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六九团自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1](2020)在《19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以《中央日报》的报道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直属党报,是南京国民党当局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同时《中央日报》也是1930年代的重要大众传播媒介,对近代体育的相关报道非常详尽,尤其对于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体育政策、学校体育教育等都有详尽的报道,可以说,《中央日报》是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体育教育的重要史料。本文以《中央日报》的体育报道及其他相关文章,考察1930年代的学校体育教育,主要以1931年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学校体育教育进行分析,发现这段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是向前发展的,进而折射出我国近代学校体育近代化进程。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为在体育领域巩固其统治地位,加强对学校体育的控制和管理,在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相继设立了管理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如组织体育委员会及体育组,在训练总监部内设体育科。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包括《国民体育法》、《国民体育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关于学校体育的法律、规程和条例。同时,为了确保这些机构和法令得到有效的实施,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体育督学系统。这些措施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其内容与精神有一定的借鉴之处。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力图维护其在体育领域的统治地位,这在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不可能认真地要求其一一兑现。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学校体育教育政策不断完善。其对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体育课时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辑、体育测验、体育成绩及学生健康、体育场地及设备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使得学校体育教育有章可循,有序发展。同时,国民政府加强体育师资的培养,如举办暑期体育补习班、举行小学教员暑期讲习会,培训现有的体育教师;创办体育专科学校,专门培养体育教师;在已有的师范学校或综合大学里面开设体育系、科。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南京国民政府在学校开始推行体育与军事管理、军训、童子军训练相结合的战时体育制度,对初中以下学生实行童子军训练,高中及以上学生实行军人训练,这时的体育担负着锻炼学生身体、改善民族精神面貌这一时代所赋予它的历史重任。此外,应该看到,南京国民政府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虽然采取了各项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但总体而言是向前发展的。
李国林[2](2003)在《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研究(1912—1937)》文中提出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作为非营利社会组织开展的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愈来愈大。慈善组织及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它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曾对中国封建统治者维持其政权有不小的贡献。近代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伴随新政权诞生,政治与经济制度的转变,慈善组织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慈善组织作为社会的公益组织,凭借其社会救济的功能,对转型时期动荡不安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在近代上海这个中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慈善组织充分利用了城市工商经济发展所带来有利条件,为社会慈善救济的展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力图从社会史的角度,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统计学、比较学等研究方法,透视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的发生、发展、衰落及其内在规律,并通过分析它们的内在组织结构、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参与者的成份等,总结慈善组织在民国时期上海城市发展中的角色与地位,以期客观地评价这个社会中间组织在民国社会发展中地位。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单扼要地回顾了慈善组织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其发展演变,以及慈善事业的性质。社会慈善事业,从人类文明形成之日起产生,即与人类社会文明同步前进。从商周到明清,历史跨越了数千年的时空,但慈善的中心思想不变,它由民本主义、儒家“仁爱”、佛教“因果报应”等,汇集成了慈善思想。近代以降,西方慈善思想的导入,使得慈善理念的内涵扩大,参与慈善事业的人数增加,推动了民国上海慈善事业的发展。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组织、慈善事业发展的背景与社会基础进行分析。一方面,民国建立后,随着政治制度的变迁,经济快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各阶层进一步分化,伴随而来的是人口大量流入,它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商品销售市场,也因与市场发展不协调而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市场的波动和民国政局的动荡,对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作用,使得社会的贫困阶层日益扩大,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上海作为一个先于国内其它地区进入向城市化进程过渡的城市,在西方城市化进程的示范下,国外对社会救济和社会慈善的政策在上海首先得到了尝试,推动了上海慈善事业的发展。第三章是对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的特征加以分析。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上海的城区日益扩大,同时,移民的大量进入,使原先农村中结成的血缘、地缘关系,转变为以业缘关系、居住区域关系,慈善组织逐步摆脱了单一的同乡会、同业公所等局限,向功能比较齐全的慈善组织转变。民国的慈善组织与旧的慈善组织相比,具有了新的特征。客观上,民间的慈善组织在数量和规模上超越了官办,慈善组织的属性上出现了官方主办、民间主办、宗教界主办等形式,慈善组织的资金来源和资产属性上,也具有了现代社会的性质;在意识上,慈善摆脱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的束缚,溶入了西方现代责任意识、公民意识。 第四章对民国慈善组织的结构、运行机制和成员构成进行分析。此时的慈善组织,它的发起条件,入会的资格审定,会员的权利与义务,资金来源与使用等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慈善组织正逐步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过渡。在组织结构上,它效仿西方同类组织的做法,努力提高组织的民主意识和决策的透明度,以获取公众的信任;另外,慈善事业参与者,由传统的绅商主导型转向工商界人士为主,其中江浙籍的商人开始占据主要的地位,成为慈善事业的主力军。 第五章阐述了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的主要活动、社会功能及存在的不足。各慈善组织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的救济,主要包括机构内的救助和机构外的救助,临时救助和平常救助。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的的救济对象己向特定人群转变,从婴儿到老年人,从残疾人到健康的游民、妇女等皆有专门的慈善组织,慈善事业走向新的时期。在社会功能方面,作为民间的社会组织,慈善组织与政府间形成了监督与被监督,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尽管时期上海慈善组织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也具备了现代组织的许多属性,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在组织成立中显现先天不足,其规模和人员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制度化建设中,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在救济效果上,获得救助人数有限等等,但这一时期的慈善组织及慈善事业对社会的稳定、对上海慈善事业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启示: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古老中国的文明史也是慈善的发展史。慈善事业在不同的时期展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显示出不同的社会作用。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时又与慈善组织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它与组织者、参与者密不可分。民国时期,慈善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在新思潮和新制度的双重催化作用下,出现了明显的现代特征,它从组织的结构形式、运行程序、人员的组成及成份等方面皆得到体现。而慈善组织的经济运行模式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及教育功?
刘启国[3](2003)在《牧歌唱响塔额垦区——农九师发展畜牧业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家家户户见牛羊,遍地牛羊活银行。"这是进军的号角,是一首激扬的牧歌,它伴着塔尔巴哈台山古老而悠扬的音符,它伴着额敏河欢快而优美的乐章,唱响塔额垦区,激活了垦区7万人民脱贫致富的欲望。一近年来,农九师党委在结构调整中,狠抓"强牧"战略的实施,垦区畜牧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全师牲畜存栏55.61万头,比年初增加16.71万头,增长43%,比上年同期增加12.97万头,增长30.4%。广大职工群众从中得到不少实惠,为"屯垦戍边、富民兴师",全面建设小康垦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地处塔额盆地的农九师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师拥有350多万亩天然草场和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饲草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资源优势。因此,师党委提出"十五"末发展目标是年出栏标畜50万只、种植人工草地50万亩,做到"家家户户见牛羊",每户农牧工至少饲养20只生产母羊或5头牛。
刘瑛[4](2003)在《试论商品经济对秦汉乡村社会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商品经济与秦汉乡村社会变迁问题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试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商品经济对秦汉乡村社会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六大部分:(一)地主制下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二)乡村社会的商品生产状况;(三)乡村地权的转移和劳动力流动;(四)乡村集市的扩展与农民的交易行为;(五)乡村贫富分化与借贷业的发展;(六)乡村社会风气的递变。全文要旨,拟通过具体史实,阐述商品经济对秦汉乡村社会的影响,综合评价秦汉商品经济及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总结历史经验,提供资治,为现实服务。
刘涛[5](2003)在《一六九团自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近年来,农十师一六九团采取政策上优惠、资金上扶持、技术上引导的方法,鼓励职工大力发展自营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该团党委及时制定了自营经济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免除义务工、以优惠价格出售单位闲置设备、房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2001年,为帮助职工发展畜牧业,团党委动员机关干部为职工担保贷款31万元。2002年,
二、一六九团自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六九团自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19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以《中央日报》的报道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以《中央日报》为主题的研究 |
二、以近代学校体育为主题的研究 |
第三节 《中央日报》的概述 |
一、《中央日报》的概况及特点 |
二、《中央日报》的体育报道情况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体育行政管理与体育法规 |
第一节 学校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 |
一、组织体育委员会及体育组 |
二、在训练总监部内筹设体育科 |
第二节 学校体育法规的制定和公布 |
一、专门的学校体育法令 |
二、其他有关学校体育的法规 |
第三节 体育督学的设置 |
一、建立体育督学制度,制定选用职员办法 |
二、推行体育督学制度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初中的学校体育教育 |
第一节 小学、初中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
一、体育教育目标 |
二、体育课程标准 |
三、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
四、实施情况与评价 |
第二节 小学、初中体育教材、体育测验及体育师资 |
一、体育教材的编写 |
二、体育测验、体育成绩及学生健康 |
三、小学、初中学校体育师资和场地设备 |
四、实施情况及其评价 |
第三节 童子军体育教育及军事训练 |
一、中国童子军的产生及国民党童子军的筹建 |
二、童子军体育教育的推行 |
三、学校童子军的体育及军事训练—以南京为例 |
四、总体评价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中和大学体育教育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关于高中以上学校体育的规定 |
一、体育教育目标 |
二、体育课程标准 |
三、体育课程内容 |
四、实施情况及其评价 |
第二节 高中以上学校体育教材与体育师资 |
一、体育教材的编写 |
二、体育师资的培养 |
三、实施情况及总体价 |
第三节 高中、大学的体育军事训练 |
一、高中以上学校学生体育军事训练政策 |
二、高中以上学校学生体育军事训练的推行 |
三、高中以上学生的体育军事训练——以南京为例 |
四、总体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导言 |
一、 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慈善事业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传统中国社会的慈善事业 |
一、 慈善理念的形成与定位 |
二、 传统型救助模式及其特征 |
第二节 近代以来中国慈善事业的转型与进化 |
一、 西方近代慈善理念的东渐 |
二、 中国近代慈善观的形成 |
三、 近代慈善事业之特征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上海慈善事业的兴衰及其原因透视 |
第一节 城市化与上海慈善组织社会基础变迁 |
一、 民国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二、 两极积累:社会流动和新阶层的产生 |
第二节 政治变迁、经济转型与上海慈善组织发展的环境因素 |
一、 政治因素对上海慈善组织发展之影响 |
二、 上海慈善组织发展的经济环境因素 |
三、 民国上海慈善组织兴衰特征 |
第三章 转型时期的多元复合:上海慈善组织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慈善组织的性质特征 |
一、 官办、民办、中外合办的多种性质组织并存 |
二、 政府退居次要,民间慈善组织发挥主导作用 |
第二节 上海慈善组织血缘、地缘和业缘特征 |
一、 血缘、地缘和业缘为纽带的慈善组织并存 |
二、 城市认同、观念认同与慈善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上海慈善组织经济属性特征 |
一、 慈善组织的资产构成 |
二、 新的业态与慈善事业的关系 |
第四章 上海慈善组织的结构、运行机制和成员构成研究 |
第一节 上海慈善组织的组织结构 |
一、 权责分开:初具现代特征的组织结构模式 |
二、 慈善组织董事、会员的入会条件及权利责任 |
第二节 上海慈善组织的运行机制 |
一、 决策机制:制度化的办事规则 |
二、 多渠道的募捐方式:筹资机制 |
三、 分层化的救济方式:指向机制 |
四、 规范化的操作流程:约束机制 |
第三节 主要施善者群体分析 |
一、 籍贯构成 |
二、 职业构成 |
三、 年龄构成 |
四、 慈善参与者社会地位 |
第五章 上海慈善组织的主要事业、社会功能及其效果分析 |
第一节 上海慈善组织的主要活动 |
一、 机构组织外的救助 |
二、 机构组织内的救助 |
第二节 桥梁与纽带:上海慈善组织社会功能分析 |
一、 慈善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 |
二、 慈善事业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
三、 双向互动的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 |
四、 慈善组织的安全阀功能 |
启示 |
附录 |
参考书目、文献 |
(4)试论商品经济对秦汉乡村社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前言 |
一、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
1 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 |
2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关系 |
2.1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存在互补作用 |
2.2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相互冲撞 |
二、 乡村农业商品化生产日趋明显 |
1 专业农户的商品化生产 |
2 不同层次农户的商品性生产 |
3 农村个体手工业的商品生产 |
三、 乡村地权的转移及劳动力流向 |
1 土地商品化 |
2 劳动力流向及其商品化 |
四、 乡村集市的扩展与农民交易行为增多 |
1 农村集市的扩展 |
2 农民与市场的广泛联系 |
五、 乡村贫富分化与借贷业发展 |
1 农村两极分化 |
2 借贷业的发展 |
六、 乡村社会风气的递变 |
1 民风上的“去本趋末”盛行 |
2 民俗上趋于奢华 |
3 消费观念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资料 |
后记 |
四、一六九团自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19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以《中央日报》的报道为中心的考察[D]. 李娟.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2]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研究(1912—1937)[D]. 李国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2)
- [3]牧歌唱响塔额垦区——农九师发展畜牧业纪实[J]. 刘启国. 兵团建设, 2003(09)
- [4]试论商品经济对秦汉乡村社会的影响[D]. 刘瑛. 江西师范大学, 2003(03)
- [5]一六九团自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J]. 刘涛. 兵团工运,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