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河潭风景区石山风景林营建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华[1](2018)在《贵州省房车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房车旅游萌芽于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在我国的发展较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的同时压力也倍增,房车旅游的自由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了和大自然亲密的美好。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的发展以及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我们国家的房车旅游产业在各省市纷纷起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房车旅游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我国关于区域房车旅游的研究较少,尤其是贵州房车旅游的研究十分匮乏。贵州省气候四季宜人、民族文化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近几年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房车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休闲旅游产业在贵州已萌芽,但是其发展速度还很缓慢,贵州省是否具有发展房车旅游的基础条件,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使房车旅游在贵州得到发展?本文将进行具体探讨。本文根据区域旅游规划和消费者行为学理论,结合学者们关于房车旅游的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以贵州为研究区域,通过从贵州房车旅游发展基础、目前贵州房车旅游发展现状和贵州发展房车旅游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对贵州目前房车旅游的发展系统进行梳理。其次根据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和房车旅游的相关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对贵州房车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最后总结房车旅游在贵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房车营地数量少且基础设施不完善,房车旅游社会认知度低且营销手段不足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贵州发展房车旅游的对策:加强房车营地建设、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规避房车旅游的负面影响。
陈彩仙,程明[2](2013)在《贵溪市郊区风景林营造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风景林在调节气候、环境保护、水源涵养、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游憩观赏、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在综合考虑贵溪市立地条件和植被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贵溪市郊区的风景林营造模式,为贵溪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提供参考。
谢叶[3](2013)在《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丰富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多人选择利用闲暇时间到户外风景较好的地方放松心情。风景名胜区在很多时候则成为他们的首选,而自然环境良好且具有突出地域文化景观的风景名胜区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在信息不断交融的今天,无论是一般的景观设计还是风景区规划设计,空洞雷同的现象都越来越严重,景观在快速形成的周期下逐渐丧失其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风景名胜的景点也不例外。基于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空洞雷同缺乏地域特色的现象,本文在整理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关于地域文化表达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景点设计地域文化表达的因素,从遵循与传承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景观和改造与利用物质形态的自然景观两大方面入手,试图构建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关于地域文化表达的理论体系。在充分尊重风景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融合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提炼并有效运用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景观要素,组织和构建满足人们观赏使用要求且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景观空间,创造有独特魅力的风景名胜景点。并在大众游憩行为心理的研究基础上充分考虑人对地域性景观的感知与体验,构建具有归属感的场所空间,满足人们完美情感的精神需求。
周爱民[4](2013)在《广东丘陵山地风景林下植物种类调查与筛选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针对广东丘陵山地风景林下植物缺乏,生态群落简单,林冠覆盖下的地表裸露,地表径流严重,部分山头还出现“绿色沙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迅速下降,在广东省选取有代表性的丘陵山地风景林开展植物实地调查;利用了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层次分析法(AHP)等方法;建立筛选评价指标体系,为丘陵山地风景林生态、景观修复时植物选择提供方法。本文研究成果如下:(1)调查样地植物名录,乔木40科、66属、93种,灌木48科、90属、109种,草本41科、72属、85种,攀援型藤本22科、34属、35种;植物优势科属与乡土比例。(2)从林相、坡度、坡朝向、郁闭度四个环境影响因子来分析林下植物组成;得林下极端环境重要值占优的植物种类;把林下植物的自我繁衍能力强弱与其相对多度或相对盖度大小联系起来。(3)构建了以环境适应因子、观赏价值因子、推广价值因子为3类评价指标的广东丘陵山地风景林下植物筛选评价体系,环境适应因子包含林相、坡度、坡朝向、郁闭度指标;观赏价值因子包含观花、观果、观叶、观姿指标;推广价值因子包含抗逆性、自繁能力、利用程度指标;评价体系共有4层框架、11个要素、23项评价因子,采用3级或5级评分制对每一项指标进行量化分级。(4)通过构建的评价体系筛选出了适合丘陵山地风景林下生态、景观修复和具备推广价值的50种左右植物种类,将对山地风景林下生态、景观修复实践指导有极大帮助。
徐燕[5](2008)在《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作为现代旅游研究的前沿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界的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竞争力的高速发展,各地旅游投资增长迅速,区域之间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有关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多数地区资金不足、服务设施差、人力资源落后、产品价格高、旅游产业之间不协调等因素,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造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差。为提高贵州省旅游综合竞争力,找到贵州省旅游竞争力的突破点。文章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探讨。本文以区域经济学、喀斯特环境学、竞争力理论、旅游学等为理论依据。应用室内室外资料收集、野外踏勘、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深入探讨了贵州喀斯特环境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多方面因素,构建了分析模型,进而结合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发展实际,采用层次分析法,全面系统地测度了八个地州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战略对策,以期培养旅游竞争优势,提升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业竞争力,实现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经济的崛起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本论文主要获得以下结论。①从喀斯特环境的角度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进行定义,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由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四个层面构成。②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旅游人才、旅游环境、旅游企业、旅游市场等是影响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受贵州喀斯特地区两大地貌单元——高原区和峡谷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策环境的影响。③首次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赋值,统计出各地州市的资源禀赋总分值,并作相关资源禀赋图。④首次构建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共65项。对八个地州市的旅游业竞争力进行量化评价。贵阳市的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均远高于其它地州市。遵义市、黔南州、安顺市、六盘水市位居其次,铜仁地区、黔西南州、毕节地区旅游综合竞争力较弱。并分别提出了相应对策。⑤对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黔南州的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黔南州旅游竞争力的主要优势在于旅游资源、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制约因素为交通条件、旅游人才和经济环境,并提出相应对策。⑥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产品、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形象、旅游人才、旅游市场营销、基础设施、产业协调、政府主导、区域内外合作、国际合作全面探讨了提升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张琦[6](2007)在《贵州屯堡文化村寨的特色及其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屯堡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屯堡文化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与贵州山地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类聚居环境,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屯堡文化村寨以其整体的环境风貌体现着它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旅游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及其“不可重置性”和“历史增值性”,而具有无法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教育作用。本论文针对贵州的屯堡文化村寨作特色和保护讨论,以贵州屯堡文化村寨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四个保存较完好的村寨,进行深入调查,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屯堡文化的历史起缘、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及当前保护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镇山屯堡村寨实例,从树立保护意识、加强技术支持、提供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探讨了屯堡文化村寨的特色保护和利用。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进行了的阐述。第二部分,分析了贵州屯堡文化村寨的历史沿革、地理区位和分布情况,以及屯堡村寨的价值;并对四个各具特色的典型屯堡村寨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第三部分,总结了屯堡文化村寨的自然环境特色、空间环境特色、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特色,探讨其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系统分析和阐述了目前屯堡文化村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第五部分,探讨了贵州屯堡文化村寨保护与发展策略,从树立保护意识、加强技术支持、提供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分别阐述。第六部分,以镇山村保护为例,从实践的角度说明屯堡文化村寨的特色保护及发展。第七部分,结语。
董建文[7](2006)在《福建中、南亚热带风景游憩林构建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对福建省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森林植被的观赏和游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福建省风景游憩林分类体系;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valuation, SBE)对风景游憩林景观及斑块美景度进行评价;结合区域植被气候带的划分进行了乡土观赏树木的选择,整理出福建省各植被气候带的主要优良乡土观赏树木资源;从群落生态学入手,利用种间联结和生态位理论探讨了风景游憩林混交树种的选择;以局部地区的卫星影像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马尔可夫模型对风景游憩林景观斑块动态变化进行了预测,并从景观格局和斑块动态角度探讨了风景游憩林动态管理,为风景游憩林培育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福建省域范围内进行了风景游憩林构建技术的探讨。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夏长冬短,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复杂的地形,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方性气候,且垂直变化大,一些较高的山地出现了北亚热带、暖温带,甚至中温带气候特点。境内植物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地带性群落复杂,又有许多结构简单的非地带性群落和跨地带性群落,加之长期的速生丰产林培育的结果,地带性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古树名木未得到充分保护,原生天然植被所剩无几,富于特色的乡土森林植被景观缺失,风景游憩林培育的任务艰巨。通过本研究,为福建省风景游憩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拓宽了森林综合利用的思路,推动了森林培育事业的发展。(2)进行了风景游憩林类型的划分。综合前人有关风景游憩林的分类成果,提出了多角度的风景游憩林类型划分体系,并着重在质地、观赏季节、观赏部位、观赏距离、文化功能、保护等级、地形和垂直地带分布等对福建省风景游憩林进行了划分,对观赏特性方面的分类进行了重点阐述。(3)对风景游憩林景观斑块进行了美景度评价,可用于指导风景游憩林景观斑块的构建。对斑块美景度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构成斑块质地的树种类型、冠形的可辨度、统一度和对比程度、斑块边界线、斑块树种组成及年龄结构、斑块群落垂直结构、混交方式、光线等对斑块美景度均有一定影响,逆光对不同观赏特性斑块的美景度也有较大影响。采用多元数量化方法建立了福建省风景游憩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
张涛[8](2006)在《消解的边缘 ——一项关于路由的人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是一个全球化正在悄悄掩过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时代。一方面,全球与本土的接触和碰撞日益复杂;另一方面,全球无论是边缘还是中心,几乎全部都卷入到一个无差别的相互交叠的权力、资源流动网络中来。在这种新的全球、民族国家和地方相交织的民族志场景之下,我们会发现,用于社会过程研究的互动理论,在引入新的系统关照后,就成为一种新的研究策略——路由。 在中国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乡戛寨苗人社区,随着中挪共建的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出现,一个新的边缘消解的故事正在这里慢慢展开。本文借助于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人类学传统调查手法,通过一种新的“多点民族志”研究方法的使用,力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在流动的历史和流动的日常生活中变动不羁的特定地点和特定群体的真实。 生态博物馆的出现将长期以来处于边缘的戛寨引入一个路由网络之中。在这过程中,戛寨苗人社区成为包括全球、民族国家和地方在内的不同层次的声望资源和现实资源优先注入的所在。我们原以为这会提高本土与外界的对话能力。但事实上,在路由过程中,人们过多注意到资源自上而下的传递,而没有注意从下向上给出的信息反馈。于是,原本为一种双向互动机制的路由便成为单向度的资源导入。这种导入,既未考虑地方社会的文化气质,也未顾及本土原有的社会
王茂强[9](2006)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旅游活动出现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发达国家,当时主要内容是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玩在农家,体验乡村生活。中国直到80年代后,才在新兴工业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出现田园观光、体验民风、“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活动。严格地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深圳荔枝采摘园开发为标志。实践研究表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对推动农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其参与机制、态度、渠道、形式和效益贡献,在贵州、云南、广西、重庆等喀斯特地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适时开发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贫困落后的局面,这也是从当地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借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的体现。 但是,随着贵州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不知不觉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它存在一般旅游产品的通病,如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多头管理、决策失误,产品粗糙、简单雷同,未能科学体现社区文化内涵,刺激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等等。此外,贵州大多数乡村旅游开发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与其他产业整合和长期持续发展的效应,基本处于“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管理”的不利境地。总体上,乡村旅游开发存在小、散、重、乱的局面,社区参与活动、形式单一,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社区参与程度低、获利小,游客市场声誉较差的严重后果。 现在,国内研究主要涉及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和模式、市场研究、实例研究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其中,侧重于观光农业、农业旅游研究,并且比乡村旅游更加广泛。国外涉及乡村旅游与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性研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研究,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和管理规划研究,其他主要侧重于农业旅游和农场旅游,女性问题。专家学者对喀斯特山区乡村旅游的研究较少,大多为宏观决策和中观社会经济分析,也有部分学者涉及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农家乐”等单一方面的简单评述和分析,很少有进行多学科和交叉性的系统、综合研究,更没有进行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微观分析与研究。 本文主要以旅游学、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喀斯特环境理论、社会学、协同学、系统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在创建和谐社会指导思想下,运用室内资料收集、实地观察、调查、访问和社区比较等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主要阐述了贵州乡村旅游现状,对喀斯特山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喀斯特山区各种参与乡村旅游模式,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出适合该地区的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理论模
黄书屏[10](2001)在《天河潭风景区石山风景林营建技术初探》文中认为通过实践探讨了石山风景林的营建技术 ,总结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
二、天河潭风景区石山风景林营建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河潭风景区石山风景林营建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省房车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房车旅游研究综述 |
1.4.1 国外房车旅游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房车旅游的相关研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区域旅游规划理论 |
2.2.2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
2.2.3 旅游线路设计理论 |
3 贵州房车旅游发展系统分析 |
3.1 贵州房车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
3.1.1 政策基础 |
3.1.2 社会经济基础 |
3.1.3 旅游资源基础 |
3.1.4 客源基础 |
3.2 贵州房车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房车销售和租赁企业 |
3.2.2 房车营地 |
3.2.3 案例研究——以贵阳户爱房车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
3.3 贵州房车旅游发展影响分析 |
3.3.1 贵州发展房车旅游的经济影响 |
3.3.2 贵州发展房车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
3.3.3 贵州发展房车旅游的生态影响 |
4 贵州房车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
4.1 问卷设计 |
4.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
4.3.2 房车旅游者的消费特征 |
4.3.3 房车旅游者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感知 |
5 贵州省房车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 贵州房车营地建设不足 |
5.1.1 房车营地数量少 |
5.1.2 房车营地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5.2 贵州房车旅游营销宣传欠缺 |
5.2.1 贵州房车旅游社会认知度低 |
5.2.2 贵州房车旅游营销手段不足 |
6 贵州房车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
6.1 加强贵州房车营地建设 |
6.1.1 完善贵州房车营地空间布局 |
6.1.2 加强移动互联网建设 |
6.1.3 增加营地娱乐休闲活动项目 |
6.1.4 加强营地基础设施建设 |
6.1.5 建立完善房车营地安全制度 |
6.2 制定贵州房车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
6.2.1 确定贵州房车旅游目标市场 |
6.2.2 提高房车旅游的社会认知度 |
6.2.3 树立贵州房车旅游品牌 |
6.2.4 打造贵州房车旅游精品线路 |
6.3 规避房车旅游的负面影响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贵溪市郊区风景林营造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贵溪市自然环境概况 |
1.1 地形地貌 |
1.2 气候 |
1.3 水文 |
1.4 土壤 |
2 植被类型 |
3 郊区风景林营造树种和模式选择 |
3.1 风景树种选择 |
3.2 生态风景林营造模式 |
3.2.1 植物景观提升模式。 |
3.2.2 林相改造模式。 |
3.2.3 立体营造模式。 |
3.2.4 果园内套种模式。 |
3.2.5 垂直绿化模式。 |
4 结语 |
(3)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全球化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影响 |
1.1.2 我国地域性景观的现状 |
1.1.3 风景名胜区景点地域特色的重要性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地域文化表达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风景名胜区相关概述 |
2.1.1 风景名胜区 |
2.1.2 景点 |
2.1.3 景点设计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述 |
2.3.1 地域性 |
2.3.2 地域文化 |
2.3.3 地域文化景观 |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地域文化表达理论体系的构建 |
3.1 地域文化表达的主体内容 |
3.1.1 融入自然环境 |
3.1.2 尊重场所精神 |
3.2 影响地域文化表达的因素 |
3.2.1 自然环境条件 |
3.2.2 人文特征条件 |
3.2.3 社会条件因素 |
3.2.4 大众游憩行为心理影响因素 |
3.3 地域文化表达的方法 |
3.3.1 改造与利用物质形态的自然景观 |
3.3.2 遵循与传承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景观 |
第四章 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方法研究 |
4.1 突出景点自然环境景观特征 |
4.1.1 对景区自然环境整体特征的理解 |
4.1.2 利用自然肌理构建展示地域文化的景观 |
4.2 传承与发扬地域文化 |
4.2.1 整合历史文脉 |
4.2.2 抽取地域文化的典型符号 |
4.2.3 借鉴传统形式,再现景观风貌 |
4.2.4 象征文化内涵 |
4.2.5 隐喻场所精神 |
4.3 提炼景观要素 |
4.3.1 把握景观要素的外在形态 |
4.3.2 提炼具地域性内涵的景观要素 |
4.3.3 关联景观要素与地域文化 |
4.4 考虑人对地域文化景观的感知与体验 |
4.4.1 人对地域文化景观的感知 |
4.4.2 人对地域文化景观的体验 |
4.5 组织与构建景观空间形态 |
4.5.1 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
4.5.2 塑造地域文化景观空间 |
第五章 龙南小武当风景名胜区入口服务区景点设计实例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1.1 龙南小武当概况 |
5.1.2 规划区基本概况 |
5.2 规划定位与规划目标 |
5.3 规划原则 |
5.3.1 因地制宜原则 |
5.3.2 生态优先原则 |
5.3.3 整体统一性原则 |
5.3.4 以人为本原则 |
5.3.5 地域特色原则 |
5.4 地域文化分析 |
5.4.1 历史沿革 |
5.4.2 可利用的地域性设计元素 |
5.5 规划方案 |
5.5.1 规划构思 |
5.5.2 总体布局 |
5.6 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达 |
5.6.1 尊重自然环境特征 |
5.6.2 传承与发扬地域文化 |
5.6.3 地域性景观要素的运用 |
5.6.4 人对地域性景观的感知和体验 |
5.6.5 地域性景观空间的构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广东丘陵山地风景林下植物种类调查与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丘陵山地风景林概念与功能 |
1.1.1 丘陵山地风景林概念 |
1.1.2 丘陵山地风景林功能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丘陵山地风景林植物筛选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丘陵山地风景林植物筛选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丘陵山地风景林植物筛选研究现状 |
1.3.3 文献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林下植物组成与生长环境因子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概况 |
2.1.2 研究样地概况 |
2.2 样地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样地植物分析方法 |
2.3 林下植物组成分析 |
2.3.1 植物组成研究 |
2.3.2 林下植物生长环境因子分析 |
2.3.3 林相划分林下植物组成分析 |
2.3.4 坡度划分林下植物组成分析 |
2.3.5 坡朝向划分林下植物组成分析 |
2.3.6 郁闭度划分林下植物组成分析 |
2.4 林下植物自繁能力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丘陵山地风景林下植物筛选评价体系建立 |
3.1 评价方法 |
3.1.1 评价方法选取 |
3.1.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 评价指标框架模型建立 |
3.3 评价因子与评分标准 |
3.3.1 评价因子选取与分析 |
3.3.2 评分标准的建立 |
3.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3.4.1 构建判断矩阵 |
3.4.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4.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5 评价结果与结果分析 |
3.5.1 评价结果 |
3.5.2 评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林下植物筛选结果与分析 |
4.1 环境适应评价结果分析 |
4.1.1 灌木环境适应评价结果分析 |
4.1.2 草本环境适应评价结果分析 |
4.2 观赏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
4.2.1 灌木观赏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
4.2.2 草本观赏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
4.3 推广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
4.3.1 灌木推广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
4.3.2 草本推广价值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1 灌木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2 草本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野外植物样地调查表格 |
附录2:广东丘陵山地风景林下植物筛选评价体系研究专家咨询信 |
附录3:广东丘陵山地风景林下植物筛选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专家咨询信 |
附录4:研究区域调查到的植物名录和灌木、草本重要值总得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进展综述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 与竞争相关的理论 |
2.2 喀斯特环境理论 |
2.3 与经济学相关的理论 |
2.4 与旅游学相关的理论 |
2.5 区域旅游系统理论 |
2.6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创新理论 |
第三章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理论分析 |
3.1 旅游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界定 |
3.2 旅游竞争力系统理论体系 |
第四章 贵州喀斯特地区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及定量评价 |
4.1 旅游业发展基本概况 |
4.2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 |
4.3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方法 |
4.4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量化比较及对策 |
4.5 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以黔南州为例 |
第五章 提升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
5.1 利用资源优势, 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
5.2 充分发挥推进要素在竞争中的作用, 走创新驱动之路 |
5.3 重视交通建设,解决旅游交通“瓶颈”问题 |
5.4 以喀斯特环境为基础,做好旅游功能分区 |
5.5 以资源为载体,以交通为纽带,加强区域内外旅游合作 |
5.6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
5.7 增强旅游企业的市场生存与竞争能力 |
5.8 塑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加强旅游宣传教育工作 |
5.9 围绕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目标,实施人才兴旅战略 |
5.10 坚持政府规划和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原则 |
5.11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合作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2005.9-2008.6) |
(6)贵州屯堡文化村寨的特色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缘起 |
1.1.1 主要概念 |
1.1.2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历史村镇保护的历程 |
1.3.2 中国历史村镇保护的历程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贵州屯堡文化村寨概况 |
2.1 贵州简介 |
2.2 贵州民族村镇的基本情况 |
2.3 贵州屯堡文化村寨的基本情况 |
2.3.1 贵州屯堡文化村寨的起源 |
2.3.2 明末的屯堡村寨 |
2.3.3 贵州屯堡文化村寨现状 |
2.3.4 贵州屯堡文化村寨分布 |
2.3.5 贵州屯堡文化村寨价值 |
2.4 屯堡文化村寨的调查与分析 |
2.4.1 文化村寨研究选点 |
2.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5 小结 |
3 贵州屯堡文化村寨特色 |
3.1 自然环境特色 |
3.2 空间形态特色 |
3.3 建筑特色 |
3.4 民俗文化特色 |
3.5 小结 |
4 贵州屯堡文化村寨保护和建设中的问题 |
4.1 全球文化趋同对地域文化的冲击 |
4.2 缺乏社会保护共识 |
4.3 旅游与保护的矛盾 |
4.4 保护管理水平滞后 |
4.5 原住民的生活困境 |
4.6 小结 |
5 贵州屯堡文化村寨保护与发展策略 |
5.1 树立保护意识 |
5.1.1 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 |
5.1.2 加强宣传教育 |
5.2 抢救濒危屯堡文化遗产 |
5.3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 |
5.3.1 保护规划的立法 |
5.3.2 作好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5.3.3 在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民族村寨旅游专题规划” |
5.3.4 保护规划框架和层次 |
5.3.5 以屯堡保护为基准的生态、生活、生产三位一体的整体规划 |
5.3.6 环境风貌整治与旅游发展规划结合 |
5.3.7 注重生态规划 |
5.3.8 保护规划的实施 |
5.4 加强技术支持 |
5.4.1 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 |
5.4.2 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 |
5.4.3 高科技手段辅助 |
5.5 提供制度保障 |
5.5.1 完善名镇(名村)保护制度 |
5.5.2 保护资金的立法和多方位筹集保护资金 |
5.5.3 加强保护管理的可操作性 |
5.5.4 鼓励村寨保护的公众参与 |
5.6 小结 |
6 保护实践研究——以镇山村规划实践为例 |
6.1 地理区位与历史沿革 |
6.1.1 地理区位 |
6.1.2 历史沿革 |
6.1.3 旅游开发现状 |
6.2 特色分析 |
6.2.1 自然环境特色 |
6.2.2 空间环境特色 |
6.2.3 建筑环境特色 |
6.2.4 民俗环境特色 |
6.3 主要问题 |
6.3.1 老汉族”文化面临冲击 |
6.3.2 村寨物质环境不断恶化 |
6.3.3 旅游介入与镇山村屯堡文化的冲击 |
6.3.4 规划管理的问题 |
6.4 镇山屯堡村寨特色保护对策 |
6.4.1 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 |
6.4.2 确立全面的保护原则 |
6.4.3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 |
6.5 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福建中、南亚热带风景游憩林构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风景游憩林研究综述 |
1.1 风景游憩林的涵义 |
1.2 国内外风景游憩林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风景游憩林的其他相关研究 |
1.3 福建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风景游憩林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福建森林资源现状 |
2.3 福建省风景游憩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3 福建省中亚热带、南亚热带风景游憩林类型划分 |
3.1 根据观赏功能划分 |
3.1.1 从斑块冠面形状(质感)划分 |
3.1.2 从观赏季节划分 |
3.1.3 从观赏部位划分 |
3.1.4 从观赏距离上的划分 |
3.1.5 按地形进行分类 |
3.2 根据垂直分布带的划分 |
3.3 小结 |
4 基于斑块美景度评价研究的风景游憩林景观斑块构建技术 |
4.1 研究方法 |
4.1.1 外业调查与资料收集 |
4.1.2 评价内容的确定 |
4.1.3 照片的选取和分类 |
4.1.4 评判者的选取 |
4.1.5 评判方式的选择 |
4.1.6 评判过程 |
4.2 结果分析 |
4.2.1 风景游憩林景观美景度单因素评价分析 |
4.2.2 风景游憩林景观美景度综合评价 |
4.3 对斑块构建的指导 |
4.3.1 斑块质地的构建 |
4.3.2 斑块边界线的构建 |
4.3.3 不同年龄树种斑块的管理 |
4.3.4 景观斑块的垂直结构管理 |
4.3.5 斑块的树种组成及配置形式 |
4.3.6 综合树种特性和地形特性的斑块构建 |
4.3.7 竹林斑块的构建 |
4.3.8 茶园斑块的构建 |
4.4 小结 |
5 基于区域地带性植被研究的风景游憩林树种区划与选择 |
5.1 地带性植被研究对风景游憩林培育的意义 |
5.1.1 地带性植被的生态价值 |
5.1.2 乡土树种的特性和优势 |
5.2 福建省植被带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
5.2.1 福建省植被带划分的原则 |
5.2.2 福建省植被带划分的依据 |
5.3 研究方法 |
5.3.1 资料收集 |
5.3.2 水热指标的计算 |
5.3.3 主成分分析法 |
5.3.4 系统聚类分析法 |
5.3.5 各植被带主要观赏树种的选择及评价 |
5.4 福建省植被带划分 |
5.4.1 主成分分析 |
5.4.2 系统聚类分析 |
5.4.3 结果分析 |
5.5 各植被带主要乡土观赏树种的选择 |
5.6 部分观姿树种观赏美景度评价及分区比较选择 |
5.7 小结 |
6 基于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风景游憩林混交树种选择 |
6.1 群落生态学研究简况 |
6.2 生态位、种间联结理论及其在风景游憩林斑块构建中的现实意义 |
6.2.1 种间联结理论 |
6.2.2 生态位理论 |
6.2.3 生态位、种间联结在风景游憩林斑块构建中的现实意义 |
6.3 研究方法 |
6.3.1 数据收集 |
6.3.2 数据处理 |
6.3.3 树种的确定 |
6.4 生态位、种间联结的应用实例 |
6.4.1 天然乳源木莲群落概况 |
6.4.2 乳源木莲群落营造的植物种选择 |
6.5 小结 |
7 森林景观格局和动态预测及其对风景游憩林动态管理的指导 |
7.1 研究方法 |
7.1.1 资料收集和图形数据处理 |
7.1.2 景观类型划分 |
7.1.3 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
7.1.4 马尔可夫模型 |
7.2 结果分析 |
7.2.1 景观斑块类型的判别 |
7.2.2 风景游憩林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
7.2.3 风景游憩林景观斑块动态变化及预测 |
7.2.4 各类森林景观斑块的两期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及现实指导意义 |
7.3 小结 |
8 结论、创新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版 |
附录2 福建省常见优良乡土观赏树木(乔木)资源表 |
附录3 福建省常见优良乡土观赏树木(灌木)资源表 |
附录4 福建省常见优良乡土观赏竹类资源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消解的边缘 ——一项关于路由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人类学的互动研究 |
二、问题意识 |
三、我的田野—戛寨 |
四、研究方法 |
五、章节安排 |
第一章 路网中的戛寨 |
第一节 被排斥的历史 |
一、来源 |
二、逃亡 |
第二节 衣饰中的戛寨苗人 |
一、带角和盘发 |
二、衣饰 |
三、女人的空间 |
第三节 结群的表达 |
一、族内的结群呈现 |
二、寨内结群理想的表达 |
三、寨际整合 |
四、跳花节——族际整合的努力 |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下沉 |
第一节 被整合的戛寨 |
第二节 石漠化与贫困 |
一、三线建设 |
二、人口增长 |
三、石漠化 |
四、贫困 |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中的旅游实践 |
第三章 全球话语的引入 |
第一节 生态博物馆的建立 |
一、从“物”到“人” |
二、“Ecomuseum”的析解 |
三、生态博物馆的定义 |
四、生态博物馆与全球场景 |
第二节 作为空间的生态博物馆 |
一、生态博物馆的建立 |
二、展示的空间 |
第三节 馆与寨的互动 |
一、话语中的戛寨 |
二、社区整合 |
三、理念与现实 |
第四节 意义的游附——扶贫与传媒 |
一、扶贫话语 |
二、传媒的他者化 |
第四章 路由人 |
第一节 既往的研究 |
第二节 寨老的消隐 |
一、权威的缔结 |
二、最后一个寨老 |
三、权威的混糅 |
第三节 路由人 |
第五章 失控的戛寨 |
第一节 乡场的崛起 |
第二节 传统的重构 |
第三节 结群的瓦解 |
一、时间的个体化 |
二、竞争 |
第四节 本土的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9)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前言 |
1.2 立题依据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社区参与的内涵与实质 |
1.4.2 乡村旅游与社区参与关系 |
1.4.3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喀斯特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喀斯特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 |
2.2 必要性 |
2.3 可行性 |
第三章 贵州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概况 |
3.1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
3.1.1 乡村旅游现状 |
3.1.2 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
3.2 贵州喀斯特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问题分析 |
3.2.1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
3.2.2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问题分析 |
3.3 贵州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对比分析 |
3.3.1 国内外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模式比较分析 |
3.3.2 贵州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模式对比分析 |
第四章 喀斯特山区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模式研究 |
4.1 模式理论基础 |
4.1.1 人地关系理论 |
4.1.2 社区及社区参与理论 |
4.1.3 协同学理论 |
4.1.4 系统论 |
4.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1.6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4.2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文化 |
4.2.1 贵州喀斯特山区人地关系矛盾下传统观念剖析 |
4.2.2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新文化的形成与结构分析 |
4.1.3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新文化的功能分析 |
4.3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黏合效应分析 |
4.3.1 概念 |
4.3.2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黏合效应分析 |
4.4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模式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4.4.1 环境可持续 |
4.4.2 社会可持续 |
4.4.3 经济可持续 |
4.4.4 文化可持续 |
4.5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模式构建 |
4.5.1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评价因子体系 |
4.5.2 社区参与功能及渠道分析 |
4.5.3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分析 |
4.5.4 社区参与旅游的社会系统工程分析 |
4.5.5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系统工程分析 |
4.6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模式确立 |
4.6.1 社区参与的理论模型 |
4.6.2 不同阶段社区参与模式的优化 |
第五章 天河潭风景区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实证研究 |
5.1 景区基本概况 |
5.1.1 地理概况 |
5.1.2 旅游资源 |
5.1.3 发展现状 |
5.2 社区概况 |
5.2.1 社区界定 |
5.2.2 社区基本概况 |
5.3 问卷分析 |
5.3.1 调查表设计 |
5.3.2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 |
5.3.3 被试基本情况分析 |
5.3.4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分析 |
5.4 天河潭景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模式分析 |
5.4.1 社区参与的问题分析 |
5.4.2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模式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原创性声明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10)天河潭风景区石山风景林营建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生境概况 |
2 营建思路 |
3 石山风景林营造技术 |
3.1 适地适树选择树种 |
3.2 树种布局 |
3.3 具体造林技术 |
3.4 种植与管护 |
4结论 |
四、天河潭风景区石山风景林营建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房车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 李振华.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5)
- [2]贵溪市郊区风景林营造模式探讨[J]. 陈彩仙,程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8)
- [3]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研究[D]. 谢叶.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4)
- [4]广东丘陵山地风景林下植物种类调查与筛选研究[D]. 周爱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3(01)
- [5]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D]. 徐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08(09)
- [6]贵州屯堡文化村寨的特色及其保护研究[D]. 张琦. 重庆大学, 2007(05)
- [7]福建中、南亚热带风景游憩林构建基础研究[D]. 董建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3)
- [8]消解的边缘 ——一项关于路由的人类学研究[D]. 张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9]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王茂强. 贵州师范大学, 2006(11)
- [10]天河潭风景区石山风景林营建技术初探[J]. 黄书屏. 贵州林业科技,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