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瓠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彭庆务,王敏,何晓明,杨松光,林毓娥,刘文睿[1](2021)在《广东蒲瓜育种研究60年》文中指出蒲瓜属于葫芦科葫芦属栽培种,适应性较强,生长期较长。其肉质软滑味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回顾广东蒲瓜60年育种研究的历程,这是广东蒲瓜品种从农家种向一代杂种发展的重要时期。广东蒲瓜育种起步晚,前期进展慢。20世纪60年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省开展蒲瓜资源调查及地方品种整理研究工作,至90年代中期共向国家种质资源库上交蒲瓜种质资源16份,占全国蒲瓜收集资源总数的6.6%,处于蒲瓜育种研究的起步阶段。2000年后广东各地先后育成了美丰一号、美绿一号和粤丰一号等蒲瓜常规品种,以及早蒲2号、永乐、青秀、短瓠蒲瓜、利农杂交系列蒲瓜等一代杂交品种,广东蒲瓜育种由此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广东蒲瓜育种将在现阶段基础上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多抗优质新品种选育、耐寒(耐热)品种选育与保护地育种,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开展育种研究,提高广东生态区域蒲瓜新品种的选育效率,以促进广东地区蒲瓜育种再上新台阶。
李东昇[2](2021)在《江淮地区多子芋大棚双季栽培技术及其产量品质比较》文中认为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为天南星科湿生草本植物,芋的块茎,俗称芋艿,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的中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随着我国设施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偏施化肥带来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探索湿生作物多子芋与常规旱生蔬菜开展湿旱轮作防控连作障碍生态模式的可行性,本试验利用设施栽培2个重要的茬口用春季育苗形成的主芽苗在大棚内夏季移栽开展主芽苗不同密度、栽深及移栽时期秋延后栽培比较试验;春提前茬口大棚内不同种球规格、不同密度直播比较试验,双季种植可望与前后茬常规旱生作物茬口相连接形成湿旱轮作,此外多子芋类型芋分蘖性强育苗期易产生分株,利用其腋芽苗、侧芽苗移栽以及切块育苗亦可达到降低用种量的目的。为芋高产优质栽培及解决连作障碍提供实践应用参考。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秋延后栽培中主芽苗密度以3500株/亩移栽子芋产量最高为1672.2kg/亩,栽深以15cm产量最高为1760.4kg/亩,可达到免壅土栽培,移栽期以7月1日最高为1418.1kg/亩,利用腋芽苗、侧芽苗移栽地上部长势较主芽苗弱,产量分别为1045.1kg/亩、628.5kg/亩;合理密植可提高腋芽苗产量,3000株/亩的移栽密度时产量最高为1231.3kg/亩;粗纤维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均差异较小,表明品质未下降。由此可见,多子芋春季育苗夏季大棚内移栽冬季采收是可行的,育苗期间形成的腋芽苗、侧芽苗也能分开移栽。2、春提前栽培中选用较大种球直播是一种有效的高产措施,子芋亩产随着种球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3000株/亩密度直播产量最高,大于45g规格种芋直播产量最高为1270.1kg/亩,比小规格种球增产18.1%。由此可见此栽培方式可在没有专门储藏设施条件下提前上市且与后茬旱生蔬菜轮作,但单位体积干物重等品质指标略有下降。3、5月份将主芽及侧芽萌动的种芋切块分类穴盘育苗后移栽至大棚内继续苗期生长,待7月前茬旱生蔬菜清棚后移栽进行秋延后栽培,2500株/亩移栽密度顶芽切块苗产量为900kg/亩,侧芽切块苗产量为818.8kg/亩,虽较常规主芽苗产量有所下降,亦可达到降低用种量的目的。
徐茂,何楠,孙桂芝,张盼盼,冯晓辉,高波[3](2020)在《彩虹西瓜新品种的引进与配套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顺义区引进示范彩虹肉色小型西瓜"中彩1号",以进一步丰富北京瓜果市场供应。该品种为高瓜氨酸含量西瓜新品种,对人的健康具有保健作用,适宜观光采摘及中高端消费供应为主园区生产应用。
翟福勤,王群,吴学军,鲍征宇,陈琳,许永超[4](2020)在《嘉善县大棚早春瓠瓜嫁接立架高效栽培技术》文中认为总结了嘉善县大棚早春瓠瓜嫁接立架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从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嫁接育苗、搭架绑蔓、摘心整枝、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该模式的栽培要点。该栽培模式不仅提高瓠瓜商品性,而且产量、产值较高,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赵东风,章心惠,刘慧琴,李朝森,项小敏,郭勤卫,张婷,崔文浩[5](2020)在《浙西地区冬季大棚瓠瓜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浙西地区冬季大棚瓠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该文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浙西地区冬季大棚瓠瓜的栽培技术。
丁宇锋,徐恒辉,徐诚,张欢欢,周万管[6](2020)在《瓠瓜新品种在浙中地区的品比试验初报》文中指出为筛选适合浙中地区设施栽培的瓠瓜优良品种,以致富为对照,对引进的几个瓠瓜品种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美优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异,早熟,耐低温、弱光能力强,嫩瓜长约25 cm,单瓜重约600 g,瓜条亮绿、粗细均匀,平均产量69.470 t·hm-2,比对照增产5.4%,平均采收期129 d,比对照长6 d,适宜在浙中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许小江[7](2019)在《绍兴市早春瓠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浙江绍兴市早春瓠瓜一般3月底开始上市,因正值叶菜断档期,且味道鲜美,故价格较高、生产效益好,深受农户喜爱,为早春大棚蔬菜生产首选品种。推荐并介绍当地目前主要栽培品种浙蒲6号和越蒲1号的特征特性。
柯勇,汪李平[8](2019)在《长江流域塑料大棚莴苣栽培技术(下)》文中研究指明4栽培技术4.1大棚秋延迟莴笋栽培(1)品种选择宜选用耐寒性强、茎部肥大的中晚熟品种,这些品种易达到优质高产。长江流域近年选用的主要品种有三青王、种都5号、雪里松、笋王、青秀、春秋二青皮、翠竹长青、极品雪松、笋王、竹叶青、红剑、科兴系列、种都系列等。
浦超群[9](2018)在《杂交瓠瓜浙蒲二号引种及大棚爬地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瓠瓜别名地蒲、蒲瓜、长瓜、夜开花等,其嫩瓜供食,为南方地区的重要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瓠瓜因抗病虫能力强、易于栽培、居民喜食,符合城镇居民对无公害蔬菜的消费需求,已逐渐成为重要瓜类蔬菜之一。嘉善县是浙江省瓠瓜栽培面积最大的县之一,全年栽培面积达666.67 hm2左右。本文结合嘉善县实际工作经验,对杂交瓠瓜浙蒲二号引种及大棚爬地配套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许端祥,高山,林碧英,陈中钐[10](2014)在《福州早春大棚瓠瓜品种比较试验》文中研究指明为筛选出适宜福州早春大棚栽培的早熟、优质瓠瓜品种,对早春大棚9个瓠瓜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美瓠瓜具有早熟、瓜形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可作为福州及周边地区早春大棚瓠瓜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二、大棚瓠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瓠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蒲瓜育种研究6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蒲瓜育种研究历程 |
1.1 地方种调查收集整理阶段 |
1.2 常规种选育阶段 |
1.3 杂优利用阶段 |
1.3.1 主要杂交品种 |
1.3.2 利用主侧蔓坐果的强雌系开展优势育种 |
1.3.3 利用分枝性强的自交系开展优势育种 |
2 国内其他科研单位有关蒲瓜育种的基础研究 |
3 广东蒲瓜育种存在的问题 |
3.1 优异的种质资源缺乏及地方品种退化 |
3.2 相关育种技术落后 |
3.3 早熟品种的抗病抗逆性差 |
4 展望 |
4.1 加大蒲瓜种质资源的收集及评价鉴定力度 |
4.2 多抗性与品质育种 |
4.3 耐寒(耐热)品种育种与保护地育种 |
4.4 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 |
(2)江淮地区多子芋大棚双季栽培技术及其产量品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1.1.1 选用良种催芽育苗 |
1.1.2 芋的地膜覆盖栽培 |
1.1.3 芋的肥料管理 |
1.1.4 芋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
1.2 芋营养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
1.2.1 芋的营养成分研究 |
1.2.1.1 芋淀粉 |
1.2.1.2 芋多糖 |
1.2.1.3 芋头蛋白质 |
1.2.1.4 其他成分 |
1.2.2 芋的功能成分研究 |
1.3 设施蔬菜栽培连作障碍分析 |
1.3.1 我国蔬菜设施栽培发展现状 |
1.3.2 我国设施蔬菜栽培连作障碍成因及水旱轮作对其作用 |
1.3.2.1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 |
1.3.2.2 土壤养分失衡 |
1.3.2.3 白毒作用 |
1.3.2.4 土传病害 |
1.3.2.5 水旱轮作对连作障碍的作用 |
1.3.2.6 水旱轮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4 无性繁殖作物的提高繁殖率技术 |
1.4.1 分株繁殖技术 |
1.4.2 切块育苗技术 |
1.4.3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技术 |
第二章 多子芋腋芽苗夏季露地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步骤 |
2.1.3.1 地上形态特征指标 |
2.1.3.2 子芋品质指标及主要功能成分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2.2.2 腋芽苗露地不同密度移栽秋延后栽培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多子芋大棚秋延后栽培的产量品质比较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密度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2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2.3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深度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4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深度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2.5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时期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6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移栽时期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2.7 不同种级苗秋延后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8 不同种级苗秋延后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多子芋大棚春提前栽培产量品质比较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大小种球春提前直播地上部形态指标 |
4.2.2 不同大小种球春提前直播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4.2.3 不同密度春提前直播地上部形态指标 |
4.2.4 不同密度春提前直播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多子芋腋芽苗夏季大棚内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5.2.2 腋芽苗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多子芋切块育苗移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6.2.2 不同切块苗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彩虹西瓜新品种的引进与配套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特征特性 |
2“中彩1号”西瓜大棚栽培技术 |
2.1 育苗 |
2.1.1 选用营养土育苗方式或穴盘基质育苗方式 |
2.1.2 浸种和催芽 |
2.1.2. 1 西瓜种子浸种催芽处理 |
2.1.2. 2 砧木种子浸种催芽处理 |
2.1.3 嫁接育苗 |
2.1.3. 1 贴接嫁接法 |
2.1.3. 2 顶插接嫁接方法 |
2.2 定植 |
2.2.1 土壤选择 |
2.2.2 科学选择棚膜与提早整地扣棚 |
2.2.3 整地施肥与作畦 |
2.2.4 移栽定植 |
2.3 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
2.3.1 温湿度调控 |
2.3.2 留蔓整枝 |
2.3.3 授粉与定瓜 |
2.3.4 水肥管理 |
2.4 病虫害的防治 |
2.4.1 炭疽病 |
2.4.2 菌核病 |
2.4.3 白粉病 |
2.4.4 蔓枯病 |
2.4.5 蚜虫 |
3 结语 |
(4)嘉善县大棚早春瓠瓜嫁接立架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 |
2 培育壮苗 |
2.1 适期播种 |
2.2 嫁接育苗 |
2.3 壮苗标准 |
3 施足基肥,合理定植 |
4 田间管理 |
4.1 温湿度、光照管理 |
4.2 搭架绑蔓、摘心整枝、疏花疏果 |
4.3 保花保果 |
5 病虫害防治 |
6 适时采收 |
(5)浙西地区冬季大棚瓠瓜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 |
2 培育壮苗 |
2.1 播种 |
2.2 苗期管理 |
3 整地施肥 |
4 定植 |
5 田间管理 |
5.1 温度管理 |
5.2 肥水管理 |
5.3 光照管理 |
5.4 整枝摘心 |
5.5 人工辅助授粉 |
6 病虫害防治 |
7 适时采收 |
(6)瓠瓜新品种在浙中地区的品比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处理设计 |
1.3 调查项目 |
2 结果分析 |
2.1 生育期 |
2.2 商品性 |
2.3 丰产性 |
3 小结 |
(7)绍兴市早春瓠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发展概况 |
1.1 栽培技术的发展 |
1.2 品种应用 |
2 主要生产技术 |
2.1 施足基肥 |
2.2 合理整地 |
2.3 培育壮苗 |
2.4 苗期温湿度管理 |
2.5 移栽 |
2.6 田间管理 |
2.7 及时采收商品瓜 |
3 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
3.1 存在问题 |
3.2 发展方向 |
4 目前主要栽培品种 |
4.1 浙蒲6号 |
4.2 越蒲1号 |
(8)长江流域塑料大棚莴苣栽培技术(下)(论文提纲范文)
4 栽培技术 |
4.1 大棚秋延迟莴笋栽培 |
4.2 大棚春提前莴笋栽培 |
4.3 大棚夏莴笋遮阳防雨栽培 |
4.4 大棚生菜冬季栽培 |
4.5 大棚夏季生菜遮阳防雨栽培 |
4.6 生菜的无土栽培技术 |
5 病虫害防治 |
5.1 病害 |
5.2 虫害 |
(9)杂交瓠瓜浙蒲二号引种及大棚爬地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施依据及内容 |
2 实施效果 |
2.1 浙蒲二号示范村调查 |
2.2 浙蒲二号示范户调查 |
2.3 浙蒲二号瓠瓜重点村调查 |
2.4 浙蒲二号重点镇调查 |
3 工作措施 |
3.1 配套技术研究 |
3.2 瓠瓜大棚爬地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
3.2.1 栽培季节与茬口 |
3.2.2 培育适龄壮苗 |
3.2.3 施足基肥 |
3.2.4 合理密植 |
3.2.5 合理调节温湿度 |
3.2.6 合理整枝 |
3.2.7 疏花疏果 |
3.2.8 补施二氧化碳气肥 |
3.2.1 0 病虫害防治 |
3.3 抓科技示范 |
3.4 抓技术培训 |
3.5 开展科普下乡大赠送活动 |
3.6创办果蔬专业合作社 |
4 项目应用前景 |
(10)福州早春大棚瓠瓜品种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参试品种生物学性状比较 |
2.2 参试品种熟性与商品性比较 |
2.3 参试品种丰产性比较 |
2.4 参试品种抗病性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四、大棚瓠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蒲瓜育种研究60年[J]. 彭庆务,王敏,何晓明,杨松光,林毓娥,刘文睿.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2]江淮地区多子芋大棚双季栽培技术及其产量品质比较[D]. 李东昇. 扬州大学, 2021(09)
- [3]彩虹西瓜新品种的引进与配套栽培技术[J]. 徐茂,何楠,孙桂芝,张盼盼,冯晓辉,高波. 农业与技术, 2020(23)
- [4]嘉善县大棚早春瓠瓜嫁接立架高效栽培技术[J]. 翟福勤,王群,吴学军,鲍征宇,陈琳,许永超. 长江蔬菜, 2020(21)
- [5]浙西地区冬季大棚瓠瓜栽培技术[J]. 赵东风,章心惠,刘慧琴,李朝森,项小敏,郭勤卫,张婷,崔文浩. 上海蔬菜, 2020(03)
- [6]瓠瓜新品种在浙中地区的品比试验初报[J]. 丁宇锋,徐恒辉,徐诚,张欢欢,周万管. 浙江农业科学, 2020(05)
- [7]绍兴市早春瓠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 许小江. 长江蔬菜, 2019(21)
- [8]长江流域塑料大棚莴苣栽培技术(下)[J]. 柯勇,汪李平. 长江蔬菜, 2019(20)
- [9]杂交瓠瓜浙蒲二号引种及大棚爬地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研究[J]. 浦超群. 江西农业, 2018(04)
- [10]福州早春大棚瓠瓜品种比较试验[J]. 许端祥,高山,林碧英,陈中钐. 长江蔬菜, 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