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胡盾[1](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矿产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建设,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引领、示范作用。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措施和对策。本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思路、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内容。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同时探讨了其整体原则与实施路径。本论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有所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宏观审视。在研究思路方面,本论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原则及“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本论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资源借鉴。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概括了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等经验;指出了生态承载力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等方面问题。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保护法律不完善、急功近利的追赶发展模式、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等方面进行阐发。矿产资源的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和公共利益,在追求经济和物质利益过程中,生态利益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生态利益与其他诸利益产生了冲突,这是利益分化产生的深层生态矛盾。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守以下原则与路径。首先,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其次,要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以科技创新维护其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制度完善保障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以观念更新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以利益整合守护其生态体系的和谐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和经验,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疫情后绿色复苏,构建“尊崇自然、清洁美丽”的“生态文明共同体”。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追求崇尚自然、天人和谐、健康科学、丰富自我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王中庆[2](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文中指出利益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内在动因,而利益分配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矿产资源以其蕴含的巨大利益有力地支撑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但一段时期内,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领域所出现的两极分化、严重不公现象引发广泛而强烈的关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仍存在诸多理论困境,矿产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需提升。本研究以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为研究对象,围绕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基本理论与经验,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完善新时代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应坚持的原则与举措等三部分进行框架建构。从矿产资源相关概念与界定、理论与经验切入,梳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与制度下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思想和观点,探讨改革开放前后及“深改”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基本状况、经验和问题,剖析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的内在成因,思考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所应坚持的原则,探索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举措,辩证评析诸多学术观点,以期为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研究进路提供智慧启迪。导论部分主要说明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现状,确定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考量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为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概述。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释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专业术语的内涵,归纳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发展的思想理论,梳理中国古代及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实践经验,确定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第二章为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在确定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基本范畴内,对改革开放前后及“深改”以来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总体情况、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系统探讨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整体发展路径,确定研究的目标和对象。第三章为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从理论认识和实践偏差两个维度,剖析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在各阶段存在问题的内在机理和形成原因,以基本原理与具体规范相结合、主观思维与客观现实相联系,找到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困境的根源,确定研究的重点和界线。第四章为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原则。依据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从党的领导、国有化、人民共享和社会共建等四个方面,思考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所应坚持的原则,确定研究的规范和依据。第五章为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举措。探索并完善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理论,通过全面深化矿产资源体制改革路径,以权益金制度、税费体系、法治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建设等举措,有效提升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现代化治理水平,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纵深发展。
王成福[3](2020)在《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由追求速度的增长阶段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供给侧深度的结构性调整,更在于从整个产业的高度转换发展模式,对于地热能来说同样如此。本文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运作方式进行归纳梳理、对国外经验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并初步进行定义。具体来说,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参照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我国地热能资源禀赋特征、产业市场结构、后发优势等,利用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地热能产业竞争力进行整体评价,得出产业竞争力分数为75.64,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同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设置具体指标和参数,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2.在深入认识地热能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系统总结我国地热能产业运作若干新类型、借鉴地热能产业发展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并提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进而以应然性、实然性和实现性为切入点,构建了我国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3.初步对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应该包含:创新驱动型发展、协调可持续型发展、绿色生态型发展、高效率型发展、有效供给型发展、中高端结构型发展、开放包容型发展、为民共享型发展等关键内容。4.在分析不同主体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依据不同主体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功能,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过程中政府、国有地热能企业、民营地热能企业、外资地热能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及管理策略。
张津伟[4](2019)在《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矿资源作为我国最早成规模“走出去”的地勘企业,自1999年至今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在此期间,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堪称我国地勘行业国际化“最佳实践”企业之一。论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演化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阶段特征、战略绩效、成功要素、演进机理以及产业生态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论文取得成果如下:(1)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三个阶段依次递进,表现出相应的阶段特征:第一阶段特征为“借船出海”、专一化战略和“打工者”地位;第二阶段特征为实施纵向一体化和同心多元化战略;第三阶段特征为实施跨领域相关多元化战略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矿资源三个阶段战略均取得了较好的绩效,这些绩效分别表现为财务绩效、市场绩效、产业生态绩效等。中矿资源三个阶段战略的成功,既取决于高管团队的内在特质,又取决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机会的匹配,以及高管团队在动态中对于战略决策、战略行动、战略绩效的有效掌控。(2)对于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的演进机理,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要素的逻辑过程,即在内外动因推动下,高管团队对于内部资源能力、外部机会以及企业愿景使命建立正确认知,组织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实现能力重塑,进而有效推进资源整合和战略转型升级。实施战略转型升级,需要通过“三因素”耦合机制、启动-响应机制、内外协同机制、动态调适机制、评估修正机制以及奖惩机制来实现。(3)在系统分析中矿资源产业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产业生态优化的措施建议,并提出了以卡普兰等关于平衡积分卡和战略地图的思想作为中矿资源核心竞争力培育引导体系的建议。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对于中矿资源及类似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张质坚[5](2019)在《中煤一勘局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球矿业复苏势头回落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勘查形势步入明显下行通道,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新常态,国有地勘单位正面临矿业经济持续低迷、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多重影响。如何在上级战略管控和保增长压力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可持续的企业发展规划,对国有地勘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煤地第一勘探局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国有事业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出资成立,实行企业化管理,并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事企分体运行的央企,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本文结合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及发展规划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国有地勘单位内外部环境及一勘局公司的发展现状,主要按照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和SWOT分析,进一步明确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制定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并提出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若干保障措施,促进公司能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一勘局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和产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拓展机会较多,战略选择以市场渗透战略和多元运作战略为方向。公司2019-2023年的规划目标是:聚焦“三商”定位,推动“两转三走”,实施“四地两运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集约高效的产业新格局;2019-2023年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8%,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0%,主要经济指标稳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系统中上水平,其中3-5项核心专业优势达到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领先、行业先进水平。
王永卿[6](2019)在《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矛盾由来已久,当前严格的环境制度对矿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绿色矿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区,属于中国重要的钢铁和磷化工基地,鄂东南有成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城市,鄂西北有新型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同时湖北省具有矿业周期中矿产资源开发不同阶段的典型特征。但前期高强度的开采导致的生态退化、总磷和重金属水土污染等环境问题是制约当前矿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对矿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矿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调查湖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从理论方面分析了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检验了湖北省资源诅咒现象,验证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丰富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从空间视角,通过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G指数热点分析探讨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从企业层面,探讨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评估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带来的净效应,为湖北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形成绿色矿业格局提供参考。本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和结果主要包括以下5点:(1)本文对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发现: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优势矿产总量控制不佳、部分矿产后备储量不足等问题、矿业结构亟需调整、资源利用效率低、矿业发展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三废”不断增加,治理工作量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任务重等问题。(2)经检验湖北省确实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在仅控制初始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丰裕度的两个变量的时候,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科技创新水平、国内物质资本的投入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丰裕的自然资源对外商投资、人力资本的投入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3)通过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发现湖北省从湖北西部到东部呈现高-低-高的趋势,以及北高南低的趋势。整体协调发展水平有小幅度下降,其中鄂州、武汉、十堰协调发展水平下降明显,咸宁、潜江协调发展水平有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相对平稳。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整体呈现空间正自相关,2004-2010年,空间相关性增强,存在空间集聚效应;2010年以后相关性减弱,空间集聚效应减弱,到2016、2017年显示空间不相关。G指数冷热点区分布呈现“西热东冷”趋势,热点集中在鄂西北与鄂西南地区,冷点地区集中在湖北中部地区。经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耦合协调度分析发现湖北省少数地区属于失调衰退状态,大多处于勉强协调发展至中级协调发展之间。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仍有较大得提升空间。(4)矿山特征要素是影响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矿山规模与矿山资源占用资源两方面。按照影响大小各因素排名依次是:矿山规模、矿山经济价值、三率调查矿种、主体功能区类别、城镇化水平、矿山经济类型、年投资比重。“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对掌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提供帮助;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对绿色矿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中型矿山、重点生态保护区内矿山、国有和集体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落实情况更加积极;企业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因素之一。(5)绿色矿山建设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效果由矿山规模和矿产资源类型决定,其中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小型矿山、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对矿山环境治理投资改善效果受主体功能区职能和矿产资源类型影响,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实证结果并未发现短期内绿色矿山建设对尾矿和废石的利用有显着的改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矿产资源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需要坚持生态建设优先、保护优先、节约利用、绿色发展的原则,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空间管控、转变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建设绿色矿山与矿业集群发展,形成绿色矿业开发格局。形成生态环境友好、产业结构合理、资源利用高效的协调发展模式。
曹书[7](2019)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现代经济体系改革的日益深化,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权利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化解该项“非对称性矛盾”已然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紧迫的现实需求。为此,国家通过资源税改革及中央财政专项拨付等方式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纵向补偿,形成了补偿机制“纵多横少”的格局。但是财税体系的纵向补偿因周期性与有限性无法独力扭转资源型城市颓势,还须为资源型城市脱困振兴提供长效性横向补偿机制。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当中将“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予以重点强调,指出“围绕煤炭、石油及其他矿产等重要资源,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快完善资源开采、生态治理等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资源输入地通过共建园区、产业合作、飞地经济等形式支持输出地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加快建立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长效机制。”可见,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获得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横向利益补偿之正当性已经得到国家认可,资源型城市要避免矿竭城衰的悲剧,必须构建切实可行的横向补偿机制,引导非资源型城市利益回流,让资源红利反哺当地。但在当前,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问题仍停留在战略与指导思想层面,其具体机制的构建问题亟待学界破题。横向补偿研究的滞后主要表现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权利义务关系、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具体补偿方式等要素尚未制度化、权利化与法律化,一套科学合理的横向补偿法律机制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提供理论基础与权利依据,以权利结构为指引设计横向补偿技术性措施,并在确权入法中引导和鼓励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与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间建立约束性横向补偿关系,落实横向补偿效应,从而推动资源型城市利益横向补偿向权利化、法律化及常态化的补偿路径倾斜。截至目前,法学界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理论研究还很少,无法为操作层面提供有效支撑。本文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法律机制展开研究,其目的即是为了从经济法学角度填补这个法律机制短板。因此,该项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现实迫切性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主文部分共分为六章,形成递进与总分的逻辑结构。首先以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为开端,指出横向补偿机制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紧接着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在前三章所述内容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方式展开论证,包括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三种类型。具体要点如下:第一章——“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资源型城市纵向补偿的不足、横向补偿机制的价值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作用。首先,界定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尽管人们对“资源型城市”一词早已熟知,但其具体内涵与外延却在随情势变更而不断变动,对其作出限定实有必要。同时,经济发展停滞、社会保障落后及生态环境恶化构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障碍。因此,本文在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有必要将资源型城市的基本范畴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清楚;其次,明确横向补偿机制的应有之义。补偿机制在各学科及同一学科不同领域均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并衍生出众多的研究范畴。究竟是哪一学科最早将补偿机制作为一种专业术语加以使用,现已无从考证,但近些年在法学领域对补偿机制的研究持续升温却是不争的事实。法学的初期研究领域主要在于国家合法行为对公民损失的行政补偿机制,而后开始转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各要素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补偿机制开始分化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等机制类型,各自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与演进。故此,在本文深入研究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对横向补偿机制的限定也十分必要;再次,提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找准现有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为法律机制研究提供价值依据。从现实国情角度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与过度开采,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迅速崛起,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长期开发后的资源型城市也必将面临资源储备量递减甚至枯竭,资源型城市也随之衰落,并引发了产业升级转型、下岗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不足、生态环境修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仅靠资源型城市自身是无法承受的,也不该让其独立承担,亟待外部大量的资金、资本及其他带有活力的生产要素投入。相较而言,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要远高于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在资金、资本及优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实际享有者。因此,本章揭示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滞后与非资源型城市“受益板块”的高速发展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提出“两类城市的损益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观点,并在梳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机制之后,发现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所在,为后续法律机制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第二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构成”。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机制的权利化意义、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生成的可行性,以及横向补偿权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等问题。首先,明确由横向补偿机制向法律机制蜕变的路径。法律机制是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范工具,法学领域业已关注法律机制在资源型城市补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对法律机制的含义、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的路径以及权利作为法律机制核心的认识等方面仍未深入,只谈法律机制之形,不谈法律机制之魂,造成机制与法律机制混为一谈。因此,在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具体措施之前,应率先对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路径予以界定,并对横向补偿权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描述出该法律机制权利化的具体形态;其次,证明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权最早出现于因资源开采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所进行的补偿实践,但资源型城市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多重保障义务对传统补偿权提出了挑战。考察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有助于更准确的理顺新型补偿权的内在法律逻辑,指导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举措的设计;再次,揭示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由于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属于现有行政区域关系的横向化,主要以横向补偿权为核心的法律机制来完成,故而将横向补偿权称为该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此外,与传统生态补偿权不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权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且错综复杂,因此在阐述横向补偿权基本内涵与权利结构的基础上,应在不同类型利益关系中界定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第三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的原则、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及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三方面。首先,在进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时,具体的横向补偿措施与补偿标准应当依据一定的原则设定。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须遵循区域利益协调、社会福利增加、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四大原则。其中,区域利益协调原则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社会福利增加原则为横向补偿措施的评价原则,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则为横向补偿行为的适用原则;其次,总体设计横向补偿方式。基于前述分析,资源型城市确实存在“资金、公共事业与生产要素跨区域补偿”之客观需要,且该横向补偿客观需要具有显着的层次性。⑴资源型城市公共事业横向补偿因主要围绕民生改善,可被界定为满足生存需要的补偿,即生存性补偿方式,其在横向补偿方式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⑵对资源型城市资源价值、生态保护、公共事业及经济可持续的资金横向补偿虽可对资源型城市系统生存与发展各方面予以全面补偿,但无法做到按需补偿,是在保障资源型城市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发展机会的适当补偿,即兼具生存性与发展性的适当补偿方式;⑶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需要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接续产业的选择,关键在于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科技及企业家才能等优质生产要素的引入,非资源型城市在良性资产充裕度和优质生产要素活跃度等方面均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这些优质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补偿属于发展性补偿方式。本文认为,基金、公私合作PPP模式及对口合作三种制度的功能性与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客观需要具有一致性。三种制度与具体补偿领域相结合,能够形成横向补偿基金、横向补偿PPP项目和短缺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三大横向补偿方式。三大横向补偿方式只有紧急结合,形成合力,方能全方位保障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有效输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及生态保护等多元任务的落实;再次,设定横向补偿标准。在将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确定为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后,本文深入探讨了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第四章——“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首先,指出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资金不足”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价格与价值剪刀差、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产业升级与转型及民生福祉的提升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但资源型城市现有的地方财政收入及中央财政纵向补偿规模与上述事权并不匹配,资金缺口很大,亟需另觅补偿资金来源;其次,归纳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如前所述,资金缺乏是资源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绝非某类资源型城市所独有。就此而言,中央财政专项划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应急措施。早在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评选之前(2007年),国家就着手设计能够全覆盖各类资源型城市的基础性、长效性的资金补偿筹措机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并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管理试行办法》,希望在2015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结束之季由准备金制度接力,继续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保障。但时至今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仍未出台,中央财政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也已疲态尽显。那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在理论上如何设计的?是否在实践中已有试点?相关指引迟迟无法出台的原因为何?存在哪些缺陷?上述疑问均须作出准确解答;再次,总结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横向补偿基金具有多元的资金来源、分散的资金用途与多变的资金管理三大典型特征,将有效弥补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既有相同点,又存在显着的差异。二者的相同点体现于资金用途的分散性,即所提取的资金均被用于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接续与转型、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生态环境治理、民生福祉的改善等资源型城市系统问题的解决,而非专门用于某方面问题的风险处置,这是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之间形成合作关系的基础。二者的不同点在于:⑴资金来源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源于当地资源型企业,准备金的多寡与企业的资源开采数量正相关;横向补偿基金则由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组成。其中,原始资金来源于非资源型城市政府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非资源型地区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额的提成及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积累资金为原始资金的投资收益,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所形成的基金由中央政府集中用于资源型城市系统建设。⑵资金使用方面。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所负担的任务过重,有些任务并非仅凭资金支持即可解决,还须其他方式配套进行。同时,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对政府与市场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分工作出了明确划分,但分配给资源型企业的负担过重,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过轻;横向补偿基金在使用上须明确补偿基金的专用性与适当性,并须强调“哪些问题应该由政府承担、哪些方面要由市场实现”,充分考量政府与市场能力范围的前提下实现其责权利的平衡。⑶资金管理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不具备增值功能,横向补偿基金则应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投融资市场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总之,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与横向补偿基金的异同关系,二者方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共同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金的充裕。第五章——“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本章主要讨论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及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首先,挖掘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中,不仅可以通过设立横向补偿基金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的资金补偿,还可以由非资源型城市优质社会资本方与资源型城市政府间通过PPP项目实现资本补偿,以大幅度提升资源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公共服务的效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PPP模式的精髓,这一精髓决定PPP模式具有横向补偿的品质;其次,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资源型城市能够运用PPP模式在与非资源型城市公私合作中实现资本的跨区域补偿,横向补偿PPP项目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主要方式。与一般PPP项目相比较,横向补偿PPP项目更加强调公私合作对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效果,这种补偿效果的落实须依赖横向补偿PPP项目评审对象的合理设计,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及相应合作类型、实施主体、采购方式、特定融资方式及评估方式五个方面;再次,规范与重构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作为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先行者,国有资本应起到样板作用。但是,横向补偿PPP行业有效市场的形成更须充分激发民营资本的参与热情,PPP制度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同时,也应清醒的意识到,由于资源型城市营商环境的恶化、机制体系的陈旧及支付与消费观念的落后,致使非资源型城市民营资本对该区域的PPP项目必将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民企的谨慎态度主要源于因股权变更限制所导致的横向补偿PPP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和资本运营效率偏低问题。作为平衡政府与民企对股权变更限制与自由的重要工具,我国PPP模式锁定期制度应发挥消除民企参与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顾虑,确保横向补偿PPP行业形成有效的市场环境。第六章——“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本章主要讨论对口合作的源流与横向补偿效应、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与缺陷,以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首先,梳理对口合作的源流,抽象其横向补偿效应。在横向补偿中,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通过资金、PPP项目方式对横向补偿权予以具体化,还可以结成对口关系,以对口合作机制促成二者间的横向补偿关系。对口合作源于对口支援,但并非仅限于对口支援的适用范畴,将对口合作机制引入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结对关系中,能够起到横向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效应。其次,指出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对口合作横向补偿应然效果以“飞地经济”为理论基础,但其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还须配备可行性路径。当前,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对口合作主要以中央积极参与和地方主动对接为主要推动力,但存在“领导力与执行力”不足的风险;再次,设计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法制化能够为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政府间对口合作提供稳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法制建设的内在逻辑品质是从实践经验出发,发现规范对象的内在规律性、存在使命与本来面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实然与应然的结合才能够理解法制建设对于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协调发展战略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的法制化是其“领导力与执行力”的长效来源,但地方立法对“对口关系”方互补共赢的规范力度不足,无法胜任该法制化要求,唯有跨区域经济法制建设才能满足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法制化的客观需要。为此,须在地方协同立法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的综合性立法与专门性立法,以便真正落实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的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实效性。
王建新[8](2019)在《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经济和资源形势面临重大转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战略性矿产的兴起,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将不断拓展地质勘查的空间。新的形势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同时为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也为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探索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更好的把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及国内的地质勘查形势、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等方面,围绕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及动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新地勘经济体系”,新地勘经济体系是由地勘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是建立新地勘经济体系,包括地勘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和对外地勘。地勘产业体系是建立行业化管理、专业化细分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产业体系;企业化经营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实体经济就是组建地矿集团公司,地矿集团公司采取勘查开发一体化、大地质、地质跨界的战略。并论述了地质跨界战略实施是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衍生和实体经济的补充。建立了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就是要创建高效的组织管控制度,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的地勘金融机制,充满活力的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创新机制。以此为基本点构建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准则层,三级指标为方案层。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地勘新经济,地勘新经济就是在地质勘查业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基础上与新经济的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结合体。
任思达[9](2019)在《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中,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地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长期以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和资源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矿业,更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已逐步显现。面对传统的矿业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矿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发展,已是当前矿业经济发展所将面临的首要担当。然而,随着有关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探讨逐渐进入众人的视线,针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研究,仍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尺度或者某地区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缺乏矿业发展问题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且随着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完善,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十三五”时期矿业绿色发展新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完善矿业在地理空间视角实证研究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各地区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脱钩分析模型、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结合绿色矿业发展的新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量化分析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历程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时间维度上,中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调整准备阶段、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阶段、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绿色开采及绿色矿山阶段以及绿色矿业阶段五个阶段。空间维度上,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在资源储量方面优势突出,地质勘查投入高,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业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东部地区资源总储量相对较少,但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好,矿业发展稳健有序,大中型矿企占比相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良好;中部地区在地质勘查投入金额低于西部地区,但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发展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等问题;东北地区矿业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矿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2)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质量来看,矿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逐年增强,但对整体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弱,能源消费压力日益加大,个别行业的能耗仍然较高,仍需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3)基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从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社会六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矿业绿色发展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东北部、中部次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差。(4)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矿业绿色发展程度水平,提出了“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政策引导型”、“产业、政策驱动型”、“技术、产业支撑型”和“环保优先型”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包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7个省市;“政策引导型”包含河北、吉林、黑龙江、重庆、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产业、政策驱动”型包含山西和内蒙2个省份;“技术、产业支撑型”包含14个省份;“环保优先型”仅包含西藏1个省份。(5)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结合31个省市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特征,明确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下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利用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矿业转型,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改善;(2)提高大中型矿业企业占比,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矿业结构调整优化;(3)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力度,全面推进矿业绿色发展;(4)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上海为首,发挥上海、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为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2)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矿业转型升级;(3)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矿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推进矿业绿色发展;(5)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的发展路径为:(1)加强政策引导,挖掘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2)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选冶加工和矿业开发“走出去”;(3)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矿业的技术水平;(4)在产业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则根据所包含省份情况,分为“中庸组”、“潜力组”和“劣势组”进行讨论。针对“中庸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突显发展优势;(2)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3)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潜力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发挥各省特色,挖掘矿业发展潜力;(2)完善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支持矿业绿色发展。针对“劣势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加强技术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相对之下,“环保优先型”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因地制宜,因矿制宜,使资源环境优势带动全局发展;(2)弥补技术、产业、社会方面的短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陈俊楠[10](2016)在《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矿业投资环境是矿业投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外部条件的集合,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及其区域差异决定着矿业投资的规模和流向。我国矿业发展具有区域多样性的特点,各地区矿业投资条件和竞争环境具有明显差异。在当前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等背景下,开展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对于优化区域矿业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矿业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理论研究、数据分析、模型测算、专家研讨、问卷调查、调研座谈等大量研究和实物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实证分析等研究工作,形成了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模型、竞争力定量化评价、地区排序及优化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的思路建议。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一是研究构建了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针对我国区域矿业发展规律和投资环境特点,对现有矿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和修正完善,在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识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由7项影响因素和10项评价指标构成、运用多层次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的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二是探索开展了我国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实证评价。通过数据采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工作,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资源禀赋、矿业发展程度、矿业市场化程度、矿业开放程度、矿业管理效能、地质资料服务、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现状进行了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对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定量化测算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得分排名居前15位的省(区、市)依次是内蒙古、新疆、广东、山西、湖南、宁夏、黑龙江、甘肃、青海、陕西、云南、辽宁、浙江、贵州和四川。这些省份在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都有分布,其中东部地区省份占20%,中部地区省份占20%,西部地区省份占60%。总的来看,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矿业投资环境综合竞争力得分总体靠前。
二、加快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动态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
1.1.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
1.1.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
1.1.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1.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2.2 人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
1.2.3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
1.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
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
1.3.3 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2.1 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概述 |
2.1.1 矿产资源富集区内涵 |
2.1.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的概况 |
2.1.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2.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2.2.1 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
2.2.2 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
2.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
2.2.4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 |
2.2.5 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 |
2.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2.3.1 生态承载力脆弱 |
2.3.2 产业结构失衡 |
2.3.3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 |
2.3.4 生态文明意识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3.1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
3.1.1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
3.1.2 环境保护法律覆盖领域存在漏洞 |
3.1.3 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
3.2 急功近利的赶超发展模式 |
3.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矛盾 |
3.2.2 经济结构不合理 |
3.3 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 |
3.3.1 环境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
3.3.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
3.3.3 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偏差 |
3.4 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 |
3.4.1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
3.4.2 环境保护与利益分化之间的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
4.1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原则 |
4.1.1 保持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 |
4.1.2 “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 |
4.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 |
4.2.1 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
4.2.2 以科技创新维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多样性 |
4.2.3 以制度完善保障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
4.2.4 以观念更新保持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
4.2.5 以利益整合守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 |
4.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
4.3.1 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 |
4.3.2 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 |
4.3.3 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概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矿产资源 |
1.1.2 利益 |
1.1.3 利益分配 |
1.1.4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 |
1.2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相关理论 |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思想 |
1.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思想 |
1.2.3 西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相关理论 |
1.3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
1.3.1 中国古代及近代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
1.3.2 资本主义国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
1.3.3 社会主义国家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实践经验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
2.1 改革前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
2.1.1 总体情况 |
2.1.2 基本经验 |
2.1.3 主要问题 |
2.2 改革中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
2.2.1 总体情况 |
2.2.2 基本经验 |
2.2.3 主要问题 |
2.3 “深改”以来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经验与问题 |
2.3.1 总体情况 |
2.3.2 基本经验 |
2.3.3 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1 理论认识误区 |
3.1.1 忽略对矿山地租理论的研究 |
3.1.2 地质矿业规律理解错位 |
3.1.3 法律规范存在逻辑矛盾 |
3.2 政策实践偏差 |
3.2.1 借鉴国内外经验不全面 |
3.2.2 税费政策运用不准确 |
3.2.3 利益主体不平衡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原则 |
4.1 坚持党的领导 |
4.1.1 加强党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领导 |
4.1.2 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
4.2 坚持国有化方向 |
4.2.1 国有化的依据 |
4.2.2 国有化的内涵 |
4.2.3 国有化的步骤 |
4.3 坚持人民共享目标 |
4.3.1 侧重民生领域建设 |
4.3.2 健全利益共享可持续发展机制 |
4.4 坚持社会共建方式 |
4.4.1 中央统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 |
4.4.2 协调相关主体权利冲突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举措 |
5.1 完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理论 |
5.1.1 规范参与分配的规则依据 |
5.1.2 健全参与分配主体范畴 |
5.1.3 调整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价值取向 |
5.2 全面深化矿产资源体制改革 |
5.2.1 坚守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制 |
5.2.2 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 |
5.3 提升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治理水平 |
5.3.1 完善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 |
5.3.2 健全矿产资源税费体系 |
5.3.3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法治化建设 |
5.3.4 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地热能产业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及产业竞争力评价 |
3.1 我国地热能资源概况 |
3.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概述 |
3.3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
3.4 我国地热能产业的竞争力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PESTEL分析 |
4.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 |
4.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4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现有模式和若干新类型 |
5.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现有模式 |
5.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 |
5.3 公私合作模式(PPP) |
5.4 “工程总承包+融资”模式(“EPC+F”) |
5.5 “地热能+”模式 |
5.6 区块链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借鉴意义 |
6.1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 |
6.2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趋势 |
6.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热能产业合作前景 |
6.4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构建 |
7.1 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 |
7.2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 |
7.3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 |
7.4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 |
7.5 不同主体在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中的作用与管理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主要计算结果 |
附录B 个人简历和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4)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
1.1.2 矿产资源全球性的多元化配置与优势互补 |
1.1.3 海外资源勘查的重要性 |
1.1.4 中矿资源成功之路经验总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完成的工作量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资源勘查型企业 |
2.1.2 国际化战略 |
2.1.3 产业生态 |
2.2 基础理论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2 经济学的企业演化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资源产业经济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关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 |
2.3.2 关于企业战略演化的研究 |
2.3.3 关于企业战略演进效应的研究 |
2.3.4 关于资源勘查型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 |
2.4 小结 |
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实践案例描述 |
3.1 案例调研 |
3.2 中矿资源“走出去”背景 |
3.3 起步期:“借船出海”与技术服务立足 |
3.4 第二阶段:纵向延伸、优化组合 |
3.5 第三阶段:跨域发展、并购转型 |
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阶段特征及其成效 |
4.1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阶段特征分析 |
4.1.1 第一阶段特征(1999~2006) |
4.1.2 第二阶段的特征(2007~2015) |
4.1.3 第三阶段的特征(2016 至今) |
4.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成效分析 |
4.2.1 第一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
4.2.2 第二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
4.2.3 第三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
4.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成功实践的要素分析 |
4.3.1 第一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
4.3.2 第二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
4.3.3 第三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
4.3.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成功实践的关键要素 |
4.4 小结 |
5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过程机理分析 |
5.1 分析的逻辑框架 |
5.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动因分析 |
5.2.1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宏观环境分析 |
5.2.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行业环境分析 |
5.2.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内部环境分析 |
5.2.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动因机理分析 |
5.3 高层管理团队认知分析 |
5.3.1 对于公司外部机会与威胁的认知 |
5.3.2 对于公司内部环境——资源和能力的认知 |
5.3.3 对于公司愿景、使命和目标的认知 |
5.4 中矿资源的组织学习分析 |
5.4.1 中矿资源的利用式学习 |
5.4.2 中矿资源的探索式学习 |
5.5 中矿资源的能力重塑和资源整合分析 |
5.5.1 中矿资源的能力重塑 |
5.5.2 中矿资源的资源整合 |
5.6 中矿资源战略转型升级的实施分析 |
5.7 小结 |
6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中的产业生态优化 |
6.1 中矿资源产业体系基本构成分析 |
6.1.1 中矿资源产业体系演进的三个阶段 |
6.1.2 中矿资源产业链演进的三个阶段特征 |
6.2 中矿资源产业运行发展的支撑体系分析 |
6.2.1 中矿资源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
6.2.2 中矿资源的组织制度与文化 |
6.2.3 中矿资源的组织资源与外部网络 |
6.3 中矿资源产业运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
6.3.1 产业体系本身存在的不足 |
6.3.2 产业支撑体系存在的不足 |
6.4 中矿资源产业生态体系优化的主要措施 |
6.4.1 优化产业布局 |
6.4.2 健全支撑体系 |
6.5 目标国和战略区位选择 |
6.5.1 基于因子分析法对目标国的选择 |
6.5.2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国战略区位的选择 |
6.6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
6.6.1 认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
6.6.2 认识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
6.6.3 中矿资源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构建 |
6.7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与实践价值 |
7.2.1 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 |
7.2.2 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个人简介 |
附录二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调研提纲 |
附录三 中矿资源经理层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中矿资源目标国及战略区位选择分析 |
1 中矿资源战略目标国及战略区位选择实践 |
2 目标国选择分析 |
3 中矿资源目标国战略区位选择分析 |
(5)中煤一勘局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企业发展规划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及其流程 |
2.1.1 战略管理概述 |
2.1.2 战略管理流程 |
2.2 战略规划相关分析方案 |
2.2.1 PEST分析理论 |
2.2.2 SWOT分析理论 |
2.2.3 五力模型分析 |
2.3 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
2.3.1 企业发展战略形态 |
2.3.2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3.3 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原则 |
3 一勘局公司发展规划现状分析 |
3.1 一勘局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公司概况 |
3.1.2 资源状况 |
3.1.3 人员结构情况 |
3.2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现状 |
3.2.1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
3.2.2 公司“十三五”规划简况 |
3.2.3 公司“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
3.2.4 公司原有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 |
3.3 公司外部环境PEST分析 |
3.3.1 政治环境分析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3 社会环境分析 |
3.3.4 技术环境分析 |
3.4 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3.4.1 国内地质勘查队伍发展现状 |
3.4.2 地质勘查业投入现状 |
3.4.3 地质勘查业发展前景 |
3.4.4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5 公司发展规划SWOT分析 |
3.5.1 优势 |
3.5.2 劣势 |
3.5.3 机会 |
3.5.4 威胁 |
3.5.5 SWOT组合战略规划 |
3.5.6 SWOT战略规划方向建议 |
4 一勘局公司发展规划制定 |
4.1 发展规划定位 |
4.2 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
4.3 规划总体目标 |
4.4 产业发展规划 |
4.4.1 产业布局方向 |
4.4.2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
4.5 科技发展规划 |
4.5.1 规划目标 |
4.5.2 重点工作 |
4.6 安全生产规划 |
4.6.1 规划目标 |
4.6.2 重点工作 |
4.7 市场开拓规划 |
4.7.1 市场区域布局 |
4.7.2 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
4.7.3 市场产业定位 |
4.8 人力资源规划 |
4.8.1 规划目标 |
4.8.2 重点工作 |
4.8.3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
5 一勘局公司发展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5.1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5.2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
5.3 探索投融资平台建设 |
5.4 全面深化改革改制 |
5.5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
5.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 |
1.1.2 选题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生态建设 |
1.2.2 矿业可持续发展 |
1.2.3 绿色矿山与绿色矿业 |
1.2.4 湖北省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1.3.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分析 |
1.3.3 绿色矿产建设影响因素及效果分析 |
1.3.4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途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矿产资源需求理论 |
2.1.2 资源诅咒 |
2.1.3 外部性理论 |
2.1.4 协调发展 |
2.2 定量分析方法 |
2.2.1 协调发展测度 |
2.2.2 空间关系分析 |
2.2.3 倾向值匹配法 |
第三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形势与问题 |
3.1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1.1 湖北省矿产资源概况 |
3.1.2 湖北省矿产资源利用情况 |
3.1.3 湖北省采掘业及相关原材料制造业发展情况 |
3.1.4 湖北省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
3.2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 |
3.2.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概况 |
3.2.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
3.3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矿产资源供需与资源保障问题 |
3.3.2 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四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 |
4.1 模型设定、变量测度与数据来源 |
4.1.1 模型设定与变量测度 |
4.1.2 数据来源 |
4.2 湖北省资源诅咒检验 |
4.2.1 资源诅咒检验结果分析 |
4.2.2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检验分析 |
第五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5.1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
5.1.1 综合评价体系 |
5.1.2 指标权重确定 |
5.1.3 数据来源 |
5.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与空间关系 |
5.2.1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 |
5.2.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关系 |
5.2.3 局部自相关分析 |
5.3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5.3.1 耦合评价模型 |
5.3.2 耦合协调度分析 |
第六章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及效果评价 |
6.1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情况 |
6.1.1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概况 |
6.1.2 模型构建 |
6.2 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logit模型构建 |
6.2.2 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6.3 绿色矿山建设有效性分析 |
6.3.1 样本匹配结果检验 |
6.3.2 绿色矿山建设有效性分析 |
第七章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建议 |
7.1 坚持生态建设优先 |
7.2 坚持保护矿产资源与矿山地质环境 |
7.3 坚持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
7.4 坚持发展绿色矿业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范畴与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类型 |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困境与成因分析 |
第二节 补偿机制的分析 |
一、补偿机制的语义分析 |
二、纵向补偿机制与横向补偿机制的区分 |
三、本文语境下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的涵义与特征 |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辩考 |
一、纵向补偿机制的实效与资源型城市的补偿预期不契合 |
二、仅靠市场亦或自愿协商无法驱动横向补偿 |
三、横向补偿法律机制:对市场与自愿协商“不健全”的法律回应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核心构成 |
第一节 由机制到法律机制的蜕变 |
一、机制与法律机制的法理界分 |
二、权利化: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生成的核心步骤 |
第二节 横向补偿权的证成 |
一、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 |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可行性 |
第三节 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 |
一、横向补偿权的含义与特征 |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宪法逻辑 |
三、横向补偿权的权利结构与类型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 |
第一节 横向补偿的原则 |
一、区域利益协调原则 |
二、发展成果共享原则 |
三、多元主体参与原则 |
四、比较优势互补原则 |
第二节 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 |
一、横向补偿基金先行 |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筑巢引凤 |
三、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催动经济振兴 |
第三节 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 |
一、确定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
二、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 |
三、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 |
第四章 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体系 |
第一节 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 |
一、国内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理论与实践 |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 |
第三节 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 |
一、与横向补偿基金相关的立法规范及缺陷 |
二、横向补偿基金中原始资金的来源 |
三、横向补偿基金的用途 |
四、横向补偿基金的运营模式 |
第五章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 |
第一节 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 |
第二节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 |
一、横向补偿PPP的项目范围、合作类型及具体方案 |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实施主体 |
三、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采购方式 |
四、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估方式 |
第三节 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重构 |
一、我国PPP锁定期制度的现实缺陷 |
二、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修正 |
第六章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 |
第一节 对口合作的源流及其横向补偿效应 |
一、由对口支援到对口合作的演进 |
二、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间的对口合作 |
三、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效应 |
第二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 |
一、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理论基础 |
二、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现实障碍与应对思路 |
三、基本思路的缺陷 |
第三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 |
一、省内经济法制的自足与对口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空白 |
二、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经验借鉴 |
三、国家层面立法的应有形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实现方式 |
2.3 转型升级研究评价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体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
3.1 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2 国内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3 小结 |
4 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
4.1 综述 |
4.2 矿产资源 |
4.3 地质矿产勘查 |
4.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4.5 小结 |
5 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 |
5.1 内蒙古地勘行业单位情况 |
5.2 内蒙古地勘行业从业人员 |
5.3 内蒙古地勘行业资产状况 |
5.4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历程 |
5.5 内蒙古地矿集团SWOT分析 |
5.6 小结 |
6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
6.1 转型升级发展模型构建 |
6.2 深耕地勘产业体系 |
6.2.1 行业化管理 |
6.2.2 专业化细分 |
6.2.3 企业化经营 |
6.3 服务绿色矿业发展 |
6.4 “走出去”拓宽地质市场 |
6.4.1 海外发展方案 |
6.4.2 境外投资架构 |
6.5 小结 |
7 实现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动力 |
7.1 发展动力指标构建 |
7.2 构建新型组织管控制度 |
7.3 激发人力资源潜能 |
7.4 强化地勘金融管理 |
7.5 探索科技创新途径 |
7.6 小结 |
8 结论 |
8.1 成果和认识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
1.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 |
1.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绿色经济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外部性理论 |
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1 矿业与矿业经济 |
2.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 |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与区域特征 |
3.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 |
3.1.1 矿业发展代表性划分 |
3.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阶段历程及特征 |
3.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区域特征 |
3.2.1 矿产资源储量的区域特征 |
3.2.2 矿产资源勘查的区域特征 |
3.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 |
3.2.4 矿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区域特征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质量分析 |
4.1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
4.1.1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现状 |
4.1.2 贡献率评价指标 |
4.1.3 数据选取 |
4.1.4 贡献力分析结果 |
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
4.2.1 矿业能源消费现状 |
4.2.2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程度 |
4.3 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矿业产业结构现状 |
4.3.2 变量的选取 |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4 实证分析 |
4.3.5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5.1.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3 系统分析 |
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设计思路 |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5.3.1 主成分分析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不同省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4 不同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 |
6.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6.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6.1.2 单维度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6.1.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聚类分析 |
6.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识别 |
6.2.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 |
6.2.2 “政策引导型”模式 |
6.2.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 |
6.2.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 |
6.2.5 “环保优先型”模式 |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1.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2 “政策引导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3.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3.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4.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4.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5 “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
(10)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矿业投资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关于矿业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3 关于矿业投资环境评价对象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创新点 |
2 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投资环境 |
2.1.2 区域竞争力 |
2.1.3 投资环境竞争力 |
2.1.4 矿业投资环境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分工理论 |
2.2.2 区位优势理论 |
2.2.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3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识别 |
3.1 投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
3.1.1 定性分析方法 |
3.1.2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的一般影响因素 |
3.2.1 政治环境因素 |
3.2.2 法规环境因素 |
3.2.3 经济环境因素 |
3.2.4 经营环境因素 |
3.2.5 服务环境因素 |
3.2.6 社会环境因素 |
3.2.7 自然环境因素 |
3.3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 |
3.3.1 调查工作情况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3.3.3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主导影响因素 |
4 我国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1 指标框架 |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指标的确定 |
4.2 指标权重 |
4.2.1 专家打分赋值 |
4.2.2 定义判断尺度 |
4.2.3 建立判断矩阵 |
4.2.4 确定指标权重 |
4.3 评价模型 |
4.3.1 层次结构模型 |
4.3.2 评价方法步骤 |
5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5.1 我国矿业发展形势 |
5.1.1 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
5.1.2 我国矿业经济形势 |
5.1.3 我国矿业投资形势 |
5.2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测度 |
5.2.1 我国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单因素竞争力测度 |
5.2.2 我国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测度 |
5.3 我国重点地区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述 |
5.3.1 内蒙古 |
5.3.2 新疆 |
5.3.3 广东 |
5.3.4 山西 |
5.3.5 湖南 |
5.3.6 宁夏 |
5.3.7 黑龙江 |
5.3.8 甘肃 |
5.3.9 青海 |
5.3.10 陕西 |
5.3.11 云南 |
5.3.12 辽宁 |
5.3.13 浙江 |
5.3.14 贵州 |
5.3.15 四川 |
6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竞争力评价结果探讨与建议 |
6.1 关于区域矿业协调发展 |
6.1.1 矿业低迷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 |
6.1.2 充分利用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资源开发的鼓励支持 |
6.2 关于区域矿业投资布局 |
6.2.1 区域矿业投资布局不合理带来产能过剩等系列问题 |
6.2.2 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矿业投资优化布局 |
6.3 关于矿业投资准入 |
6.3.1 各地区推进矿业市场化和矿业开放进度不平衡 |
6.3.2 完善市场与政策环境,打造竞争开放的矿业投资准入机制 |
6.4 关于矿业投资管理服务 |
6.4.1 部分地区矿业权管理审批改革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 |
6.4.2 优化管理与服务环境,促进矿业投资经营便利化和高效化 |
6.5 关于矿业领域基础设施 |
6.5.1 多数资源丰富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 |
6.5.2 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对矿业开发的支撑能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加快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胡盾. 山西大学, 2020(02)
- [2]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研究[D]. 王中庆. 山西大学, 2020(12)
- [3]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王成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D]. 张津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中煤一勘局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研究[D]. 张质坚.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 王永卿.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7]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 曹书.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8]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王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任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10]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 陈俊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