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高级客车对乘客座椅的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叶君[1](2020)在《融入地域文化符号的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很多工业产品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广义上来说,精神文化由建筑、服饰、传统、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构成。当然,不同的地域也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为了体现设计的与众不同以及地方特色和产品差异化,把地域文化融入到工业产品的设计中已经逐渐地成为当今工业设计领域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把反映文化的视觉元素和精神气质与工业设计融合在一起会让工业设计更具有独特性,同时,探索的方向也会推动设计研究和实践的不断创新。本研究探索了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中融入成都地域文化的方法与实践,通过运用地域性设计的理念,结合设计符号学的理论,挖掘成都的代表文化结合工业设计的手法,给地域文化元素或符号注入新时代的血液,不仅体现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更体现了对地域文化的创新。首先,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拟创新之处,从而将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尝试挖掘其上义和下义内涵,将其作为全文的理论框架。其次,对现有国内外的商务舱进行调研,分析现有典型的设计案例,总结出文化内涵以及典型的应用方式。通过对一般形态设计和人机尺度的分析和总结,并结合一些具有实际功能的设计要素,提出其结合地域元素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设计理念。最后,根据本文提出的融入地域文化符号的理念对客机商务舱内室提出设计方案,完成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效果图和模型制作。在此基础上,利用Jack人体仿真软件对内室座椅、空间尺度进行人机验证。本研究以成都地域文化与客机商务舱的创新性设计为实践,为打造更具有地域特质和独特乘坐体验的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提供了方法及方案参考。
杨丹[2](2020)在《客车内饰的CMF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在选择公共出行时从单纯的以满足功能需求上转移到了需要感性需求的满足,带来了客车内饰的设计需求转型。汽车行业在技术层面上的竞争差距越来愈小,为了真正了解用户的感性需求,把感知质量的方法应用到整车开发中,但客车领域的应用并不普遍。CMF设计是产品创新的途径之一,在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以相同的造型设计实现产品风格的多样化。在创新环境的影响下,国内市场上的CMF设计发展增速。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从感知质量评价的角度,更好的把握客车内饰CMF设计与用户在感知层面的关系,提供客车内饰CMF设计发展的新视角。论文运用的文献研究法与综合学科研究法在整篇论文范围内都有涉及。定量分析研究法主要在论文的第二章运用。问卷调查法主要在论文的第三章、第五章运用。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课题研究背景、综述课题研究现状,表明研究目的与意义,提出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首先对客车内饰的CMF设计相关的定义及概述进行阐述,通过对客车市场CMF的设计调研,分析总结出其CMF设计的一般规律。其次提出客车内饰CMF设计趋势影响较大的四个要素,并进行分析。第三章首先阐述了感知质量评价与客车内饰CMF设计的关系,其次通过视觉、触觉的单双模态感知建立了针对客车内饰CMF设计的感知质量评价表。最后选择样本车辆,以用户为评价对象建立调研问卷。第四章阐述了CMF设计、感知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流程,构建了客车内饰的CMF设计的设计方法与流程。第五章,按照客车内饰的CMF设计的设计方法与流程与样本车辆的用户调研问卷结果,进行客车内饰的CMF设计实践。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三个方面。首先,得出现有市场客车内饰CMF设计的普遍规律,以及影响客车内饰CMF的趋势要素。其次,针对客车内饰的CMF设计,梳理出感知质量与客车内饰CMF设计结合的评价项目。最后,创新地构建基于感知质量评价的客车内饰的CMF设计流程方法。
吴长风[3](2019)在《承载式公路客车车身正面碰撞安全性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路客车是大众交通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其安全性一直为社会及主管部门所关注。目前各国已实施的大客车整车被动安全法规标准主要是针对侧翻碰撞的要求,主要考核乘员生存空间,而对于前部碰撞法规的研制相对落后,至今未有成文法规标准实施。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客车生产、销售以及保有量的国家,大客车安全事故的伤亡率相对较高,前碰撞安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在客车学会推动下,联合行业协会、主流客车主机厂、检测结构以及大学科研院所等组成课题组,经过近10年的标准研制相关课题研究,完成了从6m轻型客车到13.7m超大型客车共计15台车辆30km/h前碰撞测试评价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客车正面碰撞安全性测试评价标准体系。本文采用上述测试评价标准,以12m承载式公路客车为研究对象,开展承载式公路客车车身正面碰撞安全性设计方法研究。该标准采用30km/h的正面全宽刚性墙前碰撞方式,主要以乘员保护为考核标准,驾驶员与乘客的考核标准有不同。驾驶员采用商用车ECER29法规,主要考核生存空间,乘客区除了客车座椅考核的乘员损伤,头、胸与腿部指标还加入乘用车颈部伤害指标。由于大客车车身结构尤其是承载式公路客车车身为小截面杆件焊接的一体式空间桁架结构,发动机后置、乘客区地板高于驾驶区的错层结构等特点,决定了其安全性设计无法直接照搬乘用车或者商用车经验。故本文基于该标准以及大客车结构特点,重点针对在大客车整车碰撞车身传力路径设计、变形控制、前端结构吸能优化与刚度匹配以及加速度波形等效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探索一套适用于承载式大客车前碰撞车体结构安全性设计方法,以指导改进车身结构耐撞性设计。本文首先展开原型车的实车墙碰撞性测试与乘员安全性评价,并进行整车前碰撞CAE仿真分析,通过对比车身前部主要骨架变形模式、驾驶员生存空间侵入情况、加速度主要特征参数等,进行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总结原型车耐撞性突出问题点,并根据大客车结构、布置特点以及乘员保护的特点,提出大客车车身结构耐撞性总体空间规划与安全性设计总体研究路线。改进约束系统失效问题,以座椅动态测试台车仿真复现座椅失效问题点,并展开结构优化方法,改进座椅、护栏强度与固定强度以及乘员伤害分析优化,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改进座椅约束系统确保符合座椅动态测试标准,进而代入原型车实测碰撞波形进行乘员伤害的评估,在约束系统稳定作用下,原型车测试波形下乘员损伤指标可满足法规要求,但前驾驶区变形严重,侵入驾驶员生存空间,不符合要求。从前部结构变形控制出发,开展基于驾驶员生存空间的结构耐撞性改进设计方法的研究,通过子结构方法进行拓扑优化、优化设计以及子结构的耐撞性测试,有效提高了前部结构的抵抗变形能力,并提出了一种可翻转方向机管柱固定支架结构方案,可在碰撞中有效控制方向盘向前翻转,减小侵入生存空间风险;为防止驾驶员后部骨架侵入生存空间,进行局部驾驶区与乘客区间骨架过渡结构改进设计;将上述优化方案代入整车碰撞模型中,则改进后驾驶区变形得到控制,生存空间未被侵入,但乘客区加速度波形明显提升,代入座椅台车进行乘员损伤评估,同时探讨三种不同座椅间距对乘员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座椅间距两点式安全带约束下,三种常用座椅间距无法满足,乘员损伤头部HIC、颈部弯矩MY在各个座椅间距下都超标了,尤其头部HIC均超过1000;而三点式安全带由于对上肢躯干起到较好约束,仅胸部加速度少量超标,随着座椅间距增加,损伤减小,则实车选配三点式安全带有利于乘员保护,在不改变该座椅约束系统条件下,需要进一步优化车体加速度。为改善车体加速度波形,通过研究大客车主要车身材料耐撞性,选取不锈钢材料作为碰撞缓冲吸能器材料,并进行常规多种截面的耐撞性评估与实验测试研究,确定圆形作为大客车缓冲吸能器截面形式,并采用近似模型优化方法,进行相关尺寸优化设计,对比改进前后吸能器性能,探讨了2组可行的子结构骨架尺寸匹配方案在整车碰撞中应用,其中较优方案的大客车乘客区加速度波形有较好的改善,代入座椅台车仿真可通过法规,并以此改进方案为基础进行实车验证测试,乘员损伤符合该标准要求;进一步研究了改进方案的车身前部刚度表征方法,提出了基于碰撞力峰值的刚度匹配方法。最后针对大客车结构及碰撞波形特点进行常用等效方波以及尖顶等效方波进行波形等效分析,通过等效波形反推速度、位移曲线对比,尖顶等效波形TESW比ESW精度更高,符合工程要求;进一步研究了上升型、水平型以及下降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尖顶等效方法的乘员损伤分析对比,得到下降型波形对于乘员保护最有利,则后续车身开发中应尽可能得到可等效为下降型的碰撞波形,则有利于乘员保护。
方学良[4](2019)在《基于知识的旅游客车车身总布置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客车车身总布置是客车生产设计的重要环节,但客车车身总布置中涉及的零件繁多,布置的关键参数之间关系复杂,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众多,对开发人员的经验依赖性较强。因此,本文对旅游客车车身总布置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主要工作如下:对客车车身总布置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首先概述了基于知识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探讨了知识重用的研究内容,通过八种不同重用研究方法的对比,选择基于规则的推理和基于实例的推理的混合推理来进行知识的推理重用;然后对比了 CATIA的两种编程API,选用Automation API技术来实现对CATIA的二次开发,并介绍了 CATIA自带的宏录制功能;最后介绍了 VB对CATIA的访问技术,实现了 VB对CATIA的调用。分析客车车身总布置各模块的尺寸关联并完成参数化的建模。首先探讨了参数化建模的原则、方法,并结合实例阐述了 CATIA在建模时参数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客车车身总布置中各个模块的关键尺寸,提出了各布置模块之间以及各模块内部的尺寸关联;最后完成了客车外部总布置、地板布置、驾驶区布置和乘客区布置的参数化建模,实现了客车车身总布置的参数化设计。建立客车车身总布置系统的知识系统,研究并实现客车车身总布置车身模型设计的重用。首先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根据需求将系统划分为系统管理模块、客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模块、知识系统模块、知识系统管理模块四个功能模块;然后建立了知识系统,主要包括客车总体尺寸参数库、客车车身总布置规则库及客车车身总布置实例库;运用AHP分析法对客车车身总布置参数化实例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知识系统中参数化实例的评价体系,方便了知识系统的管理;通过对系统推理机制的研究,应用基于规则的推理和基于实例的推理相结合的混合推理模式,结合最近邻法,设定了检索客车车身外部参数化三维模型的特征项权重及实例的整体相似度阈值,实现了实例的修改重用;最后探讨了 VB对系统界面的开发,并在该系统运行实例。该系统功能较为齐全,能够有效实现知识库的查询、添加和删除,便于企业知识的积累和继承。该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客车车身总布置模块、知识系统、知识系统管理四个模块,能够通过界面输入设计参数对知识库中的实例模型进行检索并根据设计需求重用检索实例,并通过提供的设计准则引导和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完成客车车身总布置。
彭馨莹[5](2019)在《地铁车厢内空调气流组织模拟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地铁的蓬勃发展,地铁车厢内的舒适性问题也愈发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地铁车厢是密闭空间,载客量大、人员密集且空气的流通性不好,空调环境的舒适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乘客的舒适性和地铁车厢的气流组织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气流组织不仅要求车厢内的温度分布合理、风速符合标准,还要求车厢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均匀。因此,有必要采用地铁车厢现场实测、问卷调研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地铁车厢内的空调送风参数和气流组织问题,为以后地铁车厢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沈阳市地铁二号线上的某节中部车厢进行冬季和夏季的气流组织模拟研究。第一部分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的地铁车厢内送回风参数以及各测点参数进行为期90天的实地测量,得到各测点的温度值与风速值。与此同时对车厢内乘客发放调查问卷,从主观上和客观上了解车厢气流组织当前存在问题。以某一天的实测结果为依据,采用Gambit软件绘制与实测情况一致的载人地铁车厢模型图,通过Ansys软件建立基于雷诺平均方程的标准κ-ε湍流传热传动量耦合的地铁车厢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将各测点模拟温度值和风速值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模拟的可行性。第二部分建立了载客228人的地铁车厢模型,对冬季和夏季的不同送风工况进行了模拟,模拟过程中考虑了人体散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对车厢内气流组织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冬季和夏季满载状态下地铁车厢的最佳送风参数。第三部分在原有车厢气流组织方案的基础上,将回风口的位置改在原风口下方同截面座椅下的车厢地板上,并对优化后的地铁车厢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改变送风温度对车厢内速度场的影响较小,而送风速度的改变对车厢内温度场有较大的影响。冬季送风速度1.6m/s,送风温度24℃,车厢内舒适性较好,夏季送风速度1.7m/s,送风温度19℃,车厢内舒适性较好。优化后的地铁车厢气流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减轻送风短路现象以及回风口下方乘客头部风速过高的问题,使车厢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均匀,乘客感觉更舒适。
徐江华[6](2019)在《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保障“物”的安全状态、决策“人”的安全行为、满足客舱“生态”安全。论文选题来自于科研项目与设计实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飞机客舱事故发生前的预防,综合运用工业设计、人机工学、航空安全等多学科知识交叉研究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理论,形成本土飞机客舱设施造型设计风格和创意特色,理论联系实践,为我国大飞机战略的研发与制造业服务。本论文主要从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与实践验证三个部分开展研究。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理论。飞机客舱安全人机就是研究“人—客舱设施—情景—文化与审美”之间安全和谐的关系。以航空安全为背景,以工业设计、客舱安全、人本主义、系统设计、人机工学、航空设计文化等理论为基础,以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和谐”设计为最终目标,从安全与舒适、人机与人因、生态安全三个方面构建飞机客舱设施安全人机设计内容。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要素与原则。针对当前民航客机客舱客观现状调研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以大量优秀的飞机客舱设施设计作品作为研究依据,在实践中检验分析。通过系统研究与归纳分析,详细解析了飞机客舱设施安全人机“人因”要素、“物性”要素、情境要素、文化与审美要素;系统归纳出飞机客舱设施产品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基础原则、“物”的安全状态原则、“人”的安全行为原则、人与物和谐原则;安全人机设计理论、安全人机设计要素与安全人机设计原则揭示了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理。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方法。通过TRIZ设计方法,解决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功能特征设计层面的问题,实现“物”的安全状态目标;以感性工学设计方法,解决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外观特征与情感特征设计层面的问题,决策“人”的安全行为目标;PSS设计方法解决飞机客舱设施造型服务特征设计层面的问题,达到“生态”安全目标。三个目标的实现,最终系统为乘客提供“安全和谐”的终极目标体验。实践验证。系统解析乘客活动空间主要设施—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及布局安全人机设计,构建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模型。基于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理与方法,以正在研发的国产大型客机C929较典型的客舱区域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原创设计应用,通过实例验证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理论,探索基础理论的核心与设计新方向,满足国产大飞机客舱设施研发自主创新要求。
赵伟伟[7](2018)在《大客车侧面碰撞中的乘员损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大客车作为国内的主要公共运输载体之一,其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对乘员的保护就显得至关重要,公路大客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如果发生了较大的碰撞事故,就会造成大量的司乘人员死伤事故。通过研究总结发现,现有大客车侧面碰撞研究多集中于纯电动客车的电池箱安全性以及大客车车身骨架的安全性研究,而对乘员的损伤研究较少。基于此,论文主要是参考乘用车侧面碰撞法规试验方法GB20071,结合大客车侧面碰撞的特点,设计适用于客车侧面碰撞的移动壁障车,来对某车型的12米公路大客车进行侧面碰撞的计算仿真。首先建立大客车以及移动壁障车的CAE模型,根据实际情况设计0.95T、2T搭配低吸能块、5T、10T搭配高吸能块四种移动壁障车,对大客车进行50km/h的侧面碰撞仿真实验,重点研究不同移动壁障车碰撞时总能量、各总成吸能、车身变形、座椅以及B柱的速度和加速度,行李厢以及乘员区的生存空间各项指标等。得到大客车的损伤情况以后,在MADYMO软件中导入大客车的子系统结构模型,导入假人模型,建立相应的约束系统模型组成乘员损伤分析系统。采用PSM方法导入大客车子系统的运动云图轨迹。分析不同约束状态下的乘员伤害指标,最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针对移动壁障车的车速、吸能块状态、壁障车质量三种因素设计不同水平下的正交试验,设计出适用于大客车侧面碰撞的移动壁障车。结果表明,在对大客车进行0.95T以及2T移动壁障车侧面碰撞时,大客车的主要变形区集中在行李厢区域,而对乘员的生存空间侵入不大。而在对大客车进行5T移动壁障车以及10T移动壁障车侧面碰撞时,大客车被撞侧的乘员地板骨架也出现了较大的横向折弯变形。严重影响了乘员的生存空间,且大客车侧围骨架向内侧侵入的同时有向上折弯的趋势,容易对乘客造成挤压伤害。在MADYMO中运行5T移动壁障车以及10T移动壁障车侧面碰撞时,不系安全带假人的腹部力以及盆骨力超标,而胸部压缩量和头部合成加速度值符合要求。系安全带之后,假人头部的加速度峰值变大,但是依然符合要求,胸部压缩量下降明显,而盆骨力和腹部力则变化不明显,说明两点式安全带有助于降低乘员的胸部压缩量,对乘员的盆骨力以及腹部力的改善有轻微的效果。整体来讲,两点式安全带对降低乘员损伤效果不明显,但是会防止乘员二次碰撞伤害。最后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不同参变量的移动壁障车碰撞时对乘员损伤的影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假人损伤对移动壁障车的碰撞初始速度较为敏感,最终确定采用高度为1570mm的高吸能块、5T移动壁障车质量以及50km/h的初始车速作为大客车侧面碰撞时移动壁障车参数的推荐值。
杨涎林[8](2017)在《基于大客车偏置碰撞的车身结构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公路客车保有量逐渐增大,随之带来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在各类的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占比最大,大概占30%50%,而其中又以偏置碰撞为主。为了减轻乘员的伤亡,安全的客车车身结构必不可少,但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型的标准用于大客车的偏置碰撞评价指导。因此,研究客车正面偏置碰撞安全性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对企业车身设计进行指导,而且还有利于相关标准的制订。本文以某6120型大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三维模型并生成有限元模型。参考E-NCAP的要求,建立100%重叠率的大客车正面碰撞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参考中国新车评价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不同重叠率的大客车偏置碰撞模型(20%、30%、40%、50%、60%)。选取30km/h作为大客车的碰撞初速度,通过对比以及分析大客车在不同重叠率时左侧B柱的加速度、能量响应、关键总成吸能、车身结构变形以及驾驶员生存空间,得出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40%重叠率时,左侧B柱X方向加速度的峰值最大,30%重叠率时次之,仅次于40%的。(2)当重叠率为40%的时候,车身前部主要吸能总成前围和底架吸能比较大,30%重叠率时次之,表明车身左侧围主要吸能杆件在这几种重叠率的时候若想完成吸能必须进行较大的变形。(3)30%重叠率时,根据选取的六项驾驶员生存空间评价指标可知,驾驶员生存空间入侵最严重,40%重叠率时次之。为了研究大客车右侧第一排乘客的安全性,创建重叠率为20%、30%和40%的大客车右侧偏置碰撞模型。同样选取30km/h的碰撞初速度通过不同重叠率的碰撞来分析右侧B柱的加速度、能量响应、关键总成吸能、车身结构变形以及右侧第一排乘客生存空间,得出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30%重叠率时,B柱X方向加速度最大,会导致较高的乘员伤亡率。(2)主要吸能总成前围和底架在40%重叠率下吸能占比最大,30%重叠率时次之。(3)20%和30%重叠率时,根据选取的四项右侧第一排乘客生存空间评价指标,乘客腿部空间入侵较严重。针对左侧偏置碰撞,重点分析40%重叠率时的碰撞安全性,针对前围与底架间力的传递问题,通过添加吸能结构对原模型进行改进。针对右侧偏置碰撞,重点分析30%重叠率时的碰撞安全性,针对底架前端两侧变形严重的问题,通过在两侧车门处底架添加纵梁和斜撑对碰撞能量进行引导以改进原模型。最后研究了高强度钢对碰撞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左侧大重叠率碰撞时,通过在前围与底架间添加吸能结构对减轻前围结构和驾驶区底架结构的变形比较明显。(2)右侧小重叠率碰撞时,通过改进底架前端两侧车门处结构,从反映右侧第一排乘客生存空间的各项指标来看,对生存空间的提升很明显。(3)改进前围和驾驶区底架的材料,提高其屈服强度对碰撞后前围骨架和驾驶区底架的应力集中改善效果比较好。
章勇[9](2017)在《基于感知语义的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传统轨道客运列车的很多特性;高速列车、智能系统、航空座椅等高科技设施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通过车厢设计的改进享受比以往更加舒适、安全的旅途服务;企业通过车厢设计的改进节约成本、提高利润。可是,现有高速列车车厢的实际情况与乘客的期望存在差距,不同类型的车厢无论是在座椅的布置还是在车厢内饰风格设计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深刻了解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的用户体验,掌握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的系统布置规律,才能帮助设计师或企业设计令人满意的车厢。然而,无论是在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用户体验的研究领域,还是在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布置研究领域,都还没有相对系统地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在这样的现实和研究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工作显得非常的重要和必要。针对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布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系统设计的观点,通过融入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的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交通运输中的行人动力学以及管理学等理论,按照国外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先进布置理念的研究思路,借鉴传统的系统布置方法,在分析用户感知语义的基础上,分别从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分析、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多单元系统布置、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平台的构建及其相应的设计实践三个方面相对系统的研究了高度列车乘客车厢布置问题,构建了适合于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的系统布置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在对现有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布置研究现状、布置方法研究现状以及产品设计中的用户感知语义研究现状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产品语义定量分析方法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对车厢内室布置的语义进行研究。在总结国外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座椅布置特征的基础上,创建了两个空的和填充纸面原型虚拟样机,进行了座椅布置感知分析,提出了两联排座椅相对更受欢迎的布置特征,并通过车厢类型感知分析进一步佐证了这一布置特征;在车厢内饰风格感知分析基础上,采用语义环境描述法中的8个分类维度变量,运用语义差异量表设计了车厢内饰风格感知偏好问卷,通过填答的方式进行样本收集,运用语义差分法生成车厢内饰风格感知偏好雷达图,识别了对称布置相对非对称布置更有优势的设计特点。(2)本研究对系统布置方法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增加了上下车换乘性能分析和人机作业及乘客行为的空间需求分析。同时,本研究将虚拟仿真和车厢系统布置分析相结合,针对上下车换乘服务构建了不同车厢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趋势分析法验证了对称布置相对非对称布置更有优势的设计特点。在车厢系统布置的人机作业分析中,本文引入人机工程软件JACK中的虚拟人,对座椅配置的人机空间、过道的通行空间以及茶桌的人机空间进行车厢布置空间约束的修订,总结了车厢布置中的人机空间要求;在乘客行为的分析中,本文引入AnderssonE等人提出的基于2小时时间点的长短途划分,进行京沪线和沪宁线的实车视频采集,利用行为观察记录分析系统ObserverXT10对视频进行行为记录分析,建立行为序贯数据,得出了不同时间段下乘客行为因素对车厢布置的建议,完善了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分析。(3)针对传统车厢的布置问题,本文根据车厢布置元素的基本算法,对车厢的扩容进行预测,对车厢布置单元的空间需求进行统计,收集、整理并分析资料;依据座椅配置将车厢布置分为带桌板座椅布置和不带桌板座椅布置,固定布置和旋转布置等多种形式。同时,利用一个辅助的符号图形来实现车厢扩容的布置实践,总结出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多单元系统布置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基于多单元协同模式的车厢系统布置与模型交互、基于参数化设计的车厢多单元系统布置以及面向旋转仿真的车厢布置模型传递的三个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平台的关键技术,并进一步提出了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方法。(4)为了能将车厢系统布置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本文在车厢多单元系统布置理论的基础上,综合Java等各种开发软件,构建了高速列车系统布置平台,并以某车厢为例,进行了高速列车多单元参数化协同布置与仿真实践,证明了该理论的现实价值。通过以上研究,初步探明了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方法,体现了车厢设计人性化、系统化的思路,为高速列车车厢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理论和技术基础。
史季青[10](2014)在《夜间限行对公路客车车型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际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的客运总量不断攀升,客运市场日益繁荣。公路客运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客运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航空和高铁对中长途客流的分流作用及人们对交通安全的日益关切,尤其是中长途客运汽车夜间限行制度的实施,我国的客车运行市场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为紧跟环境变化,有必要对夜间限行对公路客车车型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公路客运,尤其是高速公路客运现状进行概述,对影响我国高速公路客运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文章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采取走访客运企业、通过问卷调查与交流的方式对乘客和驾驶员进行采样调查,对现有运营环境下客车存在的必要性和运营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对目前长途客车运营市场对客车车型的需求进行阐述,对当前市场上存在的代卧客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并提出代卧客车的不足之处,并最终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从提高乘客乘坐舒适性的角度出发,根据人机工程学理论,提出了适用于现有标准下的改善乘客乘坐舒适性的座椅调整方案;从保证驾驶员休息质量进而提高行驶安全性角度出发,对驾驶员铺的必要性和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另外,对适用于上述方案的长途客车车型进行了选择。
二、大型高级客车对乘客座椅的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高级客车对乘客座椅的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融入地域文化符号的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课题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2.1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地域文化 |
2.1.2 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 |
2.1.3 地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
2.1.4 地域文化应用在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的原则 |
2.2 设计符号学和产品符号 |
2.2.1 设计符号学的概念 |
2.2.2 符号的分类和功能 |
2.2.3 产品符号及其构成要素 |
2.2.4 产品符号的传达 |
2.2.5 产品符号的调研方法 |
2.3 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调研和设计要素分析 |
3.1 民用客机商务舱概述 |
3.1.1 民用客机商务舱定义 |
3.1.2 民用客机商务舱历史 |
3.1.3 民用客机商务舱构成元素 |
3.2 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基本情况 |
3.3 航空公司商务舱现状调研 |
3.3.1 国内航空公司商务舱 |
3.3.2 国外航空公司商务舱 |
3.4 同类产品比较 |
3.4.1 国内高铁商务舱 |
3.4.2 国外高铁商务舱 |
3.5 地域文化符号在工业产品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
3.5.1 泰国航空商务舱设计案例 |
3.5.2 四川航空商务舱设计案例 |
3.5.3 BMW7系内室设计案例 |
3.5.4 呼和浩特地铁一号线设计案例 |
3.5.5 宁波地铁三号线设计案例 |
3.6 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影响要素分析 |
3.6.1 商务舱座椅设计因素 |
3.6.2 商务舱行李架设计因素 |
3.6.3 商务舱灯光照明设计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用户调研和人机分析 |
4.1 用户调研分析 |
4.1.1 用户范围 |
4.1.2 收集样本数据 |
4.1.3 数据分析 |
4.2 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人机尺度分析 |
4.2.1 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 |
4.2.2 商务舱乘客坐姿的多样性 |
4.2.3 商务舱座椅人机尺寸分析 |
4.2.4 与舒适度有关的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实践 |
5.1 设计实践背景简介 |
5.2 设计展开阶段 |
5.2.1 商务舱内室设计定位 |
5.2.2 成都地域符号提取 |
5.2.3 商务舱内室空间产品推敲 |
5.2.4 商务舱内室空间整体效果展示 |
5.3 人机验证 |
5.3.1 人机尺度测评 |
5.3.2 地域性认同测评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2)客车内饰的CMF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用户对客车内饰的设计需求转型 |
1.1.2 国内市场的CMF设计发展增速 |
1.1.3 汽车行业对用户感知的重视度增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客车内饰的CMF设计与趋势要素的分析 |
2.1 客车内饰的CMF设计 |
2.1.1 客车内饰的定义与类型 |
2.1.2 CMF设计的定义 |
2.1.3 客车内饰的CMF设计概述 |
2.2 客车内饰的CMF设计调研 |
2.2.1 调研目的与方法 |
2.2.2 国内市场 |
2.2.3 国外市场 |
2.2.4 调研分析总结 |
2.3 趋势要素分析 |
2.3.1 汽车行业趋势 |
2.3.2 宏观设计趋势 |
2.3.3 技术发展趋势 |
2.3.4 跨行业审美趋势分析 |
2.3.5 趋势分析总结 |
3 客车内饰CMF设计的感知质量评价 |
3.1 感知质量评价 |
3.1.1 感知质量评价的定义 |
3.1.2 感知质量评价与客车内饰CMF设计的概述 |
3.2 客车内饰的CMF设计感知质量评价表的建立 |
3.2.1 视觉、触觉的单双模态感知 |
3.2.2 客车内饰的CMF评价部件 |
3.2.3 客车内饰的CMF评价要点与评价内容 |
3.2.4 客车内饰的CMF评价项目 |
3.3 调研问卷设计 |
3.3.1 客车内饰CMF的样本选择 |
3.3.2 实验方法与实验用户分析 |
3.3.3 问卷设计 |
3.3.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 客车内饰的CMF设计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
4.1 CMF设计方法与流程 |
4.2 感知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流程 |
4.3 客车内饰CMF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
4.3.1 项目前期 |
4.3.2 项目中期 |
4.3.3 项目后期 |
5 基于感知质量评价的客车内饰的CMF设计实践 |
5.1 设计策略 |
5.1.1 项目要求 |
5.1.2 目标用户定位 |
5.2 内饰造型设计方案 |
5.2.1 设计主题的确定 |
5.2.2 草图与模型设计 |
5.3 CMF设计方案 |
5.3.1 方案构思与方案设计 |
5.3.2 渲染验证 |
5.3.3 色彩与材料样板定义 |
5.4 方案确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承载式公路客车车身正面碰撞安全性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大客车碰撞安全标准发展现状 |
1.3 大客车前碰撞安全性设计研究现状 |
1.3.1 大客车前碰撞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大客车前碰撞国内研究现状 |
1.3.3 乘用车耐撞性技术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客车正面碰撞评价与总体设计流程研究 |
2.1 引言 |
2.2 大客车正面碰撞测试评价 |
2.2.1 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 |
2.2.2 实车碰撞测试与结果分析 |
2.3 大客车正面碰撞CAE分析与验证 |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仿真分析结果与模型验证 |
2.4 大客车耐撞性总体设计流程 |
2.4.1 原型车耐撞性存在突出问题分析 |
2.4.2 客车车身结构耐撞性空间规划设计 |
2.4.3 客车车身耐撞性总体设计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客车乘客约束系统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座椅动态测试分析与改进 |
3.2.1 座椅动态测试法规简介 |
3.2.2 试验一评价与改进研究 |
3.2.3 试验二评价与改进研究 |
3.3 基于原型车碰撞波形乘员伤害评估 |
3.3.1 第一排乘客损伤评估 |
3.3.2 中段乘客损伤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变形控制的前端结构耐撞性改进方法 |
4.1 引言 |
4.2 车身结构碰撞变形机理与传力路径分析 |
4.2.1 前部主要变形与吸能杆件分析 |
4.2.2 整车碰撞传力路径分析 |
4.3 基于子结构拓扑优化的前端结构变形控制 |
4.3.1 前端桁架子结构提取与分析 |
4.3.2 基于拓扑优化传力路径改进 |
4.3.3 改进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
4.4 转向系统结构耐撞性改进 |
4.4.1 转向系统对生存空间的影响分析 |
4.4.2 转向管柱固定支架可翻转结构改进 |
4.5 整车前端结构耐撞性改进验证 |
4.5.1 子结构方案整车验证分析 |
4.5.2 驾驶员后部骨架改进与整车耐撞性对比 |
4.5.3 整车车体吸能与加速度对比 |
4.6 乘客伤害评估 |
4.6.1 第一排乘客实车碰撞损伤评估 |
4.6.2 中段乘客实车碰撞损伤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客车前端结构吸能优化与刚度匹配研究 |
5.1 引言 |
5.2 客车车身骨架常用材料耐撞性性研究 |
5.2.1 常用材料性能 |
5.2.2 车身型材不同材料耐撞性对比 |
5.3 客车不锈钢缓冲吸能器优化设计 |
5.3.1 不同截面吸能器耐撞性对比 |
5.3.2 型材准静态测试 |
5.3.3 不锈钢吸能器结构优化设计 |
5.4 车身结构匹配与耐撞性优化 |
5.4.1 吸能器与桁架结构匹配分析 |
5.4.2 乘员伤害仿真评价 |
5.4.3 整车碰撞测试评价 |
5.4.4 车身结构刚度表征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客车碰撞加速度波形等效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汽车正面碰撞动力学模型 |
6.3 大客车加速度等效波形研究 |
6.3.1 等效方波 |
6.3.2 尖顶等效方波 |
6.3.3 不同尖顶等效波形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和工作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知识的旅游客车车身总布置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KBE技术的概述 |
1.2.1 KBE的基本概念 |
1.2.2 KBE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KBE技术在汽车及零部件开发中的应用 |
1.4 课题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客车车身总布置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2.1 基于知识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
2.1.1 知识的获取及表达 |
2.1.2 知识的重用研究内容 |
2.1.3 知识重用的研究方法 |
2.2 CATIA的二次开发技术 |
2.2.1 CATIA二次开发接口技术 |
2.2.2 CATIA宏脚本 |
2.3 VB对CATIA的访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客车车身总布置系统的参数化建模 |
3.1 CATIA参数化设计 |
3.1.1 CATIA参数化建模的原则 |
3.1.2 CATIA参数化建模的方法 |
3.1.3 CATIA建模时参数的定义 |
3.2 客车车身总布置的主要内容 |
3.3 客车车身外部总布置 |
3.3.1 客车车身外部总布置的尺寸分析 |
3.3.2 客车车身外部总布置的参数化建模 |
3.4 客车地板布置 |
3.4.1 客车地板布置的尺寸分析 |
3.4.2 客车地板布置尺寸的参数化建模 |
3.5 客车驾驶区布置 |
3.5.1 客车驾驶区布置的尺寸分析 |
3.5.2 客车驾驶区布置的参数化建模 |
3.6 客车乘客区布置 |
3.6.1 客车乘客区布置的尺寸分析 |
3.6.2 客车乘客区布置的参数化建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车车身总布置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4.2 系统的功能模块 |
4.3 知识系统的建立 |
4.4 知识系统的管理 |
4.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2 基于AHP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的权重 |
4.5 系统的推理机制 |
4.5.1 基于规则的推理 |
4.5.2 基于实例的推理 |
4.5.3 两种推理方式在系统中的应用 |
4.6 VB对系统界面的开发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客车车身总布置系统的实现 |
5.1 客车类型的选择 |
5.2 客车车身外部总布置 |
5.3 地板布置模块 |
5.4 驾驶区布置模块 |
5.5 乘客区布置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论文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地铁车厢内空调气流组织模拟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2 地铁车厢内气流组织的理论基础 |
2.1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2.1.1 数值模拟的基本思想 |
2.1.2 基本控制方程 |
2.1.3 湍流方程 |
2.1.4 湍流模型 |
2.2 CFD数值计算技术 |
2.2.1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 |
2.2.2 数值计算算法 |
2.2.3 网格生成 |
2.2.4 残差与收敛 |
2.3 ANSYS软件介绍 |
2.4 地铁车厢内气流组织影响因素 |
2.4.1 车厢内部尺寸 |
2.4.2 车体传热系数 |
2.4.3 送风参数 |
2.4.4 风口布置方案 |
2.4.5 人员密度 |
2.4.6 活塞风 |
2.5 国内外相关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3 地铁车厢实测分析与数值仿真 |
3.1 车厢信息及模型 |
3.1.1 车厢几何模型 |
3.1.2 车厢数学模型 |
3.2 环境参数实测 |
3.2.1 测点布置 |
3.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
3.2.3 实测结果及分析 |
3.3 问卷调研 |
3.3.1 问卷设计及发放情况 |
3.3.2 问卷结果及分析 |
3.4 数值模拟研究 |
3.4.1 模型假设及边界条件 |
3.4.2 网格划分 |
3.4.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4 模拟与实测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地铁车厢内送风参数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4.1 满载地铁车厢模型及网格划分 |
4.1.1 满载车厢模型的建立 |
4.1.2 车厢模型网格划分 |
4.2 冬季满载车厢气流组织模拟 |
4.2.1 边界条件 |
4.2.2 不同送风速度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4.2.3 不同送风温度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4.3 夏季满载车厢气流组织模拟 |
4.3.1 边界条件 |
4.3.2 不同送风速度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4.3.3 不同送风温度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地铁车厢气流组织优化方案 |
5.1 优化方案 |
5.1.1 送风参数设定 |
5.1.2 几何模型优化 |
5.2 优化方案的模拟及分析 |
5.2.1 优化方案数值模拟 |
5.2.2 模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的缘起 |
1.2.1 研究的背景 |
1.2.2 课题的来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现状评述 |
1.4.1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设计 |
1.4.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的研究现状 |
1.5 概念界定 |
1.5.1 安全人机工程学 |
1.5.2 TRIZ |
1.5.3 感性工学 |
1.5.4 PSS |
1.5.5 系统设计 |
1.5.6 人本主义设计 |
1.6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理论 |
2.1 飞机客舱安全 |
2.1.1 飞机客舱安全的产生与分类 |
2.1.2 飞机客舱安全事故的分类 |
2.1.3 飞机客舱安全事故的致因与预防 |
2.2 飞机客舱设施的安全需求 |
2.2.1 飞机客舱的分类 |
2.2.2 飞机客舱设施的分类 |
2.2.3 飞机客舱设施研发的安全因素 |
2.2.4 飞机客舱设施安全设计导向 |
2.3 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 |
2.3.1 安全与舒适 |
2.3.2 人机与人因 |
2.3.3 生态安全 |
2.3.4 安全人机设计原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要素与原则 |
3.1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要素 |
3.1.1 “人因”要素 |
3.1.2 “物性”要素 |
3.1.3 情境要素 |
3.1.4 文化与审美要素 |
3.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则 |
3.2.1 基本原则 |
3.2.2 “物”的安全状态原则 |
3.2.3 “人”的安全行为原则 |
3.2.4 人物和谐原则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方法研究 |
4.1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TRIZ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
4.1.1 健壮设计是“物”的安全状态保障 |
4.1.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TRIZ理论的健壮设计 |
4.1.3 TRIZ设计方法的应用 |
4.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感性工学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
4.2.1 感性意向调研分析 |
4.2.2 感性意向空间的构建 |
4.2.3 决策“人”的安全行为的感性工学设计方法 |
4.3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PSS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
4.3.1 PSS绿色设计方法 |
4.3.2 PSS“集”设计方法 |
4.3.3 PSS模块化设计方法 |
4.3.4 PSS智能设计方法 |
4.3.5 PSS设计总体目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设计视域下的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5.1 飞机客舱乘客座椅设计需求 |
5.1.1 乘客对飞机客舱座椅人机不适的主要体现 |
5.1.2 乘客对飞机客舱座椅造型不适的主要体现 |
5.1.3 乘客对飞机座椅布局不适的主要体现 |
5.2 飞机客舱乘客座椅系统层级分类 |
5.2.1 飞机客舱乘客座椅的发展与分类 |
5.2.2 经济舱乘客座椅组成部分的系统分析 |
5.3 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模型 |
5.3.1 人的层面 |
5.3.2 座椅的层面 |
5.3.3 环境的层面 |
5.3.4 文化与美学层面 |
5.4 经济舱乘客座椅布局方法 |
5.4.1 乘客对座椅布局的诉求 |
5.4.2 乘客座椅布局的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国产双通道宽体客机C929 应用的研究 |
6.1 C929 经济舱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1.1 C929 经济舱布局设计 |
6.1.2 C929 经济舱卧铺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1.3 C929 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1.4 C929 公共服务空间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2 C929 经济舱盥洗室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2.1 C929 经济舱盥洗室设计调研与分析 |
6.2.2 C929 经济舱盥洗室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构思 |
6.2.3 C929 经济舱盥洗室设施造型及布局安全人机设计方案 |
6.3 C929 乘务员休息室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3.1 C929 乘务员休息室布局设计 |
6.3.2 C929 乘务员休息室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3.3 C929 商务会议室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 C929 厨房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1 C929 厨房布局及设施造型设计分析 |
6.4.2 C929 厨房布局与橱柜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3 C929 客舱运输服务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4 C929 航空餐具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1.着作 |
2.学术论文 |
3.科研奖励 |
4.专利 |
5.科研课题 |
(7)大客车侧面碰撞中的乘员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大客车侧面碰撞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汽车碰撞安全法规 |
1.3.1 国内汽车碰撞安全法规 |
1.3.2 国外汽车碰撞安全法规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1.4.1 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客车-壁障车侧面碰撞模型的建立 |
2.1 论文所用软件介绍 |
2.1.1 HyperWorks软件介绍 |
2.1.2 LS-DYNA软件介绍 |
2.1.3 MADYMO软件介绍 |
2.2 客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大客车技术参数概述 |
2.2.2 CAD模型的创建及简化 |
2.2.3 有限元清理及网格划分 |
2.2.4 材料属性的设置 |
2.2.5 连接设置 |
2.2.6 关键质量点的添加 |
2.3 建立移动壁障车的有限元模型 |
2.3.1 模型建立 |
2.3.2 材料属性以及连接的定义 |
2.4 壁障车吸能特性仿真验证 |
2.4.1 试验验证方法 |
2.4.2 试验仿真结果 |
2.5 客车碰撞模型的建立 |
2.5.1 地面的创建 |
2.5.2 碰撞模型的参数设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客车侧面碰撞车身结构研究 |
3.1 移动壁障车的参数多样化设计 |
3.2 碰撞过程的能量以及质量分析 |
3.3 碰撞过程的变形分析 |
3.3.1 0.95 T移动壁障车典型时刻的骨架变形分析 |
3.3.2 2 T移动壁障车典型时刻骨架变形分析 |
3.3.3 5 T移动壁障车典型时刻车体变形分析 |
3.3.4 10 T移动壁障车某时刻的骨架变形分析 |
3.4 被撞侧座椅以及移动壁障车碰撞速度以及加速度分析 |
3.4.1 被撞侧座椅以及移动壁障车碰撞速度分析 |
3.4.2 被撞侧座椅以及移动壁障车碰撞加速度变化分析 |
3.5 不同质量移动壁障车碰撞时整车以及MDB吸能分析 |
3.5.1 不同质量移动壁障车碰撞时整车以及MDB吸能分析 |
3.5.2 不同质量移动壁障车碰撞时变形分析 |
3.6 侵入量/关键部件变形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车侧面碰撞的乘员损伤分析 |
4.1 侧面碰撞假人的损伤评价指标 |
4.1.1 头部伤害准则 |
4.1.2 胸部伤害准则 |
4.1.3 腹部伤害准则 |
4.1.4 骨盆伤害准则 |
4.2 侧面碰撞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2.1 PSM方法的介绍 |
4.2.2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3 假人模型的建立 |
4.2.4 假人安全带的设置 |
4.2.5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3 侧面碰撞乘员损伤分析 |
4.3.1 5 T移动壁障车碰撞时的乘员损伤分析 |
4.3.2 10 T移动壁障车碰撞时的乘员损伤分析 |
4.4 壁障车参数对乘员损伤影响分析 |
4.4.1 侧面碰撞正交试验设计 |
4.4.2 侧面碰撞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大客车偏置碰撞的车身结构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
1.1.2 近几年发生的典型客车交通事故案例 |
1.2 国内外客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客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客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汽车碰撞安全法规 |
1.3.1 国内汽车碰撞安全法规 |
1.3.2 国外汽车碰撞安全法规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客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试验验证 |
2.1 软件介绍 |
2.1.1 CATIA软件介绍 |
2.1.2 HyperWorks软件介绍 |
2.1.3 LS-DYNA软件介绍 |
2.2 客车CAD模型的建立 |
2.2.1 整车主要的结构特点及技术参数 |
2.2.2 CAD模型的创建及简化 |
2.3 客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模型简化 |
2.3.2 几何清理 |
2.3.3 网格划分 |
2.3.4 材料属性的设置 |
2.3.5 连接设置 |
2.4 客车碰撞模型的建立 |
2.4.1 壁障和地面的创建 |
2.4.2 假人和安全带约束的设置 |
2.4.3 碰撞模型的参数设置 |
2.5 客车 100%重叠率的正面碰撞仿真分析 |
2.5.1 能量变化曲线分析 |
2.5.2 质量增加曲线分析 |
2.6 试验验证 |
2.6.1 整车侵入量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
2.6.2 整车B柱加速度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客车驾驶员侧偏置碰撞车身结构安全性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正面偏置碰撞时力的传递特点 |
3.3 驾驶员侧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的左侧B柱加速度分析 |
3.4 驾驶员侧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的能量响应分析 |
3.5 驾驶员侧不同重叠率下典型时刻的车体变形及应力分析 |
3.6 驾驶员侧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时整车吸能分析 |
3.6.1 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时整车关键总成吸能情况分析 |
3.6.2 关键总成吸能占比随重叠率增加的变化情况 |
3.7 驾驶员侧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时关键总成的变形分析 |
3.7.1 前围变形分析 |
3.7.2 底架前端变形分析 |
3.7.3 左侧围变形分析 |
3.8 驾驶员侧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的驾驶舱侵入量分析 |
3.8.1 确定评价指标 |
3.8.2 确定评价指标的安全限值 |
3.8.3 不同重叠率时驾驶舱侵入量各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
3.8.4 驾驶舱侵入量总体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车非驾驶员侧偏置碰撞车身结构安全性研究 |
4.1 研究思路 |
4.2 非驾驶员侧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的右侧B柱加速度分析 |
4.3 非驾驶员侧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的能量响应分析 |
4.4 非驾驶员侧不同重叠率下典型时刻的车体变形及应力分析 |
4.5 非驾驶员侧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时整车吸能分析 |
4.5.1 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时整车关键总成吸能情况分析 |
4.5.2 关键总成吸能比例随重叠率增加的变化情况 |
4.6 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时关键总成的变形分析 |
4.6.1 前围变形分析 |
4.6.2 底架前端变形分析 |
4.6.3 右侧围变形分析 |
4.7 非驾驶员侧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的右侧第一排乘客生存空间分析 |
4.7.1 确定评价指标及其安全限值 |
4.7.2 不同重叠率时右侧第一排乘客生存空间各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
4.7.3 右侧第一排乘客生存空间总体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客车偏置碰撞车身结构的改进分析 |
5.1 改进思路 |
5.2 左侧大重叠率碰撞时结构改进方案 |
5.2.1 存在问题 |
5.2.2 改进设计及指标对比分析 |
5.3 右侧小重叠率碰撞时结构改进方案 |
5.3.1 存在问题 |
5.3.2 改进设计及指标对比分析 |
5.4 高强度钢对碰撞安全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感知语义的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高速列车车厢布置研究现状 |
1.2.2 布置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感知语义研究方法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速列车车厢布置方法的理论基础 |
2.1 铁路客车车厢概述 |
2.2 高速列车车厢内饰布置理念 |
2.3 通勤铁路客运车辆的容量 |
2.3.1 设计容量与实际容量 |
2.3.2 列车容量与车厢容量 |
2.3.3 感知语义研究方法现状 |
2.4 列车车厢内饰吸引力的情感化设计 |
2.5 用户感知语义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 |
2.5.1 设计与需求偏好 |
2.5.2 用户感知产品的反应 |
2.5.3 语义差分法 |
2.5.4 感性工学 |
2.5.5 语义环境描述法 |
2.6 系统布置方法 |
2.6.1 系统布置方法的简介 |
2.6.2 研究对象选择 |
2.6.3 研究指标选择 |
2.6.4 研究方法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布置的感知语义研究 |
3.1 国内外高速列车车厢布置单元体 |
3.2 研究变量 |
3.2.1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感知语义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2 分类维度变量 |
3.3 研究设计 |
3.3.1 研究性质 |
3.3.2 问卷设计 |
3.3.3 数据收集 |
3.4 数据分析 |
3.4.1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座椅布置的感知偏好数据分析 |
3.4.2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类型的感知偏好数据分析 |
3.4.3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内饰风格的感知偏好数据分析 |
3.5 数据结论及验证 |
3.5.1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座椅布置的感知偏好数据分析结论 |
3.5.2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类型的感知偏好数据分析结论 |
3.5.3 高速列车内饰风格感知因素和车厢布置关系分析及结论 |
3.5.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LP的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分析 |
4.1 SLP的改进 |
4.2 基于SLP的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流程分析 |
4.2.1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设计流程分析 |
4.2.2 基于改进SLP的高速列车车头车厢布置 |
4.3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的换乘性能分析 |
4.3.1 高速列车2+2车厢下车性能对比实验分析 |
4.3.2 基于上车流线仿真的乘客车厢座椅联接体布置分析 |
4.3.3 基于上车流线仿真的乘客车厢座椅单元体布置分析 |
4.3.4 基于下车流线仿真的乘客车厢座椅联接体布置分析 |
4.3.5 基于下车流线仿真的车乘客车厢座椅单元体布置分析 |
4.4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的人机作业分析 |
4.4.1 乘客人体尺度的建立 |
4.4.2 座椅配置的人机空间需求分析 |
4.4.3 座椅过道的人机空间通行需求分析 |
4.4.4 茶桌配置的人机空间需求分析 |
4.4.5 车厢布置中的人机空间的要求 |
4.5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的行为分析 |
4.5.1 2小时以内乘员行为分析 |
4.5.2 2小时以内乘客行为因素对车厢布置的建议 |
4.5.3 2小时以上乘员行为分析 |
4.5.4 2小时以上乘客行为因素对车厢布置的建议 |
4.6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的分析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多单元系统布置 |
5.1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多单元系统布置设计概述 |
5.2 车厢布置单元的基本算法 |
5.3 车厢布置单元的空间需求分析 |
5.3.1 车厢扩容的预测 |
5.3.2 车厢布置模式的空间需求分析 |
5.4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多单元系统布置的主要内容 |
5.4.1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座椅带桌板的多单元系统布置方法 |
5.4.2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座椅不带桌板的多单元系统布置方法 |
5.5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的原则 |
5.5.1 经济性原则 |
5.5.2 乘员流动性原则 |
5.5.3 安全环保原则 |
5.5.4 柔性原则 |
5.5.5 舒适性原则 |
5.5.6 人文性原则 |
5.6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多单元系统布置实践方法 |
5.6.1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多单元模型关系链分析 |
5.6.2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多单元系统布置实践方法 |
5.7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平台实现的几个关键技术 |
5.7.1 技术思路 |
5.7.2 基于多单元协同模式的车厢系统布置与模型交互 |
5.7.3 基于参数化设计的车厢多单元系统布置 |
5.7.4 面向旋转仿真的车厢布置模型传递 |
5.8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平台开发 |
6.1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平台 |
6.2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分析及实现流程 |
6.3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设计实例 |
6.4 高速列车车头车厢和乘客车厢布置优化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论文工作总结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现有高速列车平面布置图 |
附录2: 高速列车客车车厢座椅感知偏好调查问卷 |
附录3: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类型的感知偏好实验问卷 |
附录4: 高速列车乘客车厢内饰风格的感知语义实验 |
附录5: 车厢换乘性能实验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夜间限行对公路客车车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高速公路客运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影响我国高速公路客运的因素 |
2.1 高速公路的发展 |
2.1.1 高速公路的发展建设 |
2.1.2 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现状 |
2.2 相关政策的出台 |
2.2.1 对卧铺客车限制 |
2.2.2 夜间长途客运车辆实行中途休息制度 |
2.3 其他影响因素:高速铁路规模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限行前后调查与高速公路运输数据分析 |
3.1 夜间限行前后客车市场调查 |
3.1.1 调研目的和任务 |
3.1.2 调研的方式和对象 |
3.1.3 调研的主要内容 |
3.1.4 客车、驾驶员调研分析 |
3.1.5 驾驶员调查分析 |
3.1.6 客运公司的调研分析 |
3.1.7 跟车调研 |
3.2 高速公路收费数据库运输数据采集及分析 |
3.2.1 限行前后客车交通量的对比 |
3.2.2 福建省与其他省份往来客车交通量的统计分析 |
3.3 调查分析小结 |
第四章 公路客车存在的问题 |
4.1 市场现有存在的替代车型 |
4.2 替代客车车型的不足 |
4.2.1 座椅靠背角度的调整受限 |
4.2.2 长途客车驾驶员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客车车型的改进优化 |
5.1 乘坐舒适性改善方案 |
5.1.1 座椅调整理论基础 |
5.1.2 改进方案的提出 |
5.2 标配驾驶员铺 |
5.3 适宜改善方案的车型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1 乘客问卷调查表 |
附录 2 驾驶员问卷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大型高级客车对乘客座椅的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入地域文化符号的客机商务舱内室设计研究[D]. 叶君.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客车内饰的CMF设计与应用研究[D]. 杨丹.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3]承载式公路客车车身正面碰撞安全性设计方法研究[D]. 吴长风. 吉林大学, 2019(10)
- [4]基于知识的旅游客车车身总布置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方学良. 扬州大学, 2019
- [5]地铁车厢内空调气流组织模拟及优化[D]. 彭馨莹.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6]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研究[D]. 徐江华.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大客车侧面碰撞中的乘员损伤研究[D]. 赵伟伟. 长安大学, 2018(01)
- [8]基于大客车偏置碰撞的车身结构安全性研究[D]. 杨涎林. 长安大学, 2017(03)
- [9]基于感知语义的高速列车乘客车厢系统布置方法研究[D]. 章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10]夜间限行对公路客车车型的影响研究[D]. 史季青. 长安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