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邱新香,黄明,夏丽华,陈慈珊,巫带花,郎丽,陈嘉斌[1](2014)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治疗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效果和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5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采用48例次MSC治疗和护理方法,并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5例患者治疗后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血小板(platelet,PLT)均有明显升高,其中WBC和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患者骨髓增生活跃;5例均无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MSC治疗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是安全有效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和心理护理,做好相关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确保MSC移植术有效顺利进行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徐琳,陈慈珊,邱新香,黄莉[2](2013)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本院2008—2011年收治的17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17例患者住院期间无出现口腔、皮肤、肺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7例,牙龈出血8例,皮肤瘀斑8例,鼻出血3例,月经量较多及经期不规则8例,早期颅内出血1例。经采取预见性护理,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控制,12例患者临床治愈,康复出院,另5例患者出院时周围血象和骨髓检查结果改善,转门诊治疗。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实施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苯中毒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单立业[3](2013)在《慢性苯中毒致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慢性苯中毒引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拟观察苯中毒相关性再障儿童机体内氧化应激指标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慢性苯中毒对再障儿童机体的氧化/抗氧化体系以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苯中毒导致的再障儿童35例及正常对照2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方法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M及IgG;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硫代巴比妥法测定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MDA)。再障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组间t检验的方法,数据用SPSS13.0软件包做统计分析,以P<0.05或P<0.01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慢性苯中毒患儿血清抗氧化指标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过氧化产物MD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再障组患者CD3+T细胞没有明显变化,CD8+T细胞的升高、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下降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苯中毒患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G、IgA降低及IgM增高均有显着性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慢性苯中毒患儿机体脂质过氧化旺盛,自由基产生增多。提示长期慢性中毒可以导致儿童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弱。2.慢性苯中毒再障患儿CD3+T细胞没有明显变化,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下降,提示与长期苯中毒与儿童再障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CD8+T细胞的升高也可能与有机苯中毒密切相关。其免疫指标的异常可用于儿童苯中毒的监测及检测。3.通过血清学免疫球蛋白量的检测,揭示出长期慢性的有机苯中毒可以对儿童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不同程度损伤,提示加强预防保护措施非常必要。
袁伟,万军[4](2013)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治疗与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病死率高的血液病,按病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而职业性苯中毒也有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首先应确定疾病类型,然后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灵活结合中西医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个体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药物疗效,达到理想的治疗结果。
朱梅,谷晓新,张新娟[5](2011)在《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整体护理》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12例苯中毒致再障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研究,总结苯中毒致再障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今年来收治的12例苯中毒再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12例苯中毒再障病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获得好转出院。结论整体护理是降低苯中毒再障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郎丽,陈嘉斌,夏丽华,李斌,陈青松,王艳艳[6](2010)在《接触高水平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高水平苯接触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情况及治疗原则和疗效。方法观察4例职业性重度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和骨髓活检情况。4例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均于发病后脱离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接触并住院治疗,给予雄激素治疗,未采用免疫抑制治疗。结果 4例患者均给予雄激素刺激造血,辅以利血生、复方皂矾丸等治疗。在半年内治愈,雄激素治疗时间未超过6个月。结论 2例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涂片表现不典型,结合骨髓活检诊断符合率更高,高水平苯接触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异常是由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只要治疗及时得当,即使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也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杨晨芸,贺今,李芳邻,王秀英,武献峰[7](2010)在《免疫抑制剂治疗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联合司坦唑醇(康力龙)、造血生长因子(HGF)治疗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BPAA)的疗效,并同非职业因素所致的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PAA)进行比较。方法:BPAA组患者(19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治疗,以20例接受相同治疗的PAA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接受46个月的治疗后,采用Cam itta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BPAA组和PAA组患者达到缓解(包括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住院日分别为(26.84±1.62)d、(38.42±2.99)d,BPAA组短于PAA组(P<0.05)。BPAA组完全缓解率74%(14/19),部分缓解率26%(5/19);PAA组完全缓解率45%(9/20),部分缓解率55%(1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BPAA组出现恶心、腹泻4例,出现皮疹、高血压各2例;PAA组肝功能轻度异常2例,出现消化道症状、皮疹各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不需将环孢素减量或停药。结论: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孢素治疗BPAA患者疗效较好,其疗效与非职业因素所致PAA相似,提示其可成为BPAA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闫秋丽[8](2010)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感染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对职业性慢性苯中毒(occupational chronic benzene poisoning,OCBP)患者感染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方法对2005年8月—2010年2月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35例职业性苯中毒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并对预防和控制感染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5例患者入院3和6个月内未发生感染并发症者分别为12和5例。已发感染者治疗护理1周后感染明显好转,1个月后感染得以控制。结论采用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预防OCBP患者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已有感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刘薇薇,陈嘉榆,余卫,杨志前,杨德懋,张程,刘移民[9](2010)在《细胞因子诱导的免疫细胞治疗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免疫细胞治疗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我院2001年3月至2007年2月所收治的25例确诊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后,接受了此项治疗。抽取患者外周血405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经白细胞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混合培养6 d,收集形成的新免疫细胞并清除杂质后,静脉回输给患者,每周一次,平均16次;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学活性及不良反应等。并随访追踪观察。结果(1)25例患者经治疗后,基本治愈16例,缓解4例,明显进步4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6%,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最长7年6个月,无复发和死亡病例。(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患者骨髓的巨核细胞数、骨髓增生程度和外周血WBC值高低与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CD4+)比例正相关,而骨髓非造血细胞比例与CD4+比例负相关(P均<0.05);Hb含量与T抑制细胞(CD8+)负相关(P<0.05);治疗后,上述相关关系均消失(P>0.05)。(3)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可见,治疗前,骨髓的增生程度、外周血WBC和PLT数与CD4+比例正相关;治疗后,PLT数受CD8+比例的影响。结论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苯中毒再障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细胞因子激活的免疫细胞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对治疗苯中毒再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刘秋英,闵玲,李森华,谢国强,陈念光,王秀芹[10](2009)在《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周围血象及骨髓象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周围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了解苯对造血系统的损害。方法采用髂前或髂后部位抽取患者骨髓,综合分析25例住院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周围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本研究25例住院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粒、红、巨3系细胞主要病理变化为:粒系可见中毒颗粒、空泡变性等;大多数患者红系可见病态造血,成熟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巨核细胞减少或无,偶见小巨核。周围血象可见至少1系或2系发育不良。结论长期接触苯及苯的同系物,可导致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周围血常规可作为过筛检查。
二、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效果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效果观察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MSC治疗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效果分析 |
3.2 护理 |
4 结论 |
(2)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预见性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 |
2 预见性护理措施 |
2.1 预防继发感染的预见性护理 |
2.1.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
2.1.2 饮食的预见性护理 |
2.1.3 口腔感染预见性护理 |
2.1.4 会阴部感染的预见性护理 |
2.2 出血的预见性护理 |
2.2.1 皮肤黏膜出血的预见性护理 |
2.2.2 颅内出血的预见性护理 |
2.2.3 骨髓穿刺术防出血的预见性护理 |
2.3 药物不良反应预见性护理 |
2.4 预见性心理护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3)慢性苯中毒致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苯中毒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
1.1.1 苯的理化性质 |
1.1.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
1.2 苯对机体的损害 |
1.3 儿童苯中毒的研究进展 |
1.4 立项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组 |
2.1.2 对照组 |
2.2 再障诊断标准 |
2.2.1 再障诊断标准 |
2.2.2 再障分型 |
2.2.3 主要实验器材 |
2.2.4 主要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标本的采集及检测 |
2.3.2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外周血常规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及骨髓病理学检查 |
3.2 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 SOD、MDA 的变化 |
3.3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CD4~+、CD8~+及 CD4~+/CD8~+结果 |
3.4 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 IgG、IgA、IgM |
3.5 实验小结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治疗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1.1 概述 |
1.2 药物治疗 |
1.2.1 进展期 |
1.2.2 稳定期 |
1.2.3 缓解期 |
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2.1 概述 |
2.2 药物治疗 |
2.2.1 西医治法 |
2.2.2 中医治法 |
3 苯中毒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
3.1 概述 |
3.2 药物治疗 |
4 发展与展望 |
(5)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整体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整体护理 |
2.1 心理护理 |
2.2 抗感染护理 |
2.2.1 生命体征监护 |
2.2.2 严密隔离, 预防感染 |
2.2.3 口腔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
2.3 出血的防护 |
2.4 饮食护理 |
2.5 健康教育 |
2.6 出院指导 |
3 结果 |
4 讨论 |
(9)细胞因子诱导的免疫细胞治疗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自体免疫细胞培养 |
1.3 CD3/CD4/CD8表达水平检测 |
1.4 免疫细胞的治疗方案 |
1.5 临床监测指标 |
1.6 疗效评价标准 |
1.7 追踪随访 |
1.8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CIK细胞表型测定结果 |
2.2 回输前经体外诱导培养的免疫细胞数检测结果 |
2.3 治疗前、后外周血和T淋巴细胞亚群及骨髓的变化 |
2.4 相关性分析 |
2.5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
2.6 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 |
2.7 疗效评价 |
2.8 追踪随访情况 |
3 讨论 |
(10)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周围血象及骨髓象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
1.2.2 周围血细胞计数 |
1.2.3 分组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周围血象改变情况 |
2.2 骨髓象的变化情况 |
3 讨论 |
四、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 邱新香,黄明,夏丽华,陈慈珊,巫带花,郎丽,陈嘉斌. 现代临床护理, 2014(02)
- [2]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预见性护理[J]. 徐琳,陈慈珊,邱新香,黄莉. 中国职业医学, 2013(04)
- [3]慢性苯中毒致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功能研究[D]. 单立业. 吉林大学, 2013(09)
- [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治疗与进展[J]. 袁伟,万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4)
- [5]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整体护理[J]. 朱梅,谷晓新,张新娟. 中外医疗, 2011(35)
- [6]接触高水平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临床观察[J]. 郎丽,陈嘉斌,夏丽华,李斌,陈青松,王艳艳. 中国职业医学, 2010(06)
- [7]免疫抑制剂治疗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比较[J]. 杨晨芸,贺今,李芳邻,王秀英,武献峰. 新医学, 2010(11)
- [8]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感染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 闫秋丽. 职业与健康, 2010(18)
- [9]细胞因子诱导的免疫细胞治疗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 刘薇薇,陈嘉榆,余卫,杨志前,杨德懋,张程,刘移民.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0(01)
- [10]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周围血象及骨髓象特点分析[J]. 刘秋英,闵玲,李森华,谢国强,陈念光,王秀芹. 中国职业医学, 2009(02)