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0家领先半导体制造商排名

2002年30家领先半导体制造商排名

一、2002年30位领先半导体厂商排序(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峰[1](2021)在《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的带动下,我国信息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步入稳中向好的发展阶段。在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3.3%;在2020年,其增加值达到38214亿元,同比增长16.9%,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3.76%。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是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产业。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不断渗透,信息服务业呈现服务网络化、应用平台化、软件服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态势。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持续深化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效益双提升,对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信息服务业供给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效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一是信息服务业自身发展演变有何规律,包括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点以及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演变特点;二是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作为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之一软件部分在总量以及细分行业生产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已然成为与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实现价值增值;三是从产业关联角度,细分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推动和消耗拉动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四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信息服务业如何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厘清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其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进行归纳总结,研究了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以及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二是以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与三次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细分部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演变特征。在研究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时,分别计算了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与消耗的分布概率、偏斜系数,构建了分配与消耗的洛伦兹曲线以及帕累托曲线,从而揭示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和消耗的演化特点。通过构建完全消耗累积-完全供给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分配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构建完全分配累积-完全消耗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消耗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产业波及分析,揭示了信息服务业及其子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演变规律。三是将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构建了劳动-传统资本-软件资本三要素两级嵌套标准化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在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下,软件要素、传统资本要素以及劳动要素在总量生产函数以及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的替代关系以及各自的贡献率。对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增长率与经济指标增长率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以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的占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时,采用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分别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共23年时间跨度的总量、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系统估算并验证了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和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CES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时,分别采用了非线性局部优化、全局优化以及局部-全局优化相结合的迭代算法,提高了估算的准确性。在研究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其发展的影响时,对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完整披露软件资产情况且披露数据呈平稳序列的539家上市公司的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收入比增长率以及增加值增长率等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而后,以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占比的范围以及占比的增长率对细分部门发展的影响。四是以产业关联理论为指导,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析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前向推动和后向拉动作用的变化趋势,测算了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在细分部门中间需求中占比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在细分部门中间供给中占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的揭示了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发展特点。五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编制了 2017年宏观SAM和对应的39部门微观SAM。在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进行细致分析后,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指导,以前四个部分研究成果为基础,引入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构建了以劳动要素、传统资本要素和软件要素作为初始投入的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分别模拟了人民币贬值2.59%,出口受挫(国际商品价格下降5%),资本要素价格上涨5%,劳动要素价格上涨5%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对信息服务业进行税收优惠,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等政策冲击单独以及复合叠加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市场供需、进出口、生产要素需求、居民收入、居民福利、企业收入以及政府收入等指标的影响并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探讨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的建立,将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引入模型,量化了各部门在经济约束范围内最优化行为。通过对信息服务产业政策的模拟,探明信息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信息服务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信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技术持续进步的重要推手。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呈现明显的互动关系,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信息服务新业态的涌现,而信息服务新业态的广泛渗透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催生出新的信息技术需求。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以及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总量均呈增长趋势,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在三种信息服务业态中均呈增长趋势。科技型信息服务业与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在信息服务业中的占比呈增加趋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即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比在逐渐降低,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在逐渐提高。与科技型信息服务业和生产型信息服务业相比,我国消费型信息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消费类型主要以信息传输服务为主。消费型信息服务主要供给对象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规模较低。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电信、广播和卫星传输等业务正在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增值服务迁移,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态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在信息服务业总供给和总消耗中所占份额显着增加。信息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间接经济联系更紧密,而与第三产业主要以直接经济联系为主。信息服务业具有非常强的内生增长性,其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对自身的直接消耗增长约5.5倍,完全消耗增长了约5.8倍。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存在不均等分配和不均等消耗且不均等程度在逐渐加大。由于间接分配和间接消耗的存在,信息服务业直接分配和直接消耗的不均等程度均高于完全分配和完全消耗的不均等程度。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分配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消耗累积的不同,而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消耗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供给累积的不同。在信息服务业的子行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强而拉动作用不显着,属于强制约部门。三是采用本文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和国家统计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期间总量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更加合理准确。软件要素在总量和部分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提高了要素间的替代弹性,促进了要素资源高效合理流动,发挥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当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要素进入总量生产函数时,劳动要素与传统资本要素的替代弹性,技术效率参数以及规模报酬参数均提高。当软件要素与劳动要素进行合成时,将提高劳动要素的贡献率。在细分部门生产过程中,随着软件资产占比的不断提高,软件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传统资本要素之间由不显着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显着替代关系,由弱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强替代关系。在539家上市公司中,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等经济指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高达82.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达到40.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表明: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经济的影响呈现“回归”特点。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高,将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上限,如果继续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过度投资”问题;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低,则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下限,如果不能及时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投资不足”问题。四是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均显着高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而由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效应较第三产业更强,从而缩小了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的差距。整体来看,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呈现逐渐加深趋势。五是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抑制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提高就业,但会造成物价上涨,存在通胀的风险。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促进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导致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趋缓。资本要素价格上涨或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均使生产成本上升,进而使国内总需求下降。细分部门因分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要素间替代关系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变化趋势。对信息服务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或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均对国民经济产生正向作用。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将通过“政府让利信息服务类企业”,进而惠及对信息服务高消耗类产业,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实施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的政策时,则通过提高信息服务业需求,进而带动信息服务业高消耗类企业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劳动要素价格上涨或资本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者抵消因要素价格上涨而对经济产生的负向作用。

许海霞[2](2021)在《国家大基金对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融资约束视角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集成电路一直以来被全球宏观经济学家称为印钞机行业,因此其在全球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逐渐成为不同国家之间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经历着快速增长的变化,但集成电路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值得重视。一方面,目前我国集成电路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严重依赖进口,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近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逆差,集成电路产品仍为我国单一最大宗商品。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公司半导体芯片生产及技术起步都较晚,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仍然保持较低的自给率。为了攻克“中国芯”问题,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发展,产业链主要环节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同年9月,国家财政部等共同发起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家大基金”)在《纲要》的指导下正式成立。截至2018年底,国家大基金一期募集完毕,成功兑现首期规模的有效承诺,投资进度提前9个月,实际出资额达到规模1,380亿元。国家大基金的建立起到了杠杆作用,使得集成电路初创企业获得了相对此前更加充沛的资金支持,同时集成电路产业在多个关键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基于这种研究背景,分析出国家大基金对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家大基金一期的投资时间2014-2018年为时间窗口,使用69家沪深A股集成电路上市公司相关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家大基金对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首先,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国家大基金对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然后,引入融资约束变量,重点关注融资约束与国家大基金交叉项的系数,检验国家大基金是否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的制约,从而提升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其次,按产权性质将样本企业划分为非国有企业组和国有企业组,分别进行回归,以检验企业产权性质不同对国家大基金的创新引导效应的影响,即国家大基金的创新引导效应是否存在异质性。最后,考虑创新需要保持投入的稳定和连续,将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并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估计。最终得出以下实证结论:(1)国家大基金能促进集成电路企业的创新投入,并且这种正向影响程度是较大的;(2)国家大基金会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从而促进集成电路企业的创新投入;(3)与国有企业相比,国家大基金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从而促进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的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4)创新投入具有连续性,上一年的创新投入会对当年的创新投入产生正向影响;(5)区域层面的科学技术支出、产业结构水平对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显着正向影响;(6)企业层面的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净资产收益率对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显着正向影响,集成电路产业链龙头企业更倾向于加大研发投入并参与创新竞争。

李颖婷[3](2021)在《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基于贸易计价视角》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但是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水平较低,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存在明显的不匹配。在此背景下,中国是否能够借助于贸易体量优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以贸易计价为切入点,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为落脚点,针对亚洲价值链遵循的定价范式框架,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进行深度剖析,旨在回答“人民币是否能够在亚洲区域内的贸易计价中发挥作用”这一问题。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研究贸易计价的机制,并构建两国小型开放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检验在各种定价范式框架下,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其次,本文基于亚洲价值链的结构特征,就人民币作为亚洲区域内的贸易计价货币这一论点,提出两点推论。一是从总量层面看,如果人民币在亚洲地区履行贸易计价货币的职能,那么亚洲各国货币与人民币具有较强的汇率联动性并且汇率变动的方向符合亚洲价值链的特征。二是从具体影响层面看,如果人民币能够在亚洲地区起到贸易计价的作用,那么亚洲区域内贸易符合以出口国本币计价(PCP)与以进口国本币计价(LCP)相结合的定价范式。最后,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上述两点推论。一是基于汇率的高频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分析和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讨论亚洲地区的汇率特征,以检验第一点推论。二是基于贸易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研究人民币、美元与亚洲各国本币的汇率传递和贸易的汇率弹性,以检验第二点推论。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本文通过典型事实分析,讨论亚洲价值链的结构,发现中国是亚洲价值链的枢纽、亚洲各国的中间品出口目的国、以及美国在亚洲地区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并且亚洲各国货币与人民币存在较强的联动性。二是基于亚洲价值链的结构,亚洲各国从中国的进口贸易和向中国的出口贸易分别遵循PCP与LCP定价范式框架。这表明人民币在亚洲地区起到贸易计价的作用,并且在亚洲各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亚洲各国的企业承担了更高的汇率变动风险。三是美元汇率变动会显着影响亚洲各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但是回归系数的方向不符合以美元计价的主导货币定价范式(DCP)的理论框架。该结果很可能是因为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需求端位置,进而美元汇率变动从需求侧影响亚洲的区域内贸易。四是相较于其他产品,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最终品和简单价值链中的贸易品的影响更强。随着亚洲价值链的复杂程度提升,增加我国与亚洲各国的最终品贸易往来,是巩固人民币作为亚洲地区计价货币职能的可行方法。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拓宽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并将亚洲价值链的结构纳入分析框架。从研究视角看,现有文献主要检验了人民币作为锚定货币的作用,本文以贸易计价为研究视角,讨论从贸易渠道提升人民币在亚洲地区影响力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从理论假设条件看,本文放松了贸易仅符合单一定价范式的假设,并且在传统的PCP和LCP定价范式的基础上,加入了DCP定价范式,研究亚洲区域内贸易符合的定价范式框架。从实证模型看,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将亚洲价值链的结构特征加入分析框架,并区分了贸易产品类别与行业,更加详细地检验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

周红芳[4](2021)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文中研究说明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发展。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大国竞合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从经贸领域蔓延至科技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微观层面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制约,全球科技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跨国公司的逐利行为和数字产业的技术革新都会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科学从本质上讲是无国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随着全球化研发和生产的发展以及跨国学术研究网络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愈发是一个全球合作的过程。从我国国内创新情况看,开放水平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彰显了高层次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但是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广泛吸收耗散结构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制度经济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理论知识,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纵贯式结构,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对策建议。在全文中,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②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系目标、运行环境是怎样?作为最鲜明的特征,开放度该如何衡量?③如何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在梳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构成要素、主要特点、建立原则、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等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论文根据马克思对创新形式的划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分析框架:生产力层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中,三大创新活动表现为: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体系中,科学创新是基石,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根据以上分析框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对创新开放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下逆全球化形势对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最后根据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等主要国家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经验和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开放是经济增长的外在环境。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并不充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既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第二,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建立起来的全面而开放的创新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公共与私有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内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外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体系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等特征,有内向型开放和外向型开放两种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活动国际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实现,国家应注重对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加大对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跨国并购和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研发国际化,根据马克思全球化理论,要注意区分研发国际化的双重影响,趋利避害。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要在全球实现创新资源的配置,还会受到国际规则的影响。中国应该增强国内外规则的协调性,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国际治理的能力。第四,从知识开放、技术开放、资本开放、人才开放和制度开放五个要素分析,中国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水平十分有限,创新要素跨国流动水平不高,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借鉴美国、日本等创新强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应从科学创新开放、技术创新开放、制度创新开放以及三大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创新开放度,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第五,从新中国时期的巴统协议,冷战时期的瓦森纳协定,到中美贸易战,再到疫情期间中美科技领域部分脱钩,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从未停止。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应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科技合作,探索更加柔性,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主动引领全球治理良性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赵鑫[5](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李荣胜[6](2020)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形成,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看,各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快速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我国在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中,能否紧扣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信息产业、非信息产业以及产业生态能否跟得上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能否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率,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现有研究成果无法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激发了作者的研究兴趣,特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为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不仅对丰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方面最新、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借鉴,接受启迪。二是在理论上,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一方面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中,归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考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特点,将二者对比分析,揭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本质。三是在实证上,选取能够反映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及其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熵值法权重模型(Entropy Weighting Method)、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 Model)等计量模型,采用中介效应逐步法(Causal Steps Approach)以及超效率DEA包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测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验证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产业间和产业生态化升级,分析居民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察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运营效率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四是揭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构建“二步三级”指标体系,在熵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基础上合成了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指数,并且该指数显示2001-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二是验证了信息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较显着影响。从60个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升级有显着影响的实证结果有48个,其中具有正影响的43%,负影响的占37%,二者占所有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的80%。三是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有一定中介效应。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升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60个模型中,人均消费支出在其中的48个模型中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占比80%,说明人均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大部分指标均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直接或者通过消费间接驱动产业升级的基本论点。四是总体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相对稳定。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2002-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运营效率的均值为1.0239。按照模型效率判断标准,该经济效率值大于1,反映该期间全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整体上有效率。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着眼信息技术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侧同时,把信息类和非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侧也考虑在内,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分析上的有机结合。第二,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5G、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中,归纳新兴产业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实践阶段,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特点和本质。第三,本文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不仅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消费在该作用过程中起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我国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却伴随着某些年份、某些省份、某个阶段缺乏经济效率的问题。这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深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郑霄鹏[7](2014)在《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战略与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逐步成长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长期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弥补国内技术和资本差距,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企业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的缺失,导致中国企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陷入“技术依赖路径”的困境。因此,在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技术寻求型OFDI已成为中国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突破产业发技术瓶颈、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和现实选择。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开展技术寻求型OFDI提升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并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尤其以获取型先进技术、品牌、经营管理经验、市场营销体系等战略资产为目标的技术寻求型OFDI,对传统的FDI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极大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企业的视角,结合相关研究的前沿成果,系统梳理了技术寻求型OFDI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从逆向溢出效应的视角研究了跨国公司OFDI的技术寻求动因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重点探讨了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主体特征差异、行业特征差异、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动因、进入模式等战略分析,最后落脚于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绩效分析,本文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企业的OFDI实践,在继承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综合来看,本文认为,由于逆向溢出效应的存在,技术寻求型OFDI不仅成为跨国公司提升竞争优势的工具,而且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企业发展企业特定优势从而实现竞争优势转型和升级的迫切需要,驱动着中国企业到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寻求型OFDI;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中心)及构建战略联盟是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寻求型OFDI的典型模式,其中又以跨国并购和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中心)最为突出。两种模式的实施效果均有赖于逆向溢出效应的实现,而逆向溢出效应的强弱则受制于企业内外各种因素,其中企业吸收能力和整合过程至关重要。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长期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进外资战略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技术落后的状况的观点,技术寻求型OFDI是提升中国企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和有效途径。

陈蕾[8](2011)在《基于创新系统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且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能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等问题日益暴露并成为人类发展的拦路石。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以及改变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新动力,世界各国都试图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约束,从而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科技创新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成为各国和地区获取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国都开始认识到自主创新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区域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作用,并通过积极主动的计划、措施和政策鼓励自主创新的实施。当代世界的竞争最终演变成了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使得区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区域经济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不断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其经济竞争力,已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世界瞩目的高速发展,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了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要看到,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少,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滞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等等。这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历史和现实都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是买来的,一个国家要想从根本上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大批的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并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领战略制高点、主动权。为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做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而自主创新的区域化研究对于创新型国家战略真正落实具有重要意义。用创新系统的理论和思想来研究区域自主创新问题,对把握区域自主创新各构成要素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区域自主创新的整体状态和运行绩效起着很关键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国内一些关于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研究缺乏对其构成要素互动关系的研究,比较片面,不够完整,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也比较匮乏。因此,对全国及各地区的自主创新现状及能力评价进行广泛、深入和科学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研究就是基于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全文共分为八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和路径以及结构安排、文章的创新和不足等内容。第2章,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综述及研究现状。分别从古典经济学家的技术进步思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技术进步理论、经济地理学中的创新思想、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发展对创新系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回顾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对相关理论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学术界的相关观点进行了简要综述。第3章,区域自主创新的基本问题研究。本章主要在对我国学者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区域自主创新概念、内涵和构成的理解。从创新系统构成的角度,分别对区域自主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行为特征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阐明了区域自主创新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作为后续研究的铺垫。第4章,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现状及特征研究。在第3章基本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总体的投入-产出情况、区域自主创新各个主体自主创新的现状以及区域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描述,从而对各个创新主体在自主创新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区域自主创新环境的发展现状进行宏观的把握,为下一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现实依据。第5章,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本章在上述几章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进行了明确。从创新系统构成的角度,为突出区域自主创新主体、区域自主创新环境、运行机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载体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系统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于从创新系统角度分别考察区域自主创的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服务能力、创新支撑能力以及区域自主创新的综合能力。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不包括西藏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集成评价,将各省级区域按其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划分为领先型区域、优势型区域、潜力型区域和后进型区域。第6章,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分析。在第5章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集成评价基础上,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当前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根据对各省级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分类,对不同类型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下文相应对策措施的提出提供实践指导。第7章,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对策研究。在以上各章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思路,并针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现状以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特征提出了总的对策和措施;此外,针对不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分类的对策和措施,试图为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建议。第8章,结论。对整篇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可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和可能。

栗宝卿[9](2010)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文中指出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传统化石类能源的资源稀缺性以及其消耗带来环保和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显现,历史上的四次能源危机和传统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危害给人类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并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战略重点,发展可再生、清洁的替代能源成为全球的迫切要求。以风电、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可持续循环利用的优势,随着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其价格逐步降低,部分可再生能源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与此同时,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高技术属性,发展可再生能源已不止是解除全球常规能源逐步枯竭和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的一系列约束,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带动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革命的动力,甚至把它称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我国化石类能源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过多地依赖以煤为主的化石类资源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和应对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巨大的压力,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还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依赖化石类能源满足未来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无论从资源禀赋和环保以及国际气候变化规则角度看都是不允许的。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较好,根据目前的测算看,总蕴藏量达50亿千瓦以上,如果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现实的必然选择,对促进我国低碳可持续发展、消除资源约束、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树立国际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能源利用历史的角度看,能源替代是个漫长的过程,历史的经验表明,即使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一次世界性的能源系统替换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需要人类做出巨大努力,可再生能源目前虽然已初步具备替代的属性,但其作为完全替代性能源的发展过程仍将是漫长的,需要财税政策长期地支持,对此我国要有充分的准备。促进可再生能源财税政策的实施,首先要遵从可再生能源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可再生能源技术原理、运行方式和特性具体分析看,可再生能源具有的高技术、外部性、产业化、资金密集型和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六个主要特性。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可划分为研发、示范、产业化发展、商业化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瓶颈和所需政策都有所不同。从产业发展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市场、研发、资本、政策是其主要动力因素,在四个因素中,市场和研发又是最重要的因素,政策和资本均围绕市场和研发两个要素展开。我国在制定和实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过程中,要结合上述规律和技术及市场现状,首先要清晰目前和未来重点发展什么?什么时候发展?怎样实现高效发展等问题。从矫正可再生能源外部性、市场失灵角度看,结合可再生能源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国家财政、税收职能。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发展初期,国家主导,财税支持是促进其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借鉴世界典型发达国家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国在制定相关促进政策时,需要强调国家的主引导作用,避免单纯强调技术因素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区别发展阶段一律施以激励政策等问题。同时要注重发展目标的清晰性、层次性,对资源禀赋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详加识别、重视项目运营,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具体化和稳定性,财税政策支持要有足够性以及注意协调相关利益方的平衡等要素。把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建立在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基础上,通过建立国家统一的管理机构,清晰财税政策的目标,把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确保政策的执行效率。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保持资源禀赋与种类发展、资本和技术、速度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产业上下游、各发展阶段以及与国际气候变化规则七个方面的总体协调。根据可再生能源整体发展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项目示范、产业化发展以及商业化四个阶段的规律,财税政策实施必须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且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种类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总体来说,财政政策注重于前三个阶段,税收政策侧重于后两个阶段,总体过程看,财税激励政策趋于由强转弱。从我国资源禀赋和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各种类技术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看,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排序是积极发展小水电和风电,稳妥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地热能,谨慎发展海洋能是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明智选择。分析当前我国不同种类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和和政策现状表明,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取得巨大成绩,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几乎所有可再生能源种类的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立法缓慢,操作性不强,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不够完善,资源环境效益缺失,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定期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根据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和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阶段,对我国实施的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未来总量收支状况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按照我国发展需求目标,可再生能源基金不足以弥补未来的项目补贴需求,由于当前火力发电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尽快疏导电价矛盾已成为我国当务之急,否则,将影响到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一个占据电力市场较大部分的火力发电巨额亏损,而可再生能源一枝独秀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由于当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化石类能源以及更加环保的成本外部性并没有显性化,根据当前技术条件和国际市场相关交易情况,对资源与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进行量化测算结果显示,在完全成本的口径下,目前可再生能源并不比传统能源价格更高,且未来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进一步增强,可再生能源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其产品价格将更具有竞争性。此外可再生能源本身具有的因地制宜开发的特点,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财税政策目前还有缺失,符合可再生能源自身特性(分布式能源)出发的市场政策亟待建立;面向公众团体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引导政策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目前的政策现状,我国财税政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主要包括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上下游以及横向要统筹;财税政策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财政税收政策要综合引导,各有侧重以及保持政策具体公开而透明、建立定期评估机制等原则。在财政支持具体政策方面,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清晰财政支持目标效果,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本负担兼顾东西部差距,借鉴《京都议定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施行差别化的负担机制;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发挥政府采购作用等。在税收政策方面,需要尽快清晰和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适用税法、清晰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激励细则。关于资源税和碳税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资源和环境以及经济技术现状,应该采取小步走的渐进式方案,总体看“征比不征好、早征比晚征好”此外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除财政税收激励政策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大问题和矛盾需要尽快解决,比如:强化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国家级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传统电力企业与电网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影响不容忽视,协调好相关利益是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疏导当前电价矛盾和以电价机制引导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重视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作用等等方面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总之,本文大量的实证材料,从人类能源利用历史、资源环境出发,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源、环境、气候变化三大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能源转换难度,论证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性和紧迫性。从可再生能源技术、经济性分析出发,论证了可再生能源固有的客观规律和准公共产品属性,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全面、整体的分析。通过考察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以及可再生能源规划,考察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和突出矛盾,试图跳出单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本身,从更宽广的视野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环境,提炼出内外部影响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从分析出的问题和矛盾出发,结合未来发展的规模、未来的成本走势及补贴政策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财税支持的渠道和方式以及相关利益方的补偿等方面进行综合归纳,提出详细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指导原则和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寄希望于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鉴于可再生能源种类较多,难以——详细论证,本文侧重于占可再生能源较大比例的电力部分进行了论述。

蒲华林[10](2009)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 ——基于中国贸易增长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显示,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显着的改善,中国出口产品的成熟度已经接近OECD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中国的要素禀赋变化并不能够对此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统计变化做出强有力的解释。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传统的进出口贸易统计分析均假定一个产品的生产是在同一个国家/地区完成的,生产要素是不可以跨国界流动的(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比如国际直接投资被视为会替代国际贸易);同样,基于垄断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的新贸易理论也不能够强有力地解释发达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这种贸易模式,因为该理论所假定的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偏好和相似的人均购买力水平也不能够成立。因此,我们必须利用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解释新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国内外学者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研究在20世界90年代以后渐成热点,他们以不同的概念研究这同一种国际分工和贸易现象并建立了包括一般均衡分析在内的不同理论模型。但是,他们的研究存在几个主要缺陷:一是没有建立一个逻辑连贯一致的分析框架解释国际分工从产业间演变到产品内的路径,也没有指明国际分工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没有从生产组织形式的角度分析产品内国际分工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三是将研究重点集中在理论模型分析、全球或区域分工分析、投入产出表分析等方面,迄今为止,尚无学者从零部件进出口的角度研究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现状,而在假定服务环节的分工数据不可得的前提下,零部件研究角度可以最直接、最直观、最真实地反映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现状。因此,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加工贸易和零部件进出口统计数据等资料,在梳理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释国际分工演变路径,轨迹的“要素禀赋差异——专业化经济——交易效率(ESE)”模型,总结了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基本决定因素;在全球生产网络组织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三维框架来分析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组织形式,并提出了三种典型治理模式;详细分析了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现状、主要影响因素、获取的价值和利益。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以零部件进出口为主要载体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但是,无论是制成品还是零部件国际分工,中国获取的分工价值和利益都非常微薄。为此,本研究提出了提高中国出口商品国内价值含量,增进中国国民分享国际分工福利,实现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2002年30位领先半导体厂商排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30位领先半导体厂商排序(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关键概念说明
        1.3.1 研究对象
        1.3.2 关键概念说明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本要素估计
        1.5.2 替代弹性估计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信息化社会理论
        2.1.2 产业关联理论
        2.1.3 生产要素理论
        2.1.4 一般均衡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信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2.2.2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互动发展
        2.2.3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的相关研究
        2.2.4 信息服务业CGE的相关研究
    2.3 相关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3.1 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1 科技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2 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3 生产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2 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
        3.2.1 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经济指标表征
        3.2.2 信息服务业态内部结构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4.1 信息服务业前向关联特征分析
        4.1.1 信息服务业前向直接关联特征分析
        4.1.2 信息服务业前向完全关联特征分析
        4.1.3 信息服务业前向间接关联特征分析
    4.2 信息服务业后向关联特征分析
        4.2.1 信息服务业后向直接关联特征
        4.2.2 信息服务业后向完全关联特征
        4.2.3 信息服务业后向间接关联特征
    4.3 信息服务业产业波及分析
        4.3.1 推动力系数
        4.3.2 影响力系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的生产要素性质
    5.1 资本存量估算研究
    5.2 软件资产在总量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2.1 总量CES生产函数构建
        5.2.2 总量CES生产函数数据
        5.2.3 总量CES生产函数估算结果
    5.3 软件资产在细分部门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3.1 细分部门CES生产函数构建
        5.3.2 细分部门格兰杰因果检验
        5.3.3 细分部门决策树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融合研究
    6.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
        6.1.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需求
        6.1.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需求
    6.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
        6.2.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
        6.2.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供给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息服务业CGE模型构建和政策模拟
    7.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与SAM编制
        7.1.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
        7.1.2 SAM编制
    7.2 CGE系统搭建
        7.2.1 生产模块
        7.2.2 收入和需求模块
        7.2.3 价格模块
        7.2.4 国际贸易模块
        7.2.5 均衡闭合模块
    7.3 模拟方案设计和软件执行
        7.3.1 国内外环境因素
        7.3.2 模拟说明
        7.3.3 经济形势模拟
        7.3.4 产业政策模拟
        7.3.5 复合模拟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存在的不足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I
附录J
附录K
附录L
附录M
附录O
参考文献

(2)国家大基金对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融资约束视角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
        1.4.1 主要贡献
        1.4.2 不足之处
第2 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面
        2.1.2 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方面
        2.1.3 文献评述
    2.2 集成电路概念界定
    2.3 相关理论
        2.3.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3 优序融资理论
        2.3.4 信号传递理论
        2.3.5 代理成本理论
第3 章 国家大基金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投入的现状
    3.1 国家大基金的现状
        3.1.1 国家大基金的介绍
        3.1.2 国家大基金的投资现状
    3.2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现状
        3.2.1 全球
        3.2.2 中国
        3.2.3 小结
    3.3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投入的现状
        3.3.1 创新投入规模
        3.3.2 创新投入强度
        3.3.3 小结
第4 章 国家大基金影响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的机制分析
    4.1 融资约束影响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的机制分析
    4.2 国家大基金与融资约束影响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的机制分析
第5 章 国家大基金影响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设计
        5.1.1 数据来源
        5.1.2 变量界定
        5.1.3 模型构建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5.2.1 KZ指数的构建
        5.2.2 基准回归
        5.2.3 异质性检验
        5.2.4 内生性检验
    5.3 实证小结
第6 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国家大基金二期方面
        6.2.2 集成电路企业方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基于贸易计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研究
        一、国际货币相关研究
        二、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三、基于贸易视角的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节 贸易计价与定价范式
        一、贸易定价范式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理论模型框架
    第三节 贸易计价与汇率变动
        一、贸易与全球价值链
        二、贸易与汇率变动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典型事实:人民币影响力与亚洲价值链结构
    第一节 国际货币影响力测度
        一、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
        二、人民币影响力的测度框架
        三、贸易计价视角的人民币影响力
    第二节 亚洲价值链结构特征
        一、亚洲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
        二、中国在亚洲价值链的位置
    第三节 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与中国的国际贸易
        一、人民币使用与中国贸易份额的错配
        二、基于贸易计价的人民币区域化潜力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贸易计价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贸易计价的机制
        一、贸易定价范式的判别方法
        二、贸易定价范式与亚洲价值链结构
    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的贸易计价模型
        一、理论模型推导
        二、理论模型的动态分析
    第三节 人民币贸易计价的相关推论
        一、推论Ⅰ:亚洲地区汇率变动的特征
        二、推论Ⅱ:人民币汇率传递的特点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亚洲货币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亚洲货币与人民币的汇率联动性研究
        一、实证模型与数据描述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二节 亚洲货币与人民币的汇率非对称变动
        一、实证模型与数据描述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汇率传递与汇率弹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基准模型
        一、实证模型与数据描述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二节 扩展模型
        一、实证模型与数据描述
        二、实证结果分析:分产品类别
        三、实证结果分析:分行业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一、贸易数据的形式
        二、稳健性检验结果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附录 Ⅰ:理论模型公式整理与对数线性化计算
    一、理论模型均衡公式整理
    二、对数线性化计算过程
附录 Ⅱ:Dynare代码
    一、PCP定价范式
    二、LCP定价范式
附录 Ⅲ:亚洲价值链的典型事实补充
    一、亚洲价值链国家贸易结构的详细分析
    二、全部行业的贸易网络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我国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1.4.2 具体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2.1 思想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2.1.3 简要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3 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依据
    3.1 理论依据
    3.2 历史依据
    3.3 现实依据
4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4.1 基本概念
        4.1.1 国家创新体系
        4.1.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4.1.3 相关概念辨析
    4.2 构成要素
        4.2.1 行为主体因素
        4.2.2 投入和产出因素
        4.2.3 环境因素
    4.3 主要特点
        4.3.1 开放性
        4.3.2 系统性
        4.3.3 流动性
        4.3.4 安全性
    4.4 建立原则
        4.4.1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
        4.4.2 坚持两种创新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结合原则
        4.4.3 坚持体现本国国情与符合国际规范相结合原则
        4.4.4 坚持开放合作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原则
    4.5 目标体系
        4.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5.2 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4.5.3 提升本国在全球创新网络竞争力
    4.6 创新活动
        4.6.1 科学创新
        4.6.2 技术创新
        4.6.3 制度创新
        4.6.4 三大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4.7 体系运行
        4.7.1 运行模式
        4.7.2 运行机制
        4.7.3 运行环境
        4.7.4 演化路径
    4.8 开放水平的测度
        4.8.1 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因子
        4.8.2 创新开放度衡量指标体系
5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一: 科学创新
    5.1 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
        5.1.1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主体
        5.1.2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地
        5.1.3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地
    5.2 创新形式:科学研究国际化
        5.2.1 人才培养国际化
        5.2.2 科研活动国际化
        5.2.3 科研成果国际化
    5.3 基于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国际化
        5.3.1 国际大科学研究
        5.3.2 “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
6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二: 技术创新
    6.1 创新主体:企业
        6.1.1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
        6.1.2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6.1.3 企业是技术发明的主体
    6.2 创新形式:研发国际化
        6.2.1 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6.2.2 实施跨国并购
        6.2.3 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6.3 研发国际化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双重影响
        6.3.1 有利影响
        6.3.2 不利影响
7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三: 制度创新
    7.1 创新主体:政府
        7.1.1 政府是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者
        7.1.2 政府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导者
        7.1.3 政府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者
    7.2 创新形式: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7.2.1 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7.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7.2.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7.3 国际规则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
        7.3.1 影响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国际规则
        7.3.2 相关国际规则变化趋势
        7.3.3 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
8 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8.1 发展历程
        8.1.1 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
        8.1.2 起步阶段(1978年—1991年)
        8.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11年)
        8.1.4.深度融合阶段(2012年至今)
    8.2 创新活动
        8.2.1 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
        8.2.2 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
        8.2.3 以政府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8.3 开放水平测度
        8.3.1 国际比较
        8.3.2 总体评价
    8.4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8.4.1 逆全球化下的挑战
        8.4.2 开放合作是大势
        8.4.3 中国优势
        8.4.4 应对策略
9 国际经验和重要启示
    9.1 国际经验
        9.1.1 美国经验
        9.1.2 日本经验
        9.1.3 德国经验
        9.1.4 以色列经验
    9.2 重要启示
        9.2.1 正确认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关系
        9.2.2 正确认识自主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关系
        9.2.3 正确认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9.2.4 正确认识局部开放和全面开放的关系
        9.2.5 正确认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9.2.6 正确认识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关系
        9.2.7 正确认识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关系
        9.2.8 正确认识完善国内创新环境与进—步扩大创新开放的关系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1.2.6 文献评述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1.3.1 市场失灵理论
        1.3.2 财政相关理论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1.3.5 理论评述
    1.4 主要概念界定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1.4.3 财政支持机制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1.6.1 本文的创新
        1.6.2 存在的不足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4.2.3 回归结果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7.6.3 加强人员交流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4 主要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信息技术的研究
        2.1.1 信息技术及其测度
        2.1.2 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2.2.1 产业升级的概念
        2.2.2 产业升级的测度
        2.2.3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和后续影响
        2.2.4 产业升级路径
    2.3 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2.3.1 信息化、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
        2.3.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产业升级
        2.3.3 智能化和产业升级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与研究启示
        2.4.1 研究成果评论
        2.4.2 几点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3.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3.1.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媒介延伸
        3.1.2 信息媒介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3.2 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
        3.2.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路径
        3.2.2 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趋势
        3.2.3 信息革命浪潮与经济形态新概念的叠现
    3.3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3.2.1 直接动力机制
        3.2.2 间接动力机制
    3.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3.3.1 基本传导机制
        3.3.2 互动传导机制
        3.3.3 时序传导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分析
    4.1 从语言到AI:全球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及特点
        4.1.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4.1.2 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特点
    4.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特点
        4.2.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阶段
        4.2.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4.3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本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构建与测度研究
    5.1 构建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
        5.1.1 常见的信息技术水平测度方法
        5.1.2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求解
        5.2.1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模型的计算和求解
    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测度分析
        5.3.1 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5.3.2 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5.3.3 时间分异特征
        5.3.4 空间分异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6.1 模型构建
        6.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6.1.2 变量设计
    6.2 计量分析
        6.2.1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6.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6.2.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6.3 实证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分析
    7.1 经济效应分解及其测度模型
        7.1.1 经济效应的核心:效率
        7.1.2 经济效应的总括与分解:运营效率、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7.1.3 经济效应的测度:超效率DEA模型及变量设定
    7.2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2.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总经济效率分析
        7.2.2 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2.3 信息技术对产业间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2.4 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化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特征分析
        7.3.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效率具有差异性
        7.3.2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效率平稳性和均衡性
        7.3.3 时间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效率趋于稳定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问题
        8.1.1 信息技术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非均衡发展
        8.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8.1.3 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中介作用有待挖潜
        8.1.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伴随着低经济效率问题
    8.2 政策建议
        8.2.1 给予信息制造业技术R&D适度政策倾斜
        8.2.2 加大对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8.2.3 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8.2.4 充分发挥消费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催化作用
        8.2.5 激发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
        8.2.6 鼓励信息产业优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8.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战略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技术
        1.2.2 对外直接投资
        1.2.3 技术溢出效应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一节 关于技术寻求型OFDI理论研究
        2.1.1 关于技术寻求型OFDI概念研究
        2.1.2 关于技术寻求型OFDI动因研究
        2.1.3 关于技术寻求型OFDI条件研究
    第二节 技术寻求型OFDI实证研究
        2.2.1 基于生产率视角的实证研究
        2.2.2 基于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研究
        2.3.1 关于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理论研究
        2.3.2 关于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实证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的现状与特征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技术寻求型OFDI现状及特征
        3.1.1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OFDI的成长与壮大
        3.1.2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OFDI行业分布及地区变化
    第二节 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现状及特征
        3.2.1 中国OFDI现状
        3.2.2 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对发达国家的实践状况
        3.3.1 中国对欧盟技术寻求型OFDI状况分析
        3.3.2 中国对美国技术寻求型OFDI状况分析
第四章 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主体分析
    第一节 中国企业OFDI主体现状
        4.1.1 中国企业市场主体总体状况
        4.1.2 国有企业的发展
        4.1.3 民营企业的发展
    第二节 国有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分析
        4.2.1 国有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
        4.2.2 国有企业OFDI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民营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分析
        4.3.1 民营企业OFDI面临的问题
        4.3.2 民营企业OFDI的发展潜力
第五章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行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行业变迁
    第二节 中国企业OFDI各行业生产率的核算及分解
    第三节 中国各行业OFDI技术进步效应的灰色关联分析
        5.3.1 中国各行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估算
        5.3.2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行业差异分析
    第四节 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5.4.1 产业发展概况
        5.4.2 中国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5.4.3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战略分析
    第一节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动因
        6.1.1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动因分析
        6.1.2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企业TSOFDI进入模式战略及其机理分析
        6.2.1 绿地投资OFDI技术提升及其机理分析
        6.2.2 跨国并购OFDI模式的技术提升
        6.2.3 战略联盟技术投资方式的技术提升
        6.2.4 国际研发中的技术提升
    第三节 技术寻求型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博弈分析
        6.3.1 基本模型
        6.3.2 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绩效分析
    第一节 技术寻求型OFDI绩效:理论分析
        7.1.1 模型设定
        7.1.2 模型结论
    第二节 中国企业技术进步途径测算及其关系
        7.2.1 变量选取及测算
        7.2.2 对外直接投资与其他技术进步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绩效实证分析
        7.3.1 文献回顾
        7.3.2 理论假设
        7.3.3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第四节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绩效实证分析
        7.4.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7.4.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创新系统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1.5.1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1.5.2 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2 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综述及研究现状
    2.1 "创新"的相关理论
        2.1.1 古典经济学家的技术进步思想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技术进步
        2.1.3 经济地理学中的创新
        2.1.4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1.5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2.1 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溯源
        2.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2.3 区域创新系统
        2.3.1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2.3.2 区域创新系统的类型
        2.3.3 组织结构及功能
        2.3.4 实证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区域自主创新的基本问题研究
    3.1 我国学者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研究综述
        3.1.1 自主创新
        3.1.2 区域自主创新
        3.1.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3.2 区域自主创新的内涵及实现形式
        3.2.1 区域自主创新的内涵
        3.2.2 区域自主创新实现形式
    3.3 区域自主创新中主体要素的行为特征
        3.3.1 区域自主创新中的企业
        3.3.2 区域自主创新中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3.3.3 区域自主创新中的中介服务机构
        3.3.4 区域自主创新中的政府
        3.3.5 区域自主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联系
    3.4 区域自主创新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
        3.4.1 区域自主创新的内部运行机制
        3.4.2 区域自主创新运行的外部环境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现状及特征研究
    4.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总体投入-产出现状及特征
        4.1.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资源投入
        4.1.2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成果产出
    4.2 我国各区域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现状及特征
        4.2.1 企业
        4.2.2 高校和研究机构
        4.2.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4.2.4 政府
    4.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环境的现状及特征
        4.3.1 基础设施环境
        4.3.2 宏观经济环境
        4.3.3 金融环境
        4.3.4 政策、制度和法律环境
        4.3.5 教育环境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
    5.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概述
        5.1.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概念的理解
        5.1.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
    5.2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5.2.2 指标选取的原则
        5.2.3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5.2.4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5 评价方法
    5.3 基于多层次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5.3.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5.3.2 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因子分析
        5.3.3 创新载体能力的因子分析
        5.3.4 创新支撑能力的因子分析
        5.3.5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因子分析
    5.4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
        5.4.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各构成要素的聚类分析
        5.4.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集成聚类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分析
    6.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特征
        6.1.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整体偏低,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6.1.2 各区域在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上发展并不协调
        6.1.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6.1.4 区域自主创新网络基本形成,但各构成要素之间缺乏互动
        6.1.5 不同类型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特征
    6.2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及评价
        6.2.1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特征
        6.2.2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6.3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及评价
        6.3.1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
        6.3.2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6.4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及评价
        6.4.1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
        6.4.2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6.5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及评价
        6.5.1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
        6.5.2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6.6 本章小结
7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对策研究
    7.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思路
        7.1.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1.2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思路
    7.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国际经验
        7.2.1 美国
        7.2.2 日本
        7.2.3 韩国
    7.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和措施
        7.3.1 加大区域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
        7.3.2 鼓励企业成为区域自主创新主体,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7.3.3 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和知识创造中的主力作用
        7.3.4 加强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基础载体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7.3.5 建立健全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机制,完善区域自主创新环境
        7.3.6 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力资源的培养
    7.4 我国各类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7.4.1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7.4.2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7.4.3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7.4.4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四、全文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安排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意义
    第一节 世界和我国能源现状
        一、能源利用历史概述
        二、世界能源储量及消费总体状况
        三、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消费状况
        四、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第二节 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对环境影响
        一、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危害
        二、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第三节 传统能源利用与全球气候变化
        一、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
        二、电力产业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的危害
        四、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第四节 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方向
    第五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资源情况
        一、水能
        二、风能
        三、太阳能
        四、生物质能
        五、地热能及海洋能
    第六节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
        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消除资源约束、保证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的需要
        三、建设新农村及缩小城乡、东西部差距的需要
        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五、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维护国际形象的需要
第二章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一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运行方式
        一、风力发电
        二、太阳能发电
        三、小水电
        四、生物质发电
        五、地热发电
        六、海洋能发电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产业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在电力产业中的地位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市场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网运行方式
        四、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特性分析
        一、高技术性
        二、资金密集型
        三、外部效应
        四、产业化特征
        五、分布式与集中式共存的特点
        六、间歇性、随机性特点
    第四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过程的规律分析
        一、基于产业发展理论的动力因素分析
        二、资本有机构成对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启示
        三、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节 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理论分析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商品属性
        三、国家支持的政策机理和依据
        四、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具体分析
第三章 国内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政策
    第一节 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一、全球可再生电力能源总体情况
        二、主要国家的总体发展现状和目标
        三、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分类发展情况
        四、消除电网约束,大力建设智能电网
    第二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具体政策
        一、技术研发支持
        二、投资和生产鼓励
        三、培育市场政策
        四、鼓励消费政策
    第三节 制订政策容易忽视的要素
        一、目标的清晰性
        二、目标的层次性和计划科学性
        三、资源和技术的充分识别
        四、重视项目运营
        五、激励政策的透明、公开性
        六、政策和市场的稳定性
        七、财政政策力度的足够性
        八、政策实质内容的具体化
        九、能源市场的改革和准入
        十、相关方利益平衡
    第四节 制订政策需要消除的误区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价格降低取决于技术突破
        二、不厘清发展阶段、制定一刀切政策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比传统能源价格高,会阻碍经济发展
        四、单纯强调政府直接投入
    第五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国家重视、政府主导
        二、国家级的可再生电力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三、契合资源国情的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规划
        四、国家政策支持是必行之路
        五、发展初期政策支持成为主动力
        六、完善、配套的法律、政策体系
        七、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八、重视金融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激励
第四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二、我国参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企业情况
        三、资本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支持
    第二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演变总体脉络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二、我国预测目标与资源禀赋的对比
    第四节 我国当前可再生电力能源行政管理体制
第五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具体政策及经济性分析
    第一节 风力发电
        一、我国风电的政策演变
        二、陆地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三、海上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四、风电相关政策实施情况
        五、风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六、风力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二节 小水电
        一、政策变迁
        二、项目经济性
        三、其他政策实施情况
        四、小水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五、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 生物质能
        一、项目经济性状况
        二、生物质发电主要政策情况
        三、生物质发电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四、生物质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四节 太阳能光伏发电
        一、项目经济性情况
        二、光伏发电主要政策
        三、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四、光伏发电未来的价格走势
    第五节 地热能及海洋能发电
        一、海洋能利用的主要情况
        二、地热能主要情况
        三、当前地热及海洋能利用存在问题
    第六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中的可再生能电力能源技术
        二、未来可再生能电力能源发展的重点排序
第六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主要经验和突出问题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实践经验
        一、国家重视,目标引导起到积极作用
        二、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装备自主化成绩显着
        三、财税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市场及价格政策积极引导了产业发展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协调发展的几个方面
        一、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的协调
        二、速度与质量的协调
        三、速度与效益的协调
        四、可再生电力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
        五、产业发展阶段衔接的协调
        六、产业上下游的协调
        七、与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相协调
    第三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一、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二、立法缓慢,配套措施不完善
        三、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有待完善
        四、资源、环境效益政策缺失
        五、价格体制有待理顺
        六、财政研发投入不足、政府组织不力
        七、财政支持体系不完整、效率有待提高
        八、政策不及时、政策模糊不清晰
        九、政策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缺失
        十、缺乏相关利益方协调机制
        十一、特性出发的市场建立不全面
        十二、强制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配额机制尚未建立
第七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财税要素分析
    第一节 传统能源外溢成本缺失的影响
        一、资源税缺失的影响
        二、环境税缺失的影响
    第二节 分布式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分析
    第三节 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收支情况分析
        一、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总收入测算
        二、风力发电所需补贴额
        三、太阳能发电所需补贴额
        四、生物质能所需补贴额
        五、未来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基金总量收支平衡情况
    第四节 价格与财税政策
        一、价格与财税政策的关系
        二、电价与社会承受能力
    第五节 与发展各阶段相适应的财税政策分析
        一、财税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分析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各发展阶段政策选择
第八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建议
    第一节 财税支持政策的优化原则
        一、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
        二、上下游及横向综合统筹
        三、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四、综合引导、各有侧重
        五、政策要保持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六、国家主导与全民负担相结合
        七、定期政策评估机制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具体建议
        一、根据战略目标确定财政支持范围和渠道
        二、加大财政直接支持力度
        三、清晰财政支持的目标效果
        四、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东西部区别负担的机制
        五、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
        六、发挥政府采购作用
    第三节 税收政策的具体建议
        一、细化可再生电力能源适用税法
        二、清晰各项税收激励政策
        三、资源税、碳税应该列入议事日程
    第四节 其他建议
        一、强化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二、建立国家级的可再生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三、重视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激励
        四、协调处理好横向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关系
        五、注重产业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积极疏导电价矛盾
        七、发挥价格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的引导作用
        八、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 ——基于中国贸易增长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回顾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国际分工理论的演变及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的基本模型
    2.1 国际分工理论的基本演变路径及其主要内容
    2.2 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
    2.3 从产业间分工到产品内分工——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第3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
    3.1 产品内分工的物理决定因素
    3.2 产品内分工的经济决定因素
    3.3 产品内分工的社会决定因素
第4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组织形式
    4.1 关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文献回顾
    4.2 全球生产网络如何组织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
第5章 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现状分析
    5.1 中国外贸近30年的增长历史结构分析
    5.2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主要测量方法
    5.3 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现状——基于零部件进出口数据的分 析
    5.4 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基于扩展引力模型 的回归分析
    5.5 企业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第6章 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获取的价值分析
    6.1 文献回顾:对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所获取价值的测量及基本 结论
    6.2 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地位及所获取的价值——基于零部件进出口单位价值比率的分析
    6.3 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对中国贸易差额的影响分析
第7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在新的国际分工环境下中国如何实现外贸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7.1 初步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在新的国际分工环境下中国如何实现外贸增长的转型和可持 续发展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A1 回归结果报告
附录A2 两位数零部件出口单价与进口单价比率
附录A3 零部件产品编码及描述
附录A4 企业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着作清单
致谢

四、2002年30位领先半导体厂商排序(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 李晓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国家大基金对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融资约束视角的实证分析[D]. 许海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基于贸易计价视角[D]. 李颖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4]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D]. 周红芳. 四川大学, 2021
  • [5]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6]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D]. 李荣胜. 西北大学, 2020(07)
  • [7]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战略与绩效研究[D]. 郑霄鹏. 南开大学, 2014(04)
  • [8]基于创新系统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陈蕾.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9]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D]. 栗宝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01)
  • [10]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 ——基于中国贸易增长的经验研究[D]. 蒲华林. 暨南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2002年30家领先半导体制造商排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