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法治统事有成 鞭策统计再求真——黑龙江省统计局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20周年活动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赵光磊[1](2018)在《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文中指出学校宣传是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典型载体,它真实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观念,也对学校的教育观念做出建构,这种建构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有主观内在的也有客观外在的。以往对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注不多,更多关注的是国家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等个体的教育观念。与后二者分别以哲学、心理学研究为主不同,研究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宣传中的教育观念,更需要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传播学、文艺学等学科的介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观念。研究聚焦的核心问题是要探究学校宣传是如何反映和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反思教育理论、教育研究在学校的教育观念的表达与建构中有何作用。基于《中国教育报》五年219篇长篇宣传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学校宣传呈现出的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办学理念体系、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德育观、育人观、管理观、科研观、文化观等方面。对学校的教育观念的梳理、归纳、呈现揭示出,学校有着不同于国家教育观念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观念,体现出突出的学校本位特征。学校共性的教育观念可以成为学校的一般教育观念,代表着学校教育观念的平均水平。这种平均教育观念和理想教育观念的区别是它一般都会根据现实做出折中。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化学分析”中还发现,体制化的学校教育过于内卷化,它在许多方面丧失了其公共性、社会性。学校宣传完成了学校教育观念的又一次建构。学校受到现实的刺激与体制的影响,利用一切流通中的观念,遵循话语生产的特性来建构其教育观念。学校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各种影响汇聚杂合的产物。学校宣传通过有意识的征引和有意识的叙述来,一方面再一次建构了学校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再现了学校发展中教育观念的实际建构过程。宣传的创作者与媒体守门人协同完成了宣传文本,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读者需要应用相似的知识与资源来对宣传及其中的教育观念进行解码。在解码中可能会遗失一些意义,也会创生新的意义。通过文本的结构化分析、社会文本分析、文学分析的方式,可以探查到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是如何被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学校以为在言说,有些时候只是被言说。学校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是完全自主的。在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中,观念的持有者也在无形地被建构着,展现着这种被动性。对学校而言,不仅文本的生产是被动的,文本的消费也使其陷入被动。宣传文本一旦发表,就意味着可以被任意解读。教育观念事实上是被第三次建构。最后是对理论对于教育观念建构的作用的讨论。前面所揭示的教育观念体现出的学校教育公共性的缺失,使学校丧失对于教育理论的兴趣。如何将理论转产为教育观念的建设性力量?基于经验的连续,使教育理论完美地融合在行动之中,成为学校的行动中理论是一种理想。对于学院的研究者来说,或许有一种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区别于学院体制内部自循环的文献思辨研究与经验式研究,能够走进学校生活,变革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教育观念。
冯志峰[2](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关景媛[3](2014)在《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合理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植根于中华文化儒道共生的土壤之中,尊崇阴阳和合的传世价值,隐行于我国两千年父权体制之下,成为一个匿名却顽强的亚文化影响着一代代中国女性的命运。本论文以后女性主义为视角,以“性别—社会性别体系”学说为根本立场,借鉴“历史本体论”、“和合论”、“和谐合理性”等理论资源,辩证地看待古往今来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推崇和批判,分拣“淑女教育”的精华与糟粕。结合当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现状,提出重构“淑女教育”在应对当代女性境遇危机和女性教育观现代性焦虑问题上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的主要论题和逻辑起点是以“淑”为表征的“淑女教育”的合理性问题,对应由此拆分的四个分问题,分四章进行分析、论证。导论部分集中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主题,阐释了核心概念,综述了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确定了研究的视角、立场、思路与方法,概述了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第一章,表征了现代女性在婚恋、职场、家庭教育、文化场域中多重角色之间的困顿失衡以及自我认同的障碍与不安,剖析了当代女性境遇出现总体危机的根本原因。回应“淑女教育”必要性问题。第二章,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以“淑”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淑女教育”的内容与标准。回应“淑女教育”重要价值问题。第三章,基于民国初年“妇女问题讨论”的核心议题,探析了传统“淑女教育”与西方女性观念冲突融合的过程,回答“淑女教育”传承的障碍和可能,为论证“淑女教育”合理性提供了历史镜鉴。第四章,从“和谐合理性”出发阐明了“淑女教育”在当代社会政治文化制度中的合宜性问题,强调重构“淑女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主题创新。以“淑女教育”作为中国传统女性教育中一个名匿实存的、有鲜明价值取向的教育类型的指称,对其概念、内容、标准、价值进行归纳和梳理,并提出将其作为当下女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合理取径进行重构。二是研究视角创新。坚持以“后女性主义”为视角,反思现代女性教育观,审视传统女性教育观,站在了女性主义理论的前沿,同时观照西方与东方文化,以更开阔的视野为“淑女教育”的价值定位。
袁川[4](2014)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学分析》文中指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迫切需要,目前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的的主流价值取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体现了破解这一议题的时代需要和社会责任。实际上,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既要关注宏观的国家社会层面的体制机制和文化传统;又要分析中观的高校层面的大学精神和培养模式;也要审视微观的师生层面的师生关系和教学互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世界各国都尤为关注与重视的社会问题,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之所以能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国家社会层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政府法案的推动、多元资金的支持、紧密的社会配合以及创新的文化理念;在高校层面主要建立了“学术自由”的人才培养理念、“学习自由”的人才培养制度以及“创新自由”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师生层面主要有教师的教学自主、学生的学习自主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教学氛围。借鉴国外高校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需要确立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建成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创新多元开放的培养模式以及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过程。我国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正处于探索、改革和试验性阶段。以湖北省七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为.:注重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着力人才培养氛围的营造。但在高校层面和师生层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层面的主要问题有: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未能突出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中尚未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性,人才培养氛围的营造中忽视了师生交往的和谐性;师生层面的主要问题有: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教师创新能力不强,学生价值取向偏颇,学生主动学习不够。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国家体制的障碍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原因,培养模式的落后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原因,师生互动的不足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直接原因。因此,我国的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借鉴国外高校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客观环境进行制度创新,在宏观方面完善国家体制机制、健全政府管理制度,健全社会支持制度、加强校社互动交流,注重文化传承创新、体现文化育人作用;在中观方面重塑现代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完善大学内部治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在微观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师教学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学生学习形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师生互动机制。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分析;从国家体制、培养模式和师生互动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剖析。本研究不足主要是:对许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不够深入;以湖北省的七所高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在研究对象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问卷设计上存在维度不够全面等。
陶海洋[5](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研究指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赵胜忠[6](2012)在《数字与权力 ——统计的现代转型与中国国家成长》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兼具政治性与技术性的权力工具,统计始终处于政治系统这一外部环境之中,并直接受其影响与规训。为了增强汲取能力、渗透能力以及政治合法化等国家能力,提高统治和治理的绩效,处于建设与成长过程中的现代国家开始对数目字管理的统计技术提出新的需求,并以其不断增强的科化,理性化提高了对统计的供给能力。现代国家所所导致的统计供需关系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前现代时期统计与权力的松散关系,改变了统计与其他行政行为混溶在一起的未分化、低技术的状态,开启了统计现代转型的发展之路。为了达致政治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现代国家按照自己的需要对统计不断地进行着规训和塑造,为统计制定了不同的角色模式和职能定位:有时突出统计在资源汲取以及科学决策中的信息功能,有时则转而强调政治动员以及提供政治合法化辩护的政治功能。与此同时,现代国家还对统计的组织机构、活动范围和运行规则另外三个变量进行了规训,使之能够与政治设定的职能界定相适应。总体而言,统计职能、机构人员、活动范围、运行规则随现代国家建设与成长过程的不断调整就构成了统计现代转型的基本面相。然而,统计的现代转型并不是直线式的发展,统计现代化的四个主要变量的发展也并不是同步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现代国家,不仅面临着不同的国内国际环境,而且承担着不同的国家职能与发展使命,因此,它对统计的需求方式也不尽相同。中国的统计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政治需求出现了“技术导向”和“政治导向”两种不同的路径。当技术导向占据主导地位时,统计的技术理性显示出竞争性优势;当政治导向占据主导地位时,政治价值的需求就会压倒统计的技术理性,统计的自主性就受到很大的压制。由于两种发展路径的相互竞争,统计的现代发展之旅先后呈现出技术范式、意识形态范式和治理范式三种不同的范式。从晚清经北洋政府至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时期的统计体现了“技术导向”的发展方向,制度变迁的共同轨迹是以西方为参照系进行了制度创新:自上而下地推进统计机构建设、统计范围急速扩大、引进现代的统计方法。不管统计制度调整带如何变化,这一时期统计工作的职能始终是作为政府履行“积极行政”的信息工具,统计工作虽然也出现过政治化的偶然现象,但更多的是作为技术工具在发挥着作用,没有脱离“技术导向”的发展轨道。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高度强调统计的政治价值,在重视统计的技术特征的同时,特别突出政治动员、合法化证明等政治功能。为了发挥政治动员的作用,全能主义国家不仅按照灵活简便的原则改造了科层制的统计机构,按照又红又专的标准选配统计人员,要求统计范围跟随国家的中心工作及时调整,按照政治正确性的原则塑造统计运行规则。这一时期,统计的技术性受到政治的压制与批判。1978年后,国家执政理念的变化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使统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统计迅速实现了“去政治化”,并开启了从为国家管理服务的权力工具向为国家与社会共同服务的公共产品转变的新转型。事实上,统计与权力的关系并不止“政治规训统计”这一单向过程,还有“统计反作用权力”的另一个过程。在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统计技术通过其理性化、可计算的手段提高了国家能力,改变了国家的治理空间,提高了国家政权的理性化程度,增强了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塑造了现代公民和现代社会,从而推进了现代国家的构建和成长。然而,由于权力对统计的误用或者过度使用,不仅影响了统计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对国家治理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程度不同的治理危机。统计理应与与其处于其中的政治系统保持一定的契合性。但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现代国家必须充分尊重其专业特征,适当剥离统计数字所承载的利益功能,尤其是要引入社会监督。只有合理界定了统计技术的功能边界,实现了统计技术的政治性与技术性的平衡,才能实现统计与权力良性互动的目标,既有利于统计技术的发展,也有利于现代国家的建设与成长。
杨文海[7](2011)在《壬戌学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度学研究方法,全面分析制度构建的轨迹与全景。对制度建立的背景、制度设计的主体与推动力量、制度的博弈过程、文本体系与内容、舆论评析、专家评议、制度安排、局部试点、实施方略与实践、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校友群体的情感与回忆等进行考察和论证。力求勾勒、梳理出壬戌学制的基本脉络和近代学制体系形成的动态过程,努力探索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构建适应中国国情,并符合世界教育潮流的近代学制,是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为之奋斗的目标。从1902年至1922年,从民族危机严重的晚清,到资产阶级共和国之奠立,乃至军阀割据混战的民国“弱政府”时期,伴随着动荡、剧烈的制度变迁,历经1902年壬寅学制、1904年癸卯学制、1912——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1922壬戌学制等近代四个学制的嬗变。最终由壬戌学制之构建完成了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转型,同时实现了由模仿日本,向师法美国的全面转变。昭示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以及自清末以来的教育近代化改革的基本完成。其“六三三制”的主体架构经受了历史的长期校验而延续至今,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适应力。值得关注的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格局之中,教育界形成了流派纷呈、思潮迭起、生机勃勃的多元文化生态。封建传统文化的解体,西方现代文明传输与熏陶,军阀战争和政治动荡,各派政治力量彼此消长,为文化教育领域创造了了一个难得的自由生长空间。这一时期,教育思潮如浪如涛,教育运动风起云涌,教育改革全面展开,教育家开始崭露头角,并涌现了杰出的教育家群体,成为壬戌学制建构之主力。从壬戌学制产生的整个过程来看,它是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率先提出草案、多次酝酿、反复讨论、审慎研究、多方博弈,形成决议并通过的,并最终作为民间力量强有力地推动了北洋政府颁布实施。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此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实为促成1922年的壬戌学制最突出的力量。壬戌学制可谓凝聚了中国教育界的智慧、远见与历史使命感。与以往三部学制相比,壬戌学制从指导原则、整体架构、基本内容、课程标准来看,均有着明显的进步和独特的长处。它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教育界破旧立新、锐意革新,向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制度学习,同时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个综合性成果。壬戌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深刻反映了我国教育界努力探索新教育道路的艰苦尝试和不懈努力,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新学制草案公布后,随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热烈议论和巨大反响。教育界人士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改革热潮中,他们纷纷开会讨论新学制并撰文评论。一时间意见纷呈,评论如潮。同时各省区教育会更是身体力行,在全国掀起了研究、探讨学制改革的高潮。这实际上既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学制改革大宣传,又是一次行之有效、影响深远的学制草案大诊断。由此,改旧制、定新制遂日益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的大事。伴随着学制改革的热烈讨论,学制改革实践方兴未艾。各地以新学制草案为指导大纲,进行了探索、试点工作。广州执信中学率先试办“六三三制”,南开中学推行中学“三三制”,便是各地试点新学制中影响较大者,在全国掀起了学制改革的热潮。东南大学附属中学设立学制改组委员会,筹划学制改革事宜,推行选课制和学分制。这些教育改革实践为壬戌学制的最终制订提供了坚实的依据。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后,诸多学校纷纷探索、实践学制改革。通过延聘名师、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民主治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构建新型的学校教育体系,形成了别样的特色和个性。在壬戌学制的促进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活力进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构筑了多样化、生机蓬勃的教育格局。为中国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小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造就出一大批科学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
王廷山[8](2007)在《埃利奥特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查尔斯·威廉姆·埃利奥特(Charles W. Eliot,1834-1926)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美国着名的教育思想家、改革家,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他不仅对哈佛发展功勋卓着,且影响了当时整个美国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及社会教育,尤其是其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经过艰苦漫长的改革,埃利奥特实现了哈佛从一个地方性小型教派学院到全国一流现代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他以阐释大学功能为出发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引进自由选修为原动力,以改造传统专业学院为契机,以完善机构与强化管理为组织保障,以广泛获得社会捐助为资金依托,在哈佛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从课程改革到学院建设、从扩大学生学习自由到维护教师自主权利、从强化社会服务到坚持大学自治传统、从鼓励竞争到关注机会均等,埃利奥特通过杰出的组织才能与超凡的勇气不断增强哈佛对美国社会的适应能力。他成功地完成了哈佛的本土化使命,塑造了美国现代大学的典范,同时也因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与成功的校长经验成为世人效法的楷模。埃利奥特不仅是哈佛的自豪,也是美国的骄傲,他不仅关注高等教育,也关心中等教育、初级教育及社会教育;不仅醉心教育事业,且热衷公益领域,力求解决美国社会发展与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美国精神支持他不断在各领域开拓,一神论信仰激励他服务大众的决心。由于对美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卓越贡献,他被誉为共和国的第一位公民,堪称共和国的英雄与先知。埃利奥特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源于其强烈的公共责任心与对美国民主与自由社会的无限忠诚,他的言行是19世纪后期美国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冲突融合的生动写照,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需求的真实反映,是其独特个性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系统研究埃利奥特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且对指导我国当前大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改革哈佛的经验为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继承本国传统提供借鉴;他对大学功能、课程及管理的论述为我国大学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思想资源;他成功的校长角色为我们思考校长与大学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素材,并激励我们不断探索现代大学校长的素质构成与生成机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心理分析、图表、比较等研究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论原则,通过分析埃利奥特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实践动因,系统论述其思想内容,准确展现改革进程,客观评价其思想与实践的影响与历史地位,揭示埃利奥特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本质特征与个体特色,明确其现实意义。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评述生平与分析埃利奥特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轨迹入手,勾勒其思想和实践概貌,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奠定基础;第二、三、四部分为论文的核心,分别以高等教育功能、课程、管理思想与实践为题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论述力求全面深入;最后一部分着重论述埃利奥特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贡献及其思想与实践的现实意义,也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
二、依法治统事有成 鞭策统计再求真——黑龙江省统计局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20周年活动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法治统事有成 鞭策统计再求真——黑龙江省统计局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20周年活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真实吗 |
(二)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系研究及其意义 |
二、相关研究之综述 |
(一)关于学校宣传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二)关于学校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关于《中国教育报》的相关研究综述 |
(四)实践教育学相关的研究综述 |
(五)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整体结构 |
(一)概念文本研究:研究内容方面的悬置与锚定 |
(二)显在的教育观念、隐在的建构形式与无意识的被建构 |
第一章 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研究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教育观念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
(二)集合、集体与个体: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三)宣传与作为教育观念载体的学校宣传 |
二、相关的理论基础 |
(一)思想史、观念史研究 |
(二)文化研究、教育文化研究 |
(三)语言学、文艺学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
三、研究数据与方法 |
(一)对《中国教育报》学校宣传报道的抽样过程 |
(二)对《中国教育报》长篇报道数据的基本处理 |
(三)研究的方法工具、研究过程、信效度以及伦理问题 |
第二章 共性及个性:学校宣传对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
一、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内容分析方法 |
二、学校宣传中理念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学校办学理念中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学校校训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三风”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学校目标陈述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学校办学宗旨/思想/思路所含的教育观念其初步分析 |
(六)理念板块对“教育”自身的理解及其初步分析 |
(七)理念板块基于特色教育给出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八)理念板块对教育现实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九)理念板块对若干教育范畴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十)理念板块对素质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宣传中其他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课程与教学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德育与育人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教师与管理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文化与环境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特色与研究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小结:作为平均值的一般教育观念 |
第三章 编码与解码: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一、通过有意识地征引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教育学话语 |
(二)《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文化学术话语 |
(三)《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国家话语 |
(四)《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媒体话语 |
(五)《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中的人物征引 |
二、通过有意识地叙事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有意识的案例呈现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二)有意识的主体叙说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三)有意识地再现形成过程直言教育观念的建构过程 |
三、学校一般教育观念的演变聚成:建构的历时性 |
(一)“教育要促进生命发展”的观念 |
(二)“教育要促进师生幸福”的观念 |
(三)“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的观念 |
(四)“素质教育可以兼顾升学”的观念 |
(五)“一切教育经验都是课程”的观念 |
(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观念 |
(七)“情感德育、立体德育”的观念 |
(八)“什么老师教出什么学生”的观念 |
(九)“文化育人、科研兴校”的观念 |
(十)思想史、观念史视角下的一般教育观念 |
四、一般教育观念之间的错位纷争:建构的社会性 |
小结:学校的教育观念的编码与解码 |
第四章 被建构、被言说:社会结构下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宣传报道的结构化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学校之间的空间结构与报道之间的时间结构:意识形态建构 |
(二)版块的结构、次序和篇章比例关系:自相矛盾及其根源 |
(三)学校各版块呈现项目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混乱与同构 |
二、宣传报道的话语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校际差异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 |
(二)以严为荣:弱势学校的管理策略陈述 |
三、宣传报道的文学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表演性呈现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再建构 |
(二)形式即意义:不同的写作范式下的教育观念建构 |
小结:教育观念主体“被言说”之困境 |
第五章 讨论:在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与建构中理论何为 |
一、公共性缺失的学校教育及其对教育理论的需求 |
(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缺失及其表现 |
(二)学校教育的内卷及其对理论的兴趣 |
二、观念的连续性与情境化:学校的行动中理论 |
(一)学校的理论与行动中理论 |
(二)情境中观念的连续性与行动理论的塑成 |
三、让理论更为观念所接受:教育文化研究的设想 |
(一)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的教育文化研究 |
(二)关于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省思: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长篇报道名录 |
附录2 中小学校长篇宣传报道作者职业背景介绍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3)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合理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视角与立场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 研究内容与观点 |
第一章 “淑”的传统式微:当代女性精神境遇危机 |
一、 错位的取向——婚恋问题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
二、 失衡的定见——职业问题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
三、 艰巨的母职——家庭教育问题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
四、 性别的消解——社会性别问题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
五、 女性观念现代化的后果及反省 |
第二章 “淑女教育”: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 |
一、 中国传统淑女文化意象 |
二、 传统“淑女教育”的训育——基于对“女四书”的探究 |
三、 对“淑女教育”几种主张的扬弃 |
四、 “淑女教育”的本质意涵 |
第三章 传承与嬗变:近代思想启蒙视域下的“淑女教育” |
一、 生活局域:服务与牺牲的角色定位 |
二、 政治场域:于秩序裂缝中显露主体 |
三、 经济领域:关键问题是“性别主义” |
四、 文化视域:冲破传统性别秩序体认 |
五、 清末民初“淑女教育”评析 |
第四章 和谐合理性:现代“淑女教育”的突围 |
一、 “淑女教育”的价值诉求 |
二、 “淑女教育”的文化根基 |
三、 “淑女教育”的审美取向 |
四、 “淑女教育”的时代主题 |
五、 现代“淑女教育”的可能出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关于传统礼教的支持和反对 |
附录二:女性主义浪潮、流派、思想概览 |
附录三:民国初年(1912-1921)文化、教育大事记 |
附录四:访谈对象说明、访谈提纲、访谈节录 |
附录五:女代表答“社会文明进程中女性发展权益保护”采访实况节录 |
后记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4)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本课题的问题提出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高校 |
(二) 人才培养 |
(三) 创新型人才培养 |
(四) 社会学分析 |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
(一) 从功能论视角认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重价值 |
(二) 从冲突论视角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种矛盾 |
(三) 从互动论视角探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设路径 |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社会学分析 |
(一) 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国家体制与文化传统 |
(二) 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大学精神与培养模式 |
(三) 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师生关系与教学互动 |
第三章 国外部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的社会学分析 |
一、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的高校案例 |
(一) 美国的哈佛大学 |
(二) 英国的牛津大学 |
(三) 日本的东京大学 |
二、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的原因分析 |
(一) 宏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
(二) 中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
(三) 微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
三、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的经验启示 |
(一) 确立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 |
(二) 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 |
(三) 建成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 |
(四) 创新多元开放的培养模式 |
(五) 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过程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经验——基于七校的调查 |
一、七所高校的调查 |
(一) 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
(二) 调查的内容与对象 |
(三) 调查的思路与方法 |
(四) 调查的主要结论 |
二、三个案例的分析 |
(一) 基础学科型: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国学班 |
(二) 精英培养型:华中农业大学张之洞班农科班 |
(三) 实践创新型:湖北经济学院金融计划金创班 |
三、七校的经验总结 |
(一) 注重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 |
(二) 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
(三) 加强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 |
(四) 着力人才培养氛围的营造 |
第五章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原因——基于七校的调查 |
一、中观层面(高校)的主要问题 |
(一) 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性 |
(二)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未能突出培养目标的多元性 |
(三) 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中尚未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性 |
(四) 人才培养氛围的营造中忽视了师生交往的和谐性 |
二、微观层面(教师与学生)的主要问题 |
(一) 教师教学投入不足 |
(二) 教师创新能力不强 |
(三) 学生价值取向偏颇 |
(四) 学生主动学习不够 |
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国家体制的障碍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原因 |
(三) 培养模式的落后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原因 |
(三) 师生互动的不足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直接原因 |
第六章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 |
一、宏观方面的制度创新 |
(一) 完善国家体制机制,健全政府管理制度 |
(二) 健全社会支持制度,加强校社互动交流 |
(三) 注重文化传承创新,体现文化育人作用 |
二、中观方面的制度创新 |
(一) 重塑现代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
(二)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完善大学内部治理 |
(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
三、微观方面的制度创新 |
(一)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新教师教学方式 |
(二)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创新学生学习形式 |
(三)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新师生互动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主要不足 |
四、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研究回顾 |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
一、 清末新政简介 |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发展教育论 |
二、 振兴实业论 |
三、 改革政治论 |
四、 传统文化论 |
五、 外交形势论 |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无奈的抉择 |
三、 冷静的纠偏 |
四、 未尽的结局 |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
一、 世界政局变化 |
二、 国内军阀混战 |
三、 各类主义纷呈 |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
一、 作者队伍概况 |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
六、 杂志内容特色 |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
二、 栏目变化分析 |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
四、 启示 |
附表十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数字与权力 ——统计的现代转型与中国国家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 统计制度变迁与现代国家转型 |
(二) 统计技术与国家能力的提高 |
(三) 统计信息与权力结构 |
(四) 统计的质量及运行规则 |
三、研究主旨与写作框架 |
(一) 统计范式 |
(二) 核心观点 |
(三) 写作框架 |
四、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
(一) 制度主义 |
(二) 长时段的历史比较方法 |
第一章 统计现代转型的动力与内涵 |
第一节 统计信息及其与权力的结盟 |
一、统计信息的特征 |
二、统计与权力的结盟:一项政治技术的形成及成长 |
第二节 供需关系的变化:统计现代转型的动力分析 |
一、供需不足与前现代时期统计制度的锁定状态 |
二、现代国家建设与统计供需关系的变化 |
第三节 统计现代转型的路径与内涵 |
一、保护带的调整:统计制度的边际性调整, |
二、范式转型:统计制度的整体性变迁 |
第二章 混溶范式:前现代中国的统计 |
第一节 统计职能:为简约治理统计 |
一、对统计的混沌性认识 |
二、为简约治理而统计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尚未分化的混溶状态 |
一、未分化的统计组织 |
二、非专业化的统计人员 |
第三节 活动范围:以土地和人口为主的有限统计 |
一、有限的统计对象 |
二、从“民数”到“地数”:统计范围变迁的规律 |
第四节 运行规则 |
一、正式制度:以皇权为后盾的制度规定 |
二、非正式制度:寻租自利的行为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范式: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统计 |
第一节 统计职能:以西方为参照系的功能设定 |
一、科学与理性:西方数理统计的引入 |
二、统计职能:理想化的设计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倒金字塔型的结构 |
一、统计组织:制度化的上层与简拙的基层的落差 |
二、统计人员:上层精英化与下层非专业化的反差 |
第三节 活动范围:现代统计体系的形成 |
一、统计范围的急速拓展 |
二、统计范围变化的逻辑 |
第四节 运行规则 |
一、正式制度:超前的理想设计 |
二、非正式制度:低控制水平下的自主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意识形态范式:1949—1978年间的统计 |
第一节 统计职能:灵活的政治工具 |
一、统计性质的界定:具有阶级性和党性的社会科学 |
二、职能界定:革命逻辑设立的新功能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动员式的统计体制 |
一、组织机构:以动员为目的的设计 |
二、统计人员:又红又专的标准 |
第三节 活动范围 |
一、全能主义国家的统计范围 |
二、统计范围变化的规律 |
第四节 运行规则 |
一、正式规则:政治主导的制度规定 |
二、非正式制度:政治控制下的机会主义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治理范式:1978年以来的统计 |
第一节 统计职能:公共产品型的信息服务 |
一、统计的重新定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 |
二、统计职能的界定:为国家和社会共同服务 |
第二节 组织机构:科层化与专业化 |
一、统计组织:国家主导下的多元统计 |
二、统计人员:德才兼备、以才为重 |
第三节 活动范围:统计对象的转向 |
一、统计对象:国家职能调整带来的变化 |
二、统计范围变化的逻辑 |
第四节 运行规则: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塑造 |
一、正式制度:法制进程中的依法治统 |
二、非正式制度:压力型体制下的策略主义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代结语:数字与权力 |
第一节 统计与国家治理 |
一、统计与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
二、统计对国家治理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统计与合法性 |
一、统计合法性建构 |
二、信息操纵对合法性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技术与政治 |
一、统计的效用及其社会蔓延 |
二、统计的政治化使用及后果 |
三、政治技术的衡平:政治技术的合理边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壬戌学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壬戌学制构建背景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学制改革之探索 |
一、壬寅学制(1902年) |
二、癸卯学制(1904年) |
三、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近代教育思潮之形成 |
一、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革新 |
二、近代教育思潮的传播 |
第三节 近代教育家群体之涌现与历史使命 |
一、近代教育家群体之崛起 |
二、基本特征与历史使命 |
第二章 新学制之构建主体及各方博弈 |
第一节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 |
一、民国教育部 |
二、省级教育机构 |
三、县、自治区教育行政 |
第二节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
一、缘起与发展 |
二、联盟、架构与运作 |
三、点面结合:地方示范与各届年会之推力 |
第三节 教育界人士 |
一、对旧制之反思 |
二、积极推进义务教育 |
三、倡导并推广职业教育 |
四、杜威、孟禄、推士来华 |
五、新学制之探索 |
第四节 各方博弈:进程与议题 |
一、议案之完善(1915——1919年) |
二、学制改革高峰(1920年第六届年会) |
三、主导权之争(1922年北京学制会议) |
四、博弈、调停与妥协(1922年第八届年会) |
第三章 壬戌学制文本之争议 |
第一节 舆论风潮与各地教育会研讨活动 |
一、舆论评析 |
二、各地教育会之研讨活动 |
第二节 专家与新学制系统评议 |
一、对新学制的宏观思考 |
二、对新学制的微观考察 |
第四章 壬戌学制文本解读 |
第一节 指导原则与主要内容 |
一、指导原则 |
二、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课程标准与学制基本特征 |
一、课程标准 |
二、学制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壬戌学制文本评析 |
一、尊重教育客观规律 |
二、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继承扬弃 |
三、孕育了民主精神 |
四、体现了男女教育平等 |
五、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发展 |
第五章 壬戌学制之实施方略及实践 |
第一节 试点与操作 |
一、广州执信学校与广东省立一中 |
二、天津南开中学 |
三、东南大学附属中学 |
第二节 新学制之推行与实践 |
一、浙江新学制之施行 |
二、安徽新学制之施行 |
三、奉天新学制之施行 |
第三节 新学制办学个案考察 |
一、上海尚公小学 |
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 |
三、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
四、上海美术专门学校 |
五、交通部南洋大学(1922—1928年) |
第四节 校友群体:情感与回忆 |
一、方桂生、孙照:尚公小学 |
二、曹禺、端木蕻良、韦君宜:南开中学 |
三、朱九思:扬州中学 |
四、徐铸成: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
五、曹聚仁、施存统: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 |
六、张岱年、钱学森:北师大附中 |
七、峻峰、裴元嗣、钮择金:南洋大学 |
结语 |
一、社会转型中的学制变迁轨迹(1902—1922年) |
二、影响学制改革要素之综合考察 |
三、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埃利奥特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目标、基本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四、研究的局限与论文的不足 |
第1章 埃利奥特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1.1 埃利奥特其人及主要经历 |
1.1.1 童年与学生时代 |
1.1.2 大学执教与欧洲游历 |
1.1.3 执政哈佛 |
1.1.4 活跃的晚年 |
1.2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
1.2.1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与基础 |
1.2.2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思想发展及实践的历程 |
第2章 价值融合:埃利奥特高等教育功能思想与实践 |
2.1 埃利奥特论教育的功能 |
2.1.1 社会背景与教育需求 |
2.1.2 埃利奥特对教育的新定义 |
2.1.3 埃利奥特论教育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 |
2.2 埃利奥特论高等教育的功能 |
2.2.1 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
2.2.2 埃利奥特对高等教育功能的阐释 |
2.2.3 埃利奥特对哈佛大学发展方向的确定 |
2.3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功能观的特征、实质及影响 |
2.3.1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功能观的特征 |
2.3.2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功能观形成的因素、实质及影响 |
第3章 民主学习:埃利奥特高等教育课程思想与实践 |
3.1 埃利奥特论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 |
3.1.1 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内容的变化 |
3.1.2 埃利奥特对自由教育的扩充 |
3.1.3 埃利奥特论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 |
3.2 埃利奥特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施 |
3.2.1 自由选修制的由来 |
3.2.2 埃利奥特论自由选修制的实质与目的 |
3.2.3 埃利奥特论自由选修制的优势与不足 |
3.3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课程思想在哈佛的实践 |
3.3.1 自由选修制在哈佛大学的前期实践 |
3.3.2 自由选修制在哈佛大学的真正确立 |
3.3.3 自由选修制在哈佛大学的进一步完善 |
3.4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课程思想及实践的评价与影响 |
3.4.1 关于埃利奥特课程思想的论争 |
3.4.2 对埃利奥特课程改革实践的异议 |
3.4.3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课程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
第4章 效率与民主:埃利奥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 |
4.1 埃利奥特论大学校长与董事会 |
4.1.1 埃利奥特论大学校长 |
4.1.2 埃利奥特论大学董事会 |
4.2埃利奥特论教师团体与校内外社团 |
4.2.1 埃利奥特论教师团体 |
4.2.2 埃利奥特论教学方法改革 |
4.2.3 埃利奥特论校友及社团组织 |
4.3 埃利奥特在哈佛大学的管理实践 |
4.3.1 机构改革 |
4.3.2 人事管理 |
4.3.3 教学环境建设 |
4.4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特点及影响 |
4.4.1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特点 |
4.4.2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影响 |
第5章 埃利奥特对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贡献与现实启示 |
5.1 埃利奥特对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贡献 |
5.1.1 美国现代大学的开拓者 |
5.1.2 美国本土大学的缔造者 |
5.1.3 美国精神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者 |
5.2 埃利奥特高等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
5.2.1 对高等教育本土化的思考 |
5.2.2 对大学功能、课程及管理的重新审视 |
5.2.3 对大学校长素质及其与大学发展关系的考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依法治统事有成 鞭策统计再求真——黑龙江省统计局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20周年活动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D]. 赵光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合理性问题研究[D]. 关景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4]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学分析[D]. 袁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5]《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6]数字与权力 ——统计的现代转型与中国国家成长[D]. 赵胜忠. 南京大学, 2012(07)
- [7]壬戌学制研究[D]. 杨文海. 南京大学, 2011(10)
- [8]埃利奥特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王廷山. 河北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