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高校素质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刘婷婷[1](2020)在《天津市高水平高职院校双创课程设计研究 ——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指出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强调“创业创新是国家赢得未来的基础和关键。”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国家一直对双创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出台系列政策拓宽渠道加大高职院校资金支持与政策引导。鼓励校企共办院校、共建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高计划”的提出,在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上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双高计划”带领下,各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双创课程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双创课程作为实施双创教育的基本途径,其开展效果与规划设计对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双高计划”名单公示下的高职院校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明确天津市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现状基础上,主要通过自编问卷与深入访谈进行资料收集,了解双创教育课程开展情况。通过IBM spass 22.0进行问卷处理与数据分析。其调查结果分析可知,高职院校双创在课程体系、师资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譬如部分学生认为双创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与实践性,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水平不高等。因此,本文在课程设计中提出明确目标定位、增加实践环节、增强实训演练、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学分认证系统等建议。同时,借鉴国内外高校双创经验、结合我国高职院校高职学生特点,从双创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初步设计天津市高水平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
黎明[2](2020)在《“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亚洲潜水学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休闲潜水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与繁荣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对高质量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成为了培养高质量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亚洲潜水学院的建立更成为了中国第一所开启休闲潜水人才本科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潜水学院,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休闲潜水人才的典范。目前,休闲潜水人才在培养质量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等。因此,如何完善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体系,培养出高质量的休闲潜水人才,已成为相关高校培养此类人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所涉及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安排、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环境、教学考核评价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了解教学现状,发现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和培养高质量的休闲潜水人才提出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培养目标竞争力较低、理论培养目标与实际培养情况相脱节、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及目标虚设、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2、课程设置安排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经营管理课程设置不合理、社区体育指导课程不符合就业需求、任意选修课比例偏小。3、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4、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专业实习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及学习需求、校内实践制度缺乏、专业实践环节学分比例偏低、毕业论文设计安排较不合理、潜水外训次数少。5、教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潜水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潜水书籍等文化知识储备欠缺、潜水教学标准不统一。6、教学考核评价方面的问题为:考核评价较注重总结性评价、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实践考核次数较少。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优化策略:1、培养目标优化策略为:根据社会需求,全面调整培养目标,拓宽人才服务面向、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尝试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2、课程设置安排优化策略为:合理开发潜水方面的相关课程、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完善相关课程、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3、教学方法优化策略为: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4、实践教学优化策略为:加强专业实习实践基础建设、完善校内实践制度,提高实践学分比例、合理规划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事宜。5、教学环境优化策略为: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完善潜水硬件设施和增加潜水文化储备、完善潜水课程教学标准。6、教学考核评价优化策略为:注重过程考核,采用“N+2”考核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制定考核评价标准。
叶长红[3](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李红玲[4](2019)在《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法治是目前我国治国理政的主要方式,法治思维是以法治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培育为中心,系统梳理了法治、法治思维、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概念、渊源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对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培育进行全面、系统、历史、比较的考察,对我国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体系与路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首先,梳理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问题缘起、学术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和实践意义等内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构成要素,探寻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法治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依法治国理论,为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其次,追溯了我国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文化基因和发展历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现状。我国的法治教育在挫折中不断前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个体法治思维相对淡漠、法治思维培育主体专业素养薄弱、法治思维培育顶层设计不完善、法治思维培育途径单一、法治思维培育外部环境欠佳等。其根源主要是我国重德育、轻法育传统的桎梏,法治思维培育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以及法治思维培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等原因导致的。再次,借鉴国外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经验。通过对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和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国进行历史的、文化的比较和考量,借鉴他们在法治思维培育中的方式方法以促进我国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发展。最后,创新性的总结和提炼出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完善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体系和路径。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就是使大学生具备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理念,形成按照规则行事的思维习惯,遵循法治优先、良法之治、依法办事和程序公正的原则,并把这些原则内化为行为准则,从而形成独立的法治人格。大胆创新,完善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体系,并将传播学的理论引入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通过跨学科的融合,为法治思维培育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推进法治思维协同培育体系的完善,有效的拓展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路径。法治思维是法治社会中重要的思维方式,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法治思维状况,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实施和法治中国的建设前景。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双[5](2019)在《教育现代化视角下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以X省Y市两所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与文化急剧变化的时代,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教育现代化成为国家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培养具备现代素质的社会个体,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本研究从教育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学校课程体系现状,寻找学校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在教育现代化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问题重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需要立足科技飞速发展的实际,着眼于教育现代化改革思潮,实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现代化转型。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文献研究法等。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缘由及意义、本领域已有的相关文献综述、重要概念辨析、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第一章论述教育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主要集中于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动力三个方面。确定课程体系现代化的本质与概念,厘清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分析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动力。第二章分析教育现代化视角下学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出现的原因。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者从人本性、社会性、整体性、社会化四个方面对所研究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章论述教育现代化视角下学校课程体系如何重构的问题。研究者将教育现代化相关理论与学校课程的实际相结合提出该地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四大表征,在相关理论指导与实际问题的双重分析中,研究者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并对课程体系建构进行实例分析。第四章论述现代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研究者分别从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保障、中观层面的地方政府保障和微观层面的学校制度保障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从教育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学校课程体系,在全面分析现状与深度掌握原因的基础上重构学校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促进个体现代化的实现,还能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进而助推地区社会经济建设,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潘勇涛[6](2018)在《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共识。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高校创业教育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开展创业教育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国内许多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借鉴其模式和做法。然而,这违背了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创业是一种实践,既不是一个理论,也不是一个学科,更不是一个专业。创业活动是由创业者的动机、知识能力、各种资源和具体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实践过程,其结果是新价值的创造。所以,创业教育也是针对创业者动机的培养、知识能力的培养、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具体活动的指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宜不加改造地直接进行借鉴。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已深深刻在人们心中,约束和影响着人的行为。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能不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人是文化的人,因此教育研究也需要开辟和践行文化范式,创业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中外文化背景不同,创业教育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土壤,因此同样的“模式”借鉴过来也就会结出不同的花、开出不同的果。本文从文化视角,系统地考察了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问题。在文化视角下,审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本质,梳理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演变历史,并指出了当代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析出影响创业教育的文化因子,并深入分析之。最后,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文化为切入点的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一般思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内容。完成了针对高校创业教育,从文化审视到实现路径的系统研究。本文旨在说明,不同文化和国情背景下创业教育应该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规律,创业教育应当遵循国情和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注重“做实事”、注重“创业精神”的有利因子,但也存在很多不利于开展商业或开办企业的因子。因此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下,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业教育价值理念,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体而言,我国高校应该开展以“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广义的创业教育,而非急于求成,把目标定位于开展狭义的“创办知名企业”的教育。同时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高等教育育人理念、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在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岗位创业”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建设的融合。同时,应该将全社会创业氛围的营造和学校内部各部门以及和社会各界的协同问题统一纳入到高校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之中。在高校内部,要建立主导创业教育的独立部门,统一调配学校创业教育的工作和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师资选拔、培训、晋升体系,从根本上将创业教育系统化,规范化,提高执行效率。政府与高校之间,建立正式的大学生创业沟通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创业从校园到社会过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深入落实国家有关大学生的创业政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创业的文化因子,通过持续宣传,将这些文化因子的潜在作用充分发挥,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培养社会对创业价值的认同,并最终形成一个从环境到实践的良性循环。
周梦婷[7](2016)在《边远地区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作用及现状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文中指出残疾学生的美术教育是我国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也是特殊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特殊教育中选取了聋人美术教育的作用以及调研过程中的美术学科存在的现状为主要线索展开研究。边远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对比华东地区的发展稍显单薄,但近几年地处边远地区的新疆在特殊教育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美术这门学科上。在快速发展的时代,特殊教育也进入新的阶段,我国沿海地区、华东地区的特殊教育加快了步伐,特殊教育的专业已经扩展到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体系的人才培养,也逐渐向国际程度接近。我们清晰的看到,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单靠特殊教育专业本身的发展,还不能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在这个全纳教育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能真正实行因材施教的好老师,都会与特殊教育结下不解之缘。老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在教育已经越来越提倡素质方面的教育,对于聋人教育来说,素质教育也是重要教育组成部分,美术教学是聋生学习的重要课程,所以要积极进行改革。美术教育的特点在于它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聋生的教学环节中,美术教育是提高聋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之一。在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也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方式运用的好,就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以调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残疾学生对美术课有极大的兴趣,因为美术课可以给聋人学生提供一个直接的、安全的自我表达的方式,科学有效的让美术教育帮助特殊学生的沟通能力、创造能力的增强、思维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聋生学习美术,不仅促进个体的全方位成长,对就业和未来提供保障。聋人教育中,美术教育是提高聋人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途径。
孙朋朋[8](2016)在《当代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完善问题研究 ——以美国代表性高校经验借鉴为研究视角》文中提出高校创业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关注热点及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创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了充足的发展过程和丰硕的发展成果,而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创业教育先进经验,开始在部分重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同时,面对世界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新趋势,我国教育部等相关政府部门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并将创业教育写入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规划中,从政府政策资源等方面全面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并且也已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进步与成长。2015年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的实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浪潮中,大学生创业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存在一定的目的盲从性、知识体系不综合、社会支持不科学等问题,针对大学生创业的问题,高校教育如何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大学生高效、科学、理性创业是本文关注焦点。众所周知,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为全球创业教育的引导者和领先者,在几十年的实践中,美国高校形成了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和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案例,充分分析这两所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同时,本文也认识到中美国情差异,没有完全盲从美国创业教育模式,本文注重结合我国国情,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特点,结合我国优惠政策,提出了真正契合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本文系统分析了创业教育的内容,从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工作方向。全面分析我国当前创业教育发展现状,既看到成绩,也要看到不足。针对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代表高校创业教育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策略:转变观念;构建多层次的创业课程体系;创建优秀的师资队伍;培育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充分整合利用外部资源。
邓映婕[9](2016)在《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法治的崛起,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揭开了“摒弃人治,走向法治”的序幕,可谓是依法治国方略得以形成的“源头活水”。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出,进一步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新时期,党的十八大倡导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主张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依法治国,以一种全新的思维、一种深层次的认知引领中国法治建设。紧接着,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号角。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方略得以全面实施的一个重点,如何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与认同度,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既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在依法治国的“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目标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然而,反观大学生的法治知识水平、法治思维习惯以及法治行为方式,却与其高学历的背景明显不符,表现为大学生违法犯罪此起彼伏、对自身权利一知半解、用法护法不情不愿等。从这些问题影射出我国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法治知识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和法治方式教育方面与国家的法治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就国际而言,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也仍相差甚远。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的展开,法治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本研究通过总结和深刻反思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历史发展,借鉴域外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优秀经验,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实现更快发展,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归纳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及经验总结的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关于法治教育方面的相关文件,深刻总结并反思我国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将域外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考察视野,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总体趋势作初步总结,为文章最终的路径构建提供鉴戒。最后,在历史、现实、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进行构建。通过文件的梳理和域外法治教育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法治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法治知识教育更多地停留在法律知识的传播上,法治思维教育难以突破守法教育的“藩篱”,而法治方式的教育与现实脱节。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尚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式单一、教育队伍良莠不齐、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至于如何解决这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域外高校法治教育的经验也给予了极大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立足于历史背景、现实困境、域外经验三方面,提出了“知行统一”教育理念的构建,“三个并重”教育机制的构建,新型高素质教育团队的构建,协调多面式教育平台的构建等相关路径的选择和建议。文章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导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回顾了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研究现状,阐述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因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内涵在各章已有阐述,遂不另起章节赘述。第一章展现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历史沿革,从纵向视角梳理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基本概况,为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反思与路径构建做了背景铺垫。第二章以历史与现实为基调反思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章立足于我国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整体现状,参考域外法治教育的优秀经验,为路径构建提供借鉴。第四章,以历史概况、现实困境、域外经验为依据,构建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路径。结语部分陈述了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展望。
马燕超[10](2016)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供有质量保证的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追求。澳大利亚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成立质量保障机构对高等教育进行监管是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质量保障机构的良好发展也是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通过不断的发展,TEQSA逐渐走向成熟。本研究从TEQSA的成立背景入手,呈现TEQSA的主要工作和运行机制,并分析TEQSA所产生的影响,继而探讨TEQSA的特征与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现状提出些许思考和建议。本研究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TEQSA成立的背景。本部分从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和原有质量保障机构存在的问题几个层面探寻TEQSA的成立背景。具体而言,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的诉求;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改革为新的质量保障机构的成立指明具体的方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则亟需一个更为权威的质量保障机构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最后,原有质量保障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则是TEQSA成立的需要所在。第二部分:TEQSA的主要工作。本部分详细呈现的TEQSA的主要工作内容,其中包括:高等教育课程认证、高等教育机构注册和风险监管。此外,也会简单呈现TEQSA诸如提供咨询建议、信息发布、培训合作等工作内容。第三部分:TEQSA的运行机制。本部分从输入层面、操作和输出层面及反馈层面对TEQSA的运行机制进行阐述。输入层面包括TEQSA的机构组成、人事管理和财政管理;操作和输出层面分析了TEQSA的质量监管工作的工作程序与结果发布;反馈层面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介绍了TEQSA的反馈回路。第四部分:TEQSA的作用。本部分对TEQSA所产生的作用进行分析。TEQSA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效保障并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强了高等教育的风险监管;协调高校与政府及社会各方的关系,缓冲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并协调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成立高效的业务体系、获取专业知识的外部资源,提升TEQSA自身的专业性和创新性。第五部分:TEQSA的经验与不足。本部分首先探讨TEQSA在发展建设中所积累的经验,包括改进原有质量保障机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机构显得更加完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政府给予法律保障,也很少对其有直接干预,TEQSA可以确保独立的运作;重视引进资深专家,并与不同领域的专业机构合作、学习,提高机构的专业性;机构内部建立了完备的工作机制和信息公开、反馈机制,保证TEQSA的公正、透明性。其次探讨了TEQSA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质量监管工作难以满足远程教育需要,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机构外部对于TEQSA的问责程度不够等。第六部分:TEQSA对我国的启示。在研究TEQSA的成立背景、主要工作、运行机制、起到的作用、存在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本部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现状,提出TEQSA发展建设给予我国的借鉴意义:调整政府行为模式,提升质量评估机构的主体地位;加强法律政策保障,确保质量评估机构的独立性;促进机构相互合作,加强质量评估机构的对外影响力;重视专职人员培养,提高质量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提升质量评估机构的公开性;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保证质量评估机构的科学性等。
二、国外高校素质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高校素质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市高水平高职院校双创课程设计研究 ——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双创教育内涵 |
1.3.2 国内外双创教育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概念界定 |
第2章 双创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和依据 |
2.1 双创教育相关理论 |
2.1.1 认知理论 |
2.1.2 MBTI性格理论 |
2.1.3 TRIZ理论 |
2.1.4 颠覆性创新理论 |
2.2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论 |
2.2.1 职业教育的发展 |
2.2.2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
2.2.3 课程设计基本范式 |
2.3 高职教育课程论 |
2.4 政策依据梳理 |
2.4.1 高水平高职院校的提出 |
2.4.2 双创教育政策发展脉络 |
2.4.3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
2.4.4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
2.5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双创相关建设与成果 |
2.5.1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2.5.2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概况及成果 |
第3章 双创教育国际经验 |
3.1 健全双创教育政策保障体系进行针对性帮扶,各组织机构多渠道合作 |
3.2 建立分层分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其贯穿于整个教育学段 |
3.3 高度重视发展科研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
3.4 明确目标定位,培养优质师资,创新教学模式 |
3.5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建立弹性的学生管理制度 |
3.6 总结 |
第4章 天津市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现状 |
4.1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双创课程概述 |
4.2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4.2.1 问卷的设计思路及调查样本的选择 |
4.2.2 样本的基本信息 |
4.2.3 调查实施与资料处理 |
4.3 调查问卷情况基本分析 |
4.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4.3.2 双创教育课程认知与现状分析 |
4.4 双创教育课程现状差异分析 |
4.4.1 性别差异分析 |
4.4.2 满意度差异分析 |
4.4.3 合理性差异分析 |
4.4.4 课程开设数量与课程了解程度的差异分析 |
4.5 教师访谈 |
4.5.1 目前轻工双创教育开展情况 |
4.5.2 双创课程与双创竞赛开展情况 |
4.6 调查结论 |
第5章 双创课程设计 |
5.1 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 |
5.1.1 价值取向 |
5.1.2 基本原则 |
5.2 培养目标 |
5.3 课程目标的确定 |
5.3.1 高水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
5.3.2 区域性发展目标及学校自身的目标定位 |
5.4 课程内容的选择 |
5.4.1 课程内容的来源 |
5.4.2 课程内容的适度与广度 |
5.4.3 课程内容的确定 |
5.5 课程内容的组织 |
5.5.1 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 |
5.5.2 课程体系的构建 |
5.6 课程实施 |
5.6.1 课程具体安排 |
5.6.2 教学方法与策略 |
5.6.3 师资配备与物质保障 |
5.7 课程评价 |
第6章 研究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2)“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亚洲潜水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重视本科应用型高校的建设,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及应用教育 |
1.1.2 休闲潜水市场发展繁荣,对潜水人才需求量大 |
1.1.3 高校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研究缺乏且不够完善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1.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局限性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案例选取理由分析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休闲潜水 |
2.1.2 应用型人才 |
2.1.3 教学体系 |
2.2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3 小结 |
2.3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4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
2.4.1 国外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
2.4.2 国内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案例分析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现状调查 |
4.1.1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情况分析 |
4.1.2 休闲潜水人才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4.1.3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方法使用情况分析 |
4.1.4 休闲潜水人才实践教学情况分析 |
4.1.5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环境情况分析 |
4.1.6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考核评价情况分析 |
4.2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状况的评价分析 |
4.2.1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分析 |
4.2.2 休闲潜水人才课程设置安排的评价分析 |
4.2.3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方法的评价分析 |
4.2.4 休闲潜水人才实践教学的评价分析 |
4.2.5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环境的评价分析 |
4.2.6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考核评价的评价分析 |
4.2.7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总体培养效果的评价分析 |
4.3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1 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
4.3.2 课程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 |
4.3.3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4.3.4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4.3.5 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 |
4.3.6 教学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
4.4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4.1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
4.4.2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4.5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策略 |
4.5.1 培养目标的优化策略 |
4.5.2 课程设置安排的优化策略 |
4.5.3 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
4.5.4 实践教学的优化策略 |
4.5.5 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
4.5.6 教学考核评价的优化策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
(4)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注释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理论概述 |
一、法治思维培育的内涵 |
(一)法治 |
(二)法治思维 |
(三)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 |
二、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构成要素 |
(一)掌握法律知识 |
(二)培养法治情感 |
(三)提升法治意识 |
(四)树立法治信仰 |
(五)增强法治实践能力 |
三、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法治观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
(三)依法治国理论 |
注释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文化基因与发展历程 |
一、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文化基因 |
(一)“礼”“法”思想的渊源 |
(二)“德主刑辅”的影响 |
(三)“明刑弼教”的推行 |
(四)“西学东渐”的冲击 |
二、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发展历程 |
(一)法制教育阶段 |
(二)法治教育阶段 |
(三)法治思维培育阶段 |
注释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取得的成效 |
(一)法治思维培育的实践探索 |
(二)法治思维培育氛围确立 |
(三)法治思维重要性认知明晰 |
(四)法治思维初步形成 |
二、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大学生个体法治思维相对淡漠 |
(二)法治思维培育主体专业素养薄弱 |
(三)法治思维培育顶层设计不完善 |
(四)法治思维培育途径单一 |
(五)法治思维培育外部环境欠佳 |
三、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重德育、轻法育传统的桎梏 |
(二)教育内容、方式与社会发展脱节 |
(三)法治思维培育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 |
注释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经验与启示 |
一、国外大学法治思维培育的经验 |
(一)法治思维培育目标与社会需求一致 |
(二)法治思维课堂显性培育与社会隐性培育相得益彰 |
(三)以公民素质教育为主的培育内容 |
二、国外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启示 |
(一)法治思维培育重在价值观塑造 |
(二)浸入式的法治思维培育模式 |
(三)多样化的法治思维培育方式 |
注释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
一、明确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 |
(一)树立自觉守法的理念 |
(二)具备遇事找法的意识 |
(三)养成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
二、彰显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原则 |
(一)明确法治优先原则 |
(二)重视良法之治原则 |
(三)贯彻依法办事原则 |
(四)坚持程序公正原则 |
注释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体系与路径 |
一、完善大学生法治思维协同培育体系 |
(一)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地位 |
(二)发挥法治思维培育的协同育人作用 |
(三)实现法治思维的动态育人过程 |
(四)贯穿大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 |
二、拓展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路径 |
(一)营造优良的法治思维传播环境 |
(二)直线性传播提升法治思维培育主体的素质 |
(三)嵌入式传播促进法治思维的养成 |
(四)互动式传播促进法治思维的提升 |
(五)融合式传播实现法治思维培育全覆盖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教育现代化视角下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以X省Y市两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 时代进步的必然诉求 |
(二) 现实发展的迫切要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 社会现代化研究 |
(二) 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课程现代化研究 |
四、概念释义 |
(一) 课程 |
(二) 课程体系 |
(三) 现代化 |
(四) 教育现代化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创新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教育现代化视角下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点 |
一、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本质 |
(一) 不同取向的教育现代化理论界说 |
(二) 不同层面的课程现代化理念探析 |
二、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内涵 |
(一)目标要素的现代化 |
(二) 结构要素的现代化 |
(三) 内容要素的现代化 |
(四) 实施要素的现代化 |
(五) 管理要素的现代化 |
(六) 评价要素的现代化 |
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动力 |
(一) 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外部动力 |
(二) 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内部动力 |
第二章 学校课程体系现状透视——以X省Y市两学校为例 |
一、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建设研究对象分析 |
(一) 学校地理特点呈现 |
(二) 学校基本概况掠影 |
二、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建设研究现状扫描 |
(一) 课程目标要素 |
(二) 课程结构要素 |
(三) 课程内容要素 |
(四) 课程实施要素 |
(五) 课程管理要素 |
(六) 课程评价要素 |
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建设现实问题聚焦 |
(一) 学校课程体系人本性被忽视 |
(二) 学校课程体系社会性不足 |
(三) 学校课程体系整体性较低 |
(四) 学校课程体系信息化发展片面 |
四、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建设问题原因探究 |
(一) 国家课程改革效果不理想 |
(二) 地方社会教育支持条件贫乏 |
(三) 学校内部系统功能发挥受限 |
第三章 教育现代化视角下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路径 |
一、学校课程体系的现代化表征 |
(一) 学校课程体系的人本性 |
(二) 学校课程体系的社会性 |
(三) 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
(四) 学校课程体系的信息化 |
二、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建构的现实基础 |
(一) 课程奠基:升学压力下学会学习 |
(二) 课程留白:创新性人才要求下自主探究 |
(三) 课程张力:资源整合条件下深度延展 |
(四) 课程浸润:特色文化氛围中享受乐趣 |
三、学校课程体系要素的现代化转向 |
(一) 层级化课程目标 |
(二) 图谱化课程结构 |
(三) 整合化课程内容 |
(四) 立体化课程实施 |
(五) 全方位课程管理 |
(六) 多样化课程评价 |
第四章 教育现代化视角下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
一、宏观层面:国家政策保障 |
(一) 国家经费的有力支持 |
(二) 社会需求的良好引导 |
(三) 课程改革的有效推动 |
二、中观层面:地方政府保障 |
(一) 有效支持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
(二) 人才引进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三) 必要技术设备的供给与更新 |
三、微观层面:学校制度保障 |
(一) 健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推行机制 |
(二) 优化线上线下课程资源配置架构 |
(三) 完善师资队伍的优化培训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
2.1 主要内容及研究难点 |
2.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三节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1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2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3 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特点研究 |
第二节 关于文化与创业的关系研究 |
2.1 国外的研究 |
2.2 国内的研究 |
第二章 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1.1 文化与高等教育 |
1.2 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 |
1.3 创业教育与创业管理 |
1.4 创业教育体系与创业教育模式 |
第二节 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
2.1 文化传承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职能 |
2.2 思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
2.3 文化创新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 |
第三节 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
3.1 创业教育拓展了素质教育 |
3.2 创业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高校创业教育的启蒙阶段(19 世纪末-1949) |
1.1 近代高等教育 |
1.2 商科与实用主义 |
1.3 创业教育与民国资本主义发展 |
第二节 国家创业阶段(1949-1978) |
2.1 计划经济 |
2.2 人才配给制与专科教育 |
第三节 创业教育的探索阶段(1978-1998) |
3.1 恢复高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3.2 双轨制与国企改革 |
3.3 教育定位的转变 |
第四节 科教兴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阶段(1998-至今) |
4.1 科教兴国与创业教育的提出 |
4.2 创业教育的具体化(2002 年-2009 年) |
4.3 创业带动就业与创新型国家建设(2010-至今)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一节 创业文化与创业环境的缺失 |
1.1 缺乏良好的社会创业文化 |
1.2 缺乏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 |
第二节 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脱节 |
2.1 创业教育如火如荼 |
2.2 自主创业寥若晨星 |
2.3 理论实践难以交融 |
第三节 主体认知与国家目标的偏离 |
3.1 狭义创业教育与广义创业教育混淆 |
3.2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错乱 |
第四节 高等学校与政府部门的失调 |
4.1 政府与高校的着力点不同 |
4.2 高校与政府对创业教育客体的态度不同 |
第五节 创业教育研究与评估的缺位 |
5.1 创业教育研究阵地缺失 |
5.2 创业教育评估主体缺位 |
第五章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创业因子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利于创业的因子 |
1.1 中华文化之源:早期神话中的创业因子 |
1.2 《周易》中的“自强精神”与“变革思想” |
1.3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及历代“功利主义” |
1.4 历代形成的优秀商帮和创业文化 |
第二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利于创业的因子 |
2.1 我国历代商人地位不高 |
2.2 儒家伦理及义利观 |
2.3 科举制度不利于“创业技术”的传播 |
2.4 其他文化因子:高语境文化、面子文化等 |
第三节 不利文化因子对创业教育主体的影响机理 |
3.1“官本位”思想导致大学生主观创业意愿弱 |
3.2 异化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弱 |
3.3“成王败寇”文化导致缺乏对创业失败者的宽容机制 |
第六章 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文化审视 |
1.1 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 |
1.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文化融入 |
第二节 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
2.1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2 融入高等教育育人理念 |
2.3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三节 体系构建的核心原则 |
3.1 系统性原则 |
3.2 协同性原则 |
3.3 持续性原则 |
3.4 分层次原则 |
第四节 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 |
4.1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
4.2 创业教育与岗位创业融合 |
4.3 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融合 |
4.4 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建设融合 |
第五节 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
5.1 创业课程的设计系统 |
5.2 创业项目的孵化系统 |
5.3 创业师资的培训系统 |
5.4 创业体系的保障系统 |
5.5 创业教育的评估与研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边远地区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作用及现状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特殊教育的概念 |
1.2.2 美术教育的意义 |
1.2.3 聋人美术教育的范围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及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全纳教育理论的引进 |
1.4.2 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 |
1.5 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
1.6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1.7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7.1 国外特殊教育的发展 |
1.7.2 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
1.7.3 我国聋人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
2 聋人美术教育的作用 |
2.1 聋人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
2.2 聋人美术的特征 |
2.2.1 聋人美术教育的直接特点 |
2.2.2 聋人美术教育的间接特点 |
2.3 美术教育对聋人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2.3.1 帮助学生表达情绪的作用 |
2.3.2 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
2.3.3 对学生建立自信心的培养 |
2.4 不同阶段教学的意义 |
2.4.1 教学设计的分析 |
2.4.2 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方法 |
2.5 美术教育对聋生终身受益的作用 |
2.5.1 身心健康的作用 |
2.5.2 就业方面的作用 |
2.5.3 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 |
3 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现状 |
3.1 边远地区特殊学校的美术教育及教师现状 |
3.1.1 小学 |
3.1.2 中学 |
3.1.3 高职 |
3.1.4 职专 |
3.1.5 教师 |
3.2 郑州地区特殊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
3.2.1 小学 |
3.2.2 中学 |
3.2.3 高中及高职 |
3.2.4 大专及本科 |
3.3 郑州地区与边远地区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运用现状对比及分析 |
4 聋人美术教育的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
4.1 乌鲁木齐市聋人美术教育的现状 |
4.1.1 学生的分配较合理 |
4.1.2 教师的美术专业化水平较高 |
4.1.3 学校重视美术课程 |
4.2 乌鲁木齐市聋人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
4.2.1 教学设置的不合理 |
4.2.2 教师特殊教育知识的缺乏 |
4.2.3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
4.2.4 家长与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
4.3 促进聋人美术教育作用的建议 |
4.3.1 落实学校对美术学科合理设置 |
4.3.2 加强美术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
4.3.3 加强多方合作,强化美术教育的理念 |
4.3.4 社区及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学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维语问卷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当代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完善问题研究 ——以美国代表性高校经验借鉴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论文研究背景 |
二、论文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理论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理论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理论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创业教育的内容 |
一、创业精神 |
(一) 创新精神 |
(二) 理性的冒险精神 |
(三) 机会敏感性 |
二、创业意识 |
(一) 全球视野 |
(二) 合作意识 |
(三) 意志力 |
三、创业知识 |
(一) 专业知识 |
(二) 相关领域知识 |
四、创业能力 |
(一) 自主学习能力 |
(二) 市场开拓能力 |
(三) 语言交流能力 |
(四) 组织管理能力 |
第三章 当代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历程 |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代表模式分析 |
(一) 清华大学的创新环模式 |
(二) 北航的创业园模式 |
(三) 上海交通大学的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 |
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创业教育理念不恰当 |
(二)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
(三) 校园创业文化不够丰富 |
(四) 缺乏社会力量参与 |
(五)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素质有待提高 |
(六) 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
第四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代表性案例及其经验分析 |
一、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经验分析 |
(一) “磁石模式”的创业教育模式有利于创业教育的普及推广 |
(二) 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 |
(三) 丰富多样的课外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
(四) 高质量的创业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
(五) 完善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利于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六) 利用硅谷等社会资源实现多方共赢 |
二、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经验分析 |
(一) 科学的培养目标定位利于创业意识的开发培养 |
(二)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的设立利于整合多方创业教育资源 |
(三) 创业素养良好的师资队伍推动创业教育科学发展 |
(四) 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体系设置使创业教育得以落实 |
(五) 丰富活跃的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利于创业精神的培育 |
第五章 美国代表性高校经验借鉴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策略 |
一、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 |
(一) 创业教育科学定位——培养创新型人才 |
(二) 转变高校教育理念——以创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
二、构建多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一) 不同专业实现“个性化”培养 |
(二) 不同阶段实现“持续性”培养 |
(三) 不同群体实现“差异化”培养 |
三、“双管齐下”创建高素质创业导师队伍 |
(一) 引进人才,充实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
(二) 发挥所长,优化师资队伍分工模式 |
四、培育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 |
(一) 点面结合,创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 |
(二) 多位一体,线上线下全面开花 |
五、整合利用外部资源 |
(一) 加大政府对高校创业的支持力度 |
(二) 积极谋划,强化校企合作 |
(三) 发挥创业教育中介优势 |
六、完善创业教育评价反馈体系 |
(一) 建立正确的评价观 |
(二) 建立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了新的法治时代 |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同步发展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学术回顾 |
一、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文献分析 |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研究重点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雏形初现阶段(1978-1984) |
一、改革开放为法治教育带来了契机 |
二、从小众化的法学教育过渡到大众化的法纪知识教育 |
第二节 初步发展阶段(1985-1996) |
一、普法教育拉开了法治教育的序幕 |
二、从法纪知识教育过渡到法律意识教育 |
第三节 深入发展阶段(1997-2010) |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为法治教育推波助澜 |
二、从法律意识教育过渡到法律素质教育 |
第四节 蓬勃发展阶段(2011-至今) |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法治要求 |
二、从法律素质教育过渡到法治素养教育 |
第五节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发展成果与不足 |
第二章 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反思 |
第一节 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法治知识教育更多地停留在法律知识的传播上 |
二、法治思维教育难以突破守法教育的“藩篱” |
三、法治方式教育与实践脱节 |
第二节 高校法治教育的症结反思 |
一、法治教育陷入“重知识轻能力”的误区 |
二、法治教育偏重“大水漫灌”的空洞教育 |
三、法治教育受制于传统而薄弱的师资力量 |
四、法治教育缺乏多方教育合力 |
第三章 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世界经验 |
第一节 域外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考察 |
一、法治教育目标的考察 |
二、法治教育内容的考察 |
三、法治教育方式的考察 |
第二节 世界范围内的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趋势 |
一、完善的法治教育内容和方式 |
二、整合多维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
第四章 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路径构建 |
第一节“知行统一”教育理念的构建 |
一、法治运行基本理论与实务的理解 |
二、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方式的训练 |
三、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评估方式的改革 |
第二节“三个并重”教育机制的构建 |
一、创新灵活性、多样化的法治教育模式 |
二、遵循科学性、层次性的法治教育规律 |
三、建构互动性、参与性的新型师生关系 |
第三节 新型高素质教育团队的构建 |
一、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
二、切实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
三、聘请校外精英充实高校法治教育队伍 |
第四节 协调多面式教育平台的构建 |
一、凸显高校在大学生法治教育环境中的主体作用 |
二、强化家庭在大学生法治教育环境中的基础作用 |
三、重视社会在大学生法治教育环境中的引领作用 |
四、探索社区在大学生法治教育环境中的辅助作用 |
五、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法治教育环境中的积极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案 |
(六) 研究重点、难点、拟创新点 |
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的成立背景 |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 |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 |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
(四)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存在问题 |
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的主要工作 |
(一)高等教育机构课程认证 |
(二)高等教育机构注册 |
(三)高等教育机构风险监管 |
(四)TEQSA的其他工作 |
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的运行机制 |
(一)TEQSA的输入层面 |
(二)TEQSA的操作和输出层面 |
(三)TEQSA的反馈层面 |
四、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的作用 |
(一)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
(二)加强高等教育风险监管 |
(三)调和高校与多方关系 |
(四)提升TEQSA的创新性和专业性 |
五、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的经验与不足 |
(一)TEQSA的经验 |
(二) TEQSA存在的不足 |
六、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对我国的启示 |
(一)调整政府行为模式,提升质量评估机构的主体地位 |
(二)加强法律法规保障,确保质量评估机构的独立性 |
(三)促进机构相互合作,加强质量评估机构的对外影响力 |
(四)重视专职人员培养,提高质量评估机构的专业性 |
(五)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提升质量评估机构的公开性 |
(六)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保证质量评估机构的科学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国外高校素质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市高水平高职院校双创课程设计研究 ——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刘婷婷.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2]“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亚洲潜水学院为例[D]. 黎明.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3]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D]. 李红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5]教育现代化视角下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以X省Y市两所学校为例[D]. 温双.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 潘勇涛. 东南大学, 2018(01)
- [7]边远地区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作用及现状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D]. 周梦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16(08)
- [8]当代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完善问题研究 ——以美国代表性高校经验借鉴为研究视角[D]. 孙朋朋. 山东大学, 2016(02)
- [9]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D]. 邓映婕. 华东政法大学, 2016(08)
- [10]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研究[D]. 马燕超. 西南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