图 |
4.5 分区改造设计 |
4.5.1 金昭园 |
4.5.2 赤心园 |
4.5.3 翠色园 |
4.6 专项改造分析 |
4.6.1 道路交通 |
4.6.2 竖向设计 |
4.6.3 视线分析 |
4.6.4 驳岸设计 |
4.6.5 植物景观更新 |
4.6.6 服务设施规划 |
4.6.7 景观照明规划 |
4.6.8 给排水规划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主要图纸 |
附录C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初步设计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乡建 |
1.2.2 建筑师设计实践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
1.4 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归纳及量化分析 |
1.5.2 典型案例比较解析 |
1.5.3 实地调研与访谈相结合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6.3 现状存在的问题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21 世纪的建筑师乡村工作概述 |
2.1 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现象解析 |
2.1.1 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 |
2.1.2 建筑学层面的设计思考 |
2.1.3 建筑师大规模下乡运动的起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计划 |
2.2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时间节点梳理 |
第三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2010-2014 年) |
3.1 2010-2014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
3.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
3.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
3.2 西线工作室:建筑师感知下的地域性表达 |
3.2.1 由地缘秩序引发的空间生产 |
3.2.2 空间氛围营造与公共生活模型 |
3.2.3 表现地域特色的复合建造模式 |
3.2.4 建筑师思想观念的单向输出 |
3.3 前人建筑文化工作室:建筑师意识中的从传统到创新 |
3.3.1 从修复传习的乡村实践到创新发展的乡土实践 |
3.3.2 贵州乡建中建筑师身份多元转型的萌芽 |
3.4 袁咨桐故居组团改造:对“新”传统的尊重 |
3.4.1 “新”传统与“旧”传统的回应 |
3.4.2 设计与施工的偏差带来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深入设计时期(2015-2017 年) |
4.1 2015-2017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
4.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
4.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
4.2 两种主流的整体村落建设模式:雨补鲁村与中关村 |
4.2.1 整体村落空间规划设计 |
4.2.2 建筑改造更新模式 |
4.2.3 公共空间主题导向的挖掘及设计策略 |
4.2.4 乡建五年后的凋敝与衰败:中关村乡村建设启示 |
4.3 茅贡计划:从乡村建设到乡镇建设 |
4.3.1 茅贡计划:寻找乡建的另一种可能 |
4.3.2 “廊”——作为建筑整合的空间语言 |
4.3.3 乡建工作:不仅仅是盖房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时期(2018-2019 年) |
5.1 2018-2019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
5.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
5.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
5.2 黄岗实践:重塑乡村的循环共生 |
5.2.1 厕所的改良:传统农耕体系的重建与更新 |
5.2.2 事件与物件介入乡村建设 |
5.2.3 黄岗后记:为村民而设计 |
5.3 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未来乡村的探索 |
5.3.1 起点:露营装置设计活动 |
5.3.2 未来乡村的诗意重建 |
5.3.3 多产业集群带动乡村转型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6.1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作品共性归纳 |
6.1.1 对传统建造方式的持续关注 |
6.1.2 日常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并置设计 |
6.1.3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工作方法要点总结 |
6.2 趋势-模式-策略的转变 |
6.2.1 贵州乡建的当代示范价值 |
6.2.2 贵州乡建的不足之处与反思 |
6.3 从“建筑师”到“建筑师+” |
6.4 城市-乡村关系的转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访谈笔录——无名营造社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陈国栋 |
(3)组织力: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与文献评价 |
(一)研究综述 |
(二)文献评价 |
三、核心概念 |
(一)组织力 |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命题的思想、论述和实践基础 |
一、支部与群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渊源 |
二、党员与组织:历史实践中对组织力的理论论述 |
(一)历史文献中关于组织力的理论论述 |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重大命题的形成 |
三、部署与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创新 |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命题形成 |
(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党的工作路线思想内容 |
第二章 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历史发展与上海实践特色 |
一、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发展:从探索到新起点 |
(一)初步探索 |
(二)全面推进 |
(三)新的起点 |
二、上海的实践特色:凝聚力工程与制度创新 |
(一)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的基层党建实践 |
(二)以服务群众为核心的工作方向 |
第三章 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社会观察与制约因素 |
一、若干社区观察点选取的考虑 |
(一)三种社区类型的介绍与比较 |
(二)上海四个社区观察点的选取 |
二、四个社区组织力建设的情况 |
三、深入四个社区观察点的发现 |
四、制约组织力建设的原因分析 |
(一)组织建设与功能建设:有效领导与服务的前提 |
(二)政党文化:由内向外推动价值统合的精神支撑 |
(三)政党权威:以党组织为核心构建的社区共同体 |
(四)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四章 从组织覆盖到功能强化:组织力提升的主体性因素 |
一、组织建设:提升社区党组织有效领导的根本方式 |
(一)内聚与延伸:队伍建设与对社区的示范效应 |
(二)优化与覆盖:自身架构与社区的工作覆盖面 |
(三)规范与期待:党与社区两个方向的合力塑造 |
二、功能建设:提升社区党组织有效服务的基本方式 |
(一)结构与目的:社区中政党功能的意涵与指向 |
(二)一致与差异:政党功能与组织力之间的关联 |
(三)向内与向外:政党功能聚焦发力的四项内容 |
第五章 向内支撑到向外传播:组织力提升的政党文化因素 |
一、服务型党组织:政党文化支撑与承载的具体指向 |
(一)政党文化在社区中的“服务”属性 |
(二)政党文化是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核 |
二、吸引与传播:城市社区政党文化的主要建设方向 |
三、统合与转化:以政党文化提升组织力的内在逻辑 |
(一)政党文化对社区的统合 |
(二)文化力向组织力的转化 |
第六章 服从合作到主动认同:组织力提升的政党权威因素 |
一、服从与合作:政党权威在社区中的双重实质 |
二、两种认同:政党权威与组织力提升的关联性 |
三、三个空间:政党权威推动组织力建设的重点 |
第七章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优化路径 |
一、组织建设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
二、政党功能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
三、政党文化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
四、政党权威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资料 |
二、学术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学位论文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二、调查问卷 |
三、访谈对象 |
四、文档资料 |
后记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 |
(二) 传统课堂教学弊端日益凸显 |
(三)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
二、文献回顾 |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
(二) 教育信息化及其发展研究 |
(三) 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
(四) 研究展望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概述 |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 |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 |
(二) 课堂教学转型相关概念辨析 |
二、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必要性 |
(一)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 高校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三、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
(一) 国外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
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 |
(一) 以教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
(二) 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现实障碍 |
(一) 教师方面 |
(二) 学生方面 |
(三) 学校管理 |
二、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影响 |
(一) 信息技术的应用动摇了以教为中心教学存在的“合法性” |
(二)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以学为中心教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三、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解读 |
(一) 国外典型案例 |
(二) 国内典型案例 |
第三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施路径 |
一、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过程 |
(一)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的过程 |
(二)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取得的初步成果及遇到的问题 |
(三) 利用信息技术: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思路 |
二、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 |
(一) 优化顶层设计,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
(二) 重构教学环境,实现物理、资源、社交空间的融合 |
(三) 开展进阶培训,助力教师角色转变和能力提升 |
(四) 变革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
(五) 改革评价方式,开展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 |
(六) 重组管理机构,落实制度安排和组织保障 |
(七) 重塑教学文化,形成教学创新的整体氛围 |
(八) 重构育人生态,建立信息化支撑的育人环境 |
第四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案例分析 |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微助教”教学 |
(一) 教学设计原理 |
(二) 教学过程实施 |
(三) 教学效果评价 |
(四) 教学经验总结 |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变革:翻转课堂教学 |
(一) 教学设计原理 |
(二) 教学过程实施 |
(三) 教学效果评价 |
(四) 教学经验总结 |
三、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同步课堂 |
(一) 教学设计原理 |
(二) 教学过程实施 |
(三) 教学效果评价 |
(四) 教学经验总结 |
四、案例分析与总结 |
第五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与反思 |
一、课堂教学转型中教师的变化 |
(一) 教学方式:信息技术高效融入 |
(二) 效果: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及对混合式学习课堂认可度的提升 |
二、课堂教学转型中学生的变化 |
(一) 学习模式:自我探究与互动合作 |
(二) 效果: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变及其混合式学习课堂接受度的提升 |
三、学校教学生态的变化 |
(一) 高校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得以完善 |
(二) 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发展 |
(三) 科教融合得以有效推进 |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总结 |
(一) 教师教学方式多元化,引导性增强 |
(二) 教学资源来源广泛化,前沿性增强 |
(三) 学生课程学习主动化,自主性增强 |
(四) 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真实性增强 |
(五) 学校课堂管理系统化,实效性增强 |
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一) 混合式学习课堂现行问题 |
(二) 混合式学习课堂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展望与讨论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以学为中心是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核心 |
(二)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推动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
二、研究的展望 |
(一) 高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 |
(二) 信息技术促进未来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讨论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局限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研究型课堂卷) |
附录2: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3: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后记 |
(6)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对“镇村空间”的发展高度关注 |
1.1.2 新型城镇化从“物质空间”转向以“人”为核心 |
1.1.3 城乡融合是庆云堡镇未来快速高效发展的重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镇村空间 |
1.3.2 城乡融合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1 镇村空间研究综述 |
1.4.2 城乡融合研究综述 |
1.5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选择研究区域的理由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理论及概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城乡空间融合理论 |
2.1.2 产业融合理论 |
2.1.3 职住平衡理论 |
2.1.4 空间管制理论 |
2.2 镇村空间融合要素解析 |
2.2.1 产业空间要素 |
2.2.2 职住空间要素 |
2.2.3 生态空间要素 |
2.2.4 镇村空间要素的融合形式 |
2.3 镇村空间融合与小城镇发展的关联分析 |
2.3.1 镇村空间融合是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方向 |
2.3.2 构建“产业融合”业态是小城镇发展的承载平台 |
2.3.3 小城镇服务配套是镇村空间融合实现的前提 |
2.4 镇村空间融合模式梳理 |
2.4.1 以交通联系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4.2 以功能组合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4.3 以空间缝合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庆云堡镇村空间融合现状特征 |
3.1 产业空间融合现状 |
3.1.1 以种养业为主的融合规模较小 |
3.1.2 以加工业为主的融合程度较深 |
3.1.3 以旅游业为主的融合逐渐起步 |
3.2 职住空间融合现状 |
3.2.1 职住分离现象严重 |
3.2.2 通勤线路辐射较广 |
3.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3.3 生态空间融合现状 |
3.3.1 镇村体系分布散乱 |
3.3.2 社会生态环境失衡 |
3.4 镇村空间融合发展阶段评价 |
3.4.1 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4 镇村融合度评价计算方法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镇村空间融合问题分析 |
4.1 产业链条高级化不足 |
4.1.1 产业关联分析 |
4.1.2 产业对环境影响分析 |
4.1.3 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配 |
4.2 职住通达程度较低 |
4.2.1 交通可达性分析 |
4.2.2 职住关系空间分析 |
4.2.3 村民通勤特征分析 |
4.3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
4.3.1 生态敏感性分析 |
4.3.2 生态承载总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庆云堡镇村空间融合策略 |
5.1 融合目标 |
5.1.1 镇区与农村区域的功能互补 |
5.1.2 镇村的中心集聚和合理分散 |
5.1.3 构建镇村一体化的区域层级 |
5.2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产居协同发展 |
5.2.1 优化建设用地,引导村庄向干线集聚 |
5.2.2 强化镇村联系,提升乡村道路的等级 |
5.2.3 配置公共设施,实现服务设施全覆盖 |
5.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三产融合程度 |
5.3.1 “1+2”型联“3”盘活建设用地,提高建设增量 |
5.3.2 “1+3”型融“2”发挥联动效应,平衡就业容量 |
5.3.3 “1+2+3”型互动创新主导产业,发展多元空间 |
5.4 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实现镇村生态共融 |
5.4.1 创新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
5.4.2 打造全域绿色生态绿道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B 城镇化发展调查表 |
附录C 企业就业农民工问卷调查 |
附录D 大型企业深入访谈调查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个体化 |
1.4.2 公民精神 |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幼儿舞蹈教学模式新探索:“SCO”的创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五. 概念界定 |
六.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幼儿舞蹈教学模式的现状——来自武汉市的样本 |
第一节: 武汉市幼儿舞蹈教学模式的类别及特点 |
一. 传统舞蹈教学模式 |
二. 素质舞蹈教学模式 |
第二节: 两类幼儿舞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影响 |
一. 两类幼儿舞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二. 两类幼儿舞蹈教学模式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二章: “SCO”教学模式的创建 |
第一节: “SCO”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 感觉统合系统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
二. 皮亚杰儿童认知心理学理论(Cognitive Psychology) |
三. 奥尔夫教学法(Car1·Orff) |
第二节: “SCO”幼儿舞蹈教学模式的搭建 |
一. SCO模式的教学目标 |
二. SCO模式的教学程序 |
三. SCO模式的实施条件 |
四. SCO模式的教学评价 |
第三章: “SCO”模式的教学测验 |
第一节: 教学测验概述 |
一. 教学测验对象 |
二. 教学测验规定 |
三. 教学检验方式 |
第二节: 教学测验过程 |
一. 测验前期考核 |
二. 测验中期考核 |
三. 测验后期考核 |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教学成果与结论 |
一. 测验数据分析 |
二. 家长访谈结果分析 |
三. 测验结论 |
第二节: 教学反思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9)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能力不足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
(二) 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 |
(三) 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研究逐步成为就业研究的深化方向 |
二、研究意义 |
(一) 实践意义 |
(二) 理论价值 |
三、相关研究 |
(一) 关于能力的相关研究及启示 |
(二) 关于就业能力和可雇用能力的相关研究及启示 |
(三) 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或可雇用能力的相关研究及启示 |
四、核心概念 |
(一) 地方本科院校 |
(二) 可雇用能力 |
(三) 可雇用能力与就业能力异同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假设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可雇用能力提升的学理分析 |
一、提升学生可雇用能力是大学功能与作用的应有之意 |
(一) 大学功能定位发展与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 |
(二) 高等教育作用理论与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 |
二、利益相关者协同作用提升学生可雇用能力 |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大学治理中的应用 |
(二)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大学生就业“责任共担” |
三、基于USEM理论全面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 |
(一) USEM理论基本观点 |
(二) 基于USEM理论的可雇用能力全面、全程提升 |
第二章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结构假设与验证 |
一、发达国家对可雇用能力构成的主要描述 |
(一) 主要描述 |
(二) 共性与启示 |
二、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的构成假设 |
(一) 专业能力 |
(二) 沟通能力 |
(三) 问题解决能力 |
(四) 其他必要技能 |
(五) 基于USEM模型的可雇用能力构成假设结构分析 |
三、对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构成假设的初步检验 |
(一) 学生视角的初步检验 |
(二) 雇主视角的初步检验 |
四、基于雇主重视度调查的进一步验证 |
(一)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二) 可雇用能力重视度分析 |
(三) 可雇用能力核心技能综合分析 |
五、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构成的实践性 |
第三章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现状及成因 |
一、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总体现状 |
(一) 学生可雇用能力整体水平较低 |
(二) 绝对视角的分析 |
(三) 相对视角的分析 |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现状分类解析 |
(一) 专业应用能力水平不高 |
(二) 主动性与社会责任感水平不高 |
(三) 承压能力和创新能力水平低 |
(四) 心理问题多发 |
(五) 实践性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的主要缺陷 |
三、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不足成因简析 |
(一) 导向不明 |
(二) 主体缺位 |
(三) 实践缺重 |
第四章 地方本科院校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路径 |
一、将可雇用能力提升目标嵌入人才培养整体设计 |
(一) 主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
(二) 确立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 |
(三) 以实践和创新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
二、将可雇用能力开发提升嵌入课程体系 |
(一) 优化课程体系 |
(二) 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
(三) 重视选修课程设置 |
(四) 发挥网络课程作用 |
三、将可雇用能力开发提升嵌入课堂教学 |
(一) 改革教学内容 |
(二) 改革教学方法 |
(三) 构建延伸课堂 |
(四)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四、将可雇用能力开发提升嵌入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 |
(一) 学生社团活动与可雇用技能提升 |
(二) 学生工作体验与可雇用技能提升 |
(三) 学生社会调查与可雇用技能提升 |
(四) 学生社会实践与可雇用技能提升 |
五、地方本科院校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路径综述 |
(一) 路径综述 |
(二) 路径图 |
(三) 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教育的实践性 |
六、地方本科院校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个案分析 |
(一) 案例基本情况 |
(二) 案例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的“责任共担”机制 |
一、“责任共担”的主体与原则 |
(一) “责任共担”的主体 |
(二) “责任共担”的主要原则 |
(三) “责任共担”运行图 |
二、地方本科院校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的内部支持体系 |
(一) 整合学校教育力量形成提升学生可雇用能力的合力 |
(二) 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 |
(三) 引导学生主动承担可雇用能力提升的主体责任 |
三、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的内部准备 |
(一) 学生自我认知的提升 |
(二) 学生职业规划的设计与实施 |
(三) 适应社会需求的心理动态调适 |
(四) 学生家长对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的支持 |
四、企业在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中的作为 |
(一) 企业参与大学生可雇用能力开发提升的义务 |
(二) 企业参与大学生可雇用能力开发提升的主要形式 |
(三) 积极向大学生开放工作体验机会 |
(四) 产教融合促进企业开发提升大学生可雇用能力绩效 |
五、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的政策保障 |
(一) 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可雇用能力开发提升 |
(二) 建立防范学校歧视的大学生公平就业政策保障 |
(三) 建立大学生可雇用能力开发提升的绩效评价制度 |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武汉市洪山区典型微型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倡存量规划,建设微型公共空间 |
1.1.2 关注空间品质,呼吁人性化设计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体系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
1.4.1 微型公共空间实践与研究进展 |
1.4.2 环境行为学研究进展 |
1.5 小结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基本概念 |
2.1.2 空间规模的确定 |
2.1.3 服务半径 |
2.1.4 特点 |
2.1.5 分类 |
2.2 相关理论 |
2.2.1 环境行为理论 |
2.2.2 杨·盖尔的公共空间分层理论 |
2.2.3 微观空间行为 |
2.2.4 小群生态 |
2.2.5 层级空间划分模式 |
2.2.6 马斯洛需求理论 |
3. 微型公共空间中的行为特征调查 |
3.1 项目概况 |
3.1.1 武汉市洪山区概况 |
3.1.2 典型性空间选择 |
3.1.3 调查方法 |
3.1.4 数据转录和统计分析 |
3.2 商业区微型公共空间特征研究 |
3.2.1 案例概况 |
3.2.2 使用行为时间分布 |
3.2.3 使用者空间分布 |
3.2.4 使用者年龄构成 |
3.2.5 小结 |
3.3 居住型微型公共空间特征研究 |
3.3.1 案例概况 |
3.3.2 行为类型及数量 |
3.3.3 使用行为时间分布 |
3.3.4 使用者空间分布 |
3.3.5 使用者年龄组成 |
3.3.6 小结 |
3.4 文教区微型公共空间特征研究 |
3.4.1 案例概况 |
3.4.2 行为类型及数量 |
3.4.3 使用行为时间分布 |
3.4.4 使用空间分布 |
3.4.5 使用者年龄构成 |
3.4.6 小结 |
4.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微型公共空间特征分析调查 |
4.1 微型公共空间使用者行为与性别、年龄相关性分析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2 微型公共空间使用者到访量和行为类型 |
4.2.1 微型公共空间到访量 |
4.2.2 使用者行为构成 |
4.3 使用者行为与空间相关性分析 |
4.3.1 主要空间与行为模式 |
4.3.2 空间的使用者行为 |
4.3.3 空间尺度与使用者行为 |
4.4 使用者行为与时间相关性分析 |
4.4.1 微型公共空间人流量变化趋势 |
4.4.2 不同时间段的主导行为 |
5. 典型微型公共空间总结与展望 |
5.1 微型公共空间设计总结 |
5.2 典型微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5.3 研究局限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表 |
附录2 插图索引 |
附录3 表格索引 |
致谢 |
四、创新教育应着力开发学生发展的三个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D]. 李莞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D]. 田雨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组织力: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研究[D]. 杨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D]. 曹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D]. 吴智辉.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8]幼儿舞蹈教学模式新探索:“SCO”的创建与实践[D]. 丁昱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可雇用能力提升研究[D]. 林文军. 西南大学, 2018(01)
- [10]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武汉市洪山区典型微型公共空间研究[D]. 耿黎哲.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