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DEM、DOM,通过CAD2000在3DSMAX中创建动态三维景观(论文文献综述)
邵禹铭[1](2019)在《基于虚拟现实的无人车测试环境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无人驾驶一直是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无人驾驶具有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控制等功能,其涉及多种前沿技术,包括车联网,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图像识别,定位导航,自动控制等。在无人车的研发过程中,无人车的安全性无法得到高效的验证,这就需要做大量的试验来测试无人车的算法稳定性和智能性。目前,国内外对无人车的测试大部分都采用建设实际试验场地对无人车进行测试试验,但是无人车试验所需的道路条件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耗费的人力物力非常庞大,还有一些人力不可控的自然环境因素。针对上述测试的受限性,构建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稳定的无人车测试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以上特点,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无人车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包括虚拟现实场景模块、微观交通仿真模块、虚拟现实交互模块、网络通信模块、无人车模块。测试台架上的无人车通过接收到的虚拟场景数据做出相应的行为决策,将这些行为决策数据通过网络通信再传给虚拟场景中的虚拟无人车。虚拟无人车获得车速,航向角、刹车等数据后在虚拟场景中运转,通过此运转状态来表达真实无人车的状态,从而验证真实无人车的智能性。无人车测试环境为无人车的测试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机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虚拟场景的高真实感构建。无人车测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测试场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出与真实测试场地相一致的测试场景。场景建模包括静态环境的建模(地形、建筑、道路)和动态环境的建模(交通、行人、天气、光照),这些场景为无人车测试提供了试验的支撑。2、无人车虚拟测试环境的总体框架设计及实现。对无人车测试环境应具备的功能进行分析,对所涉及技术进行融合采用,完成系统框架设计,形成一种“车-环境”的闭环测试环境。实现系统模块功能。在本文的研究中,将真实无人车与虚拟无人车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连接,进行交互;构建微观交通仿真和模拟驾驶,对无人车测试环境实现干扰测试功能;通过车辆动力学仿真实现虚拟车辆的驱动。3、虚拟道路的硬件在环表达。本文实现的是一种半实物无人车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真实无人车置于测试台架之上,测试台架具有三个自由度的变化特性,分别为转向、俯仰、翻滚。车辆在行车过程中不仅是在平坦道路,而且在颠簸路段和上下坡路段行驶会使车辆的俯仰角和翻滚角发生变化,通过将虚拟场景中的路面参数数据传给测试台架,台架会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作出相应的自由度变化,还原出一个真实的行车状态。论文提出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无人车测试环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实测试环境,在虚拟环境中采集虚拟场景数据发送给真实无人车的控制系统,无人车在测试台架上作出行为决策和自由度变化。行为决策是将真实无人车的行为数据实时发送给虚拟环境中的虚拟无人车,控制虚拟无人车在虚拟环境中的运转。自由度变化是将虚拟场景的路面参数数据传给测试台架,控制台架的翻滚角和俯仰角变化,还原真实的行车状态。实现虚拟无人车和真实无人车的实时交互。在虚拟环境中可以按照需求改变天气、光照、测试场景,这使得无人车的测试变得便捷、高效。
李艳开[2](2018)在《城市三维景观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以三明市城区为例》文中认为三维景观模型作为基础数据已成为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基于计算机技术对现实进行三维重建的需求日益迫切,建立单个建筑物或者某个区域的建筑群体已不足于满足现实需求,整个城市的三维景观模型构建成为各地的首要选择。城市三维建模将一个城市的所有元素纳入范围当中,包括各类建筑、城市绿化、交通道路网、河流、湖泊等水系、桥梁、草图等。它能将这座城市的外观在电脑上进行直观地三维重现,实现真实与虚拟的结合,是建设数字城市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数字三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例,对三维景观建模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获取手段、建模方法、数据库建设、可视化应用平台展示)进行研究。首先在分析现有三维建模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三明市地物建模的实际特点和要求,通过多方面对比,选取Photoshop和3ds Max作为建模及纹理贴图软件,完成技术路线和方法的编制,并给出各类地物建模的具体实现流程,以及关键技术难点的解决策略,设计并实现了以三明市区为背景的三维城市模型,最后完成数据的编辑与入库,实现模型在平台上的展示。结果表明,在传统数字化地形图建模的基础上,利用正射影像数据、外业采集的真实照片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等,通过3ds Max软件的单体模型精细化处理功能进行建模,是可以在保证模型精度的条件下实现大面积的城市三维模型建设的。
罗建南[3](2017)在《居民区三维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计算机技术科学水平虽然达到了一个瓶颈,但仍有条不紊稳定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依赖计算机的学科,近年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不断的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的热点,应用也愈加广泛,各型各色的用户群体也从中得到便利。地理信息系统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对空间信息的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二维模式,三维空间的表达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各方各面,尤其是城市的各类空间信息管理和运用之中,这方面的应用被人们称之为“数字城市”。居民区作为城市普遍生产、生活和生存居住的主要单元,承载着城市中包括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技术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交换等运转,数字居民区便是构成“数字城市”的一个单元,本文提出的居民区三维信息管理系统不同于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展现真实三维场景,增强用户体验。居民区三维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Converse3D平台,通过运用网络环境、虚拟三维仿真、数据库存储、系统信息平台开发等技术手段,对作业居民区内的环境设施,进行三维模型构造,信息化功能分析与设计,采用参数化规则化建模思路建立三维模型,通过面向对象技术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利用Converse3D-SDK软件的二次开发函数,对平台进行功能设计和实现。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可视化三维交互功能和Composite模式空间信息存储。三维场景交互功能是本次论文的核心内容,通过二次开发接口和3dsmax构造三维模型,实现了三维场景下通过鼠标操作实现平移、缩放、旋转、信息显示、三维对象模型定位功能。使用Composite模式对空间对象信息功能进行划分,增强了系统的扩展性,使后期更新或加入新的三维场景对象更易兼容,降低了新对象模型加入系统出现不兼容错误的可能性。
张建柱[4](2017)在《基于Skyline的Web三维GIS开发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与传统二维GIS相比,三维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能够直观的、真实的、可视化的展示空间数据信息能力;其中,三维立体、互联网络交互方向的三维GIS已经逐渐成为GIS领域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尤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空间数据的三维可视化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与二维数据相比,三维空间数据的数据量更大更广,其包括大量的城市模型、地形、影像、纹理、矢量数据及其属性数据等,对它们的网络发布也随之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梨园水电站工区和长沙市中南勘测设计院厂区为实验区,基于Skyline平台设计并实现两个区域的Web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根据系统需求,阐述了构建三维GIS所需的无人机多视角影像、正射影像、DEM、纹理图片、矢量数据及属性数据的获取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2、利用Skyline建模方法对梨园水电站工区三维场景进行构建,利用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对长沙市中南勘测院区域三维实景进行构建。对比分析两种建模方式成果,体现两种建模方式各自领域的优缺点。3、利用 TerraExplorer二次开发 COM 接口和 ActiveX 控件,通过 JavaScript脚本语言设计并实现两个区域的Web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Internet环境下实现三维场景的操作与浏览、信息编辑与查询、空间分析及用户管理功能。4、通过TerraGate和IIS方式实现对两个区域的海量矢量数据、属性数据、模型数据和三维地形数据集的网络发布。使用户在任何地方都可在网络环境下对三维场景进行浏览与访问。
任美丽[5](2017)在《基于BIM与3DGIS的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研究 ——以数字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BIM是当今建筑业中最热门的研究方向,国家已经将BIM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并被住建部认可为建筑信息化的最佳解决方案。BIM是建筑业的一次技术革新,也给其他行业带来了很大变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社会化应用方面要开展地理信息系统与建筑信息模型融合(GIS+BIM)关键技术研究。三维数字校园系统能够实现校园全场景三维可视化,校园设施管理的精细化,是校园信息化管理的新阶段。开展基于BIM与3DGIS的数字校园系统研究是进行BIM和3DGIS融合应用的大胆尝试。本文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 BIM和3DGIS的融合在数字校园建设中融合应用技术。首先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来进行地表地形的构建,形成三维地形的基本骨架,在骨架上叠加数字正射影像(DOM)来实现对地表地貌的三维表达。根据收集的基础数据,使用BIM技术搭建数字校园场景,解决了以往数字校园场景中模型仅仅能三维可视化,无法显示属性信息的问题,实现了建筑物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通过多次尝试及对比分析,开发了从Revit模型到3DGIS的转化工具RevitToX,使BIM模型在格式转换中保留完整的三维模型和全部的属性信息。将BIM模型数据导入3DGIS平台进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数字校园的开发建设。由于大量的数据无法快速地一次全部展现,本项目中采用连续球面地形LOD模型,同时借鉴瓦片地图金字塔模型,采用对海量数据进行分级切片,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快速编译。最终建立一个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交互性和实时性的三维数字校园,实现场景浏览、信息查询、统计、分析、量算和标注等功能,改变了之前数字校园研究中只能显示场景不能分析数据的状况。目前BIM和3DGIS融合应用难度大,因为BIM技术追求精细化的表达,3DGIS技术追求快速大场景的显示。在固定的环境下,当不断增大场景的显示范围时,必然要降低显示物的精细化程度;当不断的增加精细化程度时,必然要缩小显示场景范围。本文通过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数字校园项目的成功建设,解决了 BIM和3DGIS融合中出现的问题和技术难点,经过多次实践和分析,实现了大场景和精细化的共存与流畅应用,完成了 BIM模型和3DGIS场景的在数字校园应中的深度融合,提升数字校园的用户体验,对推动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余金婷[6](2015)在《基于API技术的网络三维仿真电子地图系统开发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网络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新时代的地图学也如雨后春笋般有了多样的发展趋势,基于地图学科上的二维GIS已经成为现今地图应用的标配;以WebGIS技术和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地图服务也渐成为地图应用领域发展的主流。然而,海量的三维数据量对计算机存储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高要求以及平台的高价格门槛,使得目前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的结合应用于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为实验对象,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①三维建模与渲染技术研究三维仿真电子地图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数据轻便性和三维可视效果,这就需要对研究区建立三维模型。在研究和分析不同三维软件平台的特点之后,本论文选择使用SketchUp面向过程的模型构建方式,实现校园场景的虚拟重建。并探讨在Vary渲染环境调设模型的最佳材质、灯光参数,并选择合适的角度将场景模型渲染出三维仿真效果图。②地图投影及坐标转换方式探讨三维仿真地图是依据侧视投影原理将立体模型映射到投影平面,以展示三维视觉效果的2.5维地图。要实现二维底图数据到三维仿真地图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就应利用数学关系推导出当前投影下地图坐标的转换公式。③基于JavaScript API技术的WebGIS开发RIA(RichInternet Applications,富因特网应用程序)技术的出现为传统的WebGIS开发模式带来了新的方向。当前流行的RIA应用框架:API技术和REST架构风格,结合ArcGIS Server提供的便利的开发接口,为本文实现具有良好用户体验感和交互性的地图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技术支撑。④应用实例以西南科技大学西区为例,最终实现本系统的查询、导航、分析等地图操作功能。总结出一套网络三维仿真电子地图合理的制作和开发方法,展望未来三维仿真电子地图的发展趋势,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赵驼[7](2013)在《基于Skyline的三维景观系统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深入发展,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日益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对城市进行管理和决策支持渐渐成为了主流,“数字城市”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作为数字城市一部分的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也逐渐成为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依据系统开发的原则,结合“数字城市”建设的需求,以上海某实验区为例,对城市三维景观系统进行了构建和研究,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首先对系统整体的构建进行设计,总结设计流程,研究功能需求和实现方法,制定合理的部署方案。然后就是着手数据的准备,三维景观模型的构建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为此本文从三维地形模型和三维地物模型的构建着手,探讨了三维景观模型的构建方法。将实验区地物模型基础数据导入3DMAX,合理添加贴图,制作三维地物模型(.x文件),为在三维场景中达到较好显示效果,需要把.x文件转换成xpl2文件,通过IIS进行发布。将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进行统一坐标系、重投影等前期处理,添加到Skyline软件的TerraBuilder模块中,经过编辑处理操作,生成具有金字塔结构的三维地形模型即mpt格式的文件,通过TerraGate进行发布。然后在TerraExplorerPro中,根据三维地形模型即MPT文件、三维地物模型即xpl2文件和二维矢量模型的发布路径进行加载,生成包含数字城市三维模型的数据集即.FLY文件。最后,在三维景观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采用j Query对界面进行布局和设计,利用TerraDeveloper对三维系统进行开发,借助ArcGIS JavaScript API调用Rest服务实现二维加载和操作,从而初步实现了三维基本操作、鹰眼、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信息查询定位等功能。城市三维景观系统以直观的三维景观代替了抽象的地图符号,这就使得地图超出了传统的地理信息符号化、空间信息水平化和地图内容静止化的状态,进入了动态、时空变换、多维的可交互的地图时代。同时,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日益成熟为海量优秀的三维模型提供了平台支持,优秀模型的加入又为各种空间分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用良好的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直观的三维信息化服务,为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大力提高了城市运作效率。
李江[8](2012)在《城区10kV电力配网三维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当今社会,电力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它在整个人类文明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配电网作为电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直接与供电用户相联系,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地域分布广泛,电气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众多,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载体,在配电网中不但涉及了大量的诸如地理特征、网架结构和配电设备的属性等静态信息,还存在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等动态信息。然而,传统的二维电力GIS系统只是简单的图形加注记的方式,很难真实直观地反映电力线路走向、设备的周围地形和建筑物情况,无法为电力设计规划人员和电力抢修人员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信息。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三维GIS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化应用,使得这些技术对于建立电力配网三维应用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通过对Skyline软件体系的各个模块的研究,结合其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和配电单位用户需求,从三维场景制作、三维模型制作、模型数据组织与管理和电力配网系统开发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建立电力配网三维应用系统的各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实现方法,总结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技术流程和实现过程。系统中使用的三维模型数据采用3DSMax建模工具建设完成,三维地形数据则采用TerrainBuilder软件进行建设,最后整个系统使用的场景工程Fly文件则在Terraexplorer Pro中进行整合。系统实现以Visual Studio2005作为开发环境,采用C#语言调用Skyline提供的功能接口进行系统二次开发,最终系统实现了三维浏览漫游、测量功能、设备属性查看、规划设计和设备报表等功能。电力配网三维应用系统以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建立真实的三维地形场景,并且以直观的三维模型代替抽象的二维地图符号,同时将设备的属性信息和三维模型进行直接挂钩,真正达到了图形数据(模型数据)和属性信息的无缝结合,为各种空间分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设备管理、规划设计、设备抢修等工作提供真实的三维信息化服务,大力提高了电力配网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
吴文静[9](2012)在《SketchUp与ArcGIS在三维数字校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维GIS已经成为当今GIS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与二维GIS相比,三维GIS能够将客观世界生动、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不但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还能对空间实体进行三维空间分析。目前,三维GIS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三维数字校园就是将传统管理信息系统与三维GIS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本文对比分析了几种常用的三维可视化软件,采用了一条快速构建三维数字校园的实现方案:通过SketchUp软件实现精确的三维实体建模,通过ArcGIS平台实现完美的三维空间分析,改变了之前数字校园研究中只能显示场景不能分析数据的状况。通过SketchUp结合ArcGIS建立开放、互动的三维数字校园,不但可以大大减小开发难度和周期,而且使建立的系统具有较强的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根据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的具体情况,采集并处理校园数字正射影像图、建筑纹理贴图、基础测绘数据,将校园的二维矢量数据导入SketchUp软件,针对不同的地表实体用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建模;将三维模型数据存储为ArcGIS中能接收的格式;将数据导入ArcGIS中进行东北林业大学三维数字校园的开发;采用多细节层次技术和碰撞检测技术实现场景浏览效果的优化;最终建立一个具有较好的实时性、交互性和视觉效果的三维数字校园,其主要功能有三维浏览、信息查询、空间分析、量算统计、导航图等。课题的研究对于三维数字校园的研究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维数字校园提供一个自然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既能够为校园资源管理、规划设计提供决策支持,又方便学生、教职工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时起对外宣传的作用,只需远程访问,人们就能全面直观地了解整个学校。
高晋宁[10](2012)在《基于Skyline的城市三维景观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城市技术理论的产生和不断完善,使如今的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以数字化手段来处理问题,也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利用数字城市相关技术构建三维模型场景来管理城市。尤其是如今的信息化社会,城市越来越发挥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实现城市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管理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三维模型场景的构建,也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对于更直观的管理城市、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论述中首先介绍了数字城市的发展状况,并了解了国内外关于数字城市技术的研究方向与内容,结合本文所要研究的三维模型场景构建和数字昆明的建设需要,分析研究了城市三维模型场景建立的方法和研究意义。针对于数字昆明的实际建设情况,选用Skyline系列软件作为建设昆明数字城市三维模型场景的平台,通过分析不同情况的模型场景,创建整个城市的地形模型场景、地物模型场景,并将这两部分进行统一的描述和表达。由于三维模型场景的建立是整个昆明数字城市的核心,为了更好的表达昆明城市的特色和城市面貌,提出了基于3DSMAX软件的三维建模方法和基于Google SketchUp软件的三维建模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模型创建的精细化和数据量过大的问题,并且利用Skyline系类软件中的二次开发接口,开发设计出针对地物模型场景中的城市部件模型批量的导入场景方法和模型属性的添加方法的管理系统。通过设计出的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模型属性编辑、属性录入、信息查询等功能。
二、利用DEM、DOM,通过CAD2000在3DSMAX中创建动态三维景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DEM、DOM,通过CAD2000在3DSMAX中创建动态三维景观(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虚拟现实的无人车测试环境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虚拟测试环境相关技术 |
2.1 虚拟现实技术 |
2.1.1 三维建模 |
2.1.2 纹理映射技术 |
2.1.3 碰撞检测技术 |
2.2 交互设备 |
2.2.1 驾驶模拟器 |
2.2.2 Oculus虚拟现实头盔 |
2.3 微观交通仿真 |
2.3.1 SUMO介绍 |
2.3.2 SUMO仿真流程 |
2.4 Unity3D渲染引擎 |
2.4.1 虚拟现实引擎Unity3D |
2.4.2 Unity3D功能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人车测试环境建模 |
3.1 地形建模方法 |
3.2 车辆动力学建模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人车测试环境框架设计及功能实现 |
4.1 无人驾驶虚拟测试环境构成 |
4.2 无人车测试台架 |
4.3 模拟驾驶系统 |
4.4 网络通信设计 |
4.4.1 虚实交互数据传输 |
4.4.2 多客户端 |
4.5 微观交通仿真构建方法 |
4.5.1 SUMO数据获取 |
4.5.2 配置文件仿真 |
4.5.3 坐标转换 |
4.6 虚拟道路的硬件在环表达 |
4.6.1 路面参数方法实现 |
4.7 车辆控制算法实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实验系统 |
5.2 场景切换 |
5.3 路面参数实验数据对比 |
5.4 真实无人车与虚拟场景交互 |
5.5 微观交通仿真 |
5.6 自然环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城市三维景观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以三明市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3 国内外发展情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三维景观建模技术 |
2.1 常用三维景观建模手段 |
2.1.1 基于数字化地形图数据的简单三维建模 |
2.1.2 基于飞行器倾斜摄影技术的三维建模 |
2.1.3 基于3ds Max的三维建模 |
2.2 常用建模软件 |
2.2.1 街景工厂 |
2.2.2 Esri CityEngine |
2.2.3 3ds Max |
第3章 建模单元技术指标和规格 |
3.1 项目区概况 |
3.2 项目建设内容 |
3.2.1 制作范围建模等级划分及内容 |
3.3 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学基础 |
3.3.3 尺寸参数 |
3.3.4 模型制作基本要求 |
3.3.5 模型质量一般性要求 |
3.3.6 模型精细度一般性要求 |
3.3.7 纹理质量一般性要求 |
3.3.8 模型等级规范要求 |
3.3.9 模型优化规范 |
3.3.10 成果命名规范 |
第4章 三维建模与纹理贴图 |
4.1 技术路线 |
4.2 数据预处理 |
4.2.1 框架数据 |
4.2.2 影像数据 |
4.2.3 纹理数据 |
4.3 三维景观模型制作 |
4.3.1 源数据检查 |
4.3.2 模型制作流程 |
4.3.3 建筑模型制作 |
4.3.4 地面模型制作 |
4.3.5 水域模型制作 |
4.3.6 道路模型制作 |
4.3.7 植被模型制作 |
4.3.8 其他模型制作 |
4.3.9 模型输出 |
4.3.10 质量检查 |
4.4 三维景观场景数据 |
4.5 模型分布图编制 |
4.6 模型展示 |
第5章 结论 |
5.1 论文总结 |
5.2 成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居民区三维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三维GIS的特性 |
1.4 三维模型参数化建模 |
1.4.1 参数化建模 |
1.4.2 三维模型参数化 |
1.5 空间可视化交互信息查询 |
1.6 Converse3D简介 |
1.6.1 Converse3D的软件简介 |
1.6.2 Converse3D的特点 |
1.7 论文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
2.1 需求分析 |
2.1.1 业务分析 |
2.2 功能分析 |
2.2.1 角色分析 |
2.2.2 系统数据流分析 |
2.3 可行性分析 |
2.3.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2.3.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居民区三维建立模型 |
3.1 三维建模的基本理论 |
3.1.1 三维地形建模 |
3.1.2 基于格网表面建模 |
3.1.3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建模 |
3.1.4 格网DEM与不规则DEM的比较 |
3.1.5 三维地物建模 |
3.1.6 景观建模 |
3.1.7 地形与地物的匹配 |
3.2 三维建模数据准备 |
3.2.1 影像数据 |
3.2.2 地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
3.2.3 空间属性数据 |
3.2.4 纹理数据 |
3.2.5 场景构造 |
3.3 参数化建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架构 |
4.1.1 系统架构设计 |
4.1.2 系统网络架构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系统功能总体结构 |
4.2.2 系统功能子模块结构 |
4.3 可视化交互信息查询功能的实现 |
4.3.1 基于Converse3D SDK的二次开发函数 |
4.3.2 三维模型属性信息设计 |
4.3.3 三维场景三维交互功能 |
4.4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
4.4.1 基础数据库设计 |
4.4.2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4.3 数据库逻辑设计 |
4.4.4 数据库物理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功能的实现 |
5.1 系统登录功能实现 |
5.2 系统三维场景界面 |
5.3 系统查询功能界面 |
5.4 三维场景查询属性 |
5.5 居民住户缴费功能 |
5.6 车位申请功能界面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Skyline的Web三维GIS开发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三维空间数据获取 |
2.1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数据获取 |
2.1.1 倾斜摄影测量设备配置 |
2.1.2 航摄方案设计 |
2.1.3 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 |
2.1.4 倾斜摄影测量影像处理的关键技术 |
2.2 软件简介 |
2.2.1 Skyline软件简介 |
2.2.2 Smart3D软件简介 |
第三章 三维场景构建 |
3.1 Skyline建模 |
3.1.1 地物模型的构建 |
3.1.2 模型优化 |
3.1.3 基于TerraBuilder的三维地形制作 |
3.1.4 地形优化 |
3.1.5 成果展示 |
3.2 基于Smart3D的实景建模 |
3.2.1 建模流程 |
3.2.2 建模过程 |
3.2.3 倾斜建模优缺点 |
3.2.4 精细实景展示 |
3.3 两种建模方式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Web三维GIS的设计 |
4.1 Web三维GIS概述 |
4.2 HTML、JavaScprit及开发接口 |
4.2.1 HTML |
4.2.2 JavaScript |
4.2.3 开发接口 |
4.3 开发环境要求 |
4.3.1 系统客户端环境配置要求 |
4.3.2 系统服务器环境配置要求 |
4.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4.1 系统设计目标 |
4.4.2 系统总体结构 |
4.4.3 系统框架界面设计 |
4.4.4 系统功能设计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属性数据表设计 |
4.5.2 矢量数据表设计 |
4.6 数据发布 |
4.6.1 数据发布的关键技术 |
4.6.2 数据发布流程 |
第五章 Web三维GIS的实现 |
5.1 数据网络发布 |
5.1.1 Shp文件发布 |
5.1.2 地形文件发布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系统主界面 |
5.2.2 系统主面板功能 |
5.3 系统维护与更新 |
5.4 系统应用性评价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与展望 |
6.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BIM与3DGIS的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研究 ——以数字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校园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数字校园国内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海量数据的全球地形LOD模型 |
2.2 金字塔技术 |
2.3 海量真三维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 |
2.4 真三维数据快速编译与更新技术 |
2.5 BIM与3DGIS集成技术 |
2.5.1 BIM与3DGIS技术简介 |
2.5.2 BIM与3DGIS的集成现状 |
2.5.3 BIM与3DGIS的集成优势 |
2.5.4 BIM与3DGIS的集成技术难点 |
第三章 项目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
3.1 数字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项目介绍 |
3.2 数字校园系统需求分析 |
3.2.1 数字校园系统数据需求 |
3.2.2 数字校园系统功能需求 |
3.3 数字校园系统总体设计 |
3.3.1 数字校园系统设计目的 |
3.3.2 数字校园系统设计原则 |
3.3.3 数字校园系统功能设计 |
第四章 数字校园的构建 |
4.1 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4.1.1 遥感影像图 |
4.1.2 数字高程模型 |
4.1.3 建筑物的数据 |
4.1.4 地下管线的数据 |
4.2 基于3DGIS技术的校园场景搭建 |
4.2.1 影像 |
4.2.2 高程模型搭建 |
4.2.3 影像与高程结合 |
4.3 基于BIM技术的数字校园三维建模 |
4.3.1 建筑物建模 |
4.3.2 周围环境建模 |
4.4 地下管线模型搭建 |
4.5 BIM技术与3DGIS的结合 |
4.5.1 BIM技术与3DGIS结合的思路 |
4.5.2 BIM技术与3DGIS结合的过程 |
4.6 数字校园成果 |
4.6.1 地上场景 |
4.6.2 地下场景 |
4.6.3 数字校园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效果 |
第五章 数字校园系统的优化研究 |
5.1 系统与现有研究成果对比 |
5.1.1 系统的优点 |
5.1.2 系统的缺点 |
5.2 系统优化分析 |
5.2.1 美观方向优化分析 |
5.2.2 运行效率方向优化分析 |
5.2.3 系统功能改进方向分析 |
5.3 优化方案构想 |
5.3.1 基于Revit的美观精细化改进方案 |
5.3.2 基于分布式的地图服务效率改进方案 |
5.3.3 基于物联网的系统功能扩展构想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 |
致谢 |
(6)基于API技术的网络三维仿真电子地图系统开发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电子地图概述 |
1.2.2 三维仿真电子地图特征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主要理论与技术 |
2.1 三维建模技术 |
2.1.1 基于图形的建模技术 |
2.1.2 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 |
2.1.3 基于图形与图像的混合建模技术 |
2.2 三维全景技术 |
2.3 投影及坐标转换 |
2.3.1 地图投影 |
2.3.2 三维图形坐标变换 |
2.4 软件平台介绍 |
2.4.1 AutoCAD |
2.4.2 SketchUp |
2.4.3 Vary for 3dsmax |
2.5 ArcGIS Server |
2.5.1 ArcGIS Server系统组成 |
2.5.2 ArcGIS Server包含的主要技术 |
2.5.3 ArcGIS Server中的GIS服务 |
2.5.4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
2.5.5 ArcGIS Server REST API |
第三章 三维仿真地图制作 |
3.1 数据准备 |
3.1.1 处理底图预数据 |
3.1.2 纹理采集 |
3.1.3 修图并制作贴图 |
3.2 分类建模与模型优化 |
3.2.1 分类建模 |
3.2.2 模型优化处理 |
3.3 影像渲染输出 |
3.3.1 常用渲染器介绍 |
3.3.2 VRay原理及渲染流程 |
3.3.3 摄像机的设置 |
3.3.4 材质参数 |
3.3.5 灯光参数 |
3.4 后期图片处理 |
第四章 地图坐标转换与服务发布 |
4.1 地图坐标转换 |
4.1.1 地图数据误差来源 |
4.1.2 空间坐标信息映射 |
4.2 发布地图服务 |
4.2.1 发布Map地图服务 |
4.2.2 地图缓存服务 |
第五章 三维仿真电子地图系统应用开发 |
5.1 系统架构及开发流程 |
5.1.1 系统结构设计 |
5.1.2 系统开发流程 |
5.2 开发环境搭建 |
5.3 总体功能设计与实现 |
5.3.1 地图窗口操作功能 |
5.3.2 鹰眼功能 |
5.3.3 图层控制功能 |
5.3.4 查询功能 |
5.3.5 量算和测距功能 |
5.3.6 属性显示和打印功能 |
5.3.7 浏览全景图功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Skyline的三维景观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
2.1 Skyline |
2.1.1 Skyline简介 |
2.1.2 Skyline接口技术 |
2.2 三维优化技术 |
2.2.1 流(Streaming)技术 |
2.2.2 金字塔技术 |
2.3 jQuery |
2.3.1 jQuery框架 |
2.3.2 jQuery UI |
2.4 空间数据库 |
2.4.1 ArcSDE |
2.4.2 空间数据库 |
2.5 ArcGIS关键技术 |
2.5.1 ArcGIS Server Rest服务 |
2.5.2 ArcGIS JavaScript API |
2.6 三维建模技术 |
2.6.1 三维地形建模技术 |
2.6.2 三维地物建模技术 |
3 基于Skyline的城市三维景观系统的构建 |
3.1 系统设计 |
3.1.1 设计流程 |
3.1.2 功能设计 |
3.1.3 部署方案 |
3.2 数据准备 |
3.2.1 地形建模 |
3.2.2 地物建模 |
3.2.3 数据部署与发布 |
3.3 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3.3.1 jQuery框架的构建 |
3.3.2 三维基础应用构建 |
3.3.3 基本功能 |
3.3.4 鹰眼 |
3.3.5 数据管理 |
3.3.6 信息查询与定位 |
3.3.7 空间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城区10kV电力配网三维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主流三维 GIS 软件介绍 |
2.1 主流 3DGIS 软件性能比较 |
2.2 Skyline 软件体系介绍 |
2.2.1 数据生产-TerraBuilder |
2.2.2 数据编辑-TerraExplorer Pro |
2.2.3 数据网络发布-TerraGate、矢量数据发布 SFS |
2.3 Skyline 软件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3 技术路线和系统设计 |
3.1 技术路线 |
3.2 系统设计 |
3.2.1 系统需求分析 |
3.2.2 系统设计原则 |
3.2.3 系统总体设计 |
3.2.4 系统详细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数据准备 |
4.1 数据来源 |
4.2 影像数据 |
4.2.1 影像几何纠正 |
4.2.2 影像融合镶嵌 |
4.2.3 影像裁剪 |
4.3 DEM 数据 |
4.3.1 DEM 概念 |
4.3.2 DEM 数据制作 |
4.3.3 DEM 分辨率 |
4.4 电力线路数据 |
4.5 基础地理数据 |
4.6 本章小结 |
5 三维场景景观建设 |
5.1 三维地形场景建设 |
5.1.1 影像加载 |
5.1.2 高程数据加载 |
5.1.3 矢量数据加载 |
5.2 三维电力设施模型建设 |
5.2.1 建模技术 |
5.2.2 模型整体要求 |
5.2.3 精模制作和贴图规范 |
5.2.4 模型建设流程 |
5.2.5 建筑物模型编码 |
5.2.6 建模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电力配网三维应用系统建设 |
6.1 COM 简介 |
6.2 TerraExplorer Pro 接口简介 |
6.3 系统建设 |
6.3.1 插件安装 |
6.3.2 添加控件 |
6.3.3 界面设计 |
6.3.4 接口实例化 |
6.3.5 事件和委托 |
6.3.6 功能开发关键技术 |
6.4 系统功能实现 |
6.4.1 基本功能 |
6.4.2 展示功能 |
6.4.3 查询定位功能 |
6.4.4 线路巡线功能 |
6.4.5 规划电力线路功能 |
6.4.6 设备报表功能 |
6.4.7 其他功能 |
6.5 系统特点 |
6.5.1 采用世界先进的“数字地球”技术 |
6.5.2 承载海量数据,运行效率高 |
6.5.3 实现大场景的无缝浏览 |
6.5.4 实用性强 |
6.5.5 可扩展性强 |
6.5.6 三维场景发布功能强大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SketchUp与ArcGIS在三维数字校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数字校园和三维数字校园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项目背景和意义 |
1.3.1 背景 |
1.3.2 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校园场景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 |
2.1 常用三维建模软件介绍 |
2.2 系统开发平台 |
2.2.1 SketchUp |
2.2.2 ArcGIS |
2.3 本章小结 |
3 三维数字校园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设计思路 |
3.2 系统开发框架和技术路线 |
3.3 系统功能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系统数据结构 |
3.4.2 空间数据库设计 |
3.4.3 属性数据库设计 |
3.4.4 连接数据库 |
3.5 本章小结 |
4 三维数字校园的系统实现 |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1.1 数据获取 |
4.1.2 数据处理 |
4.2 SketchUp的三维建模方法 |
4.2.1 几何建模方法 |
4.2.2 纹理映射技术 |
4.3 三维模型应用于ArcGIS的方法 |
4.4 基于SketchUp和ArcGIS的三维数字校园的实现 |
4.5 系统解决的问题 |
4.5.1 浏览过程中场景的实时切换 |
4.5.2 碰撞检测 |
4.6 系统主要功能 |
4.6.1 场景浏览模块的实现 |
4.6.2 信息查询模块的实现 |
4.6.3 空间分析模块的实现 |
4.6.4 量算统计模块的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Skyline的城市三维景观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三维地理信息软件介绍与选型软件概述 |
2.1 相关三维地理信息软件的介绍 |
2.1.1 Google Earth |
2.1.2 World Wind |
2.1.3 Virtual Earth |
2.1.4 Skyline |
2.2 本文研究所选用的软件概述与特点 |
2.2.1 Skyline |
2.2.2 Google SketchUp |
2.2.3 3DSMAX |
2.2.4 PhotoShop |
2.2.5 Visual Studio 2008软件开发平台 |
2.2.6 Microsoft Office Access数据库系统 |
第三章 城市三维场景的创建与研究 |
3.1 试验区概况 |
3.2 三维坐标系统的建立 |
3.3 三维场景的创建 |
3.3.1 三维地形场景的创建 |
3.3.2 三维地物场景的创建 |
第四章 建立城市部件三维模型与属性数据库 |
4.1 城市部件模型的创建 |
4.1.1 城市部件模型的分类 |
4.1.2 城市部件模型的建立 |
4.2 城市部件模型属性数据库的创建 |
4.2.1 城市部件模型数据结构 |
4.2.2 城市部件模型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第五章 城市部件模型属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5.2 系统开发的功能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城市部件模型属性连接数据库 |
5.3.2 系统其他功能介绍 |
第六章 总结与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利用DEM、DOM,通过CAD2000在3DSMAX中创建动态三维景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虚拟现实的无人车测试环境构建研究[D]. 邵禹铭. 长安大学, 2019(01)
- [2]城市三维景观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以三明市城区为例[D]. 李艳开.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3)
- [3]居民区三维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罗建南. 东华理工大学, 2017(01)
- [4]基于Skyline的Web三维GIS开发与实现[D]. 张建柱.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5]基于BIM与3DGIS的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研究 ——以数字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D]. 任美丽. 沈阳建筑大学, 2017(04)
- [6]基于API技术的网络三维仿真电子地图系统开发与实现[D]. 余金婷.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7]基于Skyline的三维景观系统的构建[D]. 赵驼.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8]城区10kV电力配网三维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江.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3)
- [9]SketchUp与ArcGIS在三维数字校园中的应用研究[D]. 吴文静.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10]基于Skyline的城市三维景观模型构建研究[D]. 高晋宁.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